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不需要計算時間地過了一天。感覺世界靜止,除了我在心裏對自己說話所造成的變化感以外。我沒有思考,只是讓空間、聲音、色彩、文字包圍我。它們透過我說話,我碎成片斷的知覺,一會兒鳥鳴聲震耳、一會兒天空湛藍亮眼、一會兒花草鮮豔奪目等等。我無法思考,在這個充滿歷史的久遠空間裏,在這個四週被田野包圍的人類空間裏,在這個企圖以沈思以通達神的修道院裏,在這個以現代感裝飾內部企圖轉化宗教空間為人文空間的圖書館裏,它的豐富性不斷地傾注於我,我,來不及思考,來不及固定在一個立場上。
也許用一種第三者的眼光來看自己一天之中做了什麼,可以規避自己想了什麼的問題。
在天空矇矓地藍的微亮中醒來。梳洗穿衣,下樓吃早餐。法式麵包、當地果汁(蘋果汁、柳橙汁)、手工果醬(橙子、草莓)、茶(八大桶茶葉任取,附上小茶袋自裝茶葉)、美式咖啡機煮的咖啡、普通牛奶、巧克力麥片穀粒、水果(蘋果、柳橙、葡萄柚)。
幽靜、簡單有質感的早餐。
回房帶上電腦、筆記,往圖書館走去。想起來,就好像以前的修士,用餐完,到教堂去讀經或唱聖歌之類的。
九點半開門,從房間出發走去,只要兩分鐘。
外面,有黃花、綠地、柳樹、石壁,有鳥聲婉轉,有清風,有雪白的雲,有劍般清藍的天,空氣中沒特別的氣味,我走向圖書館,有如修侶一名,一名古代修侶可能也是這樣感覺著神或思考著神的活著。
圖書館,要先到櫃台報到,因為這裏都是預約制的,所以今天有誰要來用圖書館,裏面的人是清楚的,他們給我一把鑰匙開寄物櫃用,而進圖書館則要用個門卡,所以不是那種隨便門開了就可以進去逛的,是給真的要來做研究的人來的,所以在預約時要填表格說明來此目地,並附上證明,例如研究生需要指導教授的說明信。
因此,不難想見,整個圖書館的確散發著某種專業的氣質,一種溫文與沈潛的氣息。在這裡,研究者與其所研究的作者是如此地靠近,你可以翻著他的手稿,聽著他課程錄音,以及所有關於他的書。是的,所謂的關於他的書,是指各種語言,所以我在這裏看到中文版、日文版、韓文版、英文版、西班牙版、德文版等的傅柯,因此,我們可以比較各個不同國家對傅柯的興趣是在哪個部分,哪些書翻譯了,哪些主題被討論的最多等等。感覺看著這兩大櫃的書,就可以生出一個研究主題了。
在這裡的「近」並不是與作者的原生活空間重疊的近,也不是去到作者墓園的感覺上的近,在這裡的是一種「完整」的近。是他的「活動」。我們對其文檔的取閱,其實是一種介入,一種試圖參與其當時創造過程的觀察,試圖在這觀察中體會某種在其作品中不被言明的什麼,一種讀者妄想的潛越,一種強迫的共時性之創造。然而,我們不知道的是,這共時性,我們以為是回到作者創作的時刻,其實是把它們帶到了現在,一個我們生活的現在。這讓人想起物理學上的海森堡測不準原理,觀察者的「客觀」觀察總是干擾量子運動軌跡,因此,觀察量子運動,可以。但客觀觀察,沒這回事。我們和作者的手稿之間,也存在這種關係。
我上一樓拿了第一版的法文瘋狂史,一本介紹傅柯但我沒看過的書,一本雜誌關於小說主題的討論,一本傅柯博論小論文(康德人類學的翻譯)還有一本中文的再見傅柯,這是在台灣的研討會的集結。還有林志明翻的瘋狂史、楊凱麟翻的德勒茲論傅柯及其他論文集,我沒有拿,但卻備感親切。看來,我應該快快寫本書,以便在此掠得一席。
早上,在偷拍照、逛書架中渡過了大半,其他時間只看了康德人類學翻譯序。傅柯簡短的描述了這份講稿的定稿時間問題以及它的未完成。另外還有些時間是在網路上渡過,在這裡才開始學找資料,因為它編目和查找方式有點特別。
十二點四十五分,放飯,要準時。
蕃茄蘿勒義大利麵、莎拉菜配油醋醬、法式麵包一大盤起司任切(五種)、蘋果派、蘋果奇異果碎餅派、附近產區的紅酒、咖啡、茶。對了,這裡是諾曼地,特產是蘋果,今天特別吃了一顆,是屬於酸大於甜的那種。
簡單的餐卻很好吃。因為好吃,所以一點都不覺得東西太少或多樣性不夠,很好吃所以每一口都很滿足,很滿足,所以來不及產生匱乏感,因此不會感覺單調。原來,質精可勝於量繁。那麼在精神上培養滿足或「豐盛」(友台近日主題)的感受性,勢必能減少盲目追求、盲目填充的瞎忙。咦!不是說沒想法的嗎?
下午,去櫃台問手稿和錄音檔的事。結果拿來一大本傅柯型錄,全部資料都編號在裏面,而錄音檔則是在桌面的電腦裏,直接按iTune的小圖示然後密碼之類的就進去傅柯全語音世界。天啊!這要聽多久?很八掛的選了一些傅柯和Raibinow的電話錄音、要不就是在家中的討論,後來正經的選了一個他為RTF做的節目,關於醫院的,結果裏面一堆病人、護士、實習醫生、醫生的談話,而傅柯真是名副其實的做為一個「給講話的人」(donner la parole aux gens)但是他在裏面提了一個問題,讓我馬上醒過來,他問:「有可能有一種共同語彙在這些各種經驗裏嗎?」(前面巳有各不同立場的談話)嗯!沒錯,有可能嗎?當我們走進醫院,我們想的就只有治好病,我們理所當然的認為醫院立場是和我們一致的,但仔細想想,哪會一致。「對醫生而言,他們是要解析生命與死亡;對病人而言,他們是要緩解病症或治癒」病人要的是自身的平靜「la paix en soi」,醫生要的是瞭解病是什麼。所謂的治療是一個詞兩邊各自表述,然後各自用自己想像的意思要求或看待彼此。(同樣的傅柯問句,也可以延伸成「一個中國對兩種不同政體經驗是可能的嗎?」)因此就不難理解他對Raymond Roussel一詞兩意之書寫風格的著迷,他在其兩種意義的一個文本中看到一個文本的雙重經驗,甚至可以是不重疊的雙重性。這下我終於又了解一點,他老講的雙重性的理論意義。簡單講就是,一個詞或概念的不同經驗結構。因此,當我們拼命的要找某詞或某概念下的真實,「真理」,我們似乎忽略了不同立場的經驗性或不同經驗所秉持的立場不同,我說的真和你的真,真的有重疊嗎?還是只是你用你的權威讓你的真覆蓋在我的真之上,而我因你的權威使自己符應於你的真之中。所以傅柯的研究都是在討論,是誰讓誰的「真」重疊在誰的身上,這個重疊是如何產生的,以什麼方法進行的。
此語音檔之後是一小段六分鐘的新書訪問,時值傅柯正出版Raymond Roussel一書,因此主持人請他介紹一下Roussel,並解釋一下傅柯自己的書是對Roussel的評論亦或分析。
想想該聽點什麼正經的吧,點了「結構主義與文學分析」來聽,是1967在Tunis的會議,因此一個下午就泡在這個會議裏了,另外順便查查有沒有這個會議的出版記錄或手稿,就這樣一個下午就沒了。填了幾張表格借手稿檔案用,明天就可以看到傅柯的筆跡了。好像有點近鄉情怯呢。
六點,下大雨,整理包袱回房去。等七點半的晚餐。
回房,不知怎地覺得還是來寫寫東西好了,雖然想著結束再寫比較有想法也比較能統合所有經驗給出一個比較完整的東西,但是又覺得屆時勢必也刪去許多感受性的東西,於是寫就了起來。
本來想寫傅柯在「結構主義與文學分析」裏提到的,他說現在的文學批評不再就「作品﹣讀者﹣作者」這個結構來分析了,而是將作品視為一個document,即語言本身。這馬上讓我想到「現象」,作品﹣讀者﹣作者可以看做是一種文學現象,其中包含寫與讀的現象,然後,我想想傅柯,其實也沒有所謂的傅柯思想,沒有一個一體的連貫的傅柯,只有一個不停思想的思想,而「傅柯」這個名只是一假名,藉以通稱一些龐雜的想法與觀點而巳。就像他的瘋狂史一樣。
一會兒就七點半。下樓,吃飯。
(超好吃)豬肉淋諾曼地醬,長米、瓜瓜,起司,紅酒,蘋果派(三種形式),茶任取(泡了一杯好睡茶,奢侈的大把大把葉子的放)。和從巴黎來工作的圖館人員一起用餐以及其他三位房客。之後,男士們去看足球賽,我和另一位愛爾蘭女孩在沙發上聊天。聊論文、聊寫論文的經驗、聊巴特、聊她曾在波爾多做交換學生等等,好像在家裡和朋友聊天的感覺。
於是就這樣來到了十一點,該睡了。夜靜得出奇,感覺又時間靜止了。
22.4.09
在技藝中見到神
使用建議:請搭配《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主題曲服用,效果更好。
當一個人施展其自身技藝時,旁觀者會被其所散發出的美感給震懾。是的,美,起初應屬於某種震懾的狀態。一種從自身內各種煩擾不安無以名狀的匆忙裏給抽出,頓時,屬於自己的那個狹小慌忙的世界被靜止了下來,只剩得美感籠罩的無限感。一時,你不再感覺你、不再感覺他,不再感覺各種個體性,而是美感的流動。或許這正是希臘悲劇中,酒神出場的橋段,個體性消融的片刻。此片刻,是無時間性的空間狀態,只存在一體感,所有的專注都被吸引前來踩踏酒神的舞步。
一旦人們瞥見過酒神,他就難以不被其縈擾終生,除非,他也投入技藝的修煉中,在他小小破敗的人世生命中,一點一滴雕琢酒神的樣貌,以求酒神再次降臨,注其蒼白生命以狂喜、以陶醉、以無比的輕盈。然而,「若以聲求我、以色見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金剛經》)酒神從來不在,惟有人能把酒神顯在,除此,一切藉以投射的對象僅為虛幻一場。
猶如那把過於沈重的大提琴,僅是與父親聯繫的執拗象徵,直到那不得不然的一個偶然,我以為會傷感而不能自己,沒想到竟是「如釋重負」。是啊!愛早巳不在那了,我只是近乎偏執的或只是進退維谷的扛著這把厚重琴身,以為,這會離你近些,是的,老爸,我以為只要我一輩子擁護這把琴就能同樣得到你永遠的愛。我以為我們說好了,在彼此交換石子兒的時候。
老爸,你終究還是走了,即便你遞給我那樣一枚又大又沈重的石頭,你還是走得如此輕盈,我不懂也不相信。直到賣掉這把賴以為生的大提琴,我才真的相信你的不在,這回,你是徹底的在我生命裏缺席了。「如釋重負」我不禁在心底嘆口氣。
長久以來維繫我信念的象徵物也走了,我是徹底地無依了,或是說,我巳不再期待什麼了。
然而命運倒底要教給我什麼?為什麼我跌入一條看不清終點的路上呢?這些人、這些事甚至是這套技藝到底跟我有什麼關係呢?為什麼我非得在這裏不可呢?可那糾住我心思卻又無以名之的「那個」又是什麼?「那個」似乎比我的「夢想」要來得清澈明晰多了。
當前輩展露其技藝時,我那稀哩糊嚕不靈光的腦袋瞬間被安頓了下來,不再有一大堆亂七八糟的問題、疑惑、害怕,只是全身心的跟上前輩那流暢、精準、靜謐以及無限溫柔的技藝美感之中。這是什麼?我從來沒看過,我只知道在那片刻,「我」被安頓在其中。
從此,我進入求「道」的旅途中。
我的「道」途不甚順逐,我疑惑,我身旁的人比我更疑惑。但我知道確實有「道」,也有「道」途,或許,或許,道途是給智者給賢人給求道者的,不是為我這等普通人準備的。也許,我該讓賢。
錯!道途是給呼求愛的人走的。
如果不是這樣,你不會在那瞬間被震攝住。
於是,我留了下來,留在屬於我的道途上,即便我無法辨認它是一條什麼樣的道途。
春去秋來,我在技藝的反覆中熟練技藝之道,的確,我技藝的展現也開始能散佈某種美感氣息。我心裏知道,參與的人也知道。在生死交替間,人心裏的污穢、靦腆之物都被美感的氣魄給勾耙出,我看著人們哭、也看著人們笑,我看到我們自以為堅硬的個性下都埋藏了一枚愛的幼苗,如此羞澀又如此柔軟,以至常被置於忽略且遺忘的櫉櫃中。非要等到某一被震懾的片刻,才被迫出。即使人們互相辱罵、即使人們忍住淚水、即使人們不願意原諒、即使人們彼此遺忘、即使人們在亡者面前擺出各種各樣的姿態,但是人們都無法抗拒某種擺姿態的欲望,那是與亡者最後一次的接觸也是在人世中最後一次的關係,爾後,生死兩茫茫,那些姿態終要被遺忘在無物可抗的沈寂中。
我一步步深浸於廣涵的道途中,一步步化身於美感之中,可仍不解的是,這道途要引我去哪? 或該問,我還有哪裏可去?雖然我知道,這世界仍存有一神秘之境,是我再也到不了的,因此它將永遠成我心中的謎,是對父親離去的不解,是被冰封在六歲那年的記憶迷宮,是那顆太過沈重的大石,說好了每年一顆的,而今它卻取代不可能再有的其他石子。我不願意去到那神秘之境,我怕驚動了守護秘密的巨獸,它會吞噬我,我怕,我怕你,其實不愛我,老爸,為此,我寧可,看著這神秘之境的存在,讓它在遙遠地不知名地異鄉存在著吧,但,請千萬不要來到我呼吸的空氣中。
讓秘密永遠作為秘密存在吧!
然而,我技藝裏的美感總像缺了點什麼,是技藝不夠純熟麼?亦是別的什麼呢?前輩從來沒給我講破那技藝裏深厚的美感到底是如何練就的。我只是模仿,然後重覆著,以為技藝純熟就是美感。直到,澡堂婆婆離世那日,我才深刻體會到前輩技藝中的美感是以其無限情感為底蘊,滿溢在每一個動作以及動作裏的每一個小細節上,不只是因為其手法的精準與嫻熟,而是那情感被充滿在每一個碰觸中,也就是那滿溢的情感消融了生與死的分界,隨著前輩的動作,我們不再分別活人的身體與死人的屍體,我們曾朝夕相處的記憶都在前輩的細膩中給召喚回來,原來人們是被愛給震攝住,是重新發現原來我們有能力愛。
然而,老爸,我還有能力愛你嗎?
或是說,即便你不愛我,我仍有能力愛你嗎?
我自忖無法回答。
終於,道途向我開顯屬於我自身的神秘之境,我措手不及卻又好像早巳等候多時,我巳被技藝重新格式化曾經殘破不堪的我,儘管我仍怯於見你,老爸,然而我知道如何在技藝中收歛各種張牙舞爪的做作姿態。我在技藝裏學會了真正的「看」。
老爸,我「看」到了你,同時也「看」到我自己,那個被你緊握著不放的小白圓石,那個你辭世前最後的牽掛。自始至終都被你愛著,原來。
原來,這樣就夠了。知道有人愛著自己,知道自己不是被丟棄的什麼,知道自己其實也有愛,這一切對我巳經太足夠了。夠我勇敢地去愛我的孩子。
而這一次,我也能勇敢地與你真正的道別。
在愛裏,沒有人再感到害怕與匱乏,只有感激和寬恕。
一路好走!在愛的微笑裏,我們悄悄地遞上最後的祝福。
﹣﹣﹣﹣《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觀後記﹣﹣﹣﹣
當一個人施展其自身技藝時,旁觀者會被其所散發出的美感給震懾。是的,美,起初應屬於某種震懾的狀態。一種從自身內各種煩擾不安無以名狀的匆忙裏給抽出,頓時,屬於自己的那個狹小慌忙的世界被靜止了下來,只剩得美感籠罩的無限感。一時,你不再感覺你、不再感覺他,不再感覺各種個體性,而是美感的流動。或許這正是希臘悲劇中,酒神出場的橋段,個體性消融的片刻。此片刻,是無時間性的空間狀態,只存在一體感,所有的專注都被吸引前來踩踏酒神的舞步。
一旦人們瞥見過酒神,他就難以不被其縈擾終生,除非,他也投入技藝的修煉中,在他小小破敗的人世生命中,一點一滴雕琢酒神的樣貌,以求酒神再次降臨,注其蒼白生命以狂喜、以陶醉、以無比的輕盈。然而,「若以聲求我、以色見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金剛經》)酒神從來不在,惟有人能把酒神顯在,除此,一切藉以投射的對象僅為虛幻一場。
猶如那把過於沈重的大提琴,僅是與父親聯繫的執拗象徵,直到那不得不然的一個偶然,我以為會傷感而不能自己,沒想到竟是「如釋重負」。是啊!愛早巳不在那了,我只是近乎偏執的或只是進退維谷的扛著這把厚重琴身,以為,這會離你近些,是的,老爸,我以為只要我一輩子擁護這把琴就能同樣得到你永遠的愛。我以為我們說好了,在彼此交換石子兒的時候。
老爸,你終究還是走了,即便你遞給我那樣一枚又大又沈重的石頭,你還是走得如此輕盈,我不懂也不相信。直到賣掉這把賴以為生的大提琴,我才真的相信你的不在,這回,你是徹底的在我生命裏缺席了。「如釋重負」我不禁在心底嘆口氣。
長久以來維繫我信念的象徵物也走了,我是徹底地無依了,或是說,我巳不再期待什麼了。
然而命運倒底要教給我什麼?為什麼我跌入一條看不清終點的路上呢?這些人、這些事甚至是這套技藝到底跟我有什麼關係呢?為什麼我非得在這裏不可呢?可那糾住我心思卻又無以名之的「那個」又是什麼?「那個」似乎比我的「夢想」要來得清澈明晰多了。
當前輩展露其技藝時,我那稀哩糊嚕不靈光的腦袋瞬間被安頓了下來,不再有一大堆亂七八糟的問題、疑惑、害怕,只是全身心的跟上前輩那流暢、精準、靜謐以及無限溫柔的技藝美感之中。這是什麼?我從來沒看過,我只知道在那片刻,「我」被安頓在其中。
從此,我進入求「道」的旅途中。
我的「道」途不甚順逐,我疑惑,我身旁的人比我更疑惑。但我知道確實有「道」,也有「道」途,或許,或許,道途是給智者給賢人給求道者的,不是為我這等普通人準備的。也許,我該讓賢。
錯!道途是給呼求愛的人走的。
如果不是這樣,你不會在那瞬間被震攝住。
於是,我留了下來,留在屬於我的道途上,即便我無法辨認它是一條什麼樣的道途。
春去秋來,我在技藝的反覆中熟練技藝之道,的確,我技藝的展現也開始能散佈某種美感氣息。我心裏知道,參與的人也知道。在生死交替間,人心裏的污穢、靦腆之物都被美感的氣魄給勾耙出,我看著人們哭、也看著人們笑,我看到我們自以為堅硬的個性下都埋藏了一枚愛的幼苗,如此羞澀又如此柔軟,以至常被置於忽略且遺忘的櫉櫃中。非要等到某一被震懾的片刻,才被迫出。即使人們互相辱罵、即使人們忍住淚水、即使人們不願意原諒、即使人們彼此遺忘、即使人們在亡者面前擺出各種各樣的姿態,但是人們都無法抗拒某種擺姿態的欲望,那是與亡者最後一次的接觸也是在人世中最後一次的關係,爾後,生死兩茫茫,那些姿態終要被遺忘在無物可抗的沈寂中。
我一步步深浸於廣涵的道途中,一步步化身於美感之中,可仍不解的是,這道途要引我去哪? 或該問,我還有哪裏可去?雖然我知道,這世界仍存有一神秘之境,是我再也到不了的,因此它將永遠成我心中的謎,是對父親離去的不解,是被冰封在六歲那年的記憶迷宮,是那顆太過沈重的大石,說好了每年一顆的,而今它卻取代不可能再有的其他石子。我不願意去到那神秘之境,我怕驚動了守護秘密的巨獸,它會吞噬我,我怕,我怕你,其實不愛我,老爸,為此,我寧可,看著這神秘之境的存在,讓它在遙遠地不知名地異鄉存在著吧,但,請千萬不要來到我呼吸的空氣中。
讓秘密永遠作為秘密存在吧!
然而,我技藝裏的美感總像缺了點什麼,是技藝不夠純熟麼?亦是別的什麼呢?前輩從來沒給我講破那技藝裏深厚的美感到底是如何練就的。我只是模仿,然後重覆著,以為技藝純熟就是美感。直到,澡堂婆婆離世那日,我才深刻體會到前輩技藝中的美感是以其無限情感為底蘊,滿溢在每一個動作以及動作裏的每一個小細節上,不只是因為其手法的精準與嫻熟,而是那情感被充滿在每一個碰觸中,也就是那滿溢的情感消融了生與死的分界,隨著前輩的動作,我們不再分別活人的身體與死人的屍體,我們曾朝夕相處的記憶都在前輩的細膩中給召喚回來,原來人們是被愛給震攝住,是重新發現原來我們有能力愛。
然而,老爸,我還有能力愛你嗎?
或是說,即便你不愛我,我仍有能力愛你嗎?
