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lut à tous,
J'ai fait un design de nos photos. Je ne sais pas si cela vous plait ou pas.
Je l'ai fait parce que moi, je trouve que chacun a son visage comme l'ange à ce moment-là.
Je me suis dit que pourquoi pas le montre comme on montre un tableau manifique.
C'était vraiment un moment du bonheur où on rit, qu'on parla notre différence, qu'on écouta la musique.
Et tout un coup, je trouvai que j'était dans un paradis et vous me semblèrent des anges qui baignent dans la voix de poésie.
那是一個無所事事的小午後,夕陽在我們嬉鬧聲中不捨地離去。
在陽台上的我們,像騰空的天使,插上詩歌的韻腳,飛翔。
每張臉都銘寫著愛與幸福。
是這樣一個美好片刻,讓我想為大伙寫詩,畫天使。
記於波爾多的三月午後。
31.3.09
30.3.09
[法國學運_LRU] 罷課活動之五_人文科學做啥研究?(下)
Clara Mallier 做英國文學的,談的是「美國文學及其形式主義」。
以海明威的寫作風格為例,談其情感表現形式,有別於擅於分析主人翁心境的作家,海明威小說中的敍述者像個不擅言詞的小人物,然而他卻常帶給讀者強烈的心理震憾,不是透過話語,而是透過作家所選用的表達形式。
其研究主要興趣在文學的「意識呈現」(représentation conscience),透過小說裏的人物角色,研究人各種「意識呈現」之可能。
也就是說,人在集體生活環境裏,有些面向或有些意識是被迫要收斂甚或去除的,然而,那不是人,應該說不是人的全部,因此透過對小說人物意識呈現的研究,我們得以將這些被包裹在虛構世界裏的意識提取出來做為探索人的材料。
引用發表人講的一句話,「文學旨趣在於擴大經驗範圍。」文學不只是我們一般所想的休閒、娛樂或附庸風雅的東西,它其實承載了更深厚的內涵,這個內涵同樣的與價值、用途無關,而是試著在回應生命的提問。透過形式、語言、用字等,只為了向我們展演一幕被禁止登台的戲。相反地,它也可能參與我們生命的擘劃過程,參與什麼是「人」的解釋。
因此,怎麼說,文學的研究或擴大一點來看,人文學科的研究都不是能簡單回答它是有用或無用的學門這一問題。一旦我們逼迫它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就是在逼迫自己,在逼迫生命本身,我們質問「自己為什麼在?」,我們不給自己機會去認識、了解、體驗什麼是生命,就急於把自己彎折成「有用」之物,從極大遼闊的生命本身粗暴寒倉地塞進「有用」的形狀裏,接著再,矛盾的向外爭取求索「自由」,殊不知生命本身其實就蘊含了自由。
這就是累世以來,人類劇場不斷上演的悲劇。所謂的悲劇就是我們往往不知道我們要的其實就在身邊。這就是為什麼悲劇之所以讓人悲的原因,又,相較於觀者的清明更顯其於真相前的昏蔽,而這個悲也就透顯出雙重意義。一是悲劇角色本身渾然不覺的悲;一是觀者清醒的看著悲劇發生的悲。而悲劇其實就是要讓觀者意識到這種對生命盲目的悲劇性。
Christophe Pébarthe 古代史,談的是「知識分子史和經濟史」。
這個教授很有趣,講了自己如何踏上其研究之路,他說,「每當我開始一個研究時,我真正 開始的卻總是另一個研究。」他碩士時意外的對希臘文有興趣,做了跟古代史有關的東西,後來不知怎麼地跑去讀了經濟,後來,又意外地在亞里斯多德那發現了希臘人的經濟社會其實發展蓬勃,尤其在生育孩子的問題上更透顯出希臘社會的經濟思維。
由於在各個領域中遊走,每次在會議場合,當有人問你是做什麼的,他就會說這很複雜,不如說說「關於某某問題,你是怎麼想的。」我覺得這個問句非常好,不必問認同、標籤、回到「人」本身,你怎麼想這個問題,你,這個人的想法。
Françoise Daspet 拉丁文,談的是「另一個Servius,對Virgile的評注」
這個很難。Servius 是四世紀末,無神論的文法學家。他在當時義大利是公認的最有學識涵養的人。他對古代歷史研究造福了後世歷史學家,沒有他,許多古代文化都會消失。(譯自維基)Virgile是西元前19年以拉丁文寫作的詩人,其田園詩作似乎有受畢達哥拉斯派「數」的影響。(我又找到一個十月十五生的天秤座了,上一個是傅柯,再上一個是尼采,為什麼我不也十五號生呢?)這真的太難了,我完全記不住這個教授講什麼,只記得她表情生動、肢體小動作和說話語氣很多,有一種貴族遺族的味道。
Pierre Garcia 造型藝術, 這個人有理工科文憑和藝術文憑。
他研究畫的技術問題。例如在不同材質上作畫,因其吸光性或反射性不同,而使得觀者與畫的看與被看關係也有所不同。在反射性材質前,觀者的看,是被動;在吸光性材質(木頭)前,觀者的看則是主動的。另還有在透光材質上,視覺(vu)是無限的,也就是說觀者無法停者他的「看」;而在不透光材質上,視覺則是有限的。這些聽來很技術性的分析,其實和哲學、文學、創作者在思考的問題大有關係,這其中至少就涉及主體與客體之間的主動與被動問題。他的報告做完,果然引來不少提問。因為真的很有趣。
由於他研究所涉及領域之廣,他頻頻向我們表示,這真的很辛苦,他有六年的時間沒有什麼發表,我聽到這裡,不由得對他肅然起敬,因為照自己之前焦慮狂的個性,一定受不了。
但,那一瞬間,我更深刻體認到什麼是「研究」,那種必須保持開放與好奇的坦然無懼的心胸正是「研究」的性質。
還有一位,研究日本左派運動史。沒看到名字。
她說,她的研究和她的社運史是分不開的。她做論文時,原想做二戰期間的歷史,然而在波爾多她覺得當時仍是一個比較布爾喬亞的地方,也就是比較保守啦,所以她就去了巴黎七大,可是教授覺得她的東西不太妥,而她卻也不願妥協,所以她就先擱置論文,想等到有願意接受這個題目的教授。她談及二戰前後在日本的左派思想其實是一個國際化的事件,也就是說,當時是個西方大量蘊生左派思想的時候,日本的左派思想乃是在這樣一個氛圍下誕生,也就是說,那不是生自日本文化,然而也因此,它被日本當時壯大的國族主義給掃地出門,說那些左派分子不是日本人。
在聽這個時,我頻頻想到不是很熟的台灣左派人物與一些歷史事件。我想到原來那些事件也可以這樣看,我想到很多被自己分門歸類無須太用力瞭解的東西其實都需要用力瞭解,就像Michel Serres 說的,「哲學家什麼都要知道才行,雖然我們知道這不可能,但還是要盡力而為。」這裡他說的盡力而為,其實是基於一種好奇而願意去瞭解的熱情,而不是因為他說應該,所以得要去做的事。
總之,禮拜五聽得我大興奮,又開始腦袋充血,血脈噴張。中午吃飯時,還是平靜不下來。
腦袋反覆回响著村上春樹在《關於跑步...》一書中提到那個在棒球場上喝著啤酒的下午,來寫小說吧,他回憶說,那時似乎從天上飄下了什麼,而他確確實實地接到了。
是啊!是啊!就是那個感覺,那個不是你想出來,規劃出來的某種有益人生的現實策略,而是全然敞開感受所接到的某種類似悄悄話的東西,然後突然間你覺得可以為這個東西「鞠躬盡粹,死而後巳」。
所以,人文科學做啥研究?你說呢?
我不知道,我打算開始「找」,我只知道,力道很重要,一個蒼白的人如何能回應生命向他擲出的有力質問?
﹣﹣﹣﹣﹣﹣﹣﹣﹣﹣﹣﹣﹣﹣﹣﹣﹣﹣﹣﹣﹣﹣
早上出門,去領星期五就寄到的郵件。不知會是什麼。
咦?《文化研究》(2008秋 第七期)!原來是之前的翻譯。看到那些翻譯印在觸感舒服的書冊上,突然陌生了起來。然後,隨手翻了幾頁,看到一篇文章〈反哲學的讀書論:三木清〈讀書論〉〉是譯自子安宣邦的作品。讓我訝異的是,內容與我最近不斷寫、讀的經驗大有相近之處,正文前引了一句三木清的話,「讀書的純粹形態是得以實行哲學方法的。」
最近就是在感覺關於作品中的力道與人與人間力量交織的體驗。收到這本期刊,好像又多了一個友伴。有興趣的人可以看看這篇文和讀書、體驗有關的東西。
以海明威的寫作風格為例,談其情感表現形式,有別於擅於分析主人翁心境的作家,海明威小說中的敍述者像個不擅言詞的小人物,然而他卻常帶給讀者強烈的心理震憾,不是透過話語,而是透過作家所選用的表達形式。
其研究主要興趣在文學的「意識呈現」(représentation conscience),透過小說裏的人物角色,研究人各種「意識呈現」之可能。
也就是說,人在集體生活環境裏,有些面向或有些意識是被迫要收斂甚或去除的,然而,那不是人,應該說不是人的全部,因此透過對小說人物意識呈現的研究,我們得以將這些被包裹在虛構世界裏的意識提取出來做為探索人的材料。
引用發表人講的一句話,「文學旨趣在於擴大經驗範圍。」文學不只是我們一般所想的休閒、娛樂或附庸風雅的東西,它其實承載了更深厚的內涵,這個內涵同樣的與價值、用途無關,而是試著在回應生命的提問。透過形式、語言、用字等,只為了向我們展演一幕被禁止登台的戲。相反地,它也可能參與我們生命的擘劃過程,參與什麼是「人」的解釋。
因此,怎麼說,文學的研究或擴大一點來看,人文學科的研究都不是能簡單回答它是有用或無用的學門這一問題。一旦我們逼迫它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就是在逼迫自己,在逼迫生命本身,我們質問「自己為什麼在?」,我們不給自己機會去認識、了解、體驗什麼是生命,就急於把自己彎折成「有用」之物,從極大遼闊的生命本身粗暴寒倉地塞進「有用」的形狀裏,接著再,矛盾的向外爭取求索「自由」,殊不知生命本身其實就蘊含了自由。
這就是累世以來,人類劇場不斷上演的悲劇。所謂的悲劇就是我們往往不知道我們要的其實就在身邊。這就是為什麼悲劇之所以讓人悲的原因,又,相較於觀者的清明更顯其於真相前的昏蔽,而這個悲也就透顯出雙重意義。一是悲劇角色本身渾然不覺的悲;一是觀者清醒的看著悲劇發生的悲。而悲劇其實就是要讓觀者意識到這種對生命盲目的悲劇性。
Christophe Pébarthe 古代史,談的是「知識分子史和經濟史」。
這個教授很有趣,講了自己如何踏上其研究之路,他說,「每當我開始一個研究時,我真正 開始的卻總是另一個研究。」他碩士時意外的對希臘文有興趣,做了跟古代史有關的東西,後來不知怎麼地跑去讀了經濟,後來,又意外地在亞里斯多德那發現了希臘人的經濟社會其實發展蓬勃,尤其在生育孩子的問題上更透顯出希臘社會的經濟思維。
由於在各個領域中遊走,每次在會議場合,當有人問你是做什麼的,他就會說這很複雜,不如說說「關於某某問題,你是怎麼想的。」我覺得這個問句非常好,不必問認同、標籤、回到「人」本身,你怎麼想這個問題,你,這個人的想法。
Françoise Daspet 拉丁文,談的是「另一個Servius,對Virgile的評注」
這個很難。Servius 是四世紀末,無神論的文法學家。他在當時義大利是公認的最有學識涵養的人。他對古代歷史研究造福了後世歷史學家,沒有他,許多古代文化都會消失。(譯自維基)Virgile是西元前19年以拉丁文寫作的詩人,其田園詩作似乎有受畢達哥拉斯派「數」的影響。(我又找到一個十月十五生的天秤座了,上一個是傅柯,再上一個是尼采,為什麼我不也十五號生呢?)這真的太難了,我完全記不住這個教授講什麼,只記得她表情生動、肢體小動作和說話語氣很多,有一種貴族遺族的味道。
Pierre Garcia 造型藝術, 這個人有理工科文憑和藝術文憑。
他研究畫的技術問題。例如在不同材質上作畫,因其吸光性或反射性不同,而使得觀者與畫的看與被看關係也有所不同。在反射性材質前,觀者的看,是被動;在吸光性材質(木頭)前,觀者的看則是主動的。另還有在透光材質上,視覺(vu)是無限的,也就是說觀者無法停者他的「看」;而在不透光材質上,視覺則是有限的。這些聽來很技術性的分析,其實和哲學、文學、創作者在思考的問題大有關係,這其中至少就涉及主體與客體之間的主動與被動問題。他的報告做完,果然引來不少提問。因為真的很有趣。
由於他研究所涉及領域之廣,他頻頻向我們表示,這真的很辛苦,他有六年的時間沒有什麼發表,我聽到這裡,不由得對他肅然起敬,因為照自己之前焦慮狂的個性,一定受不了。
但,那一瞬間,我更深刻體認到什麼是「研究」,那種必須保持開放與好奇的坦然無懼的心胸正是「研究」的性質。
還有一位,研究日本左派運動史。沒看到名字。
她說,她的研究和她的社運史是分不開的。她做論文時,原想做二戰期間的歷史,然而在波爾多她覺得當時仍是一個比較布爾喬亞的地方,也就是比較保守啦,所以她就去了巴黎七大,可是教授覺得她的東西不太妥,而她卻也不願妥協,所以她就先擱置論文,想等到有願意接受這個題目的教授。她談及二戰前後在日本的左派思想其實是一個國際化的事件,也就是說,當時是個西方大量蘊生左派思想的時候,日本的左派思想乃是在這樣一個氛圍下誕生,也就是說,那不是生自日本文化,然而也因此,它被日本當時壯大的國族主義給掃地出門,說那些左派分子不是日本人。
在聽這個時,我頻頻想到不是很熟的台灣左派人物與一些歷史事件。我想到原來那些事件也可以這樣看,我想到很多被自己分門歸類無須太用力瞭解的東西其實都需要用力瞭解,就像Michel Serres 說的,「哲學家什麼都要知道才行,雖然我們知道這不可能,但還是要盡力而為。」這裡他說的盡力而為,其實是基於一種好奇而願意去瞭解的熱情,而不是因為他說應該,所以得要去做的事。
總之,禮拜五聽得我大興奮,又開始腦袋充血,血脈噴張。中午吃飯時,還是平靜不下來。
腦袋反覆回响著村上春樹在《關於跑步...》一書中提到那個在棒球場上喝著啤酒的下午,來寫小說吧,他回憶說,那時似乎從天上飄下了什麼,而他確確實實地接到了。
是啊!是啊!就是那個感覺,那個不是你想出來,規劃出來的某種有益人生的現實策略,而是全然敞開感受所接到的某種類似悄悄話的東西,然後突然間你覺得可以為這個東西「鞠躬盡粹,死而後巳」。
所以,人文科學做啥研究?你說呢?
我不知道,我打算開始「找」,我只知道,力道很重要,一個蒼白的人如何能回應生命向他擲出的有力質問?
﹣﹣﹣﹣﹣﹣﹣﹣﹣﹣﹣﹣﹣﹣﹣﹣﹣﹣﹣﹣﹣﹣
早上出門,去領星期五就寄到的郵件。不知會是什麼。
咦?《文化研究》(2008秋 第七期)!原來是之前的翻譯。看到那些翻譯印在觸感舒服的書冊上,突然陌生了起來。然後,隨手翻了幾頁,看到一篇文章〈反哲學的讀書論:三木清〈讀書論〉〉是譯自子安宣邦的作品。讓我訝異的是,內容與我最近不斷寫、讀的經驗大有相近之處,正文前引了一句三木清的話,「讀書的純粹形態是得以實行哲學方法的。」
最近就是在感覺關於作品中的力道與人與人間力量交織的體驗。收到這本期刊,好像又多了一個友伴。有興趣的人可以看看這篇文和讀書、體驗有關的東西。
[法國學運_LRU] 罷課活動之五_人文科學做啥研究?(上)
在進入正題之前,讓我們先來談談力量的問題。要我說,力量是一種會互相纏繞、勾引、挑起、扭轉的非固態之實存物。力量有時是微小、或近乎平靜的一種難以具體指認的存在。有時,它卻可以狂暴到消解所有個體化的事物。這裡,我們可以用尼采在《悲劇的誕生》中對酒神﹣戴奧尼索斯與日神﹣阿波羅的分析來理解這裡所謂的力量,沒錯,這是一種消解所有個體化之物(包括人)的力量,是「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虛而不屈,動而愈出」的道,是看似無所施力卻撂不倒的鬆,是足以催毀由不完美的愛所構築的虛偽表像而流淌出全然無懼的愛。
昨夜,自朋友工作的小鎮(sainte-foy la grande)渡了個小週末回來,在一小時的火車車程中,我和中國友人、法國友人在車上,聊了整路的話。所聊不外是自己近來的內在重建和重建後的諸多新體驗,它和某種「去主體化」有關,後來,我發現它也與某種力量的勾引有關。我承認自己現在的確處於風暴般的力量生成期,這種力量不是毀滅性的,但卻有種所到之處都會產生某種消解個體化的力量,也就是會造成某種運動,像颱風所到之處抬起一堆亂七八糟的東西一樣,所看之書、文字、風景、食物、談話的話語、朋友等,都被自己的力量消解其個體性,也就是說,從前看書,書是書,我是我;現在看書,書和我之間變成力量的加乘,這裡指的不是某種知識、博學的積累,而純粹是力量的加乘,這絕對和某種理解有關,但這個理解不是一種負載,而是打通關節後鬆勁之展現,你不再計較誰說了什麼,很有道理,要記下來,這些知識疊加技術於你巳不再是主要關注點,因為你巳從其中得到真正重要的東西,就是你與作品間力量的纏繞,你不斷膨脹卻又有節有制的使用這股力量。正如禪卡裏的「創造者」,「 在這張卡片裡面的禪師已經駕馭了火的能量,並且能夠使用它來創造,而不是破壞。他邀我們來認出並加入他,一起去了解那些已經通曉熱情之火的人。」
所謂的力量勾引,其實很簡單,就是你說出一些東西,讓聽你說話的人走到他自身裏去,當一個人往自己裏面走去時,他自身力量也就開始產生「動」能,也就是說,做為一個說話者,其實只是一種觸媒,其話語只是一種力量通過的介質,這介質溝通了說話者與聽話者的力量,力量開始互相挑動,勾引,如果情況允許,它們甚至會纏繞在一起,簡單的說,就是兩人或三人可能會產生合作關係,或產生支持陪伴關係。因此,說話者的力,就變得很重要,這股力儘量純粹,就愈能夠觸動聽話者內在的力,無謂的話語都只是在包裝、虛掩、削弱這股力的勁與純,這也是為什麼,有時候,我們在看一些或聽某些人講一些什麼時,明明覺得這應該會是個有趣的東西,怎麼會好像少了點什麼,其實就是力道不夠,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火候不夠」,東西還沒煉成,但其實材料巳經有了。
因此,說話者不需因為所說的話語引起反響而沾沾自喜,自以為是「我」這個人的才能、聰慧的結果,「反響」這個效應其實只是反應你自身力量、勁道的純粹度,你的力量愈純、對方可以反應給你的力量也會愈純。從某種角度看,「反響」就像是太極拳的推手,推手是為了檢查你身體是否夠放鬆、夠彈性。滯留在所說出的話上而揚揚得意的說話者,很快就會失去其說話的力量。 「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 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無私耶!故能成其私。」(《道德經》第七章)因為一股自鳴得意的力量,是侵略、是比較、是為了佔有對方的「拙力」(在武術上有這樣的說法),這種力量也可以引出對方力量,但它也只能引出「拙力」,侵略的力量引出的是反抗的力量,比較的力量引出的是更多的比較,佔有的力量引出的是逃避的力量,無知引發求知的力量,以此類推。
所以,具體一點地來講,我們在火車上的話題是從「不要輕易被別人影響」開始的,因為上火車前講了一點這個東西,上車後,覺得剛剛的東西講到一半,有點不完全,於是開啟話題,希望他們允許我稍做補充,其實大家都蠻累的,但還是善意的答應了我的請求。我補充解釋了一些,後來,法國友人也開始感到有趣,也把他的想法講了一些,後來,每次一聽到我講到「哲學」二字就開始想睡的中國友人也講了一些想法和提問,然後,我們互相討論,把問題帶到更深、更廣的層面,也就是說,我們各自都被這個討論帶到離自己更近的地方或狀態上去。這就是我想說的關於力量的勾引與纏繞以及其勁道問題。
然後,我們就可以回到這篇文,「人文科學做啥研究?」的問題上來。
上個禮拜五,是第一天關於此主題的討論,來了人文科學學科的各路人馬,說自己各自的研究,雖說是講教授們自己的研究,但在這裡面卻像拼圖般,拼湊出人文科學是什麼?及人文科學的研究是什麼?的遼闊景致。
這場一個上午的會議,雖然只有兩個小時,我卻好像整個人被提起來用雪克杯徹底地搖晃了一翻。兩個小時,大腦內從前互不相連的腦細胞瞬間都被神經元給接通了,所有個體化的細胞在神經傳導物質的連結下成了一個互通有無的整體,也就是那些從前被分別看待的技術、繪畫、作品、文學、思想、邏輯、經濟、歷史、哲學、主體、客體、意識等不同學門、不同研究對象或領域,都在這個互通有無的「整體」下,展現了其既深奧細膩的垂直面和廣闊遍佈的水平面交織的立體球形。
所謂的研究,不外乎「正在找」,「找」什麼,不知道,正是在這個「不知道」裏,「找」形成一種力量,這個力量的形成猶如颱風,一開始是被動的,是海水受太陽照射形成濕熱空氣上升,它的上升使得冷空氣進駐填補熱空氣上升所留下的空缺,漸漸地,這樣一個上升、填補的運動形成循環,形成熱帶低氣壓,這時再加上其他季風、信風和地球自轉等因素,颱風於焉形成。人的「找」就是先在家庭、他人、社會的照射下,不斷把自己七扭八折地符合外在期待,而這個扭折後的外顯則造成自我內在的空洞,所以為使這個外顯的自我得以維持,他必需向外索求價值來填補內在並做為維持這個外顯「我」的食糧。需索循環因而形成,這時只要有其他事件介入,隨個人情況,就很有機會形成內在風暴。力量蘊生,要中止此一需索循環就要啟動「找」的力量。一旦開始「找」,人的主動性就會出現,而他就有機會用真實的自己來取代為符合外在而創構出的外顯「我」。
這是尋找的力量,是探索的勁道,是生命對自己的提問,「找」只是一種對生命的回應,因此對生命的回應就是研究。然而力道有強弱,勁道有厚薄,每個人對生命下的功夫不見得相同。
人文學科是所有研究中最直面生命的學門,這並不具有價值等級的區分,只是在說回應生命問題的方式的差異罷了。說它直面,是因為它所使用的語言、形式、情境、研究對象、研究主體等都是第一手的,是直接的,是尚未劃分前的前﹣意義狀態。在這種情境下,要說自己在找什麼實在很難,是生命的意義?幸福?美?自由?這些都過於抽象,然而走過這趟旅程的人就會知道他們在找什麼,只是答案是在旅途終點才被給出。所以要如何回答人文學科的存留價值或其用途的問題?!
-- 未完﹣﹣
昨夜,自朋友工作的小鎮(sainte-foy la grande)渡了個小週末回來,在一小時的火車車程中,我和中國友人、法國友人在車上,聊了整路的話。所聊不外是自己近來的內在重建和重建後的諸多新體驗,它和某種「去主體化」有關,後來,我發現它也與某種力量的勾引有關。我承認自己現在的確處於風暴般的力量生成期,這種力量不是毀滅性的,但卻有種所到之處都會產生某種消解個體化的力量,也就是會造成某種運動,像颱風所到之處抬起一堆亂七八糟的東西一樣,所看之書、文字、風景、食物、談話的話語、朋友等,都被自己的力量消解其個體性,也就是說,從前看書,書是書,我是我;現在看書,書和我之間變成力量的加乘,這裡指的不是某種知識、博學的積累,而純粹是力量的加乘,這絕對和某種理解有關,但這個理解不是一種負載,而是打通關節後鬆勁之展現,你不再計較誰說了什麼,很有道理,要記下來,這些知識疊加技術於你巳不再是主要關注點,因為你巳從其中得到真正重要的東西,就是你與作品間力量的纏繞,你不斷膨脹卻又有節有制的使用這股力量。正如禪卡裏的「創造者」,「 在這張卡片裡面的禪師已經駕馭了火的能量,並且能夠使用它來創造,而不是破壞。他邀我們來認出並加入他,一起去了解那些已經通曉熱情之火的人。」
所謂的力量勾引,其實很簡單,就是你說出一些東西,讓聽你說話的人走到他自身裏去,當一個人往自己裏面走去時,他自身力量也就開始產生「動」能,也就是說,做為一個說話者,其實只是一種觸媒,其話語只是一種力量通過的介質,這介質溝通了說話者與聽話者的力量,力量開始互相挑動,勾引,如果情況允許,它們甚至會纏繞在一起,簡單的說,就是兩人或三人可能會產生合作關係,或產生支持陪伴關係。因此,說話者的力,就變得很重要,這股力儘量純粹,就愈能夠觸動聽話者內在的力,無謂的話語都只是在包裝、虛掩、削弱這股力的勁與純,這也是為什麼,有時候,我們在看一些或聽某些人講一些什麼時,明明覺得這應該會是個有趣的東西,怎麼會好像少了點什麼,其實就是力道不夠,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火候不夠」,東西還沒煉成,但其實材料巳經有了。
因此,說話者不需因為所說的話語引起反響而沾沾自喜,自以為是「我」這個人的才能、聰慧的結果,「反響」這個效應其實只是反應你自身力量、勁道的純粹度,你的力量愈純、對方可以反應給你的力量也會愈純。從某種角度看,「反響」就像是太極拳的推手,推手是為了檢查你身體是否夠放鬆、夠彈性。滯留在所說出的話上而揚揚得意的說話者,很快就會失去其說話的力量。 「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 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無私耶!故能成其私。」(《道德經》第七章)因為一股自鳴得意的力量,是侵略、是比較、是為了佔有對方的「拙力」(在武術上有這樣的說法),這種力量也可以引出對方力量,但它也只能引出「拙力」,侵略的力量引出的是反抗的力量,比較的力量引出的是更多的比較,佔有的力量引出的是逃避的力量,無知引發求知的力量,以此類推。
所以,具體一點地來講,我們在火車上的話題是從「不要輕易被別人影響」開始的,因為上火車前講了一點這個東西,上車後,覺得剛剛的東西講到一半,有點不完全,於是開啟話題,希望他們允許我稍做補充,其實大家都蠻累的,但還是善意的答應了我的請求。我補充解釋了一些,後來,法國友人也開始感到有趣,也把他的想法講了一些,後來,每次一聽到我講到「哲學」二字就開始想睡的中國友人也講了一些想法和提問,然後,我們互相討論,把問題帶到更深、更廣的層面,也就是說,我們各自都被這個討論帶到離自己更近的地方或狀態上去。這就是我想說的關於力量的勾引與纏繞以及其勁道問題。
然後,我們就可以回到這篇文,「人文科學做啥研究?」的問題上來。
上個禮拜五,是第一天關於此主題的討論,來了人文科學學科的各路人馬,說自己各自的研究,雖說是講教授們自己的研究,但在這裡面卻像拼圖般,拼湊出人文科學是什麼?及人文科學的研究是什麼?的遼闊景致。
這場一個上午的會議,雖然只有兩個小時,我卻好像整個人被提起來用雪克杯徹底地搖晃了一翻。兩個小時,大腦內從前互不相連的腦細胞瞬間都被神經元給接通了,所有個體化的細胞在神經傳導物質的連結下成了一個互通有無的整體,也就是那些從前被分別看待的技術、繪畫、作品、文學、思想、邏輯、經濟、歷史、哲學、主體、客體、意識等不同學門、不同研究對象或領域,都在這個互通有無的「整體」下,展現了其既深奧細膩的垂直面和廣闊遍佈的水平面交織的立體球形。
所謂的研究,不外乎「正在找」,「找」什麼,不知道,正是在這個「不知道」裏,「找」形成一種力量,這個力量的形成猶如颱風,一開始是被動的,是海水受太陽照射形成濕熱空氣上升,它的上升使得冷空氣進駐填補熱空氣上升所留下的空缺,漸漸地,這樣一個上升、填補的運動形成循環,形成熱帶低氣壓,這時再加上其他季風、信風和地球自轉等因素,颱風於焉形成。人的「找」就是先在家庭、他人、社會的照射下,不斷把自己七扭八折地符合外在期待,而這個扭折後的外顯則造成自我內在的空洞,所以為使這個外顯的自我得以維持,他必需向外索求價值來填補內在並做為維持這個外顯「我」的食糧。需索循環因而形成,這時只要有其他事件介入,隨個人情況,就很有機會形成內在風暴。力量蘊生,要中止此一需索循環就要啟動「找」的力量。一旦開始「找」,人的主動性就會出現,而他就有機會用真實的自己來取代為符合外在而創構出的外顯「我」。
這是尋找的力量,是探索的勁道,是生命對自己的提問,「找」只是一種對生命的回應,因此對生命的回應就是研究。然而力道有強弱,勁道有厚薄,每個人對生命下的功夫不見得相同。
人文學科是所有研究中最直面生命的學門,這並不具有價值等級的區分,只是在說回應生命問題的方式的差異罷了。說它直面,是因為它所使用的語言、形式、情境、研究對象、研究主體等都是第一手的,是直接的,是尚未劃分前的前﹣意義狀態。在這種情境下,要說自己在找什麼實在很難,是生命的意義?幸福?美?自由?這些都過於抽象,然而走過這趟旅程的人就會知道他們在找什麼,只是答案是在旅途終點才被給出。所以要如何回答人文學科的存留價值或其用途的問題?!
-- 未完﹣﹣
[à H]_ 20-21公車
當23號公車從palais de justice 站轉進往saint-André 醫院那條路時,猛一抬頭,那整路的初春綠意瞬忽間如甘霖般褪去心靈塵土,整條路像披了綠魔毯的精靈,正用層層笑意迎向我,H,這時我想到的,是你。
H,我並沒有你不在身旁的失落,反而在那綠蔭映照下的吉光片羽中,因為想到了你,讓我忍峻不住的揚起了嘴角。我憶及你我在這條路線上的20-21號公車中履履的奔波,每週一回的超市小旅行。
雖然,也有很多嘔氣、不歡的畫面,那樣的景像之於現在的我,卻有如看路邊情侶打鬧、爭執般,只覺可愛。可愛的無聊賭氣、可愛的任性無賴、可愛的不切實際感傷,可愛的是曾經、曾經那麼認真地以為這些壞心情都是真的,你給的壞心情。
H,坐在公車上的我,就這麼滑進新葉抽長的魔法森林裏,森林裏,有你和我追逐玩耍的笑聲。
H,所以,我笑了。
我想遠方的你一定也聽到了。
Madit,三月二十八於波爾多市區公車
H,我並沒有你不在身旁的失落,反而在那綠蔭映照下的吉光片羽中,因為想到了你,讓我忍峻不住的揚起了嘴角。我憶及你我在這條路線上的20-21號公車中履履的奔波,每週一回的超市小旅行。
雖然,也有很多嘔氣、不歡的畫面,那樣的景像之於現在的我,卻有如看路邊情侶打鬧、爭執般,只覺可愛。可愛的無聊賭氣、可愛的任性無賴、可愛的不切實際感傷,可愛的是曾經、曾經那麼認真地以為這些壞心情都是真的,你給的壞心情。
H,坐在公車上的我,就這麼滑進新葉抽長的魔法森林裏,森林裏,有你和我追逐玩耍的笑聲。
H,所以,我笑了。
我想遠方的你一定也聽到了。
Madit,三月二十八於波爾多市區公車
28.3.09
小眾即邪?(下)
﹣﹣續上文﹣﹣
雖說事情收尾的不漂亮,但那段時間我的確很認真的思考「信」這回事,相信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看不見的東西能不能信?看不見的東西很多,不只是上帝,有些我們也信,至少是存而不論的態度。愛,也有很多人信。問題好像不是信不信的問題,問題是「信」與「不信」會帶來不同反應,就是這個「反應」、這個行為被許多信與不信的人表現出來,讓我害怕自己是否也會掉入那樣的反應與行為裏。信上帝沒有什麼壞處,如果祂真的不存在,我也沒損失什麼,但是如果祂在,我就賺到了。我怕的是那種,在團體裏成為某種團體一員的感覺。那種關於「認同」、「自我定位」的東西。那種一不小心就成為集體盲目甚或集體狂熱的東西。這種東西是哲學家最怕的東西,但是哲學家不怕「相信」一些什麼,只要他釐清自己的態度是什麼,他就不怕相信。就像他一直做哲學,這也是一種相信,相信他始終在不相信或不斷反覆證明他的相信。所以,有個哲學家說:「信上帝最好的方式,就是一直懷疑它。」那表示你把它當成一種存在在對待了,不管你要說祂存在或不存在,你總是關心祂(tu se soucies de lui. 不知為何很想用法文講這句話),而祂因為你不懈的懷疑成了你心頭真正的牽掛。試想,如果一個你不在乎的人、事,你會牽掛嗎?所以,即使做為一個號稱無神論的哲學家,上帝問題仍常縈擾他,那無關信仰與至福問題,而是和生命本身有關的基本問題。上帝存不存在?在你尚未否認或肯認之際,不管你願不願意,你巳涉入與上帝的關係中。關係可以發展成牽掛,像狐狸與小王子;亦可發展成失望的恨意。
然而,重點是,一旦要開始問一個問題,最好問到底,否則就不要問。問到一半的問題,比不問還糟糕。我這才瞭解,在我開始書寫之前,還曾和我的中國朋友埋怨的說著自己想回鄉種田(哪有田給我種?)這種賭氣話,她平心靜氣的跟我說,「你要這樣或那樣都可以,可是不管你要怎樣,都得要態度一致。」也就是說,不要在這裡遇到困難就想逃到那裡,到時在那遇到困難,你是不是又要逃回來?也是從那時開始,我隱隱意識到自己的抱怨是不是其實是一種趨樂避苦的反應,而自己口口聲聲的喜歡哲學,只是一種虛偽。
H離開後,我重回一個人的生活。曾經我無法想像重回一個人的生活會是什麼樣的光景。不是討厭或喜歡的問題,只是無法想像。一個人,真的不太一樣。
於是我開始渴望與人交談。沒有朋友的宿舍生活,宛如囚牢。
意外地,又有人來傳教。可能是找信箱上看來像中文名字的房間來的。我仍以一貫功課太忙沒時間關注其他事情婉拒她們的熱情。後來,弗蘿娜(Florine)又來敲門,我們在門口聊了一陣,聊的很開心,我乾脆請她進來坐。然後我們繼續聊了好一會。不是聊聖經,而是聊生活,聊她的中文學習,說她們剛上到台灣的地理之類的。後來,她打電話問我何時有空可以再見面聊。後來,我們會在每次見面後約下次見面時間。後來,她會帶朋友來。後來,我會先泡茶、偶爾會有蛋糕。我們總是先聊學習近況等,然後才開始從一些簡單問題出發來查聖經怎麼說。
她們是隸屬於耶和華見證人的團體。又是另一個被視為「邪教」的團體。我記得一個曾來家裡住的德國朋友眼中的不屑眼神。她是新教徒,她也對天主教感到不屑,但她還是去天主教的耶誕彌薩。
於是,我和弗蘿娜的討論是從很多問題開始的,我用了很多哲學家的想法向她提問。包括我自己的體會與問題。對我而言,我們的關係之所以能維持到現在,主要是兩個理由,一是我的生活產生了變化,這讓自己的態度有些轉變。二是她和她朋友的「開放」態度。這個開放指的是她們對我各種亂七八糟問題的包容度,(例如今天我問上帝喜不喜歡女人?他是不是不喜歡女人啊?要不然他為什麼先造男人?)而當我把聖經裏某些話用老子或哲學思想重詮釋時,她們也會耐心聽完,如果有道理,她們會認同,如果有不一樣的她們會指出來,並找聖經的解釋。這個開放也包括耐心,說實話,聽外國人講法文其實是很累的,再加上這個人又盡其所能的用哲學邏輯來表達時,就更累人了。而弗蘿娜,天!不過是大二學生。還好她們高中上過一年哲學課。
所以,開放的態度才是真正觸碰人心的東西。不是因為她們很能講、很有道理、很有神力,才讓我們一直能維持這樣的碰面。反而是她們不作為,只是適時表達她們的想法,也讓我表達我的想法,才讓我們的關係維持下來。這讓我想到,我的中國朋友和我之間的友誼也是這樣建立起來的。那種可以自由思考、自由表達的感覺真的很美妙,雖然我有時會傳教(哲學)血液冒沖過於激動,但她還是包容了我的激動。漸漸地,我發現,人們需要的不是意見相同或立場一致,而是一種開放的自由感,一種可以講、可以聽各種亂七八糟東西的態度和空間。因為「立場一致」或「意見相同」是沒有意義的,我們的想法變來變去,今天我和你立場一致,明天我就和別人立場一致了。每個人都有他所正在經歷的時刻與事件,這些對他造成影響的東西所產生出來的想法與行為都應該被包容,因為這是在某種時空交織出的產物,這不是他這個人本身,或他的一切,包容是為了給他改變的空間,給他變化的自由,包容不是縱容,包容蘊藏著理解,縱容則是無知。
今天,我把最近在做的書寫工作和一些變化的體驗跟弗蘿娜講。她問我,「那妳還繼續寫論文嗎?」我說,我不知道。我不知道自己會變成什麼。因此,我必需持續地寫、持續地記錄,這樣日後的我就可以輕易回憶起現在的我曾經在想什麼。我說,我不知道,但不是消極意義上的不知道,而是積極意義的。這個東西有點像「相信」這回事,妳看不到前面是什麼,不知道前面是否有路,像開夜車一樣,黝黑不見五指的路,只能在車燈照射下前進,我們前進,不是因為整條路都被照亮了,所以我們得以前進,而是在每一次的前進中,光線的照明範圍也隨往前推移,我們始終可以懷疑前方是否有路,也可堅信前方必定有路,然而最大的信任是來自於自己每一步的移動都讓光也往前移動,因此我們得繼續下去。所以一旦失去了光照,失去了自身的光亮,也就失去了自己前進的路。
然而,從其他角度來說,路是在的。因為有地圖證明路的存在。很多書也都記載了自我探尋之路可以以各種交通工具上路。然而這些明證都與你無關,你如果不開車燈,你仍然無法上路。(雖然聖經裏說,上帝是你摸黑都會碰得到(註1)。)換言之,不對自己提問,你就不會走上這條路。而提問,讓我們再回到前面所說,一旦開始就不要停,不要車開到一半,突然覺得,還是別開了吧,也許根本沒路,也許地圖錯了,也許資料很久沒更新等等。
沒有「也許」,在你的車燈範圍內有路你就走。不相信地圖沒關係,但至少可以相信車燈(換言之,自己每一步的真實感受)。
這也是一種「相信」。
《希伯來書11 :1-3》「信心是確知希望必然實現,是不見的事實的明證。古人有這樣的信心就得了見證。我們有信心,就看出萬事萬物全憑上帝的話語安排,所以現在看得見的都是出於看不見 。」( « Hébreux 11 :1-4 »:La foi est l’attente assurée de choses qu’on espère, la démonstration évidente de réalité que pourtant on ne voit pas. C’est par le moyen de cette (foi)- là, en effet, qu’il a été rendu témoignage aux hommes d’autrefois. Par la foi, nous comprenons que les systèmes de choses ont été mis en ordre par la parole de Dieu, de sorte que ce qu’on voit est venu de choses qui ne paraissent pas.)
信心是未來的事實,現在看不見叫信心,未來實現了叫事實。
﹣﹣﹣﹣﹣﹣﹣﹣﹣﹣﹣﹣﹣﹣﹣﹣﹣﹣﹣﹣﹣﹣﹣﹣﹣﹣﹣﹣﹣﹣﹣﹣﹣﹣﹣﹣﹣﹣﹣﹣﹣﹣﹣﹣﹣﹣﹣﹣﹣﹣﹣﹣
註1:《使徒行傳17 :27》「好叫他們尋求真神,只要探究就能找著,其實他離我們各人都不遠。」( « Actes 17 :27 » Pour qu’ils cherchent Dieu, si toutefois ils le cherchent à tâtons et le trouvent réellement, bien qu’en fait il ne soit pas loin de chacun de nous. ) cherchent à tâtons :摸黑地找
*是不是也要補充一下,跟朋友去練過一次法輪功的事。感覺也不錯,只是熬了一夜,早上 大清早去練功、靜坐還真有點吃不消。
雖說事情收尾的不漂亮,但那段時間我的確很認真的思考「信」這回事,相信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看不見的東西能不能信?看不見的東西很多,不只是上帝,有些我們也信,至少是存而不論的態度。愛,也有很多人信。問題好像不是信不信的問題,問題是「信」與「不信」會帶來不同反應,就是這個「反應」、這個行為被許多信與不信的人表現出來,讓我害怕自己是否也會掉入那樣的反應與行為裏。信上帝沒有什麼壞處,如果祂真的不存在,我也沒損失什麼,但是如果祂在,我就賺到了。我怕的是那種,在團體裏成為某種團體一員的感覺。那種關於「認同」、「自我定位」的東西。那種一不小心就成為集體盲目甚或集體狂熱的東西。這種東西是哲學家最怕的東西,但是哲學家不怕「相信」一些什麼,只要他釐清自己的態度是什麼,他就不怕相信。就像他一直做哲學,這也是一種相信,相信他始終在不相信或不斷反覆證明他的相信。所以,有個哲學家說:「信上帝最好的方式,就是一直懷疑它。」那表示你把它當成一種存在在對待了,不管你要說祂存在或不存在,你總是關心祂(tu se soucies de lui. 不知為何很想用法文講這句話),而祂因為你不懈的懷疑成了你心頭真正的牽掛。試想,如果一個你不在乎的人、事,你會牽掛嗎?所以,即使做為一個號稱無神論的哲學家,上帝問題仍常縈擾他,那無關信仰與至福問題,而是和生命本身有關的基本問題。上帝存不存在?在你尚未否認或肯認之際,不管你願不願意,你巳涉入與上帝的關係中。關係可以發展成牽掛,像狐狸與小王子;亦可發展成失望的恨意。
然而,重點是,一旦要開始問一個問題,最好問到底,否則就不要問。問到一半的問題,比不問還糟糕。我這才瞭解,在我開始書寫之前,還曾和我的中國朋友埋怨的說著自己想回鄉種田(哪有田給我種?)這種賭氣話,她平心靜氣的跟我說,「你要這樣或那樣都可以,可是不管你要怎樣,都得要態度一致。」也就是說,不要在這裡遇到困難就想逃到那裡,到時在那遇到困難,你是不是又要逃回來?也是從那時開始,我隱隱意識到自己的抱怨是不是其實是一種趨樂避苦的反應,而自己口口聲聲的喜歡哲學,只是一種虛偽。
H離開後,我重回一個人的生活。曾經我無法想像重回一個人的生活會是什麼樣的光景。不是討厭或喜歡的問題,只是無法想像。一個人,真的不太一樣。
於是我開始渴望與人交談。沒有朋友的宿舍生活,宛如囚牢。
意外地,又有人來傳教。可能是找信箱上看來像中文名字的房間來的。我仍以一貫功課太忙沒時間關注其他事情婉拒她們的熱情。後來,弗蘿娜(Florine)又來敲門,我們在門口聊了一陣,聊的很開心,我乾脆請她進來坐。然後我們繼續聊了好一會。不是聊聖經,而是聊生活,聊她的中文學習,說她們剛上到台灣的地理之類的。後來,她打電話問我何時有空可以再見面聊。後來,我們會在每次見面後約下次見面時間。後來,她會帶朋友來。後來,我會先泡茶、偶爾會有蛋糕。我們總是先聊學習近況等,然後才開始從一些簡單問題出發來查聖經怎麼說。
她們是隸屬於耶和華見證人的團體。又是另一個被視為「邪教」的團體。我記得一個曾來家裡住的德國朋友眼中的不屑眼神。她是新教徒,她也對天主教感到不屑,但她還是去天主教的耶誕彌薩。
於是,我和弗蘿娜的討論是從很多問題開始的,我用了很多哲學家的想法向她提問。包括我自己的體會與問題。對我而言,我們的關係之所以能維持到現在,主要是兩個理由,一是我的生活產生了變化,這讓自己的態度有些轉變。二是她和她朋友的「開放」態度。這個開放指的是她們對我各種亂七八糟問題的包容度,(例如今天我問上帝喜不喜歡女人?他是不是不喜歡女人啊?要不然他為什麼先造男人?)而當我把聖經裏某些話用老子或哲學思想重詮釋時,她們也會耐心聽完,如果有道理,她們會認同,如果有不一樣的她們會指出來,並找聖經的解釋。這個開放也包括耐心,說實話,聽外國人講法文其實是很累的,再加上這個人又盡其所能的用哲學邏輯來表達時,就更累人了。而弗蘿娜,天!不過是大二學生。還好她們高中上過一年哲學課。
所以,開放的態度才是真正觸碰人心的東西。不是因為她們很能講、很有道理、很有神力,才讓我們一直能維持這樣的碰面。反而是她們不作為,只是適時表達她們的想法,也讓我表達我的想法,才讓我們的關係維持下來。這讓我想到,我的中國朋友和我之間的友誼也是這樣建立起來的。那種可以自由思考、自由表達的感覺真的很美妙,雖然我有時會傳教(哲學)血液冒沖過於激動,但她還是包容了我的激動。漸漸地,我發現,人們需要的不是意見相同或立場一致,而是一種開放的自由感,一種可以講、可以聽各種亂七八糟東西的態度和空間。因為「立場一致」或「意見相同」是沒有意義的,我們的想法變來變去,今天我和你立場一致,明天我就和別人立場一致了。每個人都有他所正在經歷的時刻與事件,這些對他造成影響的東西所產生出來的想法與行為都應該被包容,因為這是在某種時空交織出的產物,這不是他這個人本身,或他的一切,包容是為了給他改變的空間,給他變化的自由,包容不是縱容,包容蘊藏著理解,縱容則是無知。
今天,我把最近在做的書寫工作和一些變化的體驗跟弗蘿娜講。她問我,「那妳還繼續寫論文嗎?」我說,我不知道。我不知道自己會變成什麼。因此,我必需持續地寫、持續地記錄,這樣日後的我就可以輕易回憶起現在的我曾經在想什麼。我說,我不知道,但不是消極意義上的不知道,而是積極意義的。這個東西有點像「相信」這回事,妳看不到前面是什麼,不知道前面是否有路,像開夜車一樣,黝黑不見五指的路,只能在車燈照射下前進,我們前進,不是因為整條路都被照亮了,所以我們得以前進,而是在每一次的前進中,光線的照明範圍也隨往前推移,我們始終可以懷疑前方是否有路,也可堅信前方必定有路,然而最大的信任是來自於自己每一步的移動都讓光也往前移動,因此我們得繼續下去。所以一旦失去了光照,失去了自身的光亮,也就失去了自己前進的路。
然而,從其他角度來說,路是在的。因為有地圖證明路的存在。很多書也都記載了自我探尋之路可以以各種交通工具上路。然而這些明證都與你無關,你如果不開車燈,你仍然無法上路。(雖然聖經裏說,上帝是你摸黑都會碰得到(註1)。)換言之,不對自己提問,你就不會走上這條路。而提問,讓我們再回到前面所說,一旦開始就不要停,不要車開到一半,突然覺得,還是別開了吧,也許根本沒路,也許地圖錯了,也許資料很久沒更新等等。
沒有「也許」,在你的車燈範圍內有路你就走。不相信地圖沒關係,但至少可以相信車燈(換言之,自己每一步的真實感受)。
這也是一種「相信」。
《希伯來書11 :1-3》「信心是確知希望必然實現,是不見的事實的明證。古人有這樣的信心就得了見證。我們有信心,就看出萬事萬物全憑上帝的話語安排,所以現在看得見的都是出於看不見 。」( « Hébreux 11 :1-4 »:La foi est l’attente assurée de choses qu’on espère, la démonstration évidente de réalité que pourtant on ne voit pas. C’est par le moyen de cette (foi)- là, en effet, qu’il a été rendu témoignage aux hommes d’autrefois. Par la foi, nous comprenons que les systèmes de choses ont été mis en ordre par la parole de Dieu, de sorte que ce qu’on voit est venu de choses qui ne paraissent pas.)
