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怎麼說呢?感覺到一種因開放而流動的新鮮氣息。
在嚐試了企圖以閉關形式的生命形態進行論文的挫敗之後,不得以只好放任自己以一種舒適的方式存在著,漸漸地,因為封閉所帶來的陰暗、沈重、凝滯感便逐漸消散,那種意圖控制自己變成什麼的欲望潛藏在自欺的幻覺中擴張,表面上看來正當的欲望其實是一種對自己不願意妥協、不坦率的強烈抵抗。因為頑強的抵抗,自己打造了自己頭頂上的烏雲。
請朋友解釋了一下自己的星座命盤,因此觸發了對占星的興趣,之前看到心靈工坊的《占星、業力與轉化》一書的介紹,雖然覺得有趣卻因為完全不了解自己的命盤也不知道那些星星是幹嘛用的,所以只能在理念上了解卻沒什麼感覺。最近知道了自己的命盤後,便有興趣了解那些宮位、星星相位、以及各星座特質的意義,並且在配合自己的生命經驗來理解,發現占星(和紫微)的有趣,它的有趣不在於預測自己的命好或不好、未來有成就與否,而是配合對業力與轉化的概念來了解自己某種先天形式,就好像知道自己是心型模或是動物模或貝殼模之類的,某種性格上的、或人生遭遇上的要了解與學習的功課。
換句話說,並不是知道自己命好或有什麼才能於是就這樣走下去就好了,而是發現自己所缺乏的生命質地並願意去體驗那痛苦的重生過程,一旦知道那痛苦是為了抹去僵固的自我習氣得到新的特質,那麼我們在痛苦面前也就比較願意放鬆而不是抵抗,緊抓著過去的自己不放。於是我們讓考驗穿過我們,開啟耽溺於自我之中的封閉迴圈,空氣流入,我們呼吸到自由的清新氣息。
所以表面上我不再堅持自己的規律作息或閉關儀式,但仍以一種龜行之速閱讀與工作。
法國朋友找去市郊家中遊玩也坦率的答應了。一旦出遊,就放下自己工作的態度,因為開放的緣故,感收能力也就跟著寬廣了起來,前一天才在書上看到無花果樹有很強能量而想知道無花果樹長得如何,沒想到在友人家便看到它,而且還是被砍除未盡殘存生出的小樹。而在路上看到許多旅行車(caravane)(含衛浴那種),一直想問友人價錢卻沒問,回家後在廣播裏便聽到有人要賣,價格約在5500歐元左右。這種感覺約在之前三四月時也有這種類似心想事成的狀態,歸納起來均是在一種開放、放鬆的心態下發生的。
這樣一想,再加上最近對占星的思考,突然發現一種有結構的鬆(太極的講法)保持生命的流動才是王道啊。雖然之前也是想通過一陣子,但有時還是會因為大大小小的事累積下來,沒有馬上處理,等到自以為還處理的動時再處理其實巳經是一層沈積的地層了。
友人家距波爾多市區約二十五分鐘車程的郊區,一般市郊的房子均是一些小平房,頂多有二樓,但那也不是真的二樓而是樓中樓般的二樓,通常有個大院子,有草坪、果樹、花園、車庫、櫻桃樹、李子樹(超甜)、西洋梨樹、無花果樹、蕃茄、一個大泳池、烤肉區、桌球桌、室外用餐區等等。與友人父母打招呼、一人一杯濃縮汁加冰水的飲料後,我們便下水玩耍去了,因為在自家泳池,所以就可以盡情地玩跳水、水仗、飄浮等各種孩子氣的遊戲(打水仗實在太好玩了),聽友人父母說,在月夜皎潔、水溫持暖的夜裏,他們還會祼身入池浪漫一下。這真是給我一大啟發,擁有一個私人泳池的多重意義。玩得欲罷不能,雖然後來有點冷,腳趾抽筋捲曲約二十分鐘不能動,伯母拿來一塊馬賽香皂說這是祖母秘方,聽說抽筋時拿一塊真的馬賽香皂,不沾濕,在抽筋處擦抹可以緩和,好像有那麼回事,於是我便得到一塊香皂當紀念品。
友人堅持帶我們去看華麗瀑布(據她老爸說是小水流而巳),兩公里路,回來可以吃晚餐(九點)一路是草原、田野、森林小路,很多原始的地方,在這樣的地方走路、笑鬧真是幸福,只要沒肚子餓、沒有冷、沒有抽筋的話。趕路不成,沒看到瀑布,回家吃飯。
伯父做巴斯克鐵板海鮮,飯前照例大家先坐下來,吃吃小菜、開胃酒,聊聊天活絡一下氣氛。西班牙酸醃辣椒,好吃。
第一回合結束,伯父在類似做鐵板燒的鐵板上開始炒海鮮、我們去玩桌球、天暗了之後,星星多的數不清,好了,上桌,白酒配海鮮是一定要的啦!吃吃吃、扯扯扯,笑鬧之間想起了這次去巴黎研討會上,關於法國人的飲食觀的議題,的確,吃飯對他們來說真是一天的享受以及真實的生命,吃飯不是計較營養、健康的時候,吃飯是所有的愉悅都在吃綻放的時刻,笑鬧的談話新鮮感的愉悅、家人朋友相處的愉悅、美食美酒品嚐時感官的愉悅、杯盤講究的視覺愉悅、空間舒適安全放鬆的愉悅,總之這是一個不管怎樣都要想盡辦法「爽」快的時刻。(雖然一邊吃飯一邊講話會吃進空氣對消化不好,但另一方面愉快的進食又對消化好而且會有飽足感反而不會過食)
天空裏有獵戶座、北斗七星以及數不清的星而院子裏是我們喋喋不休的話語及笑聲。
子夜告別了友人一家,和朋友坐上另一友人的車,夜裏的公路好像台灣,我說,感覺好像下個交流道口就可以回自己麻豆的家,經過的加隆河也像濁水溪,靜靜地,感覺今天的確回了一趟家,一點也不覺得是隻身在法。
也許,一顆開放的心,便可以四處為家。有歡笑的地方就是人心深處的家。
人心嚮往的是愉悅,因此有了知識,知識是為了留住、重覆愉悅的方法,然而一旦知識反客為主以為自己可以創造愉悅,那便只有肅殺之氣了,難怪聖經裏說誡命便只在心中,依尋己心便能找著生命之道。「其實這話語離你很近,就在你口中,正在你心裏,讓你可以遵行。」(申命記30 :14)
21.8.09
問題是被劃分出的空間
夜裡,翻開《臨床醫學的誕生》見傅柯殷殷提醒什麼東西在什麼劃分(技術)下成為可視的,而因為其可視性又進而成了可描述的,而描述的語言又以某時代認同的科學語言而使得所描述之物成為知識的對象,換句話說,我們所謂的知識除了是一種對可見的自言自語外,沒有再多的了,而知識之物,也就是客體,是如何產生的?在不斷劃分的過程中給獨立出來,成為一彷彿渾然天成之客體一般,知識除了唸咒還會是什麼,「我知道你了,我知道你了,我看到你了,我要把你糾出來。」
劃分是知識得以誕生之技術。將無以名之之具大以分門別類的方式縮小,縮小到我們的有限性之內,理性可感性之內,於是知識配合我們的限度被覆製出來。然而我們的存在世界仍是在那具大之中,可是我們嘴裏卻講述著可掌控的縮小世界,我們在知識生產的對象中載沈載浮,因為一旦拿著那個被縮小的對象到存在世界去時,那對象傾刻消融在具大的複雜性之中,我們以為造了舟,卻沒想到因為造舟而荒癈了泳技,不怕海的身體被困在怕海的腦袋裏。
然後,外遇這個詞又回到我腦袋裏。
外遇,若沒有對家庭或婚姻關係的某種信念,便不會區隔出外遇這個問題場域。
況且若對外遇這個概念或詞做個歷史性的考查,我猜,那首先是為了防止女性出軌而發展出的論述與概念,在一種強調父權秩序穩定性的基礎下,而今在男女平權呼聲四起的時代下,外遇或出軌就變成男女通用的遣責,然而更進一步來談,以今日男女關係「自由」的情況下,所謂的外遇這件事更多的不在其愛情道德上的違背而是在法律層次上的利益關係了。(難道我要寫外遇系譜學???)
總之,傅柯的那個劃分、劃分的概念突然讓我想起瘋狂史裏的瘋狂然後讓我想到外遇的原罪其實也不過是個歷史性的原罪,如果有原罪的話。
而我反覆思考、批評的「外遇」,實言之不過是個被圈劃出來的空集合﹣「」沒有內容存在的括號,除了我圍繞著它反覆指指點點的手指和話語,在這個括號看來,我才是一個因為凝視這個「」而成了一個實體「我」的瘋子吧。
然後再想起那句奧修的話,「對抗的事物會繼續存在,靜觀的事物則會消失」。而當我們對抗時,我們便是把自己關上了,成不流動的死水,在那裏只有聞著腐朽的霉味自我耽溺。(咦,在說臭豆腐還是藍起司?)
總之說來說去,好像踩著傅柯的腳印,會走出我自己生命的侑限,或更遠...
劃分是知識得以誕生之技術。將無以名之之具大以分門別類的方式縮小,縮小到我們的有限性之內,理性可感性之內,於是知識配合我們的限度被覆製出來。然而我們的存在世界仍是在那具大之中,可是我們嘴裏卻講述著可掌控的縮小世界,我們在知識生產的對象中載沈載浮,因為一旦拿著那個被縮小的對象到存在世界去時,那對象傾刻消融在具大的複雜性之中,我們以為造了舟,卻沒想到因為造舟而荒癈了泳技,不怕海的身體被困在怕海的腦袋裏。
然後,外遇這個詞又回到我腦袋裏。
外遇,若沒有對家庭或婚姻關係的某種信念,便不會區隔出外遇這個問題場域。
況且若對外遇這個概念或詞做個歷史性的考查,我猜,那首先是為了防止女性出軌而發展出的論述與概念,在一種強調父權秩序穩定性的基礎下,而今在男女平權呼聲四起的時代下,外遇或出軌就變成男女通用的遣責,然而更進一步來談,以今日男女關係「自由」的情況下,所謂的外遇這件事更多的不在其愛情道德上的違背而是在法律層次上的利益關係了。(難道我要寫外遇系譜學???)
總之,傅柯的那個劃分、劃分的概念突然讓我想起瘋狂史裏的瘋狂然後讓我想到外遇的原罪其實也不過是個歷史性的原罪,如果有原罪的話。
而我反覆思考、批評的「外遇」,實言之不過是個被圈劃出來的空集合﹣「」沒有內容存在的括號,除了我圍繞著它反覆指指點點的手指和話語,在這個括號看來,我才是一個因為凝視這個「」而成了一個實體「我」的瘋子吧。
然後再想起那句奧修的話,「對抗的事物會繼續存在,靜觀的事物則會消失」。而當我們對抗時,我們便是把自己關上了,成不流動的死水,在那裏只有聞著腐朽的霉味自我耽溺。(咦,在說臭豆腐還是藍起司?)
總之說來說去,好像踩著傅柯的腳印,會走出我自己生命的侑限,或更遠...