我自忖無法回答。
終於,道途向我開顯屬於我自身的神秘之境,我措手不及卻又好像早巳等候多時,我巳被技藝重新格式化曾經殘破不堪的我,儘管我仍怯於見你,老爸,然而我知道如何在技藝中收歛各種張牙舞爪的做作姿態。我在技藝裏學會了真正的「看」。
老爸,我「看」到了你,同時也「看」到我自己,那個被你緊握著不放的小白圓石,那個你辭世前最後的牽掛。自始至終都被你愛著,原來。
原來,這樣就夠了。知道有人愛著自己,知道自己不是被丟棄的什麼,知道自己其實也有愛,這一切對我巳經太足夠了。夠我勇敢地去愛我的孩子。
而這一次,我也能勇敢地與你真正的道別。
在愛裏,沒有人再感到害怕與匱乏,只有感激和寬恕。
一路好走!在愛的微笑裏,我們悄悄地遞上最後的祝福。
﹣﹣﹣﹣《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觀後記﹣﹣﹣﹣
19.4.09
[法國家書]十七_寬恕
查了寬和恕個別意思,趁機溫習了一下孔子。 寬的解釋還算容易瞭解,不外是大、鬆、廣等義,而恕,和從前讀《中國文化基本教材》的感覺一樣,每次都記不起來「恕」的意義。孔子回子貢,「恕,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每次只能硬背。今天硬是盯著「恕」這個字半响,發現它是由「如」「心」兩字組成,咦!那不正是「如自己的心」也就是「照自己的心意」的意思。這樣,不稱自己心的必不稱人之心,故實踐恕道便是「對待別人有如自己侍奉自己心意般」。因此,這就可以解釋「寬恕」二字在一起為何是原諒。寬是大、鬆,是空間,是距離,是為了化開外來力量所需的身體扭動空間;而恕是反觀自己,這是自己喜歡的嗎?如果不是,讓我就不需要再以相同方式回敬對方,被揍一拳不是我喜歡的,因此我就不回敬你一拳了。於是寬與恕加起來,就著實是一種在自身上下的功夫,而無關外力的邪惡程度了。
這麼說來,行寬恕之道,便是在練內力,而外在世界的一切都只是一種推手上的「搭手」,用來檢測功夫練到什麼程度的練習題罷了。寬恕並沒有可原諒的對象,只有自己的功力深厚與否。
這真是太詭異了,我一直沒搞清楚寬恕與原諒的關係,以為它們是同一回事,以為都是要有個原諒對象,寬恕才得以可能,卻不知它是自己的功力問題。
但事實上,寬恕要練,還是得從身邊的親朋好友相處中來練,就好像練推手,也需要有同伴一起切磋討論。從親朋好友相處中練,一是取其安全性;一是取其頻繁性。跟朋友家人雖是親密卻也常有爭執口角,但再怎樣也不會想奪其命之類的(這裡說的是一般情況),而另一方面,由於相處頻繁,有些爭執模式總是一再重複,在這重複下,可以幫助自己看清或審視自己的寬恕功夫哪裏還要再加把勁。就好比一道題做多次了,自然容易看出自己在哪粗心犯錯,更好的是,只要練習做得足夠,考試時容易一眼就看出問題在問什麼、哪裏是盲點之類。在親朋好友間練寬恕另一個好處是,自己的功力練得愈深,其反饋是愈大的,也就是說,愈能與身邊的人相處融洽,自己從中得到滋養是無比富足的,可謂是某種程度的幸福與歡樂。
因此,我還是得補上一篇被自己「故意」忽略的家書,雖然收信者不一定看得到,但在我心底的他一定收得到,那人就是我老爸。
我知道自己除了故意忽略他外,其實有更多心態是,「他應該跟我現在沒關係了吧!他的角色在我的人生肥皂劇中早巳經下場許久,無須再多著墨於他了吧。」就是這種沒有好好「了斷」的忽略,讓我的家書顯得很不完整,我與自己的和解也差點成半調子式的妥協,因此,不得不承認,在自己生命裏的每一種情緒都該被認真對待,那種故作漠不在乎在一旁抖腳納涼的行徑都是危險的,通通都得抓來好好寬恕一番才行。沒有那種「沒關係吧!我這沒什麼大不了的。」的小事,只要讓自己妥協於這種小小的忽略,日後它終成為大事件的藉口。我想我要說的可能是,「小事不需寬恕,大事不可饒恕」那好,寬恕之道甭練了。
我老爸對我堪稱為一場事件,一個「外遇」事件,一個「外遇」問題值不值得原諒的質問。
這是一個殘酷的事件,沒有因為發生在我老媽身上就結束了對我們家的精神折磨,而此後不久,我身旁就有朋友在我眼前輪番上演「外遇」劇場,逼得我不得不去看「外遇」這個事件,這個我老早想丟到一旁「視而不見」的事件,我只想沈溺在自己家庭悲劇的悽慘中就好了,這樣我就可以怪天怪地怪世界怪老爸老媽老弟,只要不要怪到自己這個悲劇女主角就好。可惜自己悟性太低,看半天,還是看不出個所以然來,所以還勞煩自己的男朋友親自下海主演。這下可好,什麼是「外遇」?自己待在戲裏,硬是得看個清楚,那些裏裏外外的關係,錯綜複雜,要說誰沒半點責任,那是說不通的,要說什麼結果才是對的或好的,那也是沒個準,這回,「外遇」一詞,硬是被徹底瓦解成四散的欲望,誰想怪誰,誰想占有誰,誰想逃開誰,在「外遇」事件裏譜成瘋狂多重奏,來來回回唱和著,偶爾唱和至美妙處還給人謳歌愛情壯烈之感。
我一直不願意去了解在那裏面的是什麼、有什麼。因此,我也不想去了解我老爸,也不想去了解我男友,同樣的,我也不想去了解我的朋友們在玩什麼。我的抗拒把我帶到最真實卻也最虛幻的現場。最真實是因為事件本身,而最虛幻則是因為事件本身根本和我腦袋裏設想出來的、憎恨的「外遇」不同。雖然一開始,我是以預設的看法去看「外遇」事件,然而當我逐步看下去,竟然發現不一樣,它是一個「活」的關係場,不是一個「死」的事件概念,而當它是活的狀態下,誰能來為它評斷作結呢?沒有誰是神聖的,在這場事件角力中。可我卻一直想「事不關己」的忽略過去,因為我想批判別人的欲望大過我想瞭解真相的欲望。是了,就是這個,我根本不想瞭解真相,一旦瞭解真相,我對老爸的「壞人」角色就得重新定位,一旦他在我心裏得到平反,我的整個世界,我的道德認知都得跟著憾動甚至重整,天啊!那豈不累人,還不如就這樣討厭他或無視他的過下去,然後遇到這種問題就怪男的就好(也有女的我承認,但我就是懶到不想承認真相)。
這種畸形的認知方式多少可以維持一段時間的世界和平,然而卻脆弱的可憐,除非自己整個世界都要依此畸形認知模式建立,若不,那麼這個畸形認知勢必要與自己其他健全認知所描述的世界產生衝突,而在自己裏面衝撞的這兩股力量勢必產生一決定性的結果,要嘛是畸形認知獲勝,要嘛是健全認知獲勝,然後我的一生就操縱在那個獲勝的認知模式裏了。
聽來駭人,其實不然,否則大家不會還都這樣好好的活著,工作的工作、吃飯的吃飯、消費的消費、談戀愛的談戀愛,我是說,不管哪方得勝,我們自己都不會有什麼太大的變化,只是感覺自己似乎曾為某種什麼很重要的事努力過,也許只是當時覺得很重要的一件小事吧。自己做為劇中人是不會了解自己選擇的是痛入心扉的悲劇還是啟迪人心的勵志喜劇,自己只會繼續哀怨的當悲劇主角或愈來愈快樂的喜劇主角。
所以海德格才說,只有藉由「焦慮」的片刻才得以把人的存在投進存有裏,像是一扇門被瞬忽開啟,然而人不懂的是,為何只在「焦慮」的片刻,才得以瞥見存在的本然。那焦慮的短暫時刻是一個什麼樣的認知模式,為何得以知覺到平常所無法知覺的存在體驗?人永遠不會懂,因為我們都是劇中人,所有的行動和決定都只能當下判斷、決定,然後看效果如何。我們無法球員兼裁判,而不影響球局。光是知道這點,就夠哲學家焦慮的了,因為那代表真理的斷言永遠無法被給出,惟一要證明真理的方法就只有去做做看,做對了,算你好運,一次搞定,做了卻行不通,那只好下輩子再來。
那我要做什麼呢?至少,至少,我不能再對自己的「忽略」視而不見。不能再麻痺自己說,反正老爸和我巳沒關係了,我們之間沒有愛不愛、恨不恨的問題。這是假斷言,如果沒有恨,那就一定有愛,如果我認為沒有愛,那就表示我們之間仍有恨,只是不被承認罷了。那好,那就讓我在此練習寬恕吧!我寧願愛你,老爸。
我希望你過得好,和你的家人,我希望你們歡笑多於淚水,我希望你不要感到對我們有所欠疚,我們都過得很好也很快樂,既然如此,我真心希望大家都輕快的活著。
還有,我有一點點小小做蛋糕的天賦,你說,會不會是遺傳到你呢?記得在你家看過你一早起來做餡餅,你說全是自己一點一滴實驗出來的,開始時是分送給好友,直到大夥一致認為好吃,才開始做起餡餅生意。那天,看著你工作的身影,其實心裡有種說不出的踏實感,看到你真實的、生活的一面,你,不再只是我腦袋裏怨懟的紙板人,你是一個真的人,有美好的一面、有脆弱的一面、有逃避的時候、有面對的時候,那一天,我是如此的真實地體驗著你這個人,這個老爸,那一天,我巳經原諒了你,也放過自己了。日後,我只是略帶逞強的、不好意思的不願意承認而巳。而現在,我只是讓這個原諒更清楚呈顯出來,並且讓它變成愛。
我愛你,老爸。(放心吧,我老媽不會嫉妒你的。)
這麼說來,行寬恕之道,便是在練內力,而外在世界的一切都只是一種推手上的「搭手」,用來檢測功夫練到什麼程度的練習題罷了。寬恕並沒有可原諒的對象,只有自己的功力深厚與否。
這真是太詭異了,我一直沒搞清楚寬恕與原諒的關係,以為它們是同一回事,以為都是要有個原諒對象,寬恕才得以可能,卻不知它是自己的功力問題。
但事實上,寬恕要練,還是得從身邊的親朋好友相處中來練,就好像練推手,也需要有同伴一起切磋討論。從親朋好友相處中練,一是取其安全性;一是取其頻繁性。跟朋友家人雖是親密卻也常有爭執口角,但再怎樣也不會想奪其命之類的(這裡說的是一般情況),而另一方面,由於相處頻繁,有些爭執模式總是一再重複,在這重複下,可以幫助自己看清或審視自己的寬恕功夫哪裏還要再加把勁。就好比一道題做多次了,自然容易看出自己在哪粗心犯錯,更好的是,只要練習做得足夠,考試時容易一眼就看出問題在問什麼、哪裏是盲點之類。在親朋好友間練寬恕另一個好處是,自己的功力練得愈深,其反饋是愈大的,也就是說,愈能與身邊的人相處融洽,自己從中得到滋養是無比富足的,可謂是某種程度的幸福與歡樂。
因此,我還是得補上一篇被自己「故意」忽略的家書,雖然收信者不一定看得到,但在我心底的他一定收得到,那人就是我老爸。
我知道自己除了故意忽略他外,其實有更多心態是,「他應該跟我現在沒關係了吧!他的角色在我的人生肥皂劇中早巳經下場許久,無須再多著墨於他了吧。」就是這種沒有好好「了斷」的忽略,讓我的家書顯得很不完整,我與自己的和解也差點成半調子式的妥協,因此,不得不承認,在自己生命裏的每一種情緒都該被認真對待,那種故作漠不在乎在一旁抖腳納涼的行徑都是危險的,通通都得抓來好好寬恕一番才行。沒有那種「沒關係吧!我這沒什麼大不了的。」的小事,只要讓自己妥協於這種小小的忽略,日後它終成為大事件的藉口。我想我要說的可能是,「小事不需寬恕,大事不可饒恕」那好,寬恕之道甭練了。
我老爸對我堪稱為一場事件,一個「外遇」事件,一個「外遇」問題值不值得原諒的質問。
這是一個殘酷的事件,沒有因為發生在我老媽身上就結束了對我們家的精神折磨,而此後不久,我身旁就有朋友在我眼前輪番上演「外遇」劇場,逼得我不得不去看「外遇」這個事件,這個我老早想丟到一旁「視而不見」的事件,我只想沈溺在自己家庭悲劇的悽慘中就好了,這樣我就可以怪天怪地怪世界怪老爸老媽老弟,只要不要怪到自己這個悲劇女主角就好。可惜自己悟性太低,看半天,還是看不出個所以然來,所以還勞煩自己的男朋友親自下海主演。這下可好,什麼是「外遇」?自己待在戲裏,硬是得看個清楚,那些裏裏外外的關係,錯綜複雜,要說誰沒半點責任,那是說不通的,要說什麼結果才是對的或好的,那也是沒個準,這回,「外遇」一詞,硬是被徹底瓦解成四散的欲望,誰想怪誰,誰想占有誰,誰想逃開誰,在「外遇」事件裏譜成瘋狂多重奏,來來回回唱和著,偶爾唱和至美妙處還給人謳歌愛情壯烈之感。
我一直不願意去了解在那裏面的是什麼、有什麼。因此,我也不想去了解我老爸,也不想去了解我男友,同樣的,我也不想去了解我的朋友們在玩什麼。我的抗拒把我帶到最真實卻也最虛幻的現場。最真實是因為事件本身,而最虛幻則是因為事件本身根本和我腦袋裏設想出來的、憎恨的「外遇」不同。雖然一開始,我是以預設的看法去看「外遇」事件,然而當我逐步看下去,竟然發現不一樣,它是一個「活」的關係場,不是一個「死」的事件概念,而當它是活的狀態下,誰能來為它評斷作結呢?沒有誰是神聖的,在這場事件角力中。可我卻一直想「事不關己」的忽略過去,因為我想批判別人的欲望大過我想瞭解真相的欲望。是了,就是這個,我根本不想瞭解真相,一旦瞭解真相,我對老爸的「壞人」角色就得重新定位,一旦他在我心裏得到平反,我的整個世界,我的道德認知都得跟著憾動甚至重整,天啊!那豈不累人,還不如就這樣討厭他或無視他的過下去,然後遇到這種問題就怪男的就好(也有女的我承認,但我就是懶到不想承認真相)。
這種畸形的認知方式多少可以維持一段時間的世界和平,然而卻脆弱的可憐,除非自己整個世界都要依此畸形認知模式建立,若不,那麼這個畸形認知勢必要與自己其他健全認知所描述的世界產生衝突,而在自己裏面衝撞的這兩股力量勢必產生一決定性的結果,要嘛是畸形認知獲勝,要嘛是健全認知獲勝,然後我的一生就操縱在那個獲勝的認知模式裏了。
聽來駭人,其實不然,否則大家不會還都這樣好好的活著,工作的工作、吃飯的吃飯、消費的消費、談戀愛的談戀愛,我是說,不管哪方得勝,我們自己都不會有什麼太大的變化,只是感覺自己似乎曾為某種什麼很重要的事努力過,也許只是當時覺得很重要的一件小事吧。自己做為劇中人是不會了解自己選擇的是痛入心扉的悲劇還是啟迪人心的勵志喜劇,自己只會繼續哀怨的當悲劇主角或愈來愈快樂的喜劇主角。
所以海德格才說,只有藉由「焦慮」的片刻才得以把人的存在投進存有裏,像是一扇門被瞬忽開啟,然而人不懂的是,為何只在「焦慮」的片刻,才得以瞥見存在的本然。那焦慮的短暫時刻是一個什麼樣的認知模式,為何得以知覺到平常所無法知覺的存在體驗?人永遠不會懂,因為我們都是劇中人,所有的行動和決定都只能當下判斷、決定,然後看效果如何。我們無法球員兼裁判,而不影響球局。光是知道這點,就夠哲學家焦慮的了,因為那代表真理的斷言永遠無法被給出,惟一要證明真理的方法就只有去做做看,做對了,算你好運,一次搞定,做了卻行不通,那只好下輩子再來。
那我要做什麼呢?至少,至少,我不能再對自己的「忽略」視而不見。不能再麻痺自己說,反正老爸和我巳沒關係了,我們之間沒有愛不愛、恨不恨的問題。這是假斷言,如果沒有恨,那就一定有愛,如果我認為沒有愛,那就表示我們之間仍有恨,只是不被承認罷了。那好,那就讓我在此練習寬恕吧!我寧願愛你,老爸。
我希望你過得好,和你的家人,我希望你們歡笑多於淚水,我希望你不要感到對我們有所欠疚,我們都過得很好也很快樂,既然如此,我真心希望大家都輕快的活著。
還有,我有一點點小小做蛋糕的天賦,你說,會不會是遺傳到你呢?記得在你家看過你一早起來做餡餅,你說全是自己一點一滴實驗出來的,開始時是分送給好友,直到大夥一致認為好吃,才開始做起餡餅生意。那天,看著你工作的身影,其實心裡有種說不出的踏實感,看到你真實的、生活的一面,你,不再只是我腦袋裏怨懟的紙板人,你是一個真的人,有美好的一面、有脆弱的一面、有逃避的時候、有面對的時候,那一天,我是如此的真實地體驗著你這個人,這個老爸,那一天,我巳經原諒了你,也放過自己了。日後,我只是略帶逞強的、不好意思的不願意承認而巳。而現在,我只是讓這個原諒更清楚呈顯出來,並且讓它變成愛。
我愛你,老爸。(放心吧,我老媽不會嫉妒你的。)
15.4.09
關於信號
如果我們約定好了,那麼信號出現時我將會知道。
信號只在自己的系統內,只在做了約定的人之間。
因此信號絕對與某種實踐相關,這裏說的實踐必是形成某種經驗的過程。信號只所以不產生影響或行動,是因為缺少實踐過程作為啟動的力量,力量總是在行動者、閱讀者身上,因此,再完整的信號系統若缺乏「實踐」這個啟動信號系統運作的開關,也難以成事。
好吧,例如,兩個信仰上帝與不信仰上帝的人,假設他們都對上帝擁有相同認識,但為何仍有信與不信之雙重效果,重點就在於,一個祈禱,一個不祈禱。這裏說的祈禱,不是隨便測試上帝的祈禱,而誠懇地祈禱,先不管信不信而試著誠懇地祈禱(這裡的確有矛盾,不信如何誠懇地祈禱,有的,尤其在自己發生某些事時,人會變得謙遜與誠懇。)一旦,誠懇地祈禱產生,整個聖經系統便啟動了,所有信號燈也都亮了起來。
談宗教太嚴肅,談交通號誌好了。在我考汽車駕照前,很多路上的號誌是我不認識的,甚至很多號誌是我不會遇到的,因為我不會騎腳踏車上高速公路。考完駕照後,坐車經高速公路,那些號誌都突然斗大的跳到眼前來了。總之,就是關於汽車世界的信號都亮了,不是信號裝了燈,而是從我﹣觀看者﹣自身向號誌本身打燈,所以它就亮了,所以才說來自閱讀者的力量。而實踐的部分就是,我得上路(搭車或開車),我才會看到屬於在車道上的號誌。
我們的世界裝載了不只一套信號系統,然而我們都誤以為或自認為世界只有一套信號系統,而力求在惟一系統裏找出所有正確信號。所以,真/假,對/錯。然而,如前所述,系統是需要實踐的,從實踐中,才能啟動信號,當信號未啟動前,所有描述的信號都只是死的,甚至可說是假的,是錯的。就像武俠小說中的輕功,一般人肯定不信,但對於練功的人則有其一套方法循序漸進的訓練,至少,我們在體操運動或法國電影《企業戰士》(Yamakasi)中巳看到超乎尋常的身體運動。因此,當我們在驗證這個世界的真/假,對/錯時,我們得注意的是,我們是在同一個系統下做信號的排列與比對或是拿了不同系統下的信號來做比對,前者的比較是有意義的,後者的比較則可能得出有問題的結論。這裏說的其實只是很簡單的論點,我們可以隨便拿不同文化或語言來做例子就可略知一二。
所以,我的問題是,我要如何知道一個信號是信號?它是在哪一個系統下的?有時它似乎可以被歸類到許多系統內,有時似乎又會遇到死路?而接下來的問題是,當一個信號被當做一個信號給指認了以後,表示信號接收者巳進入此一系統內(有意識或無意識的),那麼他可以離開此系統嗎?有些系統也許悠關生死大事。也許就是因為事關重大,所以辨識真假、對錯對於人類的保全便成為如此重要的活動之一。然而這說到底總是一種循環似的東西。逃開的方法不是離開系統,而是在其中找到其縫隙,開鑿逃逸通道的可能性,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以一種障眼法似的魔法離開原來系統。我們讓自己顯得既在又不在。所以,在系統內增生系統,直到脹破原來系統,再不斷重複增生、脹破,以求得永恒逃脫之自由,那是一種總是在逃逸之路上的自由。為此,我們要揹上工具包、練就一身武藝,隨時開逃。
這或許也是一種距離感。一種參與系統實踐並掌握適當可飛躍的微小空間,我們可以全心全意實踐卻也要全心全意到注意縫隙的存在或出現,而不是忘我地忽略了縫隙的存在。這好比推手,當兩人彼此互推時,是全心全意在彼此力量的感受上,要抓到對方準備使力的點是要相當專注的,不是半吊子的,而要應付對方推來的力,也要全心全意的專注與留下可轉寰的空間以化開對方的力道。因此,我從推手裏學到一種全心全意的接觸但給自己留下一點空間(距離)做為化開力道的扭動空間。同樣的,身處於某系統內,實踐是必要的,否則我們如何瞭解那些信號,然而,留意系統的龜裂處也是同等重要的,不需要預設某一信號系統是完美的,也不需要預設某一信號必是不完美的,一切都只要去參與,去點亮信號,然而一旦發現龜裂處也要有勇氣指出來,而不要自我沈醉、麻痺於系統內而不願面對。
我想,這樣我們就可以開始一場信號系統遊戲。如傅柯說的「真理遊戲」(les jeux de vérité)雖說遊戲,但其實是以生命做賭注的,所以嚴肅、認真、謹慎絕對是遊戲標準配備,其次是享受遊戲本身,最後別忘了某種超然的距離做為關機的開關。
今天,是個信號充滿的日子,提醒我可以重新回到論文工作上,並被灌滿所需能量。
這個能量是一部在學校播放的關於索忍尼辛(Solzhenitsyn, Aleksandr (Isayevich))的紀錄片。是一位俄羅斯導演在索忍尼辛逝世後籌拍的紀錄片,而這位導演在索忍尼辛生前就為他所信任並指名讓他拍關於他的電影。這部紀錄片很動人,每當畫面拍到索忍尼辛講話,他的話語像一股什麼充滿勁道的力量直擊我胸膛,整部片下來,我像個被送往急救室的急診患者被電擊心臟好幾次,而感動的淚水則噗欶地流。我從來不認識索忍尼辛,只聽過大名,其他什麼都不知道,而今天卻如此直覺地被他所憾動,讓我清楚地看見自己的路。
前些天,我一直在自己的門前排徊,不肯跨過那扇門,為了自己也不清楚的恐懼。今天,突然心甘情願地跨過去了,跨過去了,知道自己似乎告別了什麼,卻不覺遺憾,只覺輕鬆,雖然有些許感傷,但仍感到一種明朗的輕鬆。於是在回宿舍前的草坪上漫步了一會,在樹旁聆聽鳥兒們的嬉戲,在夕照的石子路上暖暖地走一段路,在柔軟地草地上感受小草與小花的溫柔,慢慢地走著,接受草草樹樹鳥鳥花花們的祝福與喜悅。
關於正義、真理等問題,那絕對是某種和愛有關的活動,在這個愛裏,放縱濫用是不被許可的,如果沒有愛,淚水不會出現,因為那是愛的信號。
(這篇看起來真是充滿神秘啟示的味道,幸好這裏是部落格)
信號只在自己的系統內,只在做了約定的人之間。
因此信號絕對與某種實踐相關,這裏說的實踐必是形成某種經驗的過程。信號只所以不產生影響或行動,是因為缺少實踐過程作為啟動的力量,力量總是在行動者、閱讀者身上,因此,再完整的信號系統若缺乏「實踐」這個啟動信號系統運作的開關,也難以成事。
