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1.08

與YAËL HASSAN相遇

傍晚,在一家青少年書店聽了一場小巧溫馨的座談,約莫十來人吧。
由兩位約小六的女孩唸一章作者的書。
作者是Yaël Hassan 生在法國,現居巴黎。青少年時期在比利時、法國及以色列度過。
其作品多是處理較難的問題,如種族、納粹、猶太人、戰爭、身心障礙等。
座談開始時我們問她如何寫作這些故事,她說她是很自然地讓文字流淌,不作組織與架構。有人提到她的作品很感動人,她說當她寫時,她是為自己而寫,不是為現在這個成人的自己而是心中的小女孩而寫,她只寫自己覺得能被感動的東西,她說也許是因為這樣,所以也可以感動很多人。我問到,她是否有因為要寫給小孩而特別撿選特別的字眼。她說,沒有,是很自然而然地,僅管有難字或難句,她也不會更動。這時有人附議說,這是某種成長的方式。另外,有人提到有的故事結局不好(mal)的部分,她回到,她覺得這不該說是結局不好,而該說這是正常(normal)的結局。有人附議這是人生,我們活在其中。我很訝異也很喜歡她的回答,ce n’est pas mal, c’est normal. 真實的人生,不是不好或好,而是我們在那樣的處境如何仍然像自己一樣的活著。她的作品巳翻成日文、韓文、泰文等。當我發問時,她還問我來自哪?我說台灣,她說可惜她手邊只有韓文本,還從書包裏拿出韓文版。真可惜台灣沒有。(有沒有出版社要作啊)
除了小說外,她還有一些近似紀錄文件的作品,例如戰爭(38-39)時的書信,是兩個小孩的通信。及其他主題。
我個人倒是蠻喜歡青少年小說的,因為裏面有一種直接、笨拙、天真、敏感的東西,有時它們會轉換成傻氣的勇敢。另一方面,透過它,好像是在和自己心中的小孩對話。
七點,走出書店,深藍的天,澄黃的燈 ,今天晚上像是一篇可人的小品 ,感覺溫暖 。

黑色婚禮﹣楚浮

今天意外地在ARTE 頻道看到楚浮的黑色婚禮。
La mariée était en noir / françois Truffaut
原來是追殺比爾的原版啊。
(非專業心得)

27.1.08

終止抱怨﹣書介

我真是超會碎唸的,本想簡單寫寫心得的,結果卻拉拉雜雜的通通牽進來。
現在來正式寫個書封底介紹。
作者 François Roustang
書名La Fin de la Plainte 終止抱怨
簡介
當一個病人去找心理醫師時,他要的是什麼?他講自己的內在感受、他抱怨,他說他想改變。但是怎麼做?這是所有治療師都在問的問題,但也是我們每個人,在遭逢重大變故或失去什麼時,在覺得一切都受夠時會問的問題。這時要尋找一個傾聽者,尋求安慰以便有人分擔我們痛苦嗎?不,作者這樣回答。相反地,應該要結束抱怨,走出我們心中的小孩,這個我們一直用哀怨與之維繫的小孩。也惟有如此我們才能改造我們的存在以便能開放的面向世界及其他人。

作者在書中分為三部分來談:d’abord se débarrasser du narcissisme dans la pratique et de la psychologie dans la théorie, ensuite creuser le vide par le jeu et par l’attente, enfin participer à l’histoire de la vie et aux rites où elle s’incarne dans le quotidien.
首先是在實踐上要擺脫自戀(自我陶醉)並且在理論上擺脫心理學。接著,以遊戲和期盼深入空無,最後,加入生命的歷史和體現於日常生活之常規中。