信心是未來的事實,現在看不見叫信心,未來實現了叫事實。
﹣﹣﹣﹣﹣﹣﹣﹣﹣﹣﹣﹣﹣﹣﹣﹣﹣﹣﹣﹣﹣﹣﹣﹣﹣﹣﹣﹣﹣﹣﹣﹣﹣﹣﹣﹣﹣﹣﹣﹣﹣﹣﹣﹣﹣﹣﹣﹣﹣﹣﹣﹣
註1:《使徒行傳17 :27》「好叫他們尋求真神,只要探究就能找著,其實他離我們各人都不遠。」( « Actes 17 :27 » Pour qu’ils cherchent Dieu, si toutefois ils le cherchent à tâtons et le trouvent réellement, bien qu’en fait il ne soit pas loin de chacun de nous. ) cherchent à tâtons :摸黑地找
*是不是也要補充一下,跟朋友去練過一次法輪功的事。感覺也不錯,只是熬了一夜,早上 大清早去練功、靜坐還真有點吃不消。
小眾即邪?(上)
不得不以自己小小的宗教接觸史來談一個問題。
雖然之前的文章也略微提過,但還是再講一下。
小學時,是一貫道盛行的時代。然而也是各種光怪陸離醜聞傳極一時的年代。
我剛好有個朋友家裡有個一貫道道壇,她祖母是點傳師。有一次,我拜託她帶我去看她家道壇,她勉為其難地答應了我和其他兩位同學。她為我們講解各種詳細規矩,並帶我們靜坐,整套修行儀式都帶我們走一遍。他們的宗師是濟公,其他還輔以道家與佛家的「神祇」。記得當時靜坐完,朋友問我們剛剛有何感受?我說,看到一顆(粒?)紫球鑽進腦袋裏,或應說是一個紫色光點。朋友解釋說,妳是紫微星君轉世。小小的我,其實不懂什麼跟什麼,只是覺得自己可能是什麼了不起的傢伙,於是暗自高興了一陣。事實上,那天我們對著可見日落的落地窗靜坐,而閉著眼睛受陽光照射,勢必會產生一些受光反應,類似殘像的東西。我那時也有想到這個,所以一邊有點「爽」的沾沾自喜,但一邊又清醒的覺得可能只是光照太強的緣故。不過,暫撇下這些「怪力亂神」,我倒是很喜歡這樣的靜坐和儀式過程的收斂態度,所以後來也去了幾次共修,最後還受點傳師傳點入道。哈哈,就是受洗啦,也是歸依。
那時,新聞報了許多傳導師與信徒之間性關係的問題。一時,人們認為一貫道是邪魔歪道。那時的我只想知道這是不是真的,如果不是,那一貫道又教導人什麼?其實也沒什麼不好的啊。上了國中,和朋友分開,也就沒繼續。
高職時,在路上收到傳單,關於一個宣講基督教義的中心,專門去看錄影帶,有一張卡,每去一次,就在卡上做紀錄,做為看到第幾集的備忘。我記得,那是一個漂亮的姐姐,耐心地接受我各種挑釁的問題,我不記得自己是否是因為她的緣故才去了她們中心,開始看錄影帶,一開始其實並不有趣,直到現在,我還是覺得上帝造亞當接著造夏娃和整個伊甸園的事都只是一種童話式的教義,這不是真的吧?應該只是比喻吧?難道我的生命只是一個童話的虛構,只是一種類似轉注假借的東西?不過後來就有點有趣了,後來我就不再因為漂亮姐姐才去看錄影帶,後來我就開始跟同學傳教,那時身邊好友無一倖免。(我天生有「傳教」體質?)然而問題是,為什麼想瞭解基督教或天主教不去教堂?所以我說,絕對是漂亮姐姐的關係。可是基督教的東西還真是有點意思,但我不記得是否是在那時她介紹我看《荒漠乾泉》,或是其他。很好看,我記得,很感動,不是宗教式的,而是人,人在追尋的旅程中的發現與遭遇以及對自我的反思。然而,後來的後來,我就沒再去,原因也忘了。
二技時,遇到一個謎樣的怪咖。有一學期消失一陣,聽說去參加在國外的共修,至於是什麼團體,也沒人知道。這人超怪,一副對學校事務無感,上課常睡覺的傢伙。更怪的是,我又是怎麼跟他熟識起來的呢?啊!是我和朋友拆夥的時期,我從四人幫一員變成一人幫大將。突然發現,自己生命中一些奇特事件,都是在獨自的狀態下臨到。總之,和怪咖認識後,發現他一點也不怪,正常的很,因為對佛學始終保持某種程度興趣的我,和他聊起他的宗教,當時,清海無上師是佛教界的異教徒,很多她的信眾都很低調,但其實私下巳是一龐大組織。我們聊的東西很有趣,我開始想看看所謂異教徒或外道講的是什麼東西,於是他開始一本一本地借我書和錄音帶,我看不夠還自己跑去圖書館看。有一天,我在圖書館翻著她講到關於吃素的部分,突然間,我有種義不容辭的吃素感。我憑什麼要其他生物用命來換我的一餐,甚至只是口腹之慾。好,義不容辭的我,就衝到頂好超市義不容辭的買了個素鍋,準備長期抗戰。這時期把家人搞的大亂,我的堅持讓他們很無所適從,總之,一場混戰。後來,老媽看到我在看清海無上師的書和錄音帶,慌張的她,跟我玩起藏寶物遊戲,後來,我火氣上升跟老媽又吵又鬧,後又曉以大義的傳教等使盡各種手段試圖安撫老媽自己不會走火入魔等等,還是無法消除她的疑慮,最後只好靜悄悄的做。一次機緣下,我隨他去了共修的道場,在樹下席地而坐,各自打坐,有很多都是全家一道去。我也在那坐的很開心。後來朋友說今天難得有點化儀式,說我可以參加,只是點化後有許多東西要遵守,其中包括吃素這件事要持續。我又去了。其實,也沒什麼大問題。
後來,我要考哲研所。他問,為什麼要讀哲學,妳知道太多知識在修行上會產生知見障嗎?我知道啊,可是我就是很想很想進哲學所看看。我也不知道為什麼。
老媽在這一點倒突然倒戈全力支持我了,因為兩相衡量下,與其讓女兒去「邪魔歪道」不如讓女兒在學院下「邪魔歪道」。哈!所以,我的哲學之路是受到支持的,因為我媽的想像是也許學校老師會救回我這個總在宗教上走歧路體驗的傢伙。
所以,我就上了路,上了「正」路。結果,老媽沒預料到的是「正」路還真長。
後來在準備研究所期間去了幾次佛光山的佛學營,也感覺很好,有幾次燭光之夜和歸依大會的佛曲唱誦中都抑制不住的淚流滿面,不為什麼,那是某個從自己裏面出離的時刻,你單純成為一道力,在歌唱聲中脹滿、飛翔。你的淚止不住的溢出只是因為自己變成某種柔軟暖和的能量。結果,在這裡遇見高職的朋友,因為學科,我們分道揚飆,然又因為追尋,我們在此相遇。
後來的我就比較不在乎宗教的問題,也許是哲學搞得我很頭大。
後來與宗教活動有關的,是在清大工作時,想找個共修的地方,就是可以打坐就好了,所以去了清大的禪修社,也是某個有名的佛教系統下的組織,不過對我而言,這都不重要了,只想打坐。現在寫寫,倒還想到當時也去了附近的佛光山分院參加過共修,好像也吃了幾頓飯。天啊!發現自己還真是宗教狂。
在台大工作時,曾在學生中心遇到一個好像是新加坡的女生,用彆扭的中文跟我宣講基督教義,當時,我直覺是,「嘿!這些我都了啦!就這樣,不用傳了。」可是突然一陣好意湧上,想說讓她練一下中文也不錯,於是就在那聽她講完一本小冊子也知道她要回國了。我不記得她講了什麼,我記得那是一個剛吃飽飯的午後,學生中心二樓,對窗位子,看得到挺拔的大樹,人潮時聚時散,我們像是被凍在某時間裏的兩個人,別人的時間繼續流逝,只有我們被真空化在一個奇特的生命點上,那個奇特是只有自己才辨認得出來,我暗自為她做為一個外國學生在此讀書又傳教的辛苦給打動。我想那是一種我可能永遠無法體會的經驗。
可是,後來我就在法國了。這裡也常常有人傳教。真的打起交道的是來波爾多才認識的兩個摩門教徒。兩個年輕、帥到不行、又可愛到不行的傢伙。一天晚上,下了電車,他們主動向我打招呼、聊起天來,很有經驗的我當然知道他們想幹嘛,可是,我實在不想移動的腳。因為光是看著他們那兩張俊秀、充滿著青春、新鮮氣息的臉龐就讓我「聖靈」充滿了。我懷疑自己是從頭到尾近乎痴傻的笑著聽他們講話的。於是,我就這樣「上勾」了。當然,一方面是在二技時,老師有兩個摩門教的朋友,曾請他們來跟我們用英文講美國的事。這使我對摩門教並無太大惡感。但是在天主教或新教體系看,他們似乎又是某種「邪魔外道」。我去他們教會,一個禮拜一次,為了有地方講講法文,聽聽法文,也想瞭解摩門教是如何在基督教體系中另闢新枝,又如何有摩門經做為其教義。維持了半年的交流,的確也有某些感動的時刻,例如在教堂做禮拜時的唱誦中。(這是易感體質?)然而,最後我卻以一種近逃避式的方式與他們斷了聯絡。純粹是自己封閉性格發作。
﹣﹣未完﹣﹣
雖然之前的文章也略微提過,但還是再講一下。
小學時,是一貫道盛行的時代。然而也是各種光怪陸離醜聞傳極一時的年代。
我剛好有個朋友家裡有個一貫道道壇,她祖母是點傳師。有一次,我拜託她帶我去看她家道壇,她勉為其難地答應了我和其他兩位同學。她為我們講解各種詳細規矩,並帶我們靜坐,整套修行儀式都帶我們走一遍。他們的宗師是濟公,其他還輔以道家與佛家的「神祇」。記得當時靜坐完,朋友問我們剛剛有何感受?我說,看到一顆(粒?)紫球鑽進腦袋裏,或應說是一個紫色光點。朋友解釋說,妳是紫微星君轉世。小小的我,其實不懂什麼跟什麼,只是覺得自己可能是什麼了不起的傢伙,於是暗自高興了一陣。事實上,那天我們對著可見日落的落地窗靜坐,而閉著眼睛受陽光照射,勢必會產生一些受光反應,類似殘像的東西。我那時也有想到這個,所以一邊有點「爽」的沾沾自喜,但一邊又清醒的覺得可能只是光照太強的緣故。不過,暫撇下這些「怪力亂神」,我倒是很喜歡這樣的靜坐和儀式過程的收斂態度,所以後來也去了幾次共修,最後還受點傳師傳點入道。哈哈,就是受洗啦,也是歸依。
那時,新聞報了許多傳導師與信徒之間性關係的問題。一時,人們認為一貫道是邪魔歪道。那時的我只想知道這是不是真的,如果不是,那一貫道又教導人什麼?其實也沒什麼不好的啊。上了國中,和朋友分開,也就沒繼續。
高職時,在路上收到傳單,關於一個宣講基督教義的中心,專門去看錄影帶,有一張卡,每去一次,就在卡上做紀錄,做為看到第幾集的備忘。我記得,那是一個漂亮的姐姐,耐心地接受我各種挑釁的問題,我不記得自己是否是因為她的緣故才去了她們中心,開始看錄影帶,一開始其實並不有趣,直到現在,我還是覺得上帝造亞當接著造夏娃和整個伊甸園的事都只是一種童話式的教義,這不是真的吧?應該只是比喻吧?難道我的生命只是一個童話的虛構,只是一種類似轉注假借的東西?不過後來就有點有趣了,後來我就不再因為漂亮姐姐才去看錄影帶,後來我就開始跟同學傳教,那時身邊好友無一倖免。(我天生有「傳教」體質?)然而問題是,為什麼想瞭解基督教或天主教不去教堂?所以我說,絕對是漂亮姐姐的關係。可是基督教的東西還真是有點意思,但我不記得是否是在那時她介紹我看《荒漠乾泉》,或是其他。很好看,我記得,很感動,不是宗教式的,而是人,人在追尋的旅程中的發現與遭遇以及對自我的反思。然而,後來的後來,我就沒再去,原因也忘了。
二技時,遇到一個謎樣的怪咖。有一學期消失一陣,聽說去參加在國外的共修,至於是什麼團體,也沒人知道。這人超怪,一副對學校事務無感,上課常睡覺的傢伙。更怪的是,我又是怎麼跟他熟識起來的呢?啊!是我和朋友拆夥的時期,我從四人幫一員變成一人幫大將。突然發現,自己生命中一些奇特事件,都是在獨自的狀態下臨到。總之,和怪咖認識後,發現他一點也不怪,正常的很,因為對佛學始終保持某種程度興趣的我,和他聊起他的宗教,當時,清海無上師是佛教界的異教徒,很多她的信眾都很低調,但其實私下巳是一龐大組織。我們聊的東西很有趣,我開始想看看所謂異教徒或外道講的是什麼東西,於是他開始一本一本地借我書和錄音帶,我看不夠還自己跑去圖書館看。有一天,我在圖書館翻著她講到關於吃素的部分,突然間,我有種義不容辭的吃素感。我憑什麼要其他生物用命來換我的一餐,甚至只是口腹之慾。好,義不容辭的我,就衝到頂好超市義不容辭的買了個素鍋,準備長期抗戰。這時期把家人搞的大亂,我的堅持讓他們很無所適從,總之,一場混戰。後來,老媽看到我在看清海無上師的書和錄音帶,慌張的她,跟我玩起藏寶物遊戲,後來,我火氣上升跟老媽又吵又鬧,後又曉以大義的傳教等使盡各種手段試圖安撫老媽自己不會走火入魔等等,還是無法消除她的疑慮,最後只好靜悄悄的做。一次機緣下,我隨他去了共修的道場,在樹下席地而坐,各自打坐,有很多都是全家一道去。我也在那坐的很開心。後來朋友說今天難得有點化儀式,說我可以參加,只是點化後有許多東西要遵守,其中包括吃素這件事要持續。我又去了。其實,也沒什麼大問題。
後來,我要考哲研所。他問,為什麼要讀哲學,妳知道太多知識在修行上會產生知見障嗎?我知道啊,可是我就是很想很想進哲學所看看。我也不知道為什麼。
老媽在這一點倒突然倒戈全力支持我了,因為兩相衡量下,與其讓女兒去「邪魔歪道」不如讓女兒在學院下「邪魔歪道」。哈!所以,我的哲學之路是受到支持的,因為我媽的想像是也許學校老師會救回我這個總在宗教上走歧路體驗的傢伙。
所以,我就上了路,上了「正」路。結果,老媽沒預料到的是「正」路還真長。
後來在準備研究所期間去了幾次佛光山的佛學營,也感覺很好,有幾次燭光之夜和歸依大會的佛曲唱誦中都抑制不住的淚流滿面,不為什麼,那是某個從自己裏面出離的時刻,你單純成為一道力,在歌唱聲中脹滿、飛翔。你的淚止不住的溢出只是因為自己變成某種柔軟暖和的能量。結果,在這裡遇見高職的朋友,因為學科,我們分道揚飆,然又因為追尋,我們在此相遇。
後來的我就比較不在乎宗教的問題,也許是哲學搞得我很頭大。
後來與宗教活動有關的,是在清大工作時,想找個共修的地方,就是可以打坐就好了,所以去了清大的禪修社,也是某個有名的佛教系統下的組織,不過對我而言,這都不重要了,只想打坐。現在寫寫,倒還想到當時也去了附近的佛光山分院參加過共修,好像也吃了幾頓飯。天啊!發現自己還真是宗教狂。
在台大工作時,曾在學生中心遇到一個好像是新加坡的女生,用彆扭的中文跟我宣講基督教義,當時,我直覺是,「嘿!這些我都了啦!就這樣,不用傳了。」可是突然一陣好意湧上,想說讓她練一下中文也不錯,於是就在那聽她講完一本小冊子也知道她要回國了。我不記得她講了什麼,我記得那是一個剛吃飽飯的午後,學生中心二樓,對窗位子,看得到挺拔的大樹,人潮時聚時散,我們像是被凍在某時間裏的兩個人,別人的時間繼續流逝,只有我們被真空化在一個奇特的生命點上,那個奇特是只有自己才辨認得出來,我暗自為她做為一個外國學生在此讀書又傳教的辛苦給打動。我想那是一種我可能永遠無法體會的經驗。
可是,後來我就在法國了。這裡也常常有人傳教。真的打起交道的是來波爾多才認識的兩個摩門教徒。兩個年輕、帥到不行、又可愛到不行的傢伙。一天晚上,下了電車,他們主動向我打招呼、聊起天來,很有經驗的我當然知道他們想幹嘛,可是,我實在不想移動的腳。因為光是看著他們那兩張俊秀、充滿著青春、新鮮氣息的臉龐就讓我「聖靈」充滿了。我懷疑自己是從頭到尾近乎痴傻的笑著聽他們講話的。於是,我就這樣「上勾」了。當然,一方面是在二技時,老師有兩個摩門教的朋友,曾請他們來跟我們用英文講美國的事。這使我對摩門教並無太大惡感。但是在天主教或新教體系看,他們似乎又是某種「邪魔外道」。我去他們教會,一個禮拜一次,為了有地方講講法文,聽聽法文,也想瞭解摩門教是如何在基督教體系中另闢新枝,又如何有摩門經做為其教義。維持了半年的交流,的確也有某些感動的時刻,例如在教堂做禮拜時的唱誦中。(這是易感體質?)然而,最後我卻以一種近逃避式的方式與他們斷了聯絡。純粹是自己封閉性格發作。
﹣﹣未完﹣﹣
26.3.09
創造是一種表態
因此,創造是一種表態。
一種反「什麼」的手勢、姿態或態度。
所以才有德勒茲的名言,「哲學是創造概念的學科」
創造不是一種與某種形而上相連結所授予的天賦、才華,相反地,它是不斷壓縮後,形成某種密度極大的物質實體。
創造物本身僅是力度的密度指數的呈現。創造過程的力及其運動,紛亂暴力,無從指認。
因此,「瘋狂即是作品的缺席」傅柯。論文口試委員問道:「先生,能否請你說明這句話的意思?」事情就是這樣,沒什麼好說的。反過來說,作品即是瘋狂的缺席,是力量迴旋後的剩餘物,些微風暴過境的線索。
別白費心思在嘔吐物裏找曾消化它們的力量。
他們說,創造是一種進步,然而,它其實是一種悲劇式的角力史詩。
非關進步。但決對和某種轉化有關。
轉化是當下隨悟隨轉的共時性,進步是累計式的綿延性,綿延性必得解決時間的起點、終點的存在問題,沒完沒了、努力的假像,一場虛耗。
轉化是圖地反轉的偶然與驚奇。你就是看到了。
為什麼之前看不到?同一張圖,鴨子和兔子一直都在啊。
被自己擋住了。去你的,讓開!
力量開始騷動。書寫打開通往禁區之門。
跌入空無的喑啞空間。
Je serai ce que Je serai. (我可以是任何我所能是的) 上帝說。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覺者說。
你是誰,誰在說話,「我」,「我」是誰,你是「我」嗎,「我」說不出話了,你要取代「我」嗎?
「我」一直都在說話。
但是,不能確定的是「我」說的話是「我」要說的,還是只是一種重覆。
因此,回到表態的問題上,我一直找不到關於「幹」這個髒話的女性版。
「我」只能重覆,重覆不是表態,連一丁點的手勢都構不上,頂多是一種做作。
因此,「這不是一根煙斗」人們看著煙斗說著莫名其妙的話。
傅柯被愚弄的很開心,寫了一篇文章送給瑪格麗特。
愚蠢的我被他們兩人雙重愚弄,笨成一隻只會重覆的鸚鵡。
「我」看了很多,都知道了。你什麼都沒看到。你看到的只是「自己」。
虛構的真實。你在裏面狂背台詞。
「我」不是虛構,「我」才是真的。
「我是真的 我是真的 我是真的 我是真的 我是真的 我是真的 我是真的 我是真 我是 我 我...」
看吧,沒有動詞,你什麼都不是。
你是依存在動詞上的虛構。
「寄生蟲」Michel Serre 從遠處傳來回音。
「我」是「寄生蟲」
看吧!你又在重複。你只會重複。除了重複你還會說什麼話。
「我」ㄨㄛ
發聲練習。
意符是...
要連到身體上還是精神上?
有A餐和B餐。A 餐:「會死的肉體」;B 餐:「不朽的靈魂」
選A餐?好,以後你就是「我 ﹣ A」
有新菜單會通過本公司的電子郵件系統整合發送給您。
「我」是您。
「我」又在重複。你發現了。
「我」以後會怎樣?一直重覆到你累了為止。
累了會怎樣?崩解。
崩解是什麼?把你兩邊的括號拿掉。
那「我」會軟掉,而且那不就像是沒穿衣服?
不回答「我」了。
「我 (」)慢慢拿掉看看會怎樣。
唉唷!(「)我(」)唉唉唉!唉唷喂呀!
(「) 我 (」)
(「) 我 (」)括號放遠一點也沒事。
(「) ((( 我 )))) (」)好像也不賴,可以來跳個舞。
打個滾,唱個歌,畫個圖,跑個步,喝杯茶,睡個覺,看個書,隨便做點什麼不做點什麼。
括號不見了。
誰在說話。
無聲。
我在。
一種反「什麼」的手勢、姿態或態度。
所以才有德勒茲的名言,「哲學是創造概念的學科」
創造不是一種與某種形而上相連結所授予的天賦、才華,相反地,它是不斷壓縮後,形成某種密度極大的物質實體。
創造物本身僅是力度的密度指數的呈現。創造過程的力及其運動,紛亂暴力,無從指認。
因此,「瘋狂即是作品的缺席」傅柯。論文口試委員問道:「先生,能否請你說明這句話的意思?」事情就是這樣,沒什麼好說的。反過來說,作品即是瘋狂的缺席,是力量迴旋後的剩餘物,些微風暴過境的線索。
別白費心思在嘔吐物裏找曾消化它們的力量。
他們說,創造是一種進步,然而,它其實是一種悲劇式的角力史詩。
非關進步。但決對和某種轉化有關。
轉化是當下隨悟隨轉的共時性,進步是累計式的綿延性,綿延性必得解決時間的起點、終點的存在問題,沒完沒了、努力的假像,一場虛耗。
轉化是圖地反轉的偶然與驚奇。你就是看到了。
為什麼之前看不到?同一張圖,鴨子和兔子一直都在啊。
被自己擋住了。去你的,讓開!
力量開始騷動。書寫打開通往禁區之門。
跌入空無的喑啞空間。
Je serai ce que Je serai. (我可以是任何我所能是的) 上帝說。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覺者說。
你是誰,誰在說話,「我」,「我」是誰,你是「我」嗎,「我」說不出話了,你要取代「我」嗎?
「我」一直都在說話。
但是,不能確定的是「我」說的話是「我」要說的,還是只是一種重覆。
因此,回到表態的問題上,我一直找不到關於「幹」這個髒話的女性版。
「我」只能重覆,重覆不是表態,連一丁點的手勢都構不上,頂多是一種做作。
因此,「這不是一根煙斗」人們看著煙斗說著莫名其妙的話。
傅柯被愚弄的很開心,寫了一篇文章送給瑪格麗特。
愚蠢的我被他們兩人雙重愚弄,笨成一隻只會重覆的鸚鵡。
「我」看了很多,都知道了。你什麼都沒看到。你看到的只是「自己」。
虛構的真實。你在裏面狂背台詞。
「我」不是虛構,「我」才是真的。
「我是真的 我是真的 我是真的 我是真的 我是真的 我是真的 我是真的 我是真 我是 我 我...」
看吧,沒有動詞,你什麼都不是。
你是依存在動詞上的虛構。
「寄生蟲」Michel Serre 從遠處傳來回音。
「我」是「寄生蟲」
看吧!你又在重複。你只會重複。除了重複你還會說什麼話。
「我」ㄨㄛ
發聲練習。
意符是...
要連到身體上還是精神上?
有A餐和B餐。A 餐:「會死的肉體」;B 餐:「不朽的靈魂」
選A餐?好,以後你就是「我 ﹣ A」
有新菜單會通過本公司的電子郵件系統整合發送給您。
「我」是您。
「我」又在重複。你發現了。
「我」以後會怎樣?一直重覆到你累了為止。
累了會怎樣?崩解。
崩解是什麼?把你兩邊的括號拿掉。
那「我」會軟掉,而且那不就像是沒穿衣服?
不回答「我」了。
「我 (」)慢慢拿掉看看會怎樣。
唉唷!(「)我(」)唉唉唉!唉唷喂呀!
(「) 我 (」)
(「) 我 (」)括號放遠一點也沒事。
(「) ((( 我 )))) (」)好像也不賴,可以來跳個舞。
打個滾,唱個歌,畫個圖,跑個步,喝杯茶,睡個覺,看個書,隨便做點什麼不做點什麼。
括號不見了。
誰在說話。
無聲。
我在。
[法國學運_LRU] 罷課活動之四_文學咖啡可頌廣場(下)
﹣﹣續上篇﹣﹣
好,其實我是要講今天文學課上了什麼。這堂課以Pascale Casanova « La république mondiale de lettres » 《文學共和國》為主要閱讀書籍,是以探討我們今日所謂的「文學」是怎麼來的及其作用為主題的書 ,並輔以Benedict Anderson « L’imaginaire national » (《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得起源與散布》, 吳叡人譯,1999,《台北:時報。 》 今天大致講了語言的政治運動,從文藝復興開始,各地的語言試圖一反抗之姿和當時掌握政教大權的拉丁文爭一席之地,當時的人文主義要對抗的就是教廷,而講其他語言就是一個重要區辨手勢。因此我們講了這個爭權角力史,然而講非拉丁文,例如講法文,不只是要講法文,而是要讓法文變成一個思想語言,要讓它深入到社會高層階級裏去,如用法文寫詩,用法文寫訴狀,用法文表達思想,用法文教授知識,這就語言的政治行動,也惟有透過這方方面面的政治行動,才能使語言成為一能自我繁衍的有機體。而一開始,它被強調出來只是為了做為某個與最大權力(拉丁文)相抗衡的物,它的出現決不是因為它本身獨有特具的個性,而是某種歷史條件與某種策略的載體。而一門語言要從方言的使用層級晉升到知識語言的層級,其中必得經由「文學」大火做為粹煉之途徑,使其成為能表達精確思想、情感的細緻語言。另一方面,機構化也是一不可或缺的實體途徑。在François premier 法國國王弗宏斯瓦一世時便為法文的鞏固地位設立了重要機構,其中首推「皇家學院」(Collège Royale)也就是法國大革命後改名的「法蘭西學院」(Collège de France),這個五百多年歷史的老機構。另外則是,法國國家圖書館 (BNF)。另外要特別點出來的是,這個語言政治運動,其實即蘊含了國王勢力與教皇勢力的暗中較勁。而在各國國王之間,又有各國語言的較勁,例如在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文算是取得空前的優勢,所有思想、繪畫、文學等都在義大利,當時屈居第二的法文,也就是弗宏斯瓦一世時,就禮賢下士,引進大量人文的東西進來,並延攬達文西來法國為法國設計建築、繪畫等各種文化活動。聽到這裏,便與當初參加波提耶語言班舉辦的羅亞爾河城堡一日遊的記憶重疊了。導遊為我們解釋弗宏斯瓦一世多喜歡達文西,又帶我們看達文西在城堡內設計的雙螺旋梯等等等,當時還暗自設想弗宏斯瓦真是個有人文氣息的國王啊!現在加入了權力、策略的觀點,又覺得這友誼還真不單純啊。總之為了要豐富法文,就必須製造多方面文化體驗,產生語言描述。然而另一方面,它又有其語言傳統,也就是在某種程度上,它仍承繼了些拉丁字詞,但是這字詞必須被轉化,它不是單純的模仿、複製,而是在自己的文化體驗上從原有字義轉化成特有的法文字義,於是法文的豐富性就在這轉化過程中不斷增生。
有趣的是,雖然大家都想脫離老爸老媽(拉丁文)的管控早日離家自主、自由(各國語言),然而,卻沒想到「神」的使者們還是只說拉丁文,這下可好,各自操著自己國家語言的普羅大眾,上了教堂,神甫們咕嚕大半天,竟沒一句聽得懂,這怎麼得了。一來是人們無法辨別這神甫是真神甫還是假神甫;二來人們上教堂雖說是想在教堂的氛圍裏圖個清靜與安心,但撫慰人心的宗教語言仍很重要,聽不懂怎麼可以。於是後來就有了宗教改革,認為普羅大眾也有權力懂「神」的語言,或反過來說,「神」的語言就是要讓人懂的,所以應該用人們懂的方式表達出來。
插個話,一開始在講拉丁文成為歐洲全盛語言時,教授問我說,這應該還是比中國晚很多吧?我說我不知道,不知道的是中國以前是講什麼話,後來想到他指的該不會是秦朝的統一文字吧?好,就算是,我也不知道那是西元幾年。
接著,就談到十八世紀,法語終於成為全歐通行語言,意即文學、思想、教育、翻譯、知識份子交流等各方面都掌握的語言。之前,笛卡兒,第一個用法文寫作的哲學家,洛克,用英文。這樣的行為基本上就是對拉丁文執掌思想大權的地位給否認了。試想,如同今日,在學院教授都跟你強調原文、原典的重要性時,你竟自用台語或客語或原住民語寫了哲學大全,想作為博士畢業論文,那不是一種挑釁是什麼?不是一種政治行動是什麼?(真酷,我現在是還寫不出來啦,台語版的「書寫實踐,思想實踐」不過,蠻有意思的)1683年,開始有第一所學校用法語授課。(我們有客語授課,台語授課!?)就是這樣,一枝草,一點露地來到十八世紀,法語躍升歐陸語言寶座。注意,即便如此英國仍過著與歐陸不合睦的生活,在海洋一頭,自顧自地講著他們的英語。難怪,我們有一個哲學系老師,教分析的,老勸學生要讀英文,不要以為自己還活在十八世紀。不知他說這話時,心中是否五味雜陳。現在是英文的世紀,而人們總預言著未來會是中文的世紀。那又如何,我都巳經學了法文和英文了,逝去的歲月會因為中文成為強勢語言就還給我嗎?離題,回來。
老師舉了一些這時期有名的非法國人但以法文書寫的例子,如德國人Dholbach(拼法可能有誤)、 德人Grimme 、義大利人Casanova、俄國XXX(沒記到)、波蘭人Botosky(其作品在波蘭翻成波蘭文後出版,然後又從波蘭文譯成法文在法國出版,結果發現他當初用法文寫作的手稿,於是2008年又以其原版法文出版。)
法文的地位與盛況,在1789法國大革命後又有所變化。這是第二階段的文學建構過程。這個部分可參考Anderson的書。然後提到拿破崙的歐洲重整,而因此將法國大革命經驗出口到各個地方去。
其實在講法文於十八世紀形成強勢語言時,也分析了當時其他歐陸國家為何無法形成強勢語言,如德國,因為幅員遼闊而無法有效匯聚德語力量。如義大利,地方派系過多,彼此無法妥協,因此也無法凝聚共識。
十九世紀開始,人們對語言的思考開始從民間的角度思考,不再追逐權威賜冠,反而從民間挖掘所謂的才華、天賦(les génies)。開始強調文化是具有特異性的,有其成為知識的權利。關於這部分可參考Anderson頁81(法文版),他講到十九世紀的部分。書中舉了捷克語的例,早期捷克說德語,捷克語是農民使用的語言,後來漸漸透過國家建制的策略性運用,終於完成其國族建制的豐功大業。我們也是這樣在「做」「台語國」的嗎?講台語=台灣人=愛台灣=台灣的國家認同=可無限追加各種可能想像(可是台語也是閩南話來的?但是在台灣經過一個在地豐富化(enrichir)過程後也就轉化成「台語」!?)
所以我們可以說「認同」論述的建立,實際上一種虛構(fiction)?我問。
正如同傅柯說的,那是一種語言行為 /表現(une performance),任何一種建立在血液、出身、國家等的認同論述都只是一種「創造」(la création)。教授說。
就好像傅柯說演出(un spectacle),事件是一場表演,不管你願不願意都巳參與其中,好像也可以用來說明這種performance。我說。(這裏我好像無法確定教授的performance指的是什麼意思。)
沒錯,論述你要說是一種虛構也行。套句在六八學運首腦龔本弟(Cohn-Bendit)因其德國籍而被載高樂取消其在法居留簽證被遣送回國時(註1),法國學生們喊的口號「我們都是德國猶太人。」(Nous sommes tous des Juifs allemands!)(註2)很棒的一句話!或是像卡夫卡說的「文學製造出民族...。」(註3)
聽說其他有些地方遊行示威的比較激烈,和警察產生較大衝突。不知道我們是不是很快就不能坐在這裏以上課方式示威。好,我要回學校參加AG(共同集會)你們來嗎?要不,下次原地原時見。教授說。
上完課,我的腦袋像著火一樣,興奮難抑,好像藉由這些東西把之前很多散置各處的零碎記憶突然都給蓋了高鐵、TGV、新幹線這類快連工具,把它們彼此連繫成一個強而有力的訊息網。那些半懂的、不懂的、以為懂了的都被打通通道,全被理解了。火燒頭,只好打文打到四點。
我的新偶像出現了。下次還要來朝拜。
回家途中,突然想到當權力發現人們有掌握真理或知識的能力,以致於無法再以「合理」謊言虛應時,這時暴力便會被權力施用,一種惱羞成怒的反作用力。這是我對教授最後那句話的感覺。原來知識的力量如此之大,看權力施壓程度就可以反應出知識或真理力度。所以這樣一種戶外展演式的「知識力量大」論述,果然有其深意。
﹣﹣﹣﹣﹣﹣﹣﹣﹣﹣﹣﹣﹣﹣﹣﹣﹣﹣﹣﹣﹣﹣﹣﹣﹣﹣﹣﹣﹣﹣﹣﹣﹣﹣﹣﹣﹣﹣﹣﹣﹣﹣﹣﹣﹣﹣﹣﹣﹣﹣﹣﹣﹣﹣﹣﹣﹣﹣﹣﹣﹣﹣﹣﹣﹣﹣﹣﹣﹣﹣
註1:1968五月二十二龔本弟被驅逐出境並禁止法簽居留。
Daniel Cohn-Bendit est expulsé et interdit de séjour en France. (Télérama, hors série, Mai 68 l’héritage )
註2:五月二十四支援龔本弟的示威高喊「我們都是德國猶太人!」工會表示願與政府和商。Manifestation de soutien à Cohn-Bendit : « Nous sommes tous des Juifs allemands ! » Les syndicats se déclarent prêts à négocier avec le gouvernement. (Télérama, hors série, Mai 68 l’héritage )
註3:完整的話查完再來改。另在網頁上找到一篇以卡夫卡為例,談文學與國族關聯的文章,似乎蠻有趣的,裏頭有一些關於文學如何參與國族建構的討論。(裹面一句話:Le travail littéraire apparaît donc comme une série d'activités et d'opérations s'inscrivant dans un espace et permettant à la nation de devenir une réalité et d'exister.)
這同時讓我想到傅柯在《不名譽者》一文裏,曾談到文學如何參與日常生活的描述與建構,而這敍述同時讓權力得以介入,權力參與日常生活規劃與實踐,所以,文學敍述又進一步成為反抗的語言。
好,其實我是要講今天文學課上了什麼。這堂課以Pascale Casanova « La république mondiale de lettres » 《文學共和國》為主要閱讀書籍,是以探討我們今日所謂的「文學」是怎麼來的及其作用為主題的書 ,並輔以Benedict Anderson « L’imaginaire national » (《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得起源與散布》, 吳叡人譯,1999,《台北:時報。 》 今天大致講了語言的政治運動,從文藝復興開始,各地的語言試圖一反抗之姿和當時掌握政教大權的拉丁文爭一席之地,當時的人文主義要對抗的就是教廷,而講其他語言就是一個重要區辨手勢。因此我們講了這個爭權角力史,然而講非拉丁文,例如講法文,不只是要講法文,而是要讓法文變成一個思想語言,要讓它深入到社會高層階級裏去,如用法文寫詩,用法文寫訴狀,用法文表達思想,用法文教授知識,這就語言的政治行動,也惟有透過這方方面面的政治行動,才能使語言成為一能自我繁衍的有機體。而一開始,它被強調出來只是為了做為某個與最大權力(拉丁文)相抗衡的物,它的出現決不是因為它本身獨有特具的個性,而是某種歷史條件與某種策略的載體。而一門語言要從方言的使用層級晉升到知識語言的層級,其中必得經由「文學」大火做為粹煉之途徑,使其成為能表達精確思想、情感的細緻語言。另一方面,機構化也是一不可或缺的實體途徑。在François premier 法國國王弗宏斯瓦一世時便為法文的鞏固地位設立了重要機構,其中首推「皇家學院」(Collège Royale)也就是法國大革命後改名的「法蘭西學院」(Collège de France),這個五百多年歷史的老機構。另外則是,法國國家圖書館 (BNF)。另外要特別點出來的是,這個語言政治運動,其實即蘊含了國王勢力與教皇勢力的暗中較勁。而在各國國王之間,又有各國語言的較勁,例如在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文算是取得空前的優勢,所有思想、繪畫、文學等都在義大利,當時屈居第二的法文,也就是弗宏斯瓦一世時,就禮賢下士,引進大量人文的東西進來,並延攬達文西來法國為法國設計建築、繪畫等各種文化活動。聽到這裏,便與當初參加波提耶語言班舉辦的羅亞爾河城堡一日遊的記憶重疊了。導遊為我們解釋弗宏斯瓦一世多喜歡達文西,又帶我們看達文西在城堡內設計的雙螺旋梯等等等,當時還暗自設想弗宏斯瓦真是個有人文氣息的國王啊!現在加入了權力、策略的觀點,又覺得這友誼還真不單純啊。總之為了要豐富法文,就必須製造多方面文化體驗,產生語言描述。然而另一方面,它又有其語言傳統,也就是在某種程度上,它仍承繼了些拉丁字詞,但是這字詞必須被轉化,它不是單純的模仿、複製,而是在自己的文化體驗上從原有字義轉化成特有的法文字義,於是法文的豐富性就在這轉化過程中不斷增生。
有趣的是,雖然大家都想脫離老爸老媽(拉丁文)的管控早日離家自主、自由(各國語言),然而,卻沒想到「神」的使者們還是只說拉丁文,這下可好,各自操著自己國家語言的普羅大眾,上了教堂,神甫們咕嚕大半天,竟沒一句聽得懂,這怎麼得了。一來是人們無法辨別這神甫是真神甫還是假神甫;二來人們上教堂雖說是想在教堂的氛圍裏圖個清靜與安心,但撫慰人心的宗教語言仍很重要,聽不懂怎麼可以。於是後來就有了宗教改革,認為普羅大眾也有權力懂「神」的語言,或反過來說,「神」的語言就是要讓人懂的,所以應該用人們懂的方式表達出來。
插個話,一開始在講拉丁文成為歐洲全盛語言時,教授問我說,這應該還是比中國晚很多吧?我說我不知道,不知道的是中國以前是講什麼話,後來想到他指的該不會是秦朝的統一文字吧?好,就算是,我也不知道那是西元幾年。
接著,就談到十八世紀,法語終於成為全歐通行語言,意即文學、思想、教育、翻譯、知識份子交流等各方面都掌握的語言。之前,笛卡兒,第一個用法文寫作的哲學家,洛克,用英文。這樣的行為基本上就是對拉丁文執掌思想大權的地位給否認了。試想,如同今日,在學院教授都跟你強調原文、原典的重要性時,你竟自用台語或客語或原住民語寫了哲學大全,想作為博士畢業論文,那不是一種挑釁是什麼?不是一種政治行動是什麼?(真酷,我現在是還寫不出來啦,台語版的「書寫實踐,思想實踐」不過,蠻有意思的)1683年,開始有第一所學校用法語授課。(我們有客語授課,台語授課!?)就是這樣,一枝草,一點露地來到十八世紀,法語躍升歐陸語言寶座。注意,即便如此英國仍過著與歐陸不合睦的生活,在海洋一頭,自顧自地講著他們的英語。難怪,我們有一個哲學系老師,教分析的,老勸學生要讀英文,不要以為自己還活在十八世紀。不知他說這話時,心中是否五味雜陳。現在是英文的世紀,而人們總預言著未來會是中文的世紀。那又如何,我都巳經學了法文和英文了,逝去的歲月會因為中文成為強勢語言就還給我嗎?離題,回來。
老師舉了一些這時期有名的非法國人但以法文書寫的例子,如德國人Dholbach(拼法可能有誤)、 德人Grimme 、義大利人Casanova、俄國XXX(沒記到)、波蘭人Botosky(其作品在波蘭翻成波蘭文後出版,然後又從波蘭文譯成法文在法國出版,結果發現他當初用法文寫作的手稿,於是2008年又以其原版法文出版。)
法文的地位與盛況,在1789法國大革命後又有所變化。這是第二階段的文學建構過程。這個部分可參考Anderson的書。然後提到拿破崙的歐洲重整,而因此將法國大革命經驗出口到各個地方去。
其實在講法文於十八世紀形成強勢語言時,也分析了當時其他歐陸國家為何無法形成強勢語言,如德國,因為幅員遼闊而無法有效匯聚德語力量。如義大利,地方派系過多,彼此無法妥協,因此也無法凝聚共識。
十九世紀開始,人們對語言的思考開始從民間的角度思考,不再追逐權威賜冠,反而從民間挖掘所謂的才華、天賦(les génies)。開始強調文化是具有特異性的,有其成為知識的權利。關於這部分可參考Anderson頁81(法文版),他講到十九世紀的部分。書中舉了捷克語的例,早期捷克說德語,捷克語是農民使用的語言,後來漸漸透過國家建制的策略性運用,終於完成其國族建制的豐功大業。我們也是這樣在「做」「台語國」的嗎?講台語=台灣人=愛台灣=台灣的國家認同=可無限追加各種可能想像(可是台語也是閩南話來的?但是在台灣經過一個在地豐富化(enrichir)過程後也就轉化成「台語」!?)
所以我們可以說「認同」論述的建立,實際上一種虛構(fiction)?我問。
正如同傅柯說的,那是一種語言行為 /表現(une performance),任何一種建立在血液、出身、國家等的認同論述都只是一種「創造」(la création)。教授說。
就好像傅柯說演出(un spectacle),事件是一場表演,不管你願不願意都巳參與其中,好像也可以用來說明這種performance。我說。(這裏我好像無法確定教授的performance指的是什麼意思。)
沒錯,論述你要說是一種虛構也行。套句在六八學運首腦龔本弟(Cohn-Bendit)因其德國籍而被載高樂取消其在法居留簽證被遣送回國時(註1),法國學生們喊的口號「我們都是德國猶太人。」(Nous sommes tous des Juifs allemands!)(註2)很棒的一句話!或是像卡夫卡說的「文學製造出民族...。」(註3)
聽說其他有些地方遊行示威的比較激烈,和警察產生較大衝突。不知道我們是不是很快就不能坐在這裏以上課方式示威。好,我要回學校參加AG(共同集會)你們來嗎?要不,下次原地原時見。教授說。
上完課,我的腦袋像著火一樣,興奮難抑,好像藉由這些東西把之前很多散置各處的零碎記憶突然都給蓋了高鐵、TGV、新幹線這類快連工具,把它們彼此連繫成一個強而有力的訊息網。那些半懂的、不懂的、以為懂了的都被打通通道,全被理解了。火燒頭,只好打文打到四點。
我的新偶像出現了。下次還要來朝拜。
回家途中,突然想到當權力發現人們有掌握真理或知識的能力,以致於無法再以「合理」謊言虛應時,這時暴力便會被權力施用,一種惱羞成怒的反作用力。這是我對教授最後那句話的感覺。原來知識的力量如此之大,看權力施壓程度就可以反應出知識或真理力度。所以這樣一種戶外展演式的「知識力量大」論述,果然有其深意。
﹣﹣﹣﹣﹣﹣﹣﹣﹣﹣﹣﹣﹣﹣﹣﹣﹣﹣﹣﹣﹣﹣﹣﹣﹣﹣﹣﹣﹣﹣﹣﹣﹣﹣﹣﹣﹣﹣﹣﹣﹣﹣﹣﹣﹣﹣﹣﹣﹣﹣﹣﹣﹣﹣﹣﹣﹣﹣﹣﹣﹣﹣﹣﹣﹣﹣﹣﹣﹣﹣
註1:1968五月二十二龔本弟被驅逐出境並禁止法簽居留。
Daniel Cohn-Bendit est expulsé et interdit de séjour en France. (Télérama, hors série, Mai 68 l’héritage )
註2:五月二十四支援龔本弟的示威高喊「我們都是德國猶太人!」工會表示願與政府和商。Manifestation de soutien à Cohn-Bendit : « Nous sommes tous des Juifs allemands ! » Les syndicats se déclarent prêts à négocier avec le gouvernement. (Télérama, hors série, Mai 68 l’héritage )
註3:完整的話查完再來改。另在網頁上找到一篇以卡夫卡為例,談文學與國族關聯的文章,似乎蠻有趣的,裏頭有一些關於文學如何參與國族建構的討論。(裹面一句話:Le travail littéraire apparaît donc comme une série d'activités et d'opérations s'inscrivant dans un espace et permettant à la nation de devenir une réalité et d'exister.)
這同時讓我想到傅柯在《不名譽者》一文裏,曾談到文學如何參與日常生活的描述與建構,而這敍述同時讓權力得以介入,權力參與日常生活規劃與實踐,所以,文學敍述又進一步成為反抗的語言。
[法國學運_LRU] 罷課活動之四_文學咖啡可頌廣場(上)
Sans toi, je fais quoi ? 「少了你,我搞屁啊!」,文雅一點的「少了你,我就沒搞頭了!」,抒情一點的「沒有你,我還做什麼?」_波三大罷課活動口號之一。
Le blocage n’est pas la mort de l'université! 「封校不是大學之死!」_波三大罷課活動口號之一。
這兩句話都很有感覺。
「封校不是大學之死!」說實話,今天我被這句話給感動了!因為簡單、因為體驗到它的力量。
前面提到,我們現在就是搞各種活動,時不時上街去抗議一下,再回來繼續搞活動。但如果被以為在亂搞,那就請睜大眼睛看清楚,是誰在亂搞。
現在的我,像是進入了學齡期,就是可以上幼稚園的年紀。之前的內在重建在一陣卵子與精子結合的孕育期中備受保護;之後則是透過一次次陣痛終於分娩而出新生的自己,新生期仍處於備受保護的狀態,也就是每天進圖書館打出一篇篇家書,心靈處於未過度與外界接觸的完整健康狀態;接著,開始會爬會走,偶爾被帶到有沙地的小公園與其他小朋友玩耍,開始練習接觸更大面積的生活,並維持心靈健康的狀態;慢慢地,可以快樂無礙地與外界接解後,就進入一個學習理解的階段,也就是從進幼稚園開始的學習生涯。這個階段開始會是個好玩的遊戲,但也需要花更多力氣來玩,並且要一直處在好玩的狀態裏,這的確也要花一點心力。就像玩瑪利兄弟時,其實很好玩,但到後來如果關過不了,就開始執著在那過關的徵結上,再來就索性丟了手上的控制器,看起卡通來了。明明就很好玩的東西,只因你跟它生氣,它就變不好玩了,可是它並沒有變,你也沒有變,你只是不想承認「啊!你真的很好玩,我現在還過不了關,好奇怪啊,你是怎麼辦到的,讓我過不了關?」你只是失去了耐性、失去了好奇的耐性,你預設「自己」是個巳具備什麼的玩家或至少是個不笨的傢伙,因此你覺得自己無需對那些太簡單的東西,看似「理所當然」的東西太花心思,甚至你覺得不值得對它問「為什麼?」,因為那顯得自己太低能。然而,結就是在這裡打上的,你無視於自己心中對它的「無法破解」的好奇,而不屑於彎下腰去看它背底暗藏的機關,你覺得憑「自己」的能力就可以超越那機關,你在心中使力急呼「怎麼可能!怎麼可能!」,衝動與拙力逼得你混亂內在力量,直至結結。老子或許會說:「明明就是彎個腰就可解決的問題嘛!,怎麼會搞得這麼複雜、這麼久呢?」所以他說,「柔弱勝剛強。」
所以,好奇很重要,好奇會讓你柔軟,孩子般的好問,從來就不該有會讓人嘲笑的問題,只有嘲笑人的人,問題始終會把人們從喧嘩笑鬧聲中帶到一個不得不屏息噤聲的邊界上,在此,寂靜敞開吸納任何將從人們嘴裏吐出的隻字片語,此時,人們終於無法藉言語展演彼此的社會姿態,個別化的輪廓線被暈開、模糊、消失,人們才知自己嘲笑的不是別人卻正是自己。
我曾經暗暗如此嘲笑自己許久。我不否認自己曾經如此自大,自大到以為自己是有學術眼光,有知識分子該具備的客觀姿態,如此溫文有禮,自以為是的體解著真理、知識、世界。卻沒看到自己只是在演、演知識份子的角色罷了,儘量讓自己融入劇情,儘量背好台詞,儘量揣摩人物心境。儘管如此,我終究只是個演知識份子的演員罷了。
所以我說,我現在剛進入學齡期。學校的罷課活動剛好是我的學校,這是一所真正用來學習、思考學習、探討學習的學校。 一顆好奇心隨時會被任何聲響、畫面給吸引,一路追問為什麼,這樣的行為在機構化尚未啟動的情況下尚無法定義,它就是學習本身,但沒有學校,我們無法定義學習。沒有價值化,我們無法定義知識。一切混沌,事物尚未分化對立,力量渾然尚未掉入各個形體限制中,所謂的本質,不是什麼形而上的存在,事物的載體,只是這樣的力量體驗,力量進入什麼有限性裏,我們就迫不及待指認此一有限性的事物,因為其有限性使其具可見性,而其可見性則使其得以被指認。可是,為什麼我們就如此缺乏耐性去體驗本質,去體驗力量,我們的缺乏耐性就跟我們的恐懼同樣龐大,那恐懼有如要我們閉上眼過馬路、出家門、買東西。那種潛藏對「無視」的恐懼,使我們難以登踏體驗之門。
簡單講,就是現在各種進行的活動都跟學分、文憑無關,那你還去不去?
我為什麼要去?昨晚在朋友生日聚餐上喝了酒,早上醒來,睡眠不足及宿醉頭痛,文學課我幹嘛去?我是做哲學的吔!搞思想就好了,別管那什麼文學、用詞、語言那些枝枝節節的了,思路清晰最重要,條理最重要,有沒有邏輯性最重要,表意清楚最重要。還是別去了吧?而且還是罷課活動的課,也就是「le cours hors des murs」「校園外的課」(意譯),這是罷課活動之一,以在市府前廣場、歌劇院前廣場、戲院前廣場等公共場所展演知識無所不在的姿態。去,只是好玩而巳,可能也不會真的學到什麼吧?別去了。
可是,如果有什麼好玩的怎麼辦?