好吧,例如,兩個信仰上帝與不信仰上帝的人,假設他們都對上帝擁有相同認識,但為何仍有信與不信之雙重效果,重點就在於,一個祈禱,一個不祈禱。這裏說的祈禱,不是隨便測試上帝的祈禱,而誠懇地祈禱,先不管信不信而試著誠懇地祈禱(這裡的確有矛盾,不信如何誠懇地祈禱,有的,尤其在自己發生某些事時,人會變得謙遜與誠懇。)一旦,誠懇地祈禱產生,整個聖經系統便啟動了,所有信號燈也都亮了起來。
談宗教太嚴肅,談交通號誌好了。在我考汽車駕照前,很多路上的號誌是我不認識的,甚至很多號誌是我不會遇到的,因為我不會騎腳踏車上高速公路。考完駕照後,坐車經高速公路,那些號誌都突然斗大的跳到眼前來了。總之,就是關於汽車世界的信號都亮了,不是信號裝了燈,而是從我﹣觀看者﹣自身向號誌本身打燈,所以它就亮了,所以才說來自閱讀者的力量。而實踐的部分就是,我得上路(搭車或開車),我才會看到屬於在車道上的號誌。
我們的世界裝載了不只一套信號系統,然而我們都誤以為或自認為世界只有一套信號系統,而力求在惟一系統裏找出所有正確信號。所以,真/假,對/錯。然而,如前所述,系統是需要實踐的,從實踐中,才能啟動信號,當信號未啟動前,所有描述的信號都只是死的,甚至可說是假的,是錯的。就像武俠小說中的輕功,一般人肯定不信,但對於練功的人則有其一套方法循序漸進的訓練,至少,我們在體操運動或法國電影《企業戰士》(Yamakasi)中巳看到超乎尋常的身體運動。因此,當我們在驗證這個世界的真/假,對/錯時,我們得注意的是,我們是在同一個系統下做信號的排列與比對或是拿了不同系統下的信號來做比對,前者的比較是有意義的,後者的比較則可能得出有問題的結論。這裏說的其實只是很簡單的論點,我們可以隨便拿不同文化或語言來做例子就可略知一二。
所以,我的問題是,我要如何知道一個信號是信號?它是在哪一個系統下的?有時它似乎可以被歸類到許多系統內,有時似乎又會遇到死路?而接下來的問題是,當一個信號被當做一個信號給指認了以後,表示信號接收者巳進入此一系統內(有意識或無意識的),那麼他可以離開此系統嗎?有些系統也許悠關生死大事。也許就是因為事關重大,所以辨識真假、對錯對於人類的保全便成為如此重要的活動之一。然而這說到底總是一種循環似的東西。逃開的方法不是離開系統,而是在其中找到其縫隙,開鑿逃逸通道的可能性,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以一種障眼法似的魔法離開原來系統。我們讓自己顯得既在又不在。所以,在系統內增生系統,直到脹破原來系統,再不斷重複增生、脹破,以求得永恒逃脫之自由,那是一種總是在逃逸之路上的自由。為此,我們要揹上工具包、練就一身武藝,隨時開逃。
這或許也是一種距離感。一種參與系統實踐並掌握適當可飛躍的微小空間,我們可以全心全意實踐卻也要全心全意到注意縫隙的存在或出現,而不是忘我地忽略了縫隙的存在。這好比推手,當兩人彼此互推時,是全心全意在彼此力量的感受上,要抓到對方準備使力的點是要相當專注的,不是半吊子的,而要應付對方推來的力,也要全心全意的專注與留下可轉寰的空間以化開對方的力道。因此,我從推手裏學到一種全心全意的接觸但給自己留下一點空間(距離)做為化開力道的扭動空間。同樣的,身處於某系統內,實踐是必要的,否則我們如何瞭解那些信號,然而,留意系統的龜裂處也是同等重要的,不需要預設某一信號系統是完美的,也不需要預設某一信號必是不完美的,一切都只要去參與,去點亮信號,然而一旦發現龜裂處也要有勇氣指出來,而不要自我沈醉、麻痺於系統內而不願面對。
我想,這樣我們就可以開始一場信號系統遊戲。如傅柯說的「真理遊戲」(les jeux de vérité)雖說遊戲,但其實是以生命做賭注的,所以嚴肅、認真、謹慎絕對是遊戲標準配備,其次是享受遊戲本身,最後別忘了某種超然的距離做為關機的開關。
今天,是個信號充滿的日子,提醒我可以重新回到論文工作上,並被灌滿所需能量。
這個能量是一部在學校播放的關於索忍尼辛(Solzhenitsyn, Aleksandr (Isayevich))的紀錄片。是一位俄羅斯導演在索忍尼辛逝世後籌拍的紀錄片,而這位導演在索忍尼辛生前就為他所信任並指名讓他拍關於他的電影。這部紀錄片很動人,每當畫面拍到索忍尼辛講話,他的話語像一股什麼充滿勁道的力量直擊我胸膛,整部片下來,我像個被送往急救室的急診患者被電擊心臟好幾次,而感動的淚水則噗欶地流。我從來不認識索忍尼辛,只聽過大名,其他什麼都不知道,而今天卻如此直覺地被他所憾動,讓我清楚地看見自己的路。
前些天,我一直在自己的門前排徊,不肯跨過那扇門,為了自己也不清楚的恐懼。今天,突然心甘情願地跨過去了,跨過去了,知道自己似乎告別了什麼,卻不覺遺憾,只覺輕鬆,雖然有些許感傷,但仍感到一種明朗的輕鬆。於是在回宿舍前的草坪上漫步了一會,在樹旁聆聽鳥兒們的嬉戲,在夕照的石子路上暖暖地走一段路,在柔軟地草地上感受小草與小花的溫柔,慢慢地走著,接受草草樹樹鳥鳥花花們的祝福與喜悅。
關於正義、真理等問題,那絕對是某種和愛有關的活動,在這個愛裏,放縱濫用是不被許可的,如果沒有愛,淚水不會出現,因為那是愛的信號。
(這篇看起來真是充滿神秘啟示的味道,幸好這裏是部落格)
13.4.09
過渡中的渾沌
打開筆記時,發現自己昨天在咖啡館寫了九頁紙,不過不是A4格式,約是其一半而巳,但仍感到一陣「懶」,懶得打上word,懶得再去想這回事。然而一旦在自己內在的事上發懶,那種不知如何走下去的感覺就會馬上回來,為此,還是安住在自己的工作上吧。
關於敍事、關於書寫,我想引一段法國巴黎七大拉丁文教授Florence Dupont在訪談中提到的話:「絕大部分的人都混淆了文學。對許多讀者而言,文學即是小說。因此,圍繞著我們的話題,要普遍的說來,我說它是敍事(le récit.) 。」《Pensées pour le nouveau siècle》
敍事,或說或寫地描述一件現實或想像。
*文本、敍事在當代巳被做為「真實」的載體廣泛研究。在司法上,敍事是口供,是記錄、是文本。在文學上,敍事是找出不同描述事實的形式與字眼。在哲學上,敍事者的先天說話能力被質疑,敍事者是其所書寫的文本所建構。在心理學上,受分析者個人歷史的敍事,即可看出其事件力道對其記憶的影響而左右其實際生活的決定與行為。 因此,如果我們仍用天真地眼光看待敍事或文本,把它當成某種非關現實的童話、小說、想像或一種死了的文字,我們便會錯過許多覺知「真實」的可能。
*然而,反過來說,這種錯過也許是一種刻意的忽略,是一種理性的保護作用。除非我們巳把自己鍛煉到很強壯,否則過度參與「真實」世界對我們並沒好處,就好比把剛學會走的嬰孩丟到馬路上去走路一樣危險。因此,很多時候,我們自動閃避、忽略一些「真實」。我們說:「這我不懂。」「我沒時間去想這個。」「這不是我能力所及的,這是政府的責任,這是他們自己的問題。」「我只是個普通人。」這些不是懦弱或冷漠而是實際的自保機制。在自己還不知道自己的斤兩時,小心謹慎謙虛是保全自己的絕對生存法則。然後繼續鍛煉。
我想從這個小小的結論出發,然後再來耐心地抄上昨天在咖啡館寫的手稿。這有助於安定自己現在渾沌不明的心情。
星期日出門前和朋友談到關於導師的問題,(廣義的導師或師父)在進市中心的電車上繼續思考,想要導師跟一種熱切或說急切的態度有關,是某種渴望的變形。
有導師會有一種放心與依賴感,他她可以指出或確保「你」或「自己」這個人現在在做的事簡單的說是一種肯定,「你」是「安全」的,至少你不孤單。所以對導師的渴求,在某個意義上是希望被肯認、希望得到一種確定性。(可看做某種生存需求條件)
另一方面,對導師的渴望,是一種對某種追尋的「不耐煩」,一種急切的形式。有導師的存在,感覺好像可以看到終點,因為導師就在那,標誌出目的地。以可見目的地的方式往前走與未知的方式往前走,兩者感覺是大不同的,盲目的前進容易懷疑,懷疑自己、懷疑路,雖然之前也寫過「相信」的東西,但它仍不比有著清楚地標的信心來得堅定。
我不知道自己這股突如其來的沮喪或渴望是怎麼來的,或許它一直深植於內,只是每一段時期,當自己成長到一個階段,又要換階段時,它就會冒出來,以一種急切所投注幻化的具形物﹣「導師」
(星期一的補充)每次對導師的期望都以失望告終,我聽到自己說,那不是我要的。也許我只是需要靜下來等答案浮出,而不要被自己的不耐煩給捲得頭昏眼花在外面慌忙。
星期四,因為一位男性友人的不期然的到訪,使自己不得不拒絕他。因為自己真的很忙,本想在宿舍樓下簡短的攀談即止,但他卻問我要不要請他到房裏喝杯咖啡。原來他誤以為我下樓是要請他來我房裡。難怪我一下樓,他看到我竟一副開心的模樣(還抖腳),天哪!這讓我覺得很不舒服。首先,我要聲明,我並不排斥和男的朋友共處一室,但要是我自願邀請且開心,沒有半點不舒服的情況下。當下,我並不想邀他,原因一:我很忙,一會兒要出門,沒空招呼他。原因二:他主動要求,我不想答應這種在我看來近似「強迫」的要求。
然後,我隨口說了,這是我們中國文化的傳統,男女不共處一室。(我亂扯,主要是我現在不想跟你共處一室。)唉!結果引來他的長篇大論,什麼「傳統?傳統不需要完全遵守,傳統也有不好的,而且妳是讀哲學的,應該更開放,妳這樣顧慮這、顧慮那的,會錯過許多美好的學術生活...等,一堆似是而非的心靈開導,還說妳一定是跟男人有問題,你要超越克服它。」天啊!我不知何來的火氣,一聽到他說我有「男性障礙」我就有點惱火,我想我惱火的不是「自己」,而是這種說法,這種語氣,真他X的,典型的王八蛋在騙涉世未深的小女生的台詞,電視、電影都有演,我不是要說我朋友是王八蛋,我只是要說,他很不幸地錯用了王八蛋的台詞,所以,我就火了。我說:「就算我和男人有問題,那也是我的問題,是我自己要做的功課,我要自己去面對,去超越,但這不該輪到你來跟我說,不該是你來評判我或說服我什麼。此外,你也應該尊重我,我現在的選擇,如果我們是朋友。我現在不請你到我房裡,就表示現在不是時機,你應該尊重我現在的選擇與決定。」
我一邊義正言辭的跟他說,一邊心理不耐煩的氣著,X的,我就跟你說我在忙,結果我還要在這裡,跟你辯論這些「大道理」,我想這下會沒完沒了,於是我趕忙想辦法結束話題,「也許明天我們在學生餐廳喝咖啡再聊,順便把書還給你。」終於他也識趣的走了,可是跟他談話時,他的話、他的人、他所顯現的情緒等各方面我都接受到了。這一切,我只有「火」大可以形容。
關於這個「火大」正是我想好好研究的。
最近以來,我自認對自己情緒的掌握可說是比較快速與精準,我不太會讓自己掉入無謂的憤怒或焦慮繼而對抗某物或某人的「生氣狀態」。而他,他竟讓我「火大」了,我很好奇,我想知道是他說中了某些什麼我的問題,還是這只是一種「健康」的憤怒,就是前面提到的「王八蛋台詞」這個台詞如果換個情況被不同人說出來,也許就是好的,但由一個企圖想佔女生便宜的男性說出來就成了「王八蛋台詞」,而這有時也常出現在所謂的「男朋友」嘴裏。(小心切記)
我傾向於把自己的憤怒視為「健康」的憤怒,而且,這憤怒也包含了某種被「強迫」的不滿與叛逆。
然而接下來,我的情緒成了害怕。當我發現自己開始害怕時,我便有點沮喪。「害怕」看到他,「害怕」看到他打來的電話,「害怕」還得把書還他,「害怕」他會來敲我房門,反正就是怕各種可能與他接觸的情況,然後緊接著這個害怕,我開始想「逃」,想躲他、不想接他電話等等。
但是我一方面又清清楚楚地觀察自己這一切心念活動,我知道自己掉了一個固態的、凝結的「我」去了,有此「我」,才有要保護的「我」,有要保護的「我」,就會有逃的方法與怕的警覺。這整個「凝結」過程讓我厭煩,比和他講話還厭煩,我巳經這樣活了三十年,我不要再這樣過,而且最近才心靈重完,也不需要再那樣過,但,我「在途中」。我還感受不到面對這一切的力量與方法。
這是一場真實的試煉,是能夠體驗所謂「好」的現實也能體驗「壞」的現實。然而如前文所說,沒有好/壞,只有匱乏與滿溢的力量流動。我是否還有什麼凹糟存在或我過度滿溢、正無節制的在耗盡自己?
有一點!我有一點「得意忘形」是真的。
我有點太自以為是的「付出」、「曝露」了,這醺然的陶醉感讓我對世界掉以輕心,把一切定成「好」,沒有風險,忘了像個獵人般警覺,這也是為什麼從禮拜四,腦袋就反覆出現《巫士唐望的世界》裏的話,「不被得到」,無節制的付出,也是一種「自滿」的放縱,自以為自己在做「好事」或自以為自己有「能力」。沒有如實的覺察週遭,而飄飄然的活在「見山不是山」的虛妄裏。
這在自己禮拜五看佛陀弟子阿難的故事中有深刻體悟。阿難在佛陀涅盤後仍未開悟,但他性情隨和又深具慈悲心,所以總把別人問題及要求放在自己之前,這使得他一直沒時間在自己身上下足夠的功夫,直到編輯佛典的日子來臨,身為長年奉侍佛陀的重要弟子,竟因尚未開悟而無法列入編輯之列,這使他發大悲憤心徹夜苦修,一夜之間,竟達開悟之境。
我在這個例子感覺到一些模糊的東西,一種似乎要重新潛心向內看的啟示,但我知道這回的向內看與之前的向內看有所不同了。好像有什麼不同的熱切與渴望在內裏不安著、躁動著,這股躁動,好像一時間不是我能掌握的,這讓我浮起了對「導師」這種對象的渴求。我的渴求被具體化了,我想要有一個清楚的人直接告訴我一些事。
我又開始懶得一切自己來了,自己來需要耐心、細心,我的確在發懶,就像現在在這裏一個字一個字的寫著一樣,前幾天就是懶得寫,也沒空寫,所以一直擱著,直到現在,因為錯過電影反而得以有一個多小時的空檔拿來寫字。
(星期一補充)關於這件事,發現另一件事,跟慈悲有關。因為對那位男性友人的「火大」,使自己忘了用慈悲的眼去看他、看自己及整件事,所以引起了害怕的情緒。慈悲,並不是要退讓自己、牽就對方,而是用更大的角度去看全部,就不會產生消極的「我」與「他」的對抗,而自然能平常心的和他打招呼、還他書,也不會在彼此的自尊上烙上難堪的印記。
當我寫了之後,我發現自己的確平靜多了,也清楚自己下一步是什麼,原來的平靜與勇氣又湧現了,不一樣的是這回多加了謹慎。
(星期一補充)這種不寫不平靜的感覺是不是也是一種被寫這回事所囚禁?然而透過寫而得以拓展的知覺又是相對於原來有限知覺的一種「自由」。那麼,倒底是自由還是囚禁? 或是書寫做為「處於自由」的技術,是透過寫去覺知,去處於平常我們忽略的當下,能處於當下,就是一種自由,一旦練成隨時可處於當下之能力,那麼有寫無寫便顯得無關緊要了,武功秘籍這種東西只是一種輔助與對照,也只是給還沒練成神功的學徒們用的。所以,暫時被寫(被技術)所囚禁是因為嚐過了小小自由的甜頭而甘願自在。
關於敍事、關於書寫,我想引一段法國巴黎七大拉丁文教授Florence Dupont在訪談中提到的話:「絕大部分的人都混淆了文學。對許多讀者而言,文學即是小說。因此,圍繞著我們的話題,要普遍的說來,我說它是敍事(le récit.) 。」《Pensées pour le nouveau siècle》
敍事,或說或寫地描述一件現實或想像。
*文本、敍事在當代巳被做為「真實」的載體廣泛研究。在司法上,敍事是口供,是記錄、是文本。在文學上,敍事是找出不同描述事實的形式與字眼。在哲學上,敍事者的先天說話能力被質疑,敍事者是其所書寫的文本所建構。在心理學上,受分析者個人歷史的敍事,即可看出其事件力道對其記憶的影響而左右其實際生活的決定與行為。 因此,如果我們仍用天真地眼光看待敍事或文本,把它當成某種非關現實的童話、小說、想像或一種死了的文字,我們便會錯過許多覺知「真實」的可能。
*然而,反過來說,這種錯過也許是一種刻意的忽略,是一種理性的保護作用。除非我們巳把自己鍛煉到很強壯,否則過度參與「真實」世界對我們並沒好處,就好比把剛學會走的嬰孩丟到馬路上去走路一樣危險。因此,很多時候,我們自動閃避、忽略一些「真實」。我們說:「這我不懂。」「我沒時間去想這個。」「這不是我能力所及的,這是政府的責任,這是他們自己的問題。」「我只是個普通人。」這些不是懦弱或冷漠而是實際的自保機制。在自己還不知道自己的斤兩時,小心謹慎謙虛是保全自己的絕對生存法則。然後繼續鍛煉。
我想從這個小小的結論出發,然後再來耐心地抄上昨天在咖啡館寫的手稿。這有助於安定自己現在渾沌不明的心情。
星期日出門前和朋友談到關於導師的問題,(廣義的導師或師父)在進市中心的電車上繼續思考,想要導師跟一種熱切或說急切的態度有關,是某種渴望的變形。
有導師會有一種放心與依賴感,他她可以指出或確保「你」或「自己」這個人現在在做的事簡單的說是一種肯定,「你」是「安全」的,至少你不孤單。所以對導師的渴求,在某個意義上是希望被肯認、希望得到一種確定性。(可看做某種生存需求條件)
另一方面,對導師的渴望,是一種對某種追尋的「不耐煩」,一種急切的形式。有導師的存在,感覺好像可以看到終點,因為導師就在那,標誌出目的地。以可見目的地的方式往前走與未知的方式往前走,兩者感覺是大不同的,盲目的前進容易懷疑,懷疑自己、懷疑路,雖然之前也寫過「相信」的東西,但它仍不比有著清楚地標的信心來得堅定。
我不知道自己這股突如其來的沮喪或渴望是怎麼來的,或許它一直深植於內,只是每一段時期,當自己成長到一個階段,又要換階段時,它就會冒出來,以一種急切所投注幻化的具形物﹣「導師」
(星期一的補充)每次對導師的期望都以失望告終,我聽到自己說,那不是我要的。也許我只是需要靜下來等答案浮出,而不要被自己的不耐煩給捲得頭昏眼花在外面慌忙。
星期四,因為一位男性友人的不期然的到訪,使自己不得不拒絕他。因為自己真的很忙,本想在宿舍樓下簡短的攀談即止,但他卻問我要不要請他到房裏喝杯咖啡。原來他誤以為我下樓是要請他來我房裡。難怪我一下樓,他看到我竟一副開心的模樣(還抖腳),天哪!這讓我覺得很不舒服。首先,我要聲明,我並不排斥和男的朋友共處一室,但要是我自願邀請且開心,沒有半點不舒服的情況下。當下,我並不想邀他,原因一:我很忙,一會兒要出門,沒空招呼他。原因二:他主動要求,我不想答應這種在我看來近似「強迫」的要求。
然後,我隨口說了,這是我們中國文化的傳統,男女不共處一室。(我亂扯,主要是我現在不想跟你共處一室。)唉!結果引來他的長篇大論,什麼「傳統?傳統不需要完全遵守,傳統也有不好的,而且妳是讀哲學的,應該更開放,妳這樣顧慮這、顧慮那的,會錯過許多美好的學術生活...等,一堆似是而非的心靈開導,還說妳一定是跟男人有問題,你要超越克服它。」天啊!我不知何來的火氣,一聽到他說我有「男性障礙」我就有點惱火,我想我惱火的不是「自己」,而是這種說法,這種語氣,真他X的,典型的王八蛋在騙涉世未深的小女生的台詞,電視、電影都有演,我不是要說我朋友是王八蛋,我只是要說,他很不幸地錯用了王八蛋的台詞,所以,我就火了。我說:「就算我和男人有問題,那也是我的問題,是我自己要做的功課,我要自己去面對,去超越,但這不該輪到你來跟我說,不該是你來評判我或說服我什麼。此外,你也應該尊重我,我現在的選擇,如果我們是朋友。我現在不請你到我房裡,就表示現在不是時機,你應該尊重我現在的選擇與決定。」
我一邊義正言辭的跟他說,一邊心理不耐煩的氣著,X的,我就跟你說我在忙,結果我還要在這裡,跟你辯論這些「大道理」,我想這下會沒完沒了,於是我趕忙想辦法結束話題,「也許明天我們在學生餐廳喝咖啡再聊,順便把書還給你。」終於他也識趣的走了,可是跟他談話時,他的話、他的人、他所顯現的情緒等各方面我都接受到了。這一切,我只有「火」大可以形容。
關於這個「火大」正是我想好好研究的。
最近以來,我自認對自己情緒的掌握可說是比較快速與精準,我不太會讓自己掉入無謂的憤怒或焦慮繼而對抗某物或某人的「生氣狀態」。而他,他竟讓我「火大」了,我很好奇,我想知道是他說中了某些什麼我的問題,還是這只是一種「健康」的憤怒,就是前面提到的「王八蛋台詞」這個台詞如果換個情況被不同人說出來,也許就是好的,但由一個企圖想佔女生便宜的男性說出來就成了「王八蛋台詞」,而這有時也常出現在所謂的「男朋友」嘴裏。(小心切記)
我傾向於把自己的憤怒視為「健康」的憤怒,而且,這憤怒也包含了某種被「強迫」的不滿與叛逆。
然而接下來,我的情緒成了害怕。當我發現自己開始害怕時,我便有點沮喪。「害怕」看到他,「害怕」看到他打來的電話,「害怕」還得把書還他,「害怕」他會來敲我房門,反正就是怕各種可能與他接觸的情況,然後緊接著這個害怕,我開始想「逃」,想躲他、不想接他電話等等。
但是我一方面又清清楚楚地觀察自己這一切心念活動,我知道自己掉了一個固態的、凝結的「我」去了,有此「我」,才有要保護的「我」,有要保護的「我」,就會有逃的方法與怕的警覺。這整個「凝結」過程讓我厭煩,比和他講話還厭煩,我巳經這樣活了三十年,我不要再這樣過,而且最近才心靈重完,也不需要再那樣過,但,我「在途中」。我還感受不到面對這一切的力量與方法。
這是一場真實的試煉,是能夠體驗所謂「好」的現實也能體驗「壞」的現實。然而如前文所說,沒有好/壞,只有匱乏與滿溢的力量流動。我是否還有什麼凹糟存在或我過度滿溢、正無節制的在耗盡自己?
