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08

傅柯週第五天

主題:時下傅柯 (本主題翻譯自法國電台週五哲學節目網頁,純為資訊提供,歡迎指教)

節目製播:法國文化電台 ﹣「週五哲學」節目(每個禮拜五早上十點到十一點都有哲學討論)
時間: 三月二十八日
主持人:François Noudelmann

訪談來賓:

Frédéric Gros
. professeur de philosophie à l'université de Paris 12
巴黎十二大哲學教授
Stéphane Legrand. enseignant de philosophie à l'université de Lille 3
里耳三大哲學講師
Mathieu Potte-Bonneville. directeur de programme au Collège international de philosophie
哲學國際學院計劃主任
Paul Veyne. professeur honoraire au Collège de France
法蘭西學院榮譽教授


內容主旨:

傅柯辭世後的許多出版品及一些近來的文章,除了顯示他的受歡迎外,也更呈現出他思想的複雜性。這些內容粉碎了那些將傅柯過於簡單化的想象,像那些誹謗他是人道主義掘墓人的人和那些將他化約為捍衛邊緣人或將其關於生命政治biopolitique的分析歸於己有的狂熱信徒們。

傅柯經常討論人及主體的問題,就好像他早期在學院時的研究及在法蘭西學院最後的授課所呈現的。同樣的這個尼采主義者,或者不如說是懷疑主義者,他從沒放棄在真理概念論述背後的真理概念。就哲學及政治而言,傅柯無法被化約歸於某個學派,某個潮流,停滯在規範化(正常化)作用中正是他在知識與實踐中研究不懈的主題。

討論相關書籍:

1. 康德,傅柯,《康德與傅柯:實用主義觀點的人類學》, Vrin出版,巴黎,2008年一月十五出版。
Emmanuel Kant et Michel Foucault- Anthropologie du point de vue pragmatique,
Vrin, Paris. Collection Bibliothèque des textes philosophiques - 15 janvier 2008

1.1 書介

「批判思想及人類學的反省將在以後的著作中研究到。」這句話結束於一個「歷史概述」的音節上,也是傅柯在編譯康德人類學(Vrin, 1964)時即放在心上的想法。這個註記無疑的預告了將來的著作,明顯的是首先自1963起,像「關於符號的書」以及1966年四月出版的:《詞與物:人文科學的考古學》。

事實上,這個簡短的三頁歷史概述,在康德譯文前頭放的只是一個濃縮的摘要,是摘自在索邦1961年五月二十日被列在主要優秀附加論文:康德人類學介紹,而Jean Hyppolite為報告人(rapporteur)(註:我不太瞭解報告人這個制度)。如果說這個題為康德人類學結構與起源的附加論文(la thèse complémentaire)一直沒有出版(除了譯文外),應該不是因為傅柯對它不滿意:而是在評審委員的建議下,他很快地,自1963 九月起,著手準備他將來之書的主要材料。

因此目前這本書的出版可說是很重要,這是第一次〈康德人類學結構與起源〉完整介紹得以問世,也因此使讀者能進入思想家的工作室,在其中可以看出其全部著作來自於與康德批判的辯論:何謂人?

康德文章由傅柯譯自德文
人類學介紹前言:傅柯著
介紹:丹尼爾德費 D. Defert ,弗宏斯瓦艾瓦德 Fr. Ewald ,費德希克格霍 F. Gros

2. 米歇爾傅柯,《治理自我與他人:法蘭西學院課程 1982-1983》,Gallimard/Seuil出版,2008年一月。
Michel Foucault, Le gouvernement de soi et des autres : cours au Collège de France, 1982-1983, Gallimard/Seuil - janvier 2008

2.1 書介

傅柯在法蘭西學院1983年課程開始於「說真話」概念的研究。這是隨著他對古代哲學再閱讀的研究。透過這個概念研究(說真話,坦白言說),傅柯以呈現真理勇氣是如何形成雅典人民主所忽略的倫理根本的方法再次質問希臘公民身分。他還以柏拉圖第七封信,一封新信,描述了隨著城邦的衰落,真理勇氣便轉變成一種個人對君王靈魂的指引。許多古代哲學的傳統主題再度被介紹出來:國王哲學家的柏拉圖主義形象,對書寫的譴責,蘇格拉底的拒絕舉動。

在這門課裏,傅柯塑造了一個哲學家形象,而這個形象以一種再度與希臘思想家們連結的方式認識,這是他在哲學現代性中所做的專屬擔保印記,這是他獨特問題化的運用,這是他的思想模式和其定義的存在模式。

「現代哲學,是一種在它與政治的關係中體驗其實在性的實踐。再者,它是在對幻象的批判、對圈套的批判,對欺騙的批判及對諂媚的批判中找到其真理功用的實踐。最後是,找到藉由自己或他人的實踐練習而形成主體的轉化作用。哲學相較於形成實在體驗的政治而言有如外在的。哲學相較於將其幻象作為一種組成真實話語的挑戰的幻覺領域有如批判。哲學有如苦修,即藉由自身形成主體,也就是如此它形成這樣一種哲學的現代存在。」

由費德希克.格霍Frédéric Gros編輯,由弗宏斯瓦.艾瓦德François Ewald及亞歷山大.馮大那Alessandro Fontana指導。

3. 《根據傅柯:姿態,抗爭,綱領》本書於前面文章中介紹過。
Philippe Artières et Mathieu Potte-Bonneville,
D'après Foucault : gestes, luttes, programmes
, Les Prairies ordinaires - novembre 2007

4. 《傅柯的規範》,PUF 出版。
Stéphane Legrand, Les normes chez Foucault, PUF - 2007

4.1 書介

「我們從先人手中接替了正常」就是在這些詞彙上傅柯向一個新時代來臨招手,規訓時代﹣這是個主體停止藉由他們的系譜學以及他們在同盟系統中藉由習俗﹣歷史的機制進行自我認同的時刻,反而是規範無止境的糾纏,藉由不正常的相異性的迂迴使我們不再認識及指認:不再掌握他們的同一性和不再在他們自身週邊而是更靠近於推得更遠的其他那些令人不安的幽靈。(voués à ne ressaisir leur identité et à n'être auprès d'eux-mêmes qu'au plus proche du spectre inquiétant de ce tout autre qu'ils repoussent au plus loin.)(這句話有點近於亂翻的感覺,有精神再來翻。)

所以,人的童年時期不再是失去天真的記憶,而是不服從的最初形式;最初的不再是,自任何一趟旅程的彼岸開始,使他向他本來良善的幻象招手,而是在令人羞愧的野蠻物種下,指出其自身族裔所呈現的危險;瘋狂不再是荒誕滑稽的面具或在理性之外的崇高,而是一面映照它自身脆弱的緊繃鏡子。因為,如果說我們來到了「可數的人」替代了「可記憶的人」的時代,它不只是剩下規範的工作(編織正常與不正常的能指的無盡網絡)這種工作,就像我們常常相信的,不是在於生產社會統一作用的效應,反倒是操作管理的不同編碼的複雜系統。在內部我們是被當作或突然被視為主體。同樣地它加入我們現代主體存在模式,因此它將我們歸屬於探查這熟悉和奇怪的密碼:這是作者所關注的任務,即從傅柯作品中的關鍵概念之一開始。

5. 保羅維內著,《傅柯:其思其人》,Albin Michel出版,2008出版
Paul Veyne, Foucault : sa pensée, sa personne, Albin Michel - 19 mars 2008
(巳於三月傅柯週一文中介紹過)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