乖乖起床,做一陣深呼吸的動作,調節可能引發爆烈痛的宿醉頭痛,洗澡,穿衣,隨便丟一些東西進背包裏,搭車去也。
哥斯大黎加女孩、韓國女孩、台灣女(孩)在同一站下了車,碰了面,親來親去之後,走去市府前觀望是否有其他同學,我們三個人看起來或許比較像觀光客吧,而不是要來做什麼罷課活動的課外課。遠遠有一位高大挺拔、戴小墨鏡、著黑長大衣的男子,微笑而來。不是同學啊?是今天要上課的教授!哇!賺到了。
今天天氣不定,時而有暖陽露臉、時而又是冷拂面,所以臉上難免時而有抽畜的哆嗦、時而卻是綻放的舒顔。
本來是要席地於春陽映照下的金黃色廣場,然而,既然只有我們三加一,那就就近在廣場上的咖啡座吧。太好了,今天真是押對寶,出門出對了。一個法國文學教授對三個外國學生的文學課,在一個陽光還算多的星斯三早上,一人一杯咖啡(和我加點的可頌),四個人就這樣像早期的巴黎文人墨客齊聚花神(Café de Flore)咖啡館的榮景般,暢談思想、文學和政治。我的人生還有什麼好抱怨的?法國咖啡也喝了、法國可頌也吃了、法國咖啡館也泡了、廣場鴿子陽光全都到位、三五同好相聚甚歡的聊文學、哲學、歷史、而且別忘了我們正在做一場政治性的表演(un spectacle politique),真的,有此體驗,此生無憾。
其實文學在傅柯思想裏是做為迫出哲學邊界的重要事件,也可說是傅柯的重要體驗,這可以從他在幾次訪談反覆提到文學經驗和文學閱讀的去主體化經驗看出文學閱讀對他思考的重大影響。而這條文學與哲學互相逼顯的研究取徑在目前則有Pierre Macherey和 Philippe Sabot為最。Pierre Macherey 於 1990 寫了一本 « À quoi pense la littéraure » 《文學在想什麼》,其中有一段話是這樣說的,「如果說文學作品參與了真理的研究,那並不是因為它服膺於另一種異質思想的秩序,卻是因為它獨有的力度本身,此力度產生思想,產生真正的思想,而這個真正的思想是真實想法藉由某種迂迴方式所表達出來,即便它不按某些論證及推理形式。」這段話說的簡潔有力。而在一個訪談中,訪談者在他的書(《Pensées pour le nouveau siècle》)裏為Pierre Macherey下了一個這樣的註腳:「Pierre Macherey為當代批判做出什麼貢獻:將哲學透過藝術的細膩性與追尋者對其探問的誠摯性朝其(哲學)邊緣敞開,通過它所歷經與對知識各種場域比較下的探問,他以一種思考者的嚴峻(態度),尾隨著所有意念的效應且直到它溢滿出來足以形成一種挑釁為止。」
而Philippe Sabot則是Macherey的學生,其博論做的即是《書寫實踐,思想實踐﹣文學經驗的哲學地位,從超現實主義到今日》 « Pratiques d'écriture, pratiques de pensée. Le statut philosophique de l'expérience littéraire, du surréalisme à nos jours » ,應該是承了師門關注文學的思想位置。寫到這,不得不暗自X聲連連,這不是我現在想做的嗎?靠,而且連題目都幫我下得那麼精準了,我是要哭還是要笑呢?哭的是,今早才自豪的跟文學所的教授說自己要做的東西,而且這比較少人做。結果現在就硬生生的被早完成的一本論文給迎頭痛擊。又不得不開心的笑,因為我一直沒有辦法把自己那糾成一團的思考與實踐二者關係做清楚的陳述,而今看到他的題目和上面引的片段則讓自己頓時清楚明白,像是遊歷四方的三魂七迫頓時應聲收攏完整。奇怪的是,當初做下這些關於文學的筆記,其實是想到身邊有做文學的朋友,想和她們分享而巳,怎麼反倒是自己第一個受到撞擊呢?亦或是說,在選擇、抄寫的當下其實就巳生成力量,只是當時無以名狀,現在則在話語反覆穿梭編織下,織出其大致形貌,因此得以辨識。這麼說來,那種每每在書店裏面對一本書躊躇猶豫著要買不買的心情也是此無以名狀的力量蘊生時刻,以至於,不管當時猶豫結果如何,那想買的書總會進我家門,也許不是馬上跟我回家,但也是遲早的事。就好像當初博一乍到波三大,就聽了Philippe Sabot來系上做的演講,當時也不知為何,就覺得他的東西非常有趣,也知道他專長是從文學角度切入哲學思考,注意:不是哲學去反思文學,是透過文學的感受性去看哲學在思考「真理」上所未開拓領域。然而,雖心裏掛念著,卻也一直沒時間對他的研究多做了解,而且也老覺得和自己方向不太相同(表面上),結果,一路看書修改計劃至止,我竟然又回到Sabot身上,而這對於寫著第一份研究計劃的我來實在是萬萬預見不到的事。
對啦!生活就是無法讓你用預見的方式去過。從前,千方百計想規劃自己的生活,現在倒有點樂在無常,每天我不知道自己會去哪?做啥?見誰?有什麼成果?然而,現在每天倒比從前忙,工作的比從多,遇到人更多,聊的話題更深入,要說有什麼成果的話,每天光消化從這些意外安排而來的訊息,就心滿意足了,所謂「朝聞道,夕死可矣。」現在才瞭解,「與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每天,從朋友口中聽來的東西都讓自己驚喜不巳。
﹣ ﹣ 未完 ﹣ ﹣
Le blocage n’est pas la mort de l'université! 「封校不是大學之死!」_波三大罷課活動口號之一。
這兩句話都很有感覺。
「封校不是大學之死!」說實話,今天我被這句話給感動了!因為簡單、因為體驗到它的力量。
前面提到,我們現在就是搞各種活動,時不時上街去抗議一下,再回來繼續搞活動。但如果被以為在亂搞,那就請睜大眼睛看清楚,是誰在亂搞。
現在的我,像是進入了學齡期,就是可以上幼稚園的年紀。之前的內在重建在一陣卵子與精子結合的孕育期中備受保護;之後則是透過一次次陣痛終於分娩而出新生的自己,新生期仍處於備受保護的狀態,也就是每天進圖書館打出一篇篇家書,心靈處於未過度與外界接觸的完整健康狀態;接著,開始會爬會走,偶爾被帶到有沙地的小公園與其他小朋友玩耍,開始練習接觸更大面積的生活,並維持心靈健康的狀態;慢慢地,可以快樂無礙地與外界接解後,就進入一個學習理解的階段,也就是從進幼稚園開始的學習生涯。這個階段開始會是個好玩的遊戲,但也需要花更多力氣來玩,並且要一直處在好玩的狀態裏,這的確也要花一點心力。就像玩瑪利兄弟時,其實很好玩,但到後來如果關過不了,就開始執著在那過關的徵結上,再來就索性丟了手上的控制器,看起卡通來了。明明就很好玩的東西,只因你跟它生氣,它就變不好玩了,可是它並沒有變,你也沒有變,你只是不想承認「啊!你真的很好玩,我現在還過不了關,好奇怪啊,你是怎麼辦到的,讓我過不了關?」你只是失去了耐性、失去了好奇的耐性,你預設「自己」是個巳具備什麼的玩家或至少是個不笨的傢伙,因此你覺得自己無需對那些太簡單的東西,看似「理所當然」的東西太花心思,甚至你覺得不值得對它問「為什麼?」,因為那顯得自己太低能。然而,結就是在這裡打上的,你無視於自己心中對它的「無法破解」的好奇,而不屑於彎下腰去看它背底暗藏的機關,你覺得憑「自己」的能力就可以超越那機關,你在心中使力急呼「怎麼可能!怎麼可能!」,衝動與拙力逼得你混亂內在力量,直至結結。老子或許會說:「明明就是彎個腰就可解決的問題嘛!,怎麼會搞得這麼複雜、這麼久呢?」所以他說,「柔弱勝剛強。」
所以,好奇很重要,好奇會讓你柔軟,孩子般的好問,從來就不該有會讓人嘲笑的問題,只有嘲笑人的人,問題始終會把人們從喧嘩笑鬧聲中帶到一個不得不屏息噤聲的邊界上,在此,寂靜敞開吸納任何將從人們嘴裏吐出的隻字片語,此時,人們終於無法藉言語展演彼此的社會姿態,個別化的輪廓線被暈開、模糊、消失,人們才知自己嘲笑的不是別人卻正是自己。
我曾經暗暗如此嘲笑自己許久。我不否認自己曾經如此自大,自大到以為自己是有學術眼光,有知識分子該具備的客觀姿態,如此溫文有禮,自以為是的體解著真理、知識、世界。卻沒看到自己只是在演、演知識份子的角色罷了,儘量讓自己融入劇情,儘量背好台詞,儘量揣摩人物心境。儘管如此,我終究只是個演知識份子的演員罷了。
所以我說,我現在剛進入學齡期。學校的罷課活動剛好是我的學校,這是一所真正用來學習、思考學習、探討學習的學校。 一顆好奇心隨時會被任何聲響、畫面給吸引,一路追問為什麼,這樣的行為在機構化尚未啟動的情況下尚無法定義,它就是學習本身,但沒有學校,我們無法定義學習。沒有價值化,我們無法定義知識。一切混沌,事物尚未分化對立,力量渾然尚未掉入各個形體限制中,所謂的本質,不是什麼形而上的存在,事物的載體,只是這樣的力量體驗,力量進入什麼有限性裏,我們就迫不及待指認此一有限性的事物,因為其有限性使其具可見性,而其可見性則使其得以被指認。可是,為什麼我們就如此缺乏耐性去體驗本質,去體驗力量,我們的缺乏耐性就跟我們的恐懼同樣龐大,那恐懼有如要我們閉上眼過馬路、出家門、買東西。那種潛藏對「無視」的恐懼,使我們難以登踏體驗之門。
簡單講,就是現在各種進行的活動都跟學分、文憑無關,那你還去不去?
我為什麼要去?昨晚在朋友生日聚餐上喝了酒,早上醒來,睡眠不足及宿醉頭痛,文學課我幹嘛去?我是做哲學的吔!搞思想就好了,別管那什麼文學、用詞、語言那些枝枝節節的了,思路清晰最重要,條理最重要,有沒有邏輯性最重要,表意清楚最重要。還是別去了吧?而且還是罷課活動的課,也就是「le cours hors des murs」「校園外的課」(意譯),這是罷課活動之一,以在市府前廣場、歌劇院前廣場、戲院前廣場等公共場所展演知識無所不在的姿態。去,只是好玩而巳,可能也不會真的學到什麼吧?別去了。
可是,如果有什麼好玩的怎麼辦?
乖乖起床,做一陣深呼吸的動作,調節可能引發爆烈痛的宿醉頭痛,洗澡,穿衣,隨便丟一些東西進背包裏,搭車去也。
哥斯大黎加女孩、韓國女孩、台灣女(孩)在同一站下了車,碰了面,親來親去之後,走去市府前觀望是否有其他同學,我們三個人看起來或許比較像觀光客吧,而不是要來做什麼罷課活動的課外課。遠遠有一位高大挺拔、戴小墨鏡、著黑長大衣的男子,微笑而來。不是同學啊?是今天要上課的教授!哇!賺到了。
今天天氣不定,時而有暖陽露臉、時而又是冷拂面,所以臉上難免時而有抽畜的哆嗦、時而卻是綻放的舒顔。
本來是要席地於春陽映照下的金黃色廣場,然而,既然只有我們三加一,那就就近在廣場上的咖啡座吧。太好了,今天真是押對寶,出門出對了。一個法國文學教授對三個外國學生的文學課,在一個陽光還算多的星斯三早上,一人一杯咖啡(和我加點的可頌),四個人就這樣像早期的巴黎文人墨客齊聚花神(Café de Flore)咖啡館的榮景般,暢談思想、文學和政治。我的人生還有什麼好抱怨的?法國咖啡也喝了、法國可頌也吃了、法國咖啡館也泡了、廣場鴿子陽光全都到位、三五同好相聚甚歡的聊文學、哲學、歷史、而且別忘了我們正在做一場政治性的表演(un spectacle politique),真的,有此體驗,此生無憾。
其實文學在傅柯思想裏是做為迫出哲學邊界的重要事件,也可說是傅柯的重要體驗,這可以從他在幾次訪談反覆提到文學經驗和文學閱讀的去主體化經驗看出文學閱讀對他思考的重大影響。而這條文學與哲學互相逼顯的研究取徑在目前則有Pierre Macherey和 Philippe Sabot為最。Pierre Macherey 於 1990 寫了一本 « À quoi pense la littéraure » 《文學在想什麼》,其中有一段話是這樣說的,「如果說文學作品參與了真理的研究,那並不是因為它服膺於另一種異質思想的秩序,卻是因為它獨有的力度本身,此力度產生思想,產生真正的思想,而這個真正的思想是真實想法藉由某種迂迴方式所表達出來,即便它不按某些論證及推理形式。」這段話說的簡潔有力。而在一個訪談中,訪談者在他的書(《Pensées pour le nouveau siècle》)裏為Pierre Macherey下了一個這樣的註腳:「Pierre Macherey為當代批判做出什麼貢獻:將哲學透過藝術的細膩性與追尋者對其探問的誠摯性朝其(哲學)邊緣敞開,通過它所歷經與對知識各種場域比較下的探問,他以一種思考者的嚴峻(態度),尾隨著所有意念的效應且直到它溢滿出來足以形成一種挑釁為止。」
而Philippe Sabot則是Macherey的學生,其博論做的即是《書寫實踐,思想實踐﹣文學經驗的哲學地位,從超現實主義到今日》 « Pratiques d'écriture, pratiques de pensée. Le statut philosophique de l'expérience littéraire, du surréalisme à nos jours » ,應該是承了師門關注文學的思想位置。寫到這,不得不暗自X聲連連,這不是我現在想做的嗎?靠,而且連題目都幫我下得那麼精準了,我是要哭還是要笑呢?哭的是,今早才自豪的跟文學所的教授說自己要做的東西,而且這比較少人做。結果現在就硬生生的被早完成的一本論文給迎頭痛擊。又不得不開心的笑,因為我一直沒有辦法把自己那糾成一團的思考與實踐二者關係做清楚的陳述,而今看到他的題目和上面引的片段則讓自己頓時清楚明白,像是遊歷四方的三魂七迫頓時應聲收攏完整。奇怪的是,當初做下這些關於文學的筆記,其實是想到身邊有做文學的朋友,想和她們分享而巳,怎麼反倒是自己第一個受到撞擊呢?亦或是說,在選擇、抄寫的當下其實就巳生成力量,只是當時無以名狀,現在則在話語反覆穿梭編織下,織出其大致形貌,因此得以辨識。這麼說來,那種每每在書店裏面對一本書躊躇猶豫著要買不買的心情也是此無以名狀的力量蘊生時刻,以至於,不管當時猶豫結果如何,那想買的書總會進我家門,也許不是馬上跟我回家,但也是遲早的事。就好像當初博一乍到波三大,就聽了Philippe Sabot來系上做的演講,當時也不知為何,就覺得他的東西非常有趣,也知道他專長是從文學角度切入哲學思考,注意:不是哲學去反思文學,是透過文學的感受性去看哲學在思考「真理」上所未開拓領域。然而,雖心裏掛念著,卻也一直沒時間對他的研究多做了解,而且也老覺得和自己方向不太相同(表面上),結果,一路看書修改計劃至止,我竟然又回到Sabot身上,而這對於寫著第一份研究計劃的我來實在是萬萬預見不到的事。
對啦!生活就是無法讓你用預見的方式去過。從前,千方百計想規劃自己的生活,現在倒有點樂在無常,每天我不知道自己會去哪?做啥?見誰?有什麼成果?然而,現在每天倒比從前忙,工作的比從多,遇到人更多,聊的話題更深入,要說有什麼成果的話,每天光消化從這些意外安排而來的訊息,就心滿意足了,所謂「朝聞道,夕死可矣。」現在才瞭解,「與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每天,從朋友口中聽來的東西都讓自己驚喜不巳。
﹣ ﹣ 未完 ﹣ ﹣
25.3.09
[法國學運_LRU] 罷課活動之三_那些自由主義(s)
在韓國朋友的派對上遇到一個研究南韓經濟的碩士生,聊了一些南韓經濟問題,原來之前他是做法國史的,我想知道為何要研究南韓經濟,關於南韓現行的經濟政策有何問題,我把它和台灣粗略比較。他說,沒錯,南韓現行經政在五十年內會有顯著效果,但是在納入全球經濟規模後,就會開始出現問題。後來又扯到法國社會問題,他就問我們,你們看到學校被封起來有沒有很吃驚?我說,有,第一年在波提耶(Poitiers)時,沒想到抗議可以搞到封校。可是現在不會了,不會,不是因為思空見慣,而是封校只是表面,然而並不是所有人都願意封校,而這些看來激進的、自由的行徑,其實也隱含著不允許反對的低氣壓。再加上之前才參加了關於爭取合理居住條件的紀錄片討論,對法國警察的施暴才真的是感到驚訝。他說,這是在薩柯奇(Sako)之後才加劇的。我說,對啊,而且他對媒體也管得死死的。他忽然轉頭去問旁邊另一個法國人,是不是投薩柯奇。我說,現在是怎樣,法國變成不自由國家了嗎?不敢公眾談總統。他說,現在變得很極端,大家都很小心不說自己投誰。我想到台灣,在民族主義升上政治舞台後,民主國家遂成民粹國家的光怪景像,我們到底在共同催生什麼怪物? 我接問,那你們法國人還選他(Sako)不?他們答,應該不會,如果他真的做得不好。可是你們好像也沒別的人,有人加入。我說,巴黎市長如何?他們到蠻肯定的說,很難。我很訝異,因為報紙上好像說他呼聲頗高。他們說,因為他是同志。哇,怎麼可能,現在都什麼時候了。他說,因為天主教民主黨的力量還是很大,且一定會反對。當說到華雅樂(Royale)時,他們則一個勁地搖頭。然後,他就問我,對你們而言,同志會是個問題嗎?我說,也許不會吧,我們的問題是本省人還是外省人,因為我們有被害妄想症。結果變成中國人與台灣人的激昂討論,然後,韓國朋友就趕緊舉起酒杯說,來來來,喝酒,喝酒。喝完,他們又讓我們繼續,結果談到會不會戰爭,變成兩個中國人大討論,換我到旁邊喝酒。心想,真可惜,現場沒有北韓人,要不然也可以聽聽南北韓學生大討論。看!這就是多國學生派對會聊的東西。其實有一度的討論是那些國家是軍火販售大國,美國、法國、中國都被我們點名,而亞洲問題與西方強權絕脫不了關係。很吊詭的氣氛吧。然而就另一個層次來看,我們也可以說是一群站在反戰立場的盟友,而非異國族的敵人。「認同」永遠可以是流動的。
其實我只是想一筆帶過法國人對於同志要當選總統的看法而巳,為何扯出一大筆拉哩拉雜的事。
這是波三大的AG學生集會,一般用來投票是否繼續罷課,宣佈與政府協商結果等問題。
罷課仍在進行,同志們仍需努力。各種活動提案隨時歡迎。不知怎地,樂生的問題仍迴蕩在我腦海,常常開啟網頁,看到樂生聯播仍有新消息,總讓我安心。這次罷課方式走向一種自我教育的活動方式來反校園、反改革,讓我頗獲啟發,再加上實際參與某些電影或主題討論,更是加深對罷課意義的理解。然後我又不斷回到樂生問題上去想,我想看到的就是這種創發出來的示威活動,一種由消極的抵抗轉而成創造的積極力量,這是我在想「抗議」除了用抵抗的方式,是否還有其他可能的問題,而今我在這次的法國大學罷課行動中看到了,而在之前,我就在樂生運動裏看到這個閃著光的力量。今天乾脆把大學抗議的網站和樂生兩個活動網站也擺上,看它們排坐在一起,不知怎地,就是開心。
也許就是那種,「有人」在那,「有人真好」(朋友Ann語錄)的感覺吧。
這個感覺,昨天坐在百人大教室聽著哲學系師生們特別籌備關於「自由主義」議題的討論上也出現過。在做內在重建的我,巳近個把月沒接觸過論文的東西了,而時逢罷課,我也好久沒遇到哲學系師生,我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否回得去。昨天心血來潮,去看牆上行事曆有沒有什麼活動,竟看到哲學系的討論,而且是對自由主義的批判,這個傅柯批判過而他們也不斷提起的東西,然而我一直沒搞清楚是什麼。於是,去了。
還蠻多人的,我的博士班同學在上面,指導教授在旁,接著是和藹教授(修過他的傅柯,也是他讓我開始敢在課堂上參與討論),指導教授老婆(修過課),沒修過課的教授。他們談到自由主義的歷史,起源,分成政治上的自由主義和經濟上的自由主義,然後傅柯對十七世紀國家權力的分析,和經濟自由主義的問題。我的博班同學則討論布爾迪厄在社會經濟所做的分析,分析我們被強調為什麼樣的經濟個體,必須消費房子、車子來證明自己。在這一連串嗡嗡作響的法語聲中,突然有一種清清溪水流過身心的沁涼舒暢感。啊!有人真好,有人在這裡討論一些真正值得討論的東西,不厭其煩的在字裡行間耙梳那些話語的意義,試著指出那縈擾我們好幾百年來的「自由」其實是種虛構(fiction),這裡的虛構,指的是某種脈絡的形成,一種由文本設計好主角,然後我們(人)就跳進去演。這就是個體主義所寫出的社會個體角色,這個角色有其要抗爭爭取的自由,這是遊戲巳寫好的程式,我們只要進去就可體驗何謂爭取自由。簡言之,我們口口聲聲說要自由,殊不知我們其實是在經濟自由主義劇本裏喊出「要自由」的台詞,我們的「自由」脫離不了經濟自由主義的文本,而政府對大學改革開放所給出的「自由」就是套用此一劇本。所以,要很小心,當我們在高喊「自由」或附議「自由」時,自己是在哪一個劇本裏,詮釋著什麼角色。
我越聽越明白,越聽越興奮,我在想別的事,我想的是「沒有什麼開悟、涅磐的追逐,只有當下清明的活著的體驗。」有追逐,就有劇本,有劇本,畢竟是戲,是用來反映人生,卻不是要活在戲裏。那一霎那,我好愛好愛他們的滔滔不絕,我好愛好愛他們那囉哩八嗦的文獻,我好愛他們那種總愛把事情搞清楚的天真,我終於知道,他們在那些浩繁書卷裏看到了什麼貼近真理的東西,或許只是一道可以開啟的門,它不保證什麼,但它至少是一種有別於現在的其他可能。也許是那樣的什麼,讓他們在那留連忘返吧。而如今,我似乎也看到了那個什麼,我會加入他們的遊玩行列嗎?
我果然很興奮,從自己又想舉手發問的衝動可以看出。台上坐著我老闆和我優秀的博班同學,而我和老闆最後一次見面,就是他說我那份「不可讀」性文章要回去重改並找法國人看過再來,之後我就開始內在重建工作,好,就當測試重建工作踏不踏實好了,我舉手了。馬的,我用詞簡單卻清楚地把要講的都講了,以往那種一發言就腦袋發昏、血氣上沖的情況竟沒了,這內在重建真是驚人。我不太懂她的回應,會後,我又去找她(老闆的老婆)解釋討論一下,才確定跟我想的一樣。然後,和同學扯一下就走人了。
接下來仍有三個半天以「人文學科做啥研究」(Qu’est-ce que la « recherche » en science humaine ?)為題的討論。我想這值得去聽聽看我們這些做人文的人如何定位或不定位自己。
下面附上我們禮拜一討論主題:
Les libéralismes
那些自由主義
Aux origines du libéralisme : le grand récit Foucault penseur liberal ? Le néo-libéralisme est-il un cauchemar démocratique? Qu’est-ce qu’un individu liberal? Antropologie et économie chez Pierre Bourdieu.
傅柯作為自由思想家的重要敍述? 新自由主義是民主夢靨?什麼是自由個體?布爾迪厄的經濟與人類學分析。
« Et si nous y croyons encore effectivement, comment les nouveaux efforts pour démocratiser le pouvoir pourrait-ils rivaliser avec les forces et les leurres de la vague antidémocratique contemporaine ? » Wendy Brown
「而今我們是否仍相信,致力於將權力民主化的諸多努力能與當今反民主浪潮的力量與誘惑相抗衡?」
其實我只是想一筆帶過法國人對於同志要當選總統的看法而巳,為何扯出一大筆拉哩拉雜的事。
這是波三大的AG學生集會,一般用來投票是否繼續罷課,宣佈與政府協商結果等問題。
罷課仍在進行,同志們仍需努力。各種活動提案隨時歡迎。不知怎地,樂生的問題仍迴蕩在我腦海,常常開啟網頁,看到樂生聯播仍有新消息,總讓我安心。這次罷課方式走向一種自我教育的活動方式來反校園、反改革,讓我頗獲啟發,再加上實際參與某些電影或主題討論,更是加深對罷課意義的理解。然後我又不斷回到樂生問題上去想,我想看到的就是這種創發出來的示威活動,一種由消極的抵抗轉而成創造的積極力量,這是我在想「抗議」除了用抵抗的方式,是否還有其他可能的問題,而今我在這次的法國大學罷課行動中看到了,而在之前,我就在樂生運動裏看到這個閃著光的力量。今天乾脆把大學抗議的網站和樂生兩個活動網站也擺上,看它們排坐在一起,不知怎地,就是開心。
也許就是那種,「有人」在那,「有人真好」(朋友Ann語錄)的感覺吧。
這個感覺,昨天坐在百人大教室聽著哲學系師生們特別籌備關於「自由主義」議題的討論上也出現過。在做內在重建的我,巳近個把月沒接觸過論文的東西了,而時逢罷課,我也好久沒遇到哲學系師生,我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否回得去。昨天心血來潮,去看牆上行事曆有沒有什麼活動,竟看到哲學系的討論,而且是對自由主義的批判,這個傅柯批判過而他們也不斷提起的東西,然而我一直沒搞清楚是什麼。於是,去了。
還蠻多人的,我的博士班同學在上面,指導教授在旁,接著是和藹教授(修過他的傅柯,也是他讓我開始敢在課堂上參與討論),指導教授老婆(修過課),沒修過課的教授。他們談到自由主義的歷史,起源,分成政治上的自由主義和經濟上的自由主義,然後傅柯對十七世紀國家權力的分析,和經濟自由主義的問題。我的博班同學則討論布爾迪厄在社會經濟所做的分析,分析我們被強調為什麼樣的經濟個體,必須消費房子、車子來證明自己。在這一連串嗡嗡作響的法語聲中,突然有一種清清溪水流過身心的沁涼舒暢感。啊!有人真好,有人在這裡討論一些真正值得討論的東西,不厭其煩的在字裡行間耙梳那些話語的意義,試著指出那縈擾我們好幾百年來的「自由」其實是種虛構(fiction),這裡的虛構,指的是某種脈絡的形成,一種由文本設計好主角,然後我們(人)就跳進去演。這就是個體主義所寫出的社會個體角色,這個角色有其要抗爭爭取的自由,這是遊戲巳寫好的程式,我們只要進去就可體驗何謂爭取自由。簡言之,我們口口聲聲說要自由,殊不知我們其實是在經濟自由主義劇本裏喊出「要自由」的台詞,我們的「自由」脫離不了經濟自由主義的文本,而政府對大學改革開放所給出的「自由」就是套用此一劇本。所以,要很小心,當我們在高喊「自由」或附議「自由」時,自己是在哪一個劇本裏,詮釋著什麼角色。
我越聽越明白,越聽越興奮,我在想別的事,我想的是「沒有什麼開悟、涅磐的追逐,只有當下清明的活著的體驗。」有追逐,就有劇本,有劇本,畢竟是戲,是用來反映人生,卻不是要活在戲裏。那一霎那,我好愛好愛他們的滔滔不絕,我好愛好愛他們那囉哩八嗦的文獻,我好愛他們那種總愛把事情搞清楚的天真,我終於知道,他們在那些浩繁書卷裏看到了什麼貼近真理的東西,或許只是一道可以開啟的門,它不保證什麼,但它至少是一種有別於現在的其他可能。也許是那樣的什麼,讓他們在那留連忘返吧。而如今,我似乎也看到了那個什麼,我會加入他們的遊玩行列嗎?
我果然很興奮,從自己又想舉手發問的衝動可以看出。台上坐著我老闆和我優秀的博班同學,而我和老闆最後一次見面,就是他說我那份「不可讀」性文章要回去重改並找法國人看過再來,之後我就開始內在重建工作,好,就當測試重建工作踏不踏實好了,我舉手了。馬的,我用詞簡單卻清楚地把要講的都講了,以往那種一發言就腦袋發昏、血氣上沖的情況竟沒了,這內在重建真是驚人。我不太懂她的回應,會後,我又去找她(老闆的老婆)解釋討論一下,才確定跟我想的一樣。然後,和同學扯一下就走人了。
接下來仍有三個半天以「人文學科做啥研究」(Qu’est-ce que la « recherche » en science humaine ?)為題的討論。我想這值得去聽聽看我們這些做人文的人如何定位或不定位自己。
下面附上我們禮拜一討論主題:
Les libéralismes
那些自由主義
Aux origines du libéralisme : le grand récit Foucault penseur liberal ? Le néo-libéralisme est-il un cauchemar démocratique? Qu’est-ce qu’un individu liberal? Antropologie et économie chez Pierre Bourdieu.
傅柯作為自由思想家的重要敍述? 新自由主義是民主夢靨?什麼是自由個體?布爾迪厄的經濟與人類學分析。
« Et si nous y croyons encore effectivement, comment les nouveaux efforts pour démocratiser le pouvoir pourrait-ils rivaliser avec les forces et les leurres de la vague antidémocratique contemporaine ? » Wendy Brown
「而今我們是否仍相信,致力於將權力民主化的諸多努力能與當今反民主浪潮的力量與誘惑相抗衡?」
24.3.09
[法國家書]十六_愛的中介
M,所有這些在妳面前的絮語,都是為了成全另一個愛的可能。
M,我必須透過妳來愛外公、外婆。
在我思考這個「透過妳」的意義時,我想起了聖經,想起了耶穌,想起了耶穌與上帝的關係,想起人和耶穌和上帝的關係,想起那句搞不懂的標語「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要不是通過我,誰也不能到父親那裏去。」《約翰福音14章6節》(「Jésus lui dit : Je suis le chemin, et la vérité, et la vie. Personne ne vient vers le Père sinon par moi.」《Jean 14 :6》)
這是什麼?為什麼非要通過耶穌不可。耶穌是介質,不但是介質還是有力的介質,是萬物得以存在的力量,萬物通過他而來。因為這些不能理解的物理化學作用,我在寫這篇家書前竟浸在聖經裏一個多小時,只為了搞清楚這介質是什麼?如何起作用?為何人必須通過耶穌與上帝溝通,為什麼上帝造物是通過耶穌來成就?這不是理化課,是什麼?
耶穌作為一個中介:
除了上述的引用的《約翰福音14章6節》外,尚有《約翰福音14章24節》「不愛我的,就不遵守我的話語。你們聽見的,不是我的話語,而是差我來的父親的話語。」(Qui ne m’aime pas n’observe pas mes paroles ; et la parole que vous entendez n’est pas de moi, mais du Père qui m’a envoyé.《Jean 14 : 24》)
《約翰福音1章18節》「從來沒有人看見過上帝,只有在父親懷裏的獨生的神,才把他闡明出來。」(Aucun homme n’a jamais vu Dieu ; le dieu unique-engendré qui est dans le sein du Père, c’est lui qui l’a expliqué. 《Jean 1 :18》)
很明顯的,耶穌是上帝的陳述。而耶穌之所以可以擔此中介,則與其一開始做為話語被創有關。
耶穌是什麼:
《約翰福音1章1節》「在最初就有「話語」,「話語」跟上帝同在,「話語」是個神。」
《約翰福音1章2節》「在最初,他就跟上帝同在。」
《約翰福音1章3節》「一切都是通過他而有的,沒有一樣不是靠他而有的。」
(Au commencement la Parole était, et la Parole était avec Dieu, et la Parole était un dieu. Celui-ci était au commencement avec Dieu. Toutes choses vinrent à l’existence par son intermédiaire, et en dehors de lui pas même une chose ne vint à l’existence. . 《Jean 1 : 1-3》)
在此法文用了intermédiaire,即中間狀態或中間人的意思。這個「中間狀態」、「通過」又是什麼意思?講白一點就是上帝創造萬物的方法為何?使事物出現並存在的方式為何?我還不了解這個部分,但至少有一點重要的是,耶穌做為話語,是有力量的,也就是說,話語是有其實質意涵的,不是一個單純的耶穌的頭銜。這在以下一段話可證明:
《希伯來書1章3節》「他反映上帝的榮耀,精確體現上帝的本質,而且憑著他大有力量的話語使萬物長存。」(Il est le reflet de (sa) gloire et la représentation exacte de son être même, et il soutient toutes choses par la parole de sa puissance ;….《Hébreau 1 : 3》)
M,如果妳耐著性子看到這裡,也許要問這到底和我和妳和愛外公外婆有什麼關係。是啊!倒底有什麼關係?讓我非在那查半天不可。
M,我無法取代妳去愛外公外婆,雖然我很愛他們,他們曾經取代妳比妳更愛我和弟,他們曾經代替妳扮演我和弟生命中的慈父與慈母的角色,而同時,他們又要以妳的真實父母身分擔憂妳。外公外婆不只是遙遠的童年的鄉愁代名詞,他們是我們成長歲月中,與我們的歡笑淚水真實衝撞過的生命共同體。即便我們不是由他們直接所從出,但我們的生活把彼此連成最緊密的牽掛。
M,因為如此,我才有這樣的迫切感,一種和時間賽跑,和外公外婆的年紀賽跑,和自己的成就賽跑, 希望讓他們感到不枉此生,不枉接納我們的辛苦,希望有那麼一丁點的什麼能成為他們嘴上永遠止不住的笑意,希望自己對他們做過的抱怨與憤怒能蛻化為滿足的笑。要怎麼樣才能做到呢?讓別人快樂。
M,然而他們心底的牽掛仍然是妳,他們的女兒。我們的任何成就都只是為了保障妳日後的幸福,只有妳的幸福才是他們放心的棲所。M,所以我來到妳面前,迫不急待地扣敲妳仍於半睡夢中的大門,我熱切地愛妳,好讓妳有過多且溢出的愛去愛外公外婆。
M,我想這種被孩子愛的感受,只有妳自己能體會,我尚未親嚐這滋味,不知道會是怎樣的一種感受,但是我相信,它能幫助妳去愛妳自己的父母。這就是我無法取代妳的原因,妳和妳的父母有那麼長一段我所不知也從未及參與的過去,在那過去裏,妳們之間並無我和弟的存在,妳們之間有妳們相愛的模式,是妳們獨有的,也惟有妳們彼此能將之喚醒的。
M,雖說愛都是一種類似特質的能量流動,但從人的角度、從人的角色分配來看,我們還是對某些人或某些角色有多些期待。這也是我不能取代妳的理由之一。或該說是我台語講太爛所形成的語言隔閡。
去年暑假回台灣時,我和外婆躺在和室房裏,不厭其煩地問著外婆對其父親的記憶,當時滿腦子想著要怎麼樣能找到外婆父親的雕刻作品,我相信這是一件有必要做的事,也是一點點我們能為外婆做的事,就像她曾為我們做便當、做早餐、做晚餐般的自然。我還沒做,沒有頭緒的我就這樣又回來法國了,然後,現在在這裡寫著一件自己沒做到的事。我不是懊悔,我只是想了起來這樣一回事,也許,仍有可能。
M,我知道讓外公外婆高興的速成方法,那就是博士到手,早點滾回台灣。別在這裏精神浪遊,玩什麼尋找自己的遊戲。然而速成的東西,對我而言相對來說蒼白且無力,可,我要面對地,就是自己對家人的殘忍以及隨時可能衝破計劃的無常。如果?如果來不及怎麼辦?無常不會給人機會,它要的是你當下決斷,自負其責。M,我無法妥協。可我又著實不忍。
M,然而上天還是眷顧了我,它讓我看到了自己,也因此看到了力量。一種快樂力量的可能。
M,我不著急於妳對我生命史回顧的解釋,我著急妳和父母的最後一扇門能否及時開啟,雖然你們現在感情很好,但如果這一切能化為更坦然直接的行動與話語,是否使關係更真實呢? 讓美好的事現實化,在其中悠遊。
M,謝謝妳的留言,雖然我竟也羞怯起來了,然而我們終於部分現實化了美好的事,不是嗎?最後,愛妳很多,請幫我愛外公外婆和弟。
到底關耶穌什麼事?
M,我必須透過妳來愛外公、外婆。
在我思考這個「透過妳」的意義時,我想起了聖經,想起了耶穌,想起了耶穌與上帝的關係,想起人和耶穌和上帝的關係,想起那句搞不懂的標語「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要不是通過我,誰也不能到父親那裏去。」《約翰福音14章6節》(「Jésus lui dit : Je suis le chemin, et la vérité, et la vie. Personne ne vient vers le Père sinon par moi.」《Jean 14 :6》)
這是什麼?為什麼非要通過耶穌不可。耶穌是介質,不但是介質還是有力的介質,是萬物得以存在的力量,萬物通過他而來。因為這些不能理解的物理化學作用,我在寫這篇家書前竟浸在聖經裏一個多小時,只為了搞清楚這介質是什麼?如何起作用?為何人必須通過耶穌與上帝溝通,為什麼上帝造物是通過耶穌來成就?這不是理化課,是什麼?
耶穌作為一個中介:
除了上述的引用的《約翰福音14章6節》外,尚有《約翰福音14章24節》「不愛我的,就不遵守我的話語。你們聽見的,不是我的話語,而是差我來的父親的話語。」(Qui ne m’aime pas n’observe pas mes paroles ; et la parole que vous entendez n’est pas de moi, mais du Père qui m’a envoyé.《Jean 14 : 24》)
《約翰福音1章18節》「從來沒有人看見過上帝,只有在父親懷裏的獨生的神,才把他闡明出來。」(Aucun homme n’a jamais vu Dieu ; le dieu unique-engendré qui est dans le sein du Père, c’est lui qui l’a expliqué. 《Jean 1 :18》)
很明顯的,耶穌是上帝的陳述。而耶穌之所以可以擔此中介,則與其一開始做為話語被創有關。
耶穌是什麼:
《約翰福音1章1節》「在最初就有「話語」,「話語」跟上帝同在,「話語」是個神。」
《約翰福音1章2節》「在最初,他就跟上帝同在。」
《約翰福音1章3節》「一切都是通過他而有的,沒有一樣不是靠他而有的。」
(Au commencement la Parole était, et la Parole était avec Dieu, et la Parole était un dieu. Celui-ci était au commencement avec Dieu. Toutes choses vinrent à l’existence par son intermédiaire, et en dehors de lui pas même une chose ne vint à l’existence. . 《Jean 1 : 1-3》)
在此法文用了intermédiaire,即中間狀態或中間人的意思。這個「中間狀態」、「通過」又是什麼意思?講白一點就是上帝創造萬物的方法為何?使事物出現並存在的方式為何?我還不了解這個部分,但至少有一點重要的是,耶穌做為話語,是有力量的,也就是說,話語是有其實質意涵的,不是一個單純的耶穌的頭銜。這在以下一段話可證明:
《希伯來書1章3節》「他反映上帝的榮耀,精確體現上帝的本質,而且憑著他大有力量的話語使萬物長存。」(Il est le reflet de (sa) gloire et la représentation exacte de son être même, et il soutient toutes choses par la parole de sa puissance ;….《Hébreau 1 : 3》)
M,如果妳耐著性子看到這裡,也許要問這到底和我和妳和愛外公外婆有什麼關係。是啊!倒底有什麼關係?讓我非在那查半天不可。
M,我無法取代妳去愛外公外婆,雖然我很愛他們,他們曾經取代妳比妳更愛我和弟,他們曾經代替妳扮演我和弟生命中的慈父與慈母的角色,而同時,他們又要以妳的真實父母身分擔憂妳。外公外婆不只是遙遠的童年的鄉愁代名詞,他們是我們成長歲月中,與我們的歡笑淚水真實衝撞過的生命共同體。即便我們不是由他們直接所從出,但我們的生活把彼此連成最緊密的牽掛。
M,因為如此,我才有這樣的迫切感,一種和時間賽跑,和外公外婆的年紀賽跑,和自己的成就賽跑, 希望讓他們感到不枉此生,不枉接納我們的辛苦,希望有那麼一丁點的什麼能成為他們嘴上永遠止不住的笑意,希望自己對他們做過的抱怨與憤怒能蛻化為滿足的笑。要怎麼樣才能做到呢?讓別人快樂。
M,然而他們心底的牽掛仍然是妳,他們的女兒。我們的任何成就都只是為了保障妳日後的幸福,只有妳的幸福才是他們放心的棲所。M,所以我來到妳面前,迫不急待地扣敲妳仍於半睡夢中的大門,我熱切地愛妳,好讓妳有過多且溢出的愛去愛外公外婆。
M,我想這種被孩子愛的感受,只有妳自己能體會,我尚未親嚐這滋味,不知道會是怎樣的一種感受,但是我相信,它能幫助妳去愛妳自己的父母。這就是我無法取代妳的原因,妳和妳的父母有那麼長一段我所不知也從未及參與的過去,在那過去裏,妳們之間並無我和弟的存在,妳們之間有妳們相愛的模式,是妳們獨有的,也惟有妳們彼此能將之喚醒的。
M,雖說愛都是一種類似特質的能量流動,但從人的角度、從人的角色分配來看,我們還是對某些人或某些角色有多些期待。這也是我不能取代妳的理由之一。或該說是我台語講太爛所形成的語言隔閡。
去年暑假回台灣時,我和外婆躺在和室房裏,不厭其煩地問著外婆對其父親的記憶,當時滿腦子想著要怎麼樣能找到外婆父親的雕刻作品,我相信這是一件有必要做的事,也是一點點我們能為外婆做的事,就像她曾為我們做便當、做早餐、做晚餐般的自然。我還沒做,沒有頭緒的我就這樣又回來法國了,然後,現在在這裡寫著一件自己沒做到的事。我不是懊悔,我只是想了起來這樣一回事,也許,仍有可能。
M,我知道讓外公外婆高興的速成方法,那就是博士到手,早點滾回台灣。別在這裏精神浪遊,玩什麼尋找自己的遊戲。然而速成的東西,對我而言相對來說蒼白且無力,可,我要面對地,就是自己對家人的殘忍以及隨時可能衝破計劃的無常。如果?如果來不及怎麼辦?無常不會給人機會,它要的是你當下決斷,自負其責。M,我無法妥協。可我又著實不忍。
M,然而上天還是眷顧了我,它讓我看到了自己,也因此看到了力量。一種快樂力量的可能。
M,我不著急於妳對我生命史回顧的解釋,我著急妳和父母的最後一扇門能否及時開啟,雖然你們現在感情很好,但如果這一切能化為更坦然直接的行動與話語,是否使關係更真實呢? 讓美好的事現實化,在其中悠遊。
M,謝謝妳的留言,雖然我竟也羞怯起來了,然而我們終於部分現實化了美好的事,不是嗎?最後,愛妳很多,請幫我愛外公外婆和弟。
到底關耶穌什麼事?
