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9

哲學做為一種生命之用

今天在讀傅柯在法蘭西學院課程最後一學期的課,《Le courage de la vérité: Le gouvernement de soi et des autres II, 1984》透過傅柯的視野,整個古代希臘哲學探討的問題,有一個很大面向是如何從自己內在實踐真理,並過真實的生活。從其所閱讀文本來看,我們可能會覺得這也沒什麼,但是如果從哲學自笛卡兒後的發展至今來看,尤其是被「學術」地探討的哲學來看,這是一條很有趣的考古發現。

當今哲學向來被認為是一種跟思考有關的活動,是一種很難的思考,它要求一種嚴謹的思考以達到真理,以分辨真假或對錯。但是我們忘了在古希臘哲學家那,不斷思考如何才是真實是與生命實踐有緊密關聯的或是說思考真實是為了過一個真實的生活、擁有真實的生命。

沒有想到傅柯可以把我帶到這麼遠,又把我帶到離自己這麼近。這一切都是我所好奇的,我覺得哲學應該不只是在大學裏,然後被探討這是不是一門有用的學科,是不是能收學生賺錢的學科,是不是能讓學生畢業後找得到工作的學科等等,哲學應該不能這樣被討論的(很多學科都是),有問題的不是學門是否有價值,有問題的是我們要什麼樣的大學,或說我們要不要有一個培養文化保存文化的場所。啊,離題了。我是說從我開始讀哲學後,不管讀什麼方向,都有一種好像不該只是這樣,但是好像談起來又是只能這樣,到底是要怎樣,我也不知道。

結果來了這裏,結果學了一種語言(半推半就的),結果發現了一個更寛更大的哲學圈圈,看到了很多很有趣的東西,大家都強調做學術要讀原典,把此奉為圭鎳,我很討厭這種類似絕對的要求,直到我自己體驗了以後,才知道其實它不是源自於一種標準,而是源自於一種樂趣,源自於一種在原文裏看到某字與某字的關聯,因此會有概念上的轉注,這點很容易在翻譯的過程中遺失,這個遺失不是翻譯功力的問題,而是不同文字有其各自的字源或此字的原始意義,是一看就知道的,翻譯時我們會把兩個字都翻出來,但是其中很直覺的關聯性則得另外加註才能表現出來。所以,如果有認真的翻譯,還是不會有什麼多大的理解問題,只是少了點那種知道為何在此用這個字的直覺性的理解的樂趣罷了。(我好像又說得太輕鬆了)所以我想表達的是,有些原以為是規定或要求的東西,如果有機會更進一步了解的話,就會發現原來曾經有其豐富性存在。

我不是要講翻譯啦。

如果哲學不是這樣、也不是那樣,那到底是怎樣?我在傅柯的後期法蘭西課程中看到我傾向的那樣。有趣的是,對傅柯而言,他也正是出於對當代哲學的不滿,而一步步追尋思考,直到遇到古希臘哲學,讓他可以看到哲學的不同路徑。我又何其有幸能藉由他的腳步看到一個我所想望的哲學藍圖。所有的書都只是一種經驗的痕跡,不過它寫的多理論、多教條,它都是各色各樣的人所思考、生活過的痕跡,我們在這些痕跡的參照中做著自己的生命習題。

今天看到的三段話,讓我很感動,想把它記下來:

前題:這是為了說明哲學是一種能夠在自我中感到愉悅並掌握自己的活動的例子。

愛比克泰德(Épictète)對他的學生說:你來我這,就好像到了診所,你來這是為了要照顧(療護)自己。當你回去時,你將不單只是一個知道如何回應辯士學派(sophismes)的人,或在討論中讓人稱羨的人。你應該像一個疼痛被減輕、被治癒、被照料過的人。

評:這是指我們所學的是用來面對自己生命的東西,不是用來炫耀、或證明自己的外在事物,它是實實在在用在自己生命實踐上的東西。(感動)

愛比克泰德(Épictète)說到,智慧(le sage)就好比元老院議員們長袍上的紅帶子,裝飾這襲袍子的是這紅帶子,它指出這個人的身份地位。同樣的,智慧在人類這件衣物上,就像是這條紅帶子,它給「人」這個物種一種閃閃發亮的光輝。

評: 感動原因,當我們常常只是問有用沒用的問題是,這個例子美得要讓人掉淚。昨天聽活水網導讀《放屁》一書,是訪問台大林火旺教授,他說到,常有人問哲學有何用?他都回問,那你活著有什麼用?(真是好玩)我們該懷疑的是,當我們說有用的,是否真的有用,還是那只是一種社會性的慣性思考?武器很有用啊,殺人最好用。有用得讓人感到荒謬,哭笑不得。

在古代的哲學主題是做自己的主人並幫助他人,在他人遇到痛苦時,哲學家可以給出建議,因為他曾這樣訓練自己,所以他能幫助他人。總而言之,過一個做自己主人的人生與幫助他人是同一回事。

評:好了,這就是哲學之用。這就是所謂的「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悉達多在成佛後不是就幫助很多人,幫助有很多種,一個正面精神力的價值也許不是我們可能衡量的。好,要不然就拿「失落的致富經典」裏的一個概念來說吧,它裏面提到「all in one, one in all」(從活水網聽來的)想知道就自己去找書吧。

看這個古代哲學家的過程中,我倒是想起孔子,好久沒遇到他啦,在述而第七有段話,「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發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我巳忘了那個「不悱」是什麼意思啦,不過這句話,以前讓我很緊張,什麼指一個角不能指出另三個角就不教了,那是什麼,是嫌學生反應不好、太笨就不教了嗎?現在感覺起來,隨著整句話來看,倒是如果學生對所學的沒有親生去實踐或認真以自己的力量去思考的話,就沒有教的價值了,原來孔子要教的是生活,而過生活的終究是每一個人自己。就算背再多關於死亡的解釋的東西,如果自己沒有去思考直到想通,那麼死亡來臨時,那些背的東西也救不了自己。

漸漸地,我有點看清自己在這裏的意義所在,在這個自己什麼都不是的地方重新開始,為了體驗存在的焦慮,一種強烈的焦慮,每天或時常虎虎視眈眈地的隨待左右,一不小心就掉進去,這個存在的焦慮之所以更強烈就是在這個自己什麼都不是的條件下得以形成,在此,海德格的哲學問題就是自己活生生的問題。是生命裏會遇到的問題,哲學問題都是生命問題。而每個人對生命各種面向的思考都是做哲學,哲學不是只有哲學教授或哲學系學生在做、或可以做,只是經年累月它也累積了許多人對生命的思考經驗,所以看來深奧錯綜複雜,但是問題的核心只是你要如何思考你的生命,你打算如何過自己的一生,只要你清楚你在過什麼日子,那就無憾了吧。(那我可以回家了?)

2 則留言:

oxide 提到...

Épictète不是伊比鳩魯(Épicure)唷

artemis 提到...

哇 好重要的留言啊
原來翻成 愛比克泰德 啊
那些希臘人的名字 我都搞不清楚
誰先誰後也都記不住 哈哈

太好了 趕快改過來

這麼說來 oxide 看得真細心
昨天 我夢到海神翻上岸來送上聖誕老公公 海神手裏還拿著 地球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