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布朗肖談的文學經驗中或是在傅柯前期仍受文學影響很深時常用空洞(vide)、空白(blanc)、凹陷(creuser)這樣的詞,或是巴特的中性或零度也是。
這是一個什麼樣的詞呢?確切點問,其實也許是想問那是什麼樣的經驗、什麼樣的感受?那決不是作為作家或教授接受別人稱許忌羨的「正名」時刻,而且作品也不是在那種正名時候產生,生產作品時是沒有作家的,那只是一個「不可親」的人,或說那不是「人」的狀態,在那裏面是天旋地轉的浪、是時生時滅的碎浪、是瓦解所有鞏固命名的時刻,當然,那因此也包括寫的人本身。他無法說明那來回跺步、那時而跳躍、那低鳴般的吼叫、那時而恬淡的笑意、那黑暗的淚水等等一切,因為這並不是在他做為人的理解範圍,而他對這些現象僅有的一點認識是﹣「瘋狂」。命名了這些現象為「瘋狂」並沒有讓我們更了解什麼是瘋狂,它只作為不是理性、不是一般、不是正常的區別標記罷了,然而理性又是什麼,難道不是作為與瘋狂區別的偏執罷了,誰也沒有比誰來的清楚。
所以說到如果寫作時會反應出貌似瘋狂的心境或舉止,那也只是對那種空洞的、無法命名的狀態的一種怯弱的呼名罷了。那裏﹣連瘋狂都不是,是懸浮,無根的無止境的懸浮,但卻不是輕盈的相反地卻絕望地沈重,所以用凹陷(creuser)也許是更恰當的,也是一種無根的卻沈重的往下/內沈降,沒有底。沒有底,就算墜落也是飄浮。
如果從那裏回來了,會是帶著怎樣的驚恐與倖免的心情,彷彿又得以呼吸人世間的空氣與各種芬芳,是不是會開始信誓旦旦地決不再返,如同上一次歸來。
那是死亡的況味嗎?
有什麼資格說死亡,你,在你仍恣意地濫情地活著的時候?(啊!多麼具有愧疚感的質問)
沒有什麼有沒有資格這種問題,我談的是自己專屬的死亡,那個會令我顫抖不巳全身寒毛直豎的消失。
一旦感到自己回不去某個熟悉的世界,一種與死亡相連的意念便會在心底清晰起來,胃暗嘔、心撲打如鼓,連淚水都在進眼眶前靜止下來。震憾與墜落。
(所以說啊,你們這些人就是只會在那一個勁的大驚小怪,寫個東西,坐在書桌前罷了,別扯進那些生死大事。)
換句話說,你巳偷偷潛越了某個禁區,你以為只是雲淡風輕的事,卻意外地跌落進「生命」,在那裏巳無內外現實虛構之分,只有全副身心的感受,在此,體驗問題更甚於現實效應問題。
「因為在那個幾毫米與幾厘米之外,那裏,在那該死的每每令人想逃的針眼背後有那麼一點什麼,非常強大有力、非常舒暢的什麼,在達到那個什麼的時候,會有一種死亡與重生的奇異感受。」(…parce qu’au-delà de ces millimètres et de ces centimètres, là-bas, derrière le trou de cette maudite aiguille qu’on a souvent envie de fuir il y a quelque chose quelque chose de si fort et puissant de si agréable que lorsqu’on l’atteint, on a l’impression étrange de mourir, et de renaître en même temps! –漫畫 Subaru 一個芭蕾舞者的故事)
女主角在跳完街舞之後,朋友都要她留下來一起去紐約發展,女主角說了這樣一段話,雖然當時她正在逃避芭蕾舞,她不知道怎麼跳了,或更確切的說,她漸漸失去那個驅動她跳舞的那個動力、初心。因此她跑去跳街舞,重新發現了快樂,跳舞的快樂,這使得她突然可以好好的面對芭蕾舞了。
抄下這段話是因為裏面提到「會有一種死亡與重生的奇異感受」,死亡也是布朗肖與傅柯常提的主題。而且在傅柯八四年(最後一學期)的課便提到了蘇格拉底接受服毒死刑的審判,而在那裏,蘇格拉底翻轉了生死的一般看法。
我們在某種技藝的磨練中,一次又一次地把自己逼到死境,但卻不是為了死去而是對生的飢渴,對那重吸滿滿一口大氣的熱切期待,生與死都是本能,只有居間的技藝過程是理性,理性無權插手本能的渴望,卻能為跳躍做準備,躍入「那裏」。(電鑽聲從地底衝撞襲來)
因此那個跳躍將會成為「我」的全部,那種技藝會組成「我」使我能變成這種技藝下的「我」,這個「我」並不為誰展示或證明什麼,卻只為這個生死的跳躍。因此傅柯後期談的主體與真理的關係,我們不可能不因為我們所接受的真理而改變自己,至於真理是否大寫巳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把自己在某種技藝下做成某種作品。這是傅柯的「我」。
梅洛龐蒂的「我」:
我不說話時便不知覺﹣知覺於我如語言﹣而那就好像「我」必須為了說話而在那,「我」必須為了知覺而在那﹣然而那是在什麼意義下談呢?如同「我們」﹣是誰在我身旁啟動了這個知覺與語言的世界?梅洛龐蒂,可見與不可見,頁244
Je ne perçois pas plus que je ne parle – La perception m’a comme le langage – Et comme il faut que je sois là tout de même pour parler, il faut que je sois là pour percevoir – Mais en quel sens ? Comme on – Qu’est-ce qui, de mon côté, vient animer le monde perçu et le langage ? – Merleau Ponty « Le visible et l’invisible », p. 244
這個「我」說明了傅柯大部分的研究,在怎樣的文化、社會、知識體系下人把自己構築成客體,同時又是認識這個客體的主體。當「我」說話時其實只是以一個「我們」之中的「我」在說話,為了聽到自己的聲音,必須讓「我」崩毀,但是那聲音是如此不熟悉、如此遙遠,這種陌生感構築了種種懷疑與害怕與之接觸,因此有人去了那裏又回來,不是帶回什麼真理,只是作為一種證明,然而每個人都得自己走。
那麼到底剩下什麼?或剩下誰?向愛人撒驕的那個人是誰?有那個人嗎?
那只是一道痕跡(trace)罷了,什麼的痕跡?一抹受驚嚇的記憶。
你在否定什麼嗎?
我只是不想為自己說好話而巳。
你要說自己很堅強嗎?
相反地,我常常感到怕得要死。
你和你的書寫是分裂的嗎?
可是那個一體感是哪來的?難道不是當我們用「我」說話時,而如果那個「我」是從環境裏的各種眼光所固定下來的,那麼這個一體感難道不是一種虛構?
所以...?
沒有所以。
完。
﹣﹣﹣﹣﹣﹣﹣﹣﹣﹣﹣﹣﹣﹣﹣
後記:作為一種清理,這些文字必須被吐出來,作為一種療癒,我可以閱讀自己寫論文的症狀,作為一種證明,我還活著,信心也還在,即使不是什麼誰。作為一種幻想,如果傅柯有個部落格。
好,要去整理筆記了。
24.7.09
身體是一座戰場
夜裏,身體重組如戰場。
頭顱裏是舊式米格戰機轟轟掃過外加投彈,峰火四起,目不能視。
從胃到喉嚨是一大片的搶灘場景,一陣又一陣地微渺肉身在子彈爆裂中四散,即便如此所有入胃的食物卻仍一波波沒命式地登入喉部,氣勢磅薄,窒息在即。
寒意自骨髓深處蔓延,僵凍了骨頭,冰冷了肌膚,冷汗卻如大浪裹住全身,浸在濕冷裏,不住抖顫的是什麼,肉體?亦或心裏的恐懼?