23.3.09
痛覺虛實
一開始,它只巳某種烏雲籠罩的方式逐步侵佔身體,你開始感到一股悶鬱的窒息感。
一開始,你有預感接下來要發生什麼,但你束手無策,只能看著它逐漸聚攏所撐開的強大張力。
一開始,當你有所察覺時,卻也同時掉進認知所挖掘的憂慮陷阱裏。
一開始,喧鬧聲在體內雜然四起,它尚未來到,而你卻巳準備好它登基的座椅,你的等待加劇了對它的恐懼。
嘩啦!瞬間,它降臨。身體響起震耳欲聾的交響樂,歡欣與尖銳,痛苦與吶喊,你全然敗下陣來,痛覺登陸肉體,驕傲、故作姿態的意識不得不隨著痛覺反覆囈語著同一個字,「痛」。
整個人,你的肉、你的靈、你那學富五車的頭,全然敗倒在「痛」的認同裏,你身體擺置方式,你嘴裏能吐出的字眼,你思考關切的主題,無不在在說明「你」是一個「痛」。你就是痛本身,痛就是你,你不是別的什麼,你只能跟著你的痛行動,你擺換各種儘可能緩解痛的姿勢,你發出喃喃呻吟聲試圖讓痛流到空氣裏,你想著各種止痛方法,從止痛藥、熱敷、熱茶、甜食、草藥秘方等等。你平日條理分明隨計劃時序進行的世界嘎然而止,你脆弱、無能、虛弱地蜷縮在床、在地、在牆一角,像一隻隨時可以被捻死的螞蟻。
是了,這就是你。這就是我。
這就是「認同」作用所起的「真實」性。一旦你害怕痛的來到,一旦你抗拒痛,一旦你忍耐痛,一旦你等待痛的消失,一旦你一直關注痛,「痛」就會如此真實不虛的操控你。即便你忍著痛做著別的事,你仍多少無法盡全力去做,因為你有部分力氣用來忍著痛了。
「痛」嚴格來講,像是一種阻斷作用。阻斷你思考的連續性、記憶的連續性、工作的連續性及享樂的連續性。這個阻斷或許容易被我們視為生活上的干擾、工作的絆腳石,因為這樣一種將之視為「惡」的觀點,所以當它出現時,我們馬上有不好的情緒隨之升起,像是在路上看到仇人一般,別過臉去的不屑。因為它被我們視為「惡」,所以我們會以肌肉緊繃的方式 來反應它的出現,一是因為懼怕與討厭,二是為了減輕痛感。最明顯的就是肩膀緊縮,通常你感覺不到肩膀緊起來的時刻,你只能在特別意識要放鬆肩膀時,才知道它們早巳緊繃多時,可當你要放鬆肩膀時,你會發現肩膀並不想脫離它那緊張狀態,為何?因為那是它習以為常的反應方式,對痛、對壓力、對憤怒、對難過等等,一旦你想那它鬆下來,它會有種被威脅感,你要幹嘛?你想害死我嗎?我們可以稱它為「焦慮被害妄想」。因為它從沒被訓練反向思考的可能,它不知道除了緊縮肩膀準備對抗外,還有何種面對「痛」的方式,一旦它沒有備案,它就只能緊守惟一方法不放。
好啦!到目前為止,這和我們在談某些家暴問題的矛盾性是否很像?沒錯,就是同一模式,甚而放大來看人類到目前所建立的社會,所謂進步的社會,也不過是在這個「焦慮被害妄想」模式上所奠基起來的,因此,事實上我們的社會及其上的各種認同都弱不可言。
回來,痛。
如果只是來寫一篇嘲諷「痛」與陷在痛裏無助的「我」的文章,那就太沒意思了。但是如果是來寫篇與痛相處的實驗報告,那就多少有點趣味性,畢竟裏面有某種未知與對未知的測試結果。
如果不吃止痛藥是整夜都無法入睡的。上次測試經驗是,不吃藥,站著、躺著、趴著、滾著、曲坐著、熱敷、不停地吃、看電影、幻覺出現、覺得快死了等情形下熬過。有了上次從頭痛到尾的經驗,這次就比較不怕了,只是痛還是很痛苦。於是我開始改良面對「痛」的方法,首先是宗教懺悔式的,想像自己過去不知哪世的無名作祟裏,曾拿刀或耙子刮扒動物或人的肚子或子宮,無知無覺的血染雙手,仍不知止。好,如果做了,那做一人做事一人當,好好向各冤親債主誠心懺悔,然後體驗他牠們的痛苦。再來是宗教救贖式的,這個可以跟比較和善的神打商量,如觀音菩薩或藥師佛,也可以找上帝,因為祂們都是屬於救贖式的,跟祂們撒驕,請祂們在你誠心懺悔的時候來身邊陪你,給你勇氣幫你渡過懺悔的痛苦。精神上的部分是這樣,這可用來讓腦袋閉嘴,少說癈話。
接下來就是身體的部分,第一步,覺察肩膀感受,放鬆肩膀。二,用肚子做深而長的呼吸,輕輕地做,別給身體和心理壓力。吸的時候,想像痛跟著肚子脹滿全身,輕輕地,此時「痛點」會由一定點(如我肚子痛,痛點在肚子)分散到全身去,這意味著,痛點散掉了,你因為肚子痛而根著於肚子的意識也跟著散了,然後你會發現,當你不一直意識著肚子痛的肚子時,肚子也就沒那麼痛了。反過來說,「痛」之所以那麼痛,有百分之五十(我覺得百分八十)是因為我們意識而加強的,痛一出現,意識也跟著到位,身心整合,痛覺百分百。所以透過輕輕地深吸,把痛覺意識消散,只留下痛本身,這其實與其他心理情緒的覺察是一樣的,生氣的時候,覺察到生氣的出現,但意識不要附著於其上,不要沾黏在引起生氣的點上去反覆思辨,只留下生氣這個現象就好。把痛透過深吸過程想像痛分散到全身,讓身體其他部分分攤一些,接著是輕輕地呼氣,把剛剛脹滿痛的身體,輕輕地像洩氣的氣球般慢慢地伸展開來,每一塊骨頭與骨頭間都鬆了,那以不正常方式扭皺在一起的肌肉和骨骼都藉此機會伸展開來,這時不想痛的問題,這時想的是因為痛而繃緊的身體在這個呼氣間得以被釋放、重整,所以要鬆到最鬆,去察覺身體那個地方緊著、痙攣著,因為緊之後的痙攣就是鎖住痛的肌肉群,同時也把意識牽引到此點上,一旦意識在點上作用,這個「鎖」就會更緊,如繩結作用,因為意識會一直想辦法「解決」掉這個惱人的「痛」,一旦意識開始作工,這痛點就鎖得更牢靠。所以,善用呼氣與吐氣,並進行不同冥想,在此的工作不是要排除「痛」,反而是要接受「痛」,但鬆開與「痛」無關的身心作用﹣緊繃。這即老子的無為才能無不為,他不跟你談去痛的方法,但他跟你談你現在真實狀態。
第三步,放大「鬆」的動作。例如,我趴在床上,深呼吸雖有用,但面對劇痛時,身體緊繃反應會來得比深呼吸的覺察快且大,所以放鬆的動作必需跟著放大,我把肩膀手臂與頭貼著床,用整個手臂做磨墨動作,要轉動肩膀,不是轉動手臂,這時肩膀就沒法隨著痛緊張起來。
第四步,喝熱茶、點香精、點香味蠟燭、熱敷等,這些東西的功用,不外乎如上述,因為熱茶香氣會讓人深呼吸,而熱茶喝下去則會讓身體放鬆,所以點香精等也是,好味道會讓人想聞,想聞就會吸大口一點,吸大口一點即深呼吸。所以,這些輔助物原理無二,即幫助我們深呼吸以達到放鬆效果,只是藉物輔助是一種無意識的放鬆,而自己做冥想深呼吸則是有意識的放鬆。
一旦身心都習慣了這個放鬆模式後,它會漸漸形成自動放鬆機制,也就是說,當痛感又來時,它會自動這個循環,察覺「痛」出現,不讓意識附著上形成痛點,深呼,使痛覺散至全身、深吸,使緊張的身體放鬆。然後,你漸漸可以不必去管它,你並沒有漠視這個痛,也沒有忍耐,也沒壓抑,你讓它來就來,走就走,如岸邊觀浪,浪時大時小,時淺時深,你是個觀浪的海灘客。多浪漫啊!無聊的話還可以為浪計時,編號,排比級數,悉聽尊便。
我想我是認真的,從昨天測試到現在,即便是打字的此刻,我仍痛著,當然因為上述各種實驗的總合,痛感被緩解了許多,而另一方面,為了打這篇文章,痛感的存在仍屬必要,否則我會因為不痛了而全身輕飄飄的完全忘記有痛感的身體、或說無法察覺並描述痛感現象。
這還蠻變態的!沒錯,我也曾設想過以「色情狂」、「性虐狂」等方式來體驗痛,並試圖以激情或高潮來超越「痛感」,可惜,實驗未果。目前發現一個原因是,因為「痛感」襲來時,完全無法思考、無法動用腦袋力量,一旦動用腦袋,那會引發身體反應刺激緊張感,結果就更痛,而想以「色情」方式超越,勢必得動用腦袋想像,光是這裡就被痛制約的動彈不得了,更別說幻化任何「情色」影像了。(當然這是在下實驗心得,若有人成功,歡迎分享。)
因此,我還是順服地做我的放鬆基本功。愈簡單的東西愈有力量。
文章寫完了,「痛感」責任也大功告成,隨齊豫的心經唱誦消解。
﹣﹣﹣﹣﹣﹣﹣﹣﹣﹣﹣﹣﹣﹣﹣﹣﹣﹣﹣﹣﹣﹣﹣﹣﹣﹣﹣﹣﹣﹣﹣﹣﹣﹣﹣﹣﹣﹣﹣﹣﹣﹣﹣﹣﹣﹣﹣﹣﹣﹣﹣﹣﹣﹣﹣﹣
*此文做為H每每不忍我痛而叫我吃藥的回應。另外,在朋友部落格看到關於頭痛與巴特之文,也讓我心生做此文之意。
*另哲學家裏講大小痛處最多的或許以尼采為最,這個人痛到最後,反而找到一種與痛相處的愉悅;還有笛卡兒的身體之弱,使得他大半時間都在他的床上思考哲學問題。
一開始,你有預感接下來要發生什麼,但你束手無策,只能看著它逐漸聚攏所撐開的強大張力。
一開始,當你有所察覺時,卻也同時掉進認知所挖掘的憂慮陷阱裏。
一開始,喧鬧聲在體內雜然四起,它尚未來到,而你卻巳準備好它登基的座椅,你的等待加劇了對它的恐懼。
嘩啦!瞬間,它降臨。身體響起震耳欲聾的交響樂,歡欣與尖銳,痛苦與吶喊,你全然敗下陣來,痛覺登陸肉體,驕傲、故作姿態的意識不得不隨著痛覺反覆囈語著同一個字,「痛」。
整個人,你的肉、你的靈、你那學富五車的頭,全然敗倒在「痛」的認同裏,你身體擺置方式,你嘴裏能吐出的字眼,你思考關切的主題,無不在在說明「你」是一個「痛」。你就是痛本身,痛就是你,你不是別的什麼,你只能跟著你的痛行動,你擺換各種儘可能緩解痛的姿勢,你發出喃喃呻吟聲試圖讓痛流到空氣裏,你想著各種止痛方法,從止痛藥、熱敷、熱茶、甜食、草藥秘方等等。你平日條理分明隨計劃時序進行的世界嘎然而止,你脆弱、無能、虛弱地蜷縮在床、在地、在牆一角,像一隻隨時可以被捻死的螞蟻。
是了,這就是你。這就是我。
這就是「認同」作用所起的「真實」性。一旦你害怕痛的來到,一旦你抗拒痛,一旦你忍耐痛,一旦你等待痛的消失,一旦你一直關注痛,「痛」就會如此真實不虛的操控你。即便你忍著痛做著別的事,你仍多少無法盡全力去做,因為你有部分力氣用來忍著痛了。
「痛」嚴格來講,像是一種阻斷作用。阻斷你思考的連續性、記憶的連續性、工作的連續性及享樂的連續性。這個阻斷或許容易被我們視為生活上的干擾、工作的絆腳石,因為這樣一種將之視為「惡」的觀點,所以當它出現時,我們馬上有不好的情緒隨之升起,像是在路上看到仇人一般,別過臉去的不屑。因為它被我們視為「惡」,所以我們會以肌肉緊繃的方式 來反應它的出現,一是因為懼怕與討厭,二是為了減輕痛感。最明顯的就是肩膀緊縮,通常你感覺不到肩膀緊起來的時刻,你只能在特別意識要放鬆肩膀時,才知道它們早巳緊繃多時,可當你要放鬆肩膀時,你會發現肩膀並不想脫離它那緊張狀態,為何?因為那是它習以為常的反應方式,對痛、對壓力、對憤怒、對難過等等,一旦你想那它鬆下來,它會有種被威脅感,你要幹嘛?你想害死我嗎?我們可以稱它為「焦慮被害妄想」。因為它從沒被訓練反向思考的可能,它不知道除了緊縮肩膀準備對抗外,還有何種面對「痛」的方式,一旦它沒有備案,它就只能緊守惟一方法不放。
好啦!到目前為止,這和我們在談某些家暴問題的矛盾性是否很像?沒錯,就是同一模式,甚而放大來看人類到目前所建立的社會,所謂進步的社會,也不過是在這個「焦慮被害妄想」模式上所奠基起來的,因此,事實上我們的社會及其上的各種認同都弱不可言。
回來,痛。
如果只是來寫一篇嘲諷「痛」與陷在痛裏無助的「我」的文章,那就太沒意思了。但是如果是來寫篇與痛相處的實驗報告,那就多少有點趣味性,畢竟裏面有某種未知與對未知的測試結果。
如果不吃止痛藥是整夜都無法入睡的。上次測試經驗是,不吃藥,站著、躺著、趴著、滾著、曲坐著、熱敷、不停地吃、看電影、幻覺出現、覺得快死了等情形下熬過。有了上次從頭痛到尾的經驗,這次就比較不怕了,只是痛還是很痛苦。於是我開始改良面對「痛」的方法,首先是宗教懺悔式的,想像自己過去不知哪世的無名作祟裏,曾拿刀或耙子刮扒動物或人的肚子或子宮,無知無覺的血染雙手,仍不知止。好,如果做了,那做一人做事一人當,好好向各冤親債主誠心懺悔,然後體驗他牠們的痛苦。再來是宗教救贖式的,這個可以跟比較和善的神打商量,如觀音菩薩或藥師佛,也可以找上帝,因為祂們都是屬於救贖式的,跟祂們撒驕,請祂們在你誠心懺悔的時候來身邊陪你,給你勇氣幫你渡過懺悔的痛苦。精神上的部分是這樣,這可用來讓腦袋閉嘴,少說癈話。
接下來就是身體的部分,第一步,覺察肩膀感受,放鬆肩膀。二,用肚子做深而長的呼吸,輕輕地做,別給身體和心理壓力。吸的時候,想像痛跟著肚子脹滿全身,輕輕地,此時「痛點」會由一定點(如我肚子痛,痛點在肚子)分散到全身去,這意味著,痛點散掉了,你因為肚子痛而根著於肚子的意識也跟著散了,然後你會發現,當你不一直意識著肚子痛的肚子時,肚子也就沒那麼痛了。反過來說,「痛」之所以那麼痛,有百分之五十(我覺得百分八十)是因為我們意識而加強的,痛一出現,意識也跟著到位,身心整合,痛覺百分百。所以透過輕輕地深吸,把痛覺意識消散,只留下痛本身,這其實與其他心理情緒的覺察是一樣的,生氣的時候,覺察到生氣的出現,但意識不要附著於其上,不要沾黏在引起生氣的點上去反覆思辨,只留下生氣這個現象就好。把痛透過深吸過程想像痛分散到全身,讓身體其他部分分攤一些,接著是輕輕地呼氣,把剛剛脹滿痛的身體,輕輕地像洩氣的氣球般慢慢地伸展開來,每一塊骨頭與骨頭間都鬆了,那以不正常方式扭皺在一起的肌肉和骨骼都藉此機會伸展開來,這時不想痛的問題,這時想的是因為痛而繃緊的身體在這個呼氣間得以被釋放、重整,所以要鬆到最鬆,去察覺身體那個地方緊著、痙攣著,因為緊之後的痙攣就是鎖住痛的肌肉群,同時也把意識牽引到此點上,一旦意識在點上作用,這個「鎖」就會更緊,如繩結作用,因為意識會一直想辦法「解決」掉這個惱人的「痛」,一旦意識開始作工,這痛點就鎖得更牢靠。所以,善用呼氣與吐氣,並進行不同冥想,在此的工作不是要排除「痛」,反而是要接受「痛」,但鬆開與「痛」無關的身心作用﹣緊繃。這即老子的無為才能無不為,他不跟你談去痛的方法,但他跟你談你現在真實狀態。
第三步,放大「鬆」的動作。例如,我趴在床上,深呼吸雖有用,但面對劇痛時,身體緊繃反應會來得比深呼吸的覺察快且大,所以放鬆的動作必需跟著放大,我把肩膀手臂與頭貼著床,用整個手臂做磨墨動作,要轉動肩膀,不是轉動手臂,這時肩膀就沒法隨著痛緊張起來。
第四步,喝熱茶、點香精、點香味蠟燭、熱敷等,這些東西的功用,不外乎如上述,因為熱茶香氣會讓人深呼吸,而熱茶喝下去則會讓身體放鬆,所以點香精等也是,好味道會讓人想聞,想聞就會吸大口一點,吸大口一點即深呼吸。所以,這些輔助物原理無二,即幫助我們深呼吸以達到放鬆效果,只是藉物輔助是一種無意識的放鬆,而自己做冥想深呼吸則是有意識的放鬆。
一旦身心都習慣了這個放鬆模式後,它會漸漸形成自動放鬆機制,也就是說,當痛感又來時,它會自動這個循環,察覺「痛」出現,不讓意識附著上形成痛點,深呼,使痛覺散至全身、深吸,使緊張的身體放鬆。然後,你漸漸可以不必去管它,你並沒有漠視這個痛,也沒有忍耐,也沒壓抑,你讓它來就來,走就走,如岸邊觀浪,浪時大時小,時淺時深,你是個觀浪的海灘客。多浪漫啊!無聊的話還可以為浪計時,編號,排比級數,悉聽尊便。
我想我是認真的,從昨天測試到現在,即便是打字的此刻,我仍痛著,當然因為上述各種實驗的總合,痛感被緩解了許多,而另一方面,為了打這篇文章,痛感的存在仍屬必要,否則我會因為不痛了而全身輕飄飄的完全忘記有痛感的身體、或說無法察覺並描述痛感現象。
這還蠻變態的!沒錯,我也曾設想過以「色情狂」、「性虐狂」等方式來體驗痛,並試圖以激情或高潮來超越「痛感」,可惜,實驗未果。目前發現一個原因是,因為「痛感」襲來時,完全無法思考、無法動用腦袋力量,一旦動用腦袋,那會引發身體反應刺激緊張感,結果就更痛,而想以「色情」方式超越,勢必得動用腦袋想像,光是這裡就被痛制約的動彈不得了,更別說幻化任何「情色」影像了。(當然這是在下實驗心得,若有人成功,歡迎分享。)
因此,我還是順服地做我的放鬆基本功。愈簡單的東西愈有力量。
文章寫完了,「痛感」責任也大功告成,隨齊豫的心經唱誦消解。
﹣﹣﹣﹣﹣﹣﹣﹣﹣﹣﹣﹣﹣﹣﹣﹣﹣﹣﹣﹣﹣﹣﹣﹣﹣﹣﹣﹣﹣﹣﹣﹣﹣﹣﹣﹣﹣﹣﹣﹣﹣﹣﹣﹣﹣﹣﹣﹣﹣﹣﹣﹣﹣﹣﹣﹣
*此文做為H每每不忍我痛而叫我吃藥的回應。另外,在朋友部落格看到關於頭痛與巴特之文,也讓我心生做此文之意。
*另哲學家裏講大小痛處最多的或許以尼采為最,這個人痛到最後,反而找到一種與痛相處的愉悅;還有笛卡兒的身體之弱,使得他大半時間都在他的床上思考哲學問題。
22.3.09
[家書]之後_「繩結理論」的預言
早上醒來,決定把網誌好好分類整理一下,否則自己要找東西很麻煩。
前陣子,把寫家書的體會想了一下,覺得可以發展成「繩結假說」。這個假說是這樣的,人出生後一旦開始形成人我區別的「自我」意識,我們的生存趨力就緊縛在這個「自我」上,這股力量就有如一條繩索,隨著成長過程所發生的事件,會形成與外力(他人、環境等)角力過程,這個角力所形成的扭力會讓繩索打結,一旦生存趨力這條繩打了結又沒被處理解開,這個「結」便會愈來愈緊,因為力量會在「自我」意識的滿足追求下一直往前衝去,因此可想而知,這條往前衝的繩會把結愈拉愈緊,而愈拉愈緊的結果則是,「結」堅實的有如繩索本身。而一路上,如果繩一直打結,那麼這條繩就變得愈來愈短,好比原來可拋至山頂的登山繩,因打結處太多,變成只能拋至半山腰。
愈來愈短的繩,就如同愈來愈狹獈的人生,你可以不斷往前,可是如果你是愈衝愈短,愈設限,最後你只要一種結果為你的人生圈上句點,似乎有一點點可惜,因為你其實是一條巨繩,你可以享受全世界,但你卻執意只要得到某種成就,你不相信自己是巨繩,然而你只要把身上的結一一解開,你就發現自己尚有多大的潛力。
關於「結」的問題,另外讓我想到的是修行的追求。修行不是一種生存趨力,它不該是想往前衝,想把自己從現在的不完美、痛苦等狀態變成完美或不痛苦,如果是這樣修行,那同樣是讓繩結愈來愈緊而巳。修行本身就是去察覺、面對、看到、耐心地處理自己身上產生的結,在處理過程中,進一步去領悟到「結」的形成過程、原因,接著在接下來的人生裏便時時觀照會使「結」產生的各種內力與外力,外力不去避免與抵抗,主要工作在內力,也就外力來時,自我意識是如何與此外力扭打成一團,所以觀照便是看到自我意識對外力來時所興起的各種意圖,這種觀照可以使自我意識無法和外力糾結起來,進而使「結」無法形成。
這也是為什麼說「菩薩畏因,眾生畏果。」
另外一個問題是,如何使巳堅實的繩結鬆開?這是比較難,也比較辛苦的,從我們曾經解過打結的繩子經驗就可以知道。通常「結」絕無法一次就打開,一定是透過不同方位的力點加以施力,一步步地鬆一部分,有的結好解一點,有的結則超級難解,有時解到自己都沒力了,可是結還在,那時就會覺得,唉!算了,這結是解不開了。去喝杯咖啡,曬個太陽吧,忘了結的事吧!養精蓄銳後再來。耐心地對待自己,給自己多點恩惠,如果連你自己都放棄自己,還有誰會全心全意接受、善待你?很多事都急不得,但是我們容易被恐懼給驚嚇,一旦事情沒結果、沒願景,我們就想逃。
然而,有些的確是自己看不到的,例如在還沒解「結」時,你怎麼量,這繩長就只有這麼長,別人告訴你,其實原來有兩倍長,你也不會信,你只信眼前看到的,量出來的結果。可是當你開始解「結」以後,你也跟著發現繩的確變長了,雖然也還沒到人家說的原來兩倍長,但你開始對自己有點信心,至少你會想再找下一個結來解,邊做邊增長出對自己的信心,這個信心不是來自於理性推論下的確鑿,而是自我體證來的,這就是工夫。
一旦你開始解「結」,你就會瞭解不再讓自己打結才是治本之道,於是你會活得更清醒,而隨著這份清醒感,你會感覺愈來愈開闊,因為你看得愈來愈清楚,感覺愈來愈敏銳,而這些細微覺察力就是帶來開闊感的主因,當然也包含自由的因素。
這是我上個禮拜想的東西,我一直想寫卻又感覺還不完整,也覺得或許也沒必要寫。
然而今天在整理過去文章時,看到了一篇「人生就是不斷地打結與解結過程」看到時,大驚,厚啦,什麼?兩年前我就用了「打結」與「解結」的比喻,太不可思議,我把文章看了一下,原來是那時看日劇和日本卡通的反省,大體來說巳近我想說的,只是當時還沒有足夠的自我體驗沒法說得更深刻些。
因為看到自己過去這篇文章,我突然大興奮地把前幾天想的「繩結理論」筆記拿出來,然後開始寫,加上理論二字只是好玩,沒什麼意義的。寫得很開心,沒想到遇到兩年前的自己,而且還可以告訴兩年前的自己一些新鮮事。就像在今年開卷好書獎的廣告裏,有一個是介紹詹宏志的書(書名忘了),影片手法是以一個懵懂少年為主角,在巷子口詹宏志看到這個走遠的少年,他想叫住他,跟他說說話,跟他說說那些那他現在感到不安迷惘的青春都會在將來的日子釋懷與理解,那些疑惑都會一點一點解開,所以不要太擔心、不要太焦慮,答案就在不遠處。
這廣告,我看了頗有同感。然而那時我不知道自己還可以更遠。
現在我會放心的把疑惑與迷惘交給未來,讓自己好好活在此刻。
前陣子,把寫家書的體會想了一下,覺得可以發展成「繩結假說」。這個假說是這樣的,人出生後一旦開始形成人我區別的「自我」意識,我們的生存趨力就緊縛在這個「自我」上,這股力量就有如一條繩索,隨著成長過程所發生的事件,會形成與外力(他人、環境等)角力過程,這個角力所形成的扭力會讓繩索打結,一旦生存趨力這條繩打了結又沒被處理解開,這個「結」便會愈來愈緊,因為力量會在「自我」意識的滿足追求下一直往前衝去,因此可想而知,這條往前衝的繩會把結愈拉愈緊,而愈拉愈緊的結果則是,「結」堅實的有如繩索本身。而一路上,如果繩一直打結,那麼這條繩就變得愈來愈短,好比原來可拋至山頂的登山繩,因打結處太多,變成只能拋至半山腰。
愈來愈短的繩,就如同愈來愈狹獈的人生,你可以不斷往前,可是如果你是愈衝愈短,愈設限,最後你只要一種結果為你的人生圈上句點,似乎有一點點可惜,因為你其實是一條巨繩,你可以享受全世界,但你卻執意只要得到某種成就,你不相信自己是巨繩,然而你只要把身上的結一一解開,你就發現自己尚有多大的潛力。
關於「結」的問題,另外讓我想到的是修行的追求。修行不是一種生存趨力,它不該是想往前衝,想把自己從現在的不完美、痛苦等狀態變成完美或不痛苦,如果是這樣修行,那同樣是讓繩結愈來愈緊而巳。修行本身就是去察覺、面對、看到、耐心地處理自己身上產生的結,在處理過程中,進一步去領悟到「結」的形成過程、原因,接著在接下來的人生裏便時時觀照會使「結」產生的各種內力與外力,外力不去避免與抵抗,主要工作在內力,也就外力來時,自我意識是如何與此外力扭打成一團,所以觀照便是看到自我意識對外力來時所興起的各種意圖,這種觀照可以使自我意識無法和外力糾結起來,進而使「結」無法形成。
這也是為什麼說「菩薩畏因,眾生畏果。」
另外一個問題是,如何使巳堅實的繩結鬆開?這是比較難,也比較辛苦的,從我們曾經解過打結的繩子經驗就可以知道。通常「結」絕無法一次就打開,一定是透過不同方位的力點加以施力,一步步地鬆一部分,有的結好解一點,有的結則超級難解,有時解到自己都沒力了,可是結還在,那時就會覺得,唉!算了,這結是解不開了。去喝杯咖啡,曬個太陽吧,忘了結的事吧!養精蓄銳後再來。耐心地對待自己,給自己多點恩惠,如果連你自己都放棄自己,還有誰會全心全意接受、善待你?很多事都急不得,但是我們容易被恐懼給驚嚇,一旦事情沒結果、沒願景,我們就想逃。
然而,有些的確是自己看不到的,例如在還沒解「結」時,你怎麼量,這繩長就只有這麼長,別人告訴你,其實原來有兩倍長,你也不會信,你只信眼前看到的,量出來的結果。可是當你開始解「結」以後,你也跟著發現繩的確變長了,雖然也還沒到人家說的原來兩倍長,但你開始對自己有點信心,至少你會想再找下一個結來解,邊做邊增長出對自己的信心,這個信心不是來自於理性推論下的確鑿,而是自我體證來的,這就是工夫。
一旦你開始解「結」,你就會瞭解不再讓自己打結才是治本之道,於是你會活得更清醒,而隨著這份清醒感,你會感覺愈來愈開闊,因為你看得愈來愈清楚,感覺愈來愈敏銳,而這些細微覺察力就是帶來開闊感的主因,當然也包含自由的因素。
這是我上個禮拜想的東西,我一直想寫卻又感覺還不完整,也覺得或許也沒必要寫。
然而今天在整理過去文章時,看到了一篇「人生就是不斷地打結與解結過程」看到時,大驚,厚啦,什麼?兩年前我就用了「打結」與「解結」的比喻,太不可思議,我把文章看了一下,原來是那時看日劇和日本卡通的反省,大體來說巳近我想說的,只是當時還沒有足夠的自我體驗沒法說得更深刻些。
因為看到自己過去這篇文章,我突然大興奮地把前幾天想的「繩結理論」筆記拿出來,然後開始寫,加上理論二字只是好玩,沒什麼意義的。寫得很開心,沒想到遇到兩年前的自己,而且還可以告訴兩年前的自己一些新鮮事。就像在今年開卷好書獎的廣告裏,有一個是介紹詹宏志的書(書名忘了),影片手法是以一個懵懂少年為主角,在巷子口詹宏志看到這個走遠的少年,他想叫住他,跟他說說話,跟他說說那些那他現在感到不安迷惘的青春都會在將來的日子釋懷與理解,那些疑惑都會一點一點解開,所以不要太擔心、不要太焦慮,答案就在不遠處。
這廣告,我看了頗有同感。然而那時我不知道自己還可以更遠。
現在我會放心的把疑惑與迷惘交給未來,讓自己好好活在此刻。
辛香茶漬葡萄蒸蛋糕
21.3.09
[法國家書]十五_分享
M,以為自己不再需要為妳或為我寫家書了。
然而,現在我卻有許多欣喜與感動的生活點滴想藉由文字與妳細細品嚐,像是在阿賢的咖啡店一樣,等待歡笑在我們之間輕舞過,等待一杯咖啡香氣從遠處飄進我們鼻頭的驚喜,坐在啊嗚咖啡的時光,我們就像漫遊人間的天使,無所事事地愉悅並交換愉悅的秘密。
所以,M,我感覺自己正坐在啊嗚咖啡店前,靜靜欣賞著店門前那很老很老的金龜樹隨風起舞所揮灑的細葉雨,聽著咖啡機與咖啡豆翻攪的喧鬧,人們在此看書、閒聊,無需故作高雅的一派輕鬆,毫不起眼的府城一角,有細膩樂音與咖啡堅持流淌在這個質樸空間,細心點還會在各個角落撞見老闆的生活哲學。
M,在這樣的心情下,我給妳寫起家書。
我要說什麼呢?
M,昨天早上,春天的朝陽露臉時,我便出門,沿途經過小花盛開的草原,輕哼著童謠的我一路往圖書館走去。前些日子,在朋友派對上想唱「虎姑婆」這首兒歌,卻怎麼也記不得歌詞。這幾天倒是陸續拼湊出完整歌詞了。不知為何很喜歡這歌的曲調,所以一路一直唱著這歌。唱著唱著,看著各色各樣的小花,看著滿地新綠的草,看著在樹枝間來回輕跳的鳥兒,看著棉花糖般的雲,「好久好久地故事,是媽媽告訴我,在好深好深地夜裏,會有虎姑婆...」或許是歌詞、或許是調子、或許是那些我想的出來和想不出來的原因,然後我就喉嚨一陣緊的唱不下去了。我感覺到唱著「媽媽」兩字的我,不是這個長大的我,是小時候,很小很小的時候,在裂痕還沒形成之前,在力量尚未形成內外、對抗形式之前,在我巳不復記憶的孩時,於彼時,我以絕對信任與撒驕的心情呼喊「媽媽」,以在母親溫暖字宮裏的感覺呼喊「媽媽」。然而,此時,此刻,我在這首歌哼唱的瞬間,藉由歌詞和曲子,我與彼時的自己相連了起來,這也意味著我與母親的關係又回到那原初的純粹,母親對孩子出世的期待與孩子對母親的信任,那種尚未分化成兩個個體的相連體驗。M,我止不住湧上眼眶的淚,我止不住不停吟唱的嘴,只好在草原上反覆地唱著這首再平常不過的童謠。
M,我在這首歌裏以一個孩子的身份盡情地撒驕著。
後來,我愈唱愈開心。我開始邊走邊唱,唱給花聽、唱給樹聽、唱給草聽,像個吟遊詩人穿山越嶺傳唱著古老傳說,然而一方面,我又像個絕對相信大人的孩子般,跟花草們講一個從大人那聽來小秘密。「好久好久地故事,是媽媽告訴我,在好深好深地夜裏,會有虎姑婆,愛哭地孩子不要哭,她會咬你的小耳朵,不睡地孩子快快睡,她會咬你的小指頭,還記得還記得,閉著眼睛說,虎姑婆別咬我,愛哭的孩子睡著了。」
M,因為這樣,我又開始寫家書。
M,自從我會用電鍋做蛋糕後,我的生活有一部分起了變化,而這是我始料未及的。跟朋友見面時,我會做個蛋糕帶去,有時一起討論,有時是生日,有時是好玩。有時是意外的碰到朋友,剛好我還有蛋糕時,我就會請他們吃吃看。結果,因為蛋糕,我好像也成為一個可以與人分享的人了,而從這個分享過程中,我才學到付出的滿足與快樂,有趣的是,通常我會感謝吃我做的蛋糕的朋友,因為這份分享的快樂如果沒有願意接受的人,那這分享就無法實現。
M,當我看到朋友滿足的笑時,我才體會「富有」的意義。我們一生的努力,不就是為了給家人、好友、甚至其他人一個真正開心的笑。所以,我們認為要努力賺錢、要迎合他人喜好、要勉強自己、要怎樣怎樣。可是,也許我們忘了,如果自己不能打從心底真正開心,如何讓我們所愛的人開心呢?
從前,我是如此緊張兮兮的吝於付出自己的時間、金錢,我自認自己不是個富有的人,我自認自己有很多責任要付,我自認自己有很多債要還,人情的、金錢的等等。我得斤斤計較,我討厭這樣的自己,然而抱歉的是,我就是得這樣做,我不知道除了節流之外還有什麼方法,這是腦袋告訴我的最佳也最道德的方法。
然而,這樣的自己又抱怨著生活無趣、交不到朋友、得不到幫助。
M,為什麼我把自己關起來,又抱怨自己被關起來。
M,朋友送我核桃,我把它變成巧克力核桃蛋糕和朋友分享,她的核桃我的麵粉雞蛋;朋友來分享聖經,我分享四香茶蛋糕,還討論怎麼把蛋糕做成這樣胖嘟嘟的、ㄉㄨㄢㄉㄨㄢ的,我還跟她們介紹了台灣特產「大同電鍋」,神奇料理師,不用管時間溫度,按下去走人,回來麵團就成了胖小子了,大夥開心的又吃又討論做法,我還把這個從報紙上剪來的蛋糕食譜給她,並討論麵粉用量問題,這是台灣人與法國人對法國食譜及不同烹調方式的研發會議;一個黑人朋友,老是滿腹經文跟我聊歷史、聊文化的,一天他來,我剛好也有做蛋糕,便也順手與他一同分享,他也很開心;禮拜五練完拳,一個小男生(大三)送我回宿舍,我突然想起家裡還有一小塊蛋糕,問他要不要嚐嚐,他開心的答應,我們就一邊聊天喝茶吃蛋糕,吃完,還玩了一會推手,聊聊推手的精神,真好,有人陪我練推手(不好意思在有教練時練);一天,回家路上,手上剩兩塊巧克力蛋糕,遇到一個點頭之交的韓國朋友,問她和她朋友餓不餓,她說是有一點,我就把那兩塊蛋糕也和她們分享,她也很開心,我也很開心。
聽起來,我似乎是在讀糕點學校,校園蛋糕使者。
M,我沒有刻意要做蛋糕討好別人,我只是剛好會做蛋糕,剛好遇到願意試嚐的人。然而這過程卻讓我驚喜不斷,也再次體會被封閉起來的分享樂趣。
M,國小一次教師節,我帶著妳辛苦工作的錢去學校繳英文學費,學校沒開,我遇到了朋友,朋友說今天教師節,他們正要去老師家,我剛好沒事,就跟他們一道。大夥討論要送什麼給老師,七嘴八舌的,說要送蛋捲,可是錢不夠,我大器的說,我有,就買蛋捲吧。於是我們開心地去老師家玩了一下午。回家,老師還打電話謝謝外婆,說用我的錢買了蛋捲送她的事。結果被打了一頓,「妳知不知道這錢是給妳繳學費的。」「妳知不知道妳媽工作多辛苦。」外婆心疼著自己女兒在外工作辛苦,而她的外孫女卻不懂事闊氣的花錢。外婆悄悄把錢補上讓我再去繳學費,不要讓妳知道,免得讓妳又生氣。而我,我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我只是不懂大人的世界很辛苦。然而此後,我也漸漸學得要小心不要花錢,也不要和朋友們玩請來請去的遊戲,最好也不要和朋友出去玩,免得要花錢,要去吃東西,要幹嘛幹嘛。
M,我不生大人的氣,我只是不瞭解自己處在什麼環境。但是後來我又太把自己侷限在這樣的環境裏了,結果把自己變得好渺小,連快樂都很不安,好像這樣的環境的人就不該擁有快樂、不該擁有笑。
M,我錯了。快樂其實很簡單也很便宜的。然而我一直沒再敢去嘗試與用心體會它。
M,隨著我現在在練習的「鬆」,我有了愈來愈多的快樂與分享的能力,原來它是如此簡單與平民化,它不是建立在對一套豪華大餐的想像上,「我吃了大餐就會快樂」,快樂不是一種規劃出來的結果,快樂是自身滿足感的溢出,因為滿溢,而分享。
所以啊!M,不要相信「窮人沒有快樂的權利。」再者,沒有人是窮人,只有被過多欲望鑿穿而永無法填滿的病人,健康的人每天都很快樂也能分享他的能力。M,一旦妳今天與人分享一點什麼,一句話、一朵花、一塊餅、一餐飯,妳今天就是健康的富人。
M,願我現在滿心的快樂能透過這文字傳遞予遠方的妳,而我也要在此先感謝妳,因為我相信看到這信的妳一定也祝福了我。
然而,現在我卻有許多欣喜與感動的生活點滴想藉由文字與妳細細品嚐,像是在阿賢的咖啡店一樣,等待歡笑在我們之間輕舞過,等待一杯咖啡香氣從遠處飄進我們鼻頭的驚喜,坐在啊嗚咖啡的時光,我們就像漫遊人間的天使,無所事事地愉悅並交換愉悅的秘密。
所以,M,我感覺自己正坐在啊嗚咖啡店前,靜靜欣賞著店門前那很老很老的金龜樹隨風起舞所揮灑的細葉雨,聽著咖啡機與咖啡豆翻攪的喧鬧,人們在此看書、閒聊,無需故作高雅的一派輕鬆,毫不起眼的府城一角,有細膩樂音與咖啡堅持流淌在這個質樸空間,細心點還會在各個角落撞見老闆的生活哲學。
M,在這樣的心情下,我給妳寫起家書。
我要說什麼呢?
M,昨天早上,春天的朝陽露臉時,我便出門,沿途經過小花盛開的草原,輕哼著童謠的我一路往圖書館走去。前些日子,在朋友派對上想唱「虎姑婆」這首兒歌,卻怎麼也記不得歌詞。這幾天倒是陸續拼湊出完整歌詞了。不知為何很喜歡這歌的曲調,所以一路一直唱著這歌。唱著唱著,看著各色各樣的小花,看著滿地新綠的草,看著在樹枝間來回輕跳的鳥兒,看著棉花糖般的雲,「好久好久地故事,是媽媽告訴我,在好深好深地夜裏,會有虎姑婆...」或許是歌詞、或許是調子、或許是那些我想的出來和想不出來的原因,然後我就喉嚨一陣緊的唱不下去了。我感覺到唱著「媽媽」兩字的我,不是這個長大的我,是小時候,很小很小的時候,在裂痕還沒形成之前,在力量尚未形成內外、對抗形式之前,在我巳不復記憶的孩時,於彼時,我以絕對信任與撒驕的心情呼喊「媽媽」,以在母親溫暖字宮裏的感覺呼喊「媽媽」。然而,此時,此刻,我在這首歌哼唱的瞬間,藉由歌詞和曲子,我與彼時的自己相連了起來,這也意味著我與母親的關係又回到那原初的純粹,母親對孩子出世的期待與孩子對母親的信任,那種尚未分化成兩個個體的相連體驗。M,我止不住湧上眼眶的淚,我止不住不停吟唱的嘴,只好在草原上反覆地唱著這首再平常不過的童謠。
M,我在這首歌裏以一個孩子的身份盡情地撒驕著。
後來,我愈唱愈開心。我開始邊走邊唱,唱給花聽、唱給樹聽、唱給草聽,像個吟遊詩人穿山越嶺傳唱著古老傳說,然而一方面,我又像個絕對相信大人的孩子般,跟花草們講一個從大人那聽來小秘密。「好久好久地故事,是媽媽告訴我,在好深好深地夜裏,會有虎姑婆,愛哭地孩子不要哭,她會咬你的小耳朵,不睡地孩子快快睡,她會咬你的小指頭,還記得還記得,閉著眼睛說,虎姑婆別咬我,愛哭的孩子睡著了。」
M,因為這樣,我又開始寫家書。
M,自從我會用電鍋做蛋糕後,我的生活有一部分起了變化,而這是我始料未及的。跟朋友見面時,我會做個蛋糕帶去,有時一起討論,有時是生日,有時是好玩。有時是意外的碰到朋友,剛好我還有蛋糕時,我就會請他們吃吃看。結果,因為蛋糕,我好像也成為一個可以與人分享的人了,而從這個分享過程中,我才學到付出的滿足與快樂,有趣的是,通常我會感謝吃我做的蛋糕的朋友,因為這份分享的快樂如果沒有願意接受的人,那這分享就無法實現。
M,當我看到朋友滿足的笑時,我才體會「富有」的意義。我們一生的努力,不就是為了給家人、好友、甚至其他人一個真正開心的笑。所以,我們認為要努力賺錢、要迎合他人喜好、要勉強自己、要怎樣怎樣。可是,也許我們忘了,如果自己不能打從心底真正開心,如何讓我們所愛的人開心呢?
從前,我是如此緊張兮兮的吝於付出自己的時間、金錢,我自認自己不是個富有的人,我自認自己有很多責任要付,我自認自己有很多債要還,人情的、金錢的等等。我得斤斤計較,我討厭這樣的自己,然而抱歉的是,我就是得這樣做,我不知道除了節流之外還有什麼方法,這是腦袋告訴我的最佳也最道德的方法。
然而,這樣的自己又抱怨著生活無趣、交不到朋友、得不到幫助。
M,為什麼我把自己關起來,又抱怨自己被關起來。
M,朋友送我核桃,我把它變成巧克力核桃蛋糕和朋友分享,她的核桃我的麵粉雞蛋;朋友來分享聖經,我分享四香茶蛋糕,還討論怎麼把蛋糕做成這樣胖嘟嘟的、ㄉㄨㄢㄉㄨㄢ的,我還跟她們介紹了台灣特產「大同電鍋」,神奇料理師,不用管時間溫度,按下去走人,回來麵團就成了胖小子了,大夥開心的又吃又討論做法,我還把這個從報紙上剪來的蛋糕食譜給她,並討論麵粉用量問題,這是台灣人與法國人對法國食譜及不同烹調方式的研發會議;一個黑人朋友,老是滿腹經文跟我聊歷史、聊文化的,一天他來,我剛好也有做蛋糕,便也順手與他一同分享,他也很開心;禮拜五練完拳,一個小男生(大三)送我回宿舍,我突然想起家裡還有一小塊蛋糕,問他要不要嚐嚐,他開心的答應,我們就一邊聊天喝茶吃蛋糕,吃完,還玩了一會推手,聊聊推手的精神,真好,有人陪我練推手(不好意思在有教練時練);一天,回家路上,手上剩兩塊巧克力蛋糕,遇到一個點頭之交的韓國朋友,問她和她朋友餓不餓,她說是有一點,我就把那兩塊蛋糕也和她們分享,她也很開心,我也很開心。
聽起來,我似乎是在讀糕點學校,校園蛋糕使者。
M,我沒有刻意要做蛋糕討好別人,我只是剛好會做蛋糕,剛好遇到願意試嚐的人。然而這過程卻讓我驚喜不斷,也再次體會被封閉起來的分享樂趣。
M,國小一次教師節,我帶著妳辛苦工作的錢去學校繳英文學費,學校沒開,我遇到了朋友,朋友說今天教師節,他們正要去老師家,我剛好沒事,就跟他們一道。大夥討論要送什麼給老師,七嘴八舌的,說要送蛋捲,可是錢不夠,我大器的說,我有,就買蛋捲吧。於是我們開心地去老師家玩了一下午。回家,老師還打電話謝謝外婆,說用我的錢買了蛋捲送她的事。結果被打了一頓,「妳知不知道這錢是給妳繳學費的。」「妳知不知道妳媽工作多辛苦。」外婆心疼著自己女兒在外工作辛苦,而她的外孫女卻不懂事闊氣的花錢。外婆悄悄把錢補上讓我再去繳學費,不要讓妳知道,免得讓妳又生氣。而我,我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我只是不懂大人的世界很辛苦。然而此後,我也漸漸學得要小心不要花錢,也不要和朋友們玩請來請去的遊戲,最好也不要和朋友出去玩,免得要花錢,要去吃東西,要幹嘛幹嘛。
M,我不生大人的氣,我只是不瞭解自己處在什麼環境。但是後來我又太把自己侷限在這樣的環境裏了,結果把自己變得好渺小,連快樂都很不安,好像這樣的環境的人就不該擁有快樂、不該擁有笑。
M,我錯了。快樂其實很簡單也很便宜的。然而我一直沒再敢去嘗試與用心體會它。
M,隨著我現在在練習的「鬆」,我有了愈來愈多的快樂與分享的能力,原來它是如此簡單與平民化,它不是建立在對一套豪華大餐的想像上,「我吃了大餐就會快樂」,快樂不是一種規劃出來的結果,快樂是自身滿足感的溢出,因為滿溢,而分享。
所以啊!M,不要相信「窮人沒有快樂的權利。」再者,沒有人是窮人,只有被過多欲望鑿穿而永無法填滿的病人,健康的人每天都很快樂也能分享他的能力。M,一旦妳今天與人分享一點什麼,一句話、一朵花、一塊餅、一餐飯,妳今天就是健康的富人。
M,願我現在滿心的快樂能透過這文字傳遞予遠方的妳,而我也要在此先感謝妳,因為我相信看到這信的妳一定也祝福了我。
20.3.09
Angoulême BD_動漫展
每年一月底在翁鼓連孟(Angoulême)這個法國小鎮都會舉辦動漫節活動(2009年動漫節)。
有很多活動,音樂與影像結合,連續作畫二十四小時,每畫好一張就放在網頁上,畫家簽名,討論,我沒去,朋友去了,帶了大會準備的貼紙回來,在法國文化電台也有現場轉播與訪問,我聽到一個節目就是在討論把文學作品改編成畫作的討論,近幾年,一直有很優秀的漫畫家畫起文學作品來,台灣也有進口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等漫畫。
有很多活動,音樂與影像結合,連續作畫二十四小時,每畫好一張就放在網頁上,畫家簽名,討論,我沒去,朋友去了,帶了大會準備的貼紙回來,在法國文化電台也有現場轉播與訪問,我聽到一個節目就是在討論把文學作品改編成畫作的討論,近幾年,一直有很優秀的漫畫家畫起文學作品來,台灣也有進口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等漫畫。
[家書]之後_推論此生生命使命
同樣地原文照登。(參考上篇推論此生生命功課)
17 03 2009
我的人生使命是什麼?從小我就很愛帶頭做事情,甚至表現,像扯鈴、跳舞,很奇怪,老師那時說我筋骨僵硬不適合,可我卻還是堅時要跳,後來在大表演場跳舞時感覺好興奮啊!國中好像也沒什麼,畫圖吧,高職和朋友玩,學藝股長,參加球隊校隊之類,畫圖,設計,圖像式思考,創意思考。因為想進廣告公司而看了很多創意的書和圖,開拓一個有趣的世界,新鮮的想法,不同於尋常的眼光,看出事情的獨特之處,感覺敏銳,想像力,寫詩,感覺細膩,疑問,透過詩理解人生,哲學,對疑問契而不捨,不輕易停在一個點上,更深入思考以前閱讀的宗教性書籍,了解人所造成的不公不義,了解人們用什麼點來施力與對抗,問問題,問到最後遇見了自己,最大的問題就是自己,每一個經驗都是學習一項配備,英文呢?其實也是,所以我的使命是哲學家?宗教導師?(打到這裡不得不笑了出來,因為我很愛開玩笑說我以後會變偉人,叫我媽別把我的東西丟掉,因為我常不在家)獨自修行,給予,用什麼形式給予?用生動活潑的例子給予,用有趣的、幽默的方式給予,演戲嗎?劇本,昨天晚上想到政治的議題,如果直接談有點嚴肅與無趣,但如果透過戲劇或表演、音樂等就會比較有趣,就像那個法國喜劇演員所做(忘了名字有機會補上,最早把法國公會與企業間的賄賂給講出來)。嘿!我的使命好像還不是很清楚嘛。看著,你將會一步步接近完成使命需要的東西,而現在只要好好放鬆,到時你就會知道使命是什麼。好神秘哦!不,一點也不,只是講了你也不會信,所以就耐心看著吧。好吧!反正我現在也很忙,我的放鬆功課隨時要做,我覺得很奇怪,為什麼我每次想到什麼好點子,胃都會痙攣的厲害、興奮到發抖,這是怎樣,我以為這是表示,這真的是個好問題,我真厲害,可是好像不是,這也是要學放鬆嗎?對,要在不舒服時放鬆,也要在太興奮時能放鬆,二者都是病,都是「我執」的病,兩者都該放下,「平常心」去做就好,謝謝,這真是解了我一直以來的疑惑,我一直以為那個興奮的我是我,是了不起的我,是擁有好主意的我,更甚的是,我的胃翻攪其實是一種緊張,深怕好不容易想出來的、想好的好點子給忘了,就不能表現了,所以那其實是緊張、害怕失去把「好的自己」呈現出來的機會,以為那樣的自己是偶爾才會來到,然而卻沒發現,一旦緊張,自己的覺察力就會喪失,那麼 「好自己」當然就被關起來了,而「壞自己」出現時,也會緊張,怎麼辦,會被別人看到自己不好的一面,好緊張,快,快躲起來,掩飾起來。
這兩種其實就是太黏滯在「自己」的表象上,太在乎自己的表現,用好、壞表現來決定自己好壞,這當然會讓自己緊張,要認清這點,要看到自己在執著那些表現時的態度、情緒與誤解。怎麼會拿一個「大」的東西去塞在小的東西裏,然後用這個「小」來定義「大」呢?這根本就是「顛倒」。而我正在做的事就是這個顛倒,把「自己」化約為「表現」,一篇好的文章、一次好的談話、一次好的打拳等等。我把自己「只」等同於一個行為、一個表現,不,應該反過來,我是大的,表現是小的。我現在完全活在當下,活在表現之中給你們看,我不要求要做到什麼,但我要把我會做的盡量在當下這刻展現出來(這句話改成,把我的能力在當下這刻自然流淌直到滿溢,會比較好,「盡量」二字顯得侷促與為難),在寫這裏時,我腦袋不停湧現《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的最後一幕,男主角上了雙環,他問自己,「你是誰?」他說,「現在」。
﹣﹣﹣﹣﹣生命使命部份結束﹣﹣﹣﹣
看起來對生命使命的議題推導並沒有得到具體的答案,然而對我來說並不重要,我並不是要一個具體的職業定義的東西,不過倒是得以回顧過往自己在想學的東西上的一帆風順來理解一些事情,這些不管是在學校學的、外面學的、工作學的都融合在我的能力裏,我無法單抽出一種能力來說我未來就是得做這個,這不是又把自己做「小」了嗎?自己很「大」何必畫地自限。
至於寫出來的東西,對看的人而言無非是一種虛構,是小說,是隱喻,是複製都可以,畢竟書寫與寫出來的文字都只是工具、只是謹供參考的個人習作,猶如「指月之指」(註1)。
﹣﹣﹣﹣﹣﹣﹣﹣﹣﹣﹣﹣﹣﹣﹣﹣﹣﹣﹣﹣﹣﹣﹣﹣﹣﹣﹣﹣﹣﹣﹣﹣﹣﹣﹣
註1:《楞嚴經》卷二:「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當應看月。若復觀指以為月體,此人豈唯亡失月輪,亦亡其指。何以故?以所標指為明月故。」
《楞伽經》四:「如實觀察者,諸事悉無事。如愚見指月,觀指不觀月,計著名字者,不見我真實。」
《圓覺經》:「修多羅教如標月指,若復見月了知所標畢竟非月,一切如來種種言說開示菩薩亦復如是。」
《大智度論》卷九:「如人以指指月,以示惑者。惑者視指而不視月,人語之言:我以指指月令汝知之,汝何看指而不看月?此亦如是,語為義指,語非義也。」
《往生論著》下:「名為法指,如指指月。」
為什麼「愚」者見指不見月呢?因為「愚」的眼是只看得到現象的眼,所以他只能看到指月的指,因為「手指」是物質的、現象的,他根本看不到「月」,但是順著「指」,他會開始推論「月」存在與否的問題。
和朋友討論聖經時,做了一個這樣的比較與討論。「在聖經裏,有類似指月之指的說法嗎?」
可以假設性地說,有,那個「指」在聖經裏就是「耶穌」,怎麼說呢?
〈約翰福音八章十二節〉「耶穌又對他們講話,說:「我是世界的光。誰跟隨我就絕不在黑暗裏行走,反而擁有生命的光。」(De nouveau donc Jésus leur parla en disant : Je suis la lumière du monde, celui qui me suit ne marchera absolument pas dans les ténèbres, mais possédera la lumière de la voie. « Jean 8 :12 »)
耶穌是光,照亮通往上帝的道途,同時,他也是話語。他是上帝在創造世界前便造了的神。
〈箴言八章二十二節∼三十一節〉「耶和華在一開始便以其聲造了我,...。」(Jéhovah lui-même m’a produite comme le commencement de sa voie, --. « Proverbes 8 :22-31)
〈約翰福音一章一節〉「一開始話語就在,而話語和上帝同在,話語是個神。」(Au commencement la parole était, et la Parole était avec Dieu, et la Parole était un dieu. « Jean 1 :1 »)
〈約翰福音一章二節〉「所有事物透過他得以存在,沒有他事物不能存在。」(Toutes choses vinrent à l’existence par son intermédiaire, et en dehors de lui pas même une chose ne vint à l’existence. « Jean 1 :2 »)
另外,耶穌也講過「你們要通過我才能到父那裏去。」的話(我查查出去再補上)。
所以,耶穌做為「光」照亮人通往上帝之路,就像指月的指給出月亮的方向,然而另一方面,耶穌做為「話語」又是存在與上帝的中介。
關於「話語」和「光」的說法,讓我很感興趣,因為在傅柯的《詞與物》裡,就有一章對委拉斯蓋茲《宮娥圖》畫作的細膩分析(看得我都覺得瑣碎),其中「光」的投射與「可見性」脫離不了關係,然而再從更傅柯的觀點來看,是光給了可見物存在,而我們看到物,我們說它,在光照之前並沒有可見物,不是說物原就存在,而光打在物上,使我們能看到,沒有這三個程序,只有光與物的同時存在,物是光的產物,而從這裡開始,傅柯得以探討,光是哪來的,我們所見著之物,是在什麼角度的光照下給呈現出來的。
如果對聖經與禪之間類比關係有興趣,可以進一步參考《耶穌也說禪》心靈工坊出版社。
[家書]之後_推論此生生命功課
我猜自己、也許也不是自己正在做一項實驗,這對習慣計劃、規劃、批判、懷疑的腦袋來說可能會是個大膽實驗,但對內在的我來說,卻愈來愈舒適。
現在開始的書寫是一種記錄,記錄一種轉變過程,一種不知是否會變化也不知會變成什麼的記錄,如果真的能轉化現在狹隘的存在感,那麼這記錄就會變得有趣,反之,就當是書寫習練,也挺好。
﹣﹣﹣﹣﹣﹣﹣﹣﹣﹣﹣﹣﹣﹣﹣﹣﹣﹣﹣﹣﹣﹣﹣﹣﹣﹣﹣﹣﹣﹣﹣﹣﹣﹣﹣﹣﹣﹣﹣﹣﹣﹣﹣﹣﹣﹣﹣﹣﹣﹣﹣﹣﹣﹣﹣﹣﹣﹣﹣
早在《前世今生》這本書時,我就對前世問題有興趣,很想透過催眠或什麼方式瞭解前世,因為在書中有個重要主題是透過前世催眠瞭解今生功課。這對於當時對佛教書籍有所涉獵的我而言並不難理解此概念,並且出於對某種可能重複出現的痛苦之害怕,極想早日瞭解今生功課為何,想快快做好,不要再痛苦。當時就是懷著這樣一種趨樂避苦的心態與興趣想了解前世議題。
前年,又看了李欣頻的《夢.前世.靈魂之旅》,又再度讓我回想起以前青少年時期對前世議題的興趣,然而她的體驗對我而言又太遠了一點,而且有點貴。
前陣子,在因緣際會下,竟有朋友提起前世話題,我迫不及待的想試。然而試了幾次沒有可理解的內容時,就又暫放一旁。
我開始問自己,為何那麼想知道些什麼?想知道自己現在所做所選到底是適合我還是只是一種虛榮的欲望?我為何會做這件事,是自由意志還是受命運牽絆?為何會遇到這些人,除了現在的關係,我們曾經有可能是什麼關係,我們之間反覆的傷害或陪伴倒底是要成就什麼 ?好多存在基本問題,不斷化做問號盤旋在心裏。
然後,我就開始回憶起關於自己此生的生命,我想這至少是最便宜、便利的方法,就地取材。我安慰自己,尚未有前世體驗或不確定有無前世沒關係,先從此生想起也不錯啊,何必捨近求遠!於是不知不覺便形成家書系列。光是從有記憶的童年經驗開始到現在,就讓我整個精神體驗飽滿到不行,也就是說,需要慢慢用心思去消化,而消化之後給自己帶來對自我的理解與覺察則是比讀十年書來的重要,不,應該說,閱讀來的是給予自己知識的形式,而後自己從生活中體驗到的則是為這形式倒進內容。就像有模子沒麵粉,那是做不了蛋糕,同樣的一團流動的麵粉則需要一個模子暫定它以放進烤箱,然而等蛋糕烤好了,模子就不需要了,蛋糕巳可以脫離模子獨自取出。(言下之意,我現在是烤好的蛋糕囉?)
