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2.09

[哲學藥箴]死亡

藥箴號 零壹 題旨 ﹣ 死亡

「對死亡的沈思,不只是因為要對死亡是不好的這種最普遍看法做預先準備,也不只是要說服自己說死亡不是一件壞事;而是它提供了一種預先回顧過往一生的可能。在這個死亡的點上,我們得以評判自己過往的舉動,這些行為是否具有價值。愛比克泰德(Epictète) 說道,死亡擒住了耕作的農夫,艦艇上的水手,而你呢?你在做什麼工作時被擒住?」《主體詮釋學》傅柯;L'herméneutique du sujet, p. 485

「至於我想做到的在道德精神上的進展,我相信在死的那天來到時能做到...我期待著死亡那天來到,那也是自我評量的時刻,到時我就知道自己所說的道德是嘴上功夫還是真功夫。」《第二十六封信》塞內卡(Sénèque),引自《主體詮釋學》傅柯;L'herméneutique du sujet, p. 485

「做哲學即是學習死亡。philosopher, c'est apprendre à mourir.」 Phédon, 柏拉圖

「沒有人知道死是什麼,...但是我們卻把它當成人最大的痛苦般在擔心它,好似我們知道一樣。」《蘇格拉底自辯詞》,Apologie de socrate, p. 29, ed. folioplus.

「發生在我身上的無疑是件好事,當我們想像死是不好的,那我們肯定錯了。現在我就是最好的證明:如果我現在準備要做的不是一件對的事,那麼長期以來我所接受到的信息必然會阻止我。」(註:蘇格拉底跟學生說明他赴死的決定以及神靈交付的使命。)《蘇格拉底自辯詞》,Apologie de socrate, p. 49, ed. folioplus.

「然而出發的時間到了,我將邁向死之途,你們則是踏上生之途。你們或我,誰又能說哪條路比較好呢?(這個答案)它只向神透露。」﹣ 《蘇格拉底自辯詞》,Apologie de socrate, p. 52, ed. folioplus.

[適用症] 害怕、憂慮、不知如何道別、疑問等死亡議題者

當我們面對死亡時,不管是直接或間接面對的人,其恐懼與不捨都是同樣的。因為兩者皆對死亡毫無所悉,同樣地對人世間種種情誼感到不捨,惟一知道的是彼此將變成不同的存在了,那不捨是一種「生死兩茫茫」的那個「茫茫」,因為彼此的親,而不願意彼此音訊「茫茫」。間接面對死亡的人輕執直接面對死亡的人之手,小心翼翼地怕驚擾了死神,這個「輕」如此實沉,因為知道要放手,所以不敢緊握,怕太濃稠的眷戀讓步伐沉滯,因為知道握不住,所以想要擠出一抹輕盈地笑,贈予旅者權充羽翅,爾後自在離俗世塵憂。這「輕」是如此地費勁,因此,淚都掉下來了。你看到了嗎?最後,我用這個「輕」做為與你情誼交會的句點。

直接面對死亡的人,面對地其實不是死亡,而是自己的一生。這裏產生了全觀的看,終於如此清楚地在一個個接續地生命畫面中看到自己,看到自己的追求是對什麼的渴望,在生命截止前,不禁自問,我的渴望是否滿足了?我這一生的熱切或虛無是否真的成就了「我」?死亡帶來一種無法逃避與拖延的自我觀照,它是如此迫切地向「我」逼近直至高岸峭壁邊上,它如此巨大,「我」無法再用任何角色來塘塞這個巨大,「我」只能赤裸地交出自己,這時任何謊言、藉口、虛榮都渺小的幾近虛無,它們無用武之地,這可能是生命中最美的時刻之一,「我」見到了「我」,一直以來相遇的等待是如此地折磨人,而今,相遇的淚水將洗盡過往千華,「我」和自己一同上路,這次「我」不必再配合這個世界、身邊所愛之人,這一次是「我」和自己的冒險,如此壯麗啊,竟用了一生來準備。

如同伊比鳩魯學派所說的「絕對孤獨經驗。」

間接面對死亡的人因此感到一股豪邁之情,似懂非懂的,但是對他而言,他面對的是另一種迫切感。這種迫切感是「懸在那」的狀態,像是收到某種預言般地知道了某件神秘事件的將臨,然而卻無事可作,一方面由於知道事件的將臨而產生了迫切感,但另一方面卻因無事可做而顯出一種空蕩蕩的懸置感。這種雙重性啟動了間接面對死亡的人的存在機制,對死亡的探問,對生的反思,對自我的疑問。這是上天給他準備的神秘禮物,他必在此中翻騰直至作嘔,他在其嘔吐物看到了什麼,它模糊難辨,他取出將之洗淨,安在心上。今後,也必要準備自己華麗的冒險。

死生之間,水流經彼此肉身,加溫,從眼裏暖暖地傾出,洗去人間塵土的遮蔽,每個淚水的瞬間都是解蔽的剎那,是轉迷成悟的光探照進來的暖陽。

[哲學黑板] 不同

生和死是不同的嗎?我們要如何知道不同的事物間是不同的呢?不是兩樣事物都了解了才能知道不同嗎?如果你眼前有蘋果,有人告訴你蘋果和桃子不同,那對你有意義嗎?如果你沒看到桃子,你怎麼知道他們不同呢?如果有人說不同,你會不會想知道桃子是什麼,跟蘋果有什麼不同?哪裏不同?等一連串的疑問呢?也許它們同不同與你無關,但如果有一天,你需要分辨蘋果與桃子的不同,你是否得真的去找來桃子?才能知道它們同不同。如果你不知桃子是什麼,你有能力說它們不同嗎?

這麼一來,我似乎無法說生與死是不同的,我只能說生命有停止的一天,但是停止之後意味著什麼,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我對所有事情的疑問,都是因為我活著,我一邊滾著這顆疑問之球一邊走在自己生命之軸上,疑問之球的滾動與生命的進行是必然地同時,因此,我仍會對死亡感到疑問,但我不知道它是好是壞,但我知道思考它對我有什麼作用與意義。

27.2.09

交手見真章

太極拳裏有推手的練習,兩人面對面,手輕靠,你推我走,我推你走,感覺推順之間的變化,練習化開推力而不用習慣上的對抗,所以推手的來去之間,無有蠻力,只有感覺自己身體的和諧與否,對方的力量來是讓我們感覺或說是發現自己身體的僵直處,平常,我們自己動來動去,一定覺得自己身體很自由,沒有什麼僵直、固著不順之處,覺得要喝水就拿起杯、要坐就坐、要走就走,大體上沒什麼問題,當然,除非生病。

然而一旦推手,有做過推手練習的人就能領略一二,突然發現身體似乎不是很聽使喚,或是自己不論是不用力或很用力都還是會被對方抓住機會給挖起來,也就是重心很容易被憾動。要不就是兩個人一直在那用力推而另一個則用力擋,就算老師說不要用力,你還是下意識的在對方推來時,出力擋下來,要不就是推對方時,一心只想著要怎麼推倒他,雖說練推手是要練自己,觀照感覺自己的身體與意念,但是練習時,對方一搭手,你就只想著,不要被推倒,怎麼推倒他。

這真的很有趣,就像你自己在那練拳架,覺得自己打得不錯了,夠鬆了,覺得拳理也了解一些了,要鬆要化要柔,可是為什麼一搭手,一碰到外在的力量時,你的身體或意識仍採取一種習慣性的對抗姿態呢?尤其是練了有一陣子的人,這是最危險的時期,因為此時,你巳經有自覺要鬆柔化,所以你在推手時不會像初學者,那樣硬來,可是也因為這樣,你的知覺就要更敏略,不論身體或意識的,才能看到自己的抗,抗在哪裏,抗什麼。因為初學推手,我們會發現一旦轉腰帶手,多半都能在形式上做到化的動作且有效,但是,接下來呢,一開始是腰、腿,接著更細的肩、肘、膝、意念等這些不是那麼清楚可以察覺的呢?這就是學了一陣,自以為學過了的危險,也就是讀書上,我們說的一知半解。我就是這樣。

在這裏,有三次和人推手,其他人沒什麼推手經驗,所以力氣很大,力量來得很清楚也很大,所以我都可以用腰轉化開,而且我以為我很厲害,應付這些初學者沒問題,因為這樣的心態,我錯失了兩次觀察自己身體和意念的機會,我沒看到我是用抗在和對方推手,我以為我化得很好,其實是形式上的。直到第三次,對方仍力氣大,但我突然發現,我的一知半解如何形成自己的牆,看不到自己也覺察不到自己,因為我被自己形式上的化給騙了,我以為我會推手,我比他們懂得化開力量,卻沒看到在那形式上的化底下,有一個多固執的對抗意念在其中。

我意識到了,感覺可怕。原來我是這樣的,這才是真正的我,自以為會推手比不會推手還糟,因為不會時,我們會去覺察自己身心、去發問,但自以為會了以後,就不會覺察或沒有進一步發現更細緻的抗。我的基本想法仍是一樣的,要怎麼推倒對方,要怎麼不被推倒,我的抗始終存在,反而是它變得更細緻了,而我的覺知卻沒跟上。

我的高手朋友(在永和社大教太極拳,有機會可以去切磋)跟我說,對方不使力時,可以用引的,引出對方想作為的意念,然後兩人就可以動起來了。我還沒能跟上「引」這個能力,但是在言語上倒是有所體會。事情是關於我肚子痛,而男友建議我吃藥的對話過程。我儘量試著或找方法不要吃止痛藥,但是他覺得讓自己在那一直忍著痛也不好,吃了讓自己舒服點。我們對這件事立場相左(好,其實是很多事),我不是要談藥倒底要不要吃的問題,而是立場相左這個問題。從前立場相左我就會覺得生氣,甚至與對方爭辯,然後搞得兩人狼狽不堪,甚至身旁的人也被捲進來。然後,經過很久很久我才慢慢去學習例如不要生氣、不要爭辯、去看自己的爭辯倒底是為了什麼。這些爭辯與情緒究竟是什麼,為什麼我總是任由自己在立場相左時慣性的生氣或不高興,而從不問自己真正的原因。後來,我發現,其實自己想要的是對方跟你同一國的感覺,尤其是你覺得愈親密的人,覺得自己不被贊同,似乎顯得沒價值,而且會覺得別人都不了解自己,都不懂自己的感受等等等。總之,那是一種由某種需要所幻化而來的情緒與武裝。

好,那我了解了,下次遇到立場相左時,就不要急著要叫別人跟自己同一國,不用急著生氣或不高興,不要覺得因為對方不了解你而失落等等,而是去看自己現在是要什麼。就在自己覺得似乎頗有長進,不太會因立場相左而不高興時,昨天的一場關於吃不吃藥的對話,又讓我發現了那個自以為不會不高興的自己,只是這次是在一開始就發現了,我發現自己感覺失落,覺得對方不了解自己,我以為我不會再有這種情緒了,原來...。一搭手,見真章。一交談,見修為。

原來,一切都還沒結束。自以為如如不動呵,怎知一屁打過江。所以,關於覺察的工作,是時時刻刻,沒完沒了的,要嘛就不要開始,要開始,就是沒完沒了,直到你時刻都處在覺知的狀態,那才是練習結束的時候。所以,我們生活中時刻都在這個「引」的狀態,不管是我們「引」別人或別人「引」我們,但是我們有時自覺、有時不自覺,然後用慣性的話語或動作回應別人對我的引。其實,這時不是要去怪對方,而是看到自己的身體或內在究竟卡住了什麼,不去看卡在哪,怎麼練得了鬆,可是要看,自己看自己,怎麼看都不錯,只有在與他人打交道時,才真的看得到那個卡(不是信用卡、電話卡、sim卡、有的沒的卡)。