24.1.08

終止抱怨﹣找書記

最近一直在做自我反省與覺察的工夫。接觸各式各樣的資訊,有中文的當然好,方便清楚,但是也不一定非要中文,於是去書店閒逛,本來想找《秘密》那本書看有沒有翻成法文,找不到去問書區店員,「你們有沒有一本英文翻譯過來的《秘密》這本書?」結果店員以為我要找英文書,她說「沒有,我們沒有英文書」哇哩咧,難道我說錯了?翻譯自 不是 說成 traduit de 嗎?不過,我也只是想看看而巳,所以乾脆自己逛。
於是,我就在心理區想找超個人心理學之類的書,結果看到一個超棒的標題《La Fin de la plainte》《終止抱怨》,作者François Roustang,覺得很有趣,而且超適合之前一段時間的我,想看看他怎麼看待抱怨這回事。
其實,終止抱怨和正面思考實際上就是一體兩面。抱怨是不斷看負面而讚美感謝則是不斷看正面。雖說這只是一種看法的轉變,但千萬不要小看話語的力量,它可是實際操縱了我們的生活。
也許,大部份的人會想說只是發發勞騷,講講討厭的人或事,也不是真的要怎樣,有什麼關係,但是就是有一種像細菌般的什麼侵蝕了我們快樂、想像、創意、感謝的能力。
這很可怕,我自己有做練習,當我習慣抱怨某種事時,我會漸漸的把自己關在那種負面語言裏,久了,就不會講正面的話了,講出來的話都是否定句,不太會講肯定句,然而肯定句在某種程度上是種創意能力,而創意則跟開放有很大的關係。
說到這裡可以簡單的劃分抱怨是一種封閉狀態,而感謝或思考正則是一種開放狀態。封閉意味著不想改變,不想對改變這件事在自己身上下一點功夫。而開放則是對事物採一種迎接的態度,也就是願意與事物互動,而這個過程中,自己會因為接觸不習慣的東西而有些改變。(寫到這裏腦海就掠過海德格的存有與存在的問題,當存在與物是處在上手狀態也就是使用狀態時,是一種物我兩忘的互動,此時人是處於開放經驗中)
好,回到書上。在前言作者提到,抱怨是出於不想改變的心理狀態。原則上,不想改變是我們小時候的一種防衛機制,遇到不熟悉或危險時,把自己關起來避免受傷的機制。另一方面,抱怨是一種隔離感受痛苦的機制,在抱怨時,我們或許誇大痛苦,而把自己放在受害者的位置上,這樣就可將痛苦歸罪外在,而不必改變自己。抱怨時,我們通常不是真正感受到這件事,同樣的那痛苦是虛構的。我們只是不斷用語言重覆一些我們沒有實際感受的東西。
語言這個東西,創造了說話者和聽眾,而我們又自動投入不同的角色認同裏去。
這個作者本身是受過哲學和神學訓練的心理分析師,他問一個問題,「什麼是抱怨?痛苦的表現,特徵是過份、超出。抱怨總是與我們的感覺分開,它並沒有忠於感覺反而加油添醋。它脫離原本的感覺,成為一個虛假的人造物。當然它一開始只是想讓痛苦流洩出來藉以減輕痛苦。但是很快的它就變成保護痛苦為了能夠不要改變。我抱怨是為了保持我痛苦的完整,為了不要碰到它,不要接近,不要與之對抗。漸漸地我就離現實愈來愈遠,然後我的沮喪也就愈來愈難治癒。抱怨就是對強加於我的現實的一種拒絕,這個現實就是使我痛苦的原因。」
好了,所以很清楚可以看出,抱怨就是不願意接受現實。例如,唉唷,我老闆很不好,要求我們很多事。又不加薪。我老婆都不體諒我。我小孩都不聽我話。這些抱怨像閒聊一樣常出現在我們不當一回事的聊天裏,但是看看這些句子,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句子,裏面都是要別人配合自己,不願意接受別人不配合自己的事實。相反地,如果我們把這些句子換成肯定句,那就意謂著我們要做些改變了。
「現實就是有個事件進到我目前的存在和系統的關係內,要求我要改變,讓我在其中筋疲力竭無法解決。我寧願否定它,拒絕承認,什麼都沒發生,我還是可以用自己原來的想法和方式過活,然而事件仍然存在,所以我就找個方法逃避它,我希望它沒發生,我希望回到之前,我不想適應它,於是我怪罪社會、環境、基因等等。抱怨帶來抱怨並產生藉口。「在每個抱怨裏都有一定細微份量的復仇」尼采,一個事件的發生意謂著要改變的不只是個人的感受,還有事情的安排也得改變。還有另一種類型的抱怨,「我老公很愛我,我的孩子很懂事,而我工作則很有意思,總之,我就是很不幸。」這可能涉及孩童時期沒有癒合的創傷,有個未被碰觸的創傷在體內,使她不願意長大。不管如何,抱怨的歷史總是開始於自我的關閉,及對現實的否認接著就極有可能變成偏執或妄想。」