19.8.09
還是挺起胸膛好好做人吧
必須以一種大笑的方式來遣散前面糾葛了自己一個多禮拜的烏雲。
笑,因為根本沒有烏雲,並且要為那想像力的彆腳而大笑。
如果害怕(或期待?)瘋狂而把自己遠遠地擺在一個只聞界限而不知其為何的安全位置上,那麼那個自以為自己會瘋狂的恐懼不外是一種給自己強加上的抒情式殉道肥皂劇之想像。
想以為自己與眾不同、想以為自己蒙神恩竉、想以為從此可以恃才傲物、想以為自己從來就不平凡,與其說害怕瘋狂還不如說期待一種想像的瘋狂以證明自己,而這剛好證明了自己的確實平庸。光是這樣一個了悟,就足以令人大笑三天。
另外一點是比較理論性的,一旦自己相信自己有瘋狂的可能,那正是陷入非此即彼的二元對立或要說辨證法也可,為什麼一旦自己不正常,就只有瘋狂一途,這不是剛好落入我們這時代的社會區辨結構論述裏去,在這點上,我竟然完全沒有想像力的掉進去,不過這與上面一點有關,一種期待以某種方式證明自己「不凡」的欲望作祟。所以說這種恐懼還真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啊。
這時竟沒把傅柯用上場,如果翻過理性即是瘋狂,那麼一定有個所謂理性之限,而在那限上的一越便是瘋狂的海洋,人便要溺斃於妄想之中。然而在瘋狂裏,我們不乏理性的推論與陳述,突然之間,發現,實無限可越。無界限,卻分劃出兩個現象,兩個概念,兩種存在模式,豈不怪哉?(傅柯笑問)
所以,或許瘋狂不是翻過理性即可達抵之地,而是一步步踩著理性的限度走出來的一種體驗。這讓我不得不斗膽的舉笛卡兒為例,(剛好今天看了一篇文章幫助我思考了一點笛卡兒)笛卡兒的我思,好端端的思考竟把物質給概念化成一種物質性,我,一個人好好的本來就存在,卻在他的我思之後,我的存在變成是一個他思考下的概念物,換言之,他的思考比存在還真實。存在不得以證成存在自身,要他的思考來證成。這不是在學上帝是什麼,上帝說話,於是世界存在。笛卡兒的我思,在我這個現代東方人看來難道不是一種瘋狂,然而他的時代允許他說出那樣的話,或更進一步的,他的創作(書寫)允許他說出那樣的話。
當然不可否認的,踩在限度上的確會逼出一股力量,這力量也有形成暴力(現實化)的危險與盲目。所以與其說我怕的是瘋狂,倒不如說我憂心的是這股力量,不知它要以何種現實化的方式發洩(一次身體的邂逅或一次吵架或其他)。不是說因為在意著現實規範的問題而怕這力量的現實化會違反社會律法、善良風俗甚或親朋期待等等,而是難道我不能如騰雲駕霧般與其戲耍之,非得被它操弄?不甘心,我如此堅持著,對那朦朧的什麼暗含怒意。
然而我沒體會到的是,迫出限度之後尚有「摺曲」(引自楊凱麟)也可以「反摺」(引自anna chen)把自己做成藝術品。再者,即便在限度上,看到的也應該是四處撕裂的間隙,任何一個間隙都指著一道出口,這裡沒有封閉概念可以借用,即便瘋狂一詞,也無可在此指認。瘋狂做為一種現象,是一座幽城,是封閉。然瘋狂做為一種運動,是一道旋渦,是開放。在限度上的,是運動,不是現象。
因此書寫在此再度熠熠生輝,之前我以為它把人關在其字詞上,概念上,結論上,現在我才發現它在搖晃它們,書寫關注的是字詞的間隙、概念降生的位置以及迫使說話停駐的力量。如此如此,我們才得以走出閱讀的地獄。
現在,我願意相信書寫可以走出地獄,或是說震傾地獄城牆呢?
﹣﹣﹣﹣﹣
又是「後記」和身邊的人都發出偽求救訊號,為了這片被我視為真烏雲的偽烏雲,然後快快樂樂的能夠寫成這篇,但是不能否認的,在不識烏雲真偽時也的確徹底地害怕著,現在想來倒很像期望世界末日而不用上學的天真,以為著病在即而不用看書寫論文,我想這種天真的心情總是一直在的,而隨著年齡與「知識」的「增長」,那想像力倒也寫實的驚人。
幸好,身邊總是有人,可以這邊吐、那邊泄的,就這樣「健康」的離開了妄想。
想想其實很多人本來也是如果這邊吐吐、那邊露露也就可以慢慢走下去的,有時候,只差那麼一些小插曲、小轉折。所以,就算是偽求救訊號又何妨,事後笑笑,一句想太多過去,然若不發出訊號,那麼偽烏雲也要成真。
天啊,為何像在寫精神勵志文,還是在寫張老師專線宣傳稿,果然想很多。
﹣﹣﹣﹣﹣﹣﹣﹣﹣﹣﹣﹣﹣
再後後記,早上起來,直覺上就該是這個標題,挺起胸膛好好做人吧!
笑,因為根本沒有烏雲,並且要為那想像力的彆腳而大笑。
如果害怕(或期待?)瘋狂而把自己遠遠地擺在一個只聞界限而不知其為何的安全位置上,那麼那個自以為自己會瘋狂的恐懼不外是一種給自己強加上的抒情式殉道肥皂劇之想像。
想以為自己與眾不同、想以為自己蒙神恩竉、想以為從此可以恃才傲物、想以為自己從來就不平凡,與其說害怕瘋狂還不如說期待一種想像的瘋狂以證明自己,而這剛好證明了自己的確實平庸。光是這樣一個了悟,就足以令人大笑三天。
另外一點是比較理論性的,一旦自己相信自己有瘋狂的可能,那正是陷入非此即彼的二元對立或要說辨證法也可,為什麼一旦自己不正常,就只有瘋狂一途,這不是剛好落入我們這時代的社會區辨結構論述裏去,在這點上,我竟然完全沒有想像力的掉進去,不過這與上面一點有關,一種期待以某種方式證明自己「不凡」的欲望作祟。所以說這種恐懼還真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啊。
這時竟沒把傅柯用上場,如果翻過理性即是瘋狂,那麼一定有個所謂理性之限,而在那限上的一越便是瘋狂的海洋,人便要溺斃於妄想之中。然而在瘋狂裏,我們不乏理性的推論與陳述,突然之間,發現,實無限可越。無界限,卻分劃出兩個現象,兩個概念,兩種存在模式,豈不怪哉?(傅柯笑問)
所以,或許瘋狂不是翻過理性即可達抵之地,而是一步步踩著理性的限度走出來的一種體驗。這讓我不得不斗膽的舉笛卡兒為例,(剛好今天看了一篇文章幫助我思考了一點笛卡兒)笛卡兒的我思,好端端的思考竟把物質給概念化成一種物質性,我,一個人好好的本來就存在,卻在他的我思之後,我的存在變成是一個他思考下的概念物,換言之,他的思考比存在還真實。存在不得以證成存在自身,要他的思考來證成。這不是在學上帝是什麼,上帝說話,於是世界存在。笛卡兒的我思,在我這個現代東方人看來難道不是一種瘋狂,然而他的時代允許他說出那樣的話,或更進一步的,他的創作(書寫)允許他說出那樣的話。
當然不可否認的,踩在限度上的確會逼出一股力量,這力量也有形成暴力(現實化)的危險與盲目。所以與其說我怕的是瘋狂,倒不如說我憂心的是這股力量,不知它要以何種現實化的方式發洩(一次身體的邂逅或一次吵架或其他)。不是說因為在意著現實規範的問題而怕這力量的現實化會違反社會律法、善良風俗甚或親朋期待等等,而是難道我不能如騰雲駕霧般與其戲耍之,非得被它操弄?不甘心,我如此堅持著,對那朦朧的什麼暗含怒意。
然而我沒體會到的是,迫出限度之後尚有「摺曲」(引自楊凱麟)也可以「反摺」(引自anna chen)把自己做成藝術品。再者,即便在限度上,看到的也應該是四處撕裂的間隙,任何一個間隙都指著一道出口,這裡沒有封閉概念可以借用,即便瘋狂一詞,也無可在此指認。瘋狂做為一種現象,是一座幽城,是封閉。然瘋狂做為一種運動,是一道旋渦,是開放。在限度上的,是運動,不是現象。
因此書寫在此再度熠熠生輝,之前我以為它把人關在其字詞上,概念上,結論上,現在我才發現它在搖晃它們,書寫關注的是字詞的間隙、概念降生的位置以及迫使說話停駐的力量。如此如此,我們才得以走出閱讀的地獄。
現在,我願意相信書寫可以走出地獄,或是說震傾地獄城牆呢?
﹣﹣﹣﹣﹣
又是「後記」和身邊的人都發出偽求救訊號,為了這片被我視為真烏雲的偽烏雲,然後快快樂樂的能夠寫成這篇,但是不能否認的,在不識烏雲真偽時也的確徹底地害怕著,現在想來倒很像期望世界末日而不用上學的天真,以為著病在即而不用看書寫論文,我想這種天真的心情總是一直在的,而隨著年齡與「知識」的「增長」,那想像力倒也寫實的驚人。
幸好,身邊總是有人,可以這邊吐、那邊泄的,就這樣「健康」的離開了妄想。
想想其實很多人本來也是如果這邊吐吐、那邊露露也就可以慢慢走下去的,有時候,只差那麼一些小插曲、小轉折。所以,就算是偽求救訊號又何妨,事後笑笑,一句想太多過去,然若不發出訊號,那麼偽烏雲也要成真。
天啊,為何像在寫精神勵志文,還是在寫張老師專線宣傳稿,果然想很多。
﹣﹣﹣﹣﹣﹣﹣﹣﹣﹣﹣﹣﹣
再後後記,早上起來,直覺上就該是這個標題,挺起胸膛好好做人吧!
17.8.09
有沒有可能蒸餾自己
人,有沒有可能蒸餾自己?以一套技術、一組設備、一陣沖刷?
語言吸附欲望如雜質,將無形欲望化為行動前使之賦形,凝望它,碎滅它。
因此語言既開啟譫妄的想像空間卻同時做為蒸餾自己的技術。
人可以在蒸餾過程中離析做為存在的物質性及精神性,然而在精神性部分,卻是開啟兩個
不同色系的空間,光與暗影必須同時存在,分裂,只會形成兩種瘋狂。
然而同時存在卻是一種張力體驗,時刻變動的風暴,讓人渴望永恆的平靜。
是故,人何以欲蒸餾自己,難忍這精神與物質性的含混存在,難忍這張力撐脹的痛楚,
難忍此難,是故,如此如此。
語言,因此或做封閉之所,或做迷宮出口,而人,你有多少運氣敢下此生賭注?
語言吸附欲望如雜質,將無形欲望化為行動前使之賦形,凝望它,碎滅它。
因此語言既開啟譫妄的想像空間卻同時做為蒸餾自己的技術。
人可以在蒸餾過程中離析做為存在的物質性及精神性,然而在精神性部分,卻是開啟兩個
不同色系的空間,光與暗影必須同時存在,分裂,只會形成兩種瘋狂。
然而同時存在卻是一種張力體驗,時刻變動的風暴,讓人渴望永恆的平靜。
是故,人何以欲蒸餾自己,難忍這精神與物質性的含混存在,難忍這張力撐脹的痛楚,
難忍此難,是故,如此如此。
語言,因此或做封閉之所,或做迷宮出口,而人,你有多少運氣敢下此生賭注?
14.8.09
海邊
八月終於應景地去了趟海邊。
與海邊的瘋狂、活潑氣氛相對的我的腦袋想得竟是「如果能飛走就好了。」
為什麼不能飛走就好了呢?為什麼不把翅膀找出來插上、飛走就好了?
發現無法飛走的事實總是一再地讓自己想哭,明明是那麼亮的海、那麼脆的風,明明大家都在笑、明明一切是那麼的簡單而明朗。
為什麼?