慌亂中,竟還記得換上兩盆熱水泡上手腳以稍驅寒意。
濕冷的戰場悽楚滄涼,一具具沒了氣息的肉體在彼此血中交疊中,是啊!戰場上怎能少了血這要角,一道血驚醒一道痛楚,一灘血則模糊了痛的來處,而子宮它正一心一意地為這場戰伇製造血腥斑斑地美學效果。
四處戰火鳴笛聲繚繞,將軍坐困愁城,寫下了降書,落下了淚,他說,無奈而巳。
一顆止痛藥,換來稍緩的平靜。聽到平穩的呼吸聲,原來身體平靜時是如此深廣幽微,像是不著人跡的林中小湖。平靜中,夢來到了戰場,揭去恐懼與痛,夢裏來到一個往下走只能走到二樓的空間,而往上走卻又回到原處,出不去,一棟半完工的水泥鋼架集合式大樓,以為理所當然地往下走就是一樓、就是出口,怎麼卻被困在樓與樓之間了呢?
夢裏,那個我誠心地合掌祈求上帝帶我出去這個封閉迴路空間。
於是,夢境跳轉,在母親房裡整理我們一大堆衣物的場景。
幾番折騰,糢糊地醒了,房間也如戰場。記憶不經用,房間鑰匙不知在昏天暗地間丟哪,無力思想。所有和脆弱有關的都與一個人劃上等號,身體裏戰火稍歇,一絲微風都禁不起吹。這時你又遇見了「我」,不管你住不住在裏面,你還是得陪著「我」到最後。身體就是「我」的現象,安與不安都只能在這現象中尋找。
關於那個夢裡的祈求,與其是意欲求助某一外力,倒不如說是相信走出限度的可能。
到底,到底在說什些什麼?
頭顱裏是舊式米格戰機轟轟掃過外加投彈,峰火四起,目不能視。
從胃到喉嚨是一大片的搶灘場景,一陣又一陣地微渺肉身在子彈爆裂中四散,即便如此所有入胃的食物卻仍一波波沒命式地登入喉部,氣勢磅薄,窒息在即。
寒意自骨髓深處蔓延,僵凍了骨頭,冰冷了肌膚,冷汗卻如大浪裹住全身,浸在濕冷裏,不住抖顫的是什麼,肉體?亦或心裏的恐懼?
慌亂中,竟還記得換上兩盆熱水泡上手腳以稍驅寒意。
濕冷的戰場悽楚滄涼,一具具沒了氣息的肉體在彼此血中交疊中,是啊!戰場上怎能少了血這要角,一道血驚醒一道痛楚,一灘血則模糊了痛的來處,而子宮它正一心一意地為這場戰伇製造血腥斑斑地美學效果。
四處戰火鳴笛聲繚繞,將軍坐困愁城,寫下了降書,落下了淚,他說,無奈而巳。
一顆止痛藥,換來稍緩的平靜。聽到平穩的呼吸聲,原來身體平靜時是如此深廣幽微,像是不著人跡的林中小湖。平靜中,夢來到了戰場,揭去恐懼與痛,夢裏來到一個往下走只能走到二樓的空間,而往上走卻又回到原處,出不去,一棟半完工的水泥鋼架集合式大樓,以為理所當然地往下走就是一樓、就是出口,怎麼卻被困在樓與樓之間了呢?
夢裏,那個我誠心地合掌祈求上帝帶我出去這個封閉迴路空間。
於是,夢境跳轉,在母親房裡整理我們一大堆衣物的場景。
幾番折騰,糢糊地醒了,房間也如戰場。記憶不經用,房間鑰匙不知在昏天暗地間丟哪,無力思想。所有和脆弱有關的都與一個人劃上等號,身體裏戰火稍歇,一絲微風都禁不起吹。這時你又遇見了「我」,不管你住不住在裏面,你還是得陪著「我」到最後。身體就是「我」的現象,安與不安都只能在這現象中尋找。
關於那個夢裡的祈求,與其是意欲求助某一外力,倒不如說是相信走出限度的可能。
到底,到底在說什些什麼?
22.7.09
打坐不能成佛
一日,小和尚跑來大堂質問師父:「師父!師父!我看書上的公案說「打坐不能成佛」,你為什麼還讓我們打坐?」言下之意是「何不讓我們做比較有用、有效的修行。」
師父笑笑耐心地回答小和尚急躁的問題:「是啊!打坐的確不能成佛。」
聽到師父認可了他的新發現,小和尚用力的點點頭帶著借來的驕傲。
「那我們做點別的什麼嗎?」小和尚滿臉好奇的興奮。
「哦!我們打坐啊!」師父寛著心包容地笑著。
小和尚有點懊惱,「都說打坐不能成佛了,還要我們在那上頭白費工夫嗎?」「師父,我們不是為了成佛才修行的嗎?這樣我們不就永遠到不了了 ﹣「彼岸」。」
「嗯!有道理哦!」師父又笑了。
小和尚心想,老師父果然老糊塗了,需要我來提醒他。
師父接著說「但是徒弟啊!我這裏可不是成佛補習班哦。你來,沒人要求你成佛、或成為其他什麼,你來,是要成為你自己。打坐是不能成佛,但是打坐是為了讓你知道自己為什麼不能成佛,一旦你知道為什麼自己還不是佛,你就知道什麼是成佛了。」
傅柯幽靈飄過,灑下碎句如花雨「...要呈顯的是那可見的不可見性是如何的不可見」 ﹣ 詞與物 。
所以說與其以為有個目的論式的意義這種東西倒不如說意義是在活動之中漸漸浮顯的某種不可見之物,它只在事件結束後才變得可見。活動之中即是孕育意義之所,而意義所指涉的無非是通過活動所獲取的經驗。
成佛,與其說是某個目地般的結果、狀態,倒不如說是擁有了與自己各個面向如實相處的經驗,在這些繁雜經驗之後,我們自然看得出自己現在是真是假是拘束是自由是逃避是勇敢等等等。
師父笑笑耐心地回答小和尚急躁的問題:「是啊!打坐的確不能成佛。」
聽到師父認可了他的新發現,小和尚用力的點點頭帶著借來的驕傲。
「那我們做點別的什麼嗎?」小和尚滿臉好奇的興奮。
「哦!我們打坐啊!」師父寛著心包容地笑著。
小和尚有點懊惱,「都說打坐不能成佛了,還要我們在那上頭白費工夫嗎?」「師父,我們不是為了成佛才修行的嗎?這樣我們不就永遠到不了了 ﹣「彼岸」。」
「嗯!有道理哦!」師父又笑了。
小和尚心想,老師父果然老糊塗了,需要我來提醒他。
師父接著說「但是徒弟啊!我這裏可不是成佛補習班哦。你來,沒人要求你成佛、或成為其他什麼,你來,是要成為你自己。打坐是不能成佛,但是打坐是為了讓你知道自己為什麼不能成佛,一旦你知道為什麼自己還不是佛,你就知道什麼是成佛了。」
傅柯幽靈飄過,灑下碎句如花雨「...要呈顯的是那可見的不可見性是如何的不可見」 ﹣ 詞與物 。
所以說與其以為有個目的論式的意義這種東西倒不如說意義是在活動之中漸漸浮顯的某種不可見之物,它只在事件結束後才變得可見。活動之中即是孕育意義之所,而意義所指涉的無非是通過活動所獲取的經驗。
成佛,與其說是某個目地般的結果、狀態,倒不如說是擁有了與自己各個面向如實相處的經驗,在這些繁雜經驗之後,我們自然看得出自己現在是真是假是拘束是自由是逃避是勇敢等等等。
19.7.09
空無零度
因為德勒茲說「哲學家的色彩就是概念」(收錄於L’ABÉCÉDAIRE DE GILLES DELEUZE, DVD, Editions Montparnasse )於是決定給以下引言分配顔色。
在德勒茲與Claire Parnet的對話(收錄於L’ABÉCÉDAIRE DE GILLES DELEUZE, DVD, Editions Montparnasse)中,德勒茲說:「當中(milieu)無法用任何方式見到,它既不是集中(centrisme)也不是適中(modération)。它是相反於絕對速度(vitesse absolue)的。由當中增長起來的是具有某種速度。」
巴特的「寫作的零度」從語言學家那借來的「零度或中性」詞概念,認為「寫作的零度基本是種直陳式寫作,...也就是說這是一種新聞式的寫作。...這種新的中性寫作置身於各種呼喊與判斷當中卻不參與其中,更準確地說,它使它們成為不在;」(Le degré zéro de l’écriture, p. 179)
布朗肖的書寫是為了「擺脫這世界並企圖將之毀壞,以便重建所有先前用途之前的純粹或最好是就留個空位在那。書寫而沒有「書寫」,將文學領入它消失的缺席上,...在那即是「零度的寫作」,這個所有作家蓄意或在其未知中尋覓的中性(neutralité) ,它並且把某些人領往靜默之中。」(Le livre à venir, p. 282)