話說回來,昨天的對話,因為我察覺到自己的卡,所以讓慣性作用沒有機會發揮太多,我不再掉入習慣性的對白裏,以免惹得自己最後真的不高興起來。不過,即使是過往的不高興,其實也只是因為自己想告訴自己一些事,但是因為自己始終覺察不到,所以只好以大一點的反應來讓自己發現。看,這和練推手的自我覺察訓練過程多像。所以我的結論是太極拳是很好的身體與心理的覺察訓練,大家來練拳。

不過一個再好的東西,一旦你開始去接觸就會開始痛苦,不是那東西變不好了,而是你,你變了,你開始知道些什麼,但是又不知道自己知道了什麼,你會疑惑與害怕,你不知如何選擇,你不懂這個好東西為何害你不好了,你被搞得大亂,又好奇想前進,又累得想縮回從前的自己,你想求救,你又懷疑誰能救你,你踩在鋼索上,除了堅定對自己的信心繼續走外,沒有別的下鋼索方法(梯子、直升機),然後,也許摔死,也許獲得歡呼。天啊!這倒底是什麼跟什麼。

26.2.09

[戲劇]蒙田 Montaigne

二月初看了一齣戲,[蒙田]在波爾多國家劇場TNBA,不是在歌劇院。

蒙田曾是波爾多市長,也是波爾多第三大學的校名,就叫蒙田大學。這是我們學校大樓上的蒙田像。
買票時剛好遇到促銷,三場戲三十歐,於是就買了三場,一般來說,一場戲是二十五歐,而且我早過了二十五,就算是學生也沒得優惠了。買票時,和售票人員哈拉,她說她之前在索邦時,也有一個好朋友是台灣人,真巧,難怪她聽到我是台灣人時露出很淺很淺的會心一笑。


晚上八點,來到劇院。沒想到竟巳人山人海,是個很大的廰,但也不到歌劇院那麼大,比電影院大些,約可容納二百五十人吧。總之,巳坐滿了人,同樣的又是很多中老年人,也有一些中學生,只是好像還是只看到我自己一個亞洲面孔。票上有座碼,但是不是很容易認,雖然斗大的粗體字就印在那,仍有人搞錯,另外是,椅子上的座碼竟然在很難看到的位置,你必須走到椅子前面彎腰才看得到,天啊,這是什麼設計啊。幸好,座椅還算舒適,一般電影院的沙發椅,不像小劇場的硬板凳,令人坐不住(看小劇場真是身心考驗啊)。我的位置很前面,不知是否是售票人員給我的好意,亦是只剩前面位置了,這位置真的很好,看得清楚(很重要,待會就知道)。旁邊有一位早巳坐定的老太太,約六十來歲,拿著一本速讀看似消磨時間的做著練習,時不時抬頭看看週遭。右手邊來了兩位太太可是位置只剩一個,她們核對手中票上座碼,沒錯啊,是誰錯了?一個男孩,約二十五上下,掏出大衣口袋裏的票說,我也是XXX,結果原來是男孩把8E看成 E排第 8位了,然而那是票價,惹得兩太太直笑個不停,我心想,啊,你竟然有優惠,一定很年輕。這種弄錯位置的場面也在我們前排發生著,一位男士堅持他的位置是XXX,後來經友人相告才不好意思的到自己的座位上。

除了找位置,另一個開場前活動就是好友見面大親親,大家都很開心相約來看戲,所以見到了朋友,就一個一個親臉頰,感覺好不熱絡。都是一些中老年人,大家親來親去,問候一下,好開心啊。所以,我坐在那一點也不無聊,因為有很多戲前戲好看。對了,剛忘了提,我去的那天巳是禮拜四,也就是演出第三天了,還是這麼多人,讓我有點訝異。

工作人員和大家宣布了看戲規則,不可拍照。接著,燈暗了,兩位持笛和類似管的樂器的人坐在台前兩側,吹奏起來。一種古老的感覺隨樂器聲漫延在這若大戲院裏,一個人倒退走出場,奇怪,他怎麼走都不會前進後退,似乎台上秘密坐了一個履帶似的東西,一直不斷循環,像在機場那樣長長一條輸送帶。履帶上,一件件東西送了過來,主角一邊講話一邊往前走,一邊瞧著這些奇奇怪怪的東西,他對這些東西提出疑問或批判或描述,他穿著一暗紫的襯衫、深藍色牛仔褲、一件西裝式外套以及一雙咖啡色皮鞋,就是我們現代人的打扮。他走著、說著,直到一個大紅色方塊出現,他站上去,接著輪送帶就慢了下來,他擺出蒙田的姿勢,講蒙田的話,說完,他下來,又恢復成他自己。整齣戲就是這樣子一直循環著,沒有別人了,沒有別的場景了,只有輸送帶不斷送上來的各種物件,及主角的講話。

因此,話,就是這齣戲的重點,因為這些話有趣或具有洞見或道出了人生命的真實與荒謬處境,所以我們心甘情願地,好奇地,甚至心有戚戚焉地願意坐在那。
有人說:我今天什麼也沒做。
蒙田說:什麼,你不是好好地活了一天嗎?
蒙田說:我們從來不再自己當中,我們總是在對未來的操煩與對過去的懊悔或懷念中。
蒙田說:我們從來都是在變動中,時間不斷流動,沒有一刻是現在,一旦說現在,其實就成了過去。(這時我突然恍然大悟那輸送帶有時間的隱喻與象徵,另同時有把主角帶向過去與蒙田相遇,並透過主角讓蒙田的話與現在相遇,讓我們發現蒙田的話並不因他與我們年代不同而過時)
蒙田說:當我們旅行時,總是行李愈來愈多,當行李愈多,我們的煩惱也跟著加重。
蒙田說:我的生命即是一件藝術品。

中間有一段,提到人為什麼要穿衣服,人為什麼要穿衣服,這些為標示身分地位的東西或什麼的。然後,㕷㕷,主角進去幕後,輸送帶上一件件衣物送了上來,接著主角赤裸的站上來,又開始講了一堆話,(這時知道看得很清楚的重要性了吧。我聽到有人在說Bravo太棒了,我想這裏比較像是說好樣的)慢慢的,光陰之軸(輸送帶)又送上了衣物鞋子等,是蒙田時代的衣著,這下主角就完全化身成蒙田了,接著,一直講一直講然後躺在草地上,然後,結束。

好厲害啊,一個人背下那些台詞。

大家瘋狂鼓掌,全組人員上台謝幕下台,又上台下台,約有四次之多。

身旁速讀老太太跟我說一點都不過時,是吧?還問我說都懂嗎?我說很難,但有些句子有觸動到我。很棒。老太太說這是她們中學時文學的教材,我說,我以為是哲學,原來是放在文學。老太太問是日本人嗎?我說不,是台灣人。哈拉一下之後,互道再見。感覺很好。

出場後,要去買劇本,兩歐,沒想到早賣完了,第一天就賣完了吧。唉,可惜。可是這倒讓我很有興緻看看蒙田了,以前想看,覺得沒時間,現在有更多動力想看了。我在想,如果我們要做一部文學家或思想家的戲,要做誰呢?老子、孔子嗎?有沒有比較中間的?然後透過現代向古代發出問題,然後透過其文字的回答,讓我們看出生命本身面對的難題,古今皆然。

25.2.09

心靈速寫三

並沒有想把部落格寫成心靈成長日記的,但是它有這樣的趨勢(XD)
不過既然這樣就寫吧。

有時在與人相處,尤其是與親密的人相處時總會出現一些反覆的困擾,這些重覆是你如何用腦袋分析、論證都無法在情緒上說服自己的,你很困擾,你身旁的人也跟著小心翼翼,兩人都不快樂。你不懂,這個問題從何而來,又是否有可能消散。

上禮拜在床上靜靜坐著,本來只是在想著一些愉快的事,甚至只是感覺美好而想感謝很多人事物。然後就在這麼美好的狀態下,我哭了,A來了。

我並沒有招喚A(癈話,每次都是她自己跑來),她自顧自地說著關於祖母過世的事,那巳是五、六年的事了吧,然後說到她爸爸,她喜歡有爸爸。小時候,母親因為弟弟的特殊疾病總要特別照顧它,甚至在A 看來是偏心,A想著如果爸爸在就好了,他比較喜歡我,因為爸爸不在,所以 A自覺被冷落。後來,大人們離婚,A是支持的。後來,A的爸爸有一次來帶A和弟弟出去玩,進到車內,他指著一個小男孩跟A和弟弟說:「這是你們弟弟叫XX」。那時,A的驚愕不下於目賭一棟大樓在其眼前塌下。你怎麼可以,你怎麼可以,你巳經有我們了,你怎麼可以,去你的弟弟,去你的,A在心中狂叫,但是表面上仍愉悅而靦腆的叫了弟弟。A告訴我,她常覺得自己沒有真正去反應自己的情緒,但是她又覺得反正沒什麼大不了的,就出去一下,相處也不長,做個樣子就好了,何必搞得堪尬,而且要讓他知道我們老媽把我們教得很好(哼)不能丟老媽的臉啊。總之,還有幾次也是類似這種莫名奇妙的事,還有給了一些不曾兌現的承諾。A說,現在說來只像個荒謬的笑話,當時卻也滿心期待以為諾言會實現。

關於祖母過世,A是這樣說的,她在往生儀式上並沒有哭,她不願意哭,她不願意為和她巳沒有關係的人落淚。她要表現的陌生。 她要代替老媽出一口氣。

其實A很難過,畢竟也曾相處過,畢竟過節是他們大人的,畢竟她祖母也是人(也許也是個辛苦的人)。

我用力哭了一陣,直到覺得舒服為止。在A訴說的故事有兩個點,一個其實是要我正視面對祖母過世的真正情緒,因為這件事其實常困擾我,我常說服自己說,不用為那個人哭啦,妳跟她也不是那麼熟,而且他們一家人對我們又不好,對老媽也不公平,不值得啦。真的哭了,還有點太煽情吧。是嗎,是這樣嗎,情緒的來去有這麼多理由嗎?這一次不想聽這麼多大腦的聲音,這些大腦的聲音是為了不讓自己碰觸真正的內在,也許是自己不認同的或醜陋的。那麼那內在是什麼?是我哭了,我就是背叛我媽,這樣的自己讓自己覺得對老媽不公平與醜陋。但是我做為我,一個存在,為何要活兩個角色呢,為何要自己自以為是的扮演拯救者呢,這種半吊子的拯救只會把自己和被拯救者一起捲入輪迴的深淵吧,一直重覆相同的模式。

另一個點則是對於父親被新弟弟分享了甚至是佔有了的憤恨。那種自認本來是自己的,結果被另一個外來者給佔有了的憤怒與接續而來的恨意,那種沒頭沒腦的,突然踫出的事實,要你當下就要接受的慌亂與暴力,你連反應都來不及,就這樣撞上去了。這個恨意從沒被自己清楚指認過,它常被以蠻不在乎的方式給丟在一旁,因為恨意,所以更不願意好好面對它,以不在乎它來表達一點點自己惟一可做的反應。這個不被處理的恨意會隨著自己進到自己的親密關係裏去。

其中表現出來的當然是最明顯的不信任。不過我要舉的是另一個例子。例如當另一半(我真討厭用另一半,好像自己是不完整的)對別人好時,我就進入那個當初看到新「弟弟」的模式,為什麼要對他好,為什麼,為什麼,整個人不對勁,(當然有一部分是正常的醋意)雖然理智上不斷說服自己,這沒什麼,可是在情緒上卻是看到那個徹底失去「父親」的恐懼,然後,處於無力感的自己則只好用蠻不在乎面對。