我像隻在海邊漫遊的寄居蟹,在潮汐之間留下那易被刷洗的步印子,我坐下來,玩著暖暖的沙子,然後漸漸地把自己埋進沙裏,意外地發現那厚實的沙像兒時蓋過的厚重冬被,安靜地包裹著我,不多問些什麼,好舒服,我睡了下來。浪聲輕輕地為我誦讀晚安故事集,天是過於耀眼的清朗。
像夢,還是記憶,朋友們、家人們、台灣的景緻遼繞,捲起我,回到某個這樣或那樣的日子裏。那時,也會有想飛走的情緒,原來不是因為和外國人在一起的關係?
好像,只有和自己一起才能感到心安,不必掛記著如何配合他人,尤其是當那個配合是力不從心的時候(上了年紀的感嘆句),是你不知如何解釋的時候,是你只好用任性的表情說不的時候,那時,真想把翅膀拿出來,輕輕地說聲再見,至少還有張輕描淡寫的笑臉。
或許,H就是太了解這樣的我,所以一直不敢承諾帶我去爬山。(呵)
我不是故意的,可是就像不斷折舊的筆電電池,本來有三小時的儲電量,漸漸地變少,有一天突然發現它只有一小時不到,也只能摸摸鼻子,閤上筆電,回家去。只是沒電了,只是需要充電,只是需要有人瞭解需要充電的事實,只是沒什麼,非關好惡。
那驚心動魄的落日我沒去看,留在小森林裏,看針葉樹搖晃的樣子好可愛,因為它不像闊葉樹的葉子,一搖擺便簌簌作響,所以會留意到它們的存在,針葉們在高高的、遠遠的地方自顧自地揮舞著,當我發現它們時,好像,笑得更開心了,因為被另外一個安靜的什麼注意到了,感覺原來不發出聲音也有其他什麼可以理解的窩心。
落日之後,小森林很快地被呢絨般的黑布罩上,耐心地做著鑲上夜鑽的手工活,一樣地無聲無息。倚在車身上,感覺溶入這世界之中,再也沒「我」這個人存在,潛入世界的曼陀羅之境,一個隱密入口便開啟另一道空間,我是異時空的偷渡客。
回來,暴露在海風下過久的身體在夜裏果然暗自灼熱、出汗並感覺顫抖的寒意。稀奇古怪的夢穿越身體,朦朧的醒來,想起自己從來就沒有翅膀這件事,難道,書寫是翅膀的可能?
亦是禁閉自己的收容所?
與海邊的瘋狂、活潑氣氛相對的我的腦袋想得竟是「如果能飛走就好了。」
為什麼不能飛走就好了呢?為什麼不把翅膀找出來插上、飛走就好了?
發現無法飛走的事實總是一再地讓自己想哭,明明是那麼亮的海、那麼脆的風,明明大家都在笑、明明一切是那麼的簡單而明朗。
為什麼?
我像隻在海邊漫遊的寄居蟹,在潮汐之間留下那易被刷洗的步印子,我坐下來,玩著暖暖的沙子,然後漸漸地把自己埋進沙裏,意外地發現那厚實的沙像兒時蓋過的厚重冬被,安靜地包裹著我,不多問些什麼,好舒服,我睡了下來。浪聲輕輕地為我誦讀晚安故事集,天是過於耀眼的清朗。
像夢,還是記憶,朋友們、家人們、台灣的景緻遼繞,捲起我,回到某個這樣或那樣的日子裏。那時,也會有想飛走的情緒,原來不是因為和外國人在一起的關係?
好像,只有和自己一起才能感到心安,不必掛記著如何配合他人,尤其是當那個配合是力不從心的時候(上了年紀的感嘆句),是你不知如何解釋的時候,是你只好用任性的表情說不的時候,那時,真想把翅膀拿出來,輕輕地說聲再見,至少還有張輕描淡寫的笑臉。
或許,H就是太了解這樣的我,所以一直不敢承諾帶我去爬山。(呵)
我不是故意的,可是就像不斷折舊的筆電電池,本來有三小時的儲電量,漸漸地變少,有一天突然發現它只有一小時不到,也只能摸摸鼻子,閤上筆電,回家去。只是沒電了,只是需要充電,只是需要有人瞭解需要充電的事實,只是沒什麼,非關好惡。
那驚心動魄的落日我沒去看,留在小森林裏,看針葉樹搖晃的樣子好可愛,因為它不像闊葉樹的葉子,一搖擺便簌簌作響,所以會留意到它們的存在,針葉們在高高的、遠遠的地方自顧自地揮舞著,當我發現它們時,好像,笑得更開心了,因為被另外一個安靜的什麼注意到了,感覺原來不發出聲音也有其他什麼可以理解的窩心。
落日之後,小森林很快地被呢絨般的黑布罩上,耐心地做著鑲上夜鑽的手工活,一樣地無聲無息。倚在車身上,感覺溶入這世界之中,再也沒「我」這個人存在,潛入世界的曼陀羅之境,一個隱密入口便開啟另一道空間,我是異時空的偷渡客。
回來,暴露在海風下過久的身體在夜裏果然暗自灼熱、出汗並感覺顫抖的寒意。稀奇古怪的夢穿越身體,朦朧的醒來,想起自己從來就沒有翅膀這件事,難道,書寫是翅膀的可能?
亦是禁閉自己的收容所?
12.8.09
永劫回歸的愛欲試煉之二
外遇,句點。
終於還是寫到這個詞了啊。如果不寫,它就會持續地、頑固地、莫名地、歇斯底裡地反回建築一條清晰可見的懷疑線索,彷彿有那麼回事。
愛情裏,最香豔刺激的情欲畫面,最懸疑地推理情節不是該屬「外遇」奪冠。
因此可能可以有這樣的標題,我是談了戀愛才學會當偵探的或我是談了戀愛才學會三p(或Np)的。
外來者,誰是外來者?
武昌起「義」,誰是義,誰又不義,古語有言,成者為王,敗者為寇。一句話竟把複雜累世的恩怨一針見血的道盡。
一次,朋友向我解釋武昌起「義」應該寫作武昌起「事」,那時不是很懂,以為那很政治,以為那很左派,以為那只是文字遊戲,以為那離我很遠。
奇怪,今天中午吃飯的時候,「起義」這個字眼竟讓我過敏起來,原來我讀的是「成者為王」的「王」寫的歷史啊,王權為了強調自己的合法性、正統性所以任何以他們為首的事件都被寫成了「義」、寫成了「烈士」,而那些「不義的」,則是腐敗不堪、沒知識、沒文化、沒水準,還有很多沒「XX」可以推衍下去,總之是我們所不認識的,因為沒有認識的必要,那高揚否定的口吻中潛伏著對危險的恐懼。
因此,示威民眾永遠被執政權力詮釋成「暴民」、「違法亂紀」,詮釋權與傳播權都在執法者手上,「義」字抖大地以血染在揮舞執法的旗幟上。
對所謂的「元配」(男/女適用)而言,第三者當然是外來者,是新到的,是不屬於的,因此我們有許多形容第三者的醜陋詞彙,好妖魔化那個不屬於此的。像咒語式的,希望持咒以讓惡靈自退。
然而對正火熱的新情侶而言,元配才是第三者,不是外來的卻是不屬於的,仍具合法性卻是過時的,因此「推翻」,以愛情之名,革命吧!
愛情何其無辜,它眷顧所有人,卻不幸成了淚海。
自由何其無辜,它賜翼所有人,卻不幸成了血海。
何其尷尬,元配在自己的居宅裏卻被指為不屬於此,被新「正名」的愛侶。
在自己的土地上被追趕、被逼到走頭無路、被指為異鄉人,「台灣人」是也,「原住民」是也。
因此,對「義」字一詞的使用儘管不操之在我,但至少對它的認識卻盡其在我,字詞的使用總是具有政治性,說話本身就是一種政治立場,即使以作者身分極力否認,那立場卻是當下立判的。因此,顯然有一套字詞政治學環伺左右,詞語給出的不只是想像還有其背後纏累數世紀的使用淵源,突然之間,那吵雜聲是如此寂寞,沒有人真的在說話,因為能說的都被說完了。而那沉默是如此安慰人心。
所以,我不知道誰是誰的第三者,誰的版本的第三者,而我又如何執取「正義」之劍、又要征討誰。如果我是元配又是外遇者又成為第三者,那麼...,所以有「花樣年華」這樣的電影為我們開啟新想像的可能。於是你只能噤聲在那愛欲流動的瞬間,眼看悲傷從自己和佯裝為愛侶的眼底升起,你們明白了也沈默了。
新愛侶開啟了一塊新的滋養愛苗的空間,在那裏歷史就要改寫,一段外來殖民史卻便成冒險進取拓荒史,曾經與「元配」築夢的承諾如今讓渡與「新」元配,承諾與愛情實踐是一整套愛情修煉技術,而人在裏面似乎顯得不再重要,我們不斷地成為別人修煉愛情的對象,而自己也不斷地在陌生臉孔裏精進愛情技術,隱隱期待著的,倒底是什麼。
愛情似乎成了可以概括我們個別性的抽象運動,我們、男人、女人、人、感情等等似乎也是一個個可以被抽象的物體。解釋我們的,是那些規則、形式、運動,似乎離「大同世界」的美麗新世界不遠了,一旦我們可以抽象化所有事物,再來就是找到在其中的運動規則就好了。
友人X研究海德格,常有機會聽她講述海德格的思想。一次她提到海德格把伽利略視為一個「人與物之間的理解關係」轉變的重要人物,自古希臘起,人與物的關係向來是使用與知識不分家的理解與對待,對物的理解也是和其特性一起指認的,也就是說物的特殊性尚未被完全離析脫離其存在,然而自伽利略把物以運動規律來解釋起,物是什麼變得不重要了,石頭和羽毛的表面差別不重要,它的運動形式/規律才是得以說明其本質的「真理」。
突然之間,我好像才知道那縈擾海德格不去的形上學暗影是什麼,而他不厭其煩地去提醒我們「存有」以及人與物之間關係的龐大分析,其實都是為了試圖還「存在」其特殊性,即便我們再如何的相近、相似、同源,仍有那百分之一甚或千分之一的微細差別,我不是你,你也不是我,我們的特殊性即合法化其存在。
這個想法竟無厘頭的來到愛情的關係裏。當戀人彼此為彼此相異的過去而煩惱不巳,恨不能成為彼此的唯一與全部時,其實就是在抽象彼此的特殊性存在。處在愛情譫妄下的戀人,執拗地要以先驗的「愛」格式化彼此,然而同時又恐懼於自己做為對方的「愛情物」會落作可重覆性、可抽取性、可替代性等矛盾情境。我想這是康德理性限度的愛情難題,而試圖走出康德的傅柯則試圖宣稱,愛情「知識」(愛情論述)是做出來的,是體驗過的言說而非以言說來指認愛情。
因此,也許我們漸漸走到一條有出口的路上,那個試圖關起戀人的封閉迴圈似乎正被解扣,在一個奇異的、混亂的話語雜交過程中,鈕扣「㕷!」的解開了,而原來支持封閉系統的言說正被一隻幽默之眼凝視著(雖然,或許仍不太成熟)。
﹣﹣﹣﹣﹣﹣﹣﹣﹣﹣﹣﹣﹣﹣﹣﹣﹣﹣﹣﹣﹣﹣﹣﹣﹣﹣﹣﹣﹣﹣﹣
為什麼書寫看似打開某扇通道大門卻又同時把人關在那甬道之中呢?書寫真的可以從地獄中走出來嗎?(懷疑中)
終於還是寫到這個詞了啊。如果不寫,它就會持續地、頑固地、莫名地、歇斯底裡地反回建築一條清晰可見的懷疑線索,彷彿有那麼回事。
愛情裏,最香豔刺激的情欲畫面,最懸疑地推理情節不是該屬「外遇」奪冠。
因此可能可以有這樣的標題,我是談了戀愛才學會當偵探的或我是談了戀愛才學會三p(或Np)的。
外來者,誰是外來者?