而傅柯呢?我想不出來,「真理遊戲」(le jeu de vérités)或「知識型」(épistémè)嗎?拿了《知識考古學》翻翻,這本很不熟悉的傅柯,然後我看到這樣一向難以啟齒的傅柯,他提到他這個《知識考古學》或毋寧說他之前所有作品,「每個片刻,它們(傅柯作品)都與之保持著某種距離,而那些片刻有其或這或那的各自領域,摸索著其(範圍)限度,與那些不願說出口的什麼產生碰撞,挖深裂縫以定義自己專屬的領域。...大體而言,這不是一種批判;這不是要說人們都錯信了右派或左派。這只是要說明一個被其鄰近外在性所定義的獨特地方,這是試著定義這個我由此發言的空白空間(espace blanc),它在某種我感覺是非常不穩定、也還不確定的話語中漸漸形成。」(L’archéologie du savoir, p. 28)
在一個趕報告的早晨,我竟然在這裡為一篇部落格文章躹躬盡粹的找書、翻譯、確認頁數。因為我想知道,只是想知道,想搞清楚那些說的玄之又玄的「空」、「無」、「零度」、「中性」這些東西到底在他們的說法裏是個什麼樣的面貌。然而,與其說這些詞背後有什麼對應物,倒不如說它是一個拆解後所空出的什麼,所以要了解這些詞最好知道它們在拆什麼,在某種意義上,它們就像是尼采「上帝巳死」那句話的功用,問題不是上帝在或不在的真理問題,而是上帝死了所造成的缺席,上帝成了一種缺席的存在。然而這些聰明的傢伙並不是不知道用這些即使是純度接近99﹪的詞,畢竟仍起了某種詞的指涉作用,我們的眼光總是習慣性地隨它所投射的方向抛去,那就使我們有一種想看,並且是要看到什麼的欲望。因此,他們會說要表達那些詞的含義最好是沈默,即使要用吵鬧的方式沈默。
沈默,這是可以同意的。若只是說拆解後留下一個空位,這是不能接受的,若說要被拆解的語言本身一開始就是一種否定,一道幻象,那麼將之褪去後並不會留下一個空位,因為它本來就不具內容物。這點或許可以用颱風眼的概念來理解,颱風中心是我們稱之為颱風眼的地方,當颱風消失,颱風眼便隨之消逝,不會有一個空位在颱風眼消失後留下某個不知名的東西。與其說它指涉某物倒不如說它只是指涉了某現象,颱風眼是颱風發生時才存在的現象。
就好比對練拳的身體而巳,有關節的地方就會有「卡」的現象,但同時也是在關節處才能「鬆」。
因此,什麼是「我」? 身體、文化、社會、歷史、生長經驗林林總總現象、論述交織成「我」,那些成為「我」問題的,不也只是這些現象交織所蹦發出來的現象,對自己問題的研究不就像是研究水與火放在一起會如何的問題一樣,而對「我」產生質問,不就是在問,若一個台灣的、中國思想的、日本殖民地的、二十一世紀的、女性的、修煉的(功夫或打坐)、佛教的、基督教的、學術的、愛情的、單親家庭的、留學法國的等等元素以不同比例加在一起會產生什麼現象?會產生什麼問題?
「我」其實就是這個世界在「我」裏面交錯形成的各種限度所生成的一種存在現象,「我」是這些限度所構成,因此,在這裏一個一個耐心地處理他們,直到不再感覺「我」的存在,如尼采所言,「直到不再懷著愧疚感」的活著。
Mon cœur a quitté mon histoire. – Catherine Pozzi 我的心巳經離開我自身歷史。
揭除限度幻象,不再沈重而無感地活著,而是感情充沛的輕盈。
﹣﹣﹣﹣﹣﹣﹣﹣﹣﹣﹣﹣﹣﹣﹣﹣﹣﹣﹣﹣﹣﹣﹣﹣﹣﹣﹣﹣﹣﹣﹣﹣﹣﹣﹣﹣﹣﹣﹣﹣﹣﹣﹣﹣﹣﹣﹣﹣﹣﹣﹣
回應友台目的闕如一文。
在德勒茲與Claire Parnet的對話(收錄於L’ABÉCÉDAIRE DE GILLES DELEUZE, DVD, Editions Montparnasse)中,德勒茲說:「當中(milieu)無法用任何方式見到,它既不是集中(centrisme)也不是適中(modération)。它是相反於絕對速度(vitesse absolue)的。由當中增長起來的是具有某種速度。」
巴特的「寫作的零度」從語言學家那借來的「零度或中性」詞概念,認為「寫作的零度基本是種直陳式寫作,...也就是說這是一種新聞式的寫作。...這種新的中性寫作置身於各種呼喊與判斷當中卻不參與其中,更準確地說,它使它們成為不在;」(Le degré zéro de l’écriture, p. 179)
布朗肖的書寫是為了「擺脫這世界並企圖將之毀壞,以便重建所有先前用途之前的純粹或最好是就留個空位在那。書寫而沒有「書寫」,將文學領入它消失的缺席上,...在那即是「零度的寫作」,這個所有作家蓄意或在其未知中尋覓的中性(neutralité) ,它並且把某些人領往靜默之中。」(Le livre à venir, p. 282)
而傅柯呢?我想不出來,「真理遊戲」(le jeu de vérités)或「知識型」(épistémè)嗎?拿了《知識考古學》翻翻,這本很不熟悉的傅柯,然後我看到這樣一向難以啟齒的傅柯,他提到他這個《知識考古學》或毋寧說他之前所有作品,「每個片刻,它們(傅柯作品)都與之保持著某種距離,而那些片刻有其或這或那的各自領域,摸索著其(範圍)限度,與那些不願說出口的什麼產生碰撞,挖深裂縫以定義自己專屬的領域。...大體而言,這不是一種批判;這不是要說人們都錯信了右派或左派。這只是要說明一個被其鄰近外在性所定義的獨特地方,這是試著定義這個我由此發言的空白空間(espace blanc),它在某種我感覺是非常不穩定、也還不確定的話語中漸漸形成。」(L’archéologie du savoir, p. 28)
在一個趕報告的早晨,我竟然在這裡為一篇部落格文章躹躬盡粹的找書、翻譯、確認頁數。因為我想知道,只是想知道,想搞清楚那些說的玄之又玄的「空」、「無」、「零度」、「中性」這些東西到底在他們的說法裏是個什麼樣的面貌。然而,與其說這些詞背後有什麼對應物,倒不如說它是一個拆解後所空出的什麼,所以要了解這些詞最好知道它們在拆什麼,在某種意義上,它們就像是尼采「上帝巳死」那句話的功用,問題不是上帝在或不在的真理問題,而是上帝死了所造成的缺席,上帝成了一種缺席的存在。然而這些聰明的傢伙並不是不知道用這些即使是純度接近99﹪的詞,畢竟仍起了某種詞的指涉作用,我們的眼光總是習慣性地隨它所投射的方向抛去,那就使我們有一種想看,並且是要看到什麼的欲望。因此,他們會說要表達那些詞的含義最好是沈默,即使要用吵鬧的方式沈默。
沈默,這是可以同意的。若只是說拆解後留下一個空位,這是不能接受的,若說要被拆解的語言本身一開始就是一種否定,一道幻象,那麼將之褪去後並不會留下一個空位,因為它本來就不具內容物。這點或許可以用颱風眼的概念來理解,颱風中心是我們稱之為颱風眼的地方,當颱風消失,颱風眼便隨之消逝,不會有一個空位在颱風眼消失後留下某個不知名的東西。與其說它指涉某物倒不如說它只是指涉了某現象,颱風眼是颱風發生時才存在的現象。
就好比對練拳的身體而巳,有關節的地方就會有「卡」的現象,但同時也是在關節處才能「鬆」。
因此,什麼是「我」? 身體、文化、社會、歷史、生長經驗林林總總現象、論述交織成「我」,那些成為「我」問題的,不也只是這些現象交織所蹦發出來的現象,對自己問題的研究不就像是研究水與火放在一起會如何的問題一樣,而對「我」產生質問,不就是在問,若一個台灣的、中國思想的、日本殖民地的、二十一世紀的、女性的、修煉的(功夫或打坐)、佛教的、基督教的、學術的、愛情的、單親家庭的、留學法國的等等元素以不同比例加在一起會產生什麼現象?會產生什麼問題?
