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樂生的東西整理成一張海報及一封法文簡要說明信裝訂,禮拜二上課時拿去給同學,想藉此瞭解他們對類似事件的理解或想法,算是一種時事文化交流吧。
在學校發給五個人分別是教授、法國同學、日本同學、中國同學。
在倉促的討論論文之餘,我把資料給教授,他的口頭禪馬上出來﹣très bien,很好很好,這種事我能理解。
我跟他說﹣我覺得這種類似社會運動的事讓我更能理解傅柯。
他說﹣oui oui oui j’ai compris très bien, 沒錯 我很能夠理解。這也是我的書在寫的東西。
然後拿給同學,我只跟四個比較熟,所以發出四份,上課前給他們。中午吃飯時我問她們是否要寫明信片,我有一些。
法國同學說﹣不不不 ,我們要自己買明信片寫,這是我們表達心意的方式。(就是自己去買明信片自己寄)不該是妳來幫我們做。
中國同學﹣對啊,我自己那有明信片。
原來如此啊!其實也沒錯,我們要的是看了資料以後願意表達一點什麼的明信片,而不是拼業績衝人氣,這也是為什麼不選擇到處散發傳單的方式,我比較喜歡的是可以跟拿到傳單的人有機會解釋或了解對方看法的溝通,這樣這些傳單才不會像其他傳單一樣屍體般的躺在垃圾筒。
很猶豫要不要發給語言班的朋友,好像只給兩三個有點突兀。
學期開始時老師就要求大家做exposé(報告)用五分鐘的時間。關於在很多人面前講話這種事永遠是我的難題。但是若要給語言的同學,報告是最有效的方式。
於是我選擇了faire un exposé,五分鐘左右簡述樂生是什麼?麻瘋病是什麼?為什麼具有古蹟價值?現在面臨的問題是什麼?我們可以做點什麼表達對這件事的看法?其中搭配了海報、圖片等。主要還比較了日本的多摩全生園,因為有日本同學,我想他們可能會覺得有趣。
報告完。 意外的,老師覺得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報告,然後我們討論了一些我講不清楚的地方。然後她突然提到,北京為了辦奧運,“nettoyer”清掃北京市的事,應該是指拆北京八大胡同的事,政府補助那些人很少的錢然後要他們搬到市區外的l’HLM,市郊的便宜集合式住宅。 然後又有些人提到波爾多,似乎是在1975年開始,市區大整頓,原本住市中心的人被迫遷到市郊的L’HLM。這很有趣,他們本來是市中心的人,結果現在便成市郊的人。整個社會位階馬上就對調。但是對大部分北京人而言,他們會覺得住到新大樓是好的,畢竟以前的胡同的生活機能不是那麼方便。老師講到波爾多這段歷史時,挺讓我驚訝的,原來法國也是有類似的事件。再說到tramway輕軌電車,因為電車施工,有一些老樹和綠地都被鏟除了,而波爾多綠地實在很少而石頭太多,結果還為了電車把樹砍掉,或許應該思考的是這個城市需要的是什麼。有同學卻認為,電車很好啊,減少汔車的癈氣污染,減少石油損耗等等。他是德國人,而我對波爾多的印像也和他相仿,覺得有電車蠻好的,整個波爾多很不錯,給人很舒服的感覺。這也許是給外人或遊客的感覺吧。但是對於當地人而言,他們卻是經歷了一場大破壞,老師提到,這裏本是一很古老的城市,感覺就和老巴黎的感覺一樣,你可以在市區的各種小路找到一些令人驚異不巳的小玩意。然而現在那樣的市區景觀巳經消逝。我問,那些電車經過的房子的房價是否也會跟著水漲船高?會啊,當然!那些有權力的人,通常也會掌握重大建設的資訊,他們會先置產在附近,等著工程完工就可以賺一筆。拉拉雜雜的討論持續一段時間,最後老師說電視有一個節目,主持人會帶一頂紅色小帽,穿梭在大街小巷間尋找訪問波爾多的歷史。有興趣的人可以看看,並不難懂。
好像藉由這個報告作了一個小小的文化交流,並打破外國月亮比較圓的想像,其實每個社會都在面對各種不同衝擊,沒有標準答案,只有當地人民與政府的智慧作為指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