武昌起「義」,誰是義,誰又不義,古語有言,成者為王,敗者為寇。一句話竟把複雜累世的恩怨一針見血的道盡。
一次,朋友向我解釋武昌起「義」應該寫作武昌起「事」,那時不是很懂,以為那很政治,以為那很左派,以為那只是文字遊戲,以為那離我很遠。
奇怪,今天中午吃飯的時候,「起義」這個字眼竟讓我過敏起來,原來我讀的是「成者為王」的「王」寫的歷史啊,王權為了強調自己的合法性、正統性所以任何以他們為首的事件都被寫成了「義」、寫成了「烈士」,而那些「不義的」,則是腐敗不堪、沒知識、沒文化、沒水準,還有很多沒「XX」可以推衍下去,總之是我們所不認識的,因為沒有認識的必要,那高揚否定的口吻中潛伏著對危險的恐懼。
因此,示威民眾永遠被執政權力詮釋成「暴民」、「違法亂紀」,詮釋權與傳播權都在執法者手上,「義」字抖大地以血染在揮舞執法的旗幟上。
對所謂的「元配」(男/女適用)而言,第三者當然是外來者,是新到的,是不屬於的,因此我們有許多形容第三者的醜陋詞彙,好妖魔化那個不屬於此的。像咒語式的,希望持咒以讓惡靈自退。
然而對正火熱的新情侶而言,元配才是第三者,不是外來的卻是不屬於的,仍具合法性卻是過時的,因此「推翻」,以愛情之名,革命吧!
愛情何其無辜,它眷顧所有人,卻不幸成了淚海。
自由何其無辜,它賜翼所有人,卻不幸成了血海。
何其尷尬,元配在自己的居宅裏卻被指為不屬於此,被新「正名」的愛侶。
在自己的土地上被追趕、被逼到走頭無路、被指為異鄉人,「台灣人」是也,「原住民」是也。
因此,對「義」字一詞的使用儘管不操之在我,但至少對它的認識卻盡其在我,字詞的使用總是具有政治性,說話本身就是一種政治立場,即使以作者身分極力否認,那立場卻是當下立判的。因此,顯然有一套字詞政治學環伺左右,詞語給出的不只是想像還有其背後纏累數世紀的使用淵源,突然之間,那吵雜聲是如此寂寞,沒有人真的在說話,因為能說的都被說完了。而那沉默是如此安慰人心。
所以,我不知道誰是誰的第三者,誰的版本的第三者,而我又如何執取「正義」之劍、又要征討誰。如果我是元配又是外遇者又成為第三者,那麼...,所以有「花樣年華」這樣的電影為我們開啟新想像的可能。於是你只能噤聲在那愛欲流動的瞬間,眼看悲傷從自己和佯裝為愛侶的眼底升起,你們明白了也沈默了。
新愛侶開啟了一塊新的滋養愛苗的空間,在那裏歷史就要改寫,一段外來殖民史卻便成冒險進取拓荒史,曾經與「元配」築夢的承諾如今讓渡與「新」元配,承諾與愛情實踐是一整套愛情修煉技術,而人在裏面似乎顯得不再重要,我們不斷地成為別人修煉愛情的對象,而自己也不斷地在陌生臉孔裏精進愛情技術,隱隱期待著的,倒底是什麼。
愛情似乎成了可以概括我們個別性的抽象運動,我們、男人、女人、人、感情等等似乎也是一個個可以被抽象的物體。解釋我們的,是那些規則、形式、運動,似乎離「大同世界」的美麗新世界不遠了,一旦我們可以抽象化所有事物,再來就是找到在其中的運動規則就好了。
友人X研究海德格,常有機會聽她講述海德格的思想。一次她提到海德格把伽利略視為一個「人與物之間的理解關係」轉變的重要人物,自古希臘起,人與物的關係向來是使用與知識不分家的理解與對待,對物的理解也是和其特性一起指認的,也就是說物的特殊性尚未被完全離析脫離其存在,然而自伽利略把物以運動規律來解釋起,物是什麼變得不重要了,石頭和羽毛的表面差別不重要,它的運動形式/規律才是得以說明其本質的「真理」。
突然之間,我好像才知道那縈擾海德格不去的形上學暗影是什麼,而他不厭其煩地去提醒我們「存有」以及人與物之間關係的龐大分析,其實都是為了試圖還「存在」其特殊性,即便我們再如何的相近、相似、同源,仍有那百分之一甚或千分之一的微細差別,我不是你,你也不是我,我們的特殊性即合法化其存在。
這個想法竟無厘頭的來到愛情的關係裏。當戀人彼此為彼此相異的過去而煩惱不巳,恨不能成為彼此的唯一與全部時,其實就是在抽象彼此的特殊性存在。處在愛情譫妄下的戀人,執拗地要以先驗的「愛」格式化彼此,然而同時又恐懼於自己做為對方的「愛情物」會落作可重覆性、可抽取性、可替代性等矛盾情境。我想這是康德理性限度的愛情難題,而試圖走出康德的傅柯則試圖宣稱,愛情「知識」(愛情論述)是做出來的,是體驗過的言說而非以言說來指認愛情。
因此,也許我們漸漸走到一條有出口的路上,那個試圖關起戀人的封閉迴圈似乎正被解扣,在一個奇異的、混亂的話語雜交過程中,鈕扣「㕷!」的解開了,而原來支持封閉系統的言說正被一隻幽默之眼凝視著(雖然,或許仍不太成熟)。
﹣﹣﹣﹣﹣﹣﹣﹣﹣﹣﹣﹣﹣﹣﹣﹣﹣﹣﹣﹣﹣﹣﹣﹣﹣﹣﹣﹣﹣﹣﹣
為什麼書寫看似打開某扇通道大門卻又同時把人關在那甬道之中呢?書寫真的可以從地獄中走出來嗎?(懷疑中)
11.8.09
永劫回歸的愛欲試煉
一
如果書寫是為了不要死去(傅柯),那麼單單只為了存活的欲望,我們便或愉悅或痛苦地日日伏案,在裏面品嚐瀕死的新生,如從針尖般竄出的歡暢,在看似單調的重覆與死寂中,一步步踩著自己的極限前進。
這裏談的不只是書寫。
是任何一種形式的欲望,欲望在形式中找到它得以反覆永存的載體。
愛情亦覆如是。
如果我們不再在彼此身上每日每日辛勤裁種只屬於自己獨特氣息的花草樹木,那麼那個被荒癈的將不再是愛的花園而只是曾有人跡的棄院。
不要希冀對愛情的信仰,不要希冀神祇對愛侶的祝福,那是人們拿來縛你的假繩索,讚美你的忠貞,好讓你如如不動下去,直到你再不能有愛,乾枯的肉身如此指證。
重新開機、另開新頁面、從一張白紙開始下筆總是比較輕鬆,它不像一篇寫到一半文思凍結、言語枯槁的文章,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好歹也寫了好幾頁,應該總有點什麼可讀性吧?你望文自憐,不肯撕毀,卻又找不到任何接下去的理由、詞句,怎麼可能,明明有一大堆東西想講的啊!
書寫是從概念的胡亂聯接落實在文法結構中,剛剛還在腦袋裏覺得頗有一回事的想法,幾行句子下來便發現全是顛倒夢想、妄念叢生。寫不下去啦!嗯!是啊!戀人歉疚的說,走不下去了。你還在自己的顛倒大夢裏,怎麼可能、怎麼可能,不是要如此如此、這般這般的過下去的嗎?這是事實。不是殘酷,而是體驗。
想想剛開始構思一篇文章時,或許無意間的一個想法、或許一個設問,然後我們試著走下去,走走看,這樣不行,好,繞路,再回來等等,或是就這麼跟著某種忽然湧上的語氣而一路飆衝下去,也顧不得其他了。翌日醒轉,全然不識。
戀人彼此在床上醒來的那刻,如果能看到彼此面孔而不驚慌,那也算是一種最低限度的幸福吧。還想擁抱,還想再走下去,愛情還沒為戀情劃界。
可是終究還是走到了接不下去的那行句子。或許暴力、或許無奈、或許清醒...。總之限度之門巳達。書寫正是在此刻發現自身的語言,前面那些花花綠綠的句子、天花亂墜的夢囈,都是為了滿足書寫者作為一個作者的虛榮,虛榮耗盡,才發現自己實無書寫籌碼。錯,真正的籌碼才出現,書寫者自身正是。限度在此,往前,開啟的將是另類伊甸,退返,虛榮枯槁苟言殘喘。
因著同樣情況,戀人也可以不斷另開新頁書寫其愛情物語,那總在某一章節緩下的筆,別過頭去的理由似乎不會太遠,不斷開新頁的新鮮讓戀人誤以為在愛情中重生,新鮮、陌生所帶來的悸動並非等同於愛情,但人們似乎甚喜以此標誌愛情,認為愛和心動有關。在此並不想澄清它們之間的關係,我比較想關心的是關於限度、關於走到了盡頭這樣的認知,是否真無法超越。
比起嘴裏喃喃說著不可能,倒不如說是不想跨越這個限度吧。比起面對戀人那熟悉到生厭的臉孔,一張新鮮和譪的笑臉要來的可親方便多了吧。然而,一頁撕掉的、刪除頁面的文稿,被認為不再可用的文稿,有沒有可能在書房到廚房的遊走之間被重新閱讀呢?意外的不在當初行文脈絡思考下的文字竟閃著慧詰的笑意,那笑如此豐厚、親切卻魅惑,複雜的層次在你心中翻騰,你哭笑不得的誦讀著。
戀人道別後的身影與再相逢時稍嫌客氣的笑意就有著這樣薰人的陳酒香。但也僅只於瞬間,隨後你們很快就在爭執中想起了分手的理由。這是尼采的永劫回歸嗎?一個尼采讀者應該不會同意吧。這裏面只有無意識的機械反覆,稱不上尼采那富含生機的回返,更絲毫沒有菩薩那體解的乘願再來的回返人間。這個回返充滿著不斷膨脹的痛苦,然而最後那針尖般極限的跨越卻讓通往極限的痛苦得以一次撫平。
戀人在彼此衝撞性格與交織愛意的過程中歷經苦痛與無休止的自我質疑,在這個看不到前方亮麗景致的盲目的愛中,我能相信什麼,我能做什麼,我能確保什麼,相信比得到幸福更難,然而除了神,誰敢應允伊甸之地予人。
如果在那行接不下去的句子下,仍顫抖地賭上自己的全部,寫上一句即便是髒話也好,那麼另類伊甸之門便也就在不知不覺中悄然開啟,接下來,接下來...(我無須在此應許什麼吧!)(好吧,也許可以從裏面翻轉出一種新形式,例如把抒情體衝成搞笑體之類)
所以,愛情的運氣只能有一次,那是戀人彼此相識到試開新視窗的時刻,接下來就是一連串痛苦與極樂的薩德交歡場,在每一次放開與放不開的質疑中反覆至神經脆弱,然後在清醒的瞬間發現戀人的手仍環伺在頸,此時會有笑意如電流奔竄全身,你成為自己的神,愛情之神。
﹣﹣﹣﹣﹣﹣﹣﹣﹣﹣﹣﹣﹣﹣﹣﹣﹣﹣﹣
[一]
寫著寫著果然又離題了,又自顧自地唱起獨角戲。本來只是一個想法,每一天的生活都是在生產明天仍想活下去的欲望,這些事比較明顯地表現在我們所熱衷或正熱衷的事上,愛情也是,然而事實上沒有一件事是不需要去關心的,一件不被關心的事其實就是死了或正在垂死,生命是一種要付出代價的東西,即便很多事都超出我們自己想像的限度,然而這只取決於要不要做而巳。因此我要反駁自己以前說的什麼隨遇而安,什麼兩個人自然而然會走到一起,雖然這麼說沒什麼錯,但從某個角度來看就只是一種偷安的藉口罷了。
所以兩個人怎麼可能什麼都不做的就會在一起,如果每天不再在對對方用點心思,那實際上就是死了,雖然也許有些積蓄可以花用而看不出來,但是死了就是慢慢地從對方身上撤回自己的氣息、曾搭建的氛圍等等,這裏指的不是把臭襪子、內衣、書之類的具體東西留在對方家的問題,而是真實的、有生命的、有溫度的,是聲音(電話)、是影像(見到人或照片)、是觸感(身體的)等等這類的個人獨特氛圍。
記得好像是B這樣跟我說過,忘了是怎樣的脈絡,當他和愛人相處,他考慮的只能是如何(以我所能夠的)能再對對方好,沒有那種今天做足夠了,之後不用做了,像是開了保證書似的。是啊,因為我們面對的是活物啊,而自己也是活物啊。好像到今天我才懂,當初以為那只是初戀期的衝動罷了,然而不是,那是準備要一輩子對這個人為對方做的事啊!竟然不自覺地浮現出外公外婆的身影,外公到現在八十幾歲了仍是很黏外婆的呢。(害羞)
所以,我怎麼會蠢到以為距離不是問題呢?這是什麼信仰體系所構築的盲目信念呢?要批判、要批判,批判即存有(尼采),我批判故我在。寫完果然通體舒暢,又可以讀書了。
歡迎對號入座。
﹣﹣﹣﹣﹣﹣﹣﹣﹣﹣﹣﹣﹣﹣﹣﹣﹣﹣﹣﹣﹣﹣﹣﹣﹣﹣﹣﹣﹣﹣﹣
[[一]]
放了一天,對於括弧一的東西感到可疑。首先括弧一就是對一的不安心而衍生出來的奇怪後記,像是有個腦袋清醒的「我」有權出來解釋一裏面的東西或動機或某種懺悔之類的,然而對括弧一的東西,難道不會再有個雙括弧﹣像我現在在做的事﹣來解釋括弧一的立場?括弧只會不斷繁衍下去,「我」從括弧裏誕生並因寫下成文的概念或陳述而存活,至於一裏面的東西則將被括弧淹沒直至消失或某日以某種怪異陌生的面孔來到「我」面前,那原初由肉體、物質等事物勾引出的情緒或欲望,在第一道書寫時便巳消聲匿跡,然而這不斷出現的括弧卻執意地要它說真話或留住這個即生即滅的對象,因此,括弧形式被留了下來,然而在裏面的卻是群魔亂舞。
愛人不經意的一句話、一抹眼神、一個詭異的玩笑都會被括弧起來,最後,只剩下括弧的意氣之爭。
或許可以寫一個偽傅柯版的戀人絮語。哈哈
[[[一]]]
我知道是誰來加括弧的了,那個怕被愛人誤解的「我」,悄悄潛進書寫,企圖要讓它政治正確。
趕走,趕走!