這樣寫下來,就會知道為何腦袋總要千方百計的不讓我們與真正的自己相遇,因為在成長過程中,所遇到的大大小小事都會造成生命的坑洞(《鑽石途徑》參考活水網語音導讀),當我們看到真正的自己時,會發現自己是如此不堪,而這與我們腦袋一直要把我們裝飾成一個完美的人的策略恰是背道而馳。愈是接觸自己,就愈發現自己的不完美,而且有時是可笑、可憐、無助的狼狽樣。不想要這樣的自己,想要電視上看到的某種人的樣子、或生活上看到的某種人的樣子,總之要丟掉這個又醜又髒的小傢伙。

要丟?可以。你可以活成你想要的某種片面形像,展現給人看,也可以說服自己。但是那個小傢伙仍認得你是誰,就算你忘了,他還是會幫你想起來,你愈否認它,它就愈左右你的情緒。然後,我們說情緒的累積即可成疾。

算了,現在不是要講疾病。不管真正的自己是什麼樣子,都要去接受,帶著那個醜小鴨一起變成天鵝。那時的歡笑將會是打從心底徹底笑開來的歡笑。(我期許自己)

﹣﹣﹣﹣﹣﹣﹣﹣﹣﹣﹣﹣﹣﹣﹣﹣﹣﹣﹣﹣﹣﹣﹣﹣﹣﹣﹣﹣﹣﹣﹣﹣﹣﹣﹣﹣﹣﹣﹣﹣﹣﹣﹣﹣﹣﹣﹣﹣﹣﹣﹣﹣﹣﹣﹣﹣﹣﹣﹣﹣﹣﹣﹣﹣﹣﹣﹣﹣﹣﹣﹣﹣﹣﹣﹣﹣﹣﹣﹣﹣﹣﹣﹣﹣﹣
我倒底在幹嘛?為什麼一個論文就把我搞成這樣啊?(我真的太閒了嗎?)XD

*這篇文章同樣只是一個參考,一個我與自己相遇的經驗參考,希望能讓有機會看到的人,也有機會與時間去想想自己生活上、情緒上、行為模式上的盲點。至於事例的解讀,因人而異,但是自己能直覺認出是哪個點在作用。所以可以放心相信自己。

23.2.09

發現手作幸福


一直很想做所謂的蒸蛋糕,但一直覺得好像很麻煩,好像要準備很多傢伙才行,所以就放在腦袋裏。禮拜天昏昏地醒來,因為頭昏昏的沒法做什麼,於是就想到不如來做蛋糕吧。於是查了一下網頁,看一下該如何起步,就上工了。

我的黑糖蒸蛋糕實驗步驟:

1. 從冰箱裏拿三顆蛋,退冰,(儘量常溫比較好打發),全蛋+黑糖(只要是糖都可)打至發泡,像喝卡布奇諾那樣濃的泡泡。(我用筷子打到手快斷)

2. 電鍋加一杯水預熱。

3. 準備一杯半(量米杯)的麵粉(法國超市一般的麵粉,最好可以過篩兩次),慢慢灑在打成泡的蛋糊裏,一邊攪拌,一邊倒適量發粉,一邊加適量蜂蜜,用飯匙攪拌至濃稠狀。

4. 把飯鍋週遭抺上奶油(以防黏鍋),把糊倒進鍋裏,放進預熱好的電鍋。

5. 加入一杯半水,蓋上鍋蓋。約二十分即成。

這次黑糖蜂蜜蒸蛋糕很成功,QQ的,不太甜,不油,不加防腐劑,感覺好像很健康,很開心自己做成一個可以吃的東西,於是迫不及待地要和週圍的人分享,這時才體會到,從前社會人們家家戶戶自己做東西,做好了互相分享,生活地簡單卻充滿樂趣。

做好的蛋糕最想拿給外婆吃,因為外婆也很愛自己做各種好吃的東西,年輕的時候總覺得買外面的東西,新穎、方便又好吃,為什麼還要自己做得滿頭汗,省事省力就好了嘛。現在漸漸覺得能自己做、會自己做自己生活所需、所食是一件多麼快樂的事,裏面充滿著對自己小小的成就感,以及與人分享的滿足感。以前在家做過幾次蛋糕,可是都沒有很有成功,這次很成功,真想寄回家給家裡的人吃吃看。唉呀,好想家啊。

20.2.09

[法國學運_LRU] 面對金融危機的法國教改

以下是我們學校關於抗議教改的傳單:

Comité de mobilisation Université de Bordeaux 3
波三大動員委員會

教師打折扣,苦的是學生
高等教育教師反對未來教師培育改革法案
教師上街頭不是為了自己的特權而是為了你們孩子的未來

面對政府的官腔以及各大媒體的不實報導,
讓我們為您解釋未來教師培育改革將為您的孩子帶來哪些影响
不顧大學團體一致的意見,教育部仍試圖強行未來中學(國中高中)教師培育的改革。通稱為「碩士化競試」,這個改革,在這個高學歷要求(碩士)的掩飾下,完全遮蓋了另一個事實。以較輕鬆的競試﹣大學程度﹣以及教學專業碩士學歷來取代現行的國家招考方式,並取消教師考試考生一年的實習,保障培養碩士人材的機構但卻不保障將以臨時雇員及臨時教師方式招募的考生,在這個大家都同意要加強教育的時刻,以及在這個中學教育不論是在招生、學校及學生學習條件等都相形惡化的同時,這項改革所做出的貢獻只是更弱化教師的程度和地位。(譯註:這個部分涉及其兩種不同方案,細節尚未詳查)

這項改革會有哪些具體的後果?

﹣中學教師將因所受的訓練減少而對其執教學門認識較少。(譯註:簡單的說就是專業不足,但是法國人喜歡把因果關係在一個句子裏講清楚,在此則更是要強調這二者的關係,以顯示出這個改革的危險。)因此以英文這門課為例:沒有任何口語考核以確認英文老師的口語程度。一個在其專業養成較少的教師,是個較不具競爭力且更不可靠的教師。(譯註:同樣又強調這個專業不足的具體危險。)

﹣取消他們跟著有經驗的教師一年的實習,而只是在簡短的觀察實習後,就直接把這些沒經驗的新手放在任課的講台前,這些教師有如被拆除裝備地直接面對許多新手教師必會遭遇的具體問題。那些較不牢靠的就會被問題侵襲,而且將沒有任何辦法與援助面對他們的難題。一個被放棄的教師,犧牲的是教育。(譯註:不可靠的教師影响的是教育,從教師專業問題進一步說到更大範圍的教育問題。)

﹣各學門的臨時教師,具有專業職教文憑卻沒經過考試的人,將扮演廉價的臨時工同時也是不固定的。被分發到各學校機關後,他們將無法跟隨學校永續發展的節奏。在一年之間他們隨時會被派遣到其他單位,他們將無法認識他們的學生也不會了解在這期間的教學計劃的進展。而您也不會在家長會上或課堂建議會上看到這些臨時教師更不會在校外活動中看到他們。一個不固定的教師,是一個沒有效力的教師。(譯註:再切回老師的問題如何與學生的教育問題緊密相連。)

這個改革破壞了評鍳的公開系統,的確,這個系統是應該改進,但是留下這個許多國家羨慕的優勢,一旦基石破壞了就無改進了。

﹣﹣﹣﹣﹣﹣﹣﹣﹣﹣﹣﹣﹣﹣﹣﹣﹣﹣﹣﹣﹣﹣﹣﹣﹣﹣﹣﹣﹣﹣﹣﹣﹣﹣﹣﹣﹣﹣﹣﹣﹣﹣﹣﹣﹣﹣﹣﹣﹣﹣﹣﹣﹣﹣﹣﹣﹣﹣﹣﹣﹣﹣﹣﹣﹣﹣﹣﹣﹣﹣﹣﹣﹣﹣﹣﹣﹣﹣﹣﹣﹣﹣
我承認我是有點無聊,還加註一堆,其實我只是想看看他們寫的東西有沒有比我們高明,還好而巳。這就是那天在電影院上課發的傳單。大致的問題是因為「危機」,政府想精簡公務員人力以減少國庫開銷,這一刪,就讓很多準備要考教職員的學生緊張了,當然也有如上述的教學品質的問題。但是也有人認為,公務員是不具生產力的,所以精簡人力是應該的,有的人認為,有的教授教學品質不好就是因為它是公務員,不在乎學生反應。總之,什麼意見都有,不過這些教改由於涉及方案細節,有些沒有接觸這方面新聞的學生,也完全在狀況外,因為我今天問了一個大二學生,她就不了解這個招考問題的細節。翻這篇,只是個人興趣,做為我片面參與的註記。

19.2.09

哲學做為一種生命之用

今天在讀傅柯在法蘭西學院課程最後一學期的課,《Le courage de la vérité: Le gouvernement de soi et des autres II, 1984》透過傅柯的視野,整個古代希臘哲學探討的問題,有一個很大面向是如何從自己內在實踐真理,並過真實的生活。從其所閱讀文本來看,我們可能會覺得這也沒什麼,但是如果從哲學自笛卡兒後的發展至今來看,尤其是被「學術」地探討的哲學來看,這是一條很有趣的考古發現。

當今哲學向來被認為是一種跟思考有關的活動,是一種很難的思考,它要求一種嚴謹的思考以達到真理,以分辨真假或對錯。但是我們忘了在古希臘哲學家那,不斷思考如何才是真實是與生命實踐有緊密關聯的或是說思考真實是為了過一個真實的生活、擁有真實的生命。

沒有想到傅柯可以把我帶到這麼遠,又把我帶到離自己這麼近。這一切都是我所好奇的,我覺得哲學應該不只是在大學裏,然後被探討這是不是一門有用的學科,是不是能收學生賺錢的學科,是不是能讓學生畢業後找得到工作的學科等等,哲學應該不能這樣被討論的(很多學科都是),有問題的不是學門是否有價值,有問題的是我們要什麼樣的大學,或說我們要不要有一個培養文化保存文化的場所。啊,離題了。我是說從我開始讀哲學後,不管讀什麼方向,都有一種好像不該只是這樣,但是好像談起來又是只能這樣,到底是要怎樣,我也不知道。

結果來了這裏,結果學了一種語言(半推半就的),結果發現了一個更寛更大的哲學圈圈,看到了很多很有趣的東西,大家都強調做學術要讀原典,把此奉為圭鎳,我很討厭這種類似絕對的要求,直到我自己體驗了以後,才知道其實它不是源自於一種標準,而是源自於一種樂趣,源自於一種在原文裏看到某字與某字的關聯,因此會有概念上的轉注,這點很容易在翻譯的過程中遺失,這個遺失不是翻譯功力的問題,而是不同文字有其各自的字源或此字的原始意義,是一看就知道的,翻譯時我們會把兩個字都翻出來,但是其中很直覺的關聯性則得另外加註才能表現出來。所以,如果有認真的翻譯,還是不會有什麼多大的理解問題,只是少了點那種知道為何在此用這個字的直覺性的理解的樂趣罷了。(我好像又說得太輕鬆了)所以我想表達的是,有些原以為是規定或要求的東西,如果有機會更進一步了解的話,就會發現原來曾經有其豐富性存在。

我不是要講翻譯啦。

如果哲學不是這樣、也不是那樣,那到底是怎樣?我在傅柯的後期法蘭西課程中看到我傾向的那樣。有趣的是,對傅柯而言,他也正是出於對當代哲學的不滿,而一步步追尋思考,直到遇到古希臘哲學,讓他可以看到哲學的不同路徑。我又何其有幸能藉由他的腳步看到一個我所想望的哲學藍圖。所有的書都只是一種經驗的痕跡,不過它寫的多理論、多教條,它都是各色各樣的人所思考、生活過的痕跡,我們在這些痕跡的參照中做著自己的生命習題。

今天看到的三段話,讓我很感動,想把它記下來:

