25.12.08

23.11.08

關於博士論文...

(有一隻像熊的雲,在哪?啊太小了看不清楚,
拍的那天看起來好大的說。回宿舍會經過的停車場)


村上新書終於翻成中文,《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
「村上春樹每天四點起床,寫作四小時,之後去跑步,每天十公里」
「長跑與寫作十分相像,...都是一個人、也都是寂寞的事,...專注力、持續力最重要,一個作家每天在書桌前訓練意識集中,原先的極限值就會提昇。」摘自村上網站新書介紹的文章。(把網址和篇名弄丟了)

村上的這個想法很有趣,也和寫論文狀態有些相像,我把文章印下來貼在桌前,用綠筆劃在引用的這兩句話上。然後看到文章的那天去跑了一小時,結果後來就身體不適停了四天,然後又開始跑,可惜波爾多天氣實在是很不配合,六點去跑時,天色巳暗不說,還三天兩頭就下雨,阻礙我的持續力的訓練。

不下雨的時候,下午六點從圖書館離開,回房換衣服,走去操場,此時天色巳暗,天邊只有最後一抹暗紅晚霞以逃逸的姿態迅速鑽入夜幕中。所以跑個五分鐘,就星星堆滿天了。天暗也許還可以不是問題,因為平常都會有人練橄欖球,大部分時候是男生,禮拜一晚上還有女生,練球時,運動場會有照明,我們跑步的人可以繞著橄欖球場默默的跑。默默地跑,遇到一些熟悉的身影是常來跑的人,我們眼神照會,心領神會,「啊你來了啊!」在心中安心的和對方打招呼,卻從來不會叫住對方。就像在圖書館,我們熟悉某某某在某個角落勾勒出的輪廓,那個形象在我們心裡成為一幅親切的風景,我們如此親密每天一同看書,卻又從來彼此不識,甚至沒有交換過笑容。就像《布朗修哪裏去了?》的作者所描述的圖書館景觀一般,我們觀察那些熟悉的臉孔,同時我們也是他人心靈風景的一部分。

(左圖:我鍾愛的座位)



這是間小一點的圖書室位於整座圖館的三樓,這裡位置少,相對地也比較安靜,不像外面空間大,借書的人、討論的人、看書的人來來去去,自然就吵,來這裡的人幾乎可認出一些常客,常客們比較安靜,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一種默契保持這裡安靜的看書氣氛,但是偶爾仍會遇到一些非常客,為了用電腦插座而來,有時兩三個人就討論了起來,這時我們也只能靜待這段時間過去,要不就拿起耳機吧!
(為了加強寫論文的決心,我決定把傅柯的磁場加強,第一波是去掃墓,第二波是桌布換上傅柯,下一波還沒想到?)

對了,剛說到天暗跑步,天暗還好,問題是溫度低就很不好。天氣冷筋骨本就不活絡,跑起來容易受傷,另一方面,身體不容易熱,熱了出了一點點汗,又容易感冒。所以跑起來還是有點遲疑,不是很暢快。但是還是得跑啊,要不然在圖書館內當了一整天的馬鈴薯,不動一動,平衡一下,後果可能不堪設想。另外,就精神層面而言,一整天處在心神消耗的狀態,如果不靠身體的運動狀態來清空大腦的話,思考很快便會掉入一種倦怠性死胡同裡。想不出東西,以為自己不行了,其實只是大腦缺點氧,需要打點氣進去罷了。

所以只要不下雨,還是要去跑。從跑步帶出一個主題,就是圖書館生活,而這就是本學期敝人在下我的新生活形態。寫這篇其實是為了抒發很多實行此生活形態後的諸多感覺,但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這學年開始不再有奢華網路和電話可用,因此也沒辦法跟老母常常鬼扯,為了讓她看些照片而瞭解我有在用功,所以寫這篇。