(還有沒有人 四處張望貌)
如果書寫是為了不要死去(傅柯),那麼單單只為了存活的欲望,我們便或愉悅或痛苦地日日伏案,在裏面品嚐瀕死的新生,如從針尖般竄出的歡暢,在看似單調的重覆與死寂中,一步步踩著自己的極限前進。
這裏談的不只是書寫。
是任何一種形式的欲望,欲望在形式中找到它得以反覆永存的載體。
愛情亦覆如是。
如果我們不再在彼此身上每日每日辛勤裁種只屬於自己獨特氣息的花草樹木,那麼那個被荒癈的將不再是愛的花園而只是曾有人跡的棄院。
不要希冀對愛情的信仰,不要希冀神祇對愛侶的祝福,那是人們拿來縛你的假繩索,讚美你的忠貞,好讓你如如不動下去,直到你再不能有愛,乾枯的肉身如此指證。
重新開機、另開新頁面、從一張白紙開始下筆總是比較輕鬆,它不像一篇寫到一半文思凍結、言語枯槁的文章,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好歹也寫了好幾頁,應該總有點什麼可讀性吧?你望文自憐,不肯撕毀,卻又找不到任何接下去的理由、詞句,怎麼可能,明明有一大堆東西想講的啊!
書寫是從概念的胡亂聯接落實在文法結構中,剛剛還在腦袋裏覺得頗有一回事的想法,幾行句子下來便發現全是顛倒夢想、妄念叢生。寫不下去啦!嗯!是啊!戀人歉疚的說,走不下去了。你還在自己的顛倒大夢裏,怎麼可能、怎麼可能,不是要如此如此、這般這般的過下去的嗎?這是事實。不是殘酷,而是體驗。
想想剛開始構思一篇文章時,或許無意間的一個想法、或許一個設問,然後我們試著走下去,走走看,這樣不行,好,繞路,再回來等等,或是就這麼跟著某種忽然湧上的語氣而一路飆衝下去,也顧不得其他了。翌日醒轉,全然不識。
戀人彼此在床上醒來的那刻,如果能看到彼此面孔而不驚慌,那也算是一種最低限度的幸福吧。還想擁抱,還想再走下去,愛情還沒為戀情劃界。
可是終究還是走到了接不下去的那行句子。或許暴力、或許無奈、或許清醒...。總之限度之門巳達。書寫正是在此刻發現自身的語言,前面那些花花綠綠的句子、天花亂墜的夢囈,都是為了滿足書寫者作為一個作者的虛榮,虛榮耗盡,才發現自己實無書寫籌碼。錯,真正的籌碼才出現,書寫者自身正是。限度在此,往前,開啟的將是另類伊甸,退返,虛榮枯槁苟言殘喘。
因著同樣情況,戀人也可以不斷另開新頁書寫其愛情物語,那總在某一章節緩下的筆,別過頭去的理由似乎不會太遠,不斷開新頁的新鮮讓戀人誤以為在愛情中重生,新鮮、陌生所帶來的悸動並非等同於愛情,但人們似乎甚喜以此標誌愛情,認為愛和心動有關。在此並不想澄清它們之間的關係,我比較想關心的是關於限度、關於走到了盡頭這樣的認知,是否真無法超越。
比起嘴裏喃喃說著不可能,倒不如說是不想跨越這個限度吧。比起面對戀人那熟悉到生厭的臉孔,一張新鮮和譪的笑臉要來的可親方便多了吧。然而,一頁撕掉的、刪除頁面的文稿,被認為不再可用的文稿,有沒有可能在書房到廚房的遊走之間被重新閱讀呢?意外的不在當初行文脈絡思考下的文字竟閃著慧詰的笑意,那笑如此豐厚、親切卻魅惑,複雜的層次在你心中翻騰,你哭笑不得的誦讀著。
戀人道別後的身影與再相逢時稍嫌客氣的笑意就有著這樣薰人的陳酒香。但也僅只於瞬間,隨後你們很快就在爭執中想起了分手的理由。這是尼采的永劫回歸嗎?一個尼采讀者應該不會同意吧。這裏面只有無意識的機械反覆,稱不上尼采那富含生機的回返,更絲毫沒有菩薩那體解的乘願再來的回返人間。這個回返充滿著不斷膨脹的痛苦,然而最後那針尖般極限的跨越卻讓通往極限的痛苦得以一次撫平。
戀人在彼此衝撞性格與交織愛意的過程中歷經苦痛與無休止的自我質疑,在這個看不到前方亮麗景致的盲目的愛中,我能相信什麼,我能做什麼,我能確保什麼,相信比得到幸福更難,然而除了神,誰敢應允伊甸之地予人。
如果在那行接不下去的句子下,仍顫抖地賭上自己的全部,寫上一句即便是髒話也好,那麼另類伊甸之門便也就在不知不覺中悄然開啟,接下來,接下來...(我無須在此應許什麼吧!)(好吧,也許可以從裏面翻轉出一種新形式,例如把抒情體衝成搞笑體之類)
所以,愛情的運氣只能有一次,那是戀人彼此相識到試開新視窗的時刻,接下來就是一連串痛苦與極樂的薩德交歡場,在每一次放開與放不開的質疑中反覆至神經脆弱,然後在清醒的瞬間發現戀人的手仍環伺在頸,此時會有笑意如電流奔竄全身,你成為自己的神,愛情之神。
﹣﹣﹣﹣﹣﹣﹣﹣﹣﹣﹣﹣﹣﹣﹣﹣﹣﹣﹣
[一]
寫著寫著果然又離題了,又自顧自地唱起獨角戲。本來只是一個想法,每一天的生活都是在生產明天仍想活下去的欲望,這些事比較明顯地表現在我們所熱衷或正熱衷的事上,愛情也是,然而事實上沒有一件事是不需要去關心的,一件不被關心的事其實就是死了或正在垂死,生命是一種要付出代價的東西,即便很多事都超出我們自己想像的限度,然而這只取決於要不要做而巳。因此我要反駁自己以前說的什麼隨遇而安,什麼兩個人自然而然會走到一起,雖然這麼說沒什麼錯,但從某個角度來看就只是一種偷安的藉口罷了。
所以兩個人怎麼可能什麼都不做的就會在一起,如果每天不再在對對方用點心思,那實際上就是死了,雖然也許有些積蓄可以花用而看不出來,但是死了就是慢慢地從對方身上撤回自己的氣息、曾搭建的氛圍等等,這裏指的不是把臭襪子、內衣、書之類的具體東西留在對方家的問題,而是真實的、有生命的、有溫度的,是聲音(電話)、是影像(見到人或照片)、是觸感(身體的)等等這類的個人獨特氛圍。
記得好像是B這樣跟我說過,忘了是怎樣的脈絡,當他和愛人相處,他考慮的只能是如何(以我所能夠的)能再對對方好,沒有那種今天做足夠了,之後不用做了,像是開了保證書似的。是啊,因為我們面對的是活物啊,而自己也是活物啊。好像到今天我才懂,當初以為那只是初戀期的衝動罷了,然而不是,那是準備要一輩子對這個人為對方做的事啊!竟然不自覺地浮現出外公外婆的身影,外公到現在八十幾歲了仍是很黏外婆的呢。(害羞)
所以,我怎麼會蠢到以為距離不是問題呢?這是什麼信仰體系所構築的盲目信念呢?要批判、要批判,批判即存有(尼采),我批判故我在。寫完果然通體舒暢,又可以讀書了。
歡迎對號入座。
﹣﹣﹣﹣﹣﹣﹣﹣﹣﹣﹣﹣﹣﹣﹣﹣﹣﹣﹣﹣﹣﹣﹣﹣﹣﹣﹣﹣﹣﹣﹣
[[一]]
放了一天,對於括弧一的東西感到可疑。首先括弧一就是對一的不安心而衍生出來的奇怪後記,像是有個腦袋清醒的「我」有權出來解釋一裏面的東西或動機或某種懺悔之類的,然而對括弧一的東西,難道不會再有個雙括弧﹣像我現在在做的事﹣來解釋括弧一的立場?括弧只會不斷繁衍下去,「我」從括弧裏誕生並因寫下成文的概念或陳述而存活,至於一裏面的東西則將被括弧淹沒直至消失或某日以某種怪異陌生的面孔來到「我」面前,那原初由肉體、物質等事物勾引出的情緒或欲望,在第一道書寫時便巳消聲匿跡,然而這不斷出現的括弧卻執意地要它說真話或留住這個即生即滅的對象,因此,括弧形式被留了下來,然而在裏面的卻是群魔亂舞。
愛人不經意的一句話、一抹眼神、一個詭異的玩笑都會被括弧起來,最後,只剩下括弧的意氣之爭。
或許可以寫一個偽傅柯版的戀人絮語。哈哈
[[[一]]]
我知道是誰來加括弧的了,那個怕被愛人誤解的「我」,悄悄潛進書寫,企圖要讓它政治正確。
趕走,趕走!