孔子曾問道於老子(有爭議),老子跟他說了這樣的話:「大部分你所讀的東西都是來自古代。然而那些人都死了,骨頭也早巳成灰,你不該再把他們的話當真。那些聖賢都巳作古。你應該去除傲慢、虛榮並終結這些幻像。這會讓你變強。」(蔡志忠的《老子說》,我竟然是看法語版翻成中文,原諒我,我的網路有問題)
人,真的變強健,就是不被任何一種欲望操控,(欲望包括求知欲),把那些「知道」丟掉,在蛋糕做好之後,不要依賴模子,要相信自己巳是蛋糕,不再是那軟趴趴的麵團。
在這一連串的心靈黑洞的探照過程,我漸漸從自己的過去中鬆綁,活在現在的自己裏,然而心中隱隱對未來的自己好奇,雖說現在就是自己的未來,但對於自己生命功課是什麼,卻仍不清楚,雖然過去感到受傷的或痛苦的巳不再對現在的自己起作用,但之後我要何去何從,仍牽引我探索的欲望,是否還是得透過對前世的探尋才能明白此生生命課題?然而前題是,究竟有沒有輪迴?要先知道有沒有輪迴這件事,才能提出自己前世是什麼的問題吧?這又是一個大哉問。再者,自己幾次試驗未果,這讓我不得不找別的方式來理解今生生命命題。巧好在《夢.前世.靈魂之旅》提到這樣一種說法:「如果要了悟此生的功課是什麼,可以回首過去,特別是影響妳最重大的事件,或是挫敗...然後把這些情緒事件串起來,就可以知道這一連串的考題,指向的是什麼主題...同理,如果想要了悟此生的使命是什麼,回首過去妳所獨擁有的天賦、資源、特殊好運,了解這些配備為的是讓妳順利行使何種使命?...如果連覺知身邊的線索都不去做,不去向上、向外探索整張生命藍圖,就會讓自己陷在迷沌與乞求之中...。」
嘿!這豈不太好。我又可以就地取材探索自己人生命題。況且之前才回憶了一堆記憶坑洞,還熱著呢。
於是,前天我又在圖書館筆書了起來。
寫出來的東西很有趣,我想照打出來,除了一些不通順句子的修改及標點符號的添加外,原文照登。(這裡的寫乃參照《心靈寫作》、《狂野寫作》的基本步驟:不停筆、不多加思考、不修改、順著思路緊追著寫)
17 / 03 / 2009 波爾多
我要用寫的方式來確認今生的功課和使命,我想知道今生的功課是什麼?在寫家書時其實巳經多少反省了一些感覺挫折的事還有黑暗面,我想「爸爸」這件事還是影響到我,但那是哪一個層面呢?還是說不是「爸爸」,而是透過他呈顯出某種感覺,安全感嗎?我想回想「高中聯考」的事。我一直對這件事耿耿於懷,就好像我對「爸爸」的事耿耿於懷,這兩次事件的態度是否要我學會「放下」,過去的就過去了,不要一直想「如果我有爸爸」,「如果聯考那天沒腹瀉一天」的假設性問題。我昨天以為我的生命功課是「自信」,因為我一直因為這兩件事而對自己有信心不足的感覺,再回溯到國小三或四年級生的一場病,德國麻疹,請了兩禮拜的假之後功課就跟不上了。這三件事都讓我有一種感覺,「如果我沒生病就好了」、「如果我沒失去爸爸就好了」,我太「執著」看著我所失去的東西了,我覺得如果我沒有失去,我現在一定很好,可是其實我自己有慢慢領悟到,我所失去的卻帶給我更大的空間,變成我可以變的,這點在這成長過程中一直都有感覺,現在寫來更是覺得清楚,「放下執著,看到自由」。那「自信」問題呢?好像只是個愰子,因為我好像常自覺自己不夠好,可是我都會因此去努力或去試,甚至現在在試的過程中也不去想自己好不好的問題,我也許不是真的覺得沒自信,我只是覺得還可以更好,可,這也是一種沒自信啊,但比起「執著」,我想「自信」問題略顯弱了一點,不過我倒是一直在重覆一種狀態,就是在陌生環境學的狀態。這意味著什麼呢?在一個新的領域學新的東西,冒險嗎?勇氣?好奇?學習在任何陌生的領域都可以生存嗎?培養自信嗎?訓練「開放」的胸襟,寫到「開放」時,特別有感覺(心像糾了一下,像看到喜歡的人那樣)。一方面要學「放下」,一方面學「開放」,而這兩個不是相輔相成嗎?放得下才打得開,所以一邊也要在不同領域,甚至就算是哲學,是傅柯,也因為換了不同地方,換了不同語言而把整個閱讀經驗跟理解都轉換了,甚至工作也是,去清大歷史所工作離開求學的哲學所,也是一種「開放」的學習,一方面要「放下」心中原有的、原來學到的,這個放並沒有損失,反而因放下才能學到開放。這樣寫來自己真的清楚了自己的功課,而的確也是在這些不同領域與環境,我從剛開始到新環境的不耐、戀舊到最後熟悉、自得並在其中感受、理解自己對此一領域或環境原來的偏見是假的,而在親自體會到之後,才慢慢看到它的好處與對我的啟發和幫助。如果瞭解了這點,那麼接下來的生活,就是要隨時覺知自己的心,處於一種「開放」、「放鬆」狀態就可以了。其它的就讓事件、讓人們經過我就可以了。啊!我好興奮啊,好想快點打成網誌和大家分享,但是要記得自己,不要得意忘形了。其實這個體會只有妳自己知道,也只有對妳自己有意義,所以妳的興奮是必然的,而別人的旁觀或不解也是正常的,對妳自己有意義是因為妳終於搞清楚那些發生在妳身上事件及經歷的意義,它們決非偶然,妳看妳一連串的類似情形就知道,它們在幫妳學習妳所需的功課,所以當妳看到別人一直在重蹈覆轍時,別急著批判、責備他人,那是他們的功課,他們在一次又一次的練習裏,一點一點地學著某種人生主題。我覺得好飽滿哦,都不知道接下來要問什麼了,對了還有時間,我感覺差不多是每三年一換,國中、高中、二專、二技、碩士、工作,啊,也不盡然三年啦,看功課大小,有些東西或地方不需要待太久,來法國四年,波爾多三年,過渡期兩年,差不多三年間就會開始熟悉並適應自己所謂陌生的地方,蠻好的嘛,都不長。
﹣關於生命功課部分結束﹣
嚴格說來,我是愈大愈快樂,基本上無災無難,想做的事都有做到,後來除了插大、第一次哲研所徵試、感情受挫等事件外,不太有什麼痛苦事件。所以痛苦的點其實不多,不過如果抓著一個不放的話,那還是夠受的了。
我覺得比較有趣的是關於「開放」這個生命功課,這讓我回想起一堆亂七八糟的事來。幼稚園:舞蹈表演;小學:扯鈴、民族舞蹈、信一貫道、迷各種神佛思想、偷東西;國中:畫畫,翹課;高職:國貿、讀心理學月刊、廣告雜誌、動腦雜誌、籃球(加入校隊但其實只是為了不用升旗)、交朋友、心理輔導社團、畫室學畫準備轉系、寫小說、散文在校刊和南青,參加新世界(介紹基督教信仰的團體,每週去看錄影帶)。二專:廣告設計、閱讀、體育用品店打工(固定看棒球轉播),在茶坊做大夜班。參加佛光山青年佛學營(忘了何時參加的)。工作:婚紗設計,第一次反動,在小小公司會議上提出開會不該利用員工下班時間,領薪水時,老闆娘冷冷的說公司制度如此,如果不適合妳,那只好請妳另謀高就。考進華燈劇團。二技:應用外語,在網路上寫詩,貨運公司打工,第一次跟女生告白,失戀,參加清海無上師道場,開始吃素,參加畢聯會和大家做出一本奇怪畢業紀念冊,參加張老師培訓課程,遇到哲學傳記;碩士:哲學,練拳。還有一些手作坊的打工、咖啡店打工、畫室學畫、去補公職考試、補習班工讀生(像幫派有不同補習班之分)。在法國也持續了一學期與摩門教會友的討論,另現在又和耶和華見證人的會友持續見面討論,或是玩雜耍、上現代舞等,太混亂了,反正就是什麼事都有種莫名的好奇與熱情,有些很快就沒興趣了,有些則斷續做著,有些則一直做著,這些回想只是為了再度確認這個「開放」問題,我發現自己常去碰些大人會叫我別碰的東西,尤其是宗教上的,我什麼都願意看看,例如那時大家普遍對清海無上師沒好感的時候,我就會很好奇,她是有哪裏不對或不好,想自己去知道再判斷。當然,也曾因這種好奇心被陌生人騙了兩千元,哈哈。這讓我再度知道自己的限度,我以為自己很厲害,怎麼可能被騙,可是結論是我很清醒的白給人家兩千塊。不過,這不重要。
一旦確認了「開放」是我的生命功課,那我就把自己徹底「放鬆」就好了,利用「覺察」來幫助自己完成此功課。我覺得這個對生命功課的確知還蠻有意義的,因為它會更能讓自己活在當下的每個情境裏,去體會這個主題,也不會盲目的祈求趨樂避苦。
現在開始的書寫是一種記錄,記錄一種轉變過程,一種不知是否會變化也不知會變成什麼的記錄,如果真的能轉化現在狹隘的存在感,那麼這記錄就會變得有趣,反之,就當是書寫習練,也挺好。
﹣﹣﹣﹣﹣﹣﹣﹣﹣﹣﹣﹣﹣﹣﹣﹣﹣﹣﹣﹣﹣﹣﹣﹣﹣﹣﹣﹣﹣﹣﹣﹣﹣﹣﹣﹣﹣﹣﹣﹣﹣﹣﹣﹣﹣﹣﹣﹣﹣﹣﹣﹣﹣﹣﹣﹣﹣﹣﹣
早在《前世今生》這本書時,我就對前世問題有興趣,很想透過催眠或什麼方式瞭解前世,因為在書中有個重要主題是透過前世催眠瞭解今生功課。這對於當時對佛教書籍有所涉獵的我而言並不難理解此概念,並且出於對某種可能重複出現的痛苦之害怕,極想早日瞭解今生功課為何,想快快做好,不要再痛苦。當時就是懷著這樣一種趨樂避苦的心態與興趣想了解前世議題。
前年,又看了李欣頻的《夢.前世.靈魂之旅》,又再度讓我回想起以前青少年時期對前世議題的興趣,然而她的體驗對我而言又太遠了一點,而且有點貴。
前陣子,在因緣際會下,竟有朋友提起前世話題,我迫不及待的想試。然而試了幾次沒有可理解的內容時,就又暫放一旁。
我開始問自己,為何那麼想知道些什麼?想知道自己現在所做所選到底是適合我還是只是一種虛榮的欲望?我為何會做這件事,是自由意志還是受命運牽絆?為何會遇到這些人,除了現在的關係,我們曾經有可能是什麼關係,我們之間反覆的傷害或陪伴倒底是要成就什麼 ?好多存在基本問題,不斷化做問號盤旋在心裏。
然後,我就開始回憶起關於自己此生的生命,我想這至少是最便宜、便利的方法,就地取材。我安慰自己,尚未有前世體驗或不確定有無前世沒關係,先從此生想起也不錯啊,何必捨近求遠!於是不知不覺便形成家書系列。光是從有記憶的童年經驗開始到現在,就讓我整個精神體驗飽滿到不行,也就是說,需要慢慢用心思去消化,而消化之後給自己帶來對自我的理解與覺察則是比讀十年書來的重要,不,應該說,閱讀來的是給予自己知識的形式,而後自己從生活中體驗到的則是為這形式倒進內容。就像有模子沒麵粉,那是做不了蛋糕,同樣的一團流動的麵粉則需要一個模子暫定它以放進烤箱,然而等蛋糕烤好了,模子就不需要了,蛋糕巳可以脫離模子獨自取出。(言下之意,我現在是烤好的蛋糕囉?)
孔子曾問道於老子(有爭議),老子跟他說了這樣的話:「大部分你所讀的東西都是來自古代。然而那些人都死了,骨頭也早巳成灰,你不該再把他們的話當真。那些聖賢都巳作古。你應該去除傲慢、虛榮並終結這些幻像。這會讓你變強。」(蔡志忠的《老子說》,我竟然是看法語版翻成中文,原諒我,我的網路有問題)
人,真的變強健,就是不被任何一種欲望操控,(欲望包括求知欲),把那些「知道」丟掉,在蛋糕做好之後,不要依賴模子,要相信自己巳是蛋糕,不再是那軟趴趴的麵團。
在這一連串的心靈黑洞的探照過程,我漸漸從自己的過去中鬆綁,活在現在的自己裏,然而心中隱隱對未來的自己好奇,雖說現在就是自己的未來,但對於自己生命功課是什麼,卻仍不清楚,雖然過去感到受傷的或痛苦的巳不再對現在的自己起作用,但之後我要何去何從,仍牽引我探索的欲望,是否還是得透過對前世的探尋才能明白此生生命課題?然而前題是,究竟有沒有輪迴?要先知道有沒有輪迴這件事,才能提出自己前世是什麼的問題吧?這又是一個大哉問。再者,自己幾次試驗未果,這讓我不得不找別的方式來理解今生生命命題。巧好在《夢.前世.靈魂之旅》提到這樣一種說法:「如果要了悟此生的功課是什麼,可以回首過去,特別是影響妳最重大的事件,或是挫敗...然後把這些情緒事件串起來,就可以知道這一連串的考題,指向的是什麼主題...同理,如果想要了悟此生的使命是什麼,回首過去妳所獨擁有的天賦、資源、特殊好運,了解這些配備為的是讓妳順利行使何種使命?...如果連覺知身邊的線索都不去做,不去向上、向外探索整張生命藍圖,就會讓自己陷在迷沌與乞求之中...。」
嘿!這豈不太好。我又可以就地取材探索自己人生命題。況且之前才回憶了一堆記憶坑洞,還熱著呢。
於是,前天我又在圖書館筆書了起來。
寫出來的東西很有趣,我想照打出來,除了一些不通順句子的修改及標點符號的添加外,原文照登。(這裡的寫乃參照《心靈寫作》、《狂野寫作》的基本步驟:不停筆、不多加思考、不修改、順著思路緊追著寫)
17 / 03 / 2009 波爾多
我要用寫的方式來確認今生的功課和使命,我想知道今生的功課是什麼?在寫家書時其實巳經多少反省了一些感覺挫折的事還有黑暗面,我想「爸爸」這件事還是影響到我,但那是哪一個層面呢?還是說不是「爸爸」,而是透過他呈顯出某種感覺,安全感嗎?我想回想「高中聯考」的事。我一直對這件事耿耿於懷,就好像我對「爸爸」的事耿耿於懷,這兩次事件的態度是否要我學會「放下」,過去的就過去了,不要一直想「如果我有爸爸」,「如果聯考那天沒腹瀉一天」的假設性問題。我昨天以為我的生命功課是「自信」,因為我一直因為這兩件事而對自己有信心不足的感覺,再回溯到國小三或四年級生的一場病,德國麻疹,請了兩禮拜的假之後功課就跟不上了。這三件事都讓我有一種感覺,「如果我沒生病就好了」、「如果我沒失去爸爸就好了」,我太「執著」看著我所失去的東西了,我覺得如果我沒有失去,我現在一定很好,可是其實我自己有慢慢領悟到,我所失去的卻帶給我更大的空間,變成我可以變的,這點在這成長過程中一直都有感覺,現在寫來更是覺得清楚,「放下執著,看到自由」。那「自信」問題呢?好像只是個愰子,因為我好像常自覺自己不夠好,可是我都會因此去努力或去試,甚至現在在試的過程中也不去想自己好不好的問題,我也許不是真的覺得沒自信,我只是覺得還可以更好,可,這也是一種沒自信啊,但比起「執著」,我想「自信」問題略顯弱了一點,不過我倒是一直在重覆一種狀態,就是在陌生環境學的狀態。這意味著什麼呢?在一個新的領域學新的東西,冒險嗎?勇氣?好奇?學習在任何陌生的領域都可以生存嗎?培養自信嗎?訓練「開放」的胸襟,寫到「開放」時,特別有感覺(心像糾了一下,像看到喜歡的人那樣)。一方面要學「放下」,一方面學「開放」,而這兩個不是相輔相成嗎?放得下才打得開,所以一邊也要在不同領域,甚至就算是哲學,是傅柯,也因為換了不同地方,換了不同語言而把整個閱讀經驗跟理解都轉換了,甚至工作也是,去清大歷史所工作離開求學的哲學所,也是一種「開放」的學習,一方面要「放下」心中原有的、原來學到的,這個放並沒有損失,反而因放下才能學到開放。這樣寫來自己真的清楚了自己的功課,而的確也是在這些不同領域與環境,我從剛開始到新環境的不耐、戀舊到最後熟悉、自得並在其中感受、理解自己對此一領域或環境原來的偏見是假的,而在親自體會到之後,才慢慢看到它的好處與對我的啟發和幫助。如果瞭解了這點,那麼接下來的生活,就是要隨時覺知自己的心,處於一種「開放」、「放鬆」狀態就可以了。其它的就讓事件、讓人們經過我就可以了。啊!我好興奮啊,好想快點打成網誌和大家分享,但是要記得自己,不要得意忘形了。其實這個體會只有妳自己知道,也只有對妳自己有意義,所以妳的興奮是必然的,而別人的旁觀或不解也是正常的,對妳自己有意義是因為妳終於搞清楚那些發生在妳身上事件及經歷的意義,它們決非偶然,妳看妳一連串的類似情形就知道,它們在幫妳學習妳所需的功課,所以當妳看到別人一直在重蹈覆轍時,別急著批判、責備他人,那是他們的功課,他們在一次又一次的練習裏,一點一點地學著某種人生主題。我覺得好飽滿哦,都不知道接下來要問什麼了,對了還有時間,我感覺差不多是每三年一換,國中、高中、二專、二技、碩士、工作,啊,也不盡然三年啦,看功課大小,有些東西或地方不需要待太久,來法國四年,波爾多三年,過渡期兩年,差不多三年間就會開始熟悉並適應自己所謂陌生的地方,蠻好的嘛,都不長。
﹣關於生命功課部分結束﹣
嚴格說來,我是愈大愈快樂,基本上無災無難,想做的事都有做到,後來除了插大、第一次哲研所徵試、感情受挫等事件外,不太有什麼痛苦事件。所以痛苦的點其實不多,不過如果抓著一個不放的話,那還是夠受的了。
我覺得比較有趣的是關於「開放」這個生命功課,這讓我回想起一堆亂七八糟的事來。幼稚園:舞蹈表演;小學:扯鈴、民族舞蹈、信一貫道、迷各種神佛思想、偷東西;國中:畫畫,翹課;高職:國貿、讀心理學月刊、廣告雜誌、動腦雜誌、籃球(加入校隊但其實只是為了不用升旗)、交朋友、心理輔導社團、畫室學畫準備轉系、寫小說、散文在校刊和南青,參加新世界(介紹基督教信仰的團體,每週去看錄影帶)。二專:廣告設計、閱讀、體育用品店打工(固定看棒球轉播),在茶坊做大夜班。參加佛光山青年佛學營(忘了何時參加的)。工作:婚紗設計,第一次反動,在小小公司會議上提出開會不該利用員工下班時間,領薪水時,老闆娘冷冷的說公司制度如此,如果不適合妳,那只好請妳另謀高就。考進華燈劇團。二技:應用外語,在網路上寫詩,貨運公司打工,第一次跟女生告白,失戀,參加清海無上師道場,開始吃素,參加畢聯會和大家做出一本奇怪畢業紀念冊,參加張老師培訓課程,遇到哲學傳記;碩士:哲學,練拳。還有一些手作坊的打工、咖啡店打工、畫室學畫、去補公職考試、補習班工讀生(像幫派有不同補習班之分)。在法國也持續了一學期與摩門教會友的討論,另現在又和耶和華見證人的會友持續見面討論,或是玩雜耍、上現代舞等,太混亂了,反正就是什麼事都有種莫名的好奇與熱情,有些很快就沒興趣了,有些則斷續做著,有些則一直做著,這些回想只是為了再度確認這個「開放」問題,我發現自己常去碰些大人會叫我別碰的東西,尤其是宗教上的,我什麼都願意看看,例如那時大家普遍對清海無上師沒好感的時候,我就會很好奇,她是有哪裏不對或不好,想自己去知道再判斷。當然,也曾因這種好奇心被陌生人騙了兩千元,哈哈。這讓我再度知道自己的限度,我以為自己很厲害,怎麼可能被騙,可是結論是我很清醒的白給人家兩千塊。不過,這不重要。
一旦確認了「開放」是我的生命功課,那我就把自己徹底「放鬆」就好了,利用「覺察」來幫助自己完成此功課。我覺得這個對生命功課的確知還蠻有意義的,因為它會更能讓自己活在當下的每個情境裏,去體會這個主題,也不會盲目的祈求趨樂避苦。
19.3.09
[法國學運_LRU] 罷課活動之二_Guy Debord
昨天下午去大教室準備看電影,是Guy Debord的《Critique de la séparation》。
我不認識這個導演。在路上遇到非裔法國朋友,跟他說有這個電影可看,於是我們就一起去大教室。
因為技術問題,電影沒放成。朋友跟我解釋這個導演很有名,也是六八學運的重要人物之一,他是國際情勢主義創始人(l’international situationniste)和(international Lettriste / 字符主義者,法國現代詩流派之一,以字母的音樂性取代內容思想性)。他最有名的概念就是社會有如一場表演(le spectacle),出自他的書《表演社會》(La société du spectacle, 1967)。也有翻成《景觀社會》。然而據我朋友的解釋,我覺得表演社會比較容易理解,不過一開始聽書名,我以為是跟表演藝術有觀的理論,原來是說資本主義社會有如一個大的展演場,到處是催人消費的廣告,整個社會被光鮮亮麗的廣告給包裝著,猶如一個盛大舞台,其中只隱含一個真實,消費。
而現在,大學也正要被擠入這樣的強勢社會結構裏,所以他們要抗爭,要爭取討論空間,要再思考大學價值,或嚴格一點說來,是思考人文學科是否能換算成經濟價值。 這一波波大學去國家化的改革並非只發生在法國,在歐洲其實陸續在進行,主要是從經濟自由主義而來的思考模式,如何把高等教育整合成一個具競爭力的機構,有效生產有用「知識」。(這是從各學生會發的傳單看來的消息與解釋。)
之前,我對這個問題寫了一些瑣碎的感想,因為那天才聽完我老闆的課,有點high,思路也傾向於大學實屬文化之所,是自由交流的場域。現在我倒想進一步懷疑,每次抗爭都最激烈的人文學科,為什麼總是最強烈反對這樣的自由經濟化?
反抗最激烈,表示有什麼東西最重要,重要到也許需要誓死捍衛。
表示有一種價值是反自由經濟化的價值。
好,那是什麼?人文、思想、自由、多元、創意。這些可能普遍分佈在哲學、文學、歷史、社會學、藝術等學科。
高等教育市場化將會弱化這些學科,比如說在資源分配上的不均等、學院規模縮小、甚至消失在學術市場上。
基於這些可料想到的未來發展,最弱勢的人文學院總是抗爭的最強悍。
所以,總而言之就是一種生存剝奪的恐懼感。似乎人文學院消失,會帶來人類的毀滅、人類價值的傾頹、文明的退化,真理與自由的最後一塊靜土就要失守了。
然而人文學院不存在或弱化,就代表整個社會的反思、思考、人文價值等也會跟著弱化或消失嗎?人文學院不是固守人文價值的堡壘,反倒是因有充沛的人文力量在人們存在底蘊裏竄動著,才孕育出有形的學院。所以,人文價值不能被化約為人文學院的存在價值。這兩個要清楚區分,不能混為一談。學院頂多是個工具性價值,具有認證標記,似乎在保障知識的真實性,但同時,它又在形塑其本身的權威性,它的「真實」認證成了權威本身,成了合法發言的權力,有「指出別人是錯」的權力。由於此權力仍是某種社會權力之一,所以還是有許多人願意為它傾注心血以擁有它。因此,我們也可合理質疑,悍衛人文學院、學科的存在其實是一種利益力量之間的對抗。
價值本身從來不需要被悍衛、被認證,它就是它自己,是人們想從價值那裏換取什麼,悍衛與標名才得以以其名,各行其道。
因此,我大膽設想,如果沒有哲學系、沒有文學系、沒有藝術系、沒有社會學系等,會如何?這些原本或未來來讀這些學系的學生和教授就得在社會各個不同點上重新安置人生。難道這些原來具有批判心靈或思想的人就因此失去了批判能力?如果真如此,那不正好證明這些關於人或生命或美的思想只能活在真空無菌室裏,那人們納稅闢個真空無菌室養這些高級盆栽幹嘛?欣賞?國家門面?這些來自於人的,不是就要在人群裏滋養,如果真有真理,也不會因為沒了人文學院而不見,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所謂的人文價值湧現。它不可能是在真空室裏栽培出來,然後跟大家宣佈「真理」培育出來了。
再者,價值也無需被指認,被指認的價值巳為所用,所以價值也不必靠學術來指認。當然我們也有很多社會反例可以例舉,例如很多遺址或古蹟都必需被研究考查才得以揭露其珍貴價值。但話又說回來,一塊遺蹟石頭的價值被反覆指認疊加後,便具有其經濟效益,不管是觀光或知識版圖的增擴。(且不深論)
另一方面,若過於強調人文價值在人文學院裏,那即暗示說,其他學門就不具人文價值的潛批判。如果是這樣,具有人文價值思想的人才更應該潛入各其他學門領域裏去,好好拯救這些不具人文素養的學門,在他們思考不人性化時,為他們踩煞車,跟他們討論,而不是關在無菌室裏駡他們把空氣弄髒了,害我們都不想出去。
這也挺不賴!人文精神間諜,搜集人類之所以道德淪喪的情報。
只是這有一個問題,即「洗腦」問題,一門學系的養成訓練有其過程,在其中我們學會對自身學門認同,就算不認同也有「反認同」的認同,那麼我們如何一邊當間諜一邊當優秀的「銀行員」(順應時事舉此例),而且當間諜,事先不就要接受特訓。
然而,這個問題乃來至於,我們自認其他學門的人就不能好好思考、批判,只有人文學門的人能批判、批判的好、批判的準。也就是我們預設,批判思考創意思考人文思考要來自於特別訓練。
然而,充其量這只是一種偏見罷了,一種為鞏固自身價值的力量濃縮成的偏見,以對抗其他力量。我還是不得不借用老子的「大道癈,有仁義。」一說。
與其死命的緊抱著自己的價值認同不放,倒不如承認自己在這個經濟自由主義的遊戲規則裏的確換取不了什麼籌碼。玩不玩得下去,我不知道,以小博大,也許。但至少讓自己、讓其他人不要被一堆「美侖美煥」的價值給沖昏了頭、滿腔熱血的以為自己真的在護衛什麼高尚情操,搶飯碗就搶飯碗,哲學家、文學家等等等也要吃飯啊,大家都有吃飯的權利,把這個最實在、最基本的生存原則放在最前面,坦承高尚的確不能當飯吃,這也沒什麼可恥,反而更現實化了人從存在到精神的多層可塑面向。
講半天,我到底想說什麼?我在想,如果我是別行業的小老百姓,我會自問,我繳稅給那群不事生產的人文學院的人,是幹嘛?我也對人生很有想法啊!只是沒人來訪問我,沒人來給我蓋章做鑑定而巳,他們以為我是修車的,對人生的想法就是「修」、就是「機械」嗎?首先,我是先做為一個人,看清楚,人吔,來到這個世上的,我不是雙手烏黑拿著老虎鉗從我媽的肚子裏蹦出來的。對我來說,每一天,我都涉及存在價值與意義的問題。只是我沒時間寫、沒時間找書來印證我的想法,沒有足夠的語彙描述這些複雜關係。我付錢給他們,讓他們有時間想、寫、說,最後還讓他們把高尚人文情操攬在自己身上,豈不怪哉?
好,我知道,事情不是我說的這麼簡單,可是我就忍不住這樣想,而且有時他們還嫌棄我們,好像他們是純粹抽象的存在,而我,這個修車的是純粹肉體的存在。有時,我看他們根本是病得不輕,什麼病,抽象病。
因此,我要勇敢的問,沒有哲學系,我還讀不讀哲學?別讀啦,連系都沒啦,讀什麼讀。沒用啦,吸風過日子哦。沒有哲學系,我就不能合理借錢來法國讀哲學,沒有哲學系,以後畢業沒學生可教,沒有哲學系,我上班上到累趴爬回家,看看電視笑一笑,哪來力氣思考藤蔓般的問題,沒有哲學系,我的社會身分難以確定,成為社會無用民一族,哪天不知會被歸到哪種分類被垃圾車載走,沒有哲學系,很多書賣不出去,很多書也不會出版,我們的資源會愈來愈淺,沒有哲學系,我們的社會也不會比較安靜,吵鬧仍會在,沒有哲學系,哲學會變得更真實些,沒有哲學系,其實也沒什麼大不了。
可是,如果有哲學系,世界也許會有些有趣,有哲學系,我們可以有個交換人生心得的地方,有哲學系,世界不會更好但也沒更壞,有哲學系,只是在人類思想物種上多開了一種花別,有哲學系,我無法保證還有什麼好處,就是因為不清楚有什麼好處,所以留校察看,有哲學系,也許也不壞。
罷課行動,基本上應定義為搶飯碗運動,存在所以爭取生存,沒有人可以質疑一個存在或取消一個存在,只因其缺乏價值。然而,就廣延面來看,它是深化全體社會對某些議題再思考、再批判的機會,不要急於下結論,也不要只聽到說得最大聲的話。
之前,我的中國好朋友去聽哲學系學生對這個大學改革法案的討論,他們認為政府對教職席位的取消,是不正當的,學生未來會面臨失業問題,等等。朋友出來後,語帶蒼涼的說,嘿,他們還可以在那討論這些教職席位的問題,(好像說我讀了哲學,沒工作你要負責,我加的),那我們呢?我們這些千里迢迢只是為了哲學而來的外國學生呢?我們才真的是前途茫茫。言下之意,聽來似乎在說,我們都在這安安靜靜的為哲學不顧一切了,你們這些哲學系學生卻在那吵那些工作席位的問題。哲學對你們來說難道只是求個工作溫飽嗎?難道沒別的什麼了嗎?
嗯!當然這還有很多層面的問題,只是做個外國學生在那聽那些的確會湧上那種道途不同之感。
我不認識這個導演。在路上遇到非裔法國朋友,跟他說有這個電影可看,於是我們就一起去大教室。
因為技術問題,電影沒放成。朋友跟我解釋這個導演很有名,也是六八學運的重要人物之一,他是國際情勢主義創始人(l’international situationniste)和(international Lettriste / 字符主義者,法國現代詩流派之一,以字母的音樂性取代內容思想性)。他最有名的概念就是社會有如一場表演(le spectacle),出自他的書《表演社會》(La société du spectacle, 1967)。也有翻成《景觀社會》。然而據我朋友的解釋,我覺得表演社會比較容易理解,不過一開始聽書名,我以為是跟表演藝術有觀的理論,原來是說資本主義社會有如一個大的展演場,到處是催人消費的廣告,整個社會被光鮮亮麗的廣告給包裝著,猶如一個盛大舞台,其中只隱含一個真實,消費。
而現在,大學也正要被擠入這樣的強勢社會結構裏,所以他們要抗爭,要爭取討論空間,要再思考大學價值,或嚴格一點說來,是思考人文學科是否能換算成經濟價值。 這一波波大學去國家化的改革並非只發生在法國,在歐洲其實陸續在進行,主要是從經濟自由主義而來的思考模式,如何把高等教育整合成一個具競爭力的機構,有效生產有用「知識」。(這是從各學生會發的傳單看來的消息與解釋。)
之前,我對這個問題寫了一些瑣碎的感想,因為那天才聽完我老闆的課,有點high,思路也傾向於大學實屬文化之所,是自由交流的場域。現在我倒想進一步懷疑,每次抗爭都最激烈的人文學科,為什麼總是最強烈反對這樣的自由經濟化?
反抗最激烈,表示有什麼東西最重要,重要到也許需要誓死捍衛。
表示有一種價值是反自由經濟化的價值。
好,那是什麼?人文、思想、自由、多元、創意。這些可能普遍分佈在哲學、文學、歷史、社會學、藝術等學科。
高等教育市場化將會弱化這些學科,比如說在資源分配上的不均等、學院規模縮小、甚至消失在學術市場上。
基於這些可料想到的未來發展,最弱勢的人文學院總是抗爭的最強悍。
所以,總而言之就是一種生存剝奪的恐懼感。似乎人文學院消失,會帶來人類的毀滅、人類價值的傾頹、文明的退化,真理與自由的最後一塊靜土就要失守了。
然而人文學院不存在或弱化,就代表整個社會的反思、思考、人文價值等也會跟著弱化或消失嗎?人文學院不是固守人文價值的堡壘,反倒是因有充沛的人文力量在人們存在底蘊裏竄動著,才孕育出有形的學院。所以,人文價值不能被化約為人文學院的存在價值。這兩個要清楚區分,不能混為一談。學院頂多是個工具性價值,具有認證標記,似乎在保障知識的真實性,但同時,它又在形塑其本身的權威性,它的「真實」認證成了權威本身,成了合法發言的權力,有「指出別人是錯」的權力。由於此權力仍是某種社會權力之一,所以還是有許多人願意為它傾注心血以擁有它。因此,我們也可合理質疑,悍衛人文學院、學科的存在其實是一種利益力量之間的對抗。
價值本身從來不需要被悍衛、被認證,它就是它自己,是人們想從價值那裏換取什麼,悍衛與標名才得以以其名,各行其道。
因此,我大膽設想,如果沒有哲學系、沒有文學系、沒有藝術系、沒有社會學系等,會如何?這些原本或未來來讀這些學系的學生和教授就得在社會各個不同點上重新安置人生。難道這些原來具有批判心靈或思想的人就因此失去了批判能力?如果真如此,那不正好證明這些關於人或生命或美的思想只能活在真空無菌室裏,那人們納稅闢個真空無菌室養這些高級盆栽幹嘛?欣賞?國家門面?這些來自於人的,不是就要在人群裏滋養,如果真有真理,也不會因為沒了人文學院而不見,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所謂的人文價值湧現。它不可能是在真空室裏栽培出來,然後跟大家宣佈「真理」培育出來了。
再者,價值也無需被指認,被指認的價值巳為所用,所以價值也不必靠學術來指認。當然我們也有很多社會反例可以例舉,例如很多遺址或古蹟都必需被研究考查才得以揭露其珍貴價值。但話又說回來,一塊遺蹟石頭的價值被反覆指認疊加後,便具有其經濟效益,不管是觀光或知識版圖的增擴。(且不深論)
另一方面,若過於強調人文價值在人文學院裏,那即暗示說,其他學門就不具人文價值的潛批判。如果是這樣,具有人文價值思想的人才更應該潛入各其他學門領域裏去,好好拯救這些不具人文素養的學門,在他們思考不人性化時,為他們踩煞車,跟他們討論,而不是關在無菌室裏駡他們把空氣弄髒了,害我們都不想出去。
這也挺不賴!人文精神間諜,搜集人類之所以道德淪喪的情報。
只是這有一個問題,即「洗腦」問題,一門學系的養成訓練有其過程,在其中我們學會對自身學門認同,就算不認同也有「反認同」的認同,那麼我們如何一邊當間諜一邊當優秀的「銀行員」(順應時事舉此例),而且當間諜,事先不就要接受特訓。
然而,這個問題乃來至於,我們自認其他學門的人就不能好好思考、批判,只有人文學門的人能批判、批判的好、批判的準。也就是我們預設,批判思考創意思考人文思考要來自於特別訓練。
然而,充其量這只是一種偏見罷了,一種為鞏固自身價值的力量濃縮成的偏見,以對抗其他力量。我還是不得不借用老子的「大道癈,有仁義。」一說。
與其死命的緊抱著自己的價值認同不放,倒不如承認自己在這個經濟自由主義的遊戲規則裏的確換取不了什麼籌碼。玩不玩得下去,我不知道,以小博大,也許。但至少讓自己、讓其他人不要被一堆「美侖美煥」的價值給沖昏了頭、滿腔熱血的以為自己真的在護衛什麼高尚情操,搶飯碗就搶飯碗,哲學家、文學家等等等也要吃飯啊,大家都有吃飯的權利,把這個最實在、最基本的生存原則放在最前面,坦承高尚的確不能當飯吃,這也沒什麼可恥,反而更現實化了人從存在到精神的多層可塑面向。
講半天,我到底想說什麼?我在想,如果我是別行業的小老百姓,我會自問,我繳稅給那群不事生產的人文學院的人,是幹嘛?我也對人生很有想法啊!只是沒人來訪問我,沒人來給我蓋章做鑑定而巳,他們以為我是修車的,對人生的想法就是「修」、就是「機械」嗎?首先,我是先做為一個人,看清楚,人吔,來到這個世上的,我不是雙手烏黑拿著老虎鉗從我媽的肚子裏蹦出來的。對我來說,每一天,我都涉及存在價值與意義的問題。只是我沒時間寫、沒時間找書來印證我的想法,沒有足夠的語彙描述這些複雜關係。我付錢給他們,讓他們有時間想、寫、說,最後還讓他們把高尚人文情操攬在自己身上,豈不怪哉?
好,我知道,事情不是我說的這麼簡單,可是我就忍不住這樣想,而且有時他們還嫌棄我們,好像他們是純粹抽象的存在,而我,這個修車的是純粹肉體的存在。有時,我看他們根本是病得不輕,什麼病,抽象病。
因此,我要勇敢的問,沒有哲學系,我還讀不讀哲學?別讀啦,連系都沒啦,讀什麼讀。沒用啦,吸風過日子哦。沒有哲學系,我就不能合理借錢來法國讀哲學,沒有哲學系,以後畢業沒學生可教,沒有哲學系,我上班上到累趴爬回家,看看電視笑一笑,哪來力氣思考藤蔓般的問題,沒有哲學系,我的社會身分難以確定,成為社會無用民一族,哪天不知會被歸到哪種分類被垃圾車載走,沒有哲學系,很多書賣不出去,很多書也不會出版,我們的資源會愈來愈淺,沒有哲學系,我們的社會也不會比較安靜,吵鬧仍會在,沒有哲學系,哲學會變得更真實些,沒有哲學系,其實也沒什麼大不了。
可是,如果有哲學系,世界也許會有些有趣,有哲學系,我們可以有個交換人生心得的地方,有哲學系,世界不會更好但也沒更壞,有哲學系,只是在人類思想物種上多開了一種花別,有哲學系,我無法保證還有什麼好處,就是因為不清楚有什麼好處,所以留校察看,有哲學系,也許也不壞。
罷課行動,基本上應定義為搶飯碗運動,存在所以爭取生存,沒有人可以質疑一個存在或取消一個存在,只因其缺乏價值。然而,就廣延面來看,它是深化全體社會對某些議題再思考、再批判的機會,不要急於下結論,也不要只聽到說得最大聲的話。
之前,我的中國好朋友去聽哲學系學生對這個大學改革法案的討論,他們認為政府對教職席位的取消,是不正當的,學生未來會面臨失業問題,等等。朋友出來後,語帶蒼涼的說,嘿,他們還可以在那討論這些教職席位的問題,(好像說我讀了哲學,沒工作你要負責,我加的),那我們呢?我們這些千里迢迢只是為了哲學而來的外國學生呢?我們才真的是前途茫茫。言下之意,聽來似乎在說,我們都在這安安靜靜的為哲學不顧一切了,你們這些哲學系學生卻在那吵那些工作席位的問題。哲學對你們來說難道只是求個工作溫飽嗎?難道沒別的什麼了嗎?
嗯!當然這還有很多層面的問題,只是做個外國學生在那聽那些的確會湧上那種道途不同之感。
17.3.09
[法國學運_LRU] 罷課活動之一_爭取合理居住條件抗爭紀錄片
2007年十月三日在巴黎的Rue de la banque有一場關於Mal-logé(居住條件差)的抗議,從電視畫面可以看到許多有色人種齊聚在那條路上抗議。居住條件差和SDF(無固定居所)是不同的問題,整體來說也可以相同問題,那群抗議的人抗議的是,他們付出極高的房租但卻和居住條件成反比,房子狀況很差但卻沒人修補,儘管如此,每月仍要付出極高租金。政府有補助這些房子的修善,但錢是進到房東帳上。法國的住房問題每年都是政治焦點之一,愈來愈多人是處於不穩定的生活狀態,而社會救濟住宅則供不應求,政府在這方面也沒有太大動作。
現在學校正在罷課,而事實上只有波三大罷得起來,其他如一大、二大、四大都罷不成,那些學系都是未來社會的菁英,而三大則是一群思想家、藝術家之類的學系,不過主要還是有有力的教授支持。
這學期的罷課方式採取積極反思的方式,用很多活動來引起思考與討論。甚至有一個小教室用來討論活動主題用,也就是如果你有什麼想法或主題要提供討論或資訊,可以去那裏找人合作,並安排在活動時間表上 (我還蠻想去弄個外國學生議題的)。
像我今天去參加的紀錄片放映,就是由(應該是)工運人士(可能是CDT的人,我看其中一人有帶CDT胸針; la Confédération démocratique du travail (CDT) 勞工民主聯盟)和學生合作,提出放映的計劃。
前面有關於舊貨(Biffin)市場的活動紀錄片,是講關於有些人去撿人們丟掉的東西,把它清理後,拿到固定市集去賣,我記得在破報上看過報導台灣的類似市集,叫什麼忘了。然而,這市集是不合法的,有的則是在某些日子才合法,如波爾多的聖米歇爾市集,就只有六日一合法。而不合法的日子就會有警察來趕,有點像我們以前的夜市擺攤都要躲警察,現在好了,劃了位,政府坐享月租費,隨便你們擺。可是錢到底用在哪了?好,那是夜市,而這舊貨市場,人們來來往往看熱鬧的總是多於真要買東西的,就算買,那東西也都便宜的很,其實賺不了什麼錢,還要躲警察。警察一來,把東西搜刮成堆,叫垃圾車來把那些東西通通載走,影片是用隱藏式攝影機拍的,一人走向清潔隊員問他說,是警察叫你們來的嗎?你知道在這裡賣東西的都是些窮人?清潔隊員無奈地回答,我們也沒辦法,不是我們要收啊。後來,在補充討論時,其中一名工運人士說,人們認為他們是一群不工作的人,可是不然,他們有的是退休、有的被解雇,他們也曾經工作過。後來,影片介紹其中一個賣舊貨的人,他自己做了傳單想組織大家使市集合法化,不用再躲警察並讓辛苦收來的貨被丟進垃圾車裏。
寫著寫著,感覺胸口一陣悶塞。一種循環的社會歧視、誤解從來沒有少過,科技進步,人的腦袋實在沒怎麼進步?!(包括我自己)
後來放了另一部紀錄片, « rue de la banque»,我以為是什麼銀行之路,難道要講經濟危機,所以我想就來看看吧!這部片是今天的焦點,只是講的不是這次金融危機,而是2007年在巴黎銀行路為爭取合理居住條件的抗爭活動。這件事我也知道,那時家裡有電視,我那時並不了解他們的問題與為何抗爭,只覺得,啊!好像是一群外國人要爭取合理居住條件,那好像有點難,法國人自己都一堆無家可歸的人了。
我沒想到從十月三號開始,他們堅持到十二月十幾號,兩個多月的時間,在那濕冷的馬路上棲居,十月到十二月,天氣巳開始由涼轉冷,好幾個家庭在那裏,在濕冷的巴黎街頭為他們被不合理的剝削而抗爭,還包括得面對時不時在清晨或夜晚,警察的突襲,把人們從帳蓬裏倒出來,把坐著不走的人四肢架著抬走,驅散人們,丟掉他們的睡袋與被子,圍欄住他們,限制他們活動範圍,甚至不准他們去上廁所,而另一方面,與政府的協商,住宅部長Boutin,遲遲未有佳音。我看著紀錄片上標上的日期一天天增多,當我看到十一月時,簡直是不敢相信,但同時,也因為他們的堅持而引來各方關注,有更多團體來現場聲援,或來自各國的支持信,如日本、墨西哥等,以及一些明星現場簽名在帳蓬上,看著影片我心想,唉,沙特不在了、傅柯不在了,要不然他們也會來露個臉吧!其中還有EMAüS的小卡車載了滿滿一車的床墊來給他們,好感人啊。
我並不是支持抗爭或反對,而是認為我們要去了解,了解他們,儘管他們也許用了你不喜歡的方式來表達意見,但是這並不代表他們不值得被理解,而且重點是,問題不在於他們,問題是政府收了稅、補助了誰、忽略了誰?這才是真正的問題所在。因為,如果這是政府決策有問題或隱瞞某些事實,那麼同樣身處這個的其他人難道就不會遇到這個問題?而且,其實愈來愈多法國人會親自碰到這種居住問題,然後他們就會了解,不是他們那群人故意搗亂要爭取過多權利什麼的,只是遇到一個有問題的制度,不得不說出來而巳。
在十二月十幾號那天,他們終於與Boutin部長簽定了合約。
而今天,這幾個工運人士跟我們說,07年簽的那個合約政府根本不認帳,今年2009一月他們又重新上街頭。
剛看到新聞說政府在今年2009二月十號針對一項住宅條款( La loi "Mobilisation pour le Logement et la Lutte contre l’Exclusion" votée par le Parlement le 10 février 2009)投票,其中有一項增建國宅(HLM)的內容。
我不知道這樣是否算是前進了一些。
今天下午,我就在和工運人士以及小貓兩三隻的大學生的討論中度過了,天氣很好,人也很好(只是看起來有點像琉氓,哈!),我們談著社會問題,一個顯然逐步成為全球化的社會問題。我看到一股互助的熱切,也看到一種理想的傻氣,我還看到也聽到警察對待示威群眾的方式並沒有變得緩和,也沒有因為在法國而比較親切,權力的濫用仍不停地流竄在我們血液裏伺機而動,傅柯的分析仍然有效,只是我覺得這會兒不只是地域性的,而是全球性的,所謂的國家,也許巳被企業(或金錢)綁架,關於人的價值,正等待重估。
現在學校正在罷課,而事實上只有波三大罷得起來,其他如一大、二大、四大都罷不成,那些學系都是未來社會的菁英,而三大則是一群思想家、藝術家之類的學系,不過主要還是有有力的教授支持。
這學期的罷課方式採取積極反思的方式,用很多活動來引起思考與討論。甚至有一個小教室用來討論活動主題用,也就是如果你有什麼想法或主題要提供討論或資訊,可以去那裏找人合作,並安排在活動時間表上 (我還蠻想去弄個外國學生議題的)。
像我今天去參加的紀錄片放映,就是由(應該是)工運人士(可能是CDT的人,我看其中一人有帶CDT胸針; la Confédération démocratique du travail (CDT) 勞工民主聯盟)和學生合作,提出放映的計劃。
前面有關於舊貨(Biffin)市場的活動紀錄片,是講關於有些人去撿人們丟掉的東西,把它清理後,拿到固定市集去賣,我記得在破報上看過報導台灣的類似市集,叫什麼忘了。然而,這市集是不合法的,有的則是在某些日子才合法,如波爾多的聖米歇爾市集,就只有六日一合法。而不合法的日子就會有警察來趕,有點像我們以前的夜市擺攤都要躲警察,現在好了,劃了位,政府坐享月租費,隨便你們擺。可是錢到底用在哪了?好,那是夜市,而這舊貨市場,人們來來往往看熱鬧的總是多於真要買東西的,就算買,那東西也都便宜的很,其實賺不了什麼錢,還要躲警察。警察一來,把東西搜刮成堆,叫垃圾車來把那些東西通通載走,影片是用隱藏式攝影機拍的,一人走向清潔隊員問他說,是警察叫你們來的嗎?你知道在這裡賣東西的都是些窮人?清潔隊員無奈地回答,我們也沒辦法,不是我們要收啊。後來,在補充討論時,其中一名工運人士說,人們認為他們是一群不工作的人,可是不然,他們有的是退休、有的被解雇,他們也曾經工作過。後來,影片介紹其中一個賣舊貨的人,他自己做了傳單想組織大家使市集合法化,不用再躲警察並讓辛苦收來的貨被丟進垃圾車裏。
寫著寫著,感覺胸口一陣悶塞。一種循環的社會歧視、誤解從來沒有少過,科技進步,人的腦袋實在沒怎麼進步?!(包括我自己)
後來放了另一部紀錄片, « rue de la banque»,我以為是什麼銀行之路,難道要講經濟危機,所以我想就來看看吧!這部片是今天的焦點,只是講的不是這次金融危機,而是2007年在巴黎銀行路為爭取合理居住條件的抗爭活動。這件事我也知道,那時家裡有電視,我那時並不了解他們的問題與為何抗爭,只覺得,啊!好像是一群外國人要爭取合理居住條件,那好像有點難,法國人自己都一堆無家可歸的人了。
我沒想到從十月三號開始,他們堅持到十二月十幾號,兩個多月的時間,在那濕冷的馬路上棲居,十月到十二月,天氣巳開始由涼轉冷,好幾個家庭在那裏,在濕冷的巴黎街頭為他們被不合理的剝削而抗爭,還包括得面對時不時在清晨或夜晚,警察的突襲,把人們從帳蓬裏倒出來,把坐著不走的人四肢架著抬走,驅散人們,丟掉他們的睡袋與被子,圍欄住他們,限制他們活動範圍,甚至不准他們去上廁所,而另一方面,與政府的協商,住宅部長Boutin,遲遲未有佳音。我看著紀錄片上標上的日期一天天增多,當我看到十一月時,簡直是不敢相信,但同時,也因為他們的堅持而引來各方關注,有更多團體來現場聲援,或來自各國的支持信,如日本、墨西哥等,以及一些明星現場簽名在帳蓬上,看著影片我心想,唉,沙特不在了、傅柯不在了,要不然他們也會來露個臉吧!其中還有EMAüS的小卡車載了滿滿一車的床墊來給他們,好感人啊。
我並不是支持抗爭或反對,而是認為我們要去了解,了解他們,儘管他們也許用了你不喜歡的方式來表達意見,但是這並不代表他們不值得被理解,而且重點是,問題不在於他們,問題是政府收了稅、補助了誰、忽略了誰?這才是真正的問題所在。因為,如果這是政府決策有問題或隱瞞某些事實,那麼同樣身處這個的其他人難道就不會遇到這個問題?而且,其實愈來愈多法國人會親自碰到這種居住問題,然後他們就會了解,不是他們那群人故意搗亂要爭取過多權利什麼的,只是遇到一個有問題的制度,不得不說出來而巳。
在十二月十幾號那天,他們終於與Boutin部長簽定了合約。
而今天,這幾個工運人士跟我們說,07年簽的那個合約政府根本不認帳,今年2009一月他們又重新上街頭。
剛看到新聞說政府在今年2009二月十號針對一項住宅條款( La loi "Mobilisation pour le Logement et la Lutte contre l’Exclusion" votée par le Parlement le 10 février 2009)投票,其中有一項增建國宅(HLM)的內容。
我不知道這樣是否算是前進了一些。
今天下午,我就在和工運人士以及小貓兩三隻的大學生的討論中度過了,天氣很好,人也很好(只是看起來有點像琉氓,哈!),我們談著社會問題,一個顯然逐步成為全球化的社會問題。我看到一股互助的熱切,也看到一種理想的傻氣,我還看到也聽到警察對待示威群眾的方式並沒有變得緩和,也沒有因為在法國而比較親切,權力的濫用仍不停地流竄在我們血液裏伺機而動,傅柯的分析仍然有效,只是我覺得這會兒不只是地域性的,而是全球性的,所謂的國家,也許巳被企業(或金錢)綁架,關於人的價值,正等待重估。
[家書]之後_懷疑主義的反思
沒想到[家書] 系列寫到十四就停了,不是因為沒有東西好寫,只是就覺得夠了,可以不用寫了,就像電影「阿甘正傳」裏的阿甘,有一天突然跑了起來(我覺得那是他表達難過的一種方法同時跑步也變成出口),然後有一天就突然停下來。習慣計劃性思考的人便很難理解這其中的起承轉合,怎麼可能沒有目地性的跑,怎麼可能沒有結果的停。
如果人生就這麼簡單,你信不信?不信。
就像聖經上講,上帝是正義的、愛世人的,你信不信?不信。哪那麼簡單。
做個懷疑主義者是很辛苦的,這個辛苦不是世界製造的,而是自己塑造給自己的,換句話說,懷疑主義者對世界的嚴厲態度即是對自己的一種嚴厲,所以他不會輕易掉入任何一個世界的「陷阱」中,那些愛、信、望、苦、悲、歡都是可疑的,別隨便被任何一種溫柔給收買但也別被任何一種恐懼給吞沒。懷疑主義者的世界有那麼點蒼涼的味道,甚至在那冷漠嚴峻的批判背後其實暗藏比任何人都更大的救贖期望,就是因為這個期望如此殷切,才使得他的態度如此審慎。沒有人看到那殷切背後的迫不急待,沒有人看到那嚴苛或嘲諷的批判裏透露著多大的落寞。他甚至不知道自己在等待什麼,他也不相信會等到什麼,但是那不斷翻攪的期望總逼迫著他繼續尋找,以一種冷漠孤絕的態度。
如果認為笑是膚淺的,那麼,為何不去好好瞭解什麼是笑,為什麼會笑,笑的感覺是什麼,自己真的完完全全體會過笑?