關於博士論文,它其實非關於用功強度而是一種生活形態的塑形,這是一場賭注,是未來生活方式的縮影,不再是以前某一學習階段結束後可以賣課本燒考卷的暢快與解脫,它是你將投注生命於其上的真實賭注,所以如果只是把重點放在看書寫東西這樣天真的想法的話,我想某種內在的紊亂很快就會向自己襲來。但是說歸說,我也是在這種極度不平衡的混亂中,不得不慢慢找出適應的心態。且仍在練習中。畢竟還是會有一些現實利益考量,總會閃過許多現實的念頭或擔憂,然而這些其實除了是妄想外,什麼都不是,不是表現出自己的責任心或某種現實性的態度,它只是自己無法安於當下的一種藉口罷了。早上看書看得累了,習慣去學生餐廳吃一個可頌和一小杯expresso,順便看Bordeaux 7 報紙,因為裏面有星座運勢,所有報紙的星座運勢中,我只看Bordeaux 7,因為它比較"準",哈,應該說合我的意,好像也比較正面。例如:前幾天我又開始擔心自己還沒發表文章之類的,開始想趕進度時,看到隔天的星座運勢就寫:「不要遺漏每一個階段,你的計劃很有趣,但是需要有足夠的時間來建立。健康方面:不要太粗暴」那時正好每天跑步,但要求有點太高,跑到太累,身體不適,哇!超準。今天的更讚,「你的創新將很迷人,現在只剩對一些細節精雕細琢。」真是很正面,看了心情都好起來。哈哈。其實重點是,要給事情它所需的時間來完成它,急也沒用。

(早餐:紅茶或咖啡+全麥或核桃麵包+一杯蜂蜜水+奶油或牛奶)

所以做為博士生活的序曲便顯得非常重要。一杯水、一杯咖啡或有機紅茶、加奶或蜂蜜、鄉村麵包或胡桃黑麥麵包、一點奶油、水果一枚。關於麵包,之前我都買土司,可是自從參加校醫處辦的麵包早餐活動後,我就不吃土司了,它添加了油和糖,不像傳統麵包有充份的能量及纖維幫助一天所需的能量。(雖然我還是十點半就肚子咕哩咕哩的叫)總之,早上在充滿香氣的麵包和茶香中酥醒對於將要開始的工作會有一個好心情,感覺處在一種精神亦亦的狀態,這樣很好,否則很難持續下去。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和心理,其實是我們本來每天都要做的功課,不該被延宕才對,而且我漸漸察覺這是一種態度問題,如果我們在做一件珍愛的事,那麼是否也要把自己弄得好好來做這件事,真正做著這事時,就不會一直問何時才能做完或到底能不能做好等遙望未來的問題,因為我們會沉浸在做的狀態並體會每一段時間的變化與進步,然後我們才算是真的知道自己所喜愛的東西究竟是什麼東西或是什麼樣的過程、怎樣一回事。(我媽看我吃得好應該就會放心了,然後我弟應該會羨慕得不得了吧)

吃完早餐,收拾書包,出門了。圖書館八點半開門,晚上七點關門。可以走路去,也可以騎單車去。沿途可以走綠意路線或人氣路線。天色尚未明朗,氣溫約在十二度上下,有一種冷清的感覺,甚至會有種這麼冷誰會來學校的錯覺。錯!當你經過某些教室時,很多八點的課早就開始了。很多學生也陸續從電車上下來,頓時,你以為自己很用功的幻覺馬上被打破,而圖書館也早巳進駐落干學生。這一個月以來我每天進圖書館,剛開始我都處於一種強烈的震憾中,原來在我搬進宿舍前,那種每天覺得天色尚暗,時間還早的時刻,早巳有一堆人默默地擠進書堆中。原來這世界不是當我睡,別人也睡,它悄悄地把我丟在我自己編織的藉口中勿自前行。我不是要比用功程度,只是突然警覺不能用浪漫隨性的心情做論文,瞧!即便是村上,每天還是會讓自己在桌前,不管是否寫得出東西,也就是說那是一種狀態,你要讓自己和那個你所想要、聲稱所珍愛的事有所連繫,而不是等天外飛來一筆的靈感,然後就能下筆成書。不,不是的,寫論文是一種生活修煉,不是要產生天才。而且,我也寧願把它看成是生活修煉,在其中我們學習自己與自己的對待關係,拿捏自己與外界的平衡,塑造自己將來想要的生活方式。