(還有沒有人 四處張望貌)
9.8.09
蓋一座思想之堡
差異重覆﹣德勒茲
規律作息﹣友台某文
翻轉﹣自己
不再有人敲桌子摔杯子﹣村上春樹
跳躍的量變質變﹣布朗肖(或量子物理學)
以人身為法器﹣許悔之
場式思想﹣我的傅柯理解
有必要列上這些類關鍵字或關鍵句,因為這個標題就是在這些關鍵字/句相吸互引的的過程中產生,最後停在一個傅柯使用的「城堡」比喻上,並可能延伸至宮崎駿的移動城堡...。
事情是從規律作息這件事開始的,巴黎回來後有種具大閱讀與書寫衝動,像火一般的燥與動,對這種感覺我巳不陌生,寫一首詩或一篇部落格即可彌息,然而當它是關於一篇小論文篇幅或畢業論文時,那火顯然不夠支撐未來時日仍多的低頭伏案,因此,火勢巳不是我所要考慮的,如何維護火苗才是我的焦點,於是想起了規律作息一事,也許可行。
當我們提規律作息時,似乎乃巳一種時間觀的角度來思考它,身體運行的時序、環境與自然更迭的時序等等,在這裏,空間的因素似乎被忽略了,我指的並不是書桌、房間、地理位置的空間選擇問題,而是在規律作息中,其實更重要的是一種依「場」而生的一股「氣」,不是時間到這,氣運行到這的問題,而是這樣的場會升起一股什麼樣的氣。
回到火苗問題,火苗巳有,也就是氣巳成形,現在需要的是一個場來維持,所以為什麼我們說「道場」,那是一種維持道之苗火之地,其神聖不在於其自身價值也不在於薪火在那而在於它「生產」苗火。說它生產是一點也不含糊,因為那過去薪火早巳煙滅,而道場本身並沒有火苗,但是它讓來此之人佇足,它勾引人內在的欲望,依持那股隱微的欲望,火苗漸紅並隨之而產生火,所以我說那是一種生產,場與活物共構的第三人稱的氣,非場所有、非活物所有卻是共構之產物。其中火苗似乎乃作為一重覆之物重新被此場生產,然此重覆卻是在顯現一種差異,一種今日於我身上之苗火乃非昔日於你、於佛陀、於六祖等身上之火苗,我有自身焚燒之火舞,非我莫屬。簡單的說,我們由不同生命事件構成現下之自身,即便有某種什麼生之欲這樣的東西,我們所展現的形貌也會因為這些生命事件而勾勒出唯有自己才能指認的模樣。
因此維護火苗這件事比訂定什麼雄偉計劃、嚴峻生活飲食表、配備全套優質家具等來的重要,它不是具體時空卻相涉,它是一個展現如外在的、具體的時空下的內在空間,也就是說道場在自身裏。然此自身卻非指說話主體。它是一種複合性的內在,即使別人會依你的單一性指認你是一個人,但是在這個複合性內在裏,你是一個空間,確切的說是一個場,一個不停翻騰絞動的場,因為它的持續運動而使它呈顯有如一空間,試想黑洞、旋渦或颱風便知。因此其中並沒有思想者,思想著的不是你而是這個場,你的手、你的筆是這個運動的記錄,你是結果、是行為、是形狀。
這麼一來,寫論文這件事從一種目標式的、未來的、時間性的活動轉而被理解成空間的、場式的體驗,兩者最大的差別是有沒有「完成」這個終點線。以場式體驗來看,不可能有一個所謂完成做為標界與評量,一旦我們開始建立一個維護火苗的道場,勉強做為標界的,也許只有焚燒的歡愉吧。
傅柯在瘋狂史第一章提到關於劃界與區分,一開始它只是一個壁壘分明的要塞最後卻逐漸成為我們意識裏的城堡。區分從外部進到內部。是的,我們自以為的「我」其實是一座混搭著社會、歷史、家族、個人遭遇的城堡,我們在裏面與我們的賓客狂歡歌舞,把他人抵擋在外。
那是誰的城堡,我們或許從來不是主人只是客人,只是大家都說我們是城堡主人。
既然這樣,不如來蓋一座自己的城堡,一座以自己體驗燒磚搭建的思想之堡,生出火苗的道場,能「覆製」苗火的道場。讓別人來到這裏卻帶著自己火苗離開去蓋自己的城堡,無需給城堡藍圖。
所以我開始十一點前上床,即使睡不著,也要留在漆黑的瘋狂想像之中。總是晚鬧鐘一個小時或一個半小時起床,希望漸漸達到鬧鐘設定時間起床,然後早餐,思考、書寫。午餐,休息。出門上網,回來泡咖啡或茶。閱讀,此時的閱讀似乎能被反芻成為翌日思考書寫的泉源。晚餐,休息或其他。八點半出門跑步,九點多回來,休息或靜坐,洗澡,上床準備睡覺。
有一種穩定性產生,對身體的明晰與情緒的清楚,焦慮不太有機會形成,然而火苗仍隱隱地紅熱著,雖然微弱,有一種空間的、場式的「我」誕生的感覺,這個「我」取代了個體性的「我」的欲望,即便愛情有意無意飄過,即便有遠遊的邀約(好掙扎啊)那個場式我的意念(或愉悅)似乎更甚於個體我。然而即使場式我如此任性,它的存在卻甚是脆弱,需要調動週遭一切維持住。
那是一種由內在翻出的某個巨大的什麼嗎?足以超越個體性?像是一只外翻的袋子般的取代了袋子的表面。
最後,當然還是要引用下村上春樹的話,我認為整本《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一書就是在談那個道場的建立,而對我而言這個道場就是修煉出自己的真理、建造自己的思想之堡,也許堅強與勇氣也就由之而生。
他提到小說家要具備的是才能、專注力與持續力。
「幸虧這種能力(專注力和持續力)和才能的情況不同,可以靠後天訓練來獲得,並藉以提升。每天坐在書桌前面,不斷訓練把意識專注在一點上的話,專注力和持續力就會自然提升。這和前面寫的肌肉調教作業很類似。每天不休息地寫,集中精神工作,這件事對自己個人是必要的事,把這情報持續送進身體系統中,讓身體確實記住,而且逐漸把極限值一點一點往上提升。在不被發現的微量程度內,讓那刻度悄悄上移。這和靠著每天跑步,以強化肌肉,塑造成一個跑者的體型,是同類的作業。刺激、持續。刺激、持續。這種作業當然需要忍耐。不過相對的也會有回報。」頁93
這裡談的很近似量變最後產生質變的狀態。量的累積形成一種密度比的變化,而變化到一個程度,它就形成另一種密度的東西了。所以每天維護著火苗與其說是為了今天還不如說是為了明天,那種渴望被延續下來並累積著,愈累積愈厚實,能承受的愈多,是某種類似「癮」的東西,在那「癮」之中,有著演化(évolution)作用(德勒茲,L’ABÉCÉDAIRE, DVD, 談酒癮最後一杯的問題)。 癮是一種欲望的動能,嚴格說來,我認為它與做的內容無關,當然一開始總會有些事喜歡做或喜歡吃的東西,但當它變成癮時,它就只抽象成欲望,所以即便從上癮的對象去檢討戒斷問題,總是無功而返。戒斷成功,通常不是理性認知與優劣分析的結果,而是身體的無法承受或將欲望調度到另一個事物上頭的結果。
如果可以,我希望自己巳經有了蓋思想之堡的癮頭。
繼續村上「另一方面,沒有那麼多天賦才能﹣或只勉強達到水準﹣的作家們,從年輕時就不得不自己鍛鍊出一點力量。他們靠訓練培養出專注力、增進持續力。而且不得不把這樣的資質(到某種程度為止)當成才能的「代用品」來用。不過就在這樣「忍氣吞聲」之間,終於遇到隱藏在自己內在的真正才能。在用著鏟子,一面流汗一面努力挖掘腳下的洞穴時,碰巧挖到一直藏在深處的秘密水脈,真的可以說很幸運吧。不過這種「幸運」之所以可能,說起來還是因為持續地挖掘深深的洞穴所需的肌力,巳經靠訓練學到了。」頁95
他這裡提到的水脈,讓我想到宮崎駿在《心之谷》裏描繪的那兩個尋找自己才能的中學生,其中女主角在試寫小說時所做的惡夢,便是在洞穴裏尋找自身寶石,然而尋找和寶石都不是問題,問題是辨認,如何辨認自己能不能在這條路上走下去?那個問題也許沒有在影片中清楚回答,只是透過一位和譪老者的接納與對探尋的理解帶過,其中沒有對才能的肯定與否定。但是透過村上上面這段話,我想有一個答案是肯定的,比起確認那個才能是什麼,更重要的是那股隨心而殷殷探尋的努力,搭建一座道場讓那欲望的火苗有機會燒下去,至於答案...也許就是最後自己蓋好的那座城堡吧。
規律作息﹣友台某文
翻轉﹣自己
不再有人敲桌子摔杯子﹣村上春樹
跳躍的量變質變﹣布朗肖(或量子物理學)
以人身為法器﹣許悔之
場式思想﹣我的傅柯理解
有必要列上這些類關鍵字或關鍵句,因為這個標題就是在這些關鍵字/句相吸互引的的過程中產生,最後停在一個傅柯使用的「城堡」比喻上,並可能延伸至宮崎駿的移動城堡...。
事情是從規律作息這件事開始的,巴黎回來後有種具大閱讀與書寫衝動,像火一般的燥與動,對這種感覺我巳不陌生,寫一首詩或一篇部落格即可彌息,然而當它是關於一篇小論文篇幅或畢業論文時,那火顯然不夠支撐未來時日仍多的低頭伏案,因此,火勢巳不是我所要考慮的,如何維護火苗才是我的焦點,於是想起了規律作息一事,也許可行。
當我們提規律作息時,似乎乃巳一種時間觀的角度來思考它,身體運行的時序、環境與自然更迭的時序等等,在這裏,空間的因素似乎被忽略了,我指的並不是書桌、房間、地理位置的空間選擇問題,而是在規律作息中,其實更重要的是一種依「場」而生的一股「氣」,不是時間到這,氣運行到這的問題,而是這樣的場會升起一股什麼樣的氣。
回到火苗問題,火苗巳有,也就是氣巳成形,現在需要的是一個場來維持,所以為什麼我們說「道場」,那是一種維持道之苗火之地,其神聖不在於其自身價值也不在於薪火在那而在於它「生產」苗火。說它生產是一點也不含糊,因為那過去薪火早巳煙滅,而道場本身並沒有火苗,但是它讓來此之人佇足,它勾引人內在的欲望,依持那股隱微的欲望,火苗漸紅並隨之而產生火,所以我說那是一種生產,場與活物共構的第三人稱的氣,非場所有、非活物所有卻是共構之產物。其中火苗似乎乃作為一重覆之物重新被此場生產,然此重覆卻是在顯現一種差異,一種今日於我身上之苗火乃非昔日於你、於佛陀、於六祖等身上之火苗,我有自身焚燒之火舞,非我莫屬。簡單的說,我們由不同生命事件構成現下之自身,即便有某種什麼生之欲這樣的東西,我們所展現的形貌也會因為這些生命事件而勾勒出唯有自己才能指認的模樣。
因此維護火苗這件事比訂定什麼雄偉計劃、嚴峻生活飲食表、配備全套優質家具等來的重要,它不是具體時空卻相涉,它是一個展現如外在的、具體的時空下的內在空間,也就是說道場在自身裏。然此自身卻非指說話主體。它是一種複合性的內在,即使別人會依你的單一性指認你是一個人,但是在這個複合性內在裏,你是一個空間,確切的說是一個場,一個不停翻騰絞動的場,因為它的持續運動而使它呈顯有如一空間,試想黑洞、旋渦或颱風便知。因此其中並沒有思想者,思想著的不是你而是這個場,你的手、你的筆是這個運動的記錄,你是結果、是行為、是形狀。
這麼一來,寫論文這件事從一種目標式的、未來的、時間性的活動轉而被理解成空間的、場式的體驗,兩者最大的差別是有沒有「完成」這個終點線。以場式體驗來看,不可能有一個所謂完成做為標界與評量,一旦我們開始建立一個維護火苗的道場,勉強做為標界的,也許只有焚燒的歡愉吧。
傅柯在瘋狂史第一章提到關於劃界與區分,一開始它只是一個壁壘分明的要塞最後卻逐漸成為我們意識裏的城堡。區分從外部進到內部。是的,我們自以為的「我」其實是一座混搭著社會、歷史、家族、個人遭遇的城堡,我們在裏面與我們的賓客狂歡歌舞,把他人抵擋在外。
那是誰的城堡,我們或許從來不是主人只是客人,只是大家都說我們是城堡主人。
既然這樣,不如來蓋一座自己的城堡,一座以自己體驗燒磚搭建的思想之堡,生出火苗的道場,能「覆製」苗火的道場。讓別人來到這裏卻帶著自己火苗離開去蓋自己的城堡,無需給城堡藍圖。
所以我開始十一點前上床,即使睡不著,也要留在漆黑的瘋狂想像之中。總是晚鬧鐘一個小時或一個半小時起床,希望漸漸達到鬧鐘設定時間起床,然後早餐,思考、書寫。午餐,休息。出門上網,回來泡咖啡或茶。閱讀,此時的閱讀似乎能被反芻成為翌日思考書寫的泉源。晚餐,休息或其他。八點半出門跑步,九點多回來,休息或靜坐,洗澡,上床準備睡覺。