待 續

溫柔時光之二

六點,天一片深藍,像是要覆上夜幕的序曲。
路上車水馬龍,昏黃的街燈亮起,有股歸巢的歡騰。
我在公車上,回家的人們熙來攘往,車裏滿滿的人。
望向窗外,喜歡這種低溫、色彩斑爛的天空與街景。
站停,一位五十幾的婦人在我身旁坐下。
無事。
又一站停,有人要下車。
身旁的婦人按了下車開門鈕
(這裏公車下車要先按鈴,到站時要按開門鈕)
我正詑異她為何按鈕,因為她一副安坐的神態
並沒要下車的意思。
我看了一下前方,正有一位年輕婦人抱一嬰孩
要下車。
於是,我懂了。
這是一種不動聲色的溫柔,只是看到了,
就順手做了。
我坐在一旁,也有一種被體貼到的暖意。

22.1.08

溫柔一則

聽完演講,散會。
鬧哄哄的寒喧填滿整個會場。
人們起身、穿衣、離去。
正要下樓時,發現出口有回堵現象。
正想說是怎麼著,往前一兩步探頭,
一位滿頭銀髪的長者正一步作兩步地
徐徐下樓。
我回頭看看身後的人們,
再探探前面的人們,
然後安靜的看著自己的腳。
因為不能前進,
於是那顆匆忙煩燥趕路的心
得以靜下來。
我看著那位長者下樓的樣子,
兩手攀扶欄,專心腳下的石階,
一步一步地走下去,
她不看我們這群大排長龍的人
只是用她全部的身體專心走路。
在人群裏沒有憐憫沒有煩燥
只有一股溫柔的暖流
從大排長龍的隊伍裏穿過
讓每個不同身份地位狀態的面孔
𣊬時回到人自然而然的樣子
與當下處境共舞
沒有人說借過、讓一讓
沒有人低聲抱怨
沒有人有不耐神色
似乎本應如此
最後我來到一樓
門外的車聲劃破我的冥想
我有點失落,想在那股溫柔的氣氛裡多待一會
一樓到了,同樣的,沒有人一副解放了的表情
只是各自走向回家的路
這是一個哲學研究者的新書發表的座談
場地在四樓,每一層樓相當於一般的一樓半
我巳是第二次見到這位長者
都是在哲學的座談上
不管怎樣,我都對她欽佩之至

6.1.08

噓!這是秘密

我同意傅柯從歷史研究中所觀察到的「知識型」概念,即每個時代都有他們自己的論述,話語結構及機構等等形塑了某種知識或說讓某種表達成為陳述「知識」的方式。簡單來講,每個時代有其承認知識的標準。

但,我不是要聊傅柯。我要聊的是相信這回事。關於我們現在這個時代,我們相信一件事的根據來自於各種學術機構的研究。我們不太相信神,不太相信權威,不太相信自己,不太相信別人等等,我不是要說我們對這個世界失望,失去信仰之類的。相反地,其實我們仍然相信很多事,只是這些事換上了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外衣。也就是說,換成我們現在的語言或推理方式。就像很多宗教用科學話語重新包裝宗教精神一樣。

人不管在什麼時候其實都需要相信某種什麼,才能前進。即便是負面的相信。因為我們覺得自己只是人。我們可能因為人的渺小而信仰其他崇高的事物,也可能因為人所創造的世界而信仰人本身。

