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08

終止抱怨﹣找書記

最近一直在做自我反省與覺察的工夫。接觸各式各樣的資訊,有中文的當然好,方便清楚,但是也不一定非要中文,於是去書店閒逛,本來想找《秘密》那本書看有沒有翻成法文,找不到去問書區店員,「你們有沒有一本英文翻譯過來的《秘密》這本書?」結果店員以為我要找英文書,她說「沒有,我們沒有英文書」哇哩咧,難道我說錯了?翻譯自 不是 說成 traduit de 嗎?不過,我也只是想看看而巳,所以乾脆自己逛。
於是,我就在心理區想找超個人心理學之類的書,結果看到一個超棒的標題《La Fin de la plainte》《終止抱怨》,作者François Roustang,覺得很有趣,而且超適合之前一段時間的我,想看看他怎麼看待抱怨這回事。
其實,終止抱怨和正面思考實際上就是一體兩面。抱怨是不斷看負面而讚美感謝則是不斷看正面。雖說這只是一種看法的轉變,但千萬不要小看話語的力量,它可是實際操縱了我們的生活。
也許,大部份的人會想說只是發發勞騷,講講討厭的人或事,也不是真的要怎樣,有什麼關係,但是就是有一種像細菌般的什麼侵蝕了我們快樂、想像、創意、感謝的能力。
這很可怕,我自己有做練習,當我習慣抱怨某種事時,我會漸漸的把自己關在那種負面語言裏,久了,就不會講正面的話了,講出來的話都是否定句,不太會講肯定句,然而肯定句在某種程度上是種創意能力,而創意則跟開放有很大的關係。
說到這裡可以簡單的劃分抱怨是一種封閉狀態,而感謝或思考正則是一種開放狀態。封閉意味著不想改變,不想對改變這件事在自己身上下一點功夫。而開放則是對事物採一種迎接的態度,也就是願意與事物互動,而這個過程中,自己會因為接觸不習慣的東西而有些改變。(寫到這裏腦海就掠過海德格的存有與存在的問題,當存在與物是處在上手狀態也就是使用狀態時,是一種物我兩忘的互動,此時人是處於開放經驗中)
好,回到書上。在前言作者提到,抱怨是出於不想改變的心理狀態。原則上,不想改變是我們小時候的一種防衛機制,遇到不熟悉或危險時,把自己關起來避免受傷的機制。另一方面,抱怨是一種隔離感受痛苦的機制,在抱怨時,我們或許誇大痛苦,而把自己放在受害者的位置上,這樣就可將痛苦歸罪外在,而不必改變自己。抱怨時,我們通常不是真正感受到這件事,同樣的那痛苦是虛構的。我們只是不斷用語言重覆一些我們沒有實際感受的東西。
語言這個東西,創造了說話者和聽眾,而我們又自動投入不同的角色認同裏去。
這個作者本身是受過哲學和神學訓練的心理分析師,他問一個問題,「什麼是抱怨?痛苦的表現,特徵是過份、超出。抱怨總是與我們的感覺分開,它並沒有忠於感覺反而加油添醋。它脫離原本的感覺,成為一個虛假的人造物。當然它一開始只是想讓痛苦流洩出來藉以減輕痛苦。但是很快的它就變成保護痛苦為了能夠不要改變。我抱怨是為了保持我痛苦的完整,為了不要碰到它,不要接近,不要與之對抗。漸漸地我就離現實愈來愈遠,然後我的沮喪也就愈來愈難治癒。抱怨就是對強加於我的現實的一種拒絕,這個現實就是使我痛苦的原因。」
好了,所以很清楚可以看出,抱怨就是不願意接受現實。例如,唉唷,我老闆很不好,要求我們很多事。又不加薪。我老婆都不體諒我。我小孩都不聽我話。這些抱怨像閒聊一樣常出現在我們不當一回事的聊天裏,但是看看這些句子,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句子,裏面都是要別人配合自己,不願意接受別人不配合自己的事實。相反地,如果我們把這些句子換成肯定句,那就意謂著我們要做些改變了。
「現實就是有個事件進到我目前的存在和系統的關係內,要求我要改變,讓我在其中筋疲力竭無法解決。我寧願否定它,拒絕承認,什麼都沒發生,我還是可以用自己原來的想法和方式過活,然而事件仍然存在,所以我就找個方法逃避它,我希望它沒發生,我希望回到之前,我不想適應它,於是我怪罪社會、環境、基因等等。抱怨帶來抱怨並產生藉口。「在每個抱怨裏都有一定細微份量的復仇」尼采,一個事件的發生意謂著要改變的不只是個人的感受,還有事情的安排也得改變。還有另一種類型的抱怨,「我老公很愛我,我的孩子很懂事,而我工作則很有意思,總之,我就是很不幸。」這可能涉及孩童時期沒有癒合的創傷,有個未被碰觸的創傷在體內,使她不願意長大。不管如何,抱怨的歷史總是開始於自我的關閉,及對現實的否認接著就極有可能變成偏執或妄想。」

待 續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