如果認為相信是天真的、過於浪漫的,那麼為何不去瞭解什麼是相信、為什麼會相信、相信的感覺是什麼、自己真的體會過相信?
如果認為恐懼是懦弱的,那麼,同樣地,為什麼不去瞭解、感覺它?
如果認為坦白是可恥的,那麼,為什麼不去瞭解那個感覺可恥的是什麼、是誰?
我們現在的知識生產充其量只能用金錢來衡量,爭取到多少經費,賣出多少專利,吸引多少學生願意繳學費來學,賣出多少本書,我們不太談「知識」在人裏面形成的轉化經驗。甚至我們可以說我做哪方面研究,但我不是什麼什麼。我們可以區分自己與自己所生產的東西,我們認為自己所生產的「知識」是靠腦袋來的、是靠配備完全的理性邏輯來的,我們只要用合理、清楚的話語以及學術格式把它呈現出來,我們就生產了一個知識論述,我們就算有努力了,對得起今天的自己、對得起自己的薪水、對得起栽培自己的社會、對得起全世界。
是嗎?我們與自己所生產的東西可以區分嗎?馬克斯好像巳經說過這是不可能的。
我的疑問是,我怎麼可能不被我所讀的東西憾動進而與原來的自己產生忓恪?我怎麼可能對內在這場地震視若無賭,一心只想過自己原先設定好的人生,怎麼可能?因為經過一場地震,你甚至連原先設定好的藍圖都丟了、你要搭建的材料也都碎了,怎麼可能,怎麼可能以原來的選項過日子?
這個跟懷疑主義者有什麼關係?
懷疑主義者把自己關在監牢裏,卻又期待牢門開啟,一旦有天他自覺受夠了,他去撞門,才發現門從來沒鎖上,而是他認為監牢的門一定是鎖上的,因此就自以為是的坐在裏面。懷疑主義者其實是最頑固的信仰者,他只相信自己的懷疑,然而這個懷疑是什麼,這個懷疑的信念就是別輕易相信任何什麼。然而他這個信念第一個粉碎的應該就是他自己。
因此,一個徹底的懷疑主義者,應該是活在一個無我的意識裏,在這個無我意識裏,他可以自由來去其他意識,也就是說他去體驗各種感覺所升起的意識,但又不產生認同,他不把自己固著在「他」裏面、也不把自己固著在什麼其他「外在」上,但是他又可以去體驗並從體驗中認識那些被形成固化的「認同」的東西是怎麼來的。所以一個真正的懷疑主義者是要有很敏略的覺察力及一顆自由自在的心,他才能一邊進行他深刻的懷疑又不被黏滯在「他」與「對象」之間的對立關係上,一個真正的懷疑是不可能在對立關係上產生的,因為對立關係帶來「臆測」、「不信任」並進而由這些「模模糊糊的無知」帶來「恐懼」。
然而懷疑主義者要如何活在無我意識裏?其實只有一個「鬆」字。這實在是個抽象的概念,鬆什麼鬆,每天有那麼多事要做,有那麼多責任要背,有那麼多的這個那個,都恨不得用飛的了,哪來閒情逸致「鬆」。然而就像我的高手朋友說的,「鬆不是軟,鬆是結構還在而軟是結構垮掉。」「鬆」是要放掉身體凝滯處,例如對方一把手搭在腕上,我們就會把注意力放在腕上,於是那裏就成了一個抗力點,而敏銳的覺察就是要感覺、知道自己現在把意念都放在腕上了,使得手腕成了身體軸心,以至於對方可以藉此點翻轉你的身體。所以,在思想上也是可以這樣觀察,例如,當我整個心思都放在寫論文這件事上時,本來是一種專注,那很好,但漸漸地,它變成僵直的意念時就很可怕了,我開始討厭一切阻礙論文的事情,討厭生活瑣事,討厭做飯,討厭吃飯,討厭身體不舒服,討厭有人打擾,討厭自己法文不好,討厭書看不完,討厭寫不出來,討厭一切。最後連做論文這件事都討厭了。然後你就不知道到底是什麼情況。「鬆」是接受自己現在存在的樣子及來到自己週遭的一切,當我討厭一切干擾論文的事物時,我是一個封閉的有機體,我頂多是一個做論文、做哲學的機器,然而當我開始「鬆」時,我開始領會到那些被我「定義」為干擾論文的事物,其實都帶著它的養分來到我面前,只是封閉的我有眼不識泰山,把它們當糞土,只想猛吞維他命丸就好。
開始寫家書之後,我的內在的確產生了某種變化,我不能確指它就是什麼,我只能從自己寫出來東西裏去認出自己現在的狀態,除了內在變化外,其實外在的變化也蠻多的,例如,我常常遇到朋友或常有機會和朋友聊天,我是指和法國人聊天,以前我老期待能認識多一點法國朋友,現在我則不再想這件事,而且也開始放鬆,然後我就常遇到可以聊很久的人,聊哲學、聊傅柯、聊法國社會、聊文學、聊戰爭、聊台灣問題,就是聊天,不是為了法文,不是為了什麼必需要了解的東西,只是一種人和人相遇的好奇和閒聊,在一個好天氣的草地上,和三兩好友說說話,分享清爽溫和的空氣,輕脆的鳥鳴,以及無所事事的當下。另外,也因為做蛋糕的緣故,我也學習和人分享,我可以隨便遇上個朋友,把一小塊蛋糕分享出去,不為什麼的,只是覺得如果你也喜歡吃蛋糕,那真是太好了,我剛好有可以和你分享的蛋糕。還有一些細小的點滴,當然也有單車又不見了以及健保被拒的事情,但是這些在我眼裏都變的不一樣了,我不再花力氣凝結一股抗的意念在我所失去的事物上,同樣的,我也不會花力氣凝結一股意念想保住我所擁有的事物。
這麼說來,好像我正在「無為」,也就是說我好像一點都不在乎我現在「應該」做的事,我只是隨日子流動著。這只是一種對「無為」消極且片面的解釋。然而這種事如果不自己試著去做做看,用腦袋想來想去,它都只能是片面的,一旦自己體驗過了,就會明白那種何謂「無為而無不為」,因為在「道」中,一切都是自發性的(註1),它不是規定性的、命令性的、強迫性的,然而我們腦袋巳太習慣這種強迫式的生產邏輯了,它無法想像不要強迫自己、不要強迫別人、不要強迫世界,如何得取它要的東西。 好啦,那我們就來做腦袋想像不到的事吧!讓它嚇一跳。
其實,當我們鬆的時候,我們會對世界睜開好奇的眼睛,我們會像孩子一樣問「為什麼?」然後會去看、去想很多東西,一點也不會有腦袋想的「懶惰」「什麼事都不做」的狀態,所以說腦袋實在是很狹礙,又愛瞎緊張,有些事明明不知道,又愛亂下結論,東管西管的把我們的人生管的一蹋糊塗不打緊,可能還嫌棄我們能力不足。會有「懶惰」,其實也是因為有「強制」才相對地有「懶惰」,然而在「鬆」的世界裏,只有不斷與世界共舞的旋律與翩翩起舞的自己。
好啦!我又離題了。
﹣﹣﹣﹣﹣﹣﹣﹣﹣﹣﹣﹣﹣﹣﹣﹣﹣﹣﹣﹣﹣﹣﹣﹣﹣﹣﹣﹣﹣﹣﹣﹣﹣﹣﹣﹣﹣﹣﹣﹣﹣﹣﹣﹣﹣﹣﹣﹣﹣﹣﹣﹣﹣﹣﹣﹣﹣﹣﹣﹣﹣
註1:這個說法是我在蔡志忠法文版的老子說前言裏看到的,Dans la Voie, tout doit se developer spontanément, sans contrainte ni friction ni effort ni but précis. Le message de Lao Tseu –La sagesse suprême
如果人生就這麼簡單,你信不信?不信。
就像聖經上講,上帝是正義的、愛世人的,你信不信?不信。哪那麼簡單。
做個懷疑主義者是很辛苦的,這個辛苦不是世界製造的,而是自己塑造給自己的,換句話說,懷疑主義者對世界的嚴厲態度即是對自己的一種嚴厲,所以他不會輕易掉入任何一個世界的「陷阱」中,那些愛、信、望、苦、悲、歡都是可疑的,別隨便被任何一種溫柔給收買但也別被任何一種恐懼給吞沒。懷疑主義者的世界有那麼點蒼涼的味道,甚至在那冷漠嚴峻的批判背後其實暗藏比任何人都更大的救贖期望,就是因為這個期望如此殷切,才使得他的態度如此審慎。沒有人看到那殷切背後的迫不急待,沒有人看到那嚴苛或嘲諷的批判裏透露著多大的落寞。他甚至不知道自己在等待什麼,他也不相信會等到什麼,但是那不斷翻攪的期望總逼迫著他繼續尋找,以一種冷漠孤絕的態度。
如果認為笑是膚淺的,那麼,為何不去好好瞭解什麼是笑,為什麼會笑,笑的感覺是什麼,自己真的完完全全體會過笑?
如果認為相信是天真的、過於浪漫的,那麼為何不去瞭解什麼是相信、為什麼會相信、相信的感覺是什麼、自己真的體會過相信?
如果認為恐懼是懦弱的,那麼,同樣地,為什麼不去瞭解、感覺它?
如果認為坦白是可恥的,那麼,為什麼不去瞭解那個感覺可恥的是什麼、是誰?
我們現在的知識生產充其量只能用金錢來衡量,爭取到多少經費,賣出多少專利,吸引多少學生願意繳學費來學,賣出多少本書,我們不太談「知識」在人裏面形成的轉化經驗。甚至我們可以說我做哪方面研究,但我不是什麼什麼。我們可以區分自己與自己所生產的東西,我們認為自己所生產的「知識」是靠腦袋來的、是靠配備完全的理性邏輯來的,我們只要用合理、清楚的話語以及學術格式把它呈現出來,我們就生產了一個知識論述,我們就算有努力了,對得起今天的自己、對得起自己的薪水、對得起栽培自己的社會、對得起全世界。
是嗎?我們與自己所生產的東西可以區分嗎?馬克斯好像巳經說過這是不可能的。
我的疑問是,我怎麼可能不被我所讀的東西憾動進而與原來的自己產生忓恪?我怎麼可能對內在這場地震視若無賭,一心只想過自己原先設定好的人生,怎麼可能?因為經過一場地震,你甚至連原先設定好的藍圖都丟了、你要搭建的材料也都碎了,怎麼可能,怎麼可能以原來的選項過日子?
這個跟懷疑主義者有什麼關係?
懷疑主義者把自己關在監牢裏,卻又期待牢門開啟,一旦有天他自覺受夠了,他去撞門,才發現門從來沒鎖上,而是他認為監牢的門一定是鎖上的,因此就自以為是的坐在裏面。懷疑主義者其實是最頑固的信仰者,他只相信自己的懷疑,然而這個懷疑是什麼,這個懷疑的信念就是別輕易相信任何什麼。然而他這個信念第一個粉碎的應該就是他自己。
因此,一個徹底的懷疑主義者,應該是活在一個無我的意識裏,在這個無我意識裏,他可以自由來去其他意識,也就是說他去體驗各種感覺所升起的意識,但又不產生認同,他不把自己固著在「他」裏面、也不把自己固著在什麼其他「外在」上,但是他又可以去體驗並從體驗中認識那些被形成固化的「認同」的東西是怎麼來的。所以一個真正的懷疑主義者是要有很敏略的覺察力及一顆自由自在的心,他才能一邊進行他深刻的懷疑又不被黏滯在「他」與「對象」之間的對立關係上,一個真正的懷疑是不可能在對立關係上產生的,因為對立關係帶來「臆測」、「不信任」並進而由這些「模模糊糊的無知」帶來「恐懼」。
然而懷疑主義者要如何活在無我意識裏?其實只有一個「鬆」字。這實在是個抽象的概念,鬆什麼鬆,每天有那麼多事要做,有那麼多責任要背,有那麼多的這個那個,都恨不得用飛的了,哪來閒情逸致「鬆」。然而就像我的高手朋友說的,「鬆不是軟,鬆是結構還在而軟是結構垮掉。」「鬆」是要放掉身體凝滯處,例如對方一把手搭在腕上,我們就會把注意力放在腕上,於是那裏就成了一個抗力點,而敏銳的覺察就是要感覺、知道自己現在把意念都放在腕上了,使得手腕成了身體軸心,以至於對方可以藉此點翻轉你的身體。所以,在思想上也是可以這樣觀察,例如,當我整個心思都放在寫論文這件事上時,本來是一種專注,那很好,但漸漸地,它變成僵直的意念時就很可怕了,我開始討厭一切阻礙論文的事情,討厭生活瑣事,討厭做飯,討厭吃飯,討厭身體不舒服,討厭有人打擾,討厭自己法文不好,討厭書看不完,討厭寫不出來,討厭一切。最後連做論文這件事都討厭了。然後你就不知道到底是什麼情況。「鬆」是接受自己現在存在的樣子及來到自己週遭的一切,當我討厭一切干擾論文的事物時,我是一個封閉的有機體,我頂多是一個做論文、做哲學的機器,然而當我開始「鬆」時,我開始領會到那些被我「定義」為干擾論文的事物,其實都帶著它的養分來到我面前,只是封閉的我有眼不識泰山,把它們當糞土,只想猛吞維他命丸就好。
開始寫家書之後,我的內在的確產生了某種變化,我不能確指它就是什麼,我只能從自己寫出來東西裏去認出自己現在的狀態,除了內在變化外,其實外在的變化也蠻多的,例如,我常常遇到朋友或常有機會和朋友聊天,我是指和法國人聊天,以前我老期待能認識多一點法國朋友,現在我則不再想這件事,而且也開始放鬆,然後我就常遇到可以聊很久的人,聊哲學、聊傅柯、聊法國社會、聊文學、聊戰爭、聊台灣問題,就是聊天,不是為了法文,不是為了什麼必需要了解的東西,只是一種人和人相遇的好奇和閒聊,在一個好天氣的草地上,和三兩好友說說話,分享清爽溫和的空氣,輕脆的鳥鳴,以及無所事事的當下。另外,也因為做蛋糕的緣故,我也學習和人分享,我可以隨便遇上個朋友,把一小塊蛋糕分享出去,不為什麼的,只是覺得如果你也喜歡吃蛋糕,那真是太好了,我剛好有可以和你分享的蛋糕。還有一些細小的點滴,當然也有單車又不見了以及健保被拒的事情,但是這些在我眼裏都變的不一樣了,我不再花力氣凝結一股抗的意念在我所失去的事物上,同樣的,我也不會花力氣凝結一股意念想保住我所擁有的事物。
這麼說來,好像我正在「無為」,也就是說我好像一點都不在乎我現在「應該」做的事,我只是隨日子流動著。這只是一種對「無為」消極且片面的解釋。然而這種事如果不自己試著去做做看,用腦袋想來想去,它都只能是片面的,一旦自己體驗過了,就會明白那種何謂「無為而無不為」,因為在「道」中,一切都是自發性的(註1),它不是規定性的、命令性的、強迫性的,然而我們腦袋巳太習慣這種強迫式的生產邏輯了,它無法想像不要強迫自己、不要強迫別人、不要強迫世界,如何得取它要的東西。 好啦,那我們就來做腦袋想像不到的事吧!讓它嚇一跳。
其實,當我們鬆的時候,我們會對世界睜開好奇的眼睛,我們會像孩子一樣問「為什麼?」然後會去看、去想很多東西,一點也不會有腦袋想的「懶惰」「什麼事都不做」的狀態,所以說腦袋實在是很狹礙,又愛瞎緊張,有些事明明不知道,又愛亂下結論,東管西管的把我們的人生管的一蹋糊塗不打緊,可能還嫌棄我們能力不足。會有「懶惰」,其實也是因為有「強制」才相對地有「懶惰」,然而在「鬆」的世界裏,只有不斷與世界共舞的旋律與翩翩起舞的自己。
好啦!我又離題了。
﹣﹣﹣﹣﹣﹣﹣﹣﹣﹣﹣﹣﹣﹣﹣﹣﹣﹣﹣﹣﹣﹣﹣﹣﹣﹣﹣﹣﹣﹣﹣﹣﹣﹣﹣﹣﹣﹣﹣﹣﹣﹣﹣﹣﹣﹣﹣﹣﹣﹣﹣﹣﹣﹣﹣﹣﹣﹣﹣﹣﹣
註1:這個說法是我在蔡志忠法文版的老子說前言裏看到的,Dans la Voie, tout doit se developer spontanément, sans contrainte ni friction ni effort ni but précis. Le message de Lao Tseu –La sagesse suprême
16.3.09
豎耳傾聽
宮騎峻有部動畫,《心之谷》,原來日文好像是「豎耳傾聽」,法文是「si tu tends l'oreille」(如果你豎耳傾聽),昨晚翻著法文版介紹宮騎峻的雜誌才發現原來標題這麼美。
說它美,不是因為覺得《心之谷》翻得不好,而是因為最近回想起故事的小女主人翁,在聯考將至之際,竟瘋狂的寫起小說,而這和標題很吻合,如果你傾聽自己的內心,你會知道要做什麼,不是說你會一試即成,馬上成功,成為什麼了不起的人之類,而只是你會篤定自己接下來的步伐,可能就像小女主角一樣,寫了小說之後,她才知道自己擁有什麼又還需要什麼,她知道自己還有許多不知道的事,她決定要上大學還想學很多東西,這些決定都來自於她知道自己是什麼而為了磨亮這個尚未探頭的寶石,她知道自己還需要些什麼。而她的第一步試驗,寫小說,就是回應心中那顆寶石的呼喚,並為它鑿開一個小洞,讓那寶石光芒得以透顯出來。
要豎耳傾聽心聲,是一件多麼難也是多麼偶然的事。首先,估不論自己聽不聽得到,光是這世界的紛亂雜杳就讓自己沒機會聽到,久了也習慣外面的聲音,反而一旦安靜下來,會覺得慌亂、無聊、無知、與世界斷了聯繫,因為我們自己不相信、世界也不讓我們相信,在我們的內在有個如寶石閃閃發亮著的什麼。
接下來,就算有機會聽到自己的心,敢不敢停下來,就是接下來的難題。敢不敢在一條大家都不斷往前走的輸送帶上跳下來,你並沒有後退,但不斷前行的人們仿彿標示著你的「退化」、「懦弱」、「懶散」。光是站在那就要耗盡你大半力氣,偟論專注傾聽了。
再來,就算你很勇敢、也有堅強的意志力專注,當你開始聽著自己時,你要如何區辨自己內在那即是岩石又是寶石的混沌?有一段畫面是小女主人翁不斷地在隧道裏奔跑著,她看著到處閃閃發亮的寶石,拾來一瞧,竟瞬間腐朽,倒底在哪?「我」在哪?「我」是什麼?「我」要變成什麼?真的有「我」嗎?
從這裏開始,你的路巳經和輸送帶上不斷前進的人們不一樣了,你開始在隧道裏無盡地摸索,任何一個你看來閃亮的東西都想摸摸看、確認看看,你愈找愈遠,然而你也愈來愈敏銳,你開始會區辨那些發亮的色澤與質地的不同,你知道哪些不是你要找的,你知道它只是一些反光,你覺察愈細微,你就愈輕鬆愉快,因為你不再隨隨便便被任一個光照給矇騙,也不會浪費時間於其上。你像是個在仿冒品商店走逛的精品商,你不會被那些仿冒品所迷惑。
然而從這裡開始,你也才知道自己和別人一樣,你不用特別變成別的什麼,因為變化的是你的覺察精微度而非你的特立獨行。所以,小女主人翁選擇繼續讀書考大學。
因為一條探尋之路才要開始,如惠能大師於〈頓漸品〉所言,「即悟即修」,悟只是修行的開始,前方還有練習題要作,而作完練習題的自己,才能從練習題的「體證」中,真正瞭解課文內容,而非只是複誦而無行動。
我想,這是我到目前為止都無法真心推開傅柯的原因吧。因為他所認為的「做哲學」是與某種與「體證」有關的細微且耐心的活動。
奇哉!打上標題時,心中湧上「隻手之聲」(喜歡布袋戲的人大概就懂!),以前,我都不懂這是什麼意思,這會突然有通了的觸電感。
說它美,不是因為覺得《心之谷》翻得不好,而是因為最近回想起故事的小女主人翁,在聯考將至之際,竟瘋狂的寫起小說,而這和標題很吻合,如果你傾聽自己的內心,你會知道要做什麼,不是說你會一試即成,馬上成功,成為什麼了不起的人之類,而只是你會篤定自己接下來的步伐,可能就像小女主角一樣,寫了小說之後,她才知道自己擁有什麼又還需要什麼,她知道自己還有許多不知道的事,她決定要上大學還想學很多東西,這些決定都來自於她知道自己是什麼而為了磨亮這個尚未探頭的寶石,她知道自己還需要些什麼。而她的第一步試驗,寫小說,就是回應心中那顆寶石的呼喚,並為它鑿開一個小洞,讓那寶石光芒得以透顯出來。
要豎耳傾聽心聲,是一件多麼難也是多麼偶然的事。首先,估不論自己聽不聽得到,光是這世界的紛亂雜杳就讓自己沒機會聽到,久了也習慣外面的聲音,反而一旦安靜下來,會覺得慌亂、無聊、無知、與世界斷了聯繫,因為我們自己不相信、世界也不讓我們相信,在我們的內在有個如寶石閃閃發亮著的什麼。
接下來,就算有機會聽到自己的心,敢不敢停下來,就是接下來的難題。敢不敢在一條大家都不斷往前走的輸送帶上跳下來,你並沒有後退,但不斷前行的人們仿彿標示著你的「退化」、「懦弱」、「懶散」。光是站在那就要耗盡你大半力氣,偟論專注傾聽了。
再來,就算你很勇敢、也有堅強的意志力專注,當你開始聽著自己時,你要如何區辨自己內在那即是岩石又是寶石的混沌?有一段畫面是小女主人翁不斷地在隧道裏奔跑著,她看著到處閃閃發亮的寶石,拾來一瞧,竟瞬間腐朽,倒底在哪?「我」在哪?「我」是什麼?「我」要變成什麼?真的有「我」嗎?
從這裏開始,你的路巳經和輸送帶上不斷前進的人們不一樣了,你開始在隧道裏無盡地摸索,任何一個你看來閃亮的東西都想摸摸看、確認看看,你愈找愈遠,然而你也愈來愈敏銳,你開始會區辨那些發亮的色澤與質地的不同,你知道哪些不是你要找的,你知道它只是一些反光,你覺察愈細微,你就愈輕鬆愉快,因為你不再隨隨便便被任一個光照給矇騙,也不會浪費時間於其上。你像是個在仿冒品商店走逛的精品商,你不會被那些仿冒品所迷惑。
然而從這裡開始,你也才知道自己和別人一樣,你不用特別變成別的什麼,因為變化的是你的覺察精微度而非你的特立獨行。所以,小女主人翁選擇繼續讀書考大學。
因為一條探尋之路才要開始,如惠能大師於〈頓漸品〉所言,「即悟即修」,悟只是修行的開始,前方還有練習題要作,而作完練習題的自己,才能從練習題的「體證」中,真正瞭解課文內容,而非只是複誦而無行動。
我想,這是我到目前為止都無法真心推開傅柯的原因吧。因為他所認為的「做哲學」是與某種與「體證」有關的細微且耐心的活動。
奇哉!打上標題時,心中湧上「隻手之聲」(喜歡布袋戲的人大概就懂!),以前,我都不懂這是什麼意思,這會突然有通了的觸電感。
15.3.09
[法國家書]十四_原諒
M,最後我想跟妳講一個小時候的秘密,它是關於原諒的故事,是我長大後才深深體會到這個原諒對我而言有多重要。
M ,不知從國小幾年級開始,我開始偷東西。有一次和朋友溜進柳丁園,朋友摘了一個,我也有樣學樣的摘了一個,後來主人聞聲出來趕我們,我們拔腿就跑,有了一段距離後,朋友教我怎麼不用工具吃柳丁。那園子的柳丁,真的好甜!吃得開心的我,壓根忘了柳丁是偷來的。那時的我,回家路線單純或該說單調,一條大馬路直走到底,沿途也沒什麼商店,頂多有一大片柳丁園和甘蔗園。
後來,我們搬了家,回家路線變得豐富有趣,沿途商店也五花八門。好多好多有趣的東西。一開始,好像是擺在小雜貨店店外的棒棒糖,一根根像煙火般地插在一個筒上,繽紛燦爛。每回經過都禁不住地被吸引,有天,走著走著,竟就順手攢了一根糖進口袋,若無其事的往前走 。我不記得自己是蓄意亦或臨時起意,只知道同樣的事還想再做,而至後來,我也不想偷糖了,我開始偷文具店的東西,像是在挑戰什麼似地,一步步玩著驚險遊戲。甚至有一兩次還被文具店老闆給抓個正著,我一邊點頭許諾下次不再犯,一邊想著今天真倒楣,出師不利。我不知自己哪來那麼大的膽子,還是因為搞不清狀況。
M,還有家裡的錢。這妳約莫記得,有一次偷紅了眼,竟連一千元大鈔也敢拿,因為這太明顯了嘛,少了一千塊,大人哪會不知道。M,我真的不知道自己在想什麼,也許是太自豪自己的神偷技巧,而一發不可收拾,因為我也不知道拿錢要幹嘛。那次,在一個上學的早晨經過車站旁開著的雜貨店,看著老弟對一個忍者玩偶愛不釋手,我就一副小大人樣子的把它買了下來,老弟這下可驚訝不巳,可憐的老弟這下成為共犯之一,老闆懷疑地看著我們兩個小朋友哪來的千元大鈔,一方面又一一把錢找給我們。身懷具款的我們竟心生一計的把錢藏在別人家路旁花園裏,我們挖個小洞把錢藏好,並記下那株又大又美的玫瑰樣貌。然後,我們就無事一身輕的去上學了。
M,那次,外公氣得要拿菜刀砍我的手。全家人演足了八點檔家庭悲喜劇各個拉扯哭嚎的場面,一切就只因為我不願意倒歉。我在想什麼呢?這關我什麼事?我又沒亂花錢,我只是想偷錢,我只是想有一技之長,我只是買了一個玩具給我弟,我幹嘛道歉?我倒底在想什麼?為什麼我會這樣想?反正我又沒錯,除了買玩具外,沒多花啊,還你們就是了嘛!
M,我不知道何時開始的。這一切,想法、行為,我似乎巳另外建立一個自己的世界,所以我的邏輯和妳們巳不再相同。
我的慣竊生活在一個戲劇性的高潮中結束。
M,那天和老弟碰頭後,我們一道回家,途中經過玩具店,看到老弟似乎喜歡一個玩具,我們逛了一下,然後我就催促老弟走人,路上,我打開手提袋,把戰利品秀給他看,嘿嘿,又一個驚訝的表情。然而,得意忘形的我,沒料到老闆竟追了上來。
兩個搞不清楚狀況的小傢伙,只好跟著老闆回店裡。老闆嚴厲的訓了我們一頓,還要我們留姓名電話學校班級等,我什麼都不寫,害怕的不知該如何是好,我們僵持了許久,後來不知為何似乎要寫老爸姓名,我突然一陣腦沖血,對著老闆大叫,隨便你要送警察送學校,反正我們也沒有老爸,沒有人會管我們。然後,拉著老弟狂奔,見老闆沒追過來,便在離家近的鎮公所(尚未改成郵局時)前的椰子樹下,蜷縮在草地上瘋狂地哭著。一直喊著反正我沒老爸,反正我沒老爸,管你的,去你的。
M ,現在寫來,我倒是突然了解了一點什麼,這句喊出口的話,就是那時有點懂事、但又還沒全明白的自己感覺最受傷的事。那一次,用力的喊出來以後,或許對我來說是某種程度的治療,是讓自己不得不面對現實的激烈手段。我不再需要向別人隱藏這個事實,而我也不知道為什麼要隱藏,只知道沒老爸這件事好像不好。
M,我記得那是快畢業的時候吧,後來去上學都叫我膽顫心驚,我擔心不知哪天老闆會和警察來我們班級找我,或訓導處會廣播我的名字,直到日子一天天過去,我也就漸漸淡忘這回事。
M,我在很久以後才意識到玩具店老闆沒來找我,對我來說是一個多大的恩惠。這是個帶有愛與包容的原諒,我深深如此感覺。雖然對於一個國小生而言,偷東西應該不會留下所謂的記錄或案底,但這件沒被戳破的事,讓我再也不願意也不想偷東西。也許是被嚇到了,是的,一開始是的,然而隨著自己每次回想這件事,我就產生各種不同的體會。包括現在,在寫這件事的當下,我仍覺感動。記得上次回去,我巳跟妳提過這件事,我說,我想去跟老闆道謝,我想去跟老闆說,我再也沒偷過東西。然而店巳易主。
M,這讓我思考原諒這件事。M,原諒,對我而言是一件要很用力才做得到的事。然而,我曾被人原諒過。
一個做錯事的人應該被原諒嗎?錯事不該原諒,人則可以被原諒。
我們永遠不知道自己一點小小的寬容會給這世界什麼樣的恩惠,不是嗎?
M ,不知從國小幾年級開始,我開始偷東西。有一次和朋友溜進柳丁園,朋友摘了一個,我也有樣學樣的摘了一個,後來主人聞聲出來趕我們,我們拔腿就跑,有了一段距離後,朋友教我怎麼不用工具吃柳丁。那園子的柳丁,真的好甜!吃得開心的我,壓根忘了柳丁是偷來的。那時的我,回家路線單純或該說單調,一條大馬路直走到底,沿途也沒什麼商店,頂多有一大片柳丁園和甘蔗園。
後來,我們搬了家,回家路線變得豐富有趣,沿途商店也五花八門。好多好多有趣的東西。一開始,好像是擺在小雜貨店店外的棒棒糖,一根根像煙火般地插在一個筒上,繽紛燦爛。每回經過都禁不住地被吸引,有天,走著走著,竟就順手攢了一根糖進口袋,若無其事的往前走 。我不記得自己是蓄意亦或臨時起意,只知道同樣的事還想再做,而至後來,我也不想偷糖了,我開始偷文具店的東西,像是在挑戰什麼似地,一步步玩著驚險遊戲。甚至有一兩次還被文具店老闆給抓個正著,我一邊點頭許諾下次不再犯,一邊想著今天真倒楣,出師不利。我不知自己哪來那麼大的膽子,還是因為搞不清狀況。
M,還有家裡的錢。這妳約莫記得,有一次偷紅了眼,竟連一千元大鈔也敢拿,因為這太明顯了嘛,少了一千塊,大人哪會不知道。M,我真的不知道自己在想什麼,也許是太自豪自己的神偷技巧,而一發不可收拾,因為我也不知道拿錢要幹嘛。那次,在一個上學的早晨經過車站旁開著的雜貨店,看著老弟對一個忍者玩偶愛不釋手,我就一副小大人樣子的把它買了下來,老弟這下可驚訝不巳,可憐的老弟這下成為共犯之一,老闆懷疑地看著我們兩個小朋友哪來的千元大鈔,一方面又一一把錢找給我們。身懷具款的我們竟心生一計的把錢藏在別人家路旁花園裏,我們挖個小洞把錢藏好,並記下那株又大又美的玫瑰樣貌。然後,我們就無事一身輕的去上學了。
M,那次,外公氣得要拿菜刀砍我的手。全家人演足了八點檔家庭悲喜劇各個拉扯哭嚎的場面,一切就只因為我不願意倒歉。我在想什麼呢?這關我什麼事?我又沒亂花錢,我只是想偷錢,我只是想有一技之長,我只是買了一個玩具給我弟,我幹嘛道歉?我倒底在想什麼?為什麼我會這樣想?反正我又沒錯,除了買玩具外,沒多花啊,還你們就是了嘛!
M,我不知道何時開始的。這一切,想法、行為,我似乎巳另外建立一個自己的世界,所以我的邏輯和妳們巳不再相同。
我的慣竊生活在一個戲劇性的高潮中結束。
M,那天和老弟碰頭後,我們一道回家,途中經過玩具店,看到老弟似乎喜歡一個玩具,我們逛了一下,然後我就催促老弟走人,路上,我打開手提袋,把戰利品秀給他看,嘿嘿,又一個驚訝的表情。然而,得意忘形的我,沒料到老闆竟追了上來。
兩個搞不清楚狀況的小傢伙,只好跟著老闆回店裡。老闆嚴厲的訓了我們一頓,還要我們留姓名電話學校班級等,我什麼都不寫,害怕的不知該如何是好,我們僵持了許久,後來不知為何似乎要寫老爸姓名,我突然一陣腦沖血,對著老闆大叫,隨便你要送警察送學校,反正我們也沒有老爸,沒有人會管我們。然後,拉著老弟狂奔,見老闆沒追過來,便在離家近的鎮公所(尚未改成郵局時)前的椰子樹下,蜷縮在草地上瘋狂地哭著。一直喊著反正我沒老爸,反正我沒老爸,管你的,去你的。
M ,現在寫來,我倒是突然了解了一點什麼,這句喊出口的話,就是那時有點懂事、但又還沒全明白的自己感覺最受傷的事。那一次,用力的喊出來以後,或許對我來說是某種程度的治療,是讓自己不得不面對現實的激烈手段。我不再需要向別人隱藏這個事實,而我也不知道為什麼要隱藏,只知道沒老爸這件事好像不好。
M,我記得那是快畢業的時候吧,後來去上學都叫我膽顫心驚,我擔心不知哪天老闆會和警察來我們班級找我,或訓導處會廣播我的名字,直到日子一天天過去,我也就漸漸淡忘這回事。
M,我在很久以後才意識到玩具店老闆沒來找我,對我來說是一個多大的恩惠。這是個帶有愛與包容的原諒,我深深如此感覺。雖然對於一個國小生而言,偷東西應該不會留下所謂的記錄或案底,但這件沒被戳破的事,讓我再也不願意也不想偷東西。也許是被嚇到了,是的,一開始是的,然而隨著自己每次回想這件事,我就產生各種不同的體會。包括現在,在寫這件事的當下,我仍覺感動。記得上次回去,我巳跟妳提過這件事,我說,我想去跟老闆道謝,我想去跟老闆說,我再也沒偷過東西。然而店巳易主。
M,這讓我思考原諒這件事。M,原諒,對我而言是一件要很用力才做得到的事。然而,我曾被人原諒過。
一個做錯事的人應該被原諒嗎?錯事不該原諒,人則可以被原諒。
我們永遠不知道自己一點小小的寬容會給這世界什麼樣的恩惠,不是嗎?
[法國家書]十三_耽溺
M,有段時間我整個人耽溺於咖啡和甜食上,不能自己。
M,這聽來很美,咖啡與甜食,很法國、很享受生活。然而,如果它變成一種無法自己的行為與渴望時,那就很令人懼怕了。
M,我曾抽煙,抽一段蠻長時間,但我從不曾上癮,我沒有非抽不可或無意識地一根接一根的習慣,並不是我蓄意克制著自己,只是沒成癮。
然而,M,就在前不久,我喝咖啡的程度巳到了一種無意識的需求,我根本不想喝咖啡,但是除了咖啡我不知如何安撫心底那種對平靜的渴望,我在滿足某種心理需求,但是我不清楚那是什麼,我知道自己需要一些什麼,但我不知道那確切的東西是什麼,咖啡從閒適或提神象徵晉升為撫慰的媒介,它代替某個我真正需要但尚未找到的撫慰。因此,我變得一有點浮燥、慌亂、無聊、空虛或準備要看書就會想沖個咖啡,讓一大杯黑咖啡陪著混亂或不安的自己。這使得我一天不知會喝多少杯馬克杯大小的黑咖啡。
然後,為了配咖啡,我就會買很多甜食來沾咖啡吃。整件事情根本就是惡性循環,我不斷逃避正視自己焦慮的機會,且用某種東西來暫時壓制或哄騙自己,結果情緒的反應就愈來愈頻繁,因此也就必須用更頻繁的方式來安撫自己。那時,一想到咖啡快沒了就會焦慮,會注意著不讓咖啡見底,一定會提早預備。我一邊瘋狂喝咖啡,一邊對自己這種成癮狀態感到害怕,重點不是咖啡喝多了不好,而是自己到底在渴求什麼自己都不知道,想拒絕這樣的狀態卻發現自己無法控制自己。才說了今天不沖咖啡,轉眼一杯咖啡巳經沖好。
那時候,自己似乎處於一種頭腦狀態,不考慮、不感覺自己當下的需求,總是逼著自己跟著頭腦的節奏跑、跟著頭腦的想像、跟著頭腦的期望,當身心疲累跟不上時,頭腦還殘忍的拿咖啡催眠自己,「嘿!來杯咖啡吧!」「喝了咖啡,妳就可以繼續了。不要停,不要停。」好像為古埃及建金字塔的奴隸,都巳經不行了,還被挨鞭子,然而差別是抽鞭子的不是別人,竟是自己。
所以,既然是頭腦唆使的,要靠理性的力量說服自己「不要再喝了」是不可能的,最後它們乾脆狼狽為奸,說,「好吧!那這杯喝完就不沖了。」我就這樣被困在自己的癮頭裏出不來,也沒人可以拯救我。
M,那時我只有一絲絲期望,我期待它能停止,但我不知道如何讓它停止,所以我不去想各種解釋來說服自己停止,但我清楚知道自己無法抑止的感覺,我知道要讓它停止必須從更深入的面向著手,只是我不知道會是什麼。
於是我開始試著反省、回憶、思考自己的很多事情以及對這些事的感覺。這就是我從二月中以來,一點一滴在做的事,我挖出了一些亂七八糟、噁心透頂的東西,我一邊挖一邊處理,忙到自己都沒空去想咖啡上癮的困擾,就這樣一路到了現在,約一個月的光景。
原來我自以為只是簡單的耽溺咖啡其實並不簡單,就像我愛玩頭髮、玩指甲或小時候的吃手一樣,重點不是停止所耽溺的對象物的出現也不是限制這個重覆動作的發生,而是要照顧到此行為所反應的心理需求。之前我說抽鞭子的是自己,沒錯,但這不見得說自己可以制止得了此一行為,因為當此行為出現時,自己會覺得舒服,而從這一舒服感受出發,它勢必引起下次行為的發生。你不可能斷掉,因為這個上癮行為源出自於一種變相的自我保護,取消它勢必引發生存危機感。所以這種上癮或有點強迫性的習慣動作, 不能只用個人的角度來看,以為這個人怎麼這麼愛喝咖啡、吃手、玩指甲等等等,這裏面一定是某種與外在互動後產生的某種心理機制,也許是不知如何面對或處理而轉向從自己裏面去阻斷對外在世界的真實感受。它也許反應別人的期待、自我期許的期待、社會眼光、價值判斷的認同,而當自己還不夠強壯,這些外在的與內在的各種想法就會開始角力,進而輾轉扭在一起,就像我們在搓繩索一樣,多條繩搓成一條又粗又實在的大繩,這就是我們內在角力現場。耽溺行為其實也是與這條大繩索扭在一起的其中一條而巳,都是自己,混亂的、搞不清自己是誰的自己。
M,在我寫這篇文章時,我巳經有兩個禮拜左右沒沖咖啡了,而當我想起來時,發現自己也沒因為家裡咖啡空了而焦慮,反而一副自然的像是從來不喝咖啡的傢伙。換言之,我不再依賴咖啡做為我情緒上的慰藉,就像面對哭鬧的孩子,不只是單純塞個奶嘴讓他她閉嘴一陣就好,而是耐著性子一邊聽著尖銳宏亮的哭叫聲、一邊找出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麼。M,這個過程很冗長、一不小心還出差錯而且還不見得一定找得到,但是就是要用對自己孩子的耐心般的對待自己、感覺自己,就算不是一下一杆進洞,但至少也上了果嶺。
M,這篇文章也是為妳而寫,因為我的咖啡耽溺也是妳的零食耽溺。我們都知道自己要的不是那個耽溺物本身,但是每當心裏某個空乏感湧上時,我們就馬上掉入癮頭的循環裏,那表示我們內在還是相當不成熟的小嬰兒,沒有能力自己處理自己的需求,所以我們給自己塞「奶嘴」好安撫自己。M,我們可以一輩子這樣,不要面對現實、不要面對自己,沒有人說不可以,也沒有人規定大家都要長大成人,然而問題是,在癮頭上,我們自己覺得不舒服。就是即便我喝了咖啡,其實我一點也不覺好喝,我只是滿足了「陪伴感」的需求。
因為我發現了這個方法,停止某種耽溺的方法,所以想和妳分享。我們生活中所呈顯出的種種不協調、衝突,不管是身體上或心理上甚或行為上,都是一種真正的內在想和自己溝通的信號,它突顯為某種困擾我們生活的狀態,就是為了讓我們不得不停下來注意它,我們要比福爾摩斯還福爾摩斯,一層又一層地揭開被自己厚重塵埃給掩蓋住的真實。
M,這的確不好玩,這沒有比「再喝一杯咖啡或再吃一塊甜食」來得輕鬆愉快,然而一旦偵探遊戲結束,我們會親嘗自由的滋味,這不是誰給的自由,而是自己解開枷鎖的自由,我們會感到無拘無束的勇敢。
M,我現在還是喝咖啡,但我是為了享受、為了愉悅而喝,不是為了無以名狀的需求。M,妳呢?妳讓自己的生活是一種享受還是一種坐牢?
M,這聽來很美,咖啡與甜食,很法國、很享受生活。然而,如果它變成一種無法自己的行為與渴望時,那就很令人懼怕了。
M,我曾抽煙,抽一段蠻長時間,但我從不曾上癮,我沒有非抽不可或無意識地一根接一根的習慣,並不是我蓄意克制著自己,只是沒成癮。
然而,M,就在前不久,我喝咖啡的程度巳到了一種無意識的需求,我根本不想喝咖啡,但是除了咖啡我不知如何安撫心底那種對平靜的渴望,我在滿足某種心理需求,但是我不清楚那是什麼,我知道自己需要一些什麼,但我不知道那確切的東西是什麼,咖啡從閒適或提神象徵晉升為撫慰的媒介,它代替某個我真正需要但尚未找到的撫慰。因此,我變得一有點浮燥、慌亂、無聊、空虛或準備要看書就會想沖個咖啡,讓一大杯黑咖啡陪著混亂或不安的自己。這使得我一天不知會喝多少杯馬克杯大小的黑咖啡。
然後,為了配咖啡,我就會買很多甜食來沾咖啡吃。整件事情根本就是惡性循環,我不斷逃避正視自己焦慮的機會,且用某種東西來暫時壓制或哄騙自己,結果情緒的反應就愈來愈頻繁,因此也就必須用更頻繁的方式來安撫自己。那時,一想到咖啡快沒了就會焦慮,會注意著不讓咖啡見底,一定會提早預備。我一邊瘋狂喝咖啡,一邊對自己這種成癮狀態感到害怕,重點不是咖啡喝多了不好,而是自己到底在渴求什麼自己都不知道,想拒絕這樣的狀態卻發現自己無法控制自己。才說了今天不沖咖啡,轉眼一杯咖啡巳經沖好。
那時候,自己似乎處於一種頭腦狀態,不考慮、不感覺自己當下的需求,總是逼著自己跟著頭腦的節奏跑、跟著頭腦的想像、跟著頭腦的期望,當身心疲累跟不上時,頭腦還殘忍的拿咖啡催眠自己,「嘿!來杯咖啡吧!」「喝了咖啡,妳就可以繼續了。不要停,不要停。」好像為古埃及建金字塔的奴隸,都巳經不行了,還被挨鞭子,然而差別是抽鞭子的不是別人,竟是自己。
所以,既然是頭腦唆使的,要靠理性的力量說服自己「不要再喝了」是不可能的,最後它們乾脆狼狽為奸,說,「好吧!那這杯喝完就不沖了。」我就這樣被困在自己的癮頭裏出不來,也沒人可以拯救我。
M,那時我只有一絲絲期望,我期待它能停止,但我不知道如何讓它停止,所以我不去想各種解釋來說服自己停止,但我清楚知道自己無法抑止的感覺,我知道要讓它停止必須從更深入的面向著手,只是我不知道會是什麼。
於是我開始試著反省、回憶、思考自己的很多事情以及對這些事的感覺。這就是我從二月中以來,一點一滴在做的事,我挖出了一些亂七八糟、噁心透頂的東西,我一邊挖一邊處理,忙到自己都沒空去想咖啡上癮的困擾,就這樣一路到了現在,約一個月的光景。
原來我自以為只是簡單的耽溺咖啡其實並不簡單,就像我愛玩頭髮、玩指甲或小時候的吃手一樣,重點不是停止所耽溺的對象物的出現也不是限制這個重覆動作的發生,而是要照顧到此行為所反應的心理需求。之前我說抽鞭子的是自己,沒錯,但這不見得說自己可以制止得了此一行為,因為當此行為出現時,自己會覺得舒服,而從這一舒服感受出發,它勢必引起下次行為的發生。你不可能斷掉,因為這個上癮行為源出自於一種變相的自我保護,取消它勢必引發生存危機感。所以這種上癮或有點強迫性的習慣動作, 不能只用個人的角度來看,以為這個人怎麼這麼愛喝咖啡、吃手、玩指甲等等等,這裏面一定是某種與外在互動後產生的某種心理機制,也許是不知如何面對或處理而轉向從自己裏面去阻斷對外在世界的真實感受。它也許反應別人的期待、自我期許的期待、社會眼光、價值判斷的認同,而當自己還不夠強壯,這些外在的與內在的各種想法就會開始角力,進而輾轉扭在一起,就像我們在搓繩索一樣,多條繩搓成一條又粗又實在的大繩,這就是我們內在角力現場。耽溺行為其實也是與這條大繩索扭在一起的其中一條而巳,都是自己,混亂的、搞不清自己是誰的自己。
M,在我寫這篇文章時,我巳經有兩個禮拜左右沒沖咖啡了,而當我想起來時,發現自己也沒因為家裡咖啡空了而焦慮,反而一副自然的像是從來不喝咖啡的傢伙。換言之,我不再依賴咖啡做為我情緒上的慰藉,就像面對哭鬧的孩子,不只是單純塞個奶嘴讓他她閉嘴一陣就好,而是耐著性子一邊聽著尖銳宏亮的哭叫聲、一邊找出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麼。M,這個過程很冗長、一不小心還出差錯而且還不見得一定找得到,但是就是要用對自己孩子的耐心般的對待自己、感覺自己,就算不是一下一杆進洞,但至少也上了果嶺。
M,這篇文章也是為妳而寫,因為我的咖啡耽溺也是妳的零食耽溺。我們都知道自己要的不是那個耽溺物本身,但是每當心裏某個空乏感湧上時,我們就馬上掉入癮頭的循環裏,那表示我們內在還是相當不成熟的小嬰兒,沒有能力自己處理自己的需求,所以我們給自己塞「奶嘴」好安撫自己。M,我們可以一輩子這樣,不要面對現實、不要面對自己,沒有人說不可以,也沒有人規定大家都要長大成人,然而問題是,在癮頭上,我們自己覺得不舒服。就是即便我喝了咖啡,其實我一點也不覺好喝,我只是滿足了「陪伴感」的需求。
因為我發現了這個方法,停止某種耽溺的方法,所以想和妳分享。我們生活中所呈顯出的種種不協調、衝突,不管是身體上或心理上甚或行為上,都是一種真正的內在想和自己溝通的信號,它突顯為某種困擾我們生活的狀態,就是為了讓我們不得不停下來注意它,我們要比福爾摩斯還福爾摩斯,一層又一層地揭開被自己厚重塵埃給掩蓋住的真實。
M,這的確不好玩,這沒有比「再喝一杯咖啡或再吃一塊甜食」來得輕鬆愉快,然而一旦偵探遊戲結束,我們會親嘗自由的滋味,這不是誰給的自由,而是自己解開枷鎖的自由,我們會感到無拘無束的勇敢。
M,我現在還是喝咖啡,但我是為了享受、為了愉悅而喝,不是為了無以名狀的需求。M,妳呢?妳讓自己的生活是一種享受還是一種坐牢?