前題:這是為了說明哲學是一種能夠在自我中感到愉悅並掌握自己的活動的例子。

愛比克泰德(Épictète)對他的學生說:你來我這,就好像到了診所,你來這是為了要照顧(療護)自己。當你回去時,你將不單只是一個知道如何回應辯士學派(sophismes)的人,或在討論中讓人稱羨的人。你應該像一個疼痛被減輕、被治癒、被照料過的人。

評:這是指我們所學的是用來面對自己生命的東西,不是用來炫耀、或證明自己的外在事物,它是實實在在用在自己生命實踐上的東西。(感動)

愛比克泰德(Épictète)說到,智慧(le sage)就好比元老院議員們長袍上的紅帶子,裝飾這襲袍子的是這紅帶子,它指出這個人的身份地位。同樣的,智慧在人類這件衣物上,就像是這條紅帶子,它給「人」這個物種一種閃閃發亮的光輝。

評: 感動原因,當我們常常只是問有用沒用的問題是,這個例子美得要讓人掉淚。昨天聽活水網導讀《放屁》一書,是訪問台大林火旺教授,他說到,常有人問哲學有何用?他都回問,那你活著有什麼用?(真是好玩)我們該懷疑的是,當我們說有用的,是否真的有用,還是那只是一種社會性的慣性思考?武器很有用啊,殺人最好用。有用得讓人感到荒謬,哭笑不得。

在古代的哲學主題是做自己的主人並幫助他人,在他人遇到痛苦時,哲學家可以給出建議,因為他曾這樣訓練自己,所以他能幫助他人。總而言之,過一個做自己主人的人生與幫助他人是同一回事。

評:好了,這就是哲學之用。這就是所謂的「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悉達多在成佛後不是就幫助很多人,幫助有很多種,一個正面精神力的價值也許不是我們可能衡量的。好,要不然就拿「失落的致富經典」裏的一個概念來說吧,它裏面提到「all in one, one in all」(從活水網聽來的)想知道就自己去找書吧。

看這個古代哲學家的過程中,我倒是想起孔子,好久沒遇到他啦,在述而第七有段話,「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發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我巳忘了那個「不悱」是什麼意思啦,不過這句話,以前讓我很緊張,什麼指一個角不能指出另三個角就不教了,那是什麼,是嫌學生反應不好、太笨就不教了嗎?現在感覺起來,隨著整句話來看,倒是如果學生對所學的沒有親生去實踐或認真以自己的力量去思考的話,就沒有教的價值了,原來孔子要教的是生活,而過生活的終究是每一個人自己。就算背再多關於死亡的解釋的東西,如果自己沒有去思考直到想通,那麼死亡來臨時,那些背的東西也救不了自己。

漸漸地,我有點看清自己在這裏的意義所在,在這個自己什麼都不是的地方重新開始,為了體驗存在的焦慮,一種強烈的焦慮,每天或時常虎虎視眈眈地的隨待左右,一不小心就掉進去,這個存在的焦慮之所以更強烈就是在這個自己什麼都不是的條件下得以形成,在此,海德格的哲學問題就是自己活生生的問題。是生命裏會遇到的問題,哲學問題都是生命問題。而每個人對生命各種面向的思考都是做哲學,哲學不是只有哲學教授或哲學系學生在做、或可以做,只是經年累月它也累積了許多人對生命的思考經驗,所以看來深奧錯綜複雜,但是問題的核心只是你要如何思考你的生命,你打算如何過自己的一生,只要你清楚你在過什麼日子,那就無憾了吧。(那我可以回家了?)

18.2.09

[法國學運_LRU] 抗議-我們在幹嘛

亞里斯多德在《政治》裏提到,「社群由數個村落組成因此成為一個城邦,...它是為了達到一個自給自足的目地而形成:它是為了生存的理由而成形,它的存在是為了活得好。」"politique" Livre I, 2 , p. 9

如果社群的存在是為了活下去並且是活得好,那麼對於在這社群裏的各種各樣元素與聲音的碰撞該如何看待,就是一個需要耐心去思考的,而非急就章的處理、應付,也不是少數專家做代表決定,是吧?


關於這個討論空間的意義是這樣的:(根據傳單上的內容)

700大教室開放了

自二月十六日起,700大教室不再是人們上課的地方了。它成為一個開放的討論空間,供所有想要從事反省、討論、組織和諦造的活動。

不管白天黑夜,這個地方開放給所有人...也就是說:拋去那些失業者、工作者或學生身份。把我們那些自我設限的認同擱在一旁,讓我們以一種相同世界的一份子的身分在此相遇吧。

我們在這裏要做的事是:現在輪到我們來讓它充滿活力 (Ce lieu sera ce que nous en faisons : c'est à nous maintenant de la faire VIVRE 不太會翻)

14h 討論: 為什麼要這樣做?
17h30電影放映:"les lascars du LEP"

﹣﹣﹣﹣﹣﹣﹣﹣﹣﹣﹣﹣﹣﹣﹣﹣﹣﹣﹣﹣﹣﹣﹣﹣﹣﹣﹣﹣﹣﹣﹣﹣﹣﹣﹣﹣﹣﹣﹣﹣﹣﹣﹣﹣﹣﹣﹣﹣﹣﹣﹣﹣﹣﹣﹣﹣﹣﹣﹣﹣﹣﹣﹣﹣﹣﹣﹣﹣﹣﹣﹣﹣﹣﹣﹣﹣﹣﹣﹣﹣﹣﹣﹣﹣﹣﹣﹣﹣
這不只是一場法國學生或法國教育體制改革的抗議運動,不只是法國人的事,而是一個邀請,邀請思考什麼是大學價值,什麼是我們要學的,做為一個人我需要的是什麼,我是誰,我為何站在這裏等等問題。

16.2.09

[法國學運_LRU] 波三大罷課以及價值隨想



還有誰會問關於價值的問題?
談價值勢必涉及意義,談意義?你想太多。

開始一點一滴讀著法文的傅柯後,每讀一點就增加一點焦慮,想把其著作讀完的焦慮沒有因為累積的閱讀量而感到減緩,反而只是不斷發現還有什麼沒讀到,本來是在不同年份、不同形式作品間不斷啃食、接著是在不同哲學家間、甚至在不同領域間,最後只剩追逐。追逐閱讀量的焦慮取代了讀其中內容的樂趣,匆匆地掌握了文章的主旨後便急忙地開始另一篇,在每一篇文章的起始處便植入何時可以讀完、何時可以開始下一篇的焦慮感,最後原本對自己充滿趣味與生機的文字,都只是化為知識、教條的累積,它在我的焦慮中乾枯、變得索然無味甚至死亡。

在量的追逐過程中,開始尋找有效的、快速的方法並篩選有用的文章與內容,我開始問自己的是讀了幾篇了、還有什麼會用到的概念在哪裹、哪些文章可以組成一個章節等等。其中,哲學之於我的意義巳被化約為數量與用途,而在量的追逐上是永無止息的所以正確的決定其有用或無用是使這浩浩學海的漫遊稍息的方法。別問哲學之於我的意義,我只知道量與用途之於我的重要意義。常常我們就是在此敗下陣來,如果我們不再問自己意義與價值,我們就會成為追求「成就」的奴隸,奴隸的狀態就是枯燥乏味、對什麼都不感興趣,因此所做的事看起來便是如此蒼白,沒有生命力。

我們常說現代社會過度發展所以導致各種的失衡。是科學不好、是資本主義不好、是國家制度不好、是全球化不好等,其實不是某一種什麼具有本質上的「不好」或「惡」的東西決定了這種失衡,而是我們把目標放錯位置了。我們遺忘了價值,遺忘了我們想要的,並且也不再問什麼是我們想要的,而是去問什麼是我們可以改良的?這個問題看似合理,其實隱含著許多的不合理於其中。這個不合理不是問題本身,而是這個問題問久了,便不自覺地被它化約成價值本身。

怎麼樣更快?怎麼樣更有效?有什麼成效、有什麼用途、有什麼好處?有沒有更好?

這些問題原本是工具、是方法,但曾幾何時,它們取代了我們所追求的價值本身,我們被自己的工具給化約,更快、更有效成了我們的價值,漸漸地我們忘了為什麼要更快、更有效,是要換取什麼。因為遺忘,所以我們就乾脆把這個更快、更有效當成價值來追求吧。(感覺海德格飄過)

因此一個大學應該要有很高素質的教授,什麼是高素質,很多著作、獎項、會議等,這些又化約成量,量化沒有什麼不好,有時在某些說明上,能讓我們清楚的看見一些模糊的情況,問題就如上所說,量化不該化約成一所大學的價值。量化帶來某種好處、可以更有效、更快地看出一所大學是否具有「競爭力」,這些好處是幫忙實現這個價值,但是它畢竟不是價值本身,大學的價值是什麼?如果我們忘了,那就借由發問、書寫與探討,讓我們想起來吧。

找到意外拍下的教室一角,這是同一個教室,黑板上的一角寫著德勒茲和他與瓜德里和寫的千重台,當時看到的感覺是,啊!我在法國啊!德勒茲以法文的姿態出現在法國大學的教室黑板上是理所當然的啊。就在自我沈醉同時,意外瞥見另一角有著歪斜的日文句子,仔細一看,原來是我喜歡日文,這真是一種有趣的感覺。看著外國人學外語,看著自己學法語,看著大家學各種語言,學習語言才會看到不同表達方式,不同表達方式又是如何地呈現不同文化的思考方式及不同的存在形式,巴比倫之塔不是單靠操相同語言即可建成,它還要彼此適應、學習、理解、寛容不同的工作方式與態度。(光是搞這個就把人類搞得不亦亂乎了,沒時間去想蓋塔的事了。)



















現在法國很多大學都在進行罷課的活動以抗議大學改革法案。這個禮拜我們學校(波三大)的活動是到處去上課。在劇院前上課、在市府前上課、在電車站上課、在戲院上課等。
禮拜一我老闆就是在當地很有名的電影院Utopia上課(這是個有很多紀錄片、獨立電影以及各種討論活動舉行的舊教堂改成的戲院 ),他談了公民化與外來者的相容問題,外來者也是他這學期上課主題,這次主題是,誰是公民?誰可以從事政治(這裏定義的是partagé sensible,共感,擁有共同的感受的)?最後他以Rancière對柏拉圖Platon和亞里斯多德Aristote的政治篇的探討所得出的結論做為與外來者這一主題相連的渠道。在Rancière(註1)的結論中,他說任何人都可以參與政治。所以從這個觀點來看外來者(外國人)的問題,便可以得出外來者也可以參與國內的政治,而為了要讓他們得以參與,就需要一些機構,例如廣設語言課程,以使他們能夠參與等等。

休息時間,我們去電影院外發傳單,說明我們正在做的罷課行動是基於什麼理念,為什麼這個大學改革要反對,這不只關係大學教授和大學生,它關係的是我們未來孩子受教育的品質,以及會在什麼環境下學習,這不單是一個大學改革使其更有效率、更國際化或更具競爭力的問題,它是一個價值的探問,我們要一個什麼樣的大學。

大學是個文化場所,它讓我們可以在這裹學到關於我們人類活動的各種經驗。基於這個文化的概念,所以波三大的師生們發起在戶外上課的活動,坐B 線電車,你會看到有一小群人聚在一起,每個人拿著紙筆記筆記,有的人則拿著「波三大課程 cours de Bordeaux 3」字樣的A4紙,而在市府前則有一大群人圍坐在石板地上,專心聽著拿著擴音機上課的教授說話。別以為這很浪漫又愜意,禮拜一很冷,待在戶外有如待在冷藏室,再加上風一吹,簡直是只有「冷冽」二字足以形容∼ 。