有一點!我有一點「得意忘形」是真的。
我有點太自以為是的「付出」、「曝露」了,這醺然的陶醉感讓我對世界掉以輕心,把一切定成「好」,沒有風險,忘了像個獵人般警覺,這也是為什麼從禮拜四,腦袋就反覆出現《巫士唐望的世界》裏的話,「不被得到」,無節制的付出,也是一種「自滿」的放縱,自以為自己在做「好事」或自以為自己有「能力」。沒有如實的覺察週遭,而飄飄然的活在「見山不是山」的虛妄裏。
這在自己禮拜五看佛陀弟子阿難的故事中有深刻體悟。阿難在佛陀涅盤後仍未開悟,但他性情隨和又深具慈悲心,所以總把別人問題及要求放在自己之前,這使得他一直沒時間在自己身上下足夠的功夫,直到編輯佛典的日子來臨,身為長年奉侍佛陀的重要弟子,竟因尚未開悟而無法列入編輯之列,這使他發大悲憤心徹夜苦修,一夜之間,竟達開悟之境。
我在這個例子感覺到一些模糊的東西,一種似乎要重新潛心向內看的啟示,但我知道這回的向內看與之前的向內看有所不同了。好像有什麼不同的熱切與渴望在內裏不安著、躁動著,這股躁動,好像一時間不是我能掌握的,這讓我浮起了對「導師」這種對象的渴求。我的渴求被具體化了,我想要有一個清楚的人直接告訴我一些事。
我又開始懶得一切自己來了,自己來需要耐心、細心,我的確在發懶,就像現在在這裏一個字一個字的寫著一樣,前幾天就是懶得寫,也沒空寫,所以一直擱著,直到現在,因為錯過電影反而得以有一個多小時的空檔拿來寫字。
(星期一補充)關於這件事,發現另一件事,跟慈悲有關。因為對那位男性友人的「火大」,使自己忘了用慈悲的眼去看他、看自己及整件事,所以引起了害怕的情緒。慈悲,並不是要退讓自己、牽就對方,而是用更大的角度去看全部,就不會產生消極的「我」與「他」的對抗,而自然能平常心的和他打招呼、還他書,也不會在彼此的自尊上烙上難堪的印記。
當我寫了之後,我發現自己的確平靜多了,也清楚自己下一步是什麼,原來的平靜與勇氣又湧現了,不一樣的是這回多加了謹慎。
(星期一補充)這種不寫不平靜的感覺是不是也是一種被寫這回事所囚禁?然而透過寫而得以拓展的知覺又是相對於原來有限知覺的一種「自由」。那麼,倒底是自由還是囚禁? 或是書寫做為「處於自由」的技術,是透過寫去覺知,去處於平常我們忽略的當下,能處於當下,就是一種自由,一旦練成隨時可處於當下之能力,那麼有寫無寫便顯得無關緊要了,武功秘籍這種東西只是一種輔助與對照,也只是給還沒練成神功的學徒們用的。所以,暫時被寫(被技術)所囚禁是因為嚐過了小小自由的甜頭而甘願自在。
11.4.09
限度的升起
「這就是偉大獵人的秘密,知道在什麼適當的地方暴露自己,或收斂自己...獵人的藝術在於使自己不被得到....要小心保留地碰觸周圍的世界...除非必要,否則你不會把自己暴露給風的力量,你不會把其他人的生命利用壓榨到一無所有,尤其是你所愛的人...收斂自己,意謂著你刻意避免去耗盡自己和別人,意謂著你既不饑餓,也不絕望...一旦你開始憂慮,你就會因為絕望而抓住任何東西;一旦你抓住東西不放,就會為之耗盡你的力量,或耗盡你所抓住的人或東西...獵人小心保留地利用世界,謹慎輕柔,不論是東西、植物、人類或力量,獵人親密地和世界交往,但是又不會被這世界得到...他不被得到,因為他沒把他的世界壓榨得變形,他只是輕觸這世界,需要在這世上停留多久,就停留多久,然後悄悄消失,幾乎不留下絲毫的痕跡。」《巫師唐望的世界》﹣轉摘自《夢.前世.靈魂之旅》
因為一些事,我開始思考「使自己不被得到的藝術」。我知道這就好比推手,其中也有「不被得到的藝術」。而我的問題點在於,「如何操作言詞做出如推手般的非暴力也非逃避的行雲流水使對方知難而退?」
不是為了充當濫好人、不是為了怕被拒絕的一方做出惱羞成怒的舉動、不是為了怕失去之前的美好等等,只是單純地想思考這個「使自己不被得到的藝術」該如何在言語及行為中實踐。
在自己的生命經驗中,曾有無數次充當拒絕者與被拒絕者的角色,不管是哪一種情誼甚或只是人與人間客套的相處,這兩種角色無時無刻在人們對待關係中出現。因此,我了解被拒的難堪與拒人的不安,事無關對錯,卻兩者都像犯了錯似的,心裏無法舒坦。
我也曾惱羞成怒,做出極端的反應。我也曾忐忑不安,想做些什麼來彌補被自己拒絕的一方。然而,這一切無非是滋生事端,竟是無謂之舉,只是為了安撫自己的羞愧感和不安感,於事於人都無助益。
因為這樣,每一次的拒絕或被拒,我都看著自己的實驗成果,這樣好還是那樣好。但仍有些時候,錯過了說「不」的時機,那是自己沒有專心以致沒有察覺到自己巳暴露過多,要麼就是太得意忘形、要麼就是虛榮心作祟以至在該收斂自己的時候,沒有收斂,而給了他人有向自己索求更多的機會。
雖然,我們會在腦袋裏預設某些人是這樣某些人是那樣,所以他應該不會這樣或不會那樣,這是我們概念作用的迷思,概念會讓我們的認識成為死水,會成為某種意識形態,它可以是我們對事物認知的初步而不該是認識的終點。因此,除了有概念外,還要有如前文所說的「敏感」,一種時刻在當時當地對事物、對人、對自己欲望的察覺與敏感。他是「朋友」所以他不會騙你、他是窮人所以他可能會偷東西之類的預設對於我們在當下的覺察只有障蔽而沒有幫助,但對一開始的謹慎或許是有幫助的,但有時也會在一開始過於放鬆。
每回不論是自己與自己或自己與他人的遭逢都是獨特的、當下的,沒有因為昨天做了一件善事 ,今天就一定是好人,每時每刻,有無數的起心動念,那一個念頭被落實,就端看當時力量傾輒結果。所以,我不是要說隨時要提防別人或自己,預設一切都是壞的,相反地,我傾向於說,一切都是中立的,效果取決於當下自己以何種強度去承接外在的力量。自己內在有所渴望,自然產生承接的凹糟,外在的力量自然會流進來;自己內在無所渴望,卻滿溢著力量,自然會流到有凹糟的人那裏去。這些力量的流動是感受性的,是要專心才能正確覺察的,不是單純腦袋判斷「好」、「壞」然後就可以高枕無憂的趨樂避苦。痛苦、難過、害怕、焦慮、開心、興奮這些情緒和好、壞無關,和「過度」與「匱乏」有關。一個想維持朋友關係和一個想進一步發展關係的人相處,就形成力量的失衡,於是失衡產生了負面情緒。
但這並不是說,那麼就讓我們一直維持平衡吧!要察覺這是真平衡亦是假平衡。一旦相處開始形成假平衡,那麼打破平衡就是必要的,因為若任由假平衡發展下去,那麼彼此的失衡將會漸形嚴重,那是一種耗盡彼此的假平衡。然而,打破平衡實是一種高超技藝,猶如推手,高手在一搭手就可以在幾乎沒有動作的情況下,停止假平衡的上演;而平凡如你我,則總要等事情看起來不太對了,才驚覺要打破這個看似無害的假平衡,而此時總巳是某一艱難時刻,就如推手,若對方巳推到自己胸前,此時要化開此力就需要更多功力,如腿力或腰力等以承受化開所需的身體扭動。但,化開力量或打破平衡總是可能的,只是費勁大小罷了。
是的,所以我現在還在打破平衡的前端,還可以慢慢思考「化」開力量的言語,所以才來寫這篇文試著思考如何化開,如何讓自己不被得到。
我想起佛陀對於其徒阿難受摩登伽女愛戀追求一事的處理,他讓摩登伽女入道修行,讓她見到自己的追求是妄想執著,終醒悟而一心求道。
而在聖經裏的《雅歌》一書,記載著所羅門王對一牧羊女之愛,然而牧羊女則心繫另一牧羊人,所羅門王保存著這份愛,尊重牧羊女的愛與選擇,不以其王權強取占奪不能回應他的愛的牧羊女。
這些故事都讓我想到關於人的相處的平衡問題,如何保持一種真平衡,如何真誠的說「不」,如何真誠的接受「不」,這些都是很重要的功課。一旦我們學會掌握時機說「不」,我們才能更自在的與人建立真實關係,不讓對方掉人他自己所投射的幻象裏,也不讓自己掉入自己投射於對方的幻象裏。因此,真誠的說「不」,不是一種「傷害」而是讓彼此都從夢裏醒來,別人在做夢,自己不要陪著對方一起夢遊;自己在做夢,對方喚醒自己,不要感到受傷、難堪,而是看看自己如何掉進夢境裹的。
然而,我們都知道難點就在於下決定,說出「不」的那一刻,為了逃避這艱難的一刻,我們習於拖延,想等情況自己退去、瓦解,然而,絕大部分的事例是,事情只有愈捲愈大,自己愈拖卻愈脫不了身,本來對自己有利的情況,最後變成對對方有利。是的,事情的好壞總是浮動著的,一件好事可以逐漸成為壞事,一段好關係可以逐漸成為令人作嘔的關係,一個新穎的思想可以逐漸成為過時的老調牙,因此,清醒地活在每個當刻,不讓自己陷落在自己昏昏的欲求裏,也不讓自己被吸取去填補他人欲望的深淵裏。時刻知道自己是誰,該露出嚴峻神色時,便不要和顔悅色,任何一種情緒與表情都有其使用的時機,不要忘了。
時刻記得自己!
因此,一個說「不」的時刻,是某一「限度」升起的時刻。這個限度也是浮動的,是在那個力量失衡的當刻所湧上的,限度,因此是某種平衡的浮標,而非「好」、「壞」判斷的價值線。所以,每個時期,有其時期的歷史限度,那是力量在尋找其平衝點,而我們卻誤以為在尋找某一永恒「真理」。因此,傅柯愛用某某「經驗」,因為「經驗」代表了某時、某地的人們與其環境間力量流動的過程,在這過程中,某些「限度」得以升起。就像我們與人交往中,也有說「不」的時候,「不」不是對對方的否定,也不是對自己的否定,而是要平衡當刻力量的流動,使其不致失序、失衡。
所以,學會客觀地說「不」吧!不要等到滿腔怒火或怨氣時才說;同時,也學會客觀地接受「不」吧!不要把「不」當做是對自己的否定,而是看清彼此當下相處的實況。
因為一些事,我開始思考「使自己不被得到的藝術」。我知道這就好比推手,其中也有「不被得到的藝術」。而我的問題點在於,「如何操作言詞做出如推手般的非暴力也非逃避的行雲流水使對方知難而退?」
不是為了充當濫好人、不是為了怕被拒絕的一方做出惱羞成怒的舉動、不是為了怕失去之前的美好等等,只是單純地想思考這個「使自己不被得到的藝術」該如何在言語及行為中實踐。
在自己的生命經驗中,曾有無數次充當拒絕者與被拒絕者的角色,不管是哪一種情誼甚或只是人與人間客套的相處,這兩種角色無時無刻在人們對待關係中出現。因此,我了解被拒的難堪與拒人的不安,事無關對錯,卻兩者都像犯了錯似的,心裏無法舒坦。
我也曾惱羞成怒,做出極端的反應。我也曾忐忑不安,想做些什麼來彌補被自己拒絕的一方。然而,這一切無非是滋生事端,竟是無謂之舉,只是為了安撫自己的羞愧感和不安感,於事於人都無助益。
因為這樣,每一次的拒絕或被拒,我都看著自己的實驗成果,這樣好還是那樣好。但仍有些時候,錯過了說「不」的時機,那是自己沒有專心以致沒有察覺到自己巳暴露過多,要麼就是太得意忘形、要麼就是虛榮心作祟以至在該收斂自己的時候,沒有收斂,而給了他人有向自己索求更多的機會。
雖然,我們會在腦袋裏預設某些人是這樣某些人是那樣,所以他應該不會這樣或不會那樣,這是我們概念作用的迷思,概念會讓我們的認識成為死水,會成為某種意識形態,它可以是我們對事物認知的初步而不該是認識的終點。因此,除了有概念外,還要有如前文所說的「敏感」,一種時刻在當時當地對事物、對人、對自己欲望的察覺與敏感。他是「朋友」所以他不會騙你、他是窮人所以他可能會偷東西之類的預設對於我們在當下的覺察只有障蔽而沒有幫助,但對一開始的謹慎或許是有幫助的,但有時也會在一開始過於放鬆。
每回不論是自己與自己或自己與他人的遭逢都是獨特的、當下的,沒有因為昨天做了一件善事 ,今天就一定是好人,每時每刻,有無數的起心動念,那一個念頭被落實,就端看當時力量傾輒結果。所以,我不是要說隨時要提防別人或自己,預設一切都是壞的,相反地,我傾向於說,一切都是中立的,效果取決於當下自己以何種強度去承接外在的力量。自己內在有所渴望,自然產生承接的凹糟,外在的力量自然會流進來;自己內在無所渴望,卻滿溢著力量,自然會流到有凹糟的人那裏去。這些力量的流動是感受性的,是要專心才能正確覺察的,不是單純腦袋判斷「好」、「壞」然後就可以高枕無憂的趨樂避苦。痛苦、難過、害怕、焦慮、開心、興奮這些情緒和好、壞無關,和「過度」與「匱乏」有關。一個想維持朋友關係和一個想進一步發展關係的人相處,就形成力量的失衡,於是失衡產生了負面情緒。
但這並不是說,那麼就讓我們一直維持平衡吧!要察覺這是真平衡亦是假平衡。一旦相處開始形成假平衡,那麼打破平衡就是必要的,因為若任由假平衡發展下去,那麼彼此的失衡將會漸形嚴重,那是一種耗盡彼此的假平衡。然而,打破平衡實是一種高超技藝,猶如推手,高手在一搭手就可以在幾乎沒有動作的情況下,停止假平衡的上演;而平凡如你我,則總要等事情看起來不太對了,才驚覺要打破這個看似無害的假平衡,而此時總巳是某一艱難時刻,就如推手,若對方巳推到自己胸前,此時要化開此力就需要更多功力,如腿力或腰力等以承受化開所需的身體扭動。但,化開力量或打破平衡總是可能的,只是費勁大小罷了。
是的,所以我現在還在打破平衡的前端,還可以慢慢思考「化」開力量的言語,所以才來寫這篇文試著思考如何化開,如何讓自己不被得到。
我想起佛陀對於其徒阿難受摩登伽女愛戀追求一事的處理,他讓摩登伽女入道修行,讓她見到自己的追求是妄想執著,終醒悟而一心求道。
而在聖經裏的《雅歌》一書,記載著所羅門王對一牧羊女之愛,然而牧羊女則心繫另一牧羊人,所羅門王保存著這份愛,尊重牧羊女的愛與選擇,不以其王權強取占奪不能回應他的愛的牧羊女。
這些故事都讓我想到關於人的相處的平衡問題,如何保持一種真平衡,如何真誠的說「不」,如何真誠的接受「不」,這些都是很重要的功課。一旦我們學會掌握時機說「不」,我們才能更自在的與人建立真實關係,不讓對方掉人他自己所投射的幻象裏,也不讓自己掉入自己投射於對方的幻象裏。因此,真誠的說「不」,不是一種「傷害」而是讓彼此都從夢裏醒來,別人在做夢,自己不要陪著對方一起夢遊;自己在做夢,對方喚醒自己,不要感到受傷、難堪,而是看看自己如何掉進夢境裹的。
然而,我們都知道難點就在於下決定,說出「不」的那一刻,為了逃避這艱難的一刻,我們習於拖延,想等情況自己退去、瓦解,然而,絕大部分的事例是,事情只有愈捲愈大,自己愈拖卻愈脫不了身,本來對自己有利的情況,最後變成對對方有利。是的,事情的好壞總是浮動著的,一件好事可以逐漸成為壞事,一段好關係可以逐漸成為令人作嘔的關係,一個新穎的思想可以逐漸成為過時的老調牙,因此,清醒地活在每個當刻,不讓自己陷落在自己昏昏的欲求裏,也不讓自己被吸取去填補他人欲望的深淵裏。時刻知道自己是誰,該露出嚴峻神色時,便不要和顔悅色,任何一種情緒與表情都有其使用的時機,不要忘了。
時刻記得自己!
因此,一個說「不」的時刻,是某一「限度」升起的時刻。這個限度也是浮動的,是在那個力量失衡的當刻所湧上的,限度,因此是某種平衡的浮標,而非「好」、「壞」判斷的價值線。所以,每個時期,有其時期的歷史限度,那是力量在尋找其平衝點,而我們卻誤以為在尋找某一永恒「真理」。因此,傅柯愛用某某「經驗」,因為「經驗」代表了某時、某地的人們與其環境間力量流動的過程,在這過程中,某些「限度」得以升起。就像我們與人交往中,也有說「不」的時候,「不」不是對對方的否定,也不是對自己的否定,而是要平衡當刻力量的流動,使其不致失序、失衡。
所以,學會客觀地說「不」吧!不要等到滿腔怒火或怨氣時才說;同時,也學會客觀地接受「不」吧!不要把「不」當做是對自己的否定,而是看清彼此當下相處的實況。
9.4.09
[法國學運_LRU] 罷課活動之七_《唐吉訶德的孩子們》(下)
﹣﹣續前文﹣﹣
這樣,我們就可以進入例子的討論。罷課活動之七_《唐吉訶德的孩子們》影片
禮拜一,波四大(法學院)在大教室放了一部《唐吉訶德的孩子們》(Les enfants de Don Quichotte)紀錄片,映後有與導演的討論。這是導演在2006年為無固定居所(SDF)的人們籌設的記錄片與組織。法國的失業、流浪漢問題幾乎是每年冬天,聖誕節前一段時間都必上頭條的社會問題。每年冬天,都會有許多SDF的人不耐天寒而死去,大部分是年紀大的人。2006年,總統大選前,導演開始走訪在巴黎的SDF,一開始他只是有個單純的想法,在他與這麼多的流浪漢接觸後,他發現SDF不是我們想像中的SDF,於是他希望能召集大家來接觸、了解這些我們社會所謂的「SDF」與實際上的SDF有何不同。
很多SDF是有工作的,和我們以為「SDF 」不工作或沒工作不一樣。
很多SDF是退休的老人,是有退休金的,這和我們以為「SDF」都沒錢,都在行乞是不一樣的。
很多SDF是女性,是受家暴婦女,這和我們以為「 SDF」是沒家庭、喜歡在外面自由自在生活是不一樣的。
有些SDF是青少年,是孤兒或曾進少年監獄,因年滿十八被趕出來了,這和我們以為「SDF」是逃家的青少年或不愛人管是不一樣的。
還有很多這樣、那樣的 SDF,和我們以為的這樣、那樣的「SDF 」是不一樣的。
所以,導演只是想著要怎麼樣讓人們有機會來瞭解他們呢?他們不是別人,不是和我們不同的人,是和我們在相同社會條件下生產出來的「失敗者」。那些我們、他們的差異,只在於時間和事件而不是在「人」這個價值本身。我們沒有比他們「高尚」、他們沒有比我們「卑賤」,人的際遇與人的價值和人權無關。所以他發起了大家來賽納河畔睡帳篷支援SDF的活動,希望能讓人們有機會看到不同的 SDF 。
自始至終,他只是個介質,他只是一個敏感體,一個容易過敏的人,過敏元是SDF。他把看似清楚區隔的黑與白、美與醜、上進與懶惰等對立的概念,在他體內,用他的身與心在兩端流動, 他把黑與白搓在一起,他讓黑開始看起來灰,他讓白也開始看起來灰,然後,黑與白得以脫離他們自身的認同,漸漸地也變得柔軟、變得敏感、變得可以流動。
因此,一開始需要有過敏體質的人,作為介質,讓人們看得到過敏元的存在,然後,流動才得以可能。人們的對認同的凝結狀態才得以開始融化,因此形變得以可能。就像本來是三角形的,可以把三頂點拉開,於是變成六邊形,六邊形六頂點拉開變成十二邊形,十二邊形各頂點再拉開變二十四邊形等以此類推,漸漸地,愈來愈接近圓形,然後,我們會發現本來做為一個很難動得起來的三角形,竟可以逐漸變成愈來愈容易動起來的「準圓形」。「準圓形」狀態,就是一種不固守在自己的想法裏的狀態,是「生而不有,為而不恃」的無私狀態。愈是試著去接觸與了解,就愈容易把「頂點」的一點拉開成一線,多拉開一個點,就多成一個邊,於是慢慢地朝多邊形、準圓形前進。聖人也是這樣慢慢拉開成準圓形的。雖然,有的人生長過程很幸運的就是比較多邊的多邊形,有些人比較辛苦是三角形,然而,對於成為準圓形這件事,大家都是具有此可能性的。所以,不要再說,那是他、她才有可能做出來的事,我不是那麼「偉大」的人。每個人都可以「偉大」也是「偉大」的。
這個導演讓我感覺是個很真誠的人,從他在片中講得話、討論問題、距焦問題的方式以及後來的面對面,都可以看出他的敏感性、彈性。敏感性使他進入SDF的問題裏,而即使在問題裏,他也能敏感地辦視每個SDF的問題都是不同的,不可以把他們化約成只是一群沒固定居所的人,這使得他能繼續保持他內在的「流」,而此「流」保存了他的彈性。他的初心是希望大家藉由影片或參加紮營活動粉碎大家腦袋裏對SDF們的成見以及此成見下產生的「忽視」,希望透過每個個人來瞭解的體驗過程,自己去融化自己的「忽視」、「冷漠」,而不是透過誰來說什麼大道理或訂教條來逼迫人們。
所以,當我們問到五月十五的活動會不會成功或是否有動員其他公益組織時。他的回答竟是不知道,讓我們拭目以待吧。在他的回答裏,我看不到因為從事社會運動而固化了自己的社會運動份子,他自己也說,「我做這些並沒有要塑造誰是敵人,我們要打倒誰的政治目標,我只是發現沒有直接與SDF人們接觸的組織,我只是發現法律上規定,百分之七十的法國公民都享有社會住宅的權力,而這法律卻沒有實行,一直被延宕。我只是不斷地發現一些事,一些謊言,而我,我可以做一些事。」他沒有掉入另一種認同裏,掉入SDF的認同裏以對社會發出憤怒的呼吼,他沒有。但是他也哭泣過、也氣憤過,那是在實際的事件裏,在令人生氣的事情上生氣,在令人難過的事情上流淚,但他沒有活在「想像」的憤怒裏。通常社會運動做久了,很容易固化成另一種認同,仇視其他不同認同的群體。重要的是要具有「流」性的敏感,不是持著某一種概念無限上網成「真理」。
最後補充,導演又高又帥,人又真誠,天啊!很難不被當成英雄偶像追隨。想看的人請上《唐吉訶德的孩子們》的網站找吧。四月七、八日,他們在波爾多市政府旁的教堂旁紮營,網站上有影片。
這樣,我們就可以進入例子的討論。罷課活動之七_《唐吉訶德的孩子們》影片
禮拜一,波四大(法學院)在大教室放了一部《唐吉訶德的孩子們》(Les enfants de Don Quichotte)紀錄片,映後有與導演的討論。這是導演在2006年為無固定居所(SDF)的人們籌設的記錄片與組織。法國的失業、流浪漢問題幾乎是每年冬天,聖誕節前一段時間都必上頭條的社會問題。每年冬天,都會有許多SDF的人不耐天寒而死去,大部分是年紀大的人。2006年,總統大選前,導演開始走訪在巴黎的SDF,一開始他只是有個單純的想法,在他與這麼多的流浪漢接觸後,他發現SDF不是我們想像中的SDF,於是他希望能召集大家來接觸、了解這些我們社會所謂的「SDF」與實際上的SDF有何不同。
很多SDF是有工作的,和我們以為「SDF 」不工作或沒工作不一樣。
很多SDF是退休的老人,是有退休金的,這和我們以為「SDF」都沒錢,都在行乞是不一樣的。
很多SDF是女性,是受家暴婦女,這和我們以為「 SDF」是沒家庭、喜歡在外面自由自在生活是不一樣的。
有些SDF是青少年,是孤兒或曾進少年監獄,因年滿十八被趕出來了,這和我們以為「SDF」是逃家的青少年或不愛人管是不一樣的。
還有很多這樣、那樣的 SDF,和我們以為的這樣、那樣的「SDF 」是不一樣的。
所以,導演只是想著要怎麼樣讓人們有機會來瞭解他們呢?他們不是別人,不是和我們不同的人,是和我們在相同社會條件下生產出來的「失敗者」。那些我們、他們的差異,只在於時間和事件而不是在「人」這個價值本身。我們沒有比他們「高尚」、他們沒有比我們「卑賤」,人的際遇與人的價值和人權無關。所以他發起了大家來賽納河畔睡帳篷支援SDF的活動,希望能讓人們有機會看到不同的 SDF 。
自始至終,他只是個介質,他只是一個敏感體,一個容易過敏的人,過敏元是SDF。他把看似清楚區隔的黑與白、美與醜、上進與懶惰等對立的概念,在他體內,用他的身與心在兩端流動, 他把黑與白搓在一起,他讓黑開始看起來灰,他讓白也開始看起來灰,然後,黑與白得以脫離他們自身的認同,漸漸地也變得柔軟、變得敏感、變得可以流動。
因此,一開始需要有過敏體質的人,作為介質,讓人們看得到過敏元的存在,然後,流動才得以可能。人們的對認同的凝結狀態才得以開始融化,因此形變得以可能。就像本來是三角形的,可以把三頂點拉開,於是變成六邊形,六邊形六頂點拉開變成十二邊形,十二邊形各頂點再拉開變二十四邊形等以此類推,漸漸地,愈來愈接近圓形,然後,我們會發現本來做為一個很難動得起來的三角形,竟可以逐漸變成愈來愈容易動起來的「準圓形」。「準圓形」狀態,就是一種不固守在自己的想法裏的狀態,是「生而不有,為而不恃」的無私狀態。愈是試著去接觸與了解,就愈容易把「頂點」的一點拉開成一線,多拉開一個點,就多成一個邊,於是慢慢地朝多邊形、準圓形前進。聖人也是這樣慢慢拉開成準圓形的。雖然,有的人生長過程很幸運的就是比較多邊的多邊形,有些人比較辛苦是三角形,然而,對於成為準圓形這件事,大家都是具有此可能性的。所以,不要再說,那是他、她才有可能做出來的事,我不是那麼「偉大」的人。每個人都可以「偉大」也是「偉大」的。
這個導演讓我感覺是個很真誠的人,從他在片中講得話、討論問題、距焦問題的方式以及後來的面對面,都可以看出他的敏感性、彈性。敏感性使他進入SDF的問題裏,而即使在問題裏,他也能敏感地辦視每個SDF的問題都是不同的,不可以把他們化約成只是一群沒固定居所的人,這使得他能繼續保持他內在的「流」,而此「流」保存了他的彈性。他的初心是希望大家藉由影片或參加紮營活動粉碎大家腦袋裏對SDF們的成見以及此成見下產生的「忽視」,希望透過每個個人來瞭解的體驗過程,自己去融化自己的「忽視」、「冷漠」,而不是透過誰來說什麼大道理或訂教條來逼迫人們。
所以,當我們問到五月十五的活動會不會成功或是否有動員其他公益組織時。他的回答竟是不知道,讓我們拭目以待吧。在他的回答裏,我看不到因為從事社會運動而固化了自己的社會運動份子,他自己也說,「我做這些並沒有要塑造誰是敵人,我們要打倒誰的政治目標,我只是發現沒有直接與SDF人們接觸的組織,我只是發現法律上規定,百分之七十的法國公民都享有社會住宅的權力,而這法律卻沒有實行,一直被延宕。我只是不斷地發現一些事,一些謊言,而我,我可以做一些事。」他沒有掉入另一種認同裏,掉入SDF的認同裏以對社會發出憤怒的呼吼,他沒有。但是他也哭泣過、也氣憤過,那是在實際的事件裏,在令人生氣的事情上生氣,在令人難過的事情上流淚,但他沒有活在「想像」的憤怒裏。通常社會運動做久了,很容易固化成另一種認同,仇視其他不同認同的群體。重要的是要具有「流」性的敏感,不是持著某一種概念無限上網成「真理」。
最後補充,導演又高又帥,人又真誠,天啊!很難不被當成英雄偶像追隨。想看的人請上《唐吉訶德的孩子們》的網站找吧。四月七、八日,他們在波爾多市政府旁的教堂旁紮營,網站上有影片。
8.4.09
[法國學運_LRU] 罷課活動之七_敏感性(上)
妳想說什麼?