有一種穩定性產生,對身體的明晰與情緒的清楚,焦慮不太有機會形成,然而火苗仍隱隱地紅熱著,雖然微弱,有一種空間的、場式的「我」誕生的感覺,這個「我」取代了個體性的「我」的欲望,即便愛情有意無意飄過,即便有遠遊的邀約(好掙扎啊)那個場式我的意念(或愉悅)似乎更甚於個體我。然而即使場式我如此任性,它的存在卻甚是脆弱,需要調動週遭一切維持住。
那是一種由內在翻出的某個巨大的什麼嗎?足以超越個體性?像是一只外翻的袋子般的取代了袋子的表面。
最後,當然還是要引用下村上春樹的話,我認為整本《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一書就是在談那個道場的建立,而對我而言這個道場就是修煉出自己的真理、建造自己的思想之堡,也許堅強與勇氣也就由之而生。
他提到小說家要具備的是才能、專注力與持續力。
「幸虧這種能力(專注力和持續力)和才能的情況不同,可以靠後天訓練來獲得,並藉以提升。每天坐在書桌前面,不斷訓練把意識專注在一點上的話,專注力和持續力就會自然提升。這和前面寫的肌肉調教作業很類似。每天不休息地寫,集中精神工作,這件事對自己個人是必要的事,把這情報持續送進身體系統中,讓身體確實記住,而且逐漸把極限值一點一點往上提升。在不被發現的微量程度內,讓那刻度悄悄上移。這和靠著每天跑步,以強化肌肉,塑造成一個跑者的體型,是同類的作業。刺激、持續。刺激、持續。這種作業當然需要忍耐。不過相對的也會有回報。」頁93
這裡談的很近似量變最後產生質變的狀態。量的累積形成一種密度比的變化,而變化到一個程度,它就形成另一種密度的東西了。所以每天維護著火苗與其說是為了今天還不如說是為了明天,那種渴望被延續下來並累積著,愈累積愈厚實,能承受的愈多,是某種類似「癮」的東西,在那「癮」之中,有著演化(évolution)作用(德勒茲,L’ABÉCÉDAIRE, DVD, 談酒癮最後一杯的問題)。 癮是一種欲望的動能,嚴格說來,我認為它與做的內容無關,當然一開始總會有些事喜歡做或喜歡吃的東西,但當它變成癮時,它就只抽象成欲望,所以即便從上癮的對象去檢討戒斷問題,總是無功而返。戒斷成功,通常不是理性認知與優劣分析的結果,而是身體的無法承受或將欲望調度到另一個事物上頭的結果。
如果可以,我希望自己巳經有了蓋思想之堡的癮頭。
繼續村上「另一方面,沒有那麼多天賦才能﹣或只勉強達到水準﹣的作家們,從年輕時就不得不自己鍛鍊出一點力量。他們靠訓練培養出專注力、增進持續力。而且不得不把這樣的資質(到某種程度為止)當成才能的「代用品」來用。不過就在這樣「忍氣吞聲」之間,終於遇到隱藏在自己內在的真正才能。在用著鏟子,一面流汗一面努力挖掘腳下的洞穴時,碰巧挖到一直藏在深處的秘密水脈,真的可以說很幸運吧。不過這種「幸運」之所以可能,說起來還是因為持續地挖掘深深的洞穴所需的肌力,巳經靠訓練學到了。」頁95
他這裡提到的水脈,讓我想到宮崎駿在《心之谷》裏描繪的那兩個尋找自己才能的中學生,其中女主角在試寫小說時所做的惡夢,便是在洞穴裏尋找自身寶石,然而尋找和寶石都不是問題,問題是辨認,如何辨認自己能不能在這條路上走下去?那個問題也許沒有在影片中清楚回答,只是透過一位和譪老者的接納與對探尋的理解帶過,其中沒有對才能的肯定與否定。但是透過村上上面這段話,我想有一個答案是肯定的,比起確認那個才能是什麼,更重要的是那股隨心而殷殷探尋的努力,搭建一座道場讓那欲望的火苗有機會燒下去,至於答案...也許就是最後自己蓋好的那座城堡吧。
8.8.09
譯一首KIM寫的ARTEMIS
ARTEMIS de Kim
不知道為什麼想打電話給你 j’avait envie de t’appeler et je ne sais pas pourquoi
不知道為什麼後來沒打電話給你 je ne sais plus pourquoi je ne t’ai finalement pas appelé
忘了我以前為什麼常打電話給你 j’ai oublié de la raison pour laquelle je t’appelais souvent
討論功課 pour discuter le devoir
打屁 pour bavarder
裝文藝 pour feindre une personne cultivée
忘了我跟你講的第一句話 je ne souviens plus le premier mot que je te parlais
你說是我跟你借東西 tu me dis que c’était moi qui t’ai emprunté quelque chose
立可白或電子字典 l’efface ou le dictionnaire électrique
? ?
不太緊要 peu important
我們還是認識了 enfin nous avons fait connaissance
變成朋友 on restait comme amie
變成好朋友 comme bonne amie
變成難得見上一面的好朋友 celle qu’on se voit rarement
變成偶而在MSN上交換近況的朋友 celle qu’on échange un peu de nouvelles par le MSN
我的自在 aisé comme moi
你的瀟灑 libre comme toi
青春裡 à notre adolescence
你有大量的不安 y a trop d’anxieuses en toi
我有過份的膽量 y a la hardiesse excédée en moi
現在的我們 alors, maintenant
不安消褪 tes anxieuses refluaient
你是光亮的日 tu est lumieuse comme un soleil
恆溫 la température constante
黑洞隱約燥動 un trou noir mais trouble vaguement
我是 moi
問號 c’est une question-marque
肯定句的麻煩 qui est le problème de l’affirmation
用不可思議的腳步前進 avancer par des pas extraordinaires
總會相遇 le rencontre est toujours possible
在 malgré dans le passé
過去 ou
或是 la séance prochaine de la classe
下一堂課
譯註:約好了要翻譯一首詩放在版上。上上個月朋友傳來的一首關於自己的過往肖像,那巳不復記憶的青春譫妄在這寧靜的翻譯時刻緩緩流入此刻顯得過於早衰的身體裏,其中那些太過用力執取以至於摔壞了或掐得變形的事物或情感都因褪色而泛著光暈,恬淡靜美,彷彿某嚮往之境般揮著誘惑的手勢,催人神往之,然而那只是遠方人魚歌聲所化之幻境,別忘了自己曾經是如何一再急欲擺脫每個脆弱又荒誕的當下,惶惶終日,渴望未來的自己來到當下拯救狀似無路可逃的自己,那時我曾擺出各種極盡可能的裝模作樣,然後以一種匆忙謝幕的方式困窘地離開每一種姿態。
是的,困窘,這或許是我所能為自己整個春青歲月作下的最佳結論吧。
然而,之於妳呢?那裏面可能隱隱埋藏著我們的未來序曲,也被我的胡亂演出搞砸了嗎?
未必,妳輕描淡寫的說,「總會相遇/在/過去/或是/下一堂課」。
青春期的困窘,總是一再地在身邊親友的包容下,繼續瘋狂演出。
於是,待續....。
不知道為什麼想打電話給你 j’avait envie de t’appeler et je ne sais pas pourquoi
不知道為什麼後來沒打電話給你 je ne sais plus pourquoi je ne t’ai finalement pas appelé
忘了我以前為什麼常打電話給你 j’ai oublié de la raison pour laquelle je t’appelais souvent
討論功課 pour discuter le devoir
打屁 pour bavarder
裝文藝 pour feindre une personne cultivée
忘了我跟你講的第一句話 je ne souviens plus le premier mot que je te parlais
你說是我跟你借東西 tu me dis que c’était moi qui t’ai emprunté quelque chose
立可白或電子字典 l’efface ou le dictionnaire électrique
? ?
不太緊要 peu important
我們還是認識了 enfin nous avons fait connaissance
變成朋友 on restait comme amie
變成好朋友 comme bonne amie
變成難得見上一面的好朋友 celle qu’on se voit rarement
變成偶而在MSN上交換近況的朋友 celle qu’on échange un peu de nouvelles par le MSN
我的自在 aisé comme moi
你的瀟灑 libre comme toi
青春裡 à notre adolescence
你有大量的不安 y a trop d’anxieuses en toi
我有過份的膽量 y a la hardiesse excédée en moi
現在的我們 alors, maintenant
不安消褪 tes anxieuses refluaient
你是光亮的日 tu est lumieuse comme un soleil
恆溫 la température constante
黑洞隱約燥動 un trou noir mais trouble vaguement
我是 moi
問號 c’est une question-marque
肯定句的麻煩 qui est le problème de l’affirmation
用不可思議的腳步前進 avancer par des pas extraordinaires
總會相遇 le rencontre est toujours possible
在 malgré dans le passé
過去 ou
或是 la séance prochaine de la classe
下一堂課
譯註:約好了要翻譯一首詩放在版上。上上個月朋友傳來的一首關於自己的過往肖像,那巳不復記憶的青春譫妄在這寧靜的翻譯時刻緩緩流入此刻顯得過於早衰的身體裏,其中那些太過用力執取以至於摔壞了或掐得變形的事物或情感都因褪色而泛著光暈,恬淡靜美,彷彿某嚮往之境般揮著誘惑的手勢,催人神往之,然而那只是遠方人魚歌聲所化之幻境,別忘了自己曾經是如何一再急欲擺脫每個脆弱又荒誕的當下,惶惶終日,渴望未來的自己來到當下拯救狀似無路可逃的自己,那時我曾擺出各種極盡可能的裝模作樣,然後以一種匆忙謝幕的方式困窘地離開每一種姿態。
是的,困窘,這或許是我所能為自己整個春青歲月作下的最佳結論吧。
然而,之於妳呢?那裏面可能隱隱埋藏著我們的未來序曲,也被我的胡亂演出搞砸了嗎?