「我」其實就是這個世界在「我」裏面交錯形成的各種限度所生成的一種存在現象,「我」是這些限度所構成,因此,在這裏一個一個耐心地處理他們,直到不再感覺「我」的存在,如尼采所言,「直到不再懷著愧疚感」的活著。
Mon cœur a quitté mon histoire. – Catherine Pozzi 我的心巳經離開我自身歷史。
揭除限度幻象,不再沈重而無感地活著,而是感情充沛的輕盈。
﹣﹣﹣﹣﹣﹣﹣﹣﹣﹣﹣﹣﹣﹣﹣﹣﹣﹣﹣﹣﹣﹣﹣﹣﹣﹣﹣﹣﹣﹣﹣﹣﹣﹣﹣﹣﹣﹣﹣﹣﹣﹣﹣﹣﹣﹣﹣﹣﹣﹣﹣
回應友台目的闕如一文。
16.7.09
我在「這裡」
我在這裡、在那裏、在每個意念所到之處並且在意念凝結處定居。我無所不在,卻又如此容易蒸發,我是在自己思想裏逐水草而居的遊牧者,那裏有水,我即得餵養以賦形。
我從來是個在女生面前便顯矯揉造作而在男生面前卻能落落大方的女生。這裏面勢必隱含著與母親相處的複雜記憶與缺乏與父親相處的空白經驗的複雜重合關係,這個關係組合了日後自己面對不同性別體自然產生某種習慣性的行為舉止與心理反應。當然也不能否認與弟弟的相處也是部份男性相處經驗。
因此,要在這種錯綜怪異的心理經驗中描繪愛情的樣貌似乎也顯得鬼怪。簡言之,如何描繪所欲、可欲之物之形貌。愛情這東西除了機緣性與可發展性兩者的現象歸納外,它還是什麼,真以為有何有價之物做為其運轉核心而過於神聖化的話,我們便不可免的會神聖化了與我們創造愛情的對象。然而話說回來,如果其中沒什麼類似因果必然性之類的東西的話,我們和情人、伴侣又是以某種不知名的什麼在維繫著,這裡可給出的答案有千百種,然而就像英國經驗主義哲學家休姆所說,在經驗範圍內,他觀察不到兩個互相碰撞物體的運動之間有分別叫原因、結果的東西,說穿了因果的解釋只是習慣的連結。愛人的共存難道不也是習慣的連結?
一開始,我們在彼此內在為彼此建構的幻影中跌入泥沼,一開始這泥沼溫暖氣息讓你來不及或無感於窒息的不快,漸漸地有人滅頂、有人拖延沈沒速度、但也有人被另一雙即時伸出的手所拯救。
這是什麼,狼狽猥瑣的愛情事實。它和我們的三餐一樣平淡、和我們的排出物一樣難聞,那些裝飾的歡笑、熱情只是一年拿出來擺放一次的聖誕樹,我們來裝飾聖誕樹吧,聖誕節前的欣喜是一種對平淡的反動所引起的騷動,我們來談戀愛吧,因為對朋友之淡如水的反動,以及得到一個性愛活動許可聲明,因此,美其名為愛情。裏面空空如也。
然而裏面有一個東西是確定的,欲望的動線。我想要你的欲望有時混雜著我想成為你的欲望,因此,你其實不是我真正的欲望對象,而是我自己是自己所欲之物,而在自己尚未成為這個可欲之物之前,你就成了我欲望的暫代物。在此同時,為了把你固定在我欲望的暫代物的範圍內,我必須先把自己形塑為你所欲之物,好吸住你,作為我欲望的投射實體。因此我來到你面前,做為你所欲的形貌來到你面前,甚至更像某個什麼犒賞物的擺放於你面前。
在欲望一來一往的變形扭曲過程中,我們都迷失了。我們在編號為愛情的迷宮裏失散的走著,卻以為我們仍是一起的,以愛之名。以愛之名,我們瘋狂、吶喊、呻吟、哭泣、背叛、忠貞、 抱怨、歡笑、感動、懷疑...,愛有罪,被關進監牢許久,人們散佈愛還在社會裏的謊言,大聲呼喊「以愛之名」。愛為什麼有罪?愛犯了罪,犯了佔有欲的罪,因此把一切形象化、物質化,最嚴重的是它因為被愛對象的自由而動了怒。這是佔有欲,是上帝,以愛之名,的第一盅罪,然而他不承認自己犯了罪卻推給了人,上帝對人說「都是你不好,你不忠於我。」你的不忠將是你的原罪,你必受苦,以償還我被背叛的怒意。人苦笑道,「是你給了我自由意志,卻又不准我使用,這愛,是個天大的謊言。」人默默地耕地,生育一代又一代的原罪人,無有終始,這一切都是一場演出,演出人的受苦,以撫慰被亞當夏娃被叛的上帝。
然而人有時更常歡笑,這對被被叛者看來顯然愈是刺眼。因此,它來到人間,散佈愛,對人們說著「我愛你」,給這個愛價值,給那些讓我們歡笑的蔑視,它要人回到它的獨佔欲之下,「不要在別處歡笑,不要在我所不在的地方笑聲迴蕩」它喃喃地說著。
尼采也許正是那個指出國王沒穿衣服的小孩,上帝巳死,是他最無邪的童言童語,穿透愛所編織如迷霧般的話語,耐心地看著那個隱身於愛內的鬼臉。如果背叛是人犯的罪,那麼上帝絕對是共犯,而第三者又是什麼?那個被認為是引誘、是魔鬼的第三者只是自由意志的現實化境罷了。從來,就只有上帝與人在玩著這個愛情遊戲。
人早就死了,難道不是嗎?傅柯狡詰地說道,在尼采宣稱上帝巳死的同時,這個依於無限上帝的有限的人不也無法獨存,神之死是在人之死中完成。(截取自林志明的翻譯)
上帝死了,人不必再繼續搬演苦難劇本,那個受苦的人也死了。或是說,當人走出自己的負罪感,發現自己並無須為自己的自由意志受罪時,那個需要安慰的上帝也就被解消了。人說:「一旦你給了我自由意志,我就不可能是你的玩物,你的悲傷不是用我的淚水來償還,兩者並非等價互換之物,反之,我們只能在自由的光照下融合並體驗狂喜。你知道的,我的受苦從來就無法帶給你輕盈,只是讓你繼續沈滯罷了。」第一次,人如此成熟地對上帝說話,結束了兩者糾結幾世紀的矛盾情節。
我在欲望成形之處,而不在欲望消彌之地。我懷抱著混亂不堪的欲望進入書寫,結果沒有人出來,也沒有人受苦。
我從來是個在女生面前便顯矯揉造作而在男生面前卻能落落大方的女生。這裏面勢必隱含著與母親相處的複雜記憶與缺乏與父親相處的空白經驗的複雜重合關係,這個關係組合了日後自己面對不同性別體自然產生某種習慣性的行為舉止與心理反應。當然也不能否認與弟弟的相處也是部份男性相處經驗。
因此,要在這種錯綜怪異的心理經驗中描繪愛情的樣貌似乎也顯得鬼怪。簡言之,如何描繪所欲、可欲之物之形貌。愛情這東西除了機緣性與可發展性兩者的現象歸納外,它還是什麼,真以為有何有價之物做為其運轉核心而過於神聖化的話,我們便不可免的會神聖化了與我們創造愛情的對象。然而話說回來,如果其中沒什麼類似因果必然性之類的東西的話,我們和情人、伴侣又是以某種不知名的什麼在維繫著,這裡可給出的答案有千百種,然而就像英國經驗主義哲學家休姆所說,在經驗範圍內,他觀察不到兩個互相碰撞物體的運動之間有分別叫原因、結果的東西,說穿了因果的解釋只是習慣的連結。愛人的共存難道不也是習慣的連結?