關於敏感性。
關於敏感(sensible),我認為它具有柔軟、放鬆、自在的品質;當然每一種品質都有其程度問題,也就是量的平衡,一旦失去平衡,敏感也可以引發出焦慮、緊繃、懼怖等品質。
敏感有如一種「流」,是一種不受其形式限制的「可流動力量」,可以粗略的用同理心、同情等詞來形容,但敏感比同理心或同情來得更精細,容我再舉太極拳的推手為例,敏感在推手裏的地位正是「聽勁」,你能感受到對方要使力的意念及力量的來處,那即是在此要說的「敏感」,一旦聽聞力量來處,你便可以先發制人,抓住對方施力也就是意念執著所凝滯的點,在那一點上,你可以控制對方的動作。要聽聞力量,首先是自己不管在身體或肉體上都要「鬆」才行,也就是不執著在「自己」的任何形式上,不去想自己的身形小或仇視對方的力量,不去擔憂如何抵抗或如何使用學過的推手技術等。同理,這理指的敏感即是此種鬆勁展現的聽勁。不帶偏見去感受世界與自己,關於自己的部分,前面的文章都一再提到,即是覺察自己內在升起的各種情緒,不分好壞都一一凝視,凝視時不要急著判斷,深呼吸慢慢觀看下去,看看到底會看到什麼。
這樣反覆練習用此方式對待自己,接著就可以下山試工夫了。
出門,接觸世界,接觸人,用平衡的敏感性去接應世界,我們會發現一個新奇的大千世界,就如同我們從自己內在發現的從不認識的自己。
說敏感有如一種「流」,是為了對比我們對事物表象的認識能力,我們認識事物的方式是從其表現出來的現象,如大小、形狀、軟硬、美醜、香臭等。我們分析它們,好像它們是事物的本質似的,好比一顆蘋果,並不是一開始就是蘋果,是樹、是葉、是花、是籽、是逐漸形變的結果。好比一片葉子,它從一個被包裹、折疊的點狀,一步步的伸出、展開到一片平坦的葉形出來。命名的名詞並無法為我們展現在葉子裏面的力量變化所形成的形變,從葉苞到離枝的枯葉,葉子一直在變化。所以只分析表象的認識是不足形成一種真正的認識,充其量它只能是一種觀察,但力量的變化要如何觀察,如果我們不能讓自己成為一種「流」的意識體驗力量的變化,而只是在一個又一個的名詞般的概念上做推論,那我們就會把事物變化的力量給化約掉,只剩下那些空洞的形式,那些命名。這也是為何康德要說,沒有經驗的認識是空洞的,而沒有認識的經驗是盲目的。 沒想到又遇到康德了,那時讀了這話雖也能贊同,但總不像現在它自動冒出來來的強烈。一種對他這話的理解與應用。我在此指的「流」似乎又可對應到他想說的「直觀」,認識的先天範疇。而在他所說的「物自身」,則顯示出認識的局限,因為我們只能就事物所表象給我們的來認識它,或說我們截取事物表象的能力受自身先天認識所限,因此在認識事物的過程中,自然就留下了某種認識之外的「物自身」。這點,現在我算是贊同的,雖然,當時的我,曾一度認為在認識之外留下一個「物自身」是荒謬的。然而,認識不可能,並不意指瞭解之不可能。所以,一開始我就談「敏感」、談「流」。
停止哲學討論,來個經驗練習吧。一次在電車上,有個約兩歲的小孩撕吼般的哭喊,這哭喊強烈到顯得很不正常也很暴力,這讓我很訝異,因為上車時,我見過這個小孩,還算可愛也安靜地吃著奶嘴。他一哭喊時,我發現自己身體不由自主的就緊了起來,就像在推手時,一感受對方力量藉手推過來時,我們會不由自主地、反射地用力舉起手要擋這力量,就是這種情況。當小孩的力量藉由聲音的形式傳出來時,在車裏的人,都與這力量相遇了,都聽到哭喊聲,每個人對力量的反應不同,有的人接受,忍耐聲音,也不露出不悅;有的人抵抗,不耐地露出嫌惡的表情。我發現不由自主緊繃的身體會帶來討厭的此噪音的想法,再來會露出不耐或出於表面的禮貌而壓抑著不要顯出不耐的神情。此時的我,巳被凝固在自己裏面,我關閉自己以抵抗力量的侵入,我清楚的把自己與對方(小孩)區分開來,我這個個體對抗著發出噪音的小孩這個個體,劃界或限度如是展開,在我們感覺到力量時。
好,讓我們來「推手」吧。我開始試著放鬆,從最明顯的肩膀開始。放鬆,溫柔地放鬆,去感受對方的力量,去聽小孩的嘶喊,聽到聲音的最底處,聽到聲音最強處、最不願意忍受處。這時,有點什麼不同的理解出現了。我不再感覺到聲音的暴力與刺耳,相反地,我感覺到小孩在說話,用音色和音量在說話,說他的憤怒和害怕,似乎在說某一次可怕的經驗,因為現在重覆的情境使他再一次感到相同情緒。我耐煩地聽著他說話(嘶吼),想知道一些什麼,然而後來他停止哭喊,我的多管閒事也只能告終,只聽到他的憤怒以及害怕。
這次練習讓我訝異,雖然從前並不是沒有這樣的經驗,然而從前的經驗是建立在「以為是愛」或「因為有愛」的傾聽上,以為這只會發生在自己和所愛、所在乎的人之間。這次有意識的練習這種「意識上的推手」覺得非常有趣,以後打算把任何與人的互動,都當成一種「意識推手」練習。
「意識推手」絕對與前述的「敏感」有關,也就是說,要對自己下的工夫,鬆與流動,不要凝固堅硬起來。不要從現象的認識上去得出物物之間彼此不同的結論,不要停在此一結論上,進一步,放鬆意識讓它流動起來,打開全身每一個細胞,讓自己的身體與心靈都變得敏感,用這樣的自己進一步去瞭解事物。先認識接著瞭解。
所以,我要說,那種不為任何私人利益搞社會運動或公益的運動份子並不是什麼英雄,也不是什麼道德情操高於一般人的聖人,也不是他愛做這種事以滿足自己的道德感,相反地,他只是一個比較「柔弱」的人。「柔勝剛,弱勝強」《道德經》三十六章。
這是一個「敏感」的柔弱。我回想起「倫理學」上,有一種說法是,我們不能要求所有人都要做到聖賢標準的道德。這讓我覺得好笑,因為聖賢本也只是人,所謂的「聖賢」舉止,只是為了證明給所有人看,人的各種可能性。怎麼反倒是把聖賢供起來,說他們跟我們不同,他們是聖賢,我們是普通人,所以我們這樣就好。這真是顛倒。顛倒的是,倫理學試著想找出道德標準這東西。
因為敏感,一個人走向一個令人不舒服的情境裏去,在那裏,他問,這裡為什麼會變成讓人不舒服的地方?是怎麼變成現在這樣,人人避之或略之的情況?這裡真是如人們所說的,一個「不好」之地?在這裡,他不是忍耐、壓抑自己的嫌惡感,頂多是有一點恐懼感和心中強烈的問號驅策他去翻開那成蛆、成腐的「醜陋」。
這也絕對和研究有關。
﹣﹣ 未完,見罷課活動之七(下)﹣﹣
關於敏感性。
關於敏感(sensible),我認為它具有柔軟、放鬆、自在的品質;當然每一種品質都有其程度問題,也就是量的平衡,一旦失去平衡,敏感也可以引發出焦慮、緊繃、懼怖等品質。
敏感有如一種「流」,是一種不受其形式限制的「可流動力量」,可以粗略的用同理心、同情等詞來形容,但敏感比同理心或同情來得更精細,容我再舉太極拳的推手為例,敏感在推手裏的地位正是「聽勁」,你能感受到對方要使力的意念及力量的來處,那即是在此要說的「敏感」,一旦聽聞力量來處,你便可以先發制人,抓住對方施力也就是意念執著所凝滯的點,在那一點上,你可以控制對方的動作。要聽聞力量,首先是自己不管在身體或肉體上都要「鬆」才行,也就是不執著在「自己」的任何形式上,不去想自己的身形小或仇視對方的力量,不去擔憂如何抵抗或如何使用學過的推手技術等。同理,這理指的敏感即是此種鬆勁展現的聽勁。不帶偏見去感受世界與自己,關於自己的部分,前面的文章都一再提到,即是覺察自己內在升起的各種情緒,不分好壞都一一凝視,凝視時不要急著判斷,深呼吸慢慢觀看下去,看看到底會看到什麼。
這樣反覆練習用此方式對待自己,接著就可以下山試工夫了。
出門,接觸世界,接觸人,用平衡的敏感性去接應世界,我們會發現一個新奇的大千世界,就如同我們從自己內在發現的從不認識的自己。
說敏感有如一種「流」,是為了對比我們對事物表象的認識能力,我們認識事物的方式是從其表現出來的現象,如大小、形狀、軟硬、美醜、香臭等。我們分析它們,好像它們是事物的本質似的,好比一顆蘋果,並不是一開始就是蘋果,是樹、是葉、是花、是籽、是逐漸形變的結果。好比一片葉子,它從一個被包裹、折疊的點狀,一步步的伸出、展開到一片平坦的葉形出來。命名的名詞並無法為我們展現在葉子裏面的力量變化所形成的形變,從葉苞到離枝的枯葉,葉子一直在變化。所以只分析表象的認識是不足形成一種真正的認識,充其量它只能是一種觀察,但力量的變化要如何觀察,如果我們不能讓自己成為一種「流」的意識體驗力量的變化,而只是在一個又一個的名詞般的概念上做推論,那我們就會把事物變化的力量給化約掉,只剩下那些空洞的形式,那些命名。這也是為何康德要說,沒有經驗的認識是空洞的,而沒有認識的經驗是盲目的。 沒想到又遇到康德了,那時讀了這話雖也能贊同,但總不像現在它自動冒出來來的強烈。一種對他這話的理解與應用。我在此指的「流」似乎又可對應到他想說的「直觀」,認識的先天範疇。而在他所說的「物自身」,則顯示出認識的局限,因為我們只能就事物所表象給我們的來認識它,或說我們截取事物表象的能力受自身先天認識所限,因此在認識事物的過程中,自然就留下了某種認識之外的「物自身」。這點,現在我算是贊同的,雖然,當時的我,曾一度認為在認識之外留下一個「物自身」是荒謬的。然而,認識不可能,並不意指瞭解之不可能。所以,一開始我就談「敏感」、談「流」。
停止哲學討論,來個經驗練習吧。一次在電車上,有個約兩歲的小孩撕吼般的哭喊,這哭喊強烈到顯得很不正常也很暴力,這讓我很訝異,因為上車時,我見過這個小孩,還算可愛也安靜地吃著奶嘴。他一哭喊時,我發現自己身體不由自主的就緊了起來,就像在推手時,一感受對方力量藉手推過來時,我們會不由自主地、反射地用力舉起手要擋這力量,就是這種情況。當小孩的力量藉由聲音的形式傳出來時,在車裏的人,都與這力量相遇了,都聽到哭喊聲,每個人對力量的反應不同,有的人接受,忍耐聲音,也不露出不悅;有的人抵抗,不耐地露出嫌惡的表情。我發現不由自主緊繃的身體會帶來討厭的此噪音的想法,再來會露出不耐或出於表面的禮貌而壓抑著不要顯出不耐的神情。此時的我,巳被凝固在自己裏面,我關閉自己以抵抗力量的侵入,我清楚的把自己與對方(小孩)區分開來,我這個個體對抗著發出噪音的小孩這個個體,劃界或限度如是展開,在我們感覺到力量時。
好,讓我們來「推手」吧。我開始試著放鬆,從最明顯的肩膀開始。放鬆,溫柔地放鬆,去感受對方的力量,去聽小孩的嘶喊,聽到聲音的最底處,聽到聲音最強處、最不願意忍受處。這時,有點什麼不同的理解出現了。我不再感覺到聲音的暴力與刺耳,相反地,我感覺到小孩在說話,用音色和音量在說話,說他的憤怒和害怕,似乎在說某一次可怕的經驗,因為現在重覆的情境使他再一次感到相同情緒。我耐煩地聽著他說話(嘶吼),想知道一些什麼,然而後來他停止哭喊,我的多管閒事也只能告終,只聽到他的憤怒以及害怕。
這次練習讓我訝異,雖然從前並不是沒有這樣的經驗,然而從前的經驗是建立在「以為是愛」或「因為有愛」的傾聽上,以為這只會發生在自己和所愛、所在乎的人之間。這次有意識的練習這種「意識上的推手」覺得非常有趣,以後打算把任何與人的互動,都當成一種「意識推手」練習。
「意識推手」絕對與前述的「敏感」有關,也就是說,要對自己下的工夫,鬆與流動,不要凝固堅硬起來。不要從現象的認識上去得出物物之間彼此不同的結論,不要停在此一結論上,進一步,放鬆意識讓它流動起來,打開全身每一個細胞,讓自己的身體與心靈都變得敏感,用這樣的自己進一步去瞭解事物。先認識接著瞭解。
所以,我要說,那種不為任何私人利益搞社會運動或公益的運動份子並不是什麼英雄,也不是什麼道德情操高於一般人的聖人,也不是他愛做這種事以滿足自己的道德感,相反地,他只是一個比較「柔弱」的人。「柔勝剛,弱勝強」《道德經》三十六章。
這是一個「敏感」的柔弱。我回想起「倫理學」上,有一種說法是,我們不能要求所有人都要做到聖賢標準的道德。這讓我覺得好笑,因為聖賢本也只是人,所謂的「聖賢」舉止,只是為了證明給所有人看,人的各種可能性。怎麼反倒是把聖賢供起來,說他們跟我們不同,他們是聖賢,我們是普通人,所以我們這樣就好。這真是顛倒。顛倒的是,倫理學試著想找出道德標準這東西。
因為敏感,一個人走向一個令人不舒服的情境裏去,在那裏,他問,這裡為什麼會變成讓人不舒服的地方?是怎麼變成現在這樣,人人避之或略之的情況?這裡真是如人們所說的,一個「不好」之地?在這裡,他不是忍耐、壓抑自己的嫌惡感,頂多是有一點恐懼感和心中強烈的問號驅策他去翻開那成蛆、成腐的「醜陋」。
這也絕對和研究有關。
﹣﹣ 未完,見罷課活動之七(下)﹣﹣
吃蛋糕配莎拉
4.4.09
[法國學運_LRU] 罷課活動之六_半日知識馬拉松(下)
﹣﹣ 繼續馬拉松 ﹣﹣
Elvezio Canonica (Etudes ibériques) Enjeux du plurilinguisme littéraire
希伯來文研究:文學多元語言學的旨趣
筆記:此教授本來是做語言文獻學的,後來意外的跌入一個文學的文本裏,此後打開他的研究領域。而在不同語言裏旅行更看出不同時代的文學系統。
我自己註記,文學有點像思想(語言)的拓撲學,思想(語言)是液態流經不同時代形成的固態形式。
17h30-18h00 : T.Chegrane, « Généalogie critique du développement durable »
永續發展的批判系譜學
筆記:從十九世紀的工業發展開始,到現在談的永續發展,其實都是在同一套資本主義的邏輯下。在蒸汽機發明以前,人們談能源是水、是風、是熱,是單一的,而蒸汽機讓人們看到了力量的結合的威力,水和火的組合竟是威力強大,於是一連串的力量的發明便從此展開。
另外,資本主義的發展邏輯是自然化經濟事實,將之視為理所當然,符合自然的,這也是經濟自由主義的邏輯。在不斷發展新生產方式的過程中,新生產總帶來傳統生產方式或產品的淘汰。它不斷追求增長,然而這增長(la croissance)同時也有其負面意義。無止境的追求增長,因此就促成了消費 ﹣生產的永恒循環。現在我們談發明,談永續發展,其實仍脫離不了十九世那一套發展邏輯。「無止境」意味著「永遠不夠」(sans limite / jamais suffisant)永遠不完整。
這是個很有趣的反省,因為我們現在常談如何永續發展,好像我們有較全觀性的思維,然而仔細想想我們玩得還是老把戲,只是手上的玩具換了。
18h00-18h30 : M. Versel, « Quelle est l’évolution actuelle du discours politique ?»
何為當前政治話語的演變
筆記:這是個女教授,講話很溫柔,談的是政治話語。在她報告的時候,我有大部分時間在觀察她,她的一舉一動,她的衣著,她的神態,我在想,一個法國女性知識份子的肖像,或只是自己容易被某一類型的女性知識份子給吸引,那種有點焦慮的衝突在其中,但同時又被隱藏得很好,感覺那焦慮似乎在聰明的包裝下給化解了,但似乎又隱微的可以從某種無法言明的樣態中辨認出來,整場演講,我一直在看是不是會不小心看到那可能被藏在某處的焦慮。或許,其實什麼也沒有。
她分析政治人物的話語,那首當其衝的勢必是薩柯奇總統了,那個動不動就在媒體上出現的傢伙。她唸了一段話薩柯奇的話,她說,她實在不懂他在說什麼,透過分析,她試著要了解「總統」到底在說啥。
在政治話語裏,它塑造「公民」形象,但從來也沒講清楚什麼公民,但那不重要,重要的是無止境的傳達訊息。因此,我們說「虛構」(fiction)是重新為現實命名。(renommer le réel )用另一種方式說現實。(dire le réel autrement),而事實上,有許多不同說事實的方法。
後面她對虛構的解釋給我很大的啟發,讓我再度回到傅柯不斷提到的「我所寫不過是虛構。」那是一種對現實的重構與描述。是為了與那眾所指向的「指」相抗衡的另一方向的「指」。
18h30-19h00 : A. Carrara, « Formes de dépendance et rébellions dans la Grèce antique : le cas des hilotes à Sparte »
古希臘的依存與反抗形式:以斯巴達的希洛人為例
筆記:hilote 亦做 ilote 希洛人,為斯巴達的國有奴隸。他們必須穿類似制服的東西,在《三百壯士》裏有出現。希洛人比斯巴達人多,斯巴達人對待奴隸很殘忍,這裡面似乎隱含著對希洛人可能反抗的懼怕,後來發生一次對希洛人的屠殺,起因是希洛人的反抗。然而研究在此要問的是,那真的是希洛人反抗還是斯巴達人的恐懼感作崇而隨便加諸的理由?她分析,在當時各種情況與條件下,希洛人要反抗是很難的,因為他們對主人服從的內化程度巳達到一個極至。
這讓我想起,韓國電影《華麗假期》,那群在南方城市裏的市民,是怎麼樣一步步地被冠上「暴民」的標簽,而使得國家軍隊的武力有其行使的正當性。不管怎麼說,國家的軍隊都不該槍口對內,那可是人民的納稅錢吔。男主角原本是可以活下來的,然而當他聽到軍隊用擴音器喊著:「暴徒,放下武器,投降!」時,他就憤怒地大喊「我們不是暴徒。」結果被槍殺。也許,也許也有另一種反抗方式,活下來,寫出這人性卑劣的一頁。記下這些人的血和淚是如何被踐踏,用自己微小力量反抗那一時的強權大論述 。
19h00-19h30 : C. Azéma, « De l’usager-créateur au prosommateur » (évolution des modes de consommation)
從創造﹣使用者到前﹣警誡者(消費模式演變)
筆記:沒來。不過這讓我想到,保險廣告,那種威脅式的廣告,挑動你懼怖的神經,引發你無意識的焦慮,掛念著到底要不要去買這個東西。
19h30-20h00 : C. Lastécouères, (UFR histoire)
筆記:我快受不了啦!拼啦。最後是一個歷史學家,談到他參與一個計劃。他在檔案裏發現了一個十九世紀?蓋在風景秀麗山區的像城堡的監獄。這個計劃跟保存這個城堡監獄有關。他不斷自問歷史研究與古蹟與當代社會之間的關係是什麼。當我聽到這時,精神就來了,因為這和台灣在思考古蹟保存和當前的樂生問題產生了互相詰問與參照的可能。可是,我還是只聽懂一點點。
﹣﹣半日馬拉松結束。 ﹣﹣
參加,是一種馬拉松。寫出來,也是一種馬拉松。花了兩天時間,斷續寫完。
在其中,我看到思想,人的思想在不同形式(學門)間流動著,形式僅管不同但那些關注的熱情卻不變,是生命的熱情,那是從前的我所不懂的東西。而現在我看到它如何引發行動,把人帶到比自己更高更遠的地方去。
對於人文科學研究,也許可以下個這樣的註腳,如果我們有冠冕堂皇的理由(防衛)發明製造戰爭武器的知識,那麼相對地,我們也有絕對正當理由發明防止戰爭發生的知識,這就是人文科學研究。
雖然經歷了這樣馬拉松式的知識複寫與知識閱聽,但村上形容超級馬拉松的那個「穿過」我好像並沒有太感覺。這樣想的時候是星期三晚上八點離開大教室時,只有虛脫感。
「就這樣重複一再忍耐地跑著時,到了第75公里一帶好像一下子穿過了什麼東西。...想不起正確的時間點。不過一留神時,我巳經移到對面那邊了。因此知道:「啊,這樣就穿過了。」」
「然後接下來不必考慮什麼,更正確說,是不再要刻意努力去想...。只要順其自然,繼續下去就行了。只要把身體交出去,某種力量就會把我自然往前推。」
而現在,禮拜六臨近文章完成時刻,我突然懂了。「穿過」以後,表面上自己的形式仍不變,跑還是在跑,看書仍是看書,但那份刻意、那份時刻要給自己一個解釋、一個鼓勵的勉強消失了,內在力量湧現,一切都成了自發性的,無需用理由當獎賞或恐嚇以繼續下去。
原來,這就是「穿過」。在經驗反覆的習練中「穿過」的契機才得以出現。感動!