未必,妳輕描淡寫的說,「總會相遇/在/過去/或是/下一堂課」。
青春期的困窘,總是一再地在身邊親友的包容下,繼續瘋狂演出。
於是,待續....。
6.8.09
4.8.09
3.8.09
分裂
一個精神分裂的人要如何意識或發覺自己的分裂呢?一開始分裂是為了生存,然而接下來分裂的論述卻形成了兩個(或多個)意識主體,它們彼此成為「真實」的差異物而彼此對抗著。如果我們陷入這個抗爭,就會去問哪一個才是原來的主體,意謂著要找出哪一個才是「合法的」、「原來的」、「賦權的」,然而這個尋找卻會生產出某種「授權」的力量、機制,漸漸的我們把尋找「真實」這件事讓予並化約成「授權」的力量,分裂之中的再分裂。
分裂的溯源如何可能?
分裂是在事件之中,那意味著在某種結構或網絡的空間形式,尋找事件,找到裂痕是在哪些力量的拉扯中撕開的。因此尋找何者為真正的意識主體巳不再重要,看到呈現力量的話語形式才是了解某一意識主體如何形成的主要關鍵。
原來要分裂出一個意識主體是一件不難的事,因此關於分裂,我們擔心的不再是如何整合,而是如何自己生產意識主體,如何建立自己的話語形式生產一主體,而不再在其他話語所形構的主體中撿擇。
意識﹣生產﹣建立=「我」
然而這個產生意識與生產卻是一段漫長且需具大耐性的過程。
「我」,從國家、種族的集體論述建構出的「我」,從個人身世的生活經驗建構出的「我」,從家族日常話語建構出的「我」,從「我」的反思中建構出的「我」等等,每一回也許從某一「我」中,擺脫了一點,以為自己走出了某一個柵欄,有時卻倒是反入了另一個圍欄,就算真的是走出了某圍欄,也還有其他的「我」要面對,而這些卻不是清清楚楚擺在眼前像工作表般,這個做完要做那個,常常是,這個做完以為沒了,卻又在一段時間之後,在某一個或大或小的事件中發現又有一個沒意識到的,這有點像在電腦上畫一個圖形(假設是個圓)在上面做了複製貼上的工作,做了很多次貼上,以致於不知道倒底有幾個圓,一個方法是察覺那線條顔色太深或太厚怪怪的,然後去移動它;另外的方法是對這個圓採取不信任的態度,一直用滑鼠去移動它,直到最後一個也被移動為止。後者,就是傅柯式的限度態度,採取某種不服從的態度。
「我」還有很多我重疊於上,而以往我只認為只要處理個人的人生就好了,然而事實上,我所以為的個人,只是在家族意義下的,還有國家、社會甚至世界意義下的個人,我以為是我可以不必去太用力處理的,然而以為有個「個人」的人生這種想法基本上就巳是在某種集體論述下所得到的認識,在生命裏,怎麼有可能區分,有區分便有認識,人巳活在認識的區分之中。我不知道這是否是海德格的「人是語言的存有」。
所以如果我以為有一個「個人的自然」我,或者這樣說,與其相信有個「個人的自然」我倒不如相信有個「變動的可塑」我,在這些可塑我或巳塑我之間,我爭的是什麼,也不過就是那塑形權而巳,我要把我做成什麼,而不是讓它去符合什麼,即便,我可能是個技巧很糟的藝術家。在這之中,罪惡感將漸漸失去其生存之地。
不厭其煩的追問,即便讓自己不耐煩讓別人生氣,也不要停在一個「不證自明」的想法、概念或話語之上。今後,人對自己的提問或許是「你還可以怎麼變、變成什麼,而不是你巳變成什麼完美的、成功的什麼。」
在「我」內部深處曾經有一種要成為什麼好的、完美「人物」的驅力,然而這股驅力不是來自於我,而是來自於外在的壓力或期許,有個叫「完美」或「成功」的模子在那,許多事都有評判標準,「我」永遠只能氣喘噓噓的追趕,即便趕上了仍是氣喘噓噓地準備動身往前,這個「我」在很多人身上都可以看到,這是奇怪的,那就表示我們似乎受制於某種集體的價值觀下。
然而,既然給了自己一個「求變」的生命律令或態度,那同樣意味著,要承受「變」的痛苦與不能擁有,於是你不再能要求承諾,你只能用你濃稠的生命力去吸收、吸住所欲之物,但你不能以誓約、律法的方式強行捆綁以獲得心理上的安舒。
然而有什麼好怕的,酒神的舞會足以讓你忘卻恐懼,即便只是瞬間,那瘋狂的笑聲卻足衝垮「我」身上的括號。想起徐志摩那句話:「如果你見過月圓的美...」
﹣﹣﹣﹣﹣﹣﹣﹣﹣﹣﹣﹣﹣﹣﹣﹣﹣﹣﹣﹣﹣﹣﹣﹣﹣﹣﹣﹣﹣﹣﹣﹣﹣﹣﹣﹣﹣﹣﹣﹣﹣﹣﹣﹣﹣﹣﹣﹣﹣﹣﹣﹣﹣﹣﹣﹣﹣﹣﹣﹣
巴黎歐哲會回來的心情整理。
我知道我還在婆婆媽媽的叨絮著「我」這個問題,但是「我」問題之大還真不是一兩次、或從某個切面分析完就可以拍版定案、自由自在了,這次在朋友的聊天中又開啟了另一個「我」的話語空間,才發現自己在學術上的猶豫態度也表現在生活中對愛情的態度以及國族認同與逃避的態度,有一個模糊的、混淆的、被嫁接的論述形成某種程度的內在混亂,我以為可以很個人的避開這些覆蓋在我們這一代「台灣/中國人」身上,實而不然,因此還是抽象地繼續談「我」的問題,然而將以一種繞路的方式來逼出那個在裏面不被意識到的「我」,繼續練功以逼出體內毒素。
分裂的溯源如何可能?
分裂是在事件之中,那意味著在某種結構或網絡的空間形式,尋找事件,找到裂痕是在哪些力量的拉扯中撕開的。因此尋找何者為真正的意識主體巳不再重要,看到呈現力量的話語形式才是了解某一意識主體如何形成的主要關鍵。
原來要分裂出一個意識主體是一件不難的事,因此關於分裂,我們擔心的不再是如何整合,而是如何自己生產意識主體,如何建立自己的話語形式生產一主體,而不再在其他話語所形構的主體中撿擇。
意識﹣生產﹣建立=「我」
然而這個產生意識與生產卻是一段漫長且需具大耐性的過程。
「我」,從國家、種族的集體論述建構出的「我」,從個人身世的生活經驗建構出的「我」,從家族日常話語建構出的「我」,從「我」的反思中建構出的「我」等等,每一回也許從某一「我」中,擺脫了一點,以為自己走出了某一個柵欄,有時卻倒是反入了另一個圍欄,就算真的是走出了某圍欄,也還有其他的「我」要面對,而這些卻不是清清楚楚擺在眼前像工作表般,這個做完要做那個,常常是,這個做完以為沒了,卻又在一段時間之後,在某一個或大或小的事件中發現又有一個沒意識到的,這有點像在電腦上畫一個圖形(假設是個圓)在上面做了複製貼上的工作,做了很多次貼上,以致於不知道倒底有幾個圓,一個方法是察覺那線條顔色太深或太厚怪怪的,然後去移動它;另外的方法是對這個圓採取不信任的態度,一直用滑鼠去移動它,直到最後一個也被移動為止。後者,就是傅柯式的限度態度,採取某種不服從的態度。
「我」還有很多我重疊於上,而以往我只認為只要處理個人的人生就好了,然而事實上,我所以為的個人,只是在家族意義下的,還有國家、社會甚至世界意義下的個人,我以為是我可以不必去太用力處理的,然而以為有個「個人」的人生這種想法基本上就巳是在某種集體論述下所得到的認識,在生命裏,怎麼有可能區分,有區分便有認識,人巳活在認識的區分之中。我不知道這是否是海德格的「人是語言的存有」。
所以如果我以為有一個「個人的自然」我,或者這樣說,與其相信有個「個人的自然」我倒不如相信有個「變動的可塑」我,在這些可塑我或巳塑我之間,我爭的是什麼,也不過就是那塑形權而巳,我要把我做成什麼,而不是讓它去符合什麼,即便,我可能是個技巧很糟的藝術家。在這之中,罪惡感將漸漸失去其生存之地。
不厭其煩的追問,即便讓自己不耐煩讓別人生氣,也不要停在一個「不證自明」的想法、概念或話語之上。今後,人對自己的提問或許是「你還可以怎麼變、變成什麼,而不是你巳變成什麼完美的、成功的什麼。」
在「我」內部深處曾經有一種要成為什麼好的、完美「人物」的驅力,然而這股驅力不是來自於我,而是來自於外在的壓力或期許,有個叫「完美」或「成功」的模子在那,許多事都有評判標準,「我」永遠只能氣喘噓噓的追趕,即便趕上了仍是氣喘噓噓地準備動身往前,這個「我」在很多人身上都可以看到,這是奇怪的,那就表示我們似乎受制於某種集體的價值觀下。
然而,既然給了自己一個「求變」的生命律令或態度,那同樣意味著,要承受「變」的痛苦與不能擁有,於是你不再能要求承諾,你只能用你濃稠的生命力去吸收、吸住所欲之物,但你不能以誓約、律法的方式強行捆綁以獲得心理上的安舒。
然而有什麼好怕的,酒神的舞會足以讓你忘卻恐懼,即便只是瞬間,那瘋狂的笑聲卻足衝垮「我」身上的括號。想起徐志摩那句話:「如果你見過月圓的美...」
﹣﹣﹣﹣﹣﹣﹣﹣﹣﹣﹣﹣﹣﹣﹣﹣﹣﹣﹣﹣﹣﹣﹣﹣﹣﹣﹣﹣﹣﹣﹣﹣﹣﹣﹣﹣﹣﹣﹣﹣﹣﹣﹣﹣﹣﹣﹣﹣﹣﹣﹣﹣﹣﹣﹣﹣﹣﹣﹣﹣
巴黎歐哲會回來的心情整理。
我知道我還在婆婆媽媽的叨絮著「我」這個問題,但是「我」問題之大還真不是一兩次、或從某個切面分析完就可以拍版定案、自由自在了,這次在朋友的聊天中又開啟了另一個「我」的話語空間,才發現自己在學術上的猶豫態度也表現在生活中對愛情的態度以及國族認同與逃避的態度,有一個模糊的、混淆的、被嫁接的論述形成某種程度的內在混亂,我以為可以很個人的避開這些覆蓋在我們這一代「台灣/中國人」身上,實而不然,因此還是抽象地繼續談「我」的問題,然而將以一種繞路的方式來逼出那個在裏面不被意識到的「我」,繼續練功以逼出體內毒素。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