好像又扯遠了。話說十月中以後,每天至少九點前進圖書館。剛開始還十點,而且有點無法忍受圖書館那種與世隔絕的安靜(其實法國人很愛在圖書館講話或討論,而且好像也是大家有默契的共識)但是大體來說還是有點安靜,由於我是很愛在咖啡館或學生餐廳看書的人,一下子要長時間把自己浸在那種環境還真是有點受不了。可是漸漸地,發現自己專心在自己的思考裏時,就不會受不了了,反而受不了有些人在裏面一不小心就聊起來。於是,就這樣維持到現在十一月快底了,沒想到自己是個泡圖書館的人,很不可思議。但是更有趣的發現是,每天都維持與論文的關係還真的可以看到一細微的變化,要說進步也許比較可理解,而這樣的連繫有點像連續劇,你會想知道今天會怎樣,然而有時會堵住,然後就有點不開心,雖然知道那只是需要時間去發酵,但還是像看不到新情結而鬱悶。

(有時候的午餐:義式雙層起司塗麵包配玉米時蔬湯)

這樣說好像去圖書館很快樂似的。也不能這樣說,這樣太假了。只能說離開圖書館後,會有一種被淘空、耗盡的虛弱感,無法再思考和看東西。所以通常六點離開後,整裝跑步,回房洗澡,做飯弄一弄約巳是九點了,根本也不會再看書。關於晚餐,現在再忙再累還是會煮個飯蒸個菜偶爾也做湯之類的,同樣是照顧好自己的理念,這和我第一年在法國總是隨便吃的心態真是不可同日而語。然後晚餐做兩人份,其中一份便可做為隔天的午餐。哇!真是太感動了。我想如果我在國內可能就不太會養成這樣自給自足的生活習慣,也不太會去思考這些東西,因為外食選擇多而且又不像在這這麼貴。因為做飯的緣故,還發現了很多新食材新調味方式,偶爾也會搭一下紅、白酒。活著,就是要好好感受生活中平凡體驗。雖然我很慢熟,但是現在也不算太遲啦。
(有時候的晚餐:紅酒燉時蔬牛肉+一杯紅酒)


上次電話中說要拍秋天景色給老母看,結果一直沒時間,一直耗在圖書館,等到記得帶相機出門拍照時,多巳是簫條景像,色彩不像入秋時那樣五彩繽紛了。而且拍得時間不是太早就是太晚要不就陰天,所以也不好看,不過就將就著看一下吧。回宿舍的路上,看到一棵變紅的樹和一棵變黃的樹剛好在走動的路線上呈重疊狀態產生一種自然的調色效果,再加上周圍點綴著奇怪的葉團,感覺頗有趣隨手拍了下來,但是其實拍的不好,如果有陽光的光線再補上去的話,應該會有種眩目的斑爛的感覺。














太晚了,再不睡明天早起會有點痛苦。
(有一張阿嘉家的明信片哦!)

30.10.08

道別的初遇_致傅柯

我想先說一些別的,例如兩點最短的距離並非直線,而是...重疊。所以生與死的距離並不是以年齡計數般的漫長,而是每時每刻以無法計數的數率做著重疊的運動。因為死做為生的宿命,所以死亡必是要被劃歸於生命活動的範疇裏去。因此在我們活著的每分每秒中,我們都在與死亡最短的距離內。所以距離不是在兩個對象物間量出來的,而是重疊運動所累積出來的。或是說根本不存在兩物件間距離,而是物件被圈劃出來後,才得以開始將者間的空白﹣既不屬此物件也不屬彼物﹣稱為距離,也就是說生被定義為生而死被定義為死,以此我們得以丈量兩者的距離﹣即差異。