Elvezio Canonica (Etudes ibériques) Enjeux du plurilinguisme littéraire
希伯來文研究:文學多元語言學的旨趣
筆記:此教授本來是做語言文獻學的,後來意外的跌入一個文學的文本裏,此後打開他的研究領域。而在不同語言裏旅行更看出不同時代的文學系統。
我自己註記,文學有點像思想(語言)的拓撲學,思想(語言)是液態流經不同時代形成的固態形式。
17h30-18h00 : T.Chegrane, « Généalogie critique du développement durable »
永續發展的批判系譜學
筆記:從十九世紀的工業發展開始,到現在談的永續發展,其實都是在同一套資本主義的邏輯下。在蒸汽機發明以前,人們談能源是水、是風、是熱,是單一的,而蒸汽機讓人們看到了力量的結合的威力,水和火的組合竟是威力強大,於是一連串的力量的發明便從此展開。
另外,資本主義的發展邏輯是自然化經濟事實,將之視為理所當然,符合自然的,這也是經濟自由主義的邏輯。在不斷發展新生產方式的過程中,新生產總帶來傳統生產方式或產品的淘汰。它不斷追求增長,然而這增長(la croissance)同時也有其負面意義。無止境的追求增長,因此就促成了消費 ﹣生產的永恒循環。現在我們談發明,談永續發展,其實仍脫離不了十九世那一套發展邏輯。「無止境」意味著「永遠不夠」(sans limite / jamais suffisant)永遠不完整。
這是個很有趣的反省,因為我們現在常談如何永續發展,好像我們有較全觀性的思維,然而仔細想想我們玩得還是老把戲,只是手上的玩具換了。
18h00-18h30 : M. Versel, « Quelle est l’évolution actuelle du discours politique ?»
何為當前政治話語的演變
筆記:這是個女教授,講話很溫柔,談的是政治話語。在她報告的時候,我有大部分時間在觀察她,她的一舉一動,她的衣著,她的神態,我在想,一個法國女性知識份子的肖像,或只是自己容易被某一類型的女性知識份子給吸引,那種有點焦慮的衝突在其中,但同時又被隱藏得很好,感覺那焦慮似乎在聰明的包裝下給化解了,但似乎又隱微的可以從某種無法言明的樣態中辨認出來,整場演講,我一直在看是不是會不小心看到那可能被藏在某處的焦慮。或許,其實什麼也沒有。
她分析政治人物的話語,那首當其衝的勢必是薩柯奇總統了,那個動不動就在媒體上出現的傢伙。她唸了一段話薩柯奇的話,她說,她實在不懂他在說什麼,透過分析,她試著要了解「總統」到底在說啥。
在政治話語裏,它塑造「公民」形象,但從來也沒講清楚什麼公民,但那不重要,重要的是無止境的傳達訊息。因此,我們說「虛構」(fiction)是重新為現實命名。(renommer le réel )用另一種方式說現實。(dire le réel autrement),而事實上,有許多不同說事實的方法。
後面她對虛構的解釋給我很大的啟發,讓我再度回到傅柯不斷提到的「我所寫不過是虛構。」那是一種對現實的重構與描述。是為了與那眾所指向的「指」相抗衡的另一方向的「指」。
18h30-19h00 : A. Carrara, « Formes de dépendance et rébellions dans la Grèce antique : le cas des hilotes à Sparte »
古希臘的依存與反抗形式:以斯巴達的希洛人為例
筆記:hilote 亦做 ilote 希洛人,為斯巴達的國有奴隸。他們必須穿類似制服的東西,在《三百壯士》裏有出現。希洛人比斯巴達人多,斯巴達人對待奴隸很殘忍,這裡面似乎隱含著對希洛人可能反抗的懼怕,後來發生一次對希洛人的屠殺,起因是希洛人的反抗。然而研究在此要問的是,那真的是希洛人反抗還是斯巴達人的恐懼感作崇而隨便加諸的理由?她分析,在當時各種情況與條件下,希洛人要反抗是很難的,因為他們對主人服從的內化程度巳達到一個極至。
這讓我想起,韓國電影《華麗假期》,那群在南方城市裏的市民,是怎麼樣一步步地被冠上「暴民」的標簽,而使得國家軍隊的武力有其行使的正當性。不管怎麼說,國家的軍隊都不該槍口對內,那可是人民的納稅錢吔。男主角原本是可以活下來的,然而當他聽到軍隊用擴音器喊著:「暴徒,放下武器,投降!」時,他就憤怒地大喊「我們不是暴徒。」結果被槍殺。也許,也許也有另一種反抗方式,活下來,寫出這人性卑劣的一頁。記下這些人的血和淚是如何被踐踏,用自己微小力量反抗那一時的強權大論述 。
19h00-19h30 : C. Azéma, « De l’usager-créateur au prosommateur » (évolution des modes de consommation)
從創造﹣使用者到前﹣警誡者(消費模式演變)
筆記:沒來。不過這讓我想到,保險廣告,那種威脅式的廣告,挑動你懼怖的神經,引發你無意識的焦慮,掛念著到底要不要去買這個東西。
19h30-20h00 : C. Lastécouères, (UFR histoire)
筆記:我快受不了啦!拼啦。最後是一個歷史學家,談到他參與一個計劃。他在檔案裏發現了一個十九世紀?蓋在風景秀麗山區的像城堡的監獄。這個計劃跟保存這個城堡監獄有關。他不斷自問歷史研究與古蹟與當代社會之間的關係是什麼。當我聽到這時,精神就來了,因為這和台灣在思考古蹟保存和當前的樂生問題產生了互相詰問與參照的可能。可是,我還是只聽懂一點點。
﹣﹣半日馬拉松結束。 ﹣﹣
參加,是一種馬拉松。寫出來,也是一種馬拉松。花了兩天時間,斷續寫完。
在其中,我看到思想,人的思想在不同形式(學門)間流動著,形式僅管不同但那些關注的熱情卻不變,是生命的熱情,那是從前的我所不懂的東西。而現在我看到它如何引發行動,把人帶到比自己更高更遠的地方去。
對於人文科學研究,也許可以下個這樣的註腳,如果我們有冠冕堂皇的理由(防衛)發明製造戰爭武器的知識,那麼相對地,我們也有絕對正當理由發明防止戰爭發生的知識,這就是人文科學研究。
雖然經歷了這樣馬拉松式的知識複寫與知識閱聽,但村上形容超級馬拉松的那個「穿過」我好像並沒有太感覺。這樣想的時候是星期三晚上八點離開大教室時,只有虛脫感。
「就這樣重複一再忍耐地跑著時,到了第75公里一帶好像一下子穿過了什麼東西。...想不起正確的時間點。不過一留神時,我巳經移到對面那邊了。因此知道:「啊,這樣就穿過了。」」
「然後接下來不必考慮什麼,更正確說,是不再要刻意努力去想...。只要順其自然,繼續下去就行了。只要把身體交出去,某種力量就會把我自然往前推。」
而現在,禮拜六臨近文章完成時刻,我突然懂了。「穿過」以後,表面上自己的形式仍不變,跑還是在跑,看書仍是看書,但那份刻意、那份時刻要給自己一個解釋、一個鼓勵的勉強消失了,內在力量湧現,一切都成了自發性的,無需用理由當獎賞或恐嚇以繼續下去。
原來,這就是「穿過」。在經驗反覆的習練中「穿過」的契機才得以出現。感動!
[法國學運_LRU] 罷課活動之六_半日知識馬拉松(中)
﹣﹣ 馬拉松繼續 ﹣﹣
15h30-17h30 :
Rémy Chapoulie (histoire de l’Art) Archéométrie
藝術史學門:考古測定學
筆記:人潮散去。忽地從商業中心變成郊區上的一間小吧。百人光景僅餘十來人不到。
繁華散盡。研究仍是少數與孤獨之路,有時,它更是自我的追尋,在自己身上成問題的,不見得會是別人的問題。
此教授從物理學領域跳到考古學領域。兩方的學術訓練非常不同,讓他非常訝異。從前在實驗室的日子,總是一伙人從早到晚做著各種交待的細節與煩瑣的操作,在那裏,自己是主持研究者(教授)的手與腳,至於腦,這還輪不到你。來到人文學科,突然自己要變成腦了,和教授的會面不再是朝夕相伴,而變成幾個月一次、半年一次或更有甚者一年一次。(嗯!同感,尤其是發現自己不再是學習者的角色,而是要組織自己研究的獨立角色時,似乎並沒有某種自由的喜悅,有的只是無盡的恐慌。)
考古測定可以在藝術史學門裏,也可以在考古學學門裏,其中可以和恢復古蹟原貌的技術相結合,或保存的問題;另外,也可以分析表地層下的考古地層。這些東西真的是不聽不知道、愈聽愈有趣。
最後,他以一句巴士德(Pasteur)的話做結,「不要問研究(如何應用),而要應用研究(l’application de la recherche)。」(我沒記完整,有人知道巴士德對研究下的註腳請補充,只記得後面那句,直譯是「研究的應用化」,也就是當你對世界有了新的看法,就把這個看法套在這世界上,這也是STS科技與社會這門新學科不斷在研究,科技的研究是如何不斷地應用在我們社會及日常生活,這些都不是自然而然的單純因「進步」而發生,而是應用研究的結果。)
Nathalie Jaëck (Anglais) : Littérature victorienne, roman fin de siècle, littérature d’aventures
英文:維多利亞時代文學,世紀末小說,冒險文學
筆記:沒來吧。完全沒印象。可是我有記關於文學的筆記,不知是不是這個標題下的。
研究者問的問題是,那些久遠的文本能如何在當前使用呢?對敍述(récit)的研究,即是探問敍事是如何產生作用的?而它在語言架構重組的方式下又是如何帶出新意?
因此,我的想法,文學長期以來對文本及語言的分析所累積的方法論,給了其他學門一個很重要的新研究角度,例如,哲學,我們可以把思想放在哲學文本的角度來分析,在某種程度上,把思考主體的優位性暫放一旁。還有在社會學或歷史等學門。
有一種張力介於實現的話語與現實之間。而虛構(fiction)作品能解釋現實。然而它不是重構現實而是以一種愛好者的方式。(pas doubler le réel, mais un amateur 這句我也不是很懂)在文學領域的研究本質就是語言(langue)本身。
然後說到她自己的研究是關於十八世紀末在寫實主義與現代主義之間,存在了一種前現代的文學形式。她就是要分析這個既非此亦非彼的文學過渡形式是如何拆解重組而得以帶出一種新的文學形式。我覺得這個提問還蠻有趣且細膩。關於過渡與創造之間的關係。這讓我再度想到論文關心的自我轉化問題。對那些作家而言,他們正處於欲擺脫舊形式卻尚未定形於某種新形式之間的尋找狀態。這個狀態看似模糊但卻又有些清楚明白的東西在裏面,那就是他所不再要的舊形式,他知道那是他所不要的,但這個「不要」又是以其舊形式之身形逐漸捏塑變形往未知的新形式前進,這是這個過渡對我的啟發,也讓我不斷地想及拓撲學的問題,拓撲學是個研究液態變形的學門,這非常有趣,等想得更清楚些再來寫。
對這些探索新形式的作者而言,他們在找的就是一種講述方法的形式,他們要不同於以往的說故事方式。
Christian Bouquet (Géographie) : La globalisation et la grande pauvreté
地理學:全球化與巨大的貧窮
筆記:這人從地理學研究做到政治地理學,而從政治地理使他走入他所研究的田野裏去,他的田野在非洲,在那裏,他發現很多問題,有水的問題、政權的問題等。
有個人提問,她問當他看到那些文件檔案時,他如何忍受面對那些有些甚至殘忍的事實。那女生問一問就哭了,然後,教授接著說,沒錯,有些真是不忍卒讀,在一個(沒聽到名字)非洲國家甚至砍人的手或腳,只為了不讓他們去投票。天啊,我也想哭了。
我看著這個教授,削瘦身影,恍惚間,我把他的身影和之前去看合理居住條件抗爭紀錄片其中一個社運分子的身影給疊了起來。因為我在看片子時,看到他(那個社運分子)悄悄地拭淚,坐在他身後的我,感覺渺小,只能用自己的在場與討論做為支持,不是對什麼抗爭的支持,而是對某種美好信念的支持。
Layla Raïd (philosophie) : Les éthiques du soin
哲學:照護倫理學
筆記:沒來。
Jean-Paul Engelibert (Littérature comparée) : Fictions de la catastrophe
比較文學:災難小說
筆記: 這就是那個在咖啡館上文學課的教授。
這個想法是和一、兩個學生合作的,他們分別在談暴力的問題,文學裏的暴力、電影裏的暴力,這些暴力又不是暴力的真實呈現,因此變產生了這樣的探討,如何在文學、電影裏呈顯暴力亦或暴力如何在文學、電影裏虛構?
這是一種對現實如何被呈顯的發問,只是它的發生場域在文學或電影裏,一般來說我們會太輕易地以暴力美學來總稱它,然而它卻是一種關於現實與虛構之間的雙重性問題,是一種非複製的雙重性。同樣的問題也可以被引伸到媒體如何呈現「新聞」上。
然後,他談到(80?)年代,災難文學很少,這個現象不是說因為沒有災難(海嘯、地震、核爆等),而是人們沒有足夠的經驗書寫它或找不到說它的方法。也就是還沒有一種形式出現。他舉例一本書,那是個歷史學家對奴隸史的研究,如同傅柯,他的研究不是呈現奴隸的歷史,相反地,他呈現的是我們對奴隸的存在從來不說、不討論的歷史,奴隸成為一個既在且不在的對象。它在生活中是可見的,但在文本裏或記載裏卻是不可見的。
因此,容我再度想到論文,這個對象存在於兩種意義,一是實踐意的,人們實際從事買賣奴隸之事;另一是思想意的,人們不去思考奴隸的問題,只當它如風、如水般自然存在。在實踐意上,有如海德格談的存在的展開,只有在活動裏,存在才展開來,而奴隸的存在就是在人們實際的活動中確立其真實不虛的存在。這好像瑪格麗特那幅「這不是一根煙斗」的煙斗作品,人們在這幅斗大煙斗前看著標題喃喃唸出「這不是一根煙斗」,我們在可見的對象前,用思想否定我們所看到的。這也是為什麼傅柯的說我們的知識其實被分成「說」與「看」兩個系統(德勒茲,《傅柯》頁117法版)。 他看到「說」與「看」之間的非關係性(non-rapport)所以他要呈現這個非關係,就像前面說的歷史學家做的。看看人到底要精神分裂到幾時?
﹣﹣ 繼續馬拉松 ﹣﹣
15h30-17h30 :
Rémy Chapoulie (histoire de l’Art) Archéométrie
藝術史學門:考古測定學
筆記:人潮散去。忽地從商業中心變成郊區上的一間小吧。百人光景僅餘十來人不到。
繁華散盡。研究仍是少數與孤獨之路,有時,它更是自我的追尋,在自己身上成問題的,不見得會是別人的問題。
此教授從物理學領域跳到考古學領域。兩方的學術訓練非常不同,讓他非常訝異。從前在實驗室的日子,總是一伙人從早到晚做著各種交待的細節與煩瑣的操作,在那裏,自己是主持研究者(教授)的手與腳,至於腦,這還輪不到你。來到人文學科,突然自己要變成腦了,和教授的會面不再是朝夕相伴,而變成幾個月一次、半年一次或更有甚者一年一次。(嗯!同感,尤其是發現自己不再是學習者的角色,而是要組織自己研究的獨立角色時,似乎並沒有某種自由的喜悅,有的只是無盡的恐慌。)
考古測定可以在藝術史學門裏,也可以在考古學學門裏,其中可以和恢復古蹟原貌的技術相結合,或保存的問題;另外,也可以分析表地層下的考古地層。這些東西真的是不聽不知道、愈聽愈有趣。
最後,他以一句巴士德(Pasteur)的話做結,「不要問研究(如何應用),而要應用研究(l’application de la recherche)。」(我沒記完整,有人知道巴士德對研究下的註腳請補充,只記得後面那句,直譯是「研究的應用化」,也就是當你對世界有了新的看法,就把這個看法套在這世界上,這也是STS科技與社會這門新學科不斷在研究,科技的研究是如何不斷地應用在我們社會及日常生活,這些都不是自然而然的單純因「進步」而發生,而是應用研究的結果。)
Nathalie Jaëck (Anglais) : Littérature victorienne, roman fin de siècle, littérature d’aventures
英文:維多利亞時代文學,世紀末小說,冒險文學
筆記:沒來吧。完全沒印象。可是我有記關於文學的筆記,不知是不是這個標題下的。
研究者問的問題是,那些久遠的文本能如何在當前使用呢?對敍述(récit)的研究,即是探問敍事是如何產生作用的?而它在語言架構重組的方式下又是如何帶出新意?
因此,我的想法,文學長期以來對文本及語言的分析所累積的方法論,給了其他學門一個很重要的新研究角度,例如,哲學,我們可以把思想放在哲學文本的角度來分析,在某種程度上,把思考主體的優位性暫放一旁。還有在社會學或歷史等學門。
有一種張力介於實現的話語與現實之間。而虛構(fiction)作品能解釋現實。然而它不是重構現實而是以一種愛好者的方式。(pas doubler le réel, mais un amateur 這句我也不是很懂)在文學領域的研究本質就是語言(langue)本身。
然後說到她自己的研究是關於十八世紀末在寫實主義與現代主義之間,存在了一種前現代的文學形式。她就是要分析這個既非此亦非彼的文學過渡形式是如何拆解重組而得以帶出一種新的文學形式。我覺得這個提問還蠻有趣且細膩。關於過渡與創造之間的關係。這讓我再度想到論文關心的自我轉化問題。對那些作家而言,他們正處於欲擺脫舊形式卻尚未定形於某種新形式之間的尋找狀態。這個狀態看似模糊但卻又有些清楚明白的東西在裏面,那就是他所不再要的舊形式,他知道那是他所不要的,但這個「不要」又是以其舊形式之身形逐漸捏塑變形往未知的新形式前進,這是這個過渡對我的啟發,也讓我不斷地想及拓撲學的問題,拓撲學是個研究液態變形的學門,這非常有趣,等想得更清楚些再來寫。
對這些探索新形式的作者而言,他們在找的就是一種講述方法的形式,他們要不同於以往的說故事方式。
Christian Bouquet (Géographie) : La globalisation et la grande pauvreté
地理學:全球化與巨大的貧窮
筆記:這人從地理學研究做到政治地理學,而從政治地理使他走入他所研究的田野裏去,他的田野在非洲,在那裏,他發現很多問題,有水的問題、政權的問題等。
有個人提問,她問當他看到那些文件檔案時,他如何忍受面對那些有些甚至殘忍的事實。那女生問一問就哭了,然後,教授接著說,沒錯,有些真是不忍卒讀,在一個(沒聽到名字)非洲國家甚至砍人的手或腳,只為了不讓他們去投票。天啊,我也想哭了。
我看著這個教授,削瘦身影,恍惚間,我把他的身影和之前去看合理居住條件抗爭紀錄片其中一個社運分子的身影給疊了起來。因為我在看片子時,看到他(那個社運分子)悄悄地拭淚,坐在他身後的我,感覺渺小,只能用自己的在場與討論做為支持,不是對什麼抗爭的支持,而是對某種美好信念的支持。
Layla Raïd (philosophie) : Les éthiques du soin
哲學:照護倫理學
筆記:沒來。
Jean-Paul Engelibert (Littérature comparée) : Fictions de la catastrophe
比較文學:災難小說
筆記: 這就是那個在咖啡館上文學課的教授。
這個想法是和一、兩個學生合作的,他們分別在談暴力的問題,文學裏的暴力、電影裏的暴力,這些暴力又不是暴力的真實呈現,因此變產生了這樣的探討,如何在文學、電影裏呈顯暴力亦或暴力如何在文學、電影裏虛構?
這是一種對現實如何被呈顯的發問,只是它的發生場域在文學或電影裏,一般來說我們會太輕易地以暴力美學來總稱它,然而它卻是一種關於現實與虛構之間的雙重性問題,是一種非複製的雙重性。同樣的問題也可以被引伸到媒體如何呈現「新聞」上。
然後,他談到(80?)年代,災難文學很少,這個現象不是說因為沒有災難(海嘯、地震、核爆等),而是人們沒有足夠的經驗書寫它或找不到說它的方法。也就是還沒有一種形式出現。他舉例一本書,那是個歷史學家對奴隸史的研究,如同傅柯,他的研究不是呈現奴隸的歷史,相反地,他呈現的是我們對奴隸的存在從來不說、不討論的歷史,奴隸成為一個既在且不在的對象。它在生活中是可見的,但在文本裏或記載裏卻是不可見的。
因此,容我再度想到論文,這個對象存在於兩種意義,一是實踐意的,人們實際從事買賣奴隸之事;另一是思想意的,人們不去思考奴隸的問題,只當它如風、如水般自然存在。在實踐意上,有如海德格談的存在的展開,只有在活動裏,存在才展開來,而奴隸的存在就是在人們實際的活動中確立其真實不虛的存在。這好像瑪格麗特那幅「這不是一根煙斗」的煙斗作品,人們在這幅斗大煙斗前看著標題喃喃唸出「這不是一根煙斗」,我們在可見的對象前,用思想否定我們所看到的。這也是為什麼傅柯的說我們的知識其實被分成「說」與「看」兩個系統(德勒茲,《傅柯》頁117法版)。 他看到「說」與「看」之間的非關係性(non-rapport)所以他要呈現這個非關係,就像前面說的歷史學家做的。看看人到底要精神分裂到幾時?
﹣﹣ 繼續馬拉松 ﹣﹣
[法國學運_LRU] 罷課活動之六_半日知識馬拉松(上)
中午從圖書館回來,亮的天,白的桌,心情清清爽爽的,很適合把激情的罷課活動用這種散文式的風格寫出來,和著輕輕的爵士樂,可以多少沖刷掉一些激情的陳腔爛調。
如果現在給我一個願望,我會毫不猶豫地要求一個有大落地窗的寫作房,窗外盡是草與樹、鳥與花。
前面提到在罷課活動裏,有一個關於「人文科學做啥研究的」的會議。這個會議後來遂成了禮拜三的「多學門半日知識馬拉松」(semi-marathon pluridisciplinaire pour l’université et la recherche)。瘋了,真是!本來要翻成半程的,說它半程約是指半天的時間,也就是十二小時,早上八點到晚上八點。若要與跑超級馬拉松的時間比,那也差不多了,然而超級馬拉松是一百公里,全程馬拉松則只要四十二公里,所以說它是半程馬拉松是不合理的,只能說是半日知識馬拉松。
「你有沒有在一天之內跑完一百公里過?世間絕大多數的人,應該都沒有。首先,健康正常的市民就不會做這種魯莽的事情。」
「跑完後有一陣子,會有以後暫時不想再跑的心情,心想這種事可能不會再做第二次了。」村上說。
這多少說出一點我當天的感覺。但嚴格說來,我只是十一點才加入的,因為一大早以為還有那門《文學咖啡可頌廣場》的課,所以跑去市中心,落了空,回來卻看到「知識馬拉松」的議程表貼在學校電車站。
我知道自己多少在追逐某種「美好」的感覺,因為前幾次的會議、上課經驗都太美好,而開始生起追逐、停留在那些美好時光裏的欲求。我知道,我都知道。然而我還是進去了,像嗑藥者看到「貨」就全然地「去主體」了。
議程表上寫著「另類議程」(programme alternatif),三大的標記,蒙田像,被帶上了右眼眼罩,後頸上插了根鋼筆,波三大的字樣被改成「海盗大學」(Université Pirate) 。這景像著實讓我笑了許久。
半日知識馬拉松,開跑!