一開始,我們在彼此內在為彼此建構的幻影中跌入泥沼,一開始這泥沼溫暖氣息讓你來不及或無感於窒息的不快,漸漸地有人滅頂、有人拖延沈沒速度、但也有人被另一雙即時伸出的手所拯救。
這是什麼,狼狽猥瑣的愛情事實。它和我們的三餐一樣平淡、和我們的排出物一樣難聞,那些裝飾的歡笑、熱情只是一年拿出來擺放一次的聖誕樹,我們來裝飾聖誕樹吧,聖誕節前的欣喜是一種對平淡的反動所引起的騷動,我們來談戀愛吧,因為對朋友之淡如水的反動,以及得到一個性愛活動許可聲明,因此,美其名為愛情。裏面空空如也。
然而裏面有一個東西是確定的,欲望的動線。我想要你的欲望有時混雜著我想成為你的欲望,因此,你其實不是我真正的欲望對象,而是我自己是自己所欲之物,而在自己尚未成為這個可欲之物之前,你就成了我欲望的暫代物。在此同時,為了把你固定在我欲望的暫代物的範圍內,我必須先把自己形塑為你所欲之物,好吸住你,作為我欲望的投射實體。因此我來到你面前,做為你所欲的形貌來到你面前,甚至更像某個什麼犒賞物的擺放於你面前。
在欲望一來一往的變形扭曲過程中,我們都迷失了。我們在編號為愛情的迷宮裏失散的走著,卻以為我們仍是一起的,以愛之名。以愛之名,我們瘋狂、吶喊、呻吟、哭泣、背叛、忠貞、 抱怨、歡笑、感動、懷疑...,愛有罪,被關進監牢許久,人們散佈愛還在社會裏的謊言,大聲呼喊「以愛之名」。愛為什麼有罪?愛犯了罪,犯了佔有欲的罪,因此把一切形象化、物質化,最嚴重的是它因為被愛對象的自由而動了怒。這是佔有欲,是上帝,以愛之名,的第一盅罪,然而他不承認自己犯了罪卻推給了人,上帝對人說「都是你不好,你不忠於我。」你的不忠將是你的原罪,你必受苦,以償還我被背叛的怒意。人苦笑道,「是你給了我自由意志,卻又不准我使用,這愛,是個天大的謊言。」人默默地耕地,生育一代又一代的原罪人,無有終始,這一切都是一場演出,演出人的受苦,以撫慰被亞當夏娃被叛的上帝。
然而人有時更常歡笑,這對被被叛者看來顯然愈是刺眼。因此,它來到人間,散佈愛,對人們說著「我愛你」,給這個愛價值,給那些讓我們歡笑的蔑視,它要人回到它的獨佔欲之下,「不要在別處歡笑,不要在我所不在的地方笑聲迴蕩」它喃喃地說著。
尼采也許正是那個指出國王沒穿衣服的小孩,上帝巳死,是他最無邪的童言童語,穿透愛所編織如迷霧般的話語,耐心地看著那個隱身於愛內的鬼臉。如果背叛是人犯的罪,那麼上帝絕對是共犯,而第三者又是什麼?那個被認為是引誘、是魔鬼的第三者只是自由意志的現實化境罷了。從來,就只有上帝與人在玩著這個愛情遊戲。
人早就死了,難道不是嗎?傅柯狡詰地說道,在尼采宣稱上帝巳死的同時,這個依於無限上帝的有限的人不也無法獨存,神之死是在人之死中完成。(截取自林志明的翻譯)
上帝死了,人不必再繼續搬演苦難劇本,那個受苦的人也死了。或是說,當人走出自己的負罪感,發現自己並無須為自己的自由意志受罪時,那個需要安慰的上帝也就被解消了。人說:「一旦你給了我自由意志,我就不可能是你的玩物,你的悲傷不是用我的淚水來償還,兩者並非等價互換之物,反之,我們只能在自由的光照下融合並體驗狂喜。你知道的,我的受苦從來就無法帶給你輕盈,只是讓你繼續沈滯罷了。」第一次,人如此成熟地對上帝說話,結束了兩者糾結幾世紀的矛盾情節。
我在欲望成形之處,而不在欲望消彌之地。我懷抱著混亂不堪的欲望進入書寫,結果沒有人出來,也沒有人受苦。
10.7.09
吸收/耗盡
書寫把主體吸入書寫事件之中,而在進入事件前的門檻則來自於主體所遇到的質問。一旦主體踏入此質問之中,他勢必一點一滴地跌入書寫運動所構成的黑洞之中,他必須把自己開放給這個質問並在書寫中被瓦解,開始時,他以為是自己介入書寫本身,是自己在處理問題,在回答質問,然而漸漸地他明白到在踏入門檻那步起形勢早巳顛倒,他自以為的「插入」卻是「瓦解 」與「耗竭」,書寫以誘人之姿佯裝天真的處女境地,那毫不掩飾的「被動」姿態顯得楚楚可憐,令總是自以為享有「主動」之主體興奮瘋狂,冒險,是雄性歷史中從不缺少的詞彙。
書寫並不介意「佯裝」,因為她的等待從不缺乏獵物。
因此書寫是可畏的,你從不知道自己是否得以從那無以名狀之境回返,卻,一次又一次被生命的質問給推到她門檻前,每回,你尖叫嘶吼地縱身躍入,你在裏面聽到反覆呢喃的呻吟,你以為是書寫的呻吟,那使你愈加掁奮,可當你睜眼或回望四下卻只你一人。你的興奮與受苦,你的高潮與虛脫,你於空虛中與幻像的雙重性愛,你是施受者與觀者的三位一體。然後,你回到某處,那個你自認為你之處,卻心裏暗自明白,那個你巳不再。
這是書寫。做為一場事件把你帶離過去與未來,把你擲入當下的魔幻時刻,因為陌生,你以為它是某種似真的幻化,而事實是,你從來都在過去與未來的虛幻之中。
書寫並不討好你,因此你為她所刻意裝扮的一切都只能粉碎。我們的裝扮只在對方也配合裝扮的情況下才有其效力。我們彼此指認藉由我們的裝扮,我們保持這樣或那樣的姿態、語言、氣味,我們讓自己「是」這樣或那樣的人,然後我們在一起組合成這樣或那樣的團體。
因此裝扮是一種有策略的模仿,是一種有欲望的無意識重覆,為了某種期待的一致性到來的時刻。
你在複製形狀、語言、姿態、信念,最荒謬的是你竟然在複製欲望,藉你的口、你的舉止、你的神態、你的焦慮。欲望竟然也能得到複製。
當你說著一句不經意的黃色笑話,你複製了自身文化對性事的單一想像,你豪不考慮的說著並笑了,你正複製並加強此一想像的單一性,在你有能力想像出其他的之前。
我是如此無聊且憂慮,因為也染上想像力貧乏之病。
所以才在這裡寫著語焉不詳的東西。
在複製之中我看到的是影子,一個個說話的影子,黑影幢幢沒有獨特臉孔的平面,漸漸地孤獨感如蓋天大幔緩緩佈上。
接著是一股「恨」意(友台幻影一文曾用的意像),的確,在看到影子的時候,的確是會有恨意湧出,可這恨意是如此可疑,它可能也來自同時影子的自己的反射情緒,那在歷史中銘寫於自身肉體上的情緒記憶,因此,我的嘮叨不也只是影子的叨唸罷了。
我懷抱著某種擁塞的凝滯感開始寫,意圖揭露某個類似拙劣的語言習慣,我懷抱著恨意,一如我身體裏銘刻的情緒,我憤恨地投入強大意圖進入書寫之境,我是寫作主體,該由我來主導話題走向,快快把那醜惡之事揭諸於世,如此一來,那恨意才得以安息。
然而從一開始落下字眼開啟渾沌未明之境時,「我」就無法再說話了,書寫使自己看到自己拙劣欲望的偽善,那喋喋不休原來只是遮掩的企圖。我在別人的無聊之中看到自己的無聊,且為了別人的不自覺而感到憤恨,我的憤恨又使我墮入愈加封閉的無聊迴圈之中,因此我將成為比無聊的影子更黑的某種什麼。書寫向「我」投射一道光束,在那,所有概念融解於光中一切無法晰辨,「我」如何可能再開口。
所以還是來談談「走路之為一種哲學」吧。
Frédéric Gros 最近出版了一本 Marcher, une philosophie。在法國文化電台的週五哲學的訪談中提到,在走了十幾小時的路後,你將不再感覺到你自己。這裏,確切點的說,也是一種吸收(absorber)的狀態,被所做之事吸入的狀態,書寫也好、走路也好,此時不再有意圖做某事的主體,而只有書寫、走路的存在,或是像村上形容在超級馬拉松裏穿越極限之後,衹剩跑步本身。
這裏談的是一種融入,一種無有區別的狀態,也可說是一種當下,那是在事件中的此時此地,無有別處,這裏即是全部。
因此無有主體並不意味著主體的死亡或消逝,反倒是在形成主體之前的渾沌的嚮往,是在分劃形成之前的一體感,在認識尚未發生前的直觀體驗。主體其實是回憶所生產的某種剩餘物。所以呢?