這種積極的抗議行動,首先當然是為了讓人看見,但是這個看見又不是上街遊行那種直接的看見,它的看見是一場演出,透過這個呈現,我們會對它也對自己提出問題。不管什麼,例如,當我坐電車看到那群上課學生時,我就很直覺地想「難怪要蓋專門讓人讀書的建築物,否則外面颳風下雨的怎麼上課。」後來,又想,「如果大學只是各種專門技術養成所的話,那麼那些真正對人類各種活動感興趣的人們就只好在外面,像這樣以小群體的方式自主的研究與學習了。」總之,這個行動邀請其他思考的參與,這不是一項需要提交的報告,但它是對自己的發問,讓我們不那麼理所當然的看待大學改革、學生抗議,它是一個我們一起活著的地方的共同問題,只要我們試著對自己提出問題,就會發現一切都不那麼的「名正言順」。

一個問題一旦開始,它就會開始一段意想不到的旅程。它會把你帶到你從沒想過的地方去,然後把你想都沒想過可以連在一起的東西巧妙地接合在一起,你跟著它上天下海,猶如一場尤利西斯之旅,回來之後,你就不再是那個出發前的你了,這也是莒哈絲和傅柯提到書寫帶來的魔力。所有獨一無二的經驗就只等著你,出發。

為什麼是獨一無二?莒哈絲說到,「書寫是沒有參照的」要靠著紙筆去完成一個連作者都未知的領域,它要如何參照,參照什麼。就如同我們的生命其實也是沒得參照的,但是我們卻一直要模仿別人,以為那樣才是幸福人生。以為王子和公主都很快樂。於是一直比較與模仿,一直比較,結果把自己的人生化約成了一連串的比較,甚至還變成了比較機,我沒有他多、他沒有我好、我少他一些、他快我一些,等到有一天,比不下去了,或沒得比了呢?是不是得回到「我是誰?」「我要幹嘛?」或「我到底在幹嘛?」的問題,存在基本問題,開始答題,時間:到死之前。評分標準:能不能「接受」自己走完一生來到生命終點。簡單來說就是「好死」。

想太多,其實一點也不多,這個想太多不是操心著各種比較的想,不是用來想「我還有什麼別人有的,我還沒有」也不是「我比起他來還是不行」這些事的,想太多是用來真誠的想一個問題用的,這時想太多不是負擔反而會更看清楚許多自己和別人以及我們所形成的社會之間的各種問題,看得清楚,自然活得從容些。除了看清楚以外,想太多也會減輕負擔,它把我們對於生命那些真正「不切實際」的追求,一個一個抖掉,拿掉體內與別人比較的那根堅硬的參照軸,讓我們能如老子所說的用柔軟的身心去活、去感受。想太多,最終是為了讓我們想很少。從心所欲而不踰矩。

就如Montaigne蒙田那厚厚的蒙田隨筆,在那麼多的對生命、人、社會等各種現象的思考後,他最後說的只是,我的生命就是一個作品。一個曾經存在又消滅的生命,一個惟一的,只有他自己體驗過的一道力量。

哇,終於覺得過癮了,不想寫了。

﹣﹣﹣﹣﹣﹣﹣﹣﹣﹣﹣﹣﹣﹣﹣﹣﹣﹣﹣﹣﹣﹣﹣﹣﹣﹣﹣﹣﹣﹣﹣﹣﹣﹣﹣﹣﹣﹣﹣﹣﹣﹣﹣﹣﹣﹣﹣﹣﹣﹣﹣﹣﹣﹣﹣﹣﹣﹣﹣﹣﹣﹣﹣﹣﹣﹣﹣﹣﹣﹣﹣﹣﹣
註1: Jacques Rancière, Le philosophe et ses pauvres, 1983. 這本書討論一個有趣的問題,誰可以做哲學?這個問題由柏拉圖提出並給予一個完整的解釋,作者在此說柏拉圖說了一個「很美的謊言」以讓大家各安其位好好工作,並於其上建立其理想國的秩序。這個美麗的謊言是這樣說的,「神靈給了哲學家黃金般的靈魂,給了工匠鐵般的靈魂。如果鞋匠只專心照顧好他的鞋子,那麼城邦將會處於一種有序中,並且保護哲學不受「私生子」的好奇給混雜。」摘自此書封底。作者因此要問,如何能授權思考?如何能把自己建構成思想主體?(comment peuvent s'autoriser à penser, se constituer en sujets de pensée ceux dont ce n'est pas l'affaire? 後面不太會翻)隨著這個問題,作者帶領我們思考社會中階級劃分的價值與群體生活的公平性如何在政治這個議題裹被思考,所以他說,「第一個哲學問題是一個政治問題:誰能做哲學?(誰能愛智慧?)」書底封面。

在社會裹,我們常被我們所處的社會位置被評定我們的價值,社會如此評定我們、專家如此評定我們、別人如此評定我們、我們也跟著如此評定自己、然後我們也就不名所以、理所當然地如此評定他人。然後大家一起活在一種不名所以的價值裏,像天竺鼠跑的鐵圈,無法停止。

我也是如此糾著自己不放,認為家境不好,不該學畫畫,不該學哲學,不該寫詩,不該對人生懷有過分浪漫的夢想、不該去玩、不該吃美食、有一萬萬個不該,除了工作,對,工作、工作,工作是窮人惟一的救贖,是天職,是對自己負責,是對家庭負責,是對社會負責。倒底是誰規定的?(大吼)對,這就是這本書要問的問題。透過對此問題的思考,我們可以看到認同是如何的產生,我們如何認同自己是一個某某社會角色,因此將此一角色該有的行為舉止甚至思考方式全複製在自己身上,在這一層又一層的專家學者的理論之下,你來不及也看不清你自己,甚至還被禁止,然後就這樣累趴趴地在一團迷霧裏結束一生,懞懂地來朦朧地去。

難怪佛教裡說,佛,指的是覺悟之人,不是別的什麼了不起的什麼,只是一個看清楚問題是如何產生的人,因為知道問題是這樣來的,所以不再做會讓問題發生的事或那樣思考。

所有的真實總是如此簡單,但是也因此容易被覆蓋,容易被遺忘,如呼吸、如水、如空氣。直到問題發生,因為簡單到看不見的東西,就又會成為看得見的問題對象了。如果我們可以一直凝視簡單,我們就會活得很真實。然而這個凝視需要多大的力量,惟有體驗過的人才知道,就像莒哈絲和村上春樹都對書寫提出這樣的看法,「你要比你所寫的東西強」,凝視需要體力與精神力,不是為了與某種什麼對抗的力量,只是一種能持續下去的力量。(莒哈絲《寫作》/村上春樹 《關於跑步我說得其實是》)

完美的一天

從沒想過要查詢「sunday」這個詞,只因為這個禮拜天過得太美好,而在腦海裏隱約浮現「you are so beautiful」的曲調,但是其實我心底隱約覺得有另一首我很喜歡的歌,只是完全回想不起來,於是我在youtube上打「wonderful day」出現了路易阿姆斯壯的,不是,但是很近了,就是一首關於很美好的一天的感覺,但卻又隱含點哀傷,想起來了,是猜火車(trainspotting)裏的一幕。於是又打了猜火車去找,一直找一直找,一邊找竟慢慢想起來了,是perfect day ,既不是wonderful也不是sunday。總之,當時這首歌配合著猜火車主角打毒品過量昏迷的景像,讓我對這個美好的、完美的詮釋有很大的悸動,那麼像是哀傷的什麼卻又是那麼美好。好,我要說的是,如果這頁要放歌的話,我會放這首,Perfect day,做背景音樂。

禮拜天早上我會為自己沖個咖啡再熱點牛奶,感覺今天要醒在一種悠閒的時光中。(平常早上不喝咖啡)在準備早餐的過程中,一點一點地清醒,然後就做點什麼。這禮拜天中午突然很想做個莎拉,因為星期六自朋友那拿了點天香菜又名苦苣,於是興起了做莎拉的動力。

光看這盤莎拉就覺得春天來臨了,雖然氣溫仍低得可怕,它不但看起來很春天,連吃起來都很春天,吃了會笑開來的那種,一臉春風得意的樣子。
吃了莎拉,做了一道類似麵線糊的東西。做麵線糊的麵條是意外發現的,賣冰箱給我的人順道給了我一個延長線、兩罐調甜味飲料的cidre、一包剩半包的義大利麵條。這個麵條約米粉般的細,但卻是一截一截的,每截約一公分半,所以不是一般的長麵條,也不是管麵,一開始我也不知要怎麼煮它好,當正餐還是點心。直到有一天,我想到把它放進湯裏,然後把之前不太用的濃湯類的湯包和它一起煮,哇,真好吃,口感正如前面所說,就是麵線糊的口感。頓時覺得天地晃動,一陣奇蹟,在我莫名組合下,兩樣於我無用的東西竟組合出我最愛吃的家鄉料理,一口接一口滿口濃稠的糊,除了幸福外不知用什麼形容了。

提麵線糊是為了特別介紹這款麵條,介紹它的原因是,它有個特別、而美麗的名字,就是「天使之髮」。真是驚倒我了,這麼一道台味如此重的料理,竟是由天使之髮組成。這是我吃了幾次之後才突然發現的。知道以後就迫不及待想召告天下,我吃的可是天使的頭髪吔。旁邊放的是情人節買的淡紅酒。

最後,終於到了午餐收尾工作了,那就是咖啡、水果、甜點囉。可是前菜和主菜都吃太飽了,只好等晚點當下午茶。我承認那小玫瑰是為了做效果才擺上的。
這就是某失意博士生的一個美好星期天。(又哭又笑)
雖說吃喝了一天,幸好有難得的陽光,看了一會書後就去跑步了,看著藍天、映著日照的綠地、脫去一身枝葉的樹幹,我迎向光照的方向跑去,耳機傳來輕搖滾掁奮血液,寒風吹得我淚水鼻涕直流,跑著跑著,有一股就這樣跑到天長地久的氣概,然後想著阿甘跑步的畫面,覺得所謂聖靈充滿也不過就是這樣了吧。

14.2.09

書寫遇到莒哈絲

因為活水網的導讀得以認識莒哈絲的《寫作》一書,剛好人在圖書館,就順道把書借來翻翻。雖說談的是寫作或說是書寫,但是全篇文章卻是叨絮著生活細節點滴,從書寫是一種孤獨(solitude;法法字典是這麼說的:與他人志願地或非志願地分開生活;隔絕的情況)到她書寫的環境 ﹣ 她的家 ﹣ 之描寫,她不斷地描寫在這樣一種與他人隔離的處境下的視域,這是一種細微的視域,不同於平常我們與人相處的觀點,它擴大所有微小時空的一舉一動,甚至如她書中反覆描寫的蒼蠅之死,然而在這一個微不足道的死亡中,她又看見人們在戰爭中的殘忍,在戰火下,人們的死亡就如這蒼蠅般的死,被輕蔑以待。

她反覆談及孤獨,它是一種狀態,不見得一定是物質狀態,就如同即便她與情人同住,她也不給他看她寫的書或談及她正在書寫的東西。她有個比喻很有趣,她說這就好像,如果我們有先生或太太,那麼當我們與情人在一起時,便要隱臧對先生或太太的愛(我只能說,是很實際的比喻啦,但,這是什麼跟什麼?)。然而,她又說道,大部分時候,男人受不了女人寫作。所以,書寫只能是一種與他人隔絕的狀態,因為在這狀態中,她要出發去與那未知的自己相遇。她從來不知將寫什麼,但是她知道她從不在書中撒謊。因此,書寫出來的東西,勢必是真實的觀看,而這一真實同時也是生命本身的真實。

就像她一再說到,書寫之於她,是其生活,是一種欲望,那是面對生命時所產生的疑感與情緒,急欲找到出口,而書寫帶領她到未知的視域,讓她得以看清這一團糊般濃稠得化不開的困惑,書寫不見得為她帶來解決方案,但至少在這寂靜中,她一一看清這些呼喊從哪裹開始又被止息於何處。