然而這篇日誌並不是要談死或生的哲學,只是和死的週邊物件有點相關而巳。而我好奇的只是兩點最短的距離的問題,生與死只是用來試著舉例的概念而巳。

La Toussaint 萬聖節 (十一月一日)這是法國人要去悼念巳故者的日子,一般會從十月三十一號休到十一月三號左右,不一定,要看地區,也看單位。我沒有親友故墳在法國需要祭拜,對我而言,這只是我的一個休假罷了。然而今年,我一直有個想法在腦裏縈擾不去,我想開始寫點像樣的東西,我有方向但是思緒和筆記做得仍太少不夠完整,但是我很確定我要動筆,而在這之前竟有一種想去跟傅柯打個招呼的感覺。用一種對前輩致意的心情想去同他說說話,就像我們在拜祖先時都會跟祖先說說話。而這個萬聖節是我覺得很適合的時機,正好和法國人的掃墓的時機相同,或許傅柯比較不會有被打擾的感覺。我覺得他不會喜歡被這種像觀光客般行徑所打擾吧。

從波爾多Bordeaux(33)到波提耶Poitiers(86)做TGV法國高鐵要一個半小時,來回要70歐元,和原來在那認識的法國朋友Michel 約了二十九號在火車站見面,然後再一起去Vendeuvre du Poidu 的墓園。想來好笑,曾經在波提耶待了一年,也常和Michel見面,有很多機會約去看傅柯的墓,然而事情就不知不覺延宕了,而當時眼前總有許多覺得更重要的事,不覺得非要像個影迷、書迷般的跟隨他的一切。當時可能沒想過有一天我會再火車票很貴的時段買了票衝回波提耶只為了去他的墓園。

有些事倒底是終點還是起點亦或是原點,我也分不清。例如是傅柯讓我想去瞭解哲學而開始讀哲學的,而我到了他的家鄉,卻從未去他墳前打個招呼,像個認識很久或不曾謀面的好友般的說聲,嗨!我來了。三年後,我回到來法國的起點,一樣是個什麼東西都還沒寫出來的研究生,像是想起什麼似的,迫切的想見見他最後棲身之所,想在那具象徵意味的空間裏,我自私的想像神靈保佑的可能,完成那看似無盡的異國研究旅程。

在那小小的墓園裏尋找著,我想像一個樣式簡單素靜的墓,繞了一兩圈,問了一兩個人,都找不到,他們也不知道,因為近節日的關係,墓園擺放了許多花卉,看起來冷清的場所頓時光鮮了起來像是準備一場將要開始的慶典。一個溫文儒雅的老先生經過,我和他所說聲日安,他略帶笑意的看著我,約莫是一個寒冷的平常日清早,一個陌生的亞洲女孩出現在這沒火車通行的法國小鎮的墓園裏讓他感到好奇吧。同行的Michel問了一位先生,那位先生隨即帶他去,我跟了過去,是剛剛那位先生,他們簡短的攀談了一會,原來這位先生是傅柯當醫生的哥哥。
我的腦袋空白的很,我不知要說什麼,只是向他問了聲,您是醫生吧?他說對,現在退休了,他說傅柯的書仍不斷地被翻成各國語言,最近的是韓文版。Michel說他只看過《規訓與懲罰》,傅柯說的監獄問題,很不幸地仍適用於我們當前現況。我們禮貌的道別,我腦袋仍空白,然後突然想起想和他拍張照,我很難啟齒,因為這樣唐突的打擾,但是又感到一種此生或許這樣一次相遇,於是便鼓起勇氣向他提了這個要求。我不知道這樣代表什麼,但是就覺得留下這樣的相遇或許很重要,即便我們沒說什麼話。我覺得那或許某種類似感動的情感,但又不知在感動什麼吧!