在這個漫佈著無主體的思想氛圍中,充斥著一種天人合一或禪境的可疑氣味,在那高舉體驗之幟的思想話語中,我會不會只是過於天真地以一個東方文化的身體想像一處思想容身之地?
書寫並不介意「佯裝」,因為她的等待從不缺乏獵物。
因此書寫是可畏的,你從不知道自己是否得以從那無以名狀之境回返,卻,一次又一次被生命的質問給推到她門檻前,每回,你尖叫嘶吼地縱身躍入,你在裏面聽到反覆呢喃的呻吟,你以為是書寫的呻吟,那使你愈加掁奮,可當你睜眼或回望四下卻只你一人。你的興奮與受苦,你的高潮與虛脫,你於空虛中與幻像的雙重性愛,你是施受者與觀者的三位一體。然後,你回到某處,那個你自認為你之處,卻心裏暗自明白,那個你巳不再。
這是書寫。做為一場事件把你帶離過去與未來,把你擲入當下的魔幻時刻,因為陌生,你以為它是某種似真的幻化,而事實是,你從來都在過去與未來的虛幻之中。
書寫並不討好你,因此你為她所刻意裝扮的一切都只能粉碎。我們的裝扮只在對方也配合裝扮的情況下才有其效力。我們彼此指認藉由我們的裝扮,我們保持這樣或那樣的姿態、語言、氣味,我們讓自己「是」這樣或那樣的人,然後我們在一起組合成這樣或那樣的團體。
因此裝扮是一種有策略的模仿,是一種有欲望的無意識重覆,為了某種期待的一致性到來的時刻。
你在複製形狀、語言、姿態、信念,最荒謬的是你竟然在複製欲望,藉你的口、你的舉止、你的神態、你的焦慮。欲望竟然也能得到複製。
當你說著一句不經意的黃色笑話,你複製了自身文化對性事的單一想像,你豪不考慮的說著並笑了,你正複製並加強此一想像的單一性,在你有能力想像出其他的之前。
我是如此無聊且憂慮,因為也染上想像力貧乏之病。
所以才在這裡寫著語焉不詳的東西。
在複製之中我看到的是影子,一個個說話的影子,黑影幢幢沒有獨特臉孔的平面,漸漸地孤獨感如蓋天大幔緩緩佈上。
接著是一股「恨」意(友台幻影一文曾用的意像),的確,在看到影子的時候,的確是會有恨意湧出,可這恨意是如此可疑,它可能也來自同時影子的自己的反射情緒,那在歷史中銘寫於自身肉體上的情緒記憶,因此,我的嘮叨不也只是影子的叨唸罷了。
我懷抱著某種擁塞的凝滯感開始寫,意圖揭露某個類似拙劣的語言習慣,我懷抱著恨意,一如我身體裏銘刻的情緒,我憤恨地投入強大意圖進入書寫之境,我是寫作主體,該由我來主導話題走向,快快把那醜惡之事揭諸於世,如此一來,那恨意才得以安息。
然而從一開始落下字眼開啟渾沌未明之境時,「我」就無法再說話了,書寫使自己看到自己拙劣欲望的偽善,那喋喋不休原來只是遮掩的企圖。我在別人的無聊之中看到自己的無聊,且為了別人的不自覺而感到憤恨,我的憤恨又使我墮入愈加封閉的無聊迴圈之中,因此我將成為比無聊的影子更黑的某種什麼。書寫向「我」投射一道光束,在那,所有概念融解於光中一切無法晰辨,「我」如何可能再開口。
所以還是來談談「走路之為一種哲學」吧。
Frédéric Gros 最近出版了一本 Marcher, une philosophie。在法國文化電台的週五哲學的訪談中提到,在走了十幾小時的路後,你將不再感覺到你自己。這裏,確切點的說,也是一種吸收(absorber)的狀態,被所做之事吸入的狀態,書寫也好、走路也好,此時不再有意圖做某事的主體,而只有書寫、走路的存在,或是像村上形容在超級馬拉松裏穿越極限之後,衹剩跑步本身。
這裏談的是一種融入,一種無有區別的狀態,也可說是一種當下,那是在事件中的此時此地,無有別處,這裏即是全部。
因此無有主體並不意味著主體的死亡或消逝,反倒是在形成主體之前的渾沌的嚮往,是在分劃形成之前的一體感,在認識尚未發生前的直觀體驗。主體其實是回憶所生產的某種剩餘物。所以呢?
在這個漫佈著無主體的思想氛圍中,充斥著一種天人合一或禪境的可疑氣味,在那高舉體驗之幟的思想話語中,我會不會只是過於天真地以一個東方文化的身體想像一處思想容身之地?