13.3.09
[法國家書]十二_遊戲
M,我剛從遊戲的歡愉中醒來,嘴角還掛著意猶未盡的微笑。
M,十一日那天是一位朋友的生日,她興奮地邀請了許多朋友參加她的生日派對。我們在她其中一位法國朋友家中準備派對食物。晚上八點半左右,我們到了她朋友家中,又是一陣好不熱鬧的法式見面禮(親親),然後開始切水果、切菜、做前菜、調酒、聊天、互相認識,主人羅易克,用他的電腦和喇叭放著各種好聽的音樂,一群人擠在既是客廳也是卧房的起居室裏,有一面牆是鑲著一大片落地窗,我們的派對有夜色溫柔陪伴。
壽星是安德黑雅,哥斯大黎加人。同行有兩個中國朋友,在那認識了一位韓國女孩,接著來了一個可愛的法國女孩,一個高瘦的法國男孩(後來他離開時,手上還拎著一本韓波的詩集),後來又陸續來了三個女孩和一個男人,更晚些則來了兩個黑人朋友。
我們聊天或是聽別人聊天,我們聽音樂也聊音樂和中國樂器(琵琶、古箏、二胡等),我們開些無傷大雅的玩笑,我們說起台灣和中國的關係,我們笑鬧著,我們喝酒,雞尾酒、茴香酒(pastis 南法馬賽特產)、白甜酒、啤酒,我們喝果汁、喝水,我們吃著各式下酒小點心,全是生日主角為我們精心準備的哥斯大黎加式的、或中美洲式的下酒菜。好漂亮的各式前菜、好美的酒、好生動的音樂、好有趣的人、好靜的夜。M,好鮮活的派對啊!
M,這不是我第一次和朋友這樣玩耍,這不是我第一次參加派對,這不是我第一次這樣忘我的開心,可是M,這是我自覺重生後第一次的派對,我憶起了或體驗到一種鮮活的感覺,我在玩、玩得開心、玩得忘我、玩得像小時候去鬼屋探險的感覺,那是一種全身細胞都在經驗、感覺的狀態,專注、忘我、好奇。
M,小時候一有機會我就會「野」在外頭,而且我的「野」絕不是遺世獨立的「野」,一定要是呼朋引伴的野,我把年齡不一的小朋友都找來,然後規定今天「野」的主題。通常是我們小孩子不敢走的放學路線,或某癈棄古庴,我稱之為「某某探險」,有些孩子不敢去,我會好說歹說的說服他們,我假裝什麼都不怕的跟他們說沒問題,我會教大家做彈弓當防身武器,叫大家帶點糧食以備不時之需等等。甚至,我們有自己的小「咖啡吧」,在小學校門口對面一個不起眼的小攤子,裏頭擺掛著各式零嘴和玩具,我們在那集合,吃喝一陣,還跟親切的老婆婆聊天賒帳,等到大伙酒足飯飽之後,我們便踏上探險之旅。M,這是我社會經驗成型的開始,一種自己建立起來的經驗,自己的團體、自己的團體目標、自己的訓練方式、自己的團體精神,在這裏面,我們會討論今天要去哪個點、這個點有什麼特色、地形如何、畫地形圖、如何進去、如何出來、需要什麼「武器」、誰帶頭、誰墊後、有危險的話要怎麼跑、跑去哪、在哪集合等等。M,妳不會相信,我們早巳建立民主的溝通方式並對自身處境考慮周詳,而我們的探險更是一種「真相」的探尋,因為我們要去證明那些傳說的鬼屋或森林路徑是否真如人們所說。M,連我現在自己如此寫來亦覺不可思議,曾有那樣令人感到興奮、活力的生命體驗。M,那樣的「玩耍」讓我可以認識自己、感覺自己的能力、體驗恐懼、超越恐懼,讓我對自己產生信心。
一次,在一個破舊、野草蔓生的古庴,一半的朋友不願進去,我只好和另二個朋友先進去探路,我們躡手躡腳地在房裡穿梭,忽地一個聲響,大伙做鳥獸散,那時的我不知是跑得慢還是故作鎮定,乾脆就把聲響來由瞧個仔細,再慢慢走出來跟大家說沒有什麼。M,我覺得自己那時巳經害怕到瞬間麻痹,如某些動物的臨敵反應,假死,因此我可以在不反應害怕的情況下去看清週遭環境並感覺害怕的盡頭。
M,如果我們體驗過自己的限度,那麼在恐懼襲來時,我們也許不會急著以慌張反應。
然而,M,我的「野」能力隨著家庭教育日漸削弱,我得用偷溜地方式才能出去玩、我得用說謊地方式才能和朋友玩,我愈來愈「規矩」,我愈來愈「懂事」,但我也愈來愈有技巧地利用規矩與懂事換得出去玩的報酬。M,在外頭的我真的是很瘋狂,但是當我思考愈來愈多,我便愈來愈「放不開」,這時綁住我的不再是大人的管束,而是我自己打結的想法。
每一種想法給我一個「片面」的行為指令,一陣子,我這樣做,又一陣子,我那樣做,然後在我這樣做了又那樣做了之後,我又兩樣都不想做了。這些想法、這些行為指令在我內在產生忓恪,我讓自己成為一個經驗場,反應各種事物、思想、念頭的矛盾性。然後我看到了哲學,這東西好玩就好玩在它是個允許你不斷懷疑的遊戲場。你可以不斷重組遊戲規則,但首先,你的遊戲規則必須合理讓大家可以玩得起來,再來,你的遊戲最好要好玩、耐玩、禁得起玩。
M,我好像又離生日派對的話題遠了,不,一點也不,我就是要和妳分享遊戲經驗。
稍晚,一些朋友又陸續離開,我看看在場的人,有幾乎一半的亞洲人和一半的法國人,突然好想聽聽法國兒歌,我向羅易克提議,不如你們唱唱法國兒歌吧。在場三個法國人唱了一首「綠老鼠」souris verte (真的很可愛非常建議點閱來聽)還有「賈克弟兄」Frère Jacques,這綠老鼠歌詞很可愛但是不合邏輯,唱得時候還帶動作,副歌部分「我抓起綠老鼠尾巴,男士們告訴我,把牠往油裏浸,把牠往水裏浸,牠就會變成黑蝸牛。」超可愛。賈克弟兄則是用「兩隻老虎」的曲子唱的,「賈克弟兄,賈克弟兄,您在睡嗎?您在睡嗎?早晨鐘聲響了,早晨鐘聲響了,叮噹咚,叮噹咚」。接著,我們就唱了「兩隻老虎」中文版,我朋友們還唱了一首「小燕子」,我沒聽過,不過蠻好聽的,然後,我說要唱「虎姑婆」可是她們沒聽過,我們還記得一點「小星星」等等。一唱起歌來,好像又更有趣了,壽星唱了西班牙語的歌,也很好聽,還有其他不知名的歌。
對了,唱歌之前,還玩了一點小遊戲。唱了歌,休息一下,壽星一直很想跳舞,後來我就跟她一起跳了。她教我salsa,這讓我想起在波提耶(Poitiers)時,有一個朋友幾乎是每天到一家專跳salsa的咖啡館報到,那時我偶爾也去,但我就老是跟不上節奏,而且對擺腰扭臀感到不好意思。然而,那小吧的歡樂放鬆氣氛總讓我心動不巳。那晚跟著安德黑雅的腳步,感覺自己稍稍能跟上了,再加上自己本就很放鬆地在享受派對氣氛,所以也不太在乎是否跳得好,只想感覺音樂、感覺韻律、感覺人群、感覺這一切。M,我跳得都流汗了。
休息一會,我把羅易克找來玩一會推手,羅易克練過柔道,沒玩過推手。和他玩推手最可以直接檢驗自己的身體還有哪裏是固著的點。最近覺得自己巳把肩膀的點給鬆開,接下來是哪,我沒頭緒,所以找羅易克玩。哦,原來是腰,腰還沒鬆開。
M,我玩得好開心啊!我不再在玩的時候擔心要準時回家、要讀的書、要準備什麼、有沒有玩得很遜、跳舞跳得很爛、朋友講法文聽不聽得懂、會不會身體不舒服、會不會...。M,我全心全意享受當下,包括次日的筋骨酸痛。
M,我忘了說,我們唱了幾種語言的生日快樂歌,韓語「生日快樂哈蜜答」、中文「祝你生日快樂」、英語「happy birthday to you」、德語「Glückwunsch zum Geburtstag」、法語「Joyeux anniversaire」、西班牙語。嘿!還有我跟法國朋友要了一根捲煙教我朋友抽煙。
M,我要跟妳聊的就是「玩」這件事,是「遊戲」。前些天我看到心靈工坊出了這樣一本書,《遊戲與現實》,書介寫到「遊戲中的孩子,忘我到幾乎脫離現實。他們佔據一個無法輕易離開,也不容他人入侵的領域。這領域不是內在的心理現實,是在個人之外,卻不是外面⋯⋯ 遊戲是個體驗,有創意的體驗,而且還是將時空連續一體的體驗,也就是生存的一種基本形式。」而在第三章提到玩遊戲「假如母親把這件困難的差事做好了(而非做不來),讓小寶寶對母親產生十足的信心,小寶寶就可以開始享受最初的人生體驗,這個體驗的基礎來自:內心過程的全能跟寶寶對真實世界的掌控是「緊密結合」的。因為小寶寶對母親有信心,所以母子之間就創造出一個中間的遊樂場。這裡就是魔法念頭的發源地,因為小寶寶多少確實感受到全能的體驗。」(詳見心靈工坊網頁)這個全能體驗如書所述,是孩子日後對自己做某事的積極樂觀態度。
M ,我不知道妳是如何與還是嬰兒的我互動,但我感覺自己許多負面的消極的想法似乎都是日後我們家庭變化後所學來的,而在那之前,就如妳記得的、我提到的,是個小霸王、小野人。在原初的體驗中,我似乎是個心想事成的小寶寶,我有源源不絕的動力與想法。就像妳一直對小時候的我說,臉圓圓的很可愛,像蘋果臉,有雀斑很可愛,像外國小孩,雖然祖母會說我是「肉餅臉」(台語),但是大部分時候和妳一起住的我聽到最多次的還是蘋果臉,所以從小我也從不為自己臉大或雀斑感到自卑。可我在國中時遇到一個女孩,和我一樣有雀斑,可是她就顯得很在意自己臉上的小斑點,而因為她的在意,就愈讓人把注意力放在她的雀斑上了。
M,「玩耍」其實是孩子的生存功課,他她需要建立自己的生活體驗,尤其是對自己能力的掌握與對自己的信心,可是我們常看到很多父母,怕孩子弄髒、怕孩子跌倒、怕一切外在環境,最後乾脆把孩子關在電視機前,最安全,哪也不去,啥也不碰。我們以為讓孩子跟著電視在學語言、在學色彩、在學動作,然而卻只是把孩子的視線定在一個距離上,眼睛不必縮放焦距,去感覺真實的距離感,與到達此距離尾端的實質時間與體力。簡單來說,就是孩子與外在、與世界、與現實的互動變弱了,再加上升學主義,「孩子,你什麼都不用做,只要讀書就好。」的保護下,長成一個心理健康富足可以與世界做反應的人的機會就縮小了。我們讀書的時候,與讀書無關的都叫做玩,玩是禁忌,除非你妳巳經夠好了,否則不可以也不應該玩。
M,可是我發現「玩」可以學到好多東西。就像讀書其實也是一種「玩」,背書也是一種「玩」,在玩的時候,我們想的是怎麼攻破目前難關,而不是撒手不管,我們享受破關的樂趣,即使是背書,也可以享受背起來的樂趣,每一種不同形式的「玩」都會擴展身心體驗的藍圖,愈玩人生版圖愈大,愈玩愈懂得享受生命。不玩不會活。
M ,如果我在前幾年就想通這些道理,我就不會老是緊張兮兮的了,自責自己法語不好、說不好、讀太慢、不敢和人講話、別人聽不懂就挫折感好重、應該快點完成學業、不要嬉戲漫遊浪費時間、不要交一堆朋友、搞派對、要一直看書等等。M,我看到那個狹隘、可憐的自己,沒看到自己的狹隘,還用這樣短淺目光看別人。M,語言也是一種遊戲,它是一種透過聲音組合出意義的遊戲,當你發出某種聲音,而它引起某種反應時,你就開始玩了。例如,我們可以對日本人和俄國人同時發出「爸ㄍㄚ」看看,日本人可能會對你怒目相向而俄國人則會和你親切揮手。
M,在想到遊戲這個主題時,我想到的是「遊戲三昧」這個詞,然而我完全不記得在哪看過或聽過這樣的詞。今天上網查找了一下,原來出自《六祖壇經》〈頓漸品〉。
M ,我很訝異的看到六祖惠能大師在裏面講到,「無一法可得。方能建立萬法。」這不是上封家書和妳聊水的隱喻,以及對道德經的引述,「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而這個「無一法可得」正是妙用之處,也就是遊戲場闡開的地方,各種遊戲得以於其上展開,每一種遊戲有其規則,即各種法所由處,有了遊戲便有了玩遊戲的力量,而各遊戲之間也展開其各種角力,即傅柯在權力關係裏講的策略,一開始,我們就被放在遊戲場上的某個遊戲裏了,不斷地冒險之後,才有機會看到原來我們是置身於一座遊戲場上,你以為非贏不可的遊戲,其實是因為你執著要贏才存在,一旦你不玩了,這個遊戲也就消失了,也許另一個遊戲會再被創造出來。
對了,關於「遊戲三昧」是這樣子來的,「師曰。吾若言有法與人。即為誑汝。但且隨方解縛。假名三昧。如汝師所說戒定慧。實不可思議。吾所見戒定慧又別。」又「師然之。復語誠曰。汝師戒定慧勸小根智人。吾戒定慧勸大根智人。若悟自性亦不立菩提涅槃。亦不立解脫知見。無一法可得。方能建立萬法。若解此意亦名佛身。亦名菩提涅槃。亦名解脫知見。見性之人立亦得。不立亦得。去來自由無滯無礙。應用隨作應語隨答。普見化身不離自性。即得自在神通遊戲三昧。是名見性。」(參考網頁)
所以,這個「遊戲三昧」其實就是如水般自由來去,無形無相,「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到哪,變成什麼都不要緊,要緊的是記得自己是誰,是什麼,是水。
M,「遊戲」不也是這樣,我們可全心投入各種遊戲中,但我們也會回家睡覺、吃飯。我們今天玩排球並不表示明天不能玩桌球。遊戲本身不能定義我們是誰,但我們可以透過遊戲獲得體驗,我們不該「住」在遊戲裏,我們的痛苦煩惱就是來自於不知不覺「住」在遊戲裏了。我們要盡情地「玩」,玩會讓我們想知道更多東西,也許是一首法文歌、也許是一個動作的技巧、也許是一種腦筋急轉彎,因為玩,我們學會探索的勇氣,也發現自由滋味。
M,十一日那天是一位朋友的生日,她興奮地邀請了許多朋友參加她的生日派對。我們在她其中一位法國朋友家中準備派對食物。晚上八點半左右,我們到了她朋友家中,又是一陣好不熱鬧的法式見面禮(親親),然後開始切水果、切菜、做前菜、調酒、聊天、互相認識,主人羅易克,用他的電腦和喇叭放著各種好聽的音樂,一群人擠在既是客廳也是卧房的起居室裏,有一面牆是鑲著一大片落地窗,我們的派對有夜色溫柔陪伴。
壽星是安德黑雅,哥斯大黎加人。同行有兩個中國朋友,在那認識了一位韓國女孩,接著來了一個可愛的法國女孩,一個高瘦的法國男孩(後來他離開時,手上還拎著一本韓波的詩集),後來又陸續來了三個女孩和一個男人,更晚些則來了兩個黑人朋友。
我們聊天或是聽別人聊天,我們聽音樂也聊音樂和中國樂器(琵琶、古箏、二胡等),我們開些無傷大雅的玩笑,我們說起台灣和中國的關係,我們笑鬧著,我們喝酒,雞尾酒、茴香酒(pastis 南法馬賽特產)、白甜酒、啤酒,我們喝果汁、喝水,我們吃著各式下酒小點心,全是生日主角為我們精心準備的哥斯大黎加式的、或中美洲式的下酒菜。好漂亮的各式前菜、好美的酒、好生動的音樂、好有趣的人、好靜的夜。M,好鮮活的派對啊!
M,這不是我第一次和朋友這樣玩耍,這不是我第一次參加派對,這不是我第一次這樣忘我的開心,可是M,這是我自覺重生後第一次的派對,我憶起了或體驗到一種鮮活的感覺,我在玩、玩得開心、玩得忘我、玩得像小時候去鬼屋探險的感覺,那是一種全身細胞都在經驗、感覺的狀態,專注、忘我、好奇。
M,小時候一有機會我就會「野」在外頭,而且我的「野」絕不是遺世獨立的「野」,一定要是呼朋引伴的野,我把年齡不一的小朋友都找來,然後規定今天「野」的主題。通常是我們小孩子不敢走的放學路線,或某癈棄古庴,我稱之為「某某探險」,有些孩子不敢去,我會好說歹說的說服他們,我假裝什麼都不怕的跟他們說沒問題,我會教大家做彈弓當防身武器,叫大家帶點糧食以備不時之需等等。甚至,我們有自己的小「咖啡吧」,在小學校門口對面一個不起眼的小攤子,裏頭擺掛著各式零嘴和玩具,我們在那集合,吃喝一陣,還跟親切的老婆婆聊天賒帳,等到大伙酒足飯飽之後,我們便踏上探險之旅。M,這是我社會經驗成型的開始,一種自己建立起來的經驗,自己的團體、自己的團體目標、自己的訓練方式、自己的團體精神,在這裏面,我們會討論今天要去哪個點、這個點有什麼特色、地形如何、畫地形圖、如何進去、如何出來、需要什麼「武器」、誰帶頭、誰墊後、有危險的話要怎麼跑、跑去哪、在哪集合等等。M,妳不會相信,我們早巳建立民主的溝通方式並對自身處境考慮周詳,而我們的探險更是一種「真相」的探尋,因為我們要去證明那些傳說的鬼屋或森林路徑是否真如人們所說。M,連我現在自己如此寫來亦覺不可思議,曾有那樣令人感到興奮、活力的生命體驗。M,那樣的「玩耍」讓我可以認識自己、感覺自己的能力、體驗恐懼、超越恐懼,讓我對自己產生信心。
一次,在一個破舊、野草蔓生的古庴,一半的朋友不願進去,我只好和另二個朋友先進去探路,我們躡手躡腳地在房裡穿梭,忽地一個聲響,大伙做鳥獸散,那時的我不知是跑得慢還是故作鎮定,乾脆就把聲響來由瞧個仔細,再慢慢走出來跟大家說沒有什麼。M,我覺得自己那時巳經害怕到瞬間麻痹,如某些動物的臨敵反應,假死,因此我可以在不反應害怕的情況下去看清週遭環境並感覺害怕的盡頭。
M,如果我們體驗過自己的限度,那麼在恐懼襲來時,我們也許不會急著以慌張反應。
然而,M,我的「野」能力隨著家庭教育日漸削弱,我得用偷溜地方式才能出去玩、我得用說謊地方式才能和朋友玩,我愈來愈「規矩」,我愈來愈「懂事」,但我也愈來愈有技巧地利用規矩與懂事換得出去玩的報酬。M,在外頭的我真的是很瘋狂,但是當我思考愈來愈多,我便愈來愈「放不開」,這時綁住我的不再是大人的管束,而是我自己打結的想法。
每一種想法給我一個「片面」的行為指令,一陣子,我這樣做,又一陣子,我那樣做,然後在我這樣做了又那樣做了之後,我又兩樣都不想做了。這些想法、這些行為指令在我內在產生忓恪,我讓自己成為一個經驗場,反應各種事物、思想、念頭的矛盾性。然後我看到了哲學,這東西好玩就好玩在它是個允許你不斷懷疑的遊戲場。你可以不斷重組遊戲規則,但首先,你的遊戲規則必須合理讓大家可以玩得起來,再來,你的遊戲最好要好玩、耐玩、禁得起玩。
M,我好像又離生日派對的話題遠了,不,一點也不,我就是要和妳分享遊戲經驗。
稍晚,一些朋友又陸續離開,我看看在場的人,有幾乎一半的亞洲人和一半的法國人,突然好想聽聽法國兒歌,我向羅易克提議,不如你們唱唱法國兒歌吧。在場三個法國人唱了一首「綠老鼠」souris verte (真的很可愛非常建議點閱來聽)還有「賈克弟兄」Frère Jacques,這綠老鼠歌詞很可愛但是不合邏輯,唱得時候還帶動作,副歌部分「我抓起綠老鼠尾巴,男士們告訴我,把牠往油裏浸,把牠往水裏浸,牠就會變成黑蝸牛。」超可愛。賈克弟兄則是用「兩隻老虎」的曲子唱的,「賈克弟兄,賈克弟兄,您在睡嗎?您在睡嗎?早晨鐘聲響了,早晨鐘聲響了,叮噹咚,叮噹咚」。接著,我們就唱了「兩隻老虎」中文版,我朋友們還唱了一首「小燕子」,我沒聽過,不過蠻好聽的,然後,我說要唱「虎姑婆」可是她們沒聽過,我們還記得一點「小星星」等等。一唱起歌來,好像又更有趣了,壽星唱了西班牙語的歌,也很好聽,還有其他不知名的歌。
對了,唱歌之前,還玩了一點小遊戲。唱了歌,休息一下,壽星一直很想跳舞,後來我就跟她一起跳了。她教我salsa,這讓我想起在波提耶(Poitiers)時,有一個朋友幾乎是每天到一家專跳salsa的咖啡館報到,那時我偶爾也去,但我就老是跟不上節奏,而且對擺腰扭臀感到不好意思。然而,那小吧的歡樂放鬆氣氛總讓我心動不巳。那晚跟著安德黑雅的腳步,感覺自己稍稍能跟上了,再加上自己本就很放鬆地在享受派對氣氛,所以也不太在乎是否跳得好,只想感覺音樂、感覺韻律、感覺人群、感覺這一切。M,我跳得都流汗了。
休息一會,我把羅易克找來玩一會推手,羅易克練過柔道,沒玩過推手。和他玩推手最可以直接檢驗自己的身體還有哪裏是固著的點。最近覺得自己巳把肩膀的點給鬆開,接下來是哪,我沒頭緒,所以找羅易克玩。哦,原來是腰,腰還沒鬆開。
M,我玩得好開心啊!我不再在玩的時候擔心要準時回家、要讀的書、要準備什麼、有沒有玩得很遜、跳舞跳得很爛、朋友講法文聽不聽得懂、會不會身體不舒服、會不會...。M,我全心全意享受當下,包括次日的筋骨酸痛。
M,我忘了說,我們唱了幾種語言的生日快樂歌,韓語「生日快樂哈蜜答」、中文「祝你生日快樂」、英語「happy birthday to you」、德語「Glückwunsch zum Geburtstag」、法語「Joyeux anniversaire」、西班牙語。嘿!還有我跟法國朋友要了一根捲煙教我朋友抽煙。
M,我要跟妳聊的就是「玩」這件事,是「遊戲」。前些天我看到心靈工坊出了這樣一本書,《遊戲與現實》,書介寫到「遊戲中的孩子,忘我到幾乎脫離現實。他們佔據一個無法輕易離開,也不容他人入侵的領域。這領域不是內在的心理現實,是在個人之外,卻不是外面⋯⋯ 遊戲是個體驗,有創意的體驗,而且還是將時空連續一體的體驗,也就是生存的一種基本形式。」而在第三章提到玩遊戲「假如母親把這件困難的差事做好了(而非做不來),讓小寶寶對母親產生十足的信心,小寶寶就可以開始享受最初的人生體驗,這個體驗的基礎來自:內心過程的全能跟寶寶對真實世界的掌控是「緊密結合」的。因為小寶寶對母親有信心,所以母子之間就創造出一個中間的遊樂場。這裡就是魔法念頭的發源地,因為小寶寶多少確實感受到全能的體驗。」(詳見心靈工坊網頁)這個全能體驗如書所述,是孩子日後對自己做某事的積極樂觀態度。
M ,我不知道妳是如何與還是嬰兒的我互動,但我感覺自己許多負面的消極的想法似乎都是日後我們家庭變化後所學來的,而在那之前,就如妳記得的、我提到的,是個小霸王、小野人。在原初的體驗中,我似乎是個心想事成的小寶寶,我有源源不絕的動力與想法。就像妳一直對小時候的我說,臉圓圓的很可愛,像蘋果臉,有雀斑很可愛,像外國小孩,雖然祖母會說我是「肉餅臉」(台語),但是大部分時候和妳一起住的我聽到最多次的還是蘋果臉,所以從小我也從不為自己臉大或雀斑感到自卑。可我在國中時遇到一個女孩,和我一樣有雀斑,可是她就顯得很在意自己臉上的小斑點,而因為她的在意,就愈讓人把注意力放在她的雀斑上了。
M,「玩耍」其實是孩子的生存功課,他她需要建立自己的生活體驗,尤其是對自己能力的掌握與對自己的信心,可是我們常看到很多父母,怕孩子弄髒、怕孩子跌倒、怕一切外在環境,最後乾脆把孩子關在電視機前,最安全,哪也不去,啥也不碰。我們以為讓孩子跟著電視在學語言、在學色彩、在學動作,然而卻只是把孩子的視線定在一個距離上,眼睛不必縮放焦距,去感覺真實的距離感,與到達此距離尾端的實質時間與體力。簡單來說,就是孩子與外在、與世界、與現實的互動變弱了,再加上升學主義,「孩子,你什麼都不用做,只要讀書就好。」的保護下,長成一個心理健康富足可以與世界做反應的人的機會就縮小了。我們讀書的時候,與讀書無關的都叫做玩,玩是禁忌,除非你妳巳經夠好了,否則不可以也不應該玩。
M,可是我發現「玩」可以學到好多東西。就像讀書其實也是一種「玩」,背書也是一種「玩」,在玩的時候,我們想的是怎麼攻破目前難關,而不是撒手不管,我們享受破關的樂趣,即使是背書,也可以享受背起來的樂趣,每一種不同形式的「玩」都會擴展身心體驗的藍圖,愈玩人生版圖愈大,愈玩愈懂得享受生命。不玩不會活。
M ,如果我在前幾年就想通這些道理,我就不會老是緊張兮兮的了,自責自己法語不好、說不好、讀太慢、不敢和人講話、別人聽不懂就挫折感好重、應該快點完成學業、不要嬉戲漫遊浪費時間、不要交一堆朋友、搞派對、要一直看書等等。M,我看到那個狹隘、可憐的自己,沒看到自己的狹隘,還用這樣短淺目光看別人。M,語言也是一種遊戲,它是一種透過聲音組合出意義的遊戲,當你發出某種聲音,而它引起某種反應時,你就開始玩了。例如,我們可以對日本人和俄國人同時發出「爸ㄍㄚ」看看,日本人可能會對你怒目相向而俄國人則會和你親切揮手。
M,在想到遊戲這個主題時,我想到的是「遊戲三昧」這個詞,然而我完全不記得在哪看過或聽過這樣的詞。今天上網查找了一下,原來出自《六祖壇經》〈頓漸品〉。
M ,我很訝異的看到六祖惠能大師在裏面講到,「無一法可得。方能建立萬法。」這不是上封家書和妳聊水的隱喻,以及對道德經的引述,「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而這個「無一法可得」正是妙用之處,也就是遊戲場闡開的地方,各種遊戲得以於其上展開,每一種遊戲有其規則,即各種法所由處,有了遊戲便有了玩遊戲的力量,而各遊戲之間也展開其各種角力,即傅柯在權力關係裏講的策略,一開始,我們就被放在遊戲場上的某個遊戲裏了,不斷地冒險之後,才有機會看到原來我們是置身於一座遊戲場上,你以為非贏不可的遊戲,其實是因為你執著要贏才存在,一旦你不玩了,這個遊戲也就消失了,也許另一個遊戲會再被創造出來。
對了,關於「遊戲三昧」是這樣子來的,「師曰。吾若言有法與人。即為誑汝。但且隨方解縛。假名三昧。如汝師所說戒定慧。實不可思議。吾所見戒定慧又別。」又「師然之。復語誠曰。汝師戒定慧勸小根智人。吾戒定慧勸大根智人。若悟自性亦不立菩提涅槃。亦不立解脫知見。無一法可得。方能建立萬法。若解此意亦名佛身。亦名菩提涅槃。亦名解脫知見。見性之人立亦得。不立亦得。去來自由無滯無礙。應用隨作應語隨答。普見化身不離自性。即得自在神通遊戲三昧。是名見性。」(參考網頁)
所以,這個「遊戲三昧」其實就是如水般自由來去,無形無相,「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到哪,變成什麼都不要緊,要緊的是記得自己是誰,是什麼,是水。
M,「遊戲」不也是這樣,我們可全心投入各種遊戲中,但我們也會回家睡覺、吃飯。我們今天玩排球並不表示明天不能玩桌球。遊戲本身不能定義我們是誰,但我們可以透過遊戲獲得體驗,我們不該「住」在遊戲裏,我們的痛苦煩惱就是來自於不知不覺「住」在遊戲裏了。我們要盡情地「玩」,玩會讓我們想知道更多東西,也許是一首法文歌、也許是一個動作的技巧、也許是一種腦筋急轉彎,因為玩,我們學會探索的勇氣,也發現自由滋味。
12.3.09
巧克力核仁蒸蛋糕
11.3.09
[法國家書]十一_化開
M,昨天參加了一個哥斯大黎加朋友的生日派對,今天早上八點才回來,下次再跟妳細說有趣的派對。
M,剛在看網誌,才發現這個月是部落格開站以來第三年了,而第一次開始就是在前年的三月,那時為了樂生療養院的事很激動的開了這個部落格,沒想到在這第三個三月又來到時,部落格竟成我個人自我轉化的無盡書寫。M,人生裏的點滴真是很奇妙,從沒想過自己有興趣或有時間甚或有想法來寫網誌,可現在它,至少目前為止,卻像做功課般每日一書地寫。M,更沒想過的是,自己用這種方式,遙遠的距離和真實的筆調和妳分享生活。
M,今天是十一號,雖然家書是一號才開始寫,然而啟動我書寫的其實就是二月十一號開始,那是和指導教授會面後的隔天,自彼時此,主導我生命的理性時鐘巳然碎落。只是那時,我還不知道。所以今天有點像是自己的滿歲,而昨夜和朋友們歡度的生日派對隱然也是自己的生日派對,我玩得像乍到人世的孩子,興奮滿足不巳。
然而今天的功課仍是得做。
M,我想跟妳說說前天晚上的事。原來還是有一些傷口在某處潰爛著,如果太自滿於自己現在似乎平靜的狀態,又要不經意地忽略了。翻開傷口上紗布的那晚,我大驚,怎麼有這樣一個爛成巳經不痛的傷口,紗布像是隨便蓋上去後就再也沒處理過了,然而它的潰爛又與紗布密實地緊連著,以致於紗布一撕開,血流開來,我有點手忙腳亂地止不住血。
那晚,我查找著十號那天要給妳聽的歌,我憶起檔案裏似乎有這首歌及其中譯,我打開檔案,看著那些找來的法文歌詞,直到某一篇歌詞出現眼前,是的,就是那傷口,當時景像立時鮮活了起來,心,痛著,別誤會,是生理痛覺不是惟美形容。那是大前年的一晚,我在瘋狂的唸著法文歌詞,誇張的語調,自得其樂著,那時,他在身邊做自己的事,我一邊自得其樂,卻也一邊吵鬧著他,我玩了許久,直到我又再次吵著問他,「你看,你看這句話是不是很美?」,早巳不耐的他,不耐地回了我。我受傷了,好像很嚴重,但自己不知道,我只是不再講話,和他賭氣,然而那時我沒看到真正受傷的自己,或是覺得自己很難堪而不願意看也不願意面對那樣的自己。
前晚,我看著那頁歌詞,回想起所有細節,包括覺得非常難堪的自己。我靜靜地感覺心痛,接著,我看到一個小孩蹲在角落,我以為自己可以像最近幾次經驗輕輕地靠近她,摸摸她的頭和她說說話就好了,不然。我靠近她,她開始躲來躲去,不讓我靠近,我們就像兩個同極的磁鐵,無法接近。啊!我有點慌了,甚至想使力去把她抓起來,我感覺自己像在玩推手,一旦我開始想使勁控制對方,我其實就失去了自己的平衡與「鬆」。我好無力,我覺得。於是,我靜下來,閉上眼,在書桌前安靜專注地坐著,用一種溫柔等待的心情看著她,不再用追逐監視的眼光,我不抓她了,我等她。我輕輕地用心念和她說話,「不用怕,不用怕,我不會傷害妳,讓我看看妳,讓我緊緊地抱抱妳,我有溫暖的體溫,讓我抱著妳,妳會比較舒服。」我看到她在那個濕冷的水泥牆角似乎巳蹲踞許久,所以想抱抱她,此刻我巳不急著化開所謂的心結了,只想抱抱這個看來陰冷不信任任何人眼裏露著固執兇光的小女孩。在我慢慢和她說話的同時,暖暖的淚水自眼裏流出,這股暖流流到小女孩身上,她停止了躲避,開始回頭看我。她走近我,我輕手輕腳地擁抱她。淚仍流著,但不是哭泣。
我抱著她,看到活潑好動的她以及愛出風頭的她,我看到她在某些表現的過程中,沒有被她想表現的對象給肯定,她做的愈好,似乎愈容易被忽略。她不懂,以為是不夠好,所以她一直要把自己變得很好,讓別人喜歡她,稱讚她,愛她。這時,才懂為何那次被他不耐地回應或有時被指出什麼缺點時,自己會有非常強的防衛反應,因為心中的小女孩以為她被不愛了,不被喜歡了,她不夠好,而長大的自己卻又矛盾地用一種類似自暴自棄的心態想著,不愛就不愛吧,總不能討好全世界的人吧?大不了一個人吧,反正也一個人慣了不是嗎?長大的自己巳經覺得有點累了,開始思考什麼是為自己而活。結果,小女孩與長大的小女孩產生一種矛盾的拉距戰,這使得她在面對人的時候,無法真實的反應自己的感受。愈喜歡的人,就愈令她害怕,甚至採取極端的方式來面對,漠不在乎。
我緊緊抱著她,用我的心和淚。
漸漸地,小女孩像爆開般地消失變成我現在的身體大小。我知道傷口巳被細心清理並換上紗布了,突然心底湧上一句話,「沒有用愛關照的傷口是不會癒合。」自覺很有道理,有時我們處理傷口,都是一種即時性的,想止血、止痛、止發炎等等,想得是免得日後更嚴重等等,然而傷口本身從來沒有被專注地對待。
M,專注本身,是活在當下吧!而經過昨天的生日派對,我還想說,活在當下就是享受當下,是痛是笑,去享受痛是什麼感覺,笑是什麼感覺。嘿!M,我這可不是苦中作樂的無奈心態。記得有部電影,是尼可拉斯凱吉主演的吧,他詮釋一個想來人間體驗一切的天使,果然,痛很痛,樂很樂,「當天使多好,沒有人間悲歡離合」,人想著。「那是什麼感覺,為什麼人會有那樣的表情,幸福的,害怕的,難過的,兇惡的。」天使想著。M,我們是不是來人間享受體驗的天使呢?
在欣頻的《夢.前世.靈魂之旅》自序中,她寫到,「人生就是一連串解密的過程,解到最後,就看見了神。」
聖經一開始,「et la force agissante de dieu se mouvait sur la surface des eaux」(創世紀1 :2)中文翻成「上帝發出的動力運行在水面上。」直翻是「上帝活躍的力量在水面上運行。」神的名字叫耶和華(Jéhovah),意思是「JE SERAI CE QUE JE SERAI」。中文翻成「我要做什麼,都必能成事」(出埃及記3 : 14) 法文的直翻是,「我將是我將是的」,有「任意幻化」的意思,這讓我聯想到「水」可以隨容器變化其形。
老子《道德經》第一章提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而在第八章則用「水」來比喻「道」,「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解釋請見網頁)
前面家書所引的《與神對話》,「你所抵抗的東西會持續存在,你所靜觀的東西會消失。」在此靜觀可以想像自己是水流過各種情緒與認同的容器,你知道這些容器的形狀、材質,但是你是水,你不是那些容器所形塑你的形狀,然而,一旦你自認自己是三角形的而不願意流進四角形的容器裏,你就凝固在三角形裏了,如同結成冰的三角形,你以為自己永遠或希望自己是三角形,你就變成冰,不再是活動自如流動四處的水了。然而,好的是,你畢竟是水,有朝一日,融冰機會到來時,你又恢復成自由變化的水。然而,這個融冰的時機,則因人而異,也許是一場災難,也許是一次美好的體驗。
在德勒茲寫的《傅柯》裏,也有一段對「意向性」解構(化開)的解釋,「在看與說之間的《無關》應該就是傅柯對「意向性」(intentionnalité)解釋最大的轉變:把現象學變成知識論。因為「看」與「說」,即「知識」,然而,我們卻不看我們所說的,且我們也不說我們看到的;而且,當我們看到一根煙斗,我們不停地說(以許多方式)《這不是一根煙斗...》,猶如「意向性」的自我否認,「意向性」的自我崩毀。一切都是「知識」,這也是沒有原始經驗的首要理由:在「知識」之前什麼都沒有,在它之下也沒有。然而「知識」是不可化約的雙重性,說與看,語言與光照,而這就是沒有「意向性」的理由。(註1)」「意向性」向來是現象學一個重要概念,它尋找一種未形成知識的原始經驗,然而在傅柯那裏,在他的小短文《這不是一根煙斗》(評瑪格麗特的作品)及《詞與物》的巨著裏,則明示我們的「知識」形成經驗。看與說的分裂,可以從精神分析的角度來說明,在我們的每日活動中,有多少時刻,我們並不是真實說出我們所感,而是不斷重複一些所謂「理性」的說詞。這些說詞有些是從教育與社會習來,有些也許是自己經驗而來。我們其實一直處於「看」與「說」的分裂中,有時自知、有時不自知。而這個「意向性」崩毀的重要意義在於「主體性」的傾頹。有點像剛說的融冰時刻。
昨天,在派對上和人玩推手,一個法國男生,玩柔道、法國摔角(輕易地把我舉起來轉),跟我身形相仿,且瘦瘦的。他沒玩過推手,重頭到尾就只是想辦法要把我推倒而巳,卻沒有辦法,後來,他想到一個方法,他把重心放低,用打橄欖球的姿勢頂著我,這時我就比較難憾動他的重心了,如果他一直不動,我就沒辦法,我只好想辦法讓他動。然而,這時,我就察覺自己其實也陷入一種凝固的狀態和心態,因為他那個傾身向我的姿勢不就是因為我「抗」著,他才得以頂在我身上?如果我讓自己像水般的靈活,他那股力量便無法「依」在我身上,這時真是完全感受到什麼是「你抵抗的東西會持續存在」,因為我突然把自己凍結成三角形了,以為要和四角形對抗。
最初的「抗」不是因為有外力,而是因為有自我「認同」。認定自己是「什麼」的意識,而在生活中,最頻繁的「抗」出現,就是在「我想幹嘛」或「我想要什麼」的起心動念之間。要把這個「認同」化掉、解構掉,「化」不是「閃開」,閃開意味著兩個具體事物仍存在,兩個不同認同的存在,它們沒有被化掉只是被擱置在不交集的位置罷了,等哪天碰上了,仍會產生「抗」。
M,這就是我今天想和妳分享的關於太極拳裏的「化開」、「水」的隱喻、我從傅柯那領悟到的「主體的崩毀」以及所謂的生命「解密」過程。就像那個曾蹲踞我心中角落的小女孩,她存在也不存在,一旦有「抗」,你和你所抗的都會具體存在,一旦「化開」那個抗,你和對方所堅持的形體都不再存在,小女孩不見了,融化在我溫暖的淚水裏,成自由的流體。
---------------------------------------------
註1:這裏是我自己翻自 Gilles Deleuze, Foucault, minuit, p.117 ;中譯本有楊凱麟翻的《德勒茲論傅柯》。
M,剛在看網誌,才發現這個月是部落格開站以來第三年了,而第一次開始就是在前年的三月,那時為了樂生療養院的事很激動的開了這個部落格,沒想到在這第三個三月又來到時,部落格竟成我個人自我轉化的無盡書寫。M,人生裏的點滴真是很奇妙,從沒想過自己有興趣或有時間甚或有想法來寫網誌,可現在它,至少目前為止,卻像做功課般每日一書地寫。M,更沒想過的是,自己用這種方式,遙遠的距離和真實的筆調和妳分享生活。
M,今天是十一號,雖然家書是一號才開始寫,然而啟動我書寫的其實就是二月十一號開始,那是和指導教授會面後的隔天,自彼時此,主導我生命的理性時鐘巳然碎落。只是那時,我還不知道。所以今天有點像是自己的滿歲,而昨夜和朋友們歡度的生日派對隱然也是自己的生日派對,我玩得像乍到人世的孩子,興奮滿足不巳。
然而今天的功課仍是得做。
M,我想跟妳說說前天晚上的事。原來還是有一些傷口在某處潰爛著,如果太自滿於自己現在似乎平靜的狀態,又要不經意地忽略了。翻開傷口上紗布的那晚,我大驚,怎麼有這樣一個爛成巳經不痛的傷口,紗布像是隨便蓋上去後就再也沒處理過了,然而它的潰爛又與紗布密實地緊連著,以致於紗布一撕開,血流開來,我有點手忙腳亂地止不住血。
那晚,我查找著十號那天要給妳聽的歌,我憶起檔案裏似乎有這首歌及其中譯,我打開檔案,看著那些找來的法文歌詞,直到某一篇歌詞出現眼前,是的,就是那傷口,當時景像立時鮮活了起來,心,痛著,別誤會,是生理痛覺不是惟美形容。那是大前年的一晚,我在瘋狂的唸著法文歌詞,誇張的語調,自得其樂著,那時,他在身邊做自己的事,我一邊自得其樂,卻也一邊吵鬧著他,我玩了許久,直到我又再次吵著問他,「你看,你看這句話是不是很美?」,早巳不耐的他,不耐地回了我。我受傷了,好像很嚴重,但自己不知道,我只是不再講話,和他賭氣,然而那時我沒看到真正受傷的自己,或是覺得自己很難堪而不願意看也不願意面對那樣的自己。
前晚,我看著那頁歌詞,回想起所有細節,包括覺得非常難堪的自己。我靜靜地感覺心痛,接著,我看到一個小孩蹲在角落,我以為自己可以像最近幾次經驗輕輕地靠近她,摸摸她的頭和她說說話就好了,不然。我靠近她,她開始躲來躲去,不讓我靠近,我們就像兩個同極的磁鐵,無法接近。啊!我有點慌了,甚至想使力去把她抓起來,我感覺自己像在玩推手,一旦我開始想使勁控制對方,我其實就失去了自己的平衡與「鬆」。我好無力,我覺得。於是,我靜下來,閉上眼,在書桌前安靜專注地坐著,用一種溫柔等待的心情看著她,不再用追逐監視的眼光,我不抓她了,我等她。我輕輕地用心念和她說話,「不用怕,不用怕,我不會傷害妳,讓我看看妳,讓我緊緊地抱抱妳,我有溫暖的體溫,讓我抱著妳,妳會比較舒服。」我看到她在那個濕冷的水泥牆角似乎巳蹲踞許久,所以想抱抱她,此刻我巳不急著化開所謂的心結了,只想抱抱這個看來陰冷不信任任何人眼裏露著固執兇光的小女孩。在我慢慢和她說話的同時,暖暖的淚水自眼裏流出,這股暖流流到小女孩身上,她停止了躲避,開始回頭看我。她走近我,我輕手輕腳地擁抱她。淚仍流著,但不是哭泣。
我抱著她,看到活潑好動的她以及愛出風頭的她,我看到她在某些表現的過程中,沒有被她想表現的對象給肯定,她做的愈好,似乎愈容易被忽略。她不懂,以為是不夠好,所以她一直要把自己變得很好,讓別人喜歡她,稱讚她,愛她。這時,才懂為何那次被他不耐地回應或有時被指出什麼缺點時,自己會有非常強的防衛反應,因為心中的小女孩以為她被不愛了,不被喜歡了,她不夠好,而長大的自己卻又矛盾地用一種類似自暴自棄的心態想著,不愛就不愛吧,總不能討好全世界的人吧?大不了一個人吧,反正也一個人慣了不是嗎?長大的自己巳經覺得有點累了,開始思考什麼是為自己而活。結果,小女孩與長大的小女孩產生一種矛盾的拉距戰,這使得她在面對人的時候,無法真實的反應自己的感受。愈喜歡的人,就愈令她害怕,甚至採取極端的方式來面對,漠不在乎。
我緊緊抱著她,用我的心和淚。
漸漸地,小女孩像爆開般地消失變成我現在的身體大小。我知道傷口巳被細心清理並換上紗布了,突然心底湧上一句話,「沒有用愛關照的傷口是不會癒合。」自覺很有道理,有時我們處理傷口,都是一種即時性的,想止血、止痛、止發炎等等,想得是免得日後更嚴重等等,然而傷口本身從來沒有被專注地對待。
M,專注本身,是活在當下吧!而經過昨天的生日派對,我還想說,活在當下就是享受當下,是痛是笑,去享受痛是什麼感覺,笑是什麼感覺。嘿!M,我這可不是苦中作樂的無奈心態。記得有部電影,是尼可拉斯凱吉主演的吧,他詮釋一個想來人間體驗一切的天使,果然,痛很痛,樂很樂,「當天使多好,沒有人間悲歡離合」,人想著。「那是什麼感覺,為什麼人會有那樣的表情,幸福的,害怕的,難過的,兇惡的。」天使想著。M,我們是不是來人間享受體驗的天使呢?