08h00-08h30 : D. Chancé, « Littératures post-coloniales »
後殖民文學
08h30-09h00 : E. Magne, « Problématique de la chute et du renversement dans l’art »
藝術中顛覆與衰敗的問題意識
09h00-09h30 : M. Cresnier, « Une approche spatiale du campus de Bordeaux »
波爾多校園的空間取徑
09h30-10h00 : H. Portine, « Du hic et nunc à la deixis et à l’antrhropologie »
從當下到連繫所指和人類學
註:(hic et nunc :當場立刻/deixis語言學概念,指「呈現的行為」是一種與所指結合起來的語言學方法,可參考embrayer : 接上,一詞。(詳見維基法文版))
10h00-10h30 : I. Touton, « L’usage politique de l’Histoire sous le franquisme »
在親法政黨下,「歷史」的政治用途
註:Le franquisme : 1936在西班牙成立的親法政黨
10h30-11h00 : C. Brun, « Décision politique et décision scientifique, le cas des nanotechnologies »
政治與科學決策,以奈米科技為例
筆記:他列出政府投入奈米技術的經費,我記不住,只記得有十億(我是不是聽錯了?)他的研究關注在材料上,各種新材料的研發與政府預算間的問題,這些政治與科學決策巳深入到我們日常生活,做為一個主動的公民,要如何回應這些科技決策?這是研究者所關心的。
11h00-11h30 : L. Larré, « Présentation de la démocratie américaine »
美國民主的呈現
時間太短,決定不報告,要在幾分鐘內介紹美國民主沒辦法。
11h30-12h00 : J-V. Baldacchino, « La démocratie chez Schumpeter »
熊彼得的民主觀點
筆記:熊彼得為一經濟學家。他提到,公民是力量薄弱的,要與權力較勁,就得以民主方式。而他的民主觀點就直接引用維基百科的介紹。
「「菁英民主理論」──或稱為「菁英競爭式民主理論」。在其代表作《資本主義、社會主義與民主》一書中,熊彼得採用他那德國歷史學派的老成語調提出了他對於民主理論的觀察。他主張:西方兩百年間主要的民主理論皆建立在不真實的前提之上,比如說這些民主理論不經考察投票人是否具有對投票內容的專業認識便以為多數的意見優於少數的意見。他認為這樣的民主學說僅僅是空想,與事實完全脫節,更沒有真實地闡述政府權力的來源。熊彼得認為他的看法才是符合人類歷史經驗的:民主僅是產生治理者的一個過程,而且還不是一個必要過程,無論人民參與民主的程度有多少,政治權力始終都是在菁英階層當中轉讓。與其主張資本主義即將崩塌時一樣,這兩個主張都被認為是歷史主義者的悲觀論點。」
12h00-12h30 : F. Boutoulle, « La révolte des paysans en Normandie de 996 »
西元996年諾曼地農民反抗運動
筆記:無,吃飯去。引用維基。
「這是一場值得注意的事件,它很特別,在十四世紀以前都沒有類似的反抗。此外,在五世紀到七世紀間,諾曼地的民眾反抗是很少見的。另外,這真的是一場農民反抗?」
12h30-13h00 : F. Lambert, « Le concept de système chez Ferdinand de Saussure»
索緒爾的系統概念
筆記:無,吃飯中。參考維基。語言猶如一個系統,其中包含能指signifiant和所指signifié。
13h00-13h30 : S. Duval, « Grotesques proustiens : un Opéra dans la baignoire »
普魯斯特式的怪誕:澡盆裏的歌劇(陳珊妮有首歌歌詞是這樣的,「就躺在澡盆裏面唱歌雖然唱得很爛但是要唱得很大聲」雖然沒什麼關係,因為聽不懂就會分心然後胡思亂想。 )
筆記:空谷回音,麥克風和文學語言交織成空洞,我坐在空裏,什麼都沒聽到。
13h30-15h30 : Le Consul des Etats-Unis d’Amérique, M. Kenneth Forder, « Une conférence sur les premiers jours et les perspectives de la présidence Obama »
由L. Larré教授邀請美國領事 Kenneth Forder做一場關於「歐巴馬執政首部曲」的演講與討論
筆記:驚人!那為兩三百人準備的大會議室,竟然被學生填滿。這是任何一場馬拉松過程都沒有過的盛況,正常情況下都只有十幾人在場。到底是怎麼辦到的?只因為講題是歐巴馬嗎?一時之間感覺到強勢與弱勢的力度之不同。光是坐在那等學生們把教室填滿就花了快十分鐘,連那些在場準備報告或報告完的教授們都感到驚奇。
那是當然,這場演講早就訂好時間日期,早就在宣傳了,而這個瘋狂馬拉松卻是前夜才突然訂出行程表,一早臨時張貼在校園裏的。
報告很簡單,主要簡述第一位黑人總統在美國誕生是如何不易,他一直提到他們的歧視史是很沈重的,而就在五十年前,黑人與白人在公車上是不能坐在一起的,而今竟然誕生了黑人總統。(嗯!我了啦!當年阿扁當選總統時,我們還不是感動的一蹋糊塗。直到他下台,我們依然感動的一蹋糊塗。同一總統,兩樣情。)
分析了一下他當選的選票分佈圖,在圖面上代表歐巴馬的藍色部分非常少,主要是東西兩岸沿海區,然而這些選區比起美國中部一大片選區都來得重要,是得勝關鍵,他同時也秀了布希當年勝選的選區分佈圖。
接著是一些人們得知大選結果的畫面。果然還是令人感動的片刻。
然後分析了執政團隊,有兩個亞裔、行動不便人士、女性、共和黨人士等。
在問題討論時,一些教授都提出歐巴馬教育政策的問題。他以自身經驗回答,他說他是靠借款和獎學金完成學業的,而開始工作後,就得分期攤還。所以他頻頻說到,你們(指在場法國學生)是幸運的,讀大學很便宜。但是,即便如此,他也不認為美國就會完全走向歐洲的路線,畢竟資本主義深植於美國人的基因裏。有教授說到,反而是歐洲在積極的資本主義化。另外,關於金融危機的問題,他說,對美國影響很大,而對你們(法國)相對來說,影響就小得多,然而這也逐漸在改變。
有人問美國是否會簽京都議定書。京都議定書一是不可能了,二的話也許還有可能。
有人提到OTAN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存續問題,因為它是冷戰下的產物,是為了與蘇聯RUSS抗衡的組織,而今蘇聯解體,OTAN又以什麼理由存在。他說,你們(歐洲)的考量是有道理的,但美國有自己一套對OTAN的解讀。
在演講中,不記得他為了什麼說到,歐巴美是美國人的總統,不是全世界的總統。我倒是暗想著,可是美國總統總是有龐大權力操縱國際情勢,光是這點,我就不認同他說的話。
﹣﹣ 繼續馬拉松 ﹣﹣
如果現在給我一個願望,我會毫不猶豫地要求一個有大落地窗的寫作房,窗外盡是草與樹、鳥與花。
前面提到在罷課活動裏,有一個關於「人文科學做啥研究的」的會議。這個會議後來遂成了禮拜三的「多學門半日知識馬拉松」(semi-marathon pluridisciplinaire pour l’université et la recherche)。瘋了,真是!本來要翻成半程的,說它半程約是指半天的時間,也就是十二小時,早上八點到晚上八點。若要與跑超級馬拉松的時間比,那也差不多了,然而超級馬拉松是一百公里,全程馬拉松則只要四十二公里,所以說它是半程馬拉松是不合理的,只能說是半日知識馬拉松。
「你有沒有在一天之內跑完一百公里過?世間絕大多數的人,應該都沒有。首先,健康正常的市民就不會做這種魯莽的事情。」
「跑完後有一陣子,會有以後暫時不想再跑的心情,心想這種事可能不會再做第二次了。」村上說。
這多少說出一點我當天的感覺。但嚴格說來,我只是十一點才加入的,因為一大早以為還有那門《文學咖啡可頌廣場》的課,所以跑去市中心,落了空,回來卻看到「知識馬拉松」的議程表貼在學校電車站。
我知道自己多少在追逐某種「美好」的感覺,因為前幾次的會議、上課經驗都太美好,而開始生起追逐、停留在那些美好時光裏的欲求。我知道,我都知道。然而我還是進去了,像嗑藥者看到「貨」就全然地「去主體」了。
議程表上寫著「另類議程」(programme alternatif),三大的標記,蒙田像,被帶上了右眼眼罩,後頸上插了根鋼筆,波三大的字樣被改成「海盗大學」(Université Pirate) 。這景像著實讓我笑了許久。
半日知識馬拉松,開跑!
08h00-08h30 : D. Chancé, « Littératures post-coloniales »
後殖民文學
08h30-09h00 : E. Magne, « Problématique de la chute et du renversement dans l’art »
藝術中顛覆與衰敗的問題意識
09h00-09h30 : M. Cresnier, « Une approche spatiale du campus de Bordeaux »
波爾多校園的空間取徑
09h30-10h00 : H. Portine, « Du hic et nunc à la deixis et à l’antrhropologie »
從當下到連繫所指和人類學
註:(hic et nunc :當場立刻/deixis語言學概念,指「呈現的行為」是一種與所指結合起來的語言學方法,可參考embrayer : 接上,一詞。(詳見維基法文版))
10h00-10h30 : I. Touton, « L’usage politique de l’Histoire sous le franquisme »
在親法政黨下,「歷史」的政治用途
註:Le franquisme : 1936在西班牙成立的親法政黨
10h30-11h00 : C. Brun, « Décision politique et décision scientifique, le cas des nanotechnologies »
政治與科學決策,以奈米科技為例
筆記:他列出政府投入奈米技術的經費,我記不住,只記得有十億(我是不是聽錯了?)他的研究關注在材料上,各種新材料的研發與政府預算間的問題,這些政治與科學決策巳深入到我們日常生活,做為一個主動的公民,要如何回應這些科技決策?這是研究者所關心的。
11h00-11h30 : L. Larré, « Présentation de la démocratie américaine »
美國民主的呈現
時間太短,決定不報告,要在幾分鐘內介紹美國民主沒辦法。
11h30-12h00 : J-V. Baldacchino, « La démocratie chez Schumpeter »
熊彼得的民主觀點
筆記:熊彼得為一經濟學家。他提到,公民是力量薄弱的,要與權力較勁,就得以民主方式。而他的民主觀點就直接引用維基百科的介紹。
「「菁英民主理論」──或稱為「菁英競爭式民主理論」。在其代表作《資本主義、社會主義與民主》一書中,熊彼得採用他那德國歷史學派的老成語調提出了他對於民主理論的觀察。他主張:西方兩百年間主要的民主理論皆建立在不真實的前提之上,比如說這些民主理論不經考察投票人是否具有對投票內容的專業認識便以為多數的意見優於少數的意見。他認為這樣的民主學說僅僅是空想,與事實完全脫節,更沒有真實地闡述政府權力的來源。熊彼得認為他的看法才是符合人類歷史經驗的:民主僅是產生治理者的一個過程,而且還不是一個必要過程,無論人民參與民主的程度有多少,政治權力始終都是在菁英階層當中轉讓。與其主張資本主義即將崩塌時一樣,這兩個主張都被認為是歷史主義者的悲觀論點。」
12h00-12h30 : F. Boutoulle, « La révolte des paysans en Normandie de 996 »
西元996年諾曼地農民反抗運動
筆記:無,吃飯去。引用維基。
「這是一場值得注意的事件,它很特別,在十四世紀以前都沒有類似的反抗。此外,在五世紀到七世紀間,諾曼地的民眾反抗是很少見的。另外,這真的是一場農民反抗?」
12h30-13h00 : F. Lambert, « Le concept de système chez Ferdinand de Saussure»
索緒爾的系統概念
筆記:無,吃飯中。參考維基。語言猶如一個系統,其中包含能指signifiant和所指signifié。
13h00-13h30 : S. Duval, « Grotesques proustiens : un Opéra dans la baignoire »
普魯斯特式的怪誕:澡盆裏的歌劇(陳珊妮有首歌歌詞是這樣的,「就躺在澡盆裏面唱歌雖然唱得很爛但是要唱得很大聲」雖然沒什麼關係,因為聽不懂就會分心然後胡思亂想。 )
筆記:空谷回音,麥克風和文學語言交織成空洞,我坐在空裏,什麼都沒聽到。
13h30-15h30 : Le Consul des Etats-Unis d’Amérique, M. Kenneth Forder, « Une conférence sur les premiers jours et les perspectives de la présidence Obama »
由L. Larré教授邀請美國領事 Kenneth Forder做一場關於「歐巴馬執政首部曲」的演講與討論
筆記:驚人!那為兩三百人準備的大會議室,竟然被學生填滿。這是任何一場馬拉松過程都沒有過的盛況,正常情況下都只有十幾人在場。到底是怎麼辦到的?只因為講題是歐巴馬嗎?一時之間感覺到強勢與弱勢的力度之不同。光是坐在那等學生們把教室填滿就花了快十分鐘,連那些在場準備報告或報告完的教授們都感到驚奇。
那是當然,這場演講早就訂好時間日期,早就在宣傳了,而這個瘋狂馬拉松卻是前夜才突然訂出行程表,一早臨時張貼在校園裏的。
報告很簡單,主要簡述第一位黑人總統在美國誕生是如何不易,他一直提到他們的歧視史是很沈重的,而就在五十年前,黑人與白人在公車上是不能坐在一起的,而今竟然誕生了黑人總統。(嗯!我了啦!當年阿扁當選總統時,我們還不是感動的一蹋糊塗。直到他下台,我們依然感動的一蹋糊塗。同一總統,兩樣情。)
分析了一下他當選的選票分佈圖,在圖面上代表歐巴馬的藍色部分非常少,主要是東西兩岸沿海區,然而這些選區比起美國中部一大片選區都來得重要,是得勝關鍵,他同時也秀了布希當年勝選的選區分佈圖。
接著是一些人們得知大選結果的畫面。果然還是令人感動的片刻。
然後分析了執政團隊,有兩個亞裔、行動不便人士、女性、共和黨人士等。
在問題討論時,一些教授都提出歐巴馬教育政策的問題。他以自身經驗回答,他說他是靠借款和獎學金完成學業的,而開始工作後,就得分期攤還。所以他頻頻說到,你們(指在場法國學生)是幸運的,讀大學很便宜。但是,即便如此,他也不認為美國就會完全走向歐洲的路線,畢竟資本主義深植於美國人的基因裏。有教授說到,反而是歐洲在積極的資本主義化。另外,關於金融危機的問題,他說,對美國影響很大,而對你們(法國)相對來說,影響就小得多,然而這也逐漸在改變。
有人問美國是否會簽京都議定書。京都議定書一是不可能了,二的話也許還有可能。
有人提到OTAN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存續問題,因為它是冷戰下的產物,是為了與蘇聯RUSS抗衡的組織,而今蘇聯解體,OTAN又以什麼理由存在。他說,你們(歐洲)的考量是有道理的,但美國有自己一套對OTAN的解讀。
在演講中,不記得他為了什麼說到,歐巴美是美國人的總統,不是全世界的總統。我倒是暗想著,可是美國總統總是有龐大權力操縱國際情勢,光是這點,我就不認同他說的話。
﹣﹣ 繼續馬拉松 ﹣﹣
3.4.09
回到書寫本身(下)
所以,再回到村上談寫小說的主題上來,「我們在寫小說的時候,也就是在用文章把故事塑造起來時,無論如何都必須把人性中根本存在的毒素挖出表面來。作家多少必須向這毒素正面挑戰,明明知道危險卻必須俐落地處理,沒有這種毒素的介入,是無法進行真正意義的創造行為的。」
「不過我想,如果希望以寫小說為職業的話,我們不得不建立自己足以對抗那樣危險的(有時甚至是致命的)體內毒素的免疫系統。這樣一來,我們才可能正確而有效地處理更強的毒素,也就是說,才能創造出更強有力的故事。而為了製造出自己的免疫系統,並長期維持下去,需要有一點也不馬虎的能量,必須從什麼方求取這能量。那麼除了我們自己的基礎體力之外,還有別的地方可以找到這能量嗎?」
這點我算是贊同的,那就像覺察力,在生病和疲累時,覺察力容易被障蔽,覺察力其實還是在,然而病的痛和累的睡意會把它削弱。這時最好去睡一覺。
我們無須埋怨身體的限制,這本就是一場遊戲,遊戲是在這個有限的身體裏盡情發揮。人生重點不是達成多大成就,成就不該來化約這整場遊戲,人生是發現到底有多好玩。就像我們打了一場球賽,難道我們會因為輸了球賽就否定玩球的遊戲?就可以否定我們仍想玩球的心情?這種情節在許多日本球類或運動漫畫都曾出現,總是會有厲害角色,因為受傷或某種意外而封閉了自己喜歡打球的心情,然後就要有另一個或一些球伴陪他打開那鎖上的心門,這就是一種力量的勾引,幫助彼此朝自己內在走去。
所以,我常想那些心理醫生的工作其實和這裡說的寫小說,是很相近的,而那些做「學術」、做研究的學者也是,還有那些醫生、護士、老師、消防隊員、警察、職員等等等各種工作,各種活動,其實都是一樣的。我們每一個人都在一個可以與人產生力量勾引的位置上,這種勾引形式不拘,可以是話語、文字、表情、聲音、動作等,每一個人都有能力認出那股內在力量,一種也許被稱為愛或勇氣的力量,幸運的是,我們毋需任何專業就可以認出它並感受它。
因此,我又再次意識到自己內在重建工作的重要性,雖然一開始,它只是為了走出自己的論文困境,接著我以為是要走出與家人關係的困境,後來的後來,我發現沒有什麼困境要走出,而是要完全地活著。一開始是「時時勤撫拭,勿使惹塵埃。」後來是「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然而,完全地活著其實還有點累(也許現在還不習慣),所以遊戲的挑戰就來了,當你在滿心歡喜活動著的時候,卻在身體限制下,不得不去睡、去吃,暫停活動,你要如何反應?當然我們可以對抗身體需求,然而就像前面的例子,我在圖書館,開始對講話的人惱火,因為我正在對抗自己內在的需求。如果,就這樣跌入對某對象惱火的情緒裏去,事情就沒完沒了,並在內心裏具形出一個討厭的對象。那我就輸了這個完全活著的人生遊戲,重來。
這裡再繼續對比村上的寫小說經驗,「對我來說,寫小說是向險峻的山挑戰,掙扎攀上岩壁,經過長久激烈的格鬥之後,才到達山頂的作業。看看是勝過自己還是敗給自己,後果只有這二者之一。」
「不用說,人遲早是要輸的。隨著時間的經過,肉體不管願意與否終歸會消失。」
雖然人終要消失,但以這樣精神活著的人並沒有輸,反之,他她贏了這場完全活著的人生遊戲,肉體消失是遊戲規則,不算在失敗裏。這點可以從這些人留下的隻字片語或傳奇或各種或許是作品或工藝物件中所透顯的力量可以證明,那力量的痕跡依舊仍勾引我們這些活著的人,引領我們走向自己。
寫到這裡,我終於清楚為何要寫這一篇文。為了重新梳理那隱約要騷動起來的狂喜,為了辨識狂喜的失衡,再度啟動覺察力,不能因為自己所做的事是「對」、「好」就任自己在裏面陶醉到失衡,醉,可以,但是要能醉到剛好打得出醉拳的程度,而不是軟掉、狂吐。
另一方面,我不斷思考為何要寫這麼長的文放在部落格上。這裡要分成兩點來說,一是文章長度問題,當一個人真心誠意的寫一個東西時,那是一個全身力量展現在其所書寫上的時刻。
「寫長篇小說的作業,我認為根本就是肉體勞動。」村上如是說。
「世間很多人只從外表看,似乎就認為作家的工作是靜態知性的書房工作。只要能夠拿得起咖啡杯程度的力氣,就能寫小說了。但如果實際做做看,應該就立刻會知道寫小說並不是那樣的工作。坐在書桌前面,精神集中在雷射光的一點之上,從虛無的地平線上升起想像力,生出故事,一一選出正確的用語,所有的流勢全部保持在該有的位置上﹣這樣的作業,比一般所想像的需要更大的能量,且必須長期持續。身體雖然沒有實際移動,但那剝削著骨肉般的勞動卻在體內不斷地動態進行。當然想事情的是頭腦,但小說家卻穿上「故事」這樣的裝備以全身在思考著,這種作業對作家來說,要求使出渾身解數的肉體能力﹣﹣往往到殘酷役使的地步。」
引言打到這,想到友台的「關於恐懼」一文。那種同樣提到自己似乎做為某種中介的被逼迫狀態。
是了,這就是書寫,沒有任何餘裕的存在狀態。
然而同樣地,我要說,對於閱讀者而言,也在文本裏體驗著臨在書寫者身上的殘酷。那是對文章長度的耐性、那是對內容理解的愉悅。一個輕率地來到文本前的讀者,是會充滿抱怨的。「這寫得什麼東西?」「幹嘛寫那麼長?」「到底要講什麼?怎麼不快講?」「看完了卻什麼都沒得到?」
有時,我即是這樣輕率地來到一個哲學文本前。我沒有足夠的力量回應哲學家思考且書寫時的力度,我只想輕輕地執起一杯咖啡,優雅地享受某種關於智慧的知識,我希望可以不要流汗、不要氣喘噓噓地就可以吃上一餐飯,我希望可以不要有所爭扎、不要在迂迴中痛苦就可以享受別人體驗出的「真理」。然後,我的輕率叫我吃了一個大大的閉門羹。
文本的力量就這樣砸過來,砸在我虛弱無力、敷衍做作的姿態上,頓時,我的故作姿態全散了關節,碎落到處。
直到我重新誠實的面對自己,謙遜地來到文本前,那力量自然開展並捲起我的內在力量,然後,我才看到文本在述說的話語。或許那也是一種「聽勁」,在自己鬆開凝滯處後,才能感受對方力量的來處,否則只是在和自己產生的力在鬼打架。
所以,關於長度問題,我會任其發展,不是表示不考慮讀者(我以前最討厭文章很長的部落格,看了很累,這下可好,自己也這麼搞。),而是它事關讀者參與作者書寫體驗的問題。
另一個問題,為什麼在部落格?明知道這不是適合這樣玩的形式。這又分兩個部分:一個是考慮到資源分享、自由、免費的問題;二是,這是個適合實驗的地方。在第一點上,我真誠的在這裡寫東西,如果有人從中看到什麼可以為之所用的,我會非常開心,就像很多部落客在做的一樣,而我自己也從中受益良多。這在2002《科技醫療與社會》工作坊中,有一場賴曉黎(台大社會系)老師關於〈在地網路禮物文化〉的演講。其中談到在網路世界裏生成的一種交換禮物的文化,不知為何竟想到這,總之,覺得有東西和人交換是一件蠻美好的事,有時還可以看到彼此的笑顔或聊起彼此的經驗等等,真的很美。
第二,也許這是個學術部落格的實驗,改造學術語言風格,學術交流形式等。因為現在我是處於過渡階段,這個過渡階段是個風險、是個賭注,或許拿個博士學位,證明自己的話,或許拿不到博士學位,證明自己的話實驗失敗。過渡階段還包含了對某種社會身份崇拜的取消,現在的我什麼都不是,因此,對讀者而言,這是比較容易進入力量勾引狀態,也就是說,他覺得有道理、同感,那他會有些什麼在自身內發生,如果沒有,那他也不會因為這是個重要思想家或文學家或藝術家等的發言而懷著敬畏的不解。他大可關閉此視窗,看別的有趣的東西。太好了,這就是傅柯嚮往的不用署名的書寫,讓文字直接在讀者體內蠢動。
最後,讓我們一起預約未來吧。Tout simplement, on verra!