這一切都真的,那些我在房間裡埋頭苦K的異國文字、人名都是真的,那是曾經在某個時代燃燒過的生命,曾經也疑惑、憤怒的生命,我們的世界透過各種各樣的媒介交集著。沒有人是一個人的。

傅柯的墓果然還是出乎我的意料,一塊光滑淡藍灰色大理石,什麼都沒有,難怪找不到。站在它面前,我心想,啊!我們見面了。第一次具體的相見。我想這個延遲的相遇是有意義的,這兩年來我看了更多他的文章,上了關於他的課,習慣了一些法國社會與文化,熟練些法文語境,這一切的一切都讓我們現在的相遇成為一種飽滿的狀態。它不只是簡單的拍個照做證明式的記錄我的到來,而是不捨我的離去。

來的前夜我在想要拿什麼去掃墓,看著書架上的書,總不能拿他的書去吧,而我自己又還沒寫完論文,突然靈機一動,帶我的碩士論文去吧!然後又捲了五根煙放在煙盒裏,雖然我沒有印象他有抽煙的習慣,但我仍決定帶去。(還有張君雅小妹妹捏碎麵)我把碩士論文放在他墓前和煙,煙留下,論文帶走。沒有把吃的拿出來,不好意思。法國人只是擺上一盆盆的花,下次,也許,我會記得帶花。

這趟回波提耶的旅程,很高興的是能和Michel見面,還有Ben這個元老級的老朋友。


兩年後,回到這異國旅途的原點敍舊,有很特別的感覺,其中有些成長與惋惜,也有許多一開始新鮮的回憶是在這裏產生的。風雨過去,我們學會有彩虹般的眼,溫柔的看待自己曾待過的地方與過去。我們中午一起吃飯,下午則在鎖匠聊著彼此新近的生活狀況,有感情、有人生及體悟。鎖匠然是鎖匠。

中午在超市裏的餐廳吃飯, Osso Buco 義式料理,是一種番茄、洋䓤和白葡萄酒燒的炖小牛膝配義式煨飯(奶油、番紅花香料、干酪),點的是套餐,所以有紅酒,因為是義式料理配得是冰紅酒,很不錯,甜點是巧克力蛋糕配英式奶油醬和一杯義式咖啡。

Michel送我們到市中心後,回去休息了,我們約好如果他來波爾多看他女兒時,會記得給我打電話。天氣很冷,好像是驟降,一整天都只有個位數的溫度。我們在鎖匠聊天,天冷待在有暖氣的咖啡館和老友說話配咖啡或啤酒,也是一種幸福。這種幸福似乎是年紀稍長或在國外才比較強烈體會到。







當天的火車回波爾多,道別,各自加油了。

在火車上無法入睡,想著一整天的事,心被漲得飽滿。

臨下車,翻翻車上別人留下的報紙,咦,是世界報啊,看看,有當天的,全在講金融危機,突然翻到一頁,看到王永慶的照片,是報導他去世的消息,同頁還有兩個法國作家去世的消息,於是把報紙塞進包包裏,回家看。原來是把他的生平概要的講了一下。裏面提到比利時代表曾邀請王永慶來歐洲投資,但他認為歐洲有太多抗議卻沒有結果,所以他不選擇這裏。

好像又是某個時代的結束了,漸漸地,我們巳被推到屬於我們站立的位置上。如果不一點一滴的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我們將不堪一擊,不知為什麼有這樣的感覺。

安息吧!安息的人。

22.10.08

生日大餐

雖然是要貼生日大餐,但是重點並不是做為誕生主體的在下而是大餐。照例先點個餐前酒,今天點的是皇家基爾酒,甜甜的,好喝,餐前酒時送來麵包和橄欖醬(有點忘了),還不錯,可是我們等很久,後來終於來了一個一邊問我們要點什麼一邊身體晃來晃去的服務生,第一盤是草蝦干貝蔬菜燉米飯,而我則是肥鴨胸肉配一種很鹹但好吃的醬還有薯條和生菜,這塊鴨胸肉是我吃過最厚最大的一次,沒有點紅酒真的是不對了,唉。甜點點了焦糖烤布丁上面裝點水果和一球冰淇淋,好吃。