反覆地,莒哈絲在文末又再次強調一次何謂書寫。

「在其內在有一種書寫狂,狂烈書寫的瘋狂,然而這並不是指其在瘋狂狀態,恰恰相反。」頁64, 《ECRIRE》 這不正是傅柯在瘋狂史最後一章提到的,「瘋狂是作品的缺席」。意指那些瘋狂畫家或作家在創作作品時是處在創作的狂熱,但不是在瘋狂裹,而瘋狂的體驗或說瘋狂的那股焦燥使得他們急欲創作。

「書寫是未知。在書寫前,人們一點也不知道他將寫什麼。」頁64,《ECRIRE》
傅柯也這樣說,所以書寫才能作為「不斷抹去其面孔」《L'achéologie de savoir》的方式。或是如他在《踰越序言》裏提到的,書寫是為了衰弱說話主體,要使主體迷失在語言之中。

「這是一個未知的自己,未知的腦袋,未知的身體。這甚至不是一種反省,書寫,這是一種待在其身旁的能力,與這個人並列,出現另一個人並且前進,...」頁65,《ECRIRE》

「如果人們在下筆前就知道什麼是我們要寫的,在做此事之前,在寫之前,人們就會從此不寫了。毋需動筆。」頁65

「書寫是試著了解將寫出的東西,如果人們真的寫了 ﹣ 人們只在事後知道 ﹣ 而在之前,這是人們所能提出的最危險的問題。但它也是最一般的。」頁65

「書寫就如風一般地來到,它是赤裸的,是墨水,是白紙黑字,它在生命中經過一如惟一,不再有其他的什麼,除了它,生命本身。」頁65

此書有中文版。

莒哈絲和傅柯也算是同代人,都歷經二戰,也經歷六零七零年代的學運(傅柯是在突尼斯),再加上其個人與社會間的忓恪,於是都對書寫有這樣的體認,一種對未知的自己或說對自我認同的探求,不過這也許也要訴諸當時文學運動的影响。(在莒哈絲書裏也提到了Blanchot, Bataille)

讀完莒哈絲的寫作,像是在給自己的經驗做個註腳,也像是在給傅柯提到的書寫做更清楚的說明,書寫是在反映某種真實,在我們未設想之境,浮現。那不是被規劃好的,因此,我們得以產生新的認識,一種對真實的認知。於是書寫成為對自己,但也同時是對所生存的社會的一種誠實的探問,它指出我們某種視而不見的習慣,在隔絕的情況下,這被視而不見的成為一種巨大的、不得不見的什麼,於是我們看到了,在喧囂之外。

12.2.09

心靈速寫之二

我想說一個故事。這不是一個快樂的故事,甚至帶著些許哀傷,是那種鏡頭拉遠模糊了主角式的哀傷,這個哀傷較大成分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它逐漸模糊被淡忘在角落發酵的那種莫名的不快的感覺。而因為其本質的無法辨認,那種不快感總是散發在這個藏匿它的身體記憶裏,甚至一直如絆角石般的纏繞其左右,那巳壞腐發臭的從末被處理乾淨,以致於那藏匿的空間﹣身體﹣也逐漸逐漸地老朽。

該如何開始呢?從我與A的相遇談起嗎?好吧。

和教授沒有討論的見面後,我隱約有種不適感,那意味著我的工作沒有因為和老師見面而得到小小的休息,反而是要濃縮出更精煉的東西,然而就是這個問題讓我不得不丟出之前給他看的那份﹣不可讀性﹣的十幾頁紙。我在圖書館裏,反覆地看著那十幾頁紙,愈看愈覺得,那被字母給塞滿的A4紙只是一連片段想法的拼貼,其中缺乏一個最重要的東西,問題,不是單純的具有問題意識的問題,而是一個我關心的問題。我想問什麼?對這個社會或人生、對自己或傅柯。我枯坐,我問自己,我要問什麼,我什麼都不想問也什麼都不關心,簡單來說 ,我覺得自己一點熱忱也沒。

我很訝異自己竟得出這個結論,明明這學期才覺得一切充滿希望,至少開始動工了,也找到一個方向要深入,怎麼只是要把問題再整理清楚交給老師,竟得出這樣的結論。沒辦法,我只好開始胡亂想胡亂寫,在一張白紙上我開始反覆從我的困擾開始,我沒有問題,我不知要問什麼,我為何會在這裹,我為何要讀哲學,就這樣在白紙上一直寫,一直寫,沿途回憶了第一次買傅柯自傳的原因,裡面的什麼觸動到我,那個觸動到我的又何以令我有感覺等等。就這麼嘩啦啦的寫滿整張紙。就是在這途中,我遇到A。

A跟我說,她是個很愛圖書館的人,至少到二專以前,她都是把圖書館當作秘密基地般的藏身處。在那,她可以得到一種平靜。翻著書頁,不覺時光如溪流般潺潺流去,時間似乎是靜止的,這時A不再是自己,而是與書中意識交纏糾錯鋪展的異時空,因為不再是自己,所以平靜。雖然更大了以後,發現圖書館是用來找書,充當研究工具的一部分,但更多因素是她可以自己買書了後,她對圖書館就比較沒那麼深刻的直覺感受了。

A和我說了關於圖書館的事後,我回想起買傅柯自傳的兩個主要理由,首先,他是同志;其次是他在瑞典圖書館工作的身影,不知為何觸動了我,於是我想知道他在幹什麼東,什麼東西那麼有趣值得日復一日的埋首伏案。簡單來說,我壓根不知他是幹嘛的,曾寫出什麼偉大的書,更別提對他的理論有什麼概念或興趣了。所以,回到我正在做哲學論文這件事上,我只是在做一件對一種嚮往的感覺的模仿罷了。我根本不關心那些什麼問題,干我啥事。但是我了解A說的那種平靜,那是一種充滿令人放心和和善的平靜感,我知道,因為我也在找它。

晚上,回房。通過下午和A的短暫交談後,我拆開C為我寄來的水越橘筆記,開始試著從我原巳找到主題提出問題,我慢慢寫、慢慢問、慢慢回答、寫了兩頁小小的篇幅,又覺得不行了,於是再拿一張白紙,開始胡亂寫起來。我還是在想不出問題這件事上打轉,甚至連亂寫也寫不出來,只好寫一些意義空白的句子,也用了「其實我想說的是」(註1)的句樣,然後話峰突然一轉,寫到 自己其實因為沒能跟指導教授好好談那份不可讀的混亂想法而感到生氣、難過...無助。是的,我真正的情緒是無助,然後,我寫出了「幫幫我」這三個字。然後,我又遇到了A。

A告訴我一個她小時候的故事,她說,小時候不記得多大的時候,她都一個人睡,她的床邊有一捆用花布包裹的長竹蓆,那是夏天時阿公阿媽房裹要鋪的蓆子,然而當時還小的她並不知道,只知道有一捆不名物體長伴其睡夢左右,她覺得奇怪。直到有天,她做了個怪夢,夢裹發現那捆長形不名物體原來是包著一個女人的長髮。A說,那時她嚇得醒過來,怕得無法再入睡,於是跑去母親房前說她不敢一個人睡,母親叫她回去睡,便不再理她。A不知該如何是好,只好坐在母親房前,倚著牆坐到天色微亮,才回房去。一連幾天,A都不敢睡,常常坐在母親房前哭到累了,然後在清晨矓矇地回房。A長大後,其實也搞清楚了那長形物是什麼,也尋問過母親為何非要讓自己一個人睡不可,長大後,一切不合理都變得可以理解。

我聽著,有點泣不成聲的掉了手中的筆。我沒想到會再遇到A,也沒想到她會告訴我這個故事。幾分鐘後,我再度執筆,我清楚的看到A告訴我的這則故事,與前面寫到幫幫我的關聯。

A讓人感覺是個獨立自主的人。但是我發現其性格上一個矛盾基調,那就是:獨立自主/怯於求助/冷漠無情。A的獨立自主源自於其生存需要,很多問題她必需要自己想辦法面對,因為她發現從家裡面似乎無法得到支援,她的母親有自己的婚姻問題與維持生計的問題要面對,而同住的阿公阿媽則是憂慮心疼自己的女兒,總是要求A要懂事聽話。於是A發展出一種奇怪的自己面對問題的方式。當她需要幫助時,她不會開口,她直覺地覺得求助沒有用,而前面那個經驗更是讓A徹底地發現求助是完全無用。於是她學著自己面對那些她害怕的(不斷地去鬼屋探險)、喜愛的(喜歡的就用偷的)。A在自己的世界裏默默地訓練著自己。所以,當她愈來愈獨立自主、她也愈來愈不需要別人的幫助。或是,反過來說,只要自己能變得很強,那就不需要向人求助。A變得不敢求助於他人,她漸漸認為,需要求助於他人,是自己的問題,自己不夠好,沒有處理好自己的問題才會需要別人幫助,她用這個邏輯說服自己、看待自己、要求自己,漸漸地,這成了她的世界觀,有時,她對別人向她的求助感到不耐,因為她覺得這是你自己沒有處理好你自己的關係。隨著年歲增長,A幾乎要忘了人與人的關係裏有互相幫助這一項。直到工作、直到換了陌生環境,她發現很多事都需要別人的幫助,而自己也常有機會幫助別人。然而,這一切並沒有讓她意識到自己性格養成過程中的畸形,她把自己的怯於求助歸於個性懶惰與內向。

A一直以為她的個性是本來如此,不愛與人打交道、不愛請人幫忙(但是又常幻想著自己的受害者處境,應該會有人來幫她),不愛受別人煩擾,不愛表達自己。直到她換了個陌生環境生活,她這個「本來」個性可著實讓她煩惱不巳,雖然表面上,她仍過得不錯,正如一貫地獨立自主,應付生活仍算是及格,只有她自己隱約覺得過得不太舒服,她以為是因為陌生、是語言、是課業壓力等外在問題,後來,她發現自己這樣的性格不行,必需要改變這內向個性,才能在這異國度活得好,於是她又努力地或勉強地和人打交道,然而這在背後總藏著一種害怕被拒絕的無助感,她感覺到那個倚在門邊那個無助哭泣的小女孩就坐在她心裏,看著她如何大費周張的努力要改變自己,一旦她的求助得到正面回應,她會覺得自己進步了;然而,只要一個小小負面回應,A就完全跌回那個無助小孩的狀態。因此,只要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種口氣、一絲不耐,A會毫不保留地完全接收,然後,無助。當然,作為一個成年人,A的無助並不會表現出來,它會以生氣、沮喪、難過等一些平常形式表現,好像我們和朋友講講駡駡就又會雨過天青一樣。她沒有發現問題其實很簡單,當她向人求助時,她是用那個小女孩在求助,她忽略了自己是大人,巳經不是完全對問題不知如何處理的孩子,可以求助的對象也不是只有惟一一個。

這些問題糾纏了A很久,但是她自己卻不太清楚。
我問她,妳沒處理過心中那個小孩的問題嗎?她說,有啊,以前便面對過這個問題,但是處理的是別的方向。可能那時有那個面向上比較明顯的問題浮出吧。我接著說,所以這是沒處理乾淨囉!她說,有可能,或是說被忽略了,而現在它終於能比較專一、清楚地被呈現出來,關於無助與求助的這個面向。我回道,嗯,沒錯,在國外關係比較不複雜,比較能清楚的看到自己在生活與與人相處的各個細節,對一些細微情緒的感知也比較敏略。所以,這是為什麼與教授會面這次 事件,可以誘發自己關於無助與想求助的情緒主題出來。A聽完我講這句話後就離開了。留下我一個人恍然大悟般地盯著白紙黑字看。

我靜靜地想,原來與教授的會面,是我想求助於他,但是我剛好沒這個機會,而我也說不出口自己的困難。而我的不適感,就是這種「我真的不行了,請你幫我一下」說不出口的悶窒感。 然後再拉一條長長的人生軸線,回顧生命中大大小小的,記得起來的點滴,都與這或多或少有關,有直接的、也有間接的,就像前面說的:獨立自主/怯於求助/冷漠無情。這是從一個無助基調逐漸發展變形螺旋攀升的性格之軸。那些看似相反的其實源於同一種情緒。

雖然這似乎是一個童年創傷經驗的發現與分析,但是仔細想來,似乎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A仍活得好好的,甚至讓人覺得很有理想性的活著,不是嗎!養成獨立自主的個性,那不是更好?沒錯,就是在這樣的想法下,A如此自說自話地活了下來,做很多事,對她的人生也進行了一連串的探險,智識上的、心靈上的、身體上的,她如此理性的活著,她很清楚要怎麼樣才能讓自己不再無助,她努力地保護著自己。然而問題點在於,她是否「真實地」活著?