「不過我想,如果希望以寫小說為職業的話,我們不得不建立自己足以對抗那樣危險的(有時甚至是致命的)體內毒素的免疫系統。這樣一來,我們才可能正確而有效地處理更強的毒素,也就是說,才能創造出更強有力的故事。而為了製造出自己的免疫系統,並長期維持下去,需要有一點也不馬虎的能量,必須從什麼方求取這能量。那麼除了我們自己的基礎體力之外,還有別的地方可以找到這能量嗎?」
這點我算是贊同的,那就像覺察力,在生病和疲累時,覺察力容易被障蔽,覺察力其實還是在,然而病的痛和累的睡意會把它削弱。這時最好去睡一覺。
我們無須埋怨身體的限制,這本就是一場遊戲,遊戲是在這個有限的身體裏盡情發揮。人生重點不是達成多大成就,成就不該來化約這整場遊戲,人生是發現到底有多好玩。就像我們打了一場球賽,難道我們會因為輸了球賽就否定玩球的遊戲?就可以否定我們仍想玩球的心情?這種情節在許多日本球類或運動漫畫都曾出現,總是會有厲害角色,因為受傷或某種意外而封閉了自己喜歡打球的心情,然後就要有另一個或一些球伴陪他打開那鎖上的心門,這就是一種力量的勾引,幫助彼此朝自己內在走去。
所以,我常想那些心理醫生的工作其實和這裡說的寫小說,是很相近的,而那些做「學術」、做研究的學者也是,還有那些醫生、護士、老師、消防隊員、警察、職員等等等各種工作,各種活動,其實都是一樣的。我們每一個人都在一個可以與人產生力量勾引的位置上,這種勾引形式不拘,可以是話語、文字、表情、聲音、動作等,每一個人都有能力認出那股內在力量,一種也許被稱為愛或勇氣的力量,幸運的是,我們毋需任何專業就可以認出它並感受它。
因此,我又再次意識到自己內在重建工作的重要性,雖然一開始,它只是為了走出自己的論文困境,接著我以為是要走出與家人關係的困境,後來的後來,我發現沒有什麼困境要走出,而是要完全地活著。一開始是「時時勤撫拭,勿使惹塵埃。」後來是「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然而,完全地活著其實還有點累(也許現在還不習慣),所以遊戲的挑戰就來了,當你在滿心歡喜活動著的時候,卻在身體限制下,不得不去睡、去吃,暫停活動,你要如何反應?當然我們可以對抗身體需求,然而就像前面的例子,我在圖書館,開始對講話的人惱火,因為我正在對抗自己內在的需求。如果,就這樣跌入對某對象惱火的情緒裏去,事情就沒完沒了,並在內心裏具形出一個討厭的對象。那我就輸了這個完全活著的人生遊戲,重來。
這裡再繼續對比村上的寫小說經驗,「對我來說,寫小說是向險峻的山挑戰,掙扎攀上岩壁,經過長久激烈的格鬥之後,才到達山頂的作業。看看是勝過自己還是敗給自己,後果只有這二者之一。」
「不用說,人遲早是要輸的。隨著時間的經過,肉體不管願意與否終歸會消失。」
雖然人終要消失,但以這樣精神活著的人並沒有輸,反之,他她贏了這場完全活著的人生遊戲,肉體消失是遊戲規則,不算在失敗裏。這點可以從這些人留下的隻字片語或傳奇或各種或許是作品或工藝物件中所透顯的力量可以證明,那力量的痕跡依舊仍勾引我們這些活著的人,引領我們走向自己。
寫到這裡,我終於清楚為何要寫這一篇文。為了重新梳理那隱約要騷動起來的狂喜,為了辨識狂喜的失衡,再度啟動覺察力,不能因為自己所做的事是「對」、「好」就任自己在裏面陶醉到失衡,醉,可以,但是要能醉到剛好打得出醉拳的程度,而不是軟掉、狂吐。
另一方面,我不斷思考為何要寫這麼長的文放在部落格上。這裡要分成兩點來說,一是文章長度問題,當一個人真心誠意的寫一個東西時,那是一個全身力量展現在其所書寫上的時刻。
「寫長篇小說的作業,我認為根本就是肉體勞動。」村上如是說。
「世間很多人只從外表看,似乎就認為作家的工作是靜態知性的書房工作。只要能夠拿得起咖啡杯程度的力氣,就能寫小說了。但如果實際做做看,應該就立刻會知道寫小說並不是那樣的工作。坐在書桌前面,精神集中在雷射光的一點之上,從虛無的地平線上升起想像力,生出故事,一一選出正確的用語,所有的流勢全部保持在該有的位置上﹣這樣的作業,比一般所想像的需要更大的能量,且必須長期持續。身體雖然沒有實際移動,但那剝削著骨肉般的勞動卻在體內不斷地動態進行。當然想事情的是頭腦,但小說家卻穿上「故事」這樣的裝備以全身在思考著,這種作業對作家來說,要求使出渾身解數的肉體能力﹣﹣往往到殘酷役使的地步。」
引言打到這,想到友台的「關於恐懼」一文。那種同樣提到自己似乎做為某種中介的被逼迫狀態。
是了,這就是書寫,沒有任何餘裕的存在狀態。
然而同樣地,我要說,對於閱讀者而言,也在文本裏體驗著臨在書寫者身上的殘酷。那是對文章長度的耐性、那是對內容理解的愉悅。一個輕率地來到文本前的讀者,是會充滿抱怨的。「這寫得什麼東西?」「幹嘛寫那麼長?」「到底要講什麼?怎麼不快講?」「看完了卻什麼都沒得到?」
有時,我即是這樣輕率地來到一個哲學文本前。我沒有足夠的力量回應哲學家思考且書寫時的力度,我只想輕輕地執起一杯咖啡,優雅地享受某種關於智慧的知識,我希望可以不要流汗、不要氣喘噓噓地就可以吃上一餐飯,我希望可以不要有所爭扎、不要在迂迴中痛苦就可以享受別人體驗出的「真理」。然後,我的輕率叫我吃了一個大大的閉門羹。
文本的力量就這樣砸過來,砸在我虛弱無力、敷衍做作的姿態上,頓時,我的故作姿態全散了關節,碎落到處。
直到我重新誠實的面對自己,謙遜地來到文本前,那力量自然開展並捲起我的內在力量,然後,我才看到文本在述說的話語。或許那也是一種「聽勁」,在自己鬆開凝滯處後,才能感受對方力量的來處,否則只是在和自己產生的力在鬼打架。
所以,關於長度問題,我會任其發展,不是表示不考慮讀者(我以前最討厭文章很長的部落格,看了很累,這下可好,自己也這麼搞。),而是它事關讀者參與作者書寫體驗的問題。
另一個問題,為什麼在部落格?明知道這不是適合這樣玩的形式。這又分兩個部分:一個是考慮到資源分享、自由、免費的問題;二是,這是個適合實驗的地方。在第一點上,我真誠的在這裡寫東西,如果有人從中看到什麼可以為之所用的,我會非常開心,就像很多部落客在做的一樣,而我自己也從中受益良多。這在2002《科技醫療與社會》工作坊中,有一場賴曉黎(台大社會系)老師關於〈在地網路禮物文化〉的演講。其中談到在網路世界裏生成的一種交換禮物的文化,不知為何竟想到這,總之,覺得有東西和人交換是一件蠻美好的事,有時還可以看到彼此的笑顔或聊起彼此的經驗等等,真的很美。
第二,也許這是個學術部落格的實驗,改造學術語言風格,學術交流形式等。因為現在我是處於過渡階段,這個過渡階段是個風險、是個賭注,或許拿個博士學位,證明自己的話,或許拿不到博士學位,證明自己的話實驗失敗。過渡階段還包含了對某種社會身份崇拜的取消,現在的我什麼都不是,因此,對讀者而言,這是比較容易進入力量勾引狀態,也就是說,他覺得有道理、同感,那他會有些什麼在自身內發生,如果沒有,那他也不會因為這是個重要思想家或文學家或藝術家等的發言而懷著敬畏的不解。他大可關閉此視窗,看別的有趣的東西。太好了,這就是傅柯嚮往的不用署名的書寫,讓文字直接在讀者體內蠢動。
最後,讓我們一起預約未來吧。Tout simplement, on verra!
回到書寫本身(上)
旁邊有兩個女生在討論功課,話語的窸窣聲比大聲說話來得擾人。它的干擾有如一種電波或某種持續低頻的單音引人分心,它的分心不像我們聽到一句清楚的話語般,那樣確切徹底,是了,我的意識被一句話拉出去了,「明天打給你。」我聽到這句話,我也徹底瞭解這句話,我從自己的思緒跳到一個突然插入的事件,然而很快的,我又回到自己的工作上,不論是打文章或看書。然而,那不間斷的窸窣聲卻不是這樣的。它像老舊冰箱的馬達,每運轉一次就像全身骨頭都要散了的費勁,因此發出有如喘息的轟隆聲響。這個無意義的聲響不會用另一個意義截斷思緒,但卻以更糟的方法讓我們分心,那就是根本無法集中注意力。也就是說,你的意識持續地被某種低頻、無意義的聲音干擾著而無法具形。
我忍不住地偶爾抬頭看看那兩個女孩。正當我快升起一股惱怒之情時,我立刻觀察起這股有點惱火的感覺是怎麼來的。今天有點累,可是好像有很多東西想寫。因為累,就難以專心,但又被自己過度興奮的激情給勾引而勉強要寫東西,這時,這兩個女孩的碎語聲就剛好成為自己無法專心的代罪羔羊。簡單說來,我現在很累,想睡,但又捨不得去睡,想寫。我的內在正在角力,這個角力巳形成一種內耗,使自己凹陷,這時若有一個外在事件存在,剛好加注了某一邊的力量(想睡的一邊),我就可以把自己在寫與睡都得不到滿足的情形怪罪於這個外在事件上。這使得自己的不滿足有一個台階下。因為自己不論選擇寫或睡,都會產生另一部分不滿足的自己。
這也說明了,當我們內在處於角力或內耗時,例如生氣、沮喪、興奮等,我們容易歸咎一個外在事物。因為這樣可以免去自己的責任,為自己另一部分不被滿足的責任,歸咎第三者,可以同時解除自己在兩種需求上的責任。(寫到這,我突然不討厭那兩個女孩了,而我也正視了自己想睡的事實,所以我要回去睡了。)
睡好了,順手做個友台推薦的汽水蛋糕。
為什麼今天要寫回到書寫這個主題?這樣說是因為這兩天也有很多有趣的事,有那麼多有趣的事好寫,為什麼突然像靜下來似的回到寫家書時的主題。這也是我在想的問題,也是我在試的書寫實驗。
這幾天,和外在的互動非常多,也產生許多驚喜與欣奇。也因此,有捬拾即是的主題可寫,就在這些爆漲的興奮、狂熱中,我感到一種關於「好」的危險。再一次,我回想起創造者的禪卡,那個手中把玩著火球的禪師。玩火球是要有高度覺察力才能玩得好,否則一不小心,便燒了人、燒了自己。發現自己內在力量固然很好,但要能游刄有餘,那力量才能饒益眾生。就像第一集的哈利波特還不是很習慣自身的魔法體質,無法隨心所欲的使用魔法。這又讓我回想傅柯說得那句肺腑之言,「以努力不懈的形式來回應對自由渴求的不耐。」(全句:je pense, toujours le travail sur nos limites, c’est-à-dire un labeur patient qui donne forme à l’impatience de la liberté. 《何謂啟蒙?》末句)這句話,不管哪一次看,總會令我動容。現在也是,而我現在終於懂了那「永遠在我們限度上工作」的意思,我們無時無刻不是處在某種限度上,在社會裏、在我們說出的語言裏、在我們與人互動的關係裏、在自我的體驗裏等,也因此,一雙「天真」的眼,是讓我們在限度上遇到驚奇的重要裝備。
禪卡裏也有一張卡是「天真」,「 圖片中這個老年人散發出一種如小孩般的喜悅,在他的周圍有一種優雅的感覺,儼然對他自己和對生命所帶給他的東西覺得很自在。他似乎跟手上的那隻螳螂有一種遊戲性的溝通,好像他們兩者是最要好的朋友。粉紅色的花垂在他的上方,代表一個放開來、放鬆和甜蜜的時光。它們是對於他的存在的反應,是自己的品質的一種反映。 從很深的人生體驗中所產生出來的天真就像小孩一樣,但他並不是幼稚的。小孩的天真很美,但他是無知的。當一個小孩成長之後,知道說世界可能是一個危險和具有威脅性的地方,他的天真將會被懷疑和不信任所取代著;但在充分生活過之後,仍然保有的天真是具有一種智慧和能夠接受生命多變的品質。」這整段話都很美,它說明了具智彗的天真和無知的天真的不同,以及天真如何與周圍人事物共舞,這也是之前我想說明力量的交纏、勾引作用。
這個「天真」也出現在很多教授或獨立研究者身上,我常聽他們用的字是「 étonnant」驚奇、震憾,但也有令人不快的「choquant」一種衝撞,尤其是在一些陳封的史料裏或民間的口述資料中。在他們與自身研究相遇時,通常不是一種單純的知識饗宴或智性的炫耀,相反地,那通常是某種生命被撞擊的瞬間,那時間相當短暫,甚至可以說短到不會影響下一刻要進行的活動,例如吃飯、搭車、約會等,但那撞擊所形成的動能在體內漫佈開來的晃動則或多或少的重組了內在感受,也就是某種感覺方式改變了,你不再是看不到,你看到了,你無法阻止自己看,就像待在一面鏡前,你就是看得到鏡子裏的你。
我不知道就個人而言這是一種悲劇還是一種幸福。因為「看到」這種能力,有時你得看你沒預期要看或不想看的。因此,在這個意義上,我非常讚同村上在《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說的,「要處理真正不健康的東西,人必須儘量健康才行。」這是他不間斷跑步的理由,用健康的肉體形式去承載內在某種失衡的力量。
關於這個失衡,我和朋友曾有一段很精彩的討論,那是在看完一片關於舞蹈的影片,是著名舞者Pietragalla Marie-Claude為馬賽國立表演學院編的一部舞作《Sakountala》 ,詮釋雕塑家卡蜜兒(Camille Claudel)的舞作。令人動容。Pietragalla在DVD的記錄片中提到選卡蜜兒的原因,因為她被她的創作生命感動。她想用她的身體去詮釋卡蜜兒的生命及創作體驗。Pietragalla用她的身體展示在卡蜜兒內在騷動混亂的感受,把那包覆在女性沈靜軀體下的動能用舞展演出來。然後我們談到卡蜜兒與其雕塑的關係,其內在失衡的力量藉由雕塑得以平衡,也就是說,那股狂暴的、混亂的力量竟能以平衝的作品形式呈現。或應該說,我們人本身就有追求平衡的衝動。一旦,我們發現自己的失衡,有時是一種不滿足,我們會試著追求平衡,以各種方式來滿足自己以達到平衡,然而,危險的是,一旦我們搞錯了追求目標,只會把自己捲入更大的失衡力量旋渦中。或許,對有些人而言,他把這股力量看作是創作泉源,然而這樣的力量通常是把創作者一起毀滅。平衡的心靈或身體並不表示沒有力量,這股力量乍看若有似無,然而它卻是生生不息的永恒泉源,它的力量是更精細的,玩過翹翹板的人就知道,當我們試著站在中央維持兩端不觸地,那需要很細微的覺察,任何一點力的施加或抽減,都造成震動。
因此創作之於瘋狂的創作者而言,與其說是某種關於美感或藝術的創作,倒不如說是向世界求救的形式。其內在力量過早酥醒 ,在他都未意識到的時刻,因此他不得不回應這個不斷從其內在湧出的力量,以任何形式,或寫、或畫、或舞、或譜、或在來不及找到適合形式時,使了不堪忍受的形式。一旦此形式能安撫此一不安的狂燥,他就得到某種程度的救贖。直到力量耗盡,這可憐的靈魂與肉體纔得以安歇。創作者創作時,什麼都不是,只剩一股力量,一團火,是持續使筆桿的力量,力量通過形式,定住。
即便是常人,我們也可以理解這種失衡消散的瞬間,當我們龐大的憤怒或悲傷透過淚水形式轉換出來時,我們可以感到那股憤怒或悲傷在體內鬱結的力量頓時得以消解。是了,就是那樣的片刻。那說明了每個人都有其內在力量,也許是一隻強大的獸,也許是哈利波特的魔法血統,有的人讓它吃安眠藥不願它醒來,因為我們不知要如何處理或回應它。
我忍不住地偶爾抬頭看看那兩個女孩。正當我快升起一股惱怒之情時,我立刻觀察起這股有點惱火的感覺是怎麼來的。今天有點累,可是好像有很多東西想寫。因為累,就難以專心,但又被自己過度興奮的激情給勾引而勉強要寫東西,這時,這兩個女孩的碎語聲就剛好成為自己無法專心的代罪羔羊。簡單說來,我現在很累,想睡,但又捨不得去睡,想寫。我的內在正在角力,這個角力巳形成一種內耗,使自己凹陷,這時若有一個外在事件存在,剛好加注了某一邊的力量(想睡的一邊),我就可以把自己在寫與睡都得不到滿足的情形怪罪於這個外在事件上。這使得自己的不滿足有一個台階下。因為自己不論選擇寫或睡,都會產生另一部分不滿足的自己。
這也說明了,當我們內在處於角力或內耗時,例如生氣、沮喪、興奮等,我們容易歸咎一個外在事物。因為這樣可以免去自己的責任,為自己另一部分不被滿足的責任,歸咎第三者,可以同時解除自己在兩種需求上的責任。(寫到這,我突然不討厭那兩個女孩了,而我也正視了自己想睡的事實,所以我要回去睡了。)
睡好了,順手做個友台推薦的汽水蛋糕。
為什麼今天要寫回到書寫這個主題?這樣說是因為這兩天也有很多有趣的事,有那麼多有趣的事好寫,為什麼突然像靜下來似的回到寫家書時的主題。這也是我在想的問題,也是我在試的書寫實驗。
這幾天,和外在的互動非常多,也產生許多驚喜與欣奇。也因此,有捬拾即是的主題可寫,就在這些爆漲的興奮、狂熱中,我感到一種關於「好」的危險。再一次,我回想起創造者的禪卡,那個手中把玩著火球的禪師。玩火球是要有高度覺察力才能玩得好,否則一不小心,便燒了人、燒了自己。發現自己內在力量固然很好,但要能游刄有餘,那力量才能饒益眾生。就像第一集的哈利波特還不是很習慣自身的魔法體質,無法隨心所欲的使用魔法。這又讓我回想傅柯說得那句肺腑之言,「以努力不懈的形式來回應對自由渴求的不耐。」(全句:je pense, toujours le travail sur nos limites, c’est-à-dire un labeur patient qui donne forme à l’impatience de la liberté. 《何謂啟蒙?》末句)這句話,不管哪一次看,總會令我動容。現在也是,而我現在終於懂了那「永遠在我們限度上工作」的意思,我們無時無刻不是處在某種限度上,在社會裏、在我們說出的語言裏、在我們與人互動的關係裏、在自我的體驗裏等,也因此,一雙「天真」的眼,是讓我們在限度上遇到驚奇的重要裝備。
禪卡裏也有一張卡是「天真」,「 圖片中這個老年人散發出一種如小孩般的喜悅,在他的周圍有一種優雅的感覺,儼然對他自己和對生命所帶給他的東西覺得很自在。他似乎跟手上的那隻螳螂有一種遊戲性的溝通,好像他們兩者是最要好的朋友。粉紅色的花垂在他的上方,代表一個放開來、放鬆和甜蜜的時光。它們是對於他的存在的反應,是自己的品質的一種反映。 從很深的人生體驗中所產生出來的天真就像小孩一樣,但他並不是幼稚的。小孩的天真很美,但他是無知的。當一個小孩成長之後,知道說世界可能是一個危險和具有威脅性的地方,他的天真將會被懷疑和不信任所取代著;但在充分生活過之後,仍然保有的天真是具有一種智慧和能夠接受生命多變的品質。」這整段話都很美,它說明了具智彗的天真和無知的天真的不同,以及天真如何與周圍人事物共舞,這也是之前我想說明力量的交纏、勾引作用。
這個「天真」也出現在很多教授或獨立研究者身上,我常聽他們用的字是「 étonnant」驚奇、震憾,但也有令人不快的「choquant」一種衝撞,尤其是在一些陳封的史料裏或民間的口述資料中。在他們與自身研究相遇時,通常不是一種單純的知識饗宴或智性的炫耀,相反地,那通常是某種生命被撞擊的瞬間,那時間相當短暫,甚至可以說短到不會影響下一刻要進行的活動,例如吃飯、搭車、約會等,但那撞擊所形成的動能在體內漫佈開來的晃動則或多或少的重組了內在感受,也就是某種感覺方式改變了,你不再是看不到,你看到了,你無法阻止自己看,就像待在一面鏡前,你就是看得到鏡子裏的你。
我不知道就個人而言這是一種悲劇還是一種幸福。因為「看到」這種能力,有時你得看你沒預期要看或不想看的。因此,在這個意義上,我非常讚同村上在《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說的,「要處理真正不健康的東西,人必須儘量健康才行。」這是他不間斷跑步的理由,用健康的肉體形式去承載內在某種失衡的力量。
關於這個失衡,我和朋友曾有一段很精彩的討論,那是在看完一片關於舞蹈的影片,是著名舞者Pietragalla Marie-Claude為馬賽國立表演學院編的一部舞作《Sakountala》 ,詮釋雕塑家卡蜜兒(Camille Claudel)的舞作。令人動容。Pietragalla在DVD的記錄片中提到選卡蜜兒的原因,因為她被她的創作生命感動。她想用她的身體去詮釋卡蜜兒的生命及創作體驗。Pietragalla用她的身體展示在卡蜜兒內在騷動混亂的感受,把那包覆在女性沈靜軀體下的動能用舞展演出來。然後我們談到卡蜜兒與其雕塑的關係,其內在失衡的力量藉由雕塑得以平衡,也就是說,那股狂暴的、混亂的力量竟能以平衝的作品形式呈現。或應該說,我們人本身就有追求平衡的衝動。一旦,我們發現自己的失衡,有時是一種不滿足,我們會試著追求平衡,以各種方式來滿足自己以達到平衡,然而,危險的是,一旦我們搞錯了追求目標,只會把自己捲入更大的失衡力量旋渦中。或許,對有些人而言,他把這股力量看作是創作泉源,然而這樣的力量通常是把創作者一起毀滅。平衡的心靈或身體並不表示沒有力量,這股力量乍看若有似無,然而它卻是生生不息的永恒泉源,它的力量是更精細的,玩過翹翹板的人就知道,當我們試著站在中央維持兩端不觸地,那需要很細微的覺察,任何一點力的施加或抽減,都造成震動。
因此創作之於瘋狂的創作者而言,與其說是某種關於美感或藝術的創作,倒不如說是向世界求救的形式。其內在力量過早酥醒 ,在他都未意識到的時刻,因此他不得不回應這個不斷從其內在湧出的力量,以任何形式,或寫、或畫、或舞、或譜、或在來不及找到適合形式時,使了不堪忍受的形式。一旦此形式能安撫此一不安的狂燥,他就得到某種程度的救贖。直到力量耗盡,這可憐的靈魂與肉體纔得以安歇。創作者創作時,什麼都不是,只剩一股力量,一團火,是持續使筆桿的力量,力量通過形式,定住。
即便是常人,我們也可以理解這種失衡消散的瞬間,當我們龐大的憤怒或悲傷透過淚水形式轉換出來時,我們可以感到那股憤怒或悲傷在體內鬱結的力量頓時得以消解。是了,就是那樣的片刻。那說明了每個人都有其內在力量,也許是一隻強大的獸,也許是哈利波特的魔法血統,有的人讓它吃安眠藥不願它醒來,因為我們不知要如何處理或回應它。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