7.7.09
搬家
暑假,宿舍要整修,留宿的學生們開始大搬風。
原來住C棟樓,這會得搬到E棟樓,而開學後又是另回事。
這樣的生活條件會讓人開始學會「狠心」,不必要的、太抽像的、過於遙遠的需要以及創造生活情趣的浪漫等物件都不適合隨身攜帶。
因此搬家,也是一種釐清與丟棄,上次搬家丟不下手的,這次便狠了心,因為還有下次搬家,自問,要一直背負這些其實一點都用不著的東西如陶侃搬磚似的練身體嗎。這樣一來很多東西就變得清楚多了,哪些是真的派上用場的,哪些又是一種虛幻的堅持,一目了然。
一個人,一套生活配備,竟是如此可觀,而那單銥行腳天涯的僧人竟可如此輕盈地穿梭於世。
今早,坐在搬空的房裏上網,環顧四周,竟未有絲毫眷戀與不捨,訝然。我以為自己會留戀的。原來我一點都不依賴這個空間,我所依賴的是物。那些與我互相交雜纏繞的物,我們彼些形構生命樣貌與留下事件經過的印記,我之於物與物之於我相輔而成一有機體,關於我,有部份描述留在物的蒼桑裏,必須在那斑斑污漬上揣想曾經在某時某刻的我的存在狀態。因此,我可以那麼迅速地進入新房間的生活,因為那裏被裹上一層屬於我的物,說到底,我們的物就是我們的家,空間也許甚至是次要的,但隨身行李卻是如此細微的張揚著我們各種耽溺。
所以羅蘭巴特每到一處便要快快地布置出他熟悉的工作環境,那環境與其說是空間倒不如說是物的配置,資料卡在身後幾公分處,墨水在右手上方幾公分處,文件、書等各有其棲身之所,這麼一來,「我」就可以避開相異空間在「我」內部造成的習慣的撕裂而迅速跌進同一習慣的安適感之中,更重要的是那思緒的延續性,使「我」能繼續以某一形狀持續的方式。說話也好、書寫也好等等。
所以中文說搬家,沒有說搬房子,搬家搬的是抽象的「家」結構,其中有人也有物;我們把空間留在原地,把記憶帶走。
因此,把房間裏關於我的物的配置取消之後,那裏只是一個單人學生宿舍,破舊、狹小、共用的衛浴、沒有半點令人欣喜、驚奇的特點。一點都不可愛,隨時都可走人。
而原來,不愛了就只是這樣。不愛了,那人、那裏不再有我、關於我的一切,於是那人、那裏就變得很不可愛。一開始和某個人相遇,我在對方身上一點一點布置與我有關的一切,在他的手機裏、電腦裏、記憶裏、味道裏,在他生活點滴裏裝置關於我的一切,或是相反地,把他裝置在我的生活裏、身體裏,哪天,誰不愛了,也不過就是裝置取消了,就像那搬空的房間,沒有相關的什麼了,那時,兩個人巳是很難講話的地步了。
不愛了,就只是搬空了。誰搬空、誰先誰空了關係都不再重要,事實只是那裏巳經「空了」,你要走人還是留下來全部重來。
我的不眷戀令自己感到莫大震憾。因為才在幾週前,自己還深信自己很喜歡這房間的窗景,如果搬走了應該會很捨不得吧。但空掉的房間,即便有再美的風景仍覺非己之所。這讓我不得不有點強說愁般地附會地說起所謂的「不愛了」也不過如此,它可以來得如此輕易,即便曾模仿海誓山盟、甚或玉石具毀般的狂熱然終抵不過最後那在空蕩裏起不了回音的唏噓,回想一下愛人之間沒有話講的那刻,你是如此心知肚明,那裏巳是一間空房。
然而那房間不是一次或至少不是瞬間就全空掉的,它是一點一點空掉的,它空的如此輕,以至於我們從不警覺,它在執行搬空的意念中全心全意,以至於在突然空蕩的房裡,你幾乎不相信這是你前天還在這裡生活工作之處。你抱怨著它無情的空蕩,卻不知道無情的實是自己,虛情假意的相信自己會對著這個空間有所依戀就是最大的無情,你實是只與自己相愛,你只愛與自己產生關係的對象,你只在那裏投注關切之眼,至於他方,只是神話。
所以你到底愛的是對方還是與你產生關係的對方?換句話說,沒有關係,你還會不會愛?
我知道實無須苛求自己去問這個問題,一旦這樣問了,不管愛不愛,自己都會是在一道狹縫左支右朏,那是在語言上的閃躲與為難,然而即便執起所愛之人的手,那堪尬並不會隨之減少,僅管你說不出那是什麼道理。
可我的搬家,與愛無關啊!
新房間有新窗景,放眼望去盡是夏日草原,其上甚有黃野菊點綴如地上星空閃耀。左側有一株老樹,其枝葉伸展觸手可及,想起許久前在朋友家中看到朋友書房窗前有樹,曾欣羨不巳,而在麻豆老家後門曾有木瓜樹長至二樓及窗,甚愛望樹發呆注視其葉迎風舞動發出簌簌聲響。在這裏,我又得以和樹和草還有數種鳥類一起生活,猶如兒時在充滿大樹花草的糖廠裏的生活。在這裏,很多人聽到你是住宿舍的,會很不以為然的覺得這不是個人住的地方,眼神裏會有種嫌惡與憐憫,可是當我來到這裡後,卻發現這裏是如此奢侈地在享用著大自然,那雲彩幻化的天空、在鳥鳴婉囀聲中醒來、風在樹叢間簌簌地密語、日光在草地上玩影子與塗色遊戲、每日有數種不知名的小花綻放、各類昆蟲飛舞跳躍(包括蟑螂蒼蠅蚊子),如果我說我是如此滿足地住在宿舍裏,那是因為在這裏真的很難無聊。
所幸搬了家,得以欣賞到不同的窗景,走不同路線回家,沿途花草不同。
因為搬了家,所以就不怕搬家,之前會認為搬家很痛苦,最好都不要再搬家,而現在接受了搬家這件事之後,反而不需要被搬家這件事給綁住了,因此在行動中得到了自由。
以上,就是關於搬家我想說的話。
附記:寫完之後隔天早上要去洗澡時竟發現淋浴間沒有門!!!這是什麼意思?
2.7.09
醉舟﹣與韓波無關
Comme si nous pouvions parler de l’amour sans aimer ! Que mettez-vous dans l’amour si vous en parlez sans aimer ? --- Maurice Zundel
不記得是否引過這句話,或許有吧,今天在查「天使」(想知道有翅膀和沒翅膀的天使差別)一詞時,看到了類似的話於是就想起了這句列在《le cœur cannibale》(狠心)詩集前的引言,也因為這引言,而覺得不得不買。
這句話感覺起來是這樣的,「看起來我們好像可以在不愛(動詞)的情況下談論愛(名詞)!然而當你在說到愛時,你要把什麼放在愛裏呢?」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在不愛的情況下談論愛,那所談之「愛」便是空洞,進而追之,我們在談的是一個沒有內容的形式,一個空的東西,我們在談空洞本身,也就是說我們什麼都沒談,更甚者我們什麼都沒認識到,但卻自以為了解覆於空洞上的名詞「愛」,高談闊論,沾沾自喜。
這句話有兩個層面,一個是很直觀式的,直接在感覺上起作用的,「我們如何談愛而沒有愛呢?沒有愛,我們怎麼開始談什麼是愛。」很令人感動的話,尤其是後面那句,「當我們說到愛時,我們把什麼放在愛這個字裏面呢,如果不愛的話。」
另一個是很分析性的,或說技術性的,把愛做為一個詞來看待,分析關於它的論述,並質疑其做為語言本身對愛的經驗或愛的行為的抹消。建基於愛這個詞所發展的論述必是空洞的深淵,論述有多厚,淵就有多深,如果不愛(動詞)。這是傅柯在瘋狂史對瘋狂論述所做的工作,也就是說這個分析是一種考古學式的分析,是對被語言「剝奪血肉」(布朗肖的說法 la part du feu)的語詞的否定,也就是否定語言的全能,而將事物釋放。進一步說來,命名其實是對世界的第一個否定,將其從獨特性狀態中抽象到普遍性狀態,因此傅柯的考古學或巴特的零度寫作以及布朗肖的文學經驗等,都是要對這個第一個否定予以否定,因此是第二層否定,然而,在此第二層否定並非黑格爾式辨證法的第二層否定,卻是回到分劃的原點上,回到「他們脫離各種謊言般的語言形式,回到那個原初的、混沌的「所見」;這裡是無差異的、靜默的,各種可能性將生而未生。」(不懂哉_友台文章)。這裏的第二層的否定正是否定了語言本身,和黑格爾的做為對語言的肯定的第二層否定是不同的。
所以簡單的說,這句話要說的就是「沒有愛的談論只是空談」,也就是不論我們在語言上可以把愛這個概念發展到什麼極致,我們仍只是認識愛卻不懂愛,甚至連認識都談不上,因為在那名詞概念下,一掀開,一無所有,我們連認識對象都沒有,我們只是假裝有此對象,我們援引生活中不勝枚舉的大小事件為例,不斷地充填這個空洞,以為「它」就在那,在我們叫它、稱呼它的時刻,以為「它」都在,以為我們可以什麼都不做就可以認識它。
然而我們卻忽略了,它只在我們行動的經驗中才在。其他時刻,「它」只是被安置的神主牌。它並不在。