他就是那個一邊晃一邊幫我們點餐的好笑服務生。

這是學校校醫處辦的一場早餐品嚐會,為了學生健康要傳播吃早餐的飲食習慣,而且是要吃什麼東西,這次的重點是傳統麵包,攤位上有各種麵包,有黑麥,核桃,葡萄,家鄉味,玉米,無花果等各式各樣,這種麵包有充份的碳水化合物能提供身體所需的能量。還有各式早餐小傳單,例如早起後先喝水,果汁,然後蘋果,麵包,奶類等等。還有土司其實較不建議,它沒有傳統麵包好,在製作過程中可能巳添加脂肪及糖,到十點或十一點時可能就會感到飢餓。這些麵包都好好吃哦。雖然這和生日無關,可是都是吃吃喝喝就都將就點住一起吧。

做壽司去野餐

星期日在校園附近的小公園野餐,整個校園可以說是個中型森林,隨便要找個地方坐下來吃喝享受假日溫眴日光是很容易的一件事,難的是要有人和好吃的東西,最好是自己做,才比較有感覺,上次野餐心血來潮想到阿母大人常做的台式壽司,想自己演繹一番,於是就準備傢伙,做了自己身平第一次的壽司,這次要野餐自然也就想到做壽司,這是我惟一想得到很適合野餐的東西。

這次是住宿舍,廚房在外面,四個電爐只有一個能用,但是為了煎蛋還是只好冒著不便出房門,其它的都在房裡用大同電鍋解決,題外話,想想大同電鍋真是了不起的東西,有它就幾乎有了一個廚房。好,回到壽司,壽司雖是出外野餐的良伴,不用餐具,有飽足感,又不髒手,但是要做它,就不是那麼方便,要準備很多熟食,還要拌飯,所以要早起,禮拜天突然為了一個野餐又要早起,真是有點心不甘情不願,但是一想到自己也可以吃,還是起來了。

做壽司對在異國的自己就彷彿是一種鄉愁,一邊做腦海裹便疊印著阿母大人做壽司的身影,那種清晨的光線,廚房彌漫著醋味,蛋香味,一條條被細心捲好的壽司並列躺著,像這樣的有壽司的早晨,是一種記憶中的溫暖早晨,而今它如同鄉愁般烙印在我笨拙的模仿中,我在自己重覆捲壽司的動作中看到那樣一個記憶中的清晨,不忍觸碰又忍峻不住地重覆。於是我的手成為記憶中母親的手,那雙剛捲好壽司滿是醋香味的手。

於是我也會那樣為我的孩子起個大早,一個人興沖沖的做著壽司,也許還會放著自己愛聽的流行音樂,那將被我的孩子嘲諷的老歌,然後他會不斷吃著要當做午餐的壽司,我則哼著歌一直捲下去。

然後,這樣一個平凡的早晨將成為我的孩子心底的鄉愁,當他旅行時,當他離家生活,當他成家立業,於是他也會心血來潮的有一天試作那所謂的壽司,而家傳手藝於焉成形。而當他問起這個家傳手藝是如何開始的,我會驕傲的告訴他,是你的曾祖母,我的外婆,我阿母的阿母發明了我們家的專屬口味。

所以能帶自己的便當出遊野餐是一種幸福!

2.10.08

2008年波爾多紅酒節(二)

紅酒節有趣景觀。每一攤產地酒旁就有一攤美食區,通常是法國人喝酒常配的小菜或主菜,如乳酪,像這攤乳酪區賣得就是各式各樣乳酪,形狀、顔色各種各樣,切一盤綜合起士下酒只要10歐元。
每次在河邊辦重要活動,就會邀請不同國家的船來讓遊客參觀,這次來得是一艘木製的老船,還有水手表演揚帆與收帆,水手們要爬得老高上去降布帆下來,真可謂一項特技。
一些非以產地分區的攤位是以重要酒窖為攤位,所以他們多設有自己的宣傳物,這家的酒我們有買來喝過,蠻好喝的。

