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地方出生成長,會以為自己就是那個樣子,只能是那個樣子,直到我們在外面遇到大大小小的差異,那些差異構築出另一番世界景像,每一個差異點不管多小都決定了不同的世界景觀,然後便學著意識到,自己是那個可以翻出不同世界圖像的萬花筒,蜘蛛人或拼圖者.簡單來說,就是可以不同.有時是垂直的變化有時是水平的.有的人以擁有不同的事物來感受這變化,如學業,工作,升職,婚姻,生兒育女等,而有些人則是以旅行或生活他方的方式來感受不同.
而這些不同又帶來一種新的目光來看自己的過去,而真正的變化就在這個新目光的注視當中.
在生產干邑酒的小鎮待了一個禮拜,拜朋友工作之賜有幸住到了鄉下,在各種意義上都是名符其實的鄉下,四週是生產干邑酒的葡萄園和森林,沒有公車可坐,只能步行或騎單車,當然當地人都是有車的,朋友囑咐我要帶上自己的單車,我先是百般不干願的帶上單車來到這裡.
對於一個住在城市裏寫論文的傢伙而言,扛著單車搭火車,轉車等,未免也太陽光了一點,是我嚮往的風格但就僅止於嚮往,說到底,我仍是怕麻煩的,而怕麻煩其實是怕發生窘境,不能維持優遊自若的淡定姿態,不能一副瀟灑樣而是醜態百出的狼狽樣,這就是真正意義的怕麻煩.
然而,一整年囚禁在論文房間裏的不耐仍衝破了怕麻煩的界限,當春天的日光移動桌上時,我早巳恨不待踏上單車流浪到不知名的地方去了.春天,讓人想旅行.然而,我還是捱到了夏初.朋友的提議勾著我早巳發癢的心,雖然我還是躊躇著.但說也奇怪,真的整理起行囊帶著車去火車站時,突然覺得自己真是陽光啊,想著想著就不覺發笑起來.
轉了一趟車,單車隨著我上下樓梯,上下火車,很累卻也很新鮮.
到了鎮上,平靜的街道,我們去買了些食物,當朋友說家附近沒有任何商店時,我彷彿有了密室恐慌症,感覺要準備很多糧食,但畢竟是單車,我們只買了適量的食物.然後我們開始在上下坡的道路上回家,約莫是四公里的路程,一趟約二十分鐘,習慣了之後,竟也不覺遠了.
房子座落於一大片葡萄園旁,自家後院則是各種高大的樹,菜圃,雞舍,可以走約三分鐘的石子路.這景像後來令我想到兒時的家後院,原來我小時候住在這麼幸福的地方.在這房子裏,兒時的家的記憶片段湧現,那種安靜卻平穩的感覺如出一徹,是因為自然,或是因為這家人給人的感覺呢?朋友上班,踏著她的單車騎二十分鐘的路程進市裏,我待在家有時望著落地窗外的樹發呆,或繼續寫論文,下午我也騎車進市裏,享受沿途開闊的綠意與浩瀚的天空,人變得很輕,很容易開心,很難持續在焦慮的念頭上,嗯,或許該這麼說,人變得很自然.
只帶了三天分的衣物,卻不知不覺地住了下來,其實住一個月我可能都可以住下去吧.
星座上說月亮雙子的人不知道怎麼讓自己快樂,因為常處在選擇的狀態.我常是用想的,做這件事我會快樂嗎,但這似乎不準.後來我們在朋友休假的一天去附近樹林裏騎車,我發現自己的開心,那是超越想的速度與內容的,然後我跟自己說哦,原來很開心很開心是這樣的.很像毫無預警的喜歡上一個人,而不是在條件適合下選擇的喜歡.旅行或生活也是這樣的吧,選擇好的度假方式或生活方式是安全的,是不討厭的,但無預警的以某種生活方式過下來卻有某種無法計算的驚喜.
我想我應該對自己更好一點,主動去接觸會讓自己笑開嘴的人事物,而不是被動的.少想一點,噢,那很麻煩吔.多回憶起那種開心地容不下擔憂的狀態.而這種狀態,在騎單車的時候最常出現,在台灣時是,在法國也是.
在此逗留期間,意外地參加了兩次小小的社交生活.和朋友去同事家喝酒,這是所謂的下班後喝一杯吧.雖然他們都是在干邑酒的公司上班,但下班後仍要喝一杯,這一杯一喝就是到十點,哈哈哈.另外,剛好遇到其中一位房客生日,在後院辦了一個戶外烤肉用餐的聚會.即使是烤肉仍是從餐前酒,前菜開始,到甜點咖啡,酒結束.大家說話到兩三點,烤著用乾葡萄藤燒過的木炭,木炭的味道讓我想起小時候在客廳一家人圍著放著燒洗澡水剩的木炭取暖的場景,即便大家說著話卻有種安靜的感覺.
我生長的年代是台灣在追逐經濟,嚮往城市生活,擺脫鄉村的時期,我當然也在此種價值觀下嚮往著光鮮亮麗的城市生活,對於鄉村生活只留下了麻煩和不方便的印象, 然而,在法國生活的這段時間,因為有更多機會接觸到花草樹木,至少他們的院子,或大或小都會留下一片綠意,而公園的樹木林立更是不在話下.也可能是自己心境的改變,而開始注意到大自然.總之,現在覺得沒辦法住在沒有樹的地方,如果有鄉下可住那是更好了.
生日派對上,來了個十二歲和五歲的小孩.首先是這個十二歲看來像十五歲的少女,在我們貼臉打招呼時,她如此直接毫不保留的親過來,起初還真是嚇了我一跳,但馬上我就感覺被這種親切包圍了,直率的熟落.而這個小男孩,拉著我跑進廚房,那雙手那麼小,但是卻那麼堅定地握著我,跑著,因為我們走到一條死路,我說不要亂走吧這麼暗,他說,你會怕黑嗎?你會怕的話我們就用跑的,然後我們開始跑.那雙小小的手,軟軟的,堅決的力度令我詑異,也令我感動.我突然想到,如果我們不把孩子當孩子,不把他們當應保護的對象,而是讓他們帶我們去探險,那將會體會到多少美妙的事情,而不是對他們無止境的擔憂.
小孩的直率令我感動,那個親吻和那隻握著的小手裏沒有猶豫,沒有我們所謂的禮貌與客套,只有要或不要,喜不喜歡.但是我們長大了,很多事要徵得他人同意,即便別人同意了,我仍不勉懷疑那是禮貎上的答應或是真心的答應.或許是個性使然,亦或環境使然,雖然也試過主動牽起他人的手或直接表達情感,但畢竟只是少之又少的經驗,我為自己等待的性格氣惱卻害怕踏出主動的步伐,我等著別人的腳步跟上,有時卻又覺得彆扭,就這樣反覆著.
不是遊記也算不上日記,卻想把這些片段用文字銘刻下來,不是為了回憶,卻是審視自己目光的變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