在欣頻的《夢.前世.靈魂之旅》自序中,她寫到,「人生就是一連串解密的過程,解到最後,就看見了神。」
聖經一開始,「et la force agissante de dieu se mouvait sur la surface des eaux」(創世紀1 :2)中文翻成「上帝發出的動力運行在水面上。」直翻是「上帝活躍的力量在水面上運行。」神的名字叫耶和華(Jéhovah),意思是「JE SERAI CE QUE JE SERAI」。中文翻成「我要做什麼,都必能成事」(出埃及記3 : 14) 法文的直翻是,「我將是我將是的」,有「任意幻化」的意思,這讓我聯想到「水」可以隨容器變化其形。
老子《道德經》第一章提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而在第八章則用「水」來比喻「道」,「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解釋請見網頁)
前面家書所引的《與神對話》,「你所抵抗的東西會持續存在,你所靜觀的東西會消失。」在此靜觀可以想像自己是水流過各種情緒與認同的容器,你知道這些容器的形狀、材質,但是你是水,你不是那些容器所形塑你的形狀,然而,一旦你自認自己是三角形的而不願意流進四角形的容器裏,你就凝固在三角形裏了,如同結成冰的三角形,你以為自己永遠或希望自己是三角形,你就變成冰,不再是活動自如流動四處的水了。然而,好的是,你畢竟是水,有朝一日,融冰機會到來時,你又恢復成自由變化的水。然而,這個融冰的時機,則因人而異,也許是一場災難,也許是一次美好的體驗。
在德勒茲寫的《傅柯》裏,也有一段對「意向性」解構(化開)的解釋,「在看與說之間的《無關》應該就是傅柯對「意向性」(intentionnalité)解釋最大的轉變:把現象學變成知識論。因為「看」與「說」,即「知識」,然而,我們卻不看我們所說的,且我們也不說我們看到的;而且,當我們看到一根煙斗,我們不停地說(以許多方式)《這不是一根煙斗...》,猶如「意向性」的自我否認,「意向性」的自我崩毀。一切都是「知識」,這也是沒有原始經驗的首要理由:在「知識」之前什麼都沒有,在它之下也沒有。然而「知識」是不可化約的雙重性,說與看,語言與光照,而這就是沒有「意向性」的理由。(註1)」「意向性」向來是現象學一個重要概念,它尋找一種未形成知識的原始經驗,然而在傅柯那裏,在他的小短文《這不是一根煙斗》(評瑪格麗特的作品)及《詞與物》的巨著裏,則明示我們的「知識」形成經驗。看與說的分裂,可以從精神分析的角度來說明,在我們的每日活動中,有多少時刻,我們並不是真實說出我們所感,而是不斷重複一些所謂「理性」的說詞。這些說詞有些是從教育與社會習來,有些也許是自己經驗而來。我們其實一直處於「看」與「說」的分裂中,有時自知、有時不自知。而這個「意向性」崩毀的重要意義在於「主體性」的傾頹。有點像剛說的融冰時刻。
昨天,在派對上和人玩推手,一個法國男生,玩柔道、法國摔角(輕易地把我舉起來轉),跟我身形相仿,且瘦瘦的。他沒玩過推手,重頭到尾就只是想辦法要把我推倒而巳,卻沒有辦法,後來,他想到一個方法,他把重心放低,用打橄欖球的姿勢頂著我,這時我就比較難憾動他的重心了,如果他一直不動,我就沒辦法,我只好想辦法讓他動。然而,這時,我就察覺自己其實也陷入一種凝固的狀態和心態,因為他那個傾身向我的姿勢不就是因為我「抗」著,他才得以頂在我身上?如果我讓自己像水般的靈活,他那股力量便無法「依」在我身上,這時真是完全感受到什麼是「你抵抗的東西會持續存在」,因為我突然把自己凍結成三角形了,以為要和四角形對抗。
最初的「抗」不是因為有外力,而是因為有自我「認同」。認定自己是「什麼」的意識,而在生活中,最頻繁的「抗」出現,就是在「我想幹嘛」或「我想要什麼」的起心動念之間。要把這個「認同」化掉、解構掉,「化」不是「閃開」,閃開意味著兩個具體事物仍存在,兩個不同認同的存在,它們沒有被化掉只是被擱置在不交集的位置罷了,等哪天碰上了,仍會產生「抗」。
M,這就是我今天想和妳分享的關於太極拳裏的「化開」、「水」的隱喻、我從傅柯那領悟到的「主體的崩毀」以及所謂的生命「解密」過程。就像那個曾蹲踞我心中角落的小女孩,她存在也不存在,一旦有「抗」,你和你所抗的都會具體存在,一旦「化開」那個抗,你和對方所堅持的形體都不再存在,小女孩不見了,融化在我溫暖的淚水裏,成自由的流體。
---------------------------------------------
註1:這裏是我自己翻自 Gilles Deleuze, Foucault, minuit, p.117 ;中譯本有楊凱麟翻的《德勒茲論傅柯》。
10.3.09
[法國家書]十_因為是你(妳)
M,昨天家書寫著寫著就想起了這首歌,第一次聽到這首歌是被它那句歌詞給打動,「有朝一日會想要個孩子,不是因為時候到了,而是因為你。」M,那時,我正心煩著婚姻、感情和生育年齡的問題,這首歌令我感動到幾乎掉淚。多美啊!我心想著,能不能就這麼簡單,因為感到美好而願意生個孩子與他她一同分享生命,不是因為大家都結婚生子了、不是因為家人親朋的催促、不是因為生理的侷限、不是因為任何合理的理由,只因感到美好,一個人、一朵花、一抹香氣、因為美好所以我們不斷孕育燦爛。
M,今天就讓家書沈浸在美好的音樂裏吧。
雖然網路上巳有別的翻譯,但是我還是想用自己的語氣再為妳翻一次。為妳、為我、為我身邊的每一個人。
parce que c’est toi 因為是你(妳)_Axelle Red
Si tu crois un jour qu'je t'laisserai tomber 如果你相信有一天我會因為無聊的小事
Pour un détail pour une futilité 而離開你,
N'aie pas peur je saurais bien 不要害怕,我知道如何分辨那些不同
Faire la différence
Si tu crains un jour qu'je t'laisserai fâner 如果你擔心有一天我會覺得你不再有趣
La fin de l'été, un mauvais cap à passer 盛夏結束,熱情消退的時刻就要來到
N'aie pas peur personne d'autre n'pourrait 不要害怕,沒有人能夠輕易取代你
Si facilement te remplacer
Oh non pas toi 哦 那不是你
Vraiment pas toi 那確實不是你
Parce que c'est toi le seul à qui je peux dire 因為惟有你讓我敢說
Qu'avec toi je n'ai plus peur de vieillir 和你在一起,我不再害怕年華老去
Parce que c'est toi 因為是你
Rien que pour ça 除此無他
Parce que j'avoue j'suis pas non plus tentée 因為我承認 我也不打算獨留
D'rester seule dans un monde insensé 在這個瘋狂的世界
Si tu crois un jour q'tout est à refaire 如果你相信有一天一切都會重新來過
Qu'il faut changer; on était si bien naguère 會需要改變;而不久前我們還如此美好
N'aie pas peur je n'veux pas tout compliquer 不要害怕,我不要變得如此複雜
Pourquoi s'fatiguer 為何要白費力氣(擔心)
Et commence pas à te cacher pour moi 不要開始對我隱藏你自己
Oh non, je te connais trop bien pour ça 哦 千萬不要,我是如此熟識你
Je connais par cœur ton visage 你的臉龐我銘記在心
Tes désirs, ces endroits de ton corps 你身體每個部位
Qui m'disent encore 都對我一再訴說著 你的渴望
Parce que nous c'est fort 因為我們一起所以強靭
Parce que c'est toi j'oserais tout affronter 因為是你 讓我敢於面對一切
Et c'est toi à qui j'pourrais pardonner 因為是你 所以我願意原諒
Parce que c'est toi 因為是你
Rien que pour ça 除此無他
Parce que c'est toi j'voudrais un jour un enfant 因為是你 讓我有朝一日願意有個孩子
Et non pas parce que c'est le moment 然而不是因為時候到了
Parce que c'est toi 因為是你
Je veux te voir dedans 我要在孩子身上見到你
J'verrais dans ses yeux tous ces petits défauts 我將在他的眼裏看到所有的小缺點
Parce que parfait n'est plus mon créneau(註1)因為完美不再是我要的
Parce que c'est toi 因為是你
Parce que c'est toi le seul à qui j'peux dire 惟獨是你 讓我敢說和你在一起
Qu'avec toi je n'ai plus peur de vieillir 我不再害怕年華老去
Parce que c'est toi 因為是你
Rien que pour ça 除此無他
Parce que j'avoue j'suis pas non plus tentée 因為我承認 我也不願獨留在此瘋狂世界
D'rester seule dans un monde insensé
Parce que c'est toi 因為是你
﹣﹣﹣﹣﹣﹣﹣﹣﹣﹣﹣﹣﹣﹣﹣﹣﹣﹣﹣﹣﹣﹣﹣﹣﹣﹣﹣﹣﹣﹣﹣﹣﹣﹣﹣﹣﹣﹣﹣﹣﹣﹣﹣﹣﹣﹣﹣﹣﹣﹣﹣﹣﹣﹣﹣﹣﹣﹣﹣﹣﹣﹣﹣﹣﹣﹣﹣
註1:這個Créneau主要有三層意思,一是古代城堡上留空朝敵人射箭或槍擊的位置,二是找到一格停車位停車,三是抽像義,即有個空檔做某事。在這裏,我取第三和第二義,解釋成這個créneau,這個「空」不是我現在想要的。
因為是在圖書館翻歌詞,還問了坐對面的中年男子,他非常熱情地拿了紙筆來給我解釋,還畫圖,可是他說這句歌詞他不懂,他覺得這句歌詞寫得不漂亮。(呵)
M,今天就讓家書沈浸在美好的音樂裏吧。
雖然網路上巳有別的翻譯,但是我還是想用自己的語氣再為妳翻一次。為妳、為我、為我身邊的每一個人。
parce que c’est toi 因為是你(妳)_Axelle Red
Si tu crois un jour qu'je t'laisserai tomber 如果你相信有一天我會因為無聊的小事
Pour un détail pour une futilité 而離開你,
N'aie pas peur je saurais bien 不要害怕,我知道如何分辨那些不同
Faire la différence
Si tu crains un jour qu'je t'laisserai fâner 如果你擔心有一天我會覺得你不再有趣
La fin de l'été, un mauvais cap à passer 盛夏結束,熱情消退的時刻就要來到
N'aie pas peur personne d'autre n'pourrait 不要害怕,沒有人能夠輕易取代你
Si facilement te remplacer
Oh non pas toi 哦 那不是你
Vraiment pas toi 那確實不是你
Parce que c'est toi le seul à qui je peux dire 因為惟有你讓我敢說
Qu'avec toi je n'ai plus peur de vieillir 和你在一起,我不再害怕年華老去
Parce que c'est toi 因為是你
Rien que pour ça 除此無他
Parce que j'avoue j'suis pas non plus tentée 因為我承認 我也不打算獨留
D'rester seule dans un monde insensé 在這個瘋狂的世界
Si tu crois un jour q'tout est à refaire 如果你相信有一天一切都會重新來過
Qu'il faut changer; on était si bien naguère 會需要改變;而不久前我們還如此美好
N'aie pas peur je n'veux pas tout compliquer 不要害怕,我不要變得如此複雜
Pourquoi s'fatiguer 為何要白費力氣(擔心)
Et commence pas à te cacher pour moi 不要開始對我隱藏你自己
Oh non, je te connais trop bien pour ça 哦 千萬不要,我是如此熟識你
Je connais par cœur ton visage 你的臉龐我銘記在心
Tes désirs, ces endroits de ton corps 你身體每個部位
Qui m'disent encore 都對我一再訴說著 你的渴望
Parce que nous c'est fort 因為我們一起所以強靭
Parce que c'est toi j'oserais tout affronter 因為是你 讓我敢於面對一切
Et c'est toi à qui j'pourrais pardonner 因為是你 所以我願意原諒
Parce que c'est toi 因為是你
Rien que pour ça 除此無他
Parce que c'est toi j'voudrais un jour un enfant 因為是你 讓我有朝一日願意有個孩子
Et non pas parce que c'est le moment 然而不是因為時候到了
Parce que c'est toi 因為是你
Je veux te voir dedans 我要在孩子身上見到你
J'verrais dans ses yeux tous ces petits défauts 我將在他的眼裏看到所有的小缺點
Parce que parfait n'est plus mon créneau(註1)因為完美不再是我要的
Parce que c'est toi 因為是你
Parce que c'est toi le seul à qui j'peux dire 惟獨是你 讓我敢說和你在一起
Qu'avec toi je n'ai plus peur de vieillir 我不再害怕年華老去
Parce que c'est toi 因為是你
Rien que pour ça 除此無他
Parce que j'avoue j'suis pas non plus tentée 因為我承認 我也不願獨留在此瘋狂世界
D'rester seule dans un monde insensé
Parce que c'est toi 因為是你
﹣﹣﹣﹣﹣﹣﹣﹣﹣﹣﹣﹣﹣﹣﹣﹣﹣﹣﹣﹣﹣﹣﹣﹣﹣﹣﹣﹣﹣﹣﹣﹣﹣﹣﹣﹣﹣﹣﹣﹣﹣﹣﹣﹣﹣﹣﹣﹣﹣﹣﹣﹣﹣﹣﹣﹣﹣﹣﹣﹣﹣﹣﹣﹣﹣﹣﹣
註1:這個Créneau主要有三層意思,一是古代城堡上留空朝敵人射箭或槍擊的位置,二是找到一格停車位停車,三是抽像義,即有個空檔做某事。在這裏,我取第三和第二義,解釋成這個créneau,這個「空」不是我現在想要的。
因為是在圖書館翻歌詞,還問了坐對面的中年男子,他非常熱情地拿了紙筆來給我解釋,還畫圖,可是他說這句歌詞他不懂,他覺得這句歌詞寫得不漂亮。(呵)
[法國家書]九_抱怨
M,有沒有可能其實我們心裏總是怪著別人,卻不自覺?
這份責怪與抱怨很輕、很淺、還帶著些許蠻不在乎的味道,以至於被我們忽略,很多時候我們知道、理解自己的不幸或痛苦與別人無關,但是心裏就是有份不平找不到出口,它必須被安置在某個對象上,以使自己的脹滿的情緒能夠灌注於其上,分散一點面對自己不幸事實的注意力。
M,我發覺,當我有對象可以責怪時,我的自我即受到保護,我有藉口,我不必負全責,我把責任丟一些在別人身上,即便與別人無關,光是別人與我生在同一個地球這點,就足以我把一些責任丟在他她身上。而我們的民主政治更是可以為這點做保,原來我們是要求每個人有權力參與公共事務,但是後來,我常聽到的是要求責任分攤,每個人都有義務投票,有時我們會責怪那些不投票的人,好似如果更多人關心這件事,就可以如何如何。M,我不是要批判這是對或錯的觀點,我只是覺得奇怪,這對我來說一直是個矛盾的問題,我也曾「嫌惡」那些不投票的人,我「認為」他們沒有民主素養,我「認為」現在你不關心公眾事務,那麼日後就沒有權力或資格報怨這個社會。然而,我感到一種說不出來的矛盾,我感到另一種脅迫,一種看似「真理」或「知識」上的脅迫,一種多數脅迫,一種歸屬或認同的脅迫。「你是公民,你得投票。」「你想住在這塊土地上,你就得參與大夥的事。」這種被指認為某種「主體」的脅迫,讓我產生某種違和感,而我,我也以相同眼光在指著別人。
M,我以為我沒有怪別人,我以為我的指責或不滿是正當的,他們本就對我有一部分責任,就某種程度上來講是有道理的,然而,我沒看到自己更隱微的情緒在其中發酵作用著。我是用什麼角色、什麼心情在責怪別人?
M,在之前的信裏,我跟妳說了朋友電腦被搶的事,還記得嗎?
那時,我看到有兩個正要下班回家的婦女,我去請求其中一位開車去追。她婉轉拒絕了,我當時有點懊惱,我認為只要有車一定追得到。
時間再回到今天上午,朋友和我去詢問保險的事,買好保險等電車途中,因為朋友仍止不住地說自己倒霉與憤怒,我就隨口說了「不如和我一起去學功夫吧」的話,朋友回我,「我學那有什麼用,那天妳不就在我身邊,結果還反應那麼慢。」M,我被電了。一瞬間,我回想起很多時刻從自己或朋友嘴裡說出這樣的話,我們不經意的、有點控制不住的埋怨別人或輕視別人。我記得,我的武林高手朋友在一次嚴重失戀時說,「哲學有什麼用」,他生病時,我笑他說,「你不是練拳嗎?怎麼還感冒。」他無奈地回道,「練了拳,還是人啊!」還有許多許多怪人怪己的例子,「如果你那時怎樣就好了」「如果我那時怎樣就好了」「都是你當時怎樣,所以才這樣」等等等。
M,當下,我想起自己以前被人責怪的反應,我會生氣,否認,然後冷漠。但是,今天,我反覆琢磨著自己聽到這話「還反應那麼慢」的各種情緒,我一一辨認,慢慢的看出一條清楚的線,一直到睡了一會,醒來後才看到更遠。我看到自己也這樣漫無目地的責怪人,包括那天去請其中一位婦女開車去追的自己。我暗自埋怨她太不熱心了,不幫兩個無依的外國女生。我只是因為一種無力和絕望的感覺襲來,我就把這股情緒往這位陌生的法國婦女身上拋。我不想看到絕望無助的自己。我在否認。
M,是不是,我也用這種方式埋怨妳,埋怨父親,埋怨其他家人,埋怨所有的人也埋怨自己?我一直在心裏或在嘴上埋怨著一切,因為無歇止的叨絮,使我一直沒時間也沒空間把自己看清楚。
「不要抱怨,任何事都不要抱怨,所有發生的事都要完全接受...一個抱怨的頭腦永遠沒辦法平靜...如果你不計較這些小事,你高高興興地接受每一件事,那麼你將停止任何抱怨,將會知道不要抱怨的生活是多麼和平喜悅!」奧修《找尋奇蹟》上,引自《夢.前世.靈魂之旅》
M,從前這段話對我而言顯得有點阿Q,怎麼可能接受,明明就很生氣啊!我幹嘛要接受?我幹嘛不能憤怒?我幹嘛要畏畏縮縮的?我要一帆風順,別人都可以,我為什麼不能?「我也不差啊」(海角七號經典台詞之一)
嘿!M,我看到了一個可憐的靈魂被自己喋喋不休的抱怨給搞得狼狽不堪,我回想起電影《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最後一個橋段,男主角的朋友都見證了男主角嚴重車禍後重回體操隊的奇蹟,最後要上場比賽前,他朋友問他要秘訣,「我不知道你是學了什麼或某種神秘的東西,你可不可以把那東西教給我?」男主角回道,「這不是什麼秘訣,就只是當下,不要想你做這件事是為了討好誰,你現在要做的跟誰都沒有關係。」朋友回道,「別說笑了,怎麼可能沒關係,我要證明給我老爸看,我要...,我要...。」這時男主角用深刻且憐憫的眼神看著他朋友,同時也看到從前自己的可憐模樣。
這一幕叫我無法忘懷。也是我今天的心情,我看著朋友,看著從前的自己,也看著自己從前會如何反應朋友的話。而這樣的自己傷害最多的大概就是H了。
M,H在這裡陪伴了我兩年多的光景。每每他對我提出建議或關心時,我就控制不住地回他,「你自己還不是怎樣怎樣。」言下之意就是,你也沒比我高明到哪,少對我說三道四。心裏也明白他說的有道理,但就死活不肯認帳,或認了,也硬要把對方的爛帳給一起拖出來細數一番,好平衡自己。M,我總是在躲自己,也怕別人認出自己,所以我隨時充滿防衛心地用言語衝撞別人。撞得自己都腦震盪了還不知道。
M,這個「高高興興地接受每一件事」不是阿Q的受,是「有結構」的「鬆」而非散掉的「軟」。我又要借用我那位武林高手(就是旁邊寫腦震盪部落的傢伙)朋友的話了,他在今年永和社大太極拳的教程中寫到:
「 基本的結構概念就是要端正我們的體態,更進一步的結構則是確保循環功能的持續運作。我們常常因為緊張就憋氣或全身繃緊,身體的正確結構可以讓我們進入輕鬆自在的調息狀態。
放鬆不是放軟,放鬆也不是一個固定的標準,放鬆是一種介於「硬」跟「軟」中間剛剛好的狀態。
放鬆和放軟的最大差別在於一個「回的來」一個「回不來」。放鬆是身心還有意念,放軟是身心失去控制,放鬆就像橡皮筋一樣拉開來保持彈性,放手後卻會自然的彈回原狀。身心的整合要保持平衡,過與不及都不是真正的太極。」
前陣子看到他這教案就讓我一直很有感覺,沒想到會在這裡用上。(感謝啦!)
M,我來說點開心的事與妳分享吧。今天,我們去了超市。買了專做蛋糕的麵粉,它是加了酵母的麵粉,包裝上還寫著保證做出鬆軟的蛋糕,讓人看了禁不住想買來試。原本,我還想買核桃用來做巧克力蛋糕時用,但一看價錢便收手了。
傍晚,去找了朋友,沒想到一進門,她就給我一大袋核桃,我興奮極了,跟她說了去超市想買核桃的過程。另外,也借了本雜誌,原本想在書店花二十歐(約八百元)買下一本不知內容為何物的書,朋友見了急忙說,我有本雜誌和這主題想仿,不如妳先借去看看吧,或圖書館找找此書,真發現需要再買也不遲。於是暫省了二十歐。
回到宿舍,發現沒電。試了幾次沒用,於是便點了蠟燭,然後就出門上洗手間去了。回來後,見一人來開電匣門,便問他是來看電的問題嗎?他說是,試了一下,房裏燈也亮了。
M,我要和妳分享的是,這些過程,我都很平常心的接受它們,我不是那種會用平常心接受事情的人,然而今天我做到了。我發現,正如上面引奧修書裏的話所言,「不要抱怨的生活是多麼和平喜悅!」M,我不是阿Q的逆來順受,我很清醒地看著自己與這些事的互動,原來「不抱怨」是如此輕鬆、如此地「和平喜悅」,我採取行動,我點蠟燭,我去做我想做的事,本來做完要去和宿舍管理員報備,只是遇到有人來修了,就免了。這過程,我的腦袋如此清靜,我不用碎唸著「搞什麼,又沒電了,宿舍就是爛。」「真走運,怎麼就我這間沒電。」「怎麼辦,要去跟誰講?」「電會不會來,如果一晚都不來怎辦?」「真討厭!真麻煩!」從前,我的腦袋花大半力氣在處理這些虛耗的焦慮與憤怒。
難怪人的潛能一直無法開發,只用了百分之一。因為我們都用來空轉這些情緒了,而這些情緒被專注成具體的生理問題,也就是病。
M,我回想起另一本前年買的書,《終止抱怨》(La Fin de la plainte, François Roustang)書裏說到,「抱怨就是對於巳然臨到的現實的拒絕,因為現實產生痛苦。」什麼是現實?M,我們在「無常」那封家書巳談過,就是不照我們腦袋所規劃去走的一切人事物。我們活得如此疏離,我們活得如此無感,我們只活在我們轟隆隆地腦袋運轉聲裏,其他的都聽不到、看不見、摸不著,還硬要把世界變成我們所想的那樣,然而世界本就有其「道」在運行,是我們與它產生疏離,才滿心幻想要親手打造一個烏托邦、伊甸園。書序末說到:「我們的確定性,我們的訓誡,我們的規範和我們的準則都阻礙了存在與事物的普遍流轉,掉轉回頭吧,它能使我們回到最初的連結上去:「大道廢,有仁義; 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解釋見網頁)」是的,此書作者引了老子《道德經》(第十八章),在網路上查找中文時,才發現自己現在才看懂這段話的意思。
M,老子好厲害啊!可是他再怎麼厲害,我還是要繞這麼遠的路,體驗另一個不同文化之後,才回來看出他的犀利。M,我不是匹千里馬,我需要慢慢的學習與了解這個世界還有自己,但是我知道只要我一步步的走著,就會不斷體驗生命裏的各種風景。
M,我以前老愛向妳抱怨為何要把我生出來,或是如果妳不要和我老爸結婚,我就不會有個不負責任的老爸,然而現在我想說,謝謝妳把我生出來,老媽。
嘿!M,妳猜怎麼著,這種感謝的心情讓我也想生個孩子了。不是因為年紀大了、不是因為周遭催促的眼光,不是應該而是想要分享。
M,這期三月號的哲學雜誌(Philosophie magazine)討論的主題就是:人們為什麼生孩子?做為哲學討論,這是一個很有趣的主題。在他們所做的問卷調查裏,有73﹪回答跟愉悅感有關, 69﹪跟義務有關,48﹪跟愛有關。有小孩或想有小孩的占91%,沒有小孩或不想有的占9%。看來大部分的法國人都喜歡有小孩,理由不一。我還沒細看討論,但是我很認真的思考過這個問題,其理由不外乎現實及環境考量,也有一些好奇及懼怕。首先,生育年紀是個問題,再來同齡朋友也多有家庭孩子,偶爾也好奇自己會生出跟自己一樣難搞的傢伙嗎?最後,覺得自己都搞不清楚自己了,怎麼生養育兒,如果自己害怕這個世界,我又怎麼教我孩子勇敢?
然而,現在我開始有點勇氣了,我想與孩子分享這個世界,這些歡笑與淚水,這些想像與現實,然後在這些經驗裏面煉鑄自己,融成世界裏微風般的動人景緻。
這份責怪與抱怨很輕、很淺、還帶著些許蠻不在乎的味道,以至於被我們忽略,很多時候我們知道、理解自己的不幸或痛苦與別人無關,但是心裏就是有份不平找不到出口,它必須被安置在某個對象上,以使自己的脹滿的情緒能夠灌注於其上,分散一點面對自己不幸事實的注意力。
M,我發覺,當我有對象可以責怪時,我的自我即受到保護,我有藉口,我不必負全責,我把責任丟一些在別人身上,即便與別人無關,光是別人與我生在同一個地球這點,就足以我把一些責任丟在他她身上。而我們的民主政治更是可以為這點做保,原來我們是要求每個人有權力參與公共事務,但是後來,我常聽到的是要求責任分攤,每個人都有義務投票,有時我們會責怪那些不投票的人,好似如果更多人關心這件事,就可以如何如何。M,我不是要批判這是對或錯的觀點,我只是覺得奇怪,這對我來說一直是個矛盾的問題,我也曾「嫌惡」那些不投票的人,我「認為」他們沒有民主素養,我「認為」現在你不關心公眾事務,那麼日後就沒有權力或資格報怨這個社會。然而,我感到一種說不出來的矛盾,我感到另一種脅迫,一種看似「真理」或「知識」上的脅迫,一種多數脅迫,一種歸屬或認同的脅迫。「你是公民,你得投票。」「你想住在這塊土地上,你就得參與大夥的事。」這種被指認為某種「主體」的脅迫,讓我產生某種違和感,而我,我也以相同眼光在指著別人。
M,我以為我沒有怪別人,我以為我的指責或不滿是正當的,他們本就對我有一部分責任,就某種程度上來講是有道理的,然而,我沒看到自己更隱微的情緒在其中發酵作用著。我是用什麼角色、什麼心情在責怪別人?
M,在之前的信裏,我跟妳說了朋友電腦被搶的事,還記得嗎?
那時,我看到有兩個正要下班回家的婦女,我去請求其中一位開車去追。她婉轉拒絕了,我當時有點懊惱,我認為只要有車一定追得到。
時間再回到今天上午,朋友和我去詢問保險的事,買好保險等電車途中,因為朋友仍止不住地說自己倒霉與憤怒,我就隨口說了「不如和我一起去學功夫吧」的話,朋友回我,「我學那有什麼用,那天妳不就在我身邊,結果還反應那麼慢。」M,我被電了。一瞬間,我回想起很多時刻從自己或朋友嘴裡說出這樣的話,我們不經意的、有點控制不住的埋怨別人或輕視別人。我記得,我的武林高手朋友在一次嚴重失戀時說,「哲學有什麼用」,他生病時,我笑他說,「你不是練拳嗎?怎麼還感冒。」他無奈地回道,「練了拳,還是人啊!」還有許多許多怪人怪己的例子,「如果你那時怎樣就好了」「如果我那時怎樣就好了」「都是你當時怎樣,所以才這樣」等等等。
M,當下,我想起自己以前被人責怪的反應,我會生氣,否認,然後冷漠。但是,今天,我反覆琢磨著自己聽到這話「還反應那麼慢」的各種情緒,我一一辨認,慢慢的看出一條清楚的線,一直到睡了一會,醒來後才看到更遠。我看到自己也這樣漫無目地的責怪人,包括那天去請其中一位婦女開車去追的自己。我暗自埋怨她太不熱心了,不幫兩個無依的外國女生。我只是因為一種無力和絕望的感覺襲來,我就把這股情緒往這位陌生的法國婦女身上拋。我不想看到絕望無助的自己。我在否認。
M,是不是,我也用這種方式埋怨妳,埋怨父親,埋怨其他家人,埋怨所有的人也埋怨自己?我一直在心裏或在嘴上埋怨著一切,因為無歇止的叨絮,使我一直沒時間也沒空間把自己看清楚。
「不要抱怨,任何事都不要抱怨,所有發生的事都要完全接受...一個抱怨的頭腦永遠沒辦法平靜...如果你不計較這些小事,你高高興興地接受每一件事,那麼你將停止任何抱怨,將會知道不要抱怨的生活是多麼和平喜悅!」奧修《找尋奇蹟》上,引自《夢.前世.靈魂之旅》
M,從前這段話對我而言顯得有點阿Q,怎麼可能接受,明明就很生氣啊!我幹嘛要接受?我幹嘛不能憤怒?我幹嘛要畏畏縮縮的?我要一帆風順,別人都可以,我為什麼不能?「我也不差啊」(海角七號經典台詞之一)
嘿!M,我看到了一個可憐的靈魂被自己喋喋不休的抱怨給搞得狼狽不堪,我回想起電影《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最後一個橋段,男主角的朋友都見證了男主角嚴重車禍後重回體操隊的奇蹟,最後要上場比賽前,他朋友問他要秘訣,「我不知道你是學了什麼或某種神秘的東西,你可不可以把那東西教給我?」男主角回道,「這不是什麼秘訣,就只是當下,不要想你做這件事是為了討好誰,你現在要做的跟誰都沒有關係。」朋友回道,「別說笑了,怎麼可能沒關係,我要證明給我老爸看,我要...,我要...。」這時男主角用深刻且憐憫的眼神看著他朋友,同時也看到從前自己的可憐模樣。
這一幕叫我無法忘懷。也是我今天的心情,我看著朋友,看著從前的自己,也看著自己從前會如何反應朋友的話。而這樣的自己傷害最多的大概就是H了。
M,H在這裡陪伴了我兩年多的光景。每每他對我提出建議或關心時,我就控制不住地回他,「你自己還不是怎樣怎樣。」言下之意就是,你也沒比我高明到哪,少對我說三道四。心裏也明白他說的有道理,但就死活不肯認帳,或認了,也硬要把對方的爛帳給一起拖出來細數一番,好平衡自己。M,我總是在躲自己,也怕別人認出自己,所以我隨時充滿防衛心地用言語衝撞別人。撞得自己都腦震盪了還不知道。
M,這個「高高興興地接受每一件事」不是阿Q的受,是「有結構」的「鬆」而非散掉的「軟」。我又要借用我那位武林高手(就是旁邊寫腦震盪部落的傢伙)朋友的話了,他在今年永和社大太極拳的教程中寫到:
「 基本的結構概念就是要端正我們的體態,更進一步的結構則是確保循環功能的持續運作。我們常常因為緊張就憋氣或全身繃緊,身體的正確結構可以讓我們進入輕鬆自在的調息狀態。
放鬆不是放軟,放鬆也不是一個固定的標準,放鬆是一種介於「硬」跟「軟」中間剛剛好的狀態。
放鬆和放軟的最大差別在於一個「回的來」一個「回不來」。放鬆是身心還有意念,放軟是身心失去控制,放鬆就像橡皮筋一樣拉開來保持彈性,放手後卻會自然的彈回原狀。身心的整合要保持平衡,過與不及都不是真正的太極。」
前陣子看到他這教案就讓我一直很有感覺,沒想到會在這裡用上。(感謝啦!)
M,我來說點開心的事與妳分享吧。今天,我們去了超市。買了專做蛋糕的麵粉,它是加了酵母的麵粉,包裝上還寫著保證做出鬆軟的蛋糕,讓人看了禁不住想買來試。原本,我還想買核桃用來做巧克力蛋糕時用,但一看價錢便收手了。
傍晚,去找了朋友,沒想到一進門,她就給我一大袋核桃,我興奮極了,跟她說了去超市想買核桃的過程。另外,也借了本雜誌,原本想在書店花二十歐(約八百元)買下一本不知內容為何物的書,朋友見了急忙說,我有本雜誌和這主題想仿,不如妳先借去看看吧,或圖書館找找此書,真發現需要再買也不遲。於是暫省了二十歐。
回到宿舍,發現沒電。試了幾次沒用,於是便點了蠟燭,然後就出門上洗手間去了。回來後,見一人來開電匣門,便問他是來看電的問題嗎?他說是,試了一下,房裏燈也亮了。
M,我要和妳分享的是,這些過程,我都很平常心的接受它們,我不是那種會用平常心接受事情的人,然而今天我做到了。我發現,正如上面引奧修書裏的話所言,「不要抱怨的生活是多麼和平喜悅!」M,我不是阿Q的逆來順受,我很清醒地看著自己與這些事的互動,原來「不抱怨」是如此輕鬆、如此地「和平喜悅」,我採取行動,我點蠟燭,我去做我想做的事,本來做完要去和宿舍管理員報備,只是遇到有人來修了,就免了。這過程,我的腦袋如此清靜,我不用碎唸著「搞什麼,又沒電了,宿舍就是爛。」「真走運,怎麼就我這間沒電。」「怎麼辦,要去跟誰講?」「電會不會來,如果一晚都不來怎辦?」「真討厭!真麻煩!」從前,我的腦袋花大半力氣在處理這些虛耗的焦慮與憤怒。
難怪人的潛能一直無法開發,只用了百分之一。因為我們都用來空轉這些情緒了,而這些情緒被專注成具體的生理問題,也就是病。
M,我回想起另一本前年買的書,《終止抱怨》(La Fin de la plainte, François Roustang)書裏說到,「抱怨就是對於巳然臨到的現實的拒絕,因為現實產生痛苦。」什麼是現實?M,我們在「無常」那封家書巳談過,就是不照我們腦袋所規劃去走的一切人事物。我們活得如此疏離,我們活得如此無感,我們只活在我們轟隆隆地腦袋運轉聲裏,其他的都聽不到、看不見、摸不著,還硬要把世界變成我們所想的那樣,然而世界本就有其「道」在運行,是我們與它產生疏離,才滿心幻想要親手打造一個烏托邦、伊甸園。書序末說到:「我們的確定性,我們的訓誡,我們的規範和我們的準則都阻礙了存在與事物的普遍流轉,掉轉回頭吧,它能使我們回到最初的連結上去:「大道廢,有仁義; 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解釋見網頁)」是的,此書作者引了老子《道德經》(第十八章),在網路上查找中文時,才發現自己現在才看懂這段話的意思。
M,老子好厲害啊!可是他再怎麼厲害,我還是要繞這麼遠的路,體驗另一個不同文化之後,才回來看出他的犀利。M,我不是匹千里馬,我需要慢慢的學習與了解這個世界還有自己,但是我知道只要我一步步的走著,就會不斷體驗生命裏的各種風景。
M,我以前老愛向妳抱怨為何要把我生出來,或是如果妳不要和我老爸結婚,我就不會有個不負責任的老爸,然而現在我想說,謝謝妳把我生出來,老媽。
嘿!M,妳猜怎麼著,這種感謝的心情讓我也想生個孩子了。不是因為年紀大了、不是因為周遭催促的眼光,不是應該而是想要分享。
M,這期三月號的哲學雜誌(Philosophie magazine)討論的主題就是:人們為什麼生孩子?做為哲學討論,這是一個很有趣的主題。在他們所做的問卷調查裏,有73﹪回答跟愉悅感有關, 69﹪跟義務有關,48﹪跟愛有關。有小孩或想有小孩的占91%,沒有小孩或不想有的占9%。看來大部分的法國人都喜歡有小孩,理由不一。我還沒細看討論,但是我很認真的思考過這個問題,其理由不外乎現實及環境考量,也有一些好奇及懼怕。首先,生育年紀是個問題,再來同齡朋友也多有家庭孩子,偶爾也好奇自己會生出跟自己一樣難搞的傢伙嗎?最後,覺得自己都搞不清楚自己了,怎麼生養育兒,如果自己害怕這個世界,我又怎麼教我孩子勇敢?
然而,現在我開始有點勇氣了,我想與孩子分享這個世界,這些歡笑與淚水,這些想像與現實,然後在這些經驗裏面煉鑄自己,融成世界裏微風般的動人景緻。
8.3.09
[法國家書]八_沒什麼
「我實無一法可說。」佛陀說。
M,何況是我,我在此叨絮些什麼呢?我在期待什麼?
M,我每天都在看回應,我不知要期待什麼,但我的書寫開始有了期待,我的沒意圖漸漸變得有意圖,我在做什麼,我是否又開始迷失在另一種追逐裏了呢?
M,我察覺到了這樣的自己,我需要一點空氣。
昨夜,我再度翻開前年託H帶來的《夢.前世.靈魂之旅》,記得那時因覺得好奇書中提到的前世之旅,所以想託朋友買來看看。前年看完之後,只覺得嚮往那樣找到自己的過程,也沒再翻閱。最近愈寫愈瞭解自己,昨天一時興起再看此書的心情,我看到書裏引用《告別娑婆》的一段話 : 「沒有任何一種能力不是大家所共有的,...你一點都不特殊,千萬別因之而自視不凡...你是說給自己聽的,外面沒有任何人,...不要迷失在你的成就中,也不必期待別人的認同。」我想那時的我並不是很明瞭這句話的意思,現在我感同身受。就如傅柯提到的書寫經驗,那是要使主體消失的書寫,那是要書寫至只有語言存在的狀態,「繼續,我無法繼續,繼續,只要有隻字片語就要繼續,要把它們說出來,說出它們向我說的﹣奇異的苦難,奇特的錯誤,要繼續,它也許是事實,它們也許巳把我帶到我自身歷史的門檻前,在這扇將打開關於我自身歷史的門扉前,它的開啟將讓我驚奇不巳。」( «L’ordre du discours, Leçon inaugurale au Collège de France prononcée, le 2 décembre 1970 ». 《話語秩序》傅柯於法蘭西學院開幕詞)
是的, M,我是在一場驚奇的書寫饗宴中遇到自己的。我不是為了停住美好時光而寫,我不是為了博取贊揚而寫,我不是為了和妳和解而寫,我是為了自己,為了看清楚自己是誰,是什麼,而寫。我不是在進行什麼秘密修煉,也不是在為自己訂定某種功課,我只是好奇,好奇著自己與圍繞著自己的世界,我的好奇把我推到電腦前,靜靜地坐下,靜靜地體驗著那一陣又一陣如浪擊般的文字到來。因為不再躲避自己,我得以看到淚水背後的彩虹,我沒有擁有什麼,沒有淚水也沒有彩虹。頂多是那顆凝視的心吧!
M,書裏又引了《與神對話》裏的另一段話:「愛並非負面情緒的不在,卻是所有感受的總和...你所抵抗的東西會持續存在,你所靜觀的東西會消失。」我很愛後面這段話,初見時,有種驚豔的感受。但並不是很能體會它所說的「靜觀」,也疑問著,「不抵抗」怎行,面對不公不義時,怎能不抵抗?我一路思考,質疑著,問自己也問這個世界。直到我之前在做太極拳的推手練習時,我看到自己更細微的「抗」,而那「抗」來自於我害怕失去什麼的恐懼,我開始問自己,當我把自己的抵抗合理化為勇敢面對世界的不公不義時,我又在逃避什麼,我不想為什麼負責,我在抵抗什麼,我不願意或看不到自己的哪個部分?
「終於讓自己完整了,全然接受自己同時擁有光明與黑暗、愛與憤怒、慷慨與嫉妒、勇氣與恐懼、好與壞、(甚至猥瑣與高尚,我自己加的)...兩面,當我不再分裂,把破碎在外的自己一一拾回,陰陽兩極重新癒合﹣見到自己如實的面貌,不再編織虛假美好的故事、幻相與成功目標,不再逼自己成為更美好的人,不再強迫自己成為別人,就像出汙泥的蓮花(嚇!前面家書我用彩蝶比喻)巳經開展,它生來就是一朵完美的蓮花,完全不必與玫瑰比較,也不必努力成為一朵「更好的蓮花」,現在就是最美好的時刻,這也就是為什麼,每當我們害怕情人不愛如實的我,每每試著努力想在情人面前表現更好時,真我與真愛就被藏到假面之下,於是「恐懼」與「虛假」被帶入關係中,靈魂之間便無法真實地相連結,所以只要任何一點誤會或猜疑,就會導致關係的破裂,這也就是Rahasya要大聲疾呼地說:Wake up, Stay here.
當我真實地返回自己的內在,長期麻木巳久的感官都甦醒了,像是在激瀑泉源之中,變得更清明純淨。在這些體悟背後,也清楚地感知到是誰在呼吸(註:在心理治療上,會要求病人做深呼吸,因為深呼吸會打開全身知覺,使人切身感受到自己正在痛苦、難過或懼怕,一般情況是,遇到我們所不願接受的事時,我們的呼吸會變得短而淺,以攔阻知覺力,讓我們不至於太難受。所以常注意自己的呼吸,儘量讓呼吸深而長,可以讓自己的覺知力增加。),誰在睡覺,誰在思考,誰透過這些感官在體受生活...於是,探索內在的旅程,開始了接連的驚奇。
...。
在與真實的自己相遇,與自己真誠地和解後,知道自己沒有什麼好害怕,沒有什麼可以損失,沒有什麼需要去改善,沒有什麼要去克服,甚至可以大膽地邀請恐懼前來,大肆慶祝自己的失敗,於是挫折感消失了,迎向未知的勇氣自然升起,讓自己敞開在全然的經驗之中,潛能就不斷地衝破過往的上限,就像水滴回到大海一般,我的邊線消失了,這就是真正的自由。」《夢.前世.靈魂之旅》李欣頻,方智出版,2006 。
「邊線消失了」,正如傅柯在語言的湧現中看到對限度的踰越(註:見傅柯《踰越序言》),對限度的跨越不是來自對抗或力量的征服,而是以一種「滿溢」的狀態不知不覺地穿過了限度,如滿溢過杯子的水般,在杯內是以杯子的形狀呈現,而當它滿出時,便又回到水的流淌狀態。
前年,看到上面引的長長三段話時,我似懂非懂地看著,我甚至不相信哪有那麼簡單的事,這樣是開悟了嗎?甚至我懷疑這只是現代都市人趕流行,瘋靈修,一點小體驗就說得誇張的結果而巳。我不隨便相信別人說的體驗。
可當我今天再度隨意翻閱時,我突然覺得這段話好像正是我想說的,我不再看到自己批判與懷疑的眼光,我看到的是自己,只想、只想把它打下來。原來這不是什麼大不了的體驗,也沒什麼神奇的因素,只是願意和自己和解、願意誠實而巳,承認自己的不完美、自己的失敗,然後我回頭看到自己,在那微笑地等著我,她一點都不抱怨為什麼我這麼久才來到,她只是笑著,我則是哭笑不得,於是我們把手,牽起來。
聽著陳綺貞,她唱著「可不可以勇敢地停下來?」是啊,停下來需要勇氣,停下來要面對來不及的恐懼,然而,停下來也許會讓自己看到一座繽紛花園,並感到驚喜。佛陀初證道時正表達了這樣的驚喜之情:「世尊初成正覺。歎曰。奇哉。我今普見一切眾生。具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證得。」《註華嚴法界觀門》卷1。頓悟的驚喜其實常常以各種不同形式來到我們身旁,我們常常感動了一下,隨即又掉入生命滴答滴答運轉的巨鐘裏,我們時刻有如《愛麗絲夢遊仙境》裏那隻老盯著手中懷錶的免子先生,我們看著時間表過人生,而不是看生命裏的風景。
最後,就用《夢.前世.靈魂之旅》封底最後一句話來作結好了。
「我巳經帶著更敏銳的感官,更純淨的愛與靈體上路了,...探索自己的驚喜才正開始!」
M,何況是我,我在此叨絮些什麼呢?我在期待什麼?
M,我每天都在看回應,我不知要期待什麼,但我的書寫開始有了期待,我的沒意圖漸漸變得有意圖,我在做什麼,我是否又開始迷失在另一種追逐裏了呢?
M,我察覺到了這樣的自己,我需要一點空氣。
昨夜,我再度翻開前年託H帶來的《夢.前世.靈魂之旅》,記得那時因覺得好奇書中提到的前世之旅,所以想託朋友買來看看。前年看完之後,只覺得嚮往那樣找到自己的過程,也沒再翻閱。最近愈寫愈瞭解自己,昨天一時興起再看此書的心情,我看到書裏引用《告別娑婆》的一段話 : 「沒有任何一種能力不是大家所共有的,...你一點都不特殊,千萬別因之而自視不凡...你是說給自己聽的,外面沒有任何人,...不要迷失在你的成就中,也不必期待別人的認同。」我想那時的我並不是很明瞭這句話的意思,現在我感同身受。就如傅柯提到的書寫經驗,那是要使主體消失的書寫,那是要書寫至只有語言存在的狀態,「繼續,我無法繼續,繼續,只要有隻字片語就要繼續,要把它們說出來,說出它們向我說的﹣奇異的苦難,奇特的錯誤,要繼續,它也許是事實,它們也許巳把我帶到我自身歷史的門檻前,在這扇將打開關於我自身歷史的門扉前,它的開啟將讓我驚奇不巳。」( «L’ordre du discours, Leçon inaugurale au Collège de France prononcée, le 2 décembre 1970 ». 《話語秩序》傅柯於法蘭西學院開幕詞)
是的, M,我是在一場驚奇的書寫饗宴中遇到自己的。我不是為了停住美好時光而寫,我不是為了博取贊揚而寫,我不是為了和妳和解而寫,我是為了自己,為了看清楚自己是誰,是什麼,而寫。我不是在進行什麼秘密修煉,也不是在為自己訂定某種功課,我只是好奇,好奇著自己與圍繞著自己的世界,我的好奇把我推到電腦前,靜靜地坐下,靜靜地體驗著那一陣又一陣如浪擊般的文字到來。因為不再躲避自己,我得以看到淚水背後的彩虹,我沒有擁有什麼,沒有淚水也沒有彩虹。頂多是那顆凝視的心吧!
M,書裏又引了《與神對話》裏的另一段話:「愛並非負面情緒的不在,卻是所有感受的總和...你所抵抗的東西會持續存在,你所靜觀的東西會消失。」我很愛後面這段話,初見時,有種驚豔的感受。但並不是很能體會它所說的「靜觀」,也疑問著,「不抵抗」怎行,面對不公不義時,怎能不抵抗?我一路思考,質疑著,問自己也問這個世界。直到我之前在做太極拳的推手練習時,我看到自己更細微的「抗」,而那「抗」來自於我害怕失去什麼的恐懼,我開始問自己,當我把自己的抵抗合理化為勇敢面對世界的不公不義時,我又在逃避什麼,我不想為什麼負責,我在抵抗什麼,我不願意或看不到自己的哪個部分?
「終於讓自己完整了,全然接受自己同時擁有光明與黑暗、愛與憤怒、慷慨與嫉妒、勇氣與恐懼、好與壞、(甚至猥瑣與高尚,我自己加的)...兩面,當我不再分裂,把破碎在外的自己一一拾回,陰陽兩極重新癒合﹣見到自己如實的面貌,不再編織虛假美好的故事、幻相與成功目標,不再逼自己成為更美好的人,不再強迫自己成為別人,就像出汙泥的蓮花(嚇!前面家書我用彩蝶比喻)巳經開展,它生來就是一朵完美的蓮花,完全不必與玫瑰比較,也不必努力成為一朵「更好的蓮花」,現在就是最美好的時刻,這也就是為什麼,每當我們害怕情人不愛如實的我,每每試著努力想在情人面前表現更好時,真我與真愛就被藏到假面之下,於是「恐懼」與「虛假」被帶入關係中,靈魂之間便無法真實地相連結,所以只要任何一點誤會或猜疑,就會導致關係的破裂,這也就是Rahasya要大聲疾呼地說:Wake up, Stay here.
當我真實地返回自己的內在,長期麻木巳久的感官都甦醒了,像是在激瀑泉源之中,變得更清明純淨。在這些體悟背後,也清楚地感知到是誰在呼吸(註:在心理治療上,會要求病人做深呼吸,因為深呼吸會打開全身知覺,使人切身感受到自己正在痛苦、難過或懼怕,一般情況是,遇到我們所不願接受的事時,我們的呼吸會變得短而淺,以攔阻知覺力,讓我們不至於太難受。所以常注意自己的呼吸,儘量讓呼吸深而長,可以讓自己的覺知力增加。),誰在睡覺,誰在思考,誰透過這些感官在體受生活...於是,探索內在的旅程,開始了接連的驚奇。
...。
在與真實的自己相遇,與自己真誠地和解後,知道自己沒有什麼好害怕,沒有什麼可以損失,沒有什麼需要去改善,沒有什麼要去克服,甚至可以大膽地邀請恐懼前來,大肆慶祝自己的失敗,於是挫折感消失了,迎向未知的勇氣自然升起,讓自己敞開在全然的經驗之中,潛能就不斷地衝破過往的上限,就像水滴回到大海一般,我的邊線消失了,這就是真正的自由。」《夢.前世.靈魂之旅》李欣頻,方智出版,2006 。
「邊線消失了」,正如傅柯在語言的湧現中看到對限度的踰越(註:見傅柯《踰越序言》),對限度的跨越不是來自對抗或力量的征服,而是以一種「滿溢」的狀態不知不覺地穿過了限度,如滿溢過杯子的水般,在杯內是以杯子的形狀呈現,而當它滿出時,便又回到水的流淌狀態。
前年,看到上面引的長長三段話時,我似懂非懂地看著,我甚至不相信哪有那麼簡單的事,這樣是開悟了嗎?甚至我懷疑這只是現代都市人趕流行,瘋靈修,一點小體驗就說得誇張的結果而巳。我不隨便相信別人說的體驗。
可當我今天再度隨意翻閱時,我突然覺得這段話好像正是我想說的,我不再看到自己批判與懷疑的眼光,我看到的是自己,只想、只想把它打下來。原來這不是什麼大不了的體驗,也沒什麼神奇的因素,只是願意和自己和解、願意誠實而巳,承認自己的不完美、自己的失敗,然後我回頭看到自己,在那微笑地等著我,她一點都不抱怨為什麼我這麼久才來到,她只是笑著,我則是哭笑不得,於是我們把手,牽起來。
聽著陳綺貞,她唱著「可不可以勇敢地停下來?」是啊,停下來需要勇氣,停下來要面對來不及的恐懼,然而,停下來也許會讓自己看到一座繽紛花園,並感到驚喜。佛陀初證道時正表達了這樣的驚喜之情:「世尊初成正覺。歎曰。奇哉。我今普見一切眾生。具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證得。」《註華嚴法界觀門》卷1。頓悟的驚喜其實常常以各種不同形式來到我們身旁,我們常常感動了一下,隨即又掉入生命滴答滴答運轉的巨鐘裏,我們時刻有如《愛麗絲夢遊仙境》裏那隻老盯著手中懷錶的免子先生,我們看著時間表過人生,而不是看生命裏的風景。
最後,就用《夢.前世.靈魂之旅》封底最後一句話來作結好了。
「我巳經帶著更敏銳的感官,更純淨的愛與靈體上路了,...探索自己的驚喜才正開始!」
訂閱:
文章 (Atom)