這是黃金酒,主要是以其色澤金黃為攤位名稱,我們去看何謂黃金酒,一到攤位看原來有很多種,而且都甜甜的很好喝,這種酒還蠻貴的。喝完這杯就該回家了吧!明年再喝。

2008年波爾多紅酒節(一)

今年六月底波爾多辦了一場為期四天的紅酒節,由於波爾多是歐洲文化之都候選城市之一,所以今年就盛大舉辦紅酒節,順便宣傳波爾多這個城市。(雖然九月底時巳知是由馬賽得到文化之都)
為期四天的酒節,買本酒護照即可喝遍波爾多幾大重要產區的紅白酒,還有兩個紅酒杯及套子,讓酒友們四天可以背著酒杯在河邊閒晃、品酒、閒聊、聽音樂、看煙火等,總之,四天十三歐,過足酒癮和狂歡氣氛。

第一天逛累了,想要等煙火,可是到九點天還亮著,於是選擇在河邊臨時搭的露天餐廳吃晚餐,這是配合活動等別請了義、美、西班牙、阿根廷、英、法六國主廚各出一種菜色,組合成不同套餐,價錢不匪,全是冷盤,吃得我們又餓又冷,猛喝酒,很精緻美味但不會飽,原來這就是所謂主廚餐,平常上餐廳可吃到肉的價錢在這裏只能吃到精緻前菜的份量。

但是甜點卻是可口到不行!冰凍鮮奶油配杏仁片、英國甜醬(甜奶油)及起士,哇!人間美味,那三味一體的口感,互補互相滋潤與豐富的味覺配合,真是讓在下體驗到那種食物在口中奏起交響樂的感受。

下午六七點有一場開幕音樂會,整個波爾多洋溢著夏日涼夜的活力歡樂氣氛,其實有點冷。晚上一直到十點多才開始有煙火,連著四天晚上都施放煙火,還每晚不同,像是要大家每晚都出來別錯過了精彩的節目似的。

搬家

新學期一開始就是一連串的活動,註冊、辦居留證等等,而今年則又多了
找房子和搬家兩件大事。
今年搬進宿舍,從35平米的豪華套房搬到 10平米的單人宿舍有如貴族成
平民,啊其實也沒那麼嚴重啦!只是沒有三合一網路可用(電視電話上網)
及個人豪華浴室。
最後要退房時要大清掃給房東看過,沒問題才能拿回保證金500歐。
不過房子大清掃起來也是有點累,而且要小心翼翼不要弄壞房東的東西,
其實也是有點壓力,不過房東人還算不錯,不太機車,除了說馬桶要弄乾
淨點外,其他東西都是大致算數目,並沒一一檢查。

搬到宿舍有電車可坐還算方便,只是上車及下車都有一段不短的距離要拉,
而且到宿舍那是一片草原,行李箱就更難拉了。這趟搬家前後搬了八天,
以每天一至二趟的進度在搬,還是會累,唉!搬家真可怕。其實搬的過程
還蠻環保的,走路和大眾運輸還可以練身體也是小小收獲啦,雖然還是累
到臉臭臭。

新居有窗,窗外一片綠,有點久違了,好像又回到poitiers那個有院落的房間。
這一兩天起風,只見窗前黃葉紛飛,好不淒美。

結束清點那天晚上,我們跑去大吃一頓,吃了一堆小羊肋和牛肉,還點了兩杯
餐前酒。
先這樣吧,現在要去找冰箱了。

30.9.08

郭家老媽的生日--閒人勿入

我去新光三越,看到老媽愛吃的柿餅,寫50元我就問是ㄧ盒50嗎,小姐說:愛說笑,ㄧ個50啦。我面露難色的走開,繞了一圈又回來,小姐,我要六個,可不可以幫我用盒子裝。小姐:先生,六個沒多少ㄟ,沒辦法用盒子啦。我勒.........
容易滿足的阿妞

50元的柿餅+台南花生糖+玉井芒果乾
渡過阿母58歲生日
今年沒有花了,將就ㄧ點吧。
生日快樂啊,老媽
97年-39年=58歲
快要六十的老媽

家裡還是老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