真實意謂著在每一個現實處境下,用自己當下的狀況去面對、去應付、去衝撞、去處理。如果,在需要幫助的情況,你還想說,「啊,這不行,我做不來,等我具備好這能力時再來吧!」那個當下就過了,這裹有兩個「不如實看待」,一個是沒有接受當下不完美的自己,沒有認清自己的狀態或程度;另一個是對情境沒有真實看待,沒有對情境起應起的反應。(例如你不懂時,不說你不懂;不想出門不說不想出門等)這些不如實看待,會不斷延遲反應在內在,逐漸內化成一種對事情的反應方式,然後自己會對此逐漸認同,以為這就是自己的個性,另一方面,從不練習對情境真實反應,久而久之,也就不會反應了。然而,糟糕的是,不反應並不代表不感受,對這個情境沒有感覺,不,我們是有感覺的,然而這感覺被延遲了,因為沒做出反應而累積了應該要丟出去的東西。累積...一點一點地累積著。然後演變成一個不名所以的「疾」來。

而這個「真實」又跟論文問題提不出來有何關聯?它的關聯就在於我們對於情境的不反應,逐漸形成一種無知無感的情緒習慣,所以一旦你想問一個切身的、真實的問題時,你找不到,或該確切一點說,你得先撥開這覆蓋在自己身上這一層不知巳層疊幾時的厚重棉絮,才能重新找到你身上的感覺器官,去感覺這個你活的世界,也許可以對它產生一些有趣的疑惑。

﹣﹣﹣﹣﹣﹣﹣﹣﹣﹣﹣﹣﹣﹣﹣﹣﹣﹣﹣﹣﹣﹣﹣﹣﹣﹣﹣﹣﹣﹣﹣﹣﹣﹣﹣﹣﹣﹣﹣﹣﹣﹣﹣﹣﹣﹣﹣﹣﹣﹣﹣﹣﹣﹣﹣﹣﹣﹣﹣﹣﹣﹣﹣﹣﹣﹣﹣﹣﹣﹣﹣﹣

其實我並沒有想把這貼上來。促使我想貼的動力在於,我發現自己的這個問題也許不是只發生在我身上,當然具體情節、登場角色一定不同,但是透過事件,尤其是孩時事件,所影响的性格基調,這是每個人都會有的。也有人是發展出美好性格的。就朋友中,我也知道有人也是不善於向人求助的,而這些被我們簡單看似某種天生性格而不去照顧的情緒總是會在我們生活中產生某種程度的困擾,或大或小。我想把自己的體會做為一種參考,也許可以幫助一些人對自己的一些內在問題有一點頭緒。

我覺得關於孩時事件仍是一個很重要的主題,我想也許不要用童年創傷經驗的說法,這有點太嚴重,但是我們可以把它看成是一個事件。它之所以重要在於,我們小時候做很多事或經歷一些事,都是處在一種不太理解的心智狀態,有些我們長大後輕而易舉理解、接受的事,在那時都只是不解,而這個不解會成為我們某種性格基調,我們會變得習慣做某事、討厭某事等,這些習慣其實不見得是真的自己,如果能去回顧細看自己,接納自己那時的無能、無力或驕傲、暴力等,然後現在用真正的現在的自己去過生活,不要用小時候的自己過現在的生活。

另一個想貼的動機是,我們常聽到一種白爛分手台詞,「因為妳很「獨立自主」都不需要我,而她需要我。我想妳沒有我仍會過得很好。」這見鬼的該駡三字經的台詞。從前,我聽到這個都很想哭,電視上的也好、朋友的經驗也好,我覺得那是他太不瞭解她,她也沒機會練習要求,她很需要他,但她不知如何說出這麼簡單的一句話「我需要你」,我希望以後不要再聽到這麼沒大腦的台詞,分手就分手,去你的「獨立自主」。

﹣﹣﹣﹣﹣﹣﹣﹣﹣﹣﹣﹣﹣﹣﹣﹣﹣﹣﹣﹣﹣﹣﹣﹣﹣﹣﹣﹣﹣﹣﹣﹣﹣﹣﹣﹣﹣﹣﹣﹣﹣﹣﹣﹣﹣﹣﹣﹣﹣﹣﹣﹣﹣﹣﹣﹣﹣﹣﹣﹣﹣﹣﹣﹣﹣﹣﹣﹣﹣﹣﹣﹣﹣

註1:參考《心靈寫作》《狂野寫作》,引自活水網

* 經過昨夜寫了一頁紙後,我又想了很多,然後漸漸地又明白了一些關於自己的事與一些反應,感覺現在清明了許多,當然也不到透澈啦,只是至少知道這論文是我想寫的,寫論文的能力是還沒齊備的,但是正在練習的,也知道自己為何會走到這一步了。所以,蘇格拉底真是最早的心理學家啊!因為他說要「認識你自己」,認識你自己,你才會聽見自己生命召喚,那是神靈交代給你的任務,即使要冒生命危險。應該這樣說,哲學裹早就蘊含人的心理問題。

* 此文非博取同情之用,但如果看完還是覺得非幫我一把,否則良心過意不去的話,那就寄機票給我吧!哈哈哈

11.2.09

心靈速寫

昨天和老師見了面 又是匆匆的幾分鐘
說來話長
總之 我要在近期內交給寫的清楚的東西給他
上次的太難閱讀
可是我雖有點頭緒 卻也不知如何下手

每一刻 自己似乎都活在一種不確定自己是什麼或到底要怎樣
每一次確定了一種態度之後 很快地仍會感到不確定

我想讀哲學 但是我並不想寫博士論文
我不知道在形式上 想做什麼
我喜歡練拳 但我不想去殺人
我想跳舞 但不想當舞者
我仍活在社會框架與自己的任性之間
我想證明些什麼卻又想活得自在
我不知道我是什麼但其實又不斷地在鞏固自己的形象

昨天夢到在一個著古裝的戰場
有兩個穿水綠色軍裝的人迎面而來 我隨即拔起別人的箭
朝這兩人刺去 結果他們跟我說 他們是我的人
我誤殺了原本就很少的我軍
我很有罪惡感 跑去躲起來
躲在一道矮牆後 怕得要死
前面也有一排老弱婦嬬(都是黑人)
後來我和一人跑進一個類似幼兒園的教室
著今裝
我提議假裝是幼兒教師 待時機到 我們衝出去
不要再進來 免得連累孩子和老師
我不知道我是要幹嘛 反抗軍嗎
這個夢突顯了我性格中的莫名罪惡感及某種程度的大膽
也許這兩個性格其實是一體兩面的
因為罪惡感而會有寧可犧牲自己的勇氣
如果說罪惡感是行動的原則 那麼一旦罪惡感消去後
行動的原則是否也就消失 那時又會如何行動
也許自然就會知道
好像又是在喃喃自語

也許應該像個農夫
當他種田時 他是沒空去問自己是否能當農夫
而是忙著農活
所以我的喃喃自語 常常我在想 這只是我想逃避工作的藉口
弄些自以為深奧 有意義的問題 來繞圈圈
而不去面對現實
例如 寫那幾頁 老師叫我近期內交給他的東西
去寫 而不是來弄清楚自己是否能做哲學或做博士
不是去反覆的問我能是什麼 而是反覆地做一件事
從裏面其實就會看到自己 自己不是一個哲學思考對象
反覆思索就可以理解的 而是透過各種經驗的累積
漸漸呈現出朦朧的輪廓 我們能思考的自己
其實都是某種經驗下的自己 例如 因某事而快樂
我們得以思考自己原來會因為這個而快樂 所以我喜歡這個
而我之所以喜歡這個 是因為它是某某什麼等等等
所以一旦我在還未對一件事做到一個程度就要去談自己可以或不可以
這是一種命題不成立的探討 因為尚未累積足夠的經驗來討論這個東西
簡單來說 就是我們常說的 還沒做你怎麼知道不可以
就這麼簡單 複雜的其實是我們自以為是的腦袋 老自以為是的假設各種命題
然後開始思考它 有時它根本就跟 「美國國王是禿子」的命題一樣 是不存在的
註:美國沒有國王。
好吧,這也是為什麼傅柯一直要強調其歷史研究其實是一種集體生產區別對錯規則
的社會經驗,他書中研究的真理是在現實中的真理,在現實中產生效應的真理,la vérité du réel,透過書寫這個真理的產生,而得以從此一真理遊戲規則中自由。

是不是當我們在做一件很投入的事時,難免會感到害怕,常會時不時的跳出來問自己,這是我要做的嗎?我想做的嗎?好像如果我們愛上某人或要與某人結婚時,總會問自己這樣的問題,但其實這種問題是沒有答案的,只有體會,問,只是怕自己一旦投入,是否會血本無歸,是否值得,是否會受到傷害等等等。即使是現在,我還是試圖藉由書寫,把疑感、害怕化為可思考的文字、句子,以為可以理清些什麼或得到某種確定的結論以回頭繼續去做眼前的事,我把該用來做迫切的事的時間,拿來無病呻呤,等到要做事時,才又發現,咦,時間不夠了。(哈哈)

既然這樣,還是要用比較正面的態度來結束這場呢喃:
「找自己人生的召喚 而不是人生的解答」﹣《這輩子,你該做什麼?》
引自活水網 (用聲音介紹好書的網站)


補充訊息:
*羅蘭巴特新書《道別日誌》出版,這是關於他母親去世後,他記錄自己如何難忍這個失去的悲痛。
*罷課,抗議大學改革法案,這次是很積極的抗議,學生和老師們組織了各種活動來探討這次活動,例如,在電車上上課,關於示威與政治議題的研討會等等。因為這次教改法案中,竟有部會間矛盾的法案通過,這是最離譜的,決策有問題或有錯,政府不能將錯就錯而我們(公民)也不能讓它將錯就錯的實行,我們不是木頭,我們是和那些在那當官的人一樣會思考會呼吸也會犯錯的人,所以,讓我們坐下來討論,而不是強行既定政策好在政績表現上多記一筆。

9.2.09

現代舞實習

禮拜六去參加了一個為期兩天的現代舞研習。交了錢的。
為什麼去?因為想和自己唱反調,想和那個不敢下決定去的自己打對台。
不敢去?因為用法語上課怕聽不懂。因為要看的書很多,沒時間。因為不會跳舞。
因為陌生,所以找藉口抗拒。
然而哪個是自己?找藉口的是自己,還是想去跳舞的是自己。
想去跳舞的自己像個天真的孩子,只是直覺的想去做一件新鮮的事;
找藉口的自己是巳熟練這個世界生存法則的大人,只是一昧地想保護自己不要受傷。
這之間必然產生衝撞,一種本能的、生命力的衝突。
來法國之後,那個直覺的自己很明顯地退化到幾近於零,因為自己給自己加諸太多現實因素做為道德上的緊筘咒,而愈來愈封閉,一切都只想等某某事結束之後再說。
這個看似合理的道德觀,卻暗含著一種自我毀棄非理性力量。這股力量用壓制的排除解決一時的問題與衝動,但卻不管也不想知道,那被排除的部分跑去哪了。直到它再度以可見形式出現,我們才又不得以更大的壓制來消除它。
打破這個輪迴的方法是在當下就面對它。簡單的很困難。