回到今天看到的另一句話,那是聖保羅在書信裏的話:
「Je pourrais être capable de parler la langue des hommes et des anges, mais si je n’ai pas d’amour, mes discours ne sont plus rien qu’un tambour bruyant ou qu’une cloche qui résonne.」--1re lettre aux Corinthiens
我有能力說天使及人類的語言,然而若我沒有愛,我的話語不過是發出躁音的鼓聲亦或是一記響鐘罷了。
「 Quand je parlerai les langues des hommes et des anges, si je n’ai pas l’amour, je suis un airain qui résonne ou une cymbale qui retentit.」--chapitre 13 de la 1re épître aux Corinthiens
當我說著人類及天使的語言卻沒有愛時,我只是道響鐘或敲響的鈸罷了。
這兩句話也許只是不同版本的翻譯,應該是在文本的同一處吧。
同樣地,談到愛,不同的是,這裡對愛的範圍放大到全部的語言上而不單就「愛」一詞,也就是說,當我說話時,我含著愛意說話,也就是要像上帝一樣關懷所有一切,對萬事萬物含著愛意,一旦做到如此,那麼我說話必是有愛的。
反過來說,也許語言只是為了傳遞愛而設,如果說話不是為了傳遞愛,那麼說話或語言本身並不是什麼了不起的東西,它只是聲音罷了,一記鼓聲、鐘聲、鈸聲。更進一步看,如果忽略語言所傳遞的愛或力量,而去苦苦追尋那語詞的確切定義以為可以得到對世界的理解,那將只會是徒勞,被說出的概念並不重要,說出的意念所包含的情感(愛或恨等等)才是重要的。
因此在說話、在語言這件事上,開啟了兩種接近真理的不同使用方式,一是祈禱,充滿愛意的、熱切的、情感充沛的說話;另一則是否定語言,讓語言在雙重否定下(非此非彼)失聲(例:禪的語言)。兩種都直接或間接的否定了語言本身的真理揭示功能,但也同時肯定了語言的媒介功能。這一切都只是為了讓行動、讓生命本身在場,而不要被化約在語言的抽象性中。
因此在聖保羅這深情款款的抒情句子裏,我們同樣也可看到禪師與天地萬物同在的身影,一個熱情溢於言表,一個則捻花微笑。他們彼此懂得活在怎樣的世界裏。
而我呢,是個闖入者,無意間瞥見他們交錯的眼神,突然世界於我巳遠,我醉心於他們互換眼神的慧頡神態,暗自記誦,反覆操作,其中有醉酒般地夢遊愉悅。
不記得是否引過這句話,或許有吧,今天在查「天使」(想知道有翅膀和沒翅膀的天使差別)一詞時,看到了類似的話於是就想起了這句列在《le cœur cannibale》(狠心)詩集前的引言,也因為這引言,而覺得不得不買。
這句話感覺起來是這樣的,「看起來我們好像可以在不愛(動詞)的情況下談論愛(名詞)!然而當你在說到愛時,你要把什麼放在愛裏呢?」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在不愛的情況下談論愛,那所談之「愛」便是空洞,進而追之,我們在談的是一個沒有內容的形式,一個空的東西,我們在談空洞本身,也就是說我們什麼都沒談,更甚者我們什麼都沒認識到,但卻自以為了解覆於空洞上的名詞「愛」,高談闊論,沾沾自喜。
這句話有兩個層面,一個是很直觀式的,直接在感覺上起作用的,「我們如何談愛而沒有愛呢?沒有愛,我們怎麼開始談什麼是愛。」很令人感動的話,尤其是後面那句,「當我們說到愛時,我們把什麼放在愛這個字裏面呢,如果不愛的話。」
另一個是很分析性的,或說技術性的,把愛做為一個詞來看待,分析關於它的論述,並質疑其做為語言本身對愛的經驗或愛的行為的抹消。建基於愛這個詞所發展的論述必是空洞的深淵,論述有多厚,淵就有多深,如果不愛(動詞)。這是傅柯在瘋狂史對瘋狂論述所做的工作,也就是說這個分析是一種考古學式的分析,是對被語言「剝奪血肉」(布朗肖的說法 la part du feu)的語詞的否定,也就是否定語言的全能,而將事物釋放。進一步說來,命名其實是對世界的第一個否定,將其從獨特性狀態中抽象到普遍性狀態,因此傅柯的考古學或巴特的零度寫作以及布朗肖的文學經驗等,都是要對這個第一個否定予以否定,因此是第二層否定,然而,在此第二層否定並非黑格爾式辨證法的第二層否定,卻是回到分劃的原點上,回到「他們脫離各種謊言般的語言形式,回到那個原初的、混沌的「所見」;這裡是無差異的、靜默的,各種可能性將生而未生。」(不懂哉_友台文章)。這裏的第二層的否定正是否定了語言本身,和黑格爾的做為對語言的肯定的第二層否定是不同的。
所以簡單的說,這句話要說的就是「沒有愛的談論只是空談」,也就是不論我們在語言上可以把愛這個概念發展到什麼極致,我們仍只是認識愛卻不懂愛,甚至連認識都談不上,因為在那名詞概念下,一掀開,一無所有,我們連認識對象都沒有,我們只是假裝有此對象,我們援引生活中不勝枚舉的大小事件為例,不斷地充填這個空洞,以為「它」就在那,在我們叫它、稱呼它的時刻,以為「它」都在,以為我們可以什麼都不做就可以認識它。
然而我們卻忽略了,它只在我們行動的經驗中才在。其他時刻,「它」只是被安置的神主牌。它並不在。
回到今天看到的另一句話,那是聖保羅在書信裏的話:
「Je pourrais être capable de parler la langue des hommes et des anges, mais si je n’ai pas d’amour, mes discours ne sont plus rien qu’un tambour bruyant ou qu’une cloche qui résonne.」--1re lettre aux Corinthiens
我有能力說天使及人類的語言,然而若我沒有愛,我的話語不過是發出躁音的鼓聲亦或是一記響鐘罷了。
「 Quand je parlerai les langues des hommes et des anges, si je n’ai pas l’amour, je suis un airain qui résonne ou une cymbale qui retentit.」--chapitre 13 de la 1re épître aux Corinthiens
當我說著人類及天使的語言卻沒有愛時,我只是道響鐘或敲響的鈸罷了。
這兩句話也許只是不同版本的翻譯,應該是在文本的同一處吧。
同樣地,談到愛,不同的是,這裡對愛的範圍放大到全部的語言上而不單就「愛」一詞,也就是說,當我說話時,我含著愛意說話,也就是要像上帝一樣關懷所有一切,對萬事萬物含著愛意,一旦做到如此,那麼我說話必是有愛的。
反過來說,也許語言只是為了傳遞愛而設,如果說話不是為了傳遞愛,那麼說話或語言本身並不是什麼了不起的東西,它只是聲音罷了,一記鼓聲、鐘聲、鈸聲。更進一步看,如果忽略語言所傳遞的愛或力量,而去苦苦追尋那語詞的確切定義以為可以得到對世界的理解,那將只會是徒勞,被說出的概念並不重要,說出的意念所包含的情感(愛或恨等等)才是重要的。
因此在說話、在語言這件事上,開啟了兩種接近真理的不同使用方式,一是祈禱,充滿愛意的、熱切的、情感充沛的說話;另一則是否定語言,讓語言在雙重否定下(非此非彼)失聲(例:禪的語言)。兩種都直接或間接的否定了語言本身的真理揭示功能,但也同時肯定了語言的媒介功能。這一切都只是為了讓行動、讓生命本身在場,而不要被化約在語言的抽象性中。
因此在聖保羅這深情款款的抒情句子裏,我們同樣也可看到禪師與天地萬物同在的身影,一個熱情溢於言表,一個則捻花微笑。他們彼此懂得活在怎樣的世界裏。
而我呢,是個闖入者,無意間瞥見他們交錯的眼神,突然世界於我巳遠,我醉心於他們互換眼神的慧頡神態,暗自記誦,反覆操作,其中有醉酒般地夢遊愉悅。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