我們常聽說要相信美好的事物,或正念招來正念,光明的想法可以使人快樂等等。這些話像是一片片小卡上的祝福或勵志的小語。有時在生活的慣性下,我們比較習慣抱怨、憤怒、爭吵、逃避等等,即使有什麼快樂的事也沒法快樂很久。漸漸地,我們就什麼都不想相信也提不起勁來想個光明的想法或美好的事物了。(好像在講我自己,的確)

其實想個正面的念頭會給自己帶來快樂滿足的感覺並且還會感謝身邊的人事物。我們常常在找快樂,想遇到好事,所以一直疲於奔命,然而不管我們多努力,快樂好像都不多,於是我們又一直往前找,從來不願意承認自己的當下就巳是快樂的。總覺得不夠或希望它能持久。卻沒想到快樂不過就是自己的想法而非外在事物的填補。這個道理其實我們也不是不知道,但是也不是很相信,總覺得可能得到什麼或成為什麼才會真的快樂。

所以當我看到「秘密」其中的某一段話時,深感同理,而不得不當下就信仰正面想法這回事。在「金錢的秘密」一章裏第一百一十一頁的其中一個故事最後,他說「我要透露給你這個秘密中一個不為人知的秘密。要達成你生命中想要的一切,其捷徑就是﹣當下就是快樂的並且感覺快樂!這是把金錢和其他你想要的事物帶進你生命中最快的方式。專注於把快樂和喜悅的感覺散發到宇宙中。當你這麼做時,會把所有能夠帶給你快樂和喜悅的事物全部吸引過來﹣不僅僅是金錢的富足,還包括你所想要的一切。你必須發出訊號來帶回你想要事物。在你發出幸福感的時候,幸福會以生命畫面和經驗,將幸福送回給你。吸引力法則會把你最深層的思想和感覺反映回來,成為你的生命。」

我想這對我們這個時代的人來說是鼓勵我們信仰最有效的方法,其中不跟你講神講宗教講權威,只跟你說你只要自己用正面想法就可以招來幸福快樂。跟現代人講宗教有時有點難,因為我們的歷史歷經了許多宗教全盛時刻,帝王全盛時刻,我們曾相信很多事,後來相信科學,但現在也批判科學,我們變成了人,個體,學會了批判,似乎變得聰明,自主了,但是我們也失去了體會簡單的快樂這種能力。

記得小飛俠的故事嗎?記得如何讓成年的小飛俠飛起來的方法嗎?快樂想法。是的,就是快樂的想法。

記得小王子嗎?他遊歷許多星球看到每個星球上的人的奇怪之處。奇怪是因為從他單純的眼光看來。

而我自己喜歡吉本芭娜娜,每次看完她的故事所湧出的幸福感,可以持續很久。

還有很多東西,如電影、音樂等等,很多會讓我們感到快樂的事物。我們從沒察覺那種快樂並不是因為我們得到了什麼,或成為了什麼,而是它勾起了我們心中的什麼。我們以為是看書才得到快樂,於是我們拼命看書,想持續快樂,實則不然,反而本末倒置,結果就變痛苦了。所以,為什麼我們沒想過要信仰快樂呢?

信仰快樂或正面想法,就像信仰神或科學或真理一樣,因為我們認為神是全善,信仰神給我們滿足平靜快樂的感受,信仰真理或科學也是,給我們自由平靜。我們的追求不就是為了讓不合理合理,不自由自由,痛苦得以解脫。然而長此以往的追求,讓我們漸漸誤以為所追求的客體才是主體,追求本身就像是一個異化的過程,此過程就像自癈武功般的會把自己的感受能力給削去,一旦失去感受能力,我們就不會飛翔了。

記得在從前在佛學營裏,打招呼的方式是阿彌陀佛,也就是祝福對方圓滿喜樂光明之類的。這就是佛家強調的正念,因為菩薩畏因,眾生畏果。寧願從自己的念頭做起就是光明面,而不要等到做出不好的事時才想辦法補救。

好吧,寫這麼多其實只是要推薦The secret 秘密這本書啦。其他的就自己看囉。
順帶推薦公視的"危險心靈"超好看,但好像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