總之,我去跳了現代舞。因為是研習,所以一整天課下來,可說是非常完整,從一開始滾地板到最後自己編一小段舞,簡直是密集班。
現代舞和練拳最大的相同點是用腰的力量帶動身體,最大的不同是舞要求美感、張力,而這些要透過大動作和不平衡的動作來呈現;而拳要求的是其實用性,我如果手轉直徑十公分就可以捉住你,何必要動二十公分來浪費體力呢。是的,所以我要努力轉換身體感,把動作做大,表現自己的身體。

一天的課是這樣的:
一、滾地板:用骨盆,就是腰和臀部之間,轉動身體。這要用到腹肌,有的人轉幾趟下來就肚子痛了。
二、學幾個動作:根據這個地板動作延身出幾個動作,然後作一兩次再跟著音樂做。
三、兩人互動:一人閉眼做動作,另一人跟著做變化,要表現出兩人的關連性,並且有移動的動線。輪流。然後再兩人一起睜著眼作動作。
四、全部的人一起做互動。
五、兩人連體嬰:兩人身體某一點緊密相連,力量流動,所以有時是頭、是肩、是臀等等。
六、全部的人如爛泥般互動:有時會在彼此身上滾動。
七、學兩組動作:
八、創作八個動作:
九、展現:表現自己的動作三次,在中間穿插巳學的動作,做出約六分鐘左右的呈現。

千萬不要小看現代舞,它所要求的身體肌肉,不是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自以為練拳的我,也著實被打敗,一天下來,全身痠痛不說,有三處擦傷,脛體近膝蓋處則紅腫,各關節處也都呈小小黑青狀態,總之,到了下午五點前的那一場呈現,我巳經不太想動了,於是就做了一組幾乎在原地的動作,呈現分三組,老師對我們這組顯然不太滿意,因為我們成員之間的互動不多,顯然我們都沒有太理解老師所要求的呈現要素。

隔天,禮拜天還有半天,可是本人除了全身疼痛,雙膝紅腫外,還不知怎地著了涼,頭痛欲裂,自然就缺席了。

做呈現的時候,可以看出每個人是什麼個性或是熟練於何種身體性,像我就脫不了一些拳的身體感,有些人一看就是跳舞的,有古典的,有流行的等,還有人是默劇型的。這些都讓我回想之前在台北參與的劇團研習,看到自己的身體感與那在動作中呈現出的個性,有些動作你想得到但如果那個動作所要求的肌肉沒練過的話,那很抱歉,只好換動作。這著實讓我想到我們的思想,也是要一點一點累積小小的體驗才能到達某個我們看似深奧的道理,然而深奧本身其實一點也不深奧,只是累積的效應罷了。

想起來之前也有把在劇團的研習寫在某個部落裏,現在卻也想不起來了。

然而要積蓄這股累積的力量則需要一股定力才得以將之以形、以質地儲存下來。
就像在《青松ê種田筆記 》中寫到,種田的時候其實是要把心種下,...一顆懂得安適自在的心。(嗯嗯...要學著一點一點的做)

2.2.09

看戲與排練

為什麼把網頁改得這麼醜?是誰?
這是什麼配色?亂七八糟

禮拜六去看了一場戲。看戲,就像去看場京劇或川劇或巷口的歌仔戲、布袋戲。
也許也不盡然,因為那是小劇場,所以去看戲的可能都是些同好之類的。

Les 4 gémelles 四胞胎姐妹﹣戲名
咳藥、髒話、暴力、死、復活、死、分贓、做為生日禮物的狗、白粉紛飛、計劃著逃往瑞士卻沒人走成、模模糊糊的死、告解後的死、在幻覺恩賜的美妙裏輕輕地死、在依賴與恨意中糾纏的死結中莫名地死、在一種眺望遠方的凝視中死、在意外地過度地暴力中不小心地死、四姐妹或幻想或現實地實踐彼此與自身的死亡、只有死亡可以暫時阻斷一種無解的依賴與逃脫的死結、最後一幕在小妹無法停止的自白中結束、無盡的話語自口中泪泪流出、開始似乎是種告解似的解脫、直到它漸漸變成無法停下的痛苦活動、幻像愈來愈來強大淹沒了嘴、淹沒了腦、然後淹沒了這些無以名狀的虛無...。
看看我學了哪些單字:salop(賤人), merde(大便,這個早就會了), endurci(沒心肝), vache(苛薄),bêtase(妓女, 蠢蛋) ;整齣戲只記得這些。

坐了約近兩小時,座椅並不很舒適,如果不很投入的話,會有點坐不住。中間有人陸續離開,我不知道是戲不好看還是一些個人身體或什麼原因。其實說是戲卻幾乎沒有劇情,只有清醒時的對話和咳藥後的胡言亂語(也許這才是真的),然後一直重複著死了,又活了,要走人(她們想去瑞士)卻又沒走成。三個男人和一個女人一起演四姐妹,我不知道用男人來演的意思是什麼,還是只是沒有女演員。八歐,一場戲。就在這個看起來很不起眼像倉庫的地方,因為戲都在晚上,晚上來更離譜,它做了一個投射燈,打在這個帆布上,結果我反而連GLOB都看不到了,逆光。所以說,小劇場這種東西真的只是給同好間口耳相傳的。


不過別看它這樣,一進去有個小吧,幾張桌椅,小小的空間、暖黃的光線、人們手持紅酒或白酒或Kir酒或啤酒然後彼此寒喧,感覺真得還不錯,尤其外面冷,人們就更不介意在裏面擁擠一點了。我又做為唯一的瘋狂亞洲人不合時宜地侵擾了他們的秘密空間。表演場地用黑絨布圍著,時間到才開一小縫讓我們陸續進去。

到底看電影和看戲有什麼不同?

是共時性的不同嗎?在劇場裏,小小的空間裏,演員和觀眾搜尋彼此的眼神,即便我們不在劇本裏,但我們的在場即是一種非劇情式的參與。我們是和他她它在一起的。
在電影院裏,那只是一個流動物件,交代一個故事,像一個自戀的舞者喃喃地舞動自己的身軀,無關觀眾。出電影院後,我們會回想這個故事。
但是出劇場後,我什麼都無法回想,除了一些細節,某個身體姿勢,某個被他她們所用的物件或冷落的物件,某一句反覆的話。我身在一個場合裏,而不是做為一個客觀的凝視裏。

除了這個,是不是還有什麼別的呢?

﹣﹣﹣﹣﹣﹣﹣﹣﹣﹣﹣﹣﹣﹣﹣﹣﹣﹣﹣﹣﹣﹣

星期日參與了很早就報名的排練。是我們學校的表演藝術系的碩二學生的一場戲。除了論文外,他們還得導一場戲。這是關於遇到矛盾處境時,尋找第三條路的劇,原則上,不是有什麼劇情,而是一種遊戲狀態,一旦 遊戲出現了矛盾規則是,玩遊戲的人就無法玩了,然後等待另一個遊戲的開始。

這個學生導演借了附近小鎮的大禮堂做排練。它讓我想到在麻豆的總爺國小旁的大禮堂。那曾是糖廠員工婚喪喜慶或國小開學畢業典禮之所,卻時移境遷地被荒癈多時。我看著這個也類似大禮堂功用的排練場,很想念、很想念那個總爺國小的大禮堂。



下午四點玩到晚上九點,我們做亂七八糟的動作,走、跑、笑、叫、跳舞等等,一切是我們自己做,沒有老師規定什麼動作,很過癮。有一段遊戲是鏡子,我和另一個人,面對面要做同樣動作,我們不能交談,隨著音樂,她動了起來,我也跟著,那幾分鐘是我最享受的時間,沒有想怎麼做的問題,會不會的問題,只是自然地動起來而巳。我想也許應該去學跳舞。(哈)回家時,和其中一個大一生講到那場四胞胎姐妹的戲,她說她不喜歡,太多類似重覆的東西,沒有什麼點在裏面。我說對啊,但我來不及說的是,也許沒有重點在裏面正是他想說的重點。然而我們又要從沒有重點中學到什麼重點呢?如果只是一種當下性呢?一種參與一場四個吸毒者的意識與無意識的情景,沒什麼,只是要你的「在」。沒有重點使我們無法思考,以一種凝視的角度思考,你覺得你交出了你的「在」卻沒有得到什麼,這是理性主體的典型思考方式,然而當我們走出劇場,再來思考整個「在」(你的與演出者的)好像又有一點什麼,只是那個東西似乎不能單純地只是對劇情的思考上。這麼說來,真是X的累人啊。當然,也有很多不累的戲啦。

為什麼我去做了一些好像是莫名其妙的事呢?其實是我在思考傅柯在八三年課程提出的問題,哲學如何與自己的現實相遇?而他用柏拉圖的例子展現出哲學透過政治的實踐與自身的現實相遇。他先透過兩場戲分析了「真實言說」的政治意涵等等,而在古希臘,劇場其實是一個與大眾溝通的現實場域。這個讓我很有興趣,也許我們有很多方式做哲學,透過身體、透過說話、透過寫書、參與政治活動等等。好,就是這樣一個亂七八糟的想法,還有不知道自己還要待在這裡多久,我決定儘量試試(試什麼我也不知)。

Michel Serres 在France 5的一個時代印記(我自己亂翻)的節目中提到,哲學家不需要門徒,只有導師才需要門徒,他從不給學生建議,學生要找到他們自己的方法、自己的路,而每個人有自己的路。看了他與Latour那本對話訪談後,我可以理解為何他會這麼說,因為他自己就是這樣摸索過來的。而今年我也開始對這樣的話有比較深刻的體認了,今年是博士生第三年了,第一年就寫了研究計劃,但是那時的計劃根本是急就章,且殘餘著自己過去的東西。接著,一年又一年地過去了,突然發現很多很多不同的東西,有很多想法,有很多不安、與茫然,我每次都跟老闆談不同的東西,他都說好,可以。但是我仍常陷入一團空與亂的沮喪裏,雖然也常有似乎懂了什麼的暢快感,但很快地就又開始沮喪了,因為那個懂了什麼的什麼,不知如何下筆,漸漸地,當回望巳逝去的時間與閱讀量或產量不成正比時,你就開始迷惑了,迷惑這一切你所做的或所選的事,然後你不再確定那些你以前很確定的事,你有點不知如何是好,前進還是後退或停下。你在迷霧之中,不是論文,而是自己的人生。你把自己弄不見了。

只有這種時刻,你又從某個遙遠地方回來般地找到一點不同前進的方法。就這樣一點一點地,有時刺刺地、有時麻麻地,你不斷地嫁接在不同植株上,然後長成一種無以名狀的某種有機體。至於目地或功用?這巳不是你的問題。

咦,我離題了。
我是說Serres說得沒錯,雖然我老愛抱怨我老闆對我不夠照顧,我那麼需要被照顧(泣),但是現在我發現了這其中的自由,找到自己的問題,不是很學術地、技術性地很問題意識的,而是會打動你的問題,是會讓你看到更多其它不同面向的,我覺得之前我都有點太想技術性地去找問題,這個也是有用的,但不太快樂。等你找到自己的問題時,它自然會串起以往你所想不通的問題,然後它漸漸從面變成立體的,然後,可以依起修築一條自己的路。雖然,大部分時刻,我們還是